化教论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整理供参考(最新整理)

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整理供参考(最新整理)

号的行为。是课堂 教学中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 分为视-动符
号系统;时空组织系统;目光接触系统;辅助语言系统。
16 .什么是“一案六环”
是房寨中学自 2009 年开始实践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走上了新
课堂模式改革的探索之路,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学校教学理念、教
学方式、课堂模式、评价方式、学习习惯等均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步形成
了自己的“一案六环”新课堂模式。
一案:一个导学案
一环: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环: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
三环:合作学习 小组交流
四环:质疑解惑 探究提高
五环:知识盘点 走进生活
六环:自我检测 巩固反馈
说课:教师在备课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的、口头表达自己教学
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
8. 电化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电化教学是传统教学工具的补充、发展、和改革。从一定意义
上讲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革命。电化教学用于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增强学生感知;能帮助学生理解形成化学概念;能帮助学生掌握微观
世界抽象化学原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 什么是微格教学?
-1-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时间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 能集中解决一特定教学行为,或再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 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技能的方法。 →微格教学 8 步骤 学习相关知识 确定训练目标 观摩示范 分析与讨论编 写教案 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 评价反馈 修改教案 10. STS 教育是什么? STS 教学是科学、技术、社会的简称。 11. 标准化考试的几个概念 常模参数、标准差、区分度、信度、难度、效 度。 常模参数: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情

(完整版)《现代教育论》笔记

(完整版)《现代教育论》笔记

(完整版)《现代教育论》笔记提请大家注意: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要认真对照教材来复习;本笔记是教育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认真看即可,不必死记硬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考试范围要等考前一到两周全校统一公布,我会及时与大家联系,大家不必焦急。

杨老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定义: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三、教育形态包括: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二、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19世纪末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

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三、当代教育学的状况: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学习教育学的价值: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

§ 2-1 化学课程发展概述 一、基于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
1.化学课程的概念
化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 全部内容。
2.科学素养的含义
一个是指有学识、有教养的(专家);另一个是 指能够阅读、书写和计算,有文化的(公民)。国 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①基本了解 科学知识;②基本了解科学的方法;③基本了解科 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体系
5项一级主题 18项二级主题 共100条

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
倡导多元化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活动表现评价 书面评价
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
1.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高 中 课 程 具 有
更鲜明的时代特色 更宽广的选择空间 更深刻的人文内涵 更多样的评价方式 更全面的科学素养 更自主的探究活动 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更扎实的教学研究 更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种主要的化学教育价值观的比较
科学主义的化学教育观
让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 基本要素和基本结构,获得 智力上的发展,从而达到对 化学知识的保持、检索和迁 移。
人文主义的化学教育观
使学生受到化学的思 想和方法的熏陶,了解化 学与自己和社会生活的关 系,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 的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 潜能的培养和自我价值的 实现。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要素以及要 素之间形成的关系
宏观结构(课程的组织形式等)
化学课程
微观结构(课程目标、内容等)
§2-2 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 学科课程:是指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 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所组成的课程。 优点: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有助学生学习 和巩固基础知识,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 缺点:造成和加深学科分隔,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 实际和社会实践,妨碍课程内容更新和综合素质提高。 ●活动课程:是指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界限,以学生的兴 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 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优点: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主动获得,重视学生在活动 过程中的各种经历、体验、感受和感悟。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化学这门学科啊,可真是充满了奇妙和惊喜!对于准备化学教学论考试的小伙伴们来说,掌握以下这些知识点那是相当重要。

先来说说化学课程的目标与理念。

咱得清楚,现在的化学教学可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记住那些化学公式和反应,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就像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小朋友,他对化学特别感兴趣,总是问我为什么这个物质会和那个物质反应。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咱们教学的目标得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化学教学的方法也是考试的重点。

比如探究式教学,这可不是老师一味地讲,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结果。

我记得有一次课堂上,让学生们自己探究酸碱中和反应,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有的小组实验做得顺顺利利,得出了正确结论,兴奋得不行;有的小组出了点小差错,但是通过大家一起讨论,最终也找到了问题所在。

这种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化学实验教学更是重中之重。

从实验的设计、操作到安全注意事项,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有一回,一个学生不小心把试剂弄洒了,还好我提前强调了安全知识,大家都知道怎么应对,没有造成什么危险。

这也提醒咱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清楚实验的规范和安全要求。

化学教学的评价也是知识点之一。

不能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等。

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否定他对化学的热爱和努力。

还有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包括教材的选择和改编、多媒体资源的运用、校外资源的整合等等。

比如说,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化工厂,让他们亲眼看到化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样能让他们对化学有更直观的认识。

另外,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不能忽视。

老师自己得有扎实的化学知识,还得懂得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我就曾经为了准备一堂精彩的化学课,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修改教案,就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喜欢化学。

总之,化学教学论的知识点那是又多又重要。

化学教学论内容

化学教学论内容

化学教学论内容第一章导论1.化学教育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为成形期,我国化学教育从20世纪30年代进入充实发展期。

2.蒋明谦指出当代化学变革的主要特点:(1)从描述性的过渡到推理性的;(2)从主要是定性的过渡到定量的;(3)从主要是宏观的过渡到微观的;3.化学教育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社会价值(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①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②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或学会发展)。

(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4.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1.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3)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按照上述建议,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一是理解科学本身;二是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两个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课程的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给予明确的界定。

3.化学课程的结构分为:(1)宏观结构(2)微观结构4.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2个必修课程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每个课程模块均为2学分,36课时,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学分。

5.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与人文性;(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种评价方式:纸笔测验方式、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7)采用学生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在高考命题上,化学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考试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应知应会20111206第 1 章 导论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化学教学论学科特点:是一门边缘学科、综合性强、实践性强。

1-1 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1.1.2 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几个时期:(一)化学教育的成形期(二)化学教育的充实发展期(三)化学教育新的关键时期1-2 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一)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二)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三)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四)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1-3 化学教育的新视野西方和东方却有着共同的特点:科学教育的广域4 目标:1.态度。

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

2.过程。

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让他们按照探究过程来对待科学问题和现象;让他们试探着去组织、设计并实施,学会解释、预测或控制探索的问题和现象。

3.知识。

发展学生关于科学事实、术语、概念、概括和原理的知识;同时还包括它的社会含义、实际应用、历史方法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4.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是: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特点在于知识点多、繁、杂;化学实验多,几乎每个单元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实验与之相配套;化学与社会生成生活联系的多。

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或弊端,其教学改革的趋势:存在的问题:(1)化学教材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问题;(2)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3)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上,缺乏多样性;(4)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了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5)化学实验教学薄弱,学生动手的机会少。

化学改革的趋势:(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概念,增加人文关怀。

(2)凸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

(3)加强STSE课程教学。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总结知识点

一、我国早期的化学启蒙者--徐寿。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化学教育系统的成形期。

《奏定学堂章程》。

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试用长达8年之久的义务教育初中化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2000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2001年7月正式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

2002年初,按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对《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进行再修订。

2003年4月出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二、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三、四种“知识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三教统筹”,让每个人都获得自己期望的三张“教育通行证”,即都应掌握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能力通行证。

五、科学素养:了解和熟悉进行个人决策、参加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六、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态度,过程,知识,技能。

◆七、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是依随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具有综合性,思想性,师范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八、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儿眼界”。

丰富大家的教育理念,让大家初步形成教育教学能力。

九、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归宿。

刘知新化教论第四版要点

刘知新化教论第四版要点

导论1.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价值一: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化学教育是由国家主管的一种育人机构或渠道。

通过这一机构(或渠道)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价值二: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价值三: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价值四: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统筹,遵照办教育的规律,处理好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两种功能的关系,促使受教育者人人成为成功者。

2.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1)态度。

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

(2)过程。

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让他们按照探究过程来对待科学问题和现象;让他们试探着去组织、设计并实施,学会解释、预测或控制探索的问题和现象。

(3)知识。

(4)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第2章化学课程的编制与改革3.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归宿。

科学素养不仅仅是所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象征,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类普遍文明的标志,这种文明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人们运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STS热点问题(环境治理、能源开发、资源保护、基因合成、粮食增产等)4.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依据之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

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是设计课程目标的起点。

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很快。

依据之三:化学学科的特征5.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突出科学探究目标。

科学探究有助于学生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等技能方面获得良好发展。

立足基础知识目标。

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核心的化学概念、基础的化学原理、重要的化学事实及化学的应用等。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6.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化学学习档案袋)活动表现评价书面测验7.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化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化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学科。

化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自然界里存在的物质,而且包括人类创造的新物质。

第二章学科课程的特点:学科课程是以化学学科为基础设计的课程。

这类课程便于系统地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学生可以从不同内容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课程的特点: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强调多学科综合和“做中学”,力求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发展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严格的说,初中化学课程的课程结构具有以学科课程为主、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特点;从课时比重看,学科课程仍然是高中课程的主体部分,活动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只处于辅助地位。

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低教育要求,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

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1、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3、化学学科的特征。

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1、突出科学探究目标;2、立足基础知识目标;3、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化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和表达:高中化学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个必修模板(化学1、化学2)、6个选修模板(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化学课程内容体系: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化学的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二级主题→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2、活动表现评价;3、书面测验。

第三章化学教材的设计:从关系上看,课程结构先顶了教材的种类,课程理念导向着教材的目的和目标,内容标准决定了教材的基本框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直接影响教材的活动方式。

“先行组织者”的形式:学习前的引导性教材,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提示;也可以通过设置一段生活中的背景材料、一幅反映化学现象的插图、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化学问题或一则生动的化学实验。

2017年教育综合知识考点整理

2017年教育综合知识考点整理

2017年教化综合知识考点整理教化学原理第一章:教化及教化学概述一, 教化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论:这是关于教化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二)生物起源论:教化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化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交, 哲学家利托尔诺, 英国教化学家沛西·能。

(三)心理起源论:教化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仿照,代表人物是美国教化家孟禄。

(四)劳动起源论:人类教化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须要,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到“劳动在肯定意义上创建了人类本身”。

二, 教化的发展(一)原始社会教化特征:1, 教化水平低;2, 没有阶级性;3, 教化及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亲密联系。

(二)古代社会及教化:1,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庠-序-校),教化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 欧洲奴隶社会教化体系:斯巴达教化(培育军人, 武士)和雅典教化(培育多方面发展的人)。

3, 欧洲封建社会教化体系:教会教化(培育教士和僧侣,教化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 修辞, 辩证法,“四学”,算数, 几何, 天文, 音乐)和骑士教化(培育封建骑士,教化内容是骑马, 游泳, 击剑, 打猎, 投枪, 下棋, 吟诗)。

(三)20世纪后的教化特点:1, 终身化;2, 全民化;3, 多元化;4, 民主化;5, 教化手段和技术现代化。

三, 教化的属性(一)教化的本质属性:育人。

教化过程的基本冲突:教化者和受教化者之间的冲突。

教化的社会属性:1, 永恒性;2, 相对独立性;3, 历史时代性。

(二)老师劳动的特点:1, 困难性;2, 创建性;3, 示范性;4, 长期性。

(三)教化学的发展:1, 萌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教化专著:《学记》。

世界上第一本探讨教学方法的书:《雄辩术原理》(古罗马昆体良)。

2, 独立形态时期:独立形态教化学诞生标记: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化学著作:赫尔巴特《一般教化学》,“教化科学之父”。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第一篇:化学教学论以德为主1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2 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他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的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化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全部内容。

公众的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

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一是理解科学本身;二是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4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是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载体,课程结构的革新与实践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5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

必修课程模块有2个,化学1,化学2;选修课程模块有6个。

每个模块2学分,学生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学分。

高中化学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建议理工类修至8个学分,化学类修至12个学分。

8 教材概念和形式(什么是教材呈现的形式)在传统观念中,化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的化学课本,即教科书,教科书是唯一的教材。

是教学内容的源泉和主宰。

现代观念认为,电子的,纸质的,视听的学习材料均可称为教材。

9 栏目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名实相副整体自洽数量适当便与运用 10 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教学设计经历了设计意识由朦胧到清晰,理念由自发到自觉,操作由经验到规范的发展过程。

化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化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化学教学论复习提纲化学教学论课程思考题1、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2、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及其特点:可操作性、灵活性、整体性3、导入技能的类型:由检察提问旧知识入手、由生动的实例入手、由直观演示入手、故事导入、直接导入4、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变化技能的类型:1教态的变化:面部表情的变化,体态和手势的变化2语言的变化3位置的变化4讲授及练习方式的变化5、组织教学技能的类型:1用目光环视组织教学 2用感情组织教学 3用语言艺术组织教学 4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5用激疑法组织教学6、结束教学技能的类型:2用归纳的方法结束教学 2用拓展延伸的方法结束教学 3用新旧知识对比结束教学 4用检察学习效果的方式结束教学 5用留问法结束教学 6用布置课外作业的方法结束教学7、讨论教学技能的类型:答辩式讨论、研究性讨论、指导性讨论、座谈式讨论8、讨论课的优点1答辩式讨论2研究式讨论3指导性讨论4座谈式讨论一学期用一次,作用很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9、理科教师口语特征:从语言、语调方面的欣赏2从理科教学特征方面的欣赏3从运用语言的技巧方面欣赏1、教师道德素养的内容有哪些(1)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教师道德的崇高的境界(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3)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的重要规范(4)严谨治学勤于进取是教师道德的主要要求(5)青胜于蓝引导学生超过自己是教师道德的显着特征(6)团结协作互勉共进是教师道德的主要内容(7)尊重学生家长密切配合教育好学生是教师道德的重要方面2、教师科学文化素养的内容有哪些(1)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应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2)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应能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3)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应能最好地发挥个人爱好特长(4)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应能最好地自己创造3、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达到什么要求(1)层次丰富的多适应性(2)口齿清晰,准确鲜明(3)形象鲜明,富有感情(4)逻辑严密,富有哲理4、创造思维能力包括哪些内容5、教师心理素质包括哪些内容(1)轻松愉快的心情(2)昂扬振奋的精神(3)平静幽默的情绪(4)豁达开朗的心胸(5)坚韧不拔的毅力6、科学教育:可简要地表述为传授科学、技术及人文伦理的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本重要组成部分7、科学教育的目的: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富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考虑怎样面对人生;可简括为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的过程;8、化学教育具有哪些社会价值(1)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2)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3)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4)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9、科学素养: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的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10、科学素养包括的内容1科学内容 2科学对社会的影响3科学的推理过程4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5对科学的积极态度11、美国科学教育协会界定的科学素养的内容(1)在处理与他人和与环境的关系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概念、方法、技术和价值进行抉择;(2)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依据探讨过程以及概念学说;(3)能够分辨科学证据和个人观点的不同;(4)能够证明事实和学说之间的关系(5)能够认识科学和技术对促进人类福祉的功能和限度(6)了解科学和社会的关系(7)明白科学来源于人类的视野,并理解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当资料充分之后知识会改变(8)因为拥有充分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能够赞赏别人的科学成就;(9)对世界充满客观的态度;(10)能够采用和科学相同的价值观,所以能够使用科学和享受科学;(11)能够终身、持续探讨科学并增加其知识;12、新的高中课程是由几个必修和几个选修模块构成的必修模块2个,及化学1、化学2;选修课程模块有6个,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13、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低教育要求,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化学课程目标的确立,界定了化学学科的基本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导向作用;14、化学课程目标的确立的依据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依据之二: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依据之三:化学学科的特征1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那五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16、课程理念第一类教材理念以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往往是以知识为中心,采取尽可能简约的方式呈现知识,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第二类教材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倡导“经验中学”“做中学”;第三类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17、结合化学课程理念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化学课程中体现的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谈谈你的看法(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检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将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态度、感情、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18、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一、通过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化学的社会应用线索,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二、运用实验、假说、比较、模型、分类和定量化等化学方法引出实验技能、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同分异构体等内容;19、探究案例见书76--8020、栏目设计中应注意哪几个问题(1)名实相符(2)整体自治(3)数量相当(4)便于应用21、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有哪两项一是通过特殊的认知活动整合形成具体的教学理念二是通过技术设计把具体的教学理念转变、物化成教学工作方案22、教学设计的四种水平分别是什么(1)直感设计—设计者通常是老师主要依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或者直观感觉来进行的教学设计(2)经验设计—设计者通常是老师以教学实践中累计的经验为主要依据,以过去教学的经历为模板进行的设计;(3)实验辅助设计—设计者先根据某些理论或假说进行验证性教学实验,然后在总结试验情况、形成实践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4)系统设计—依据比较完备的教育理论,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23、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2)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一原则(3)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一原则(4)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5)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原则24、现代教育设计的基本要求(1)以系统观点作指导(2)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3)要求从实际出发,从实际效果出发25、教学理念:是人们对课程教学的理性认识,通常指有关的理论、观念和某些核心概念;教学理念涉及许多方面,它首先应该回答“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达到这些目的”等基本问题,涉及教学活动的任务、目标、内容、形式、媒体、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方针和原则;教学理念决定着课程如何实施,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在课程实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6、当前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需要树立的新理念是什么(1)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2)化学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4)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5)要努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6)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27、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有哪几种(1)系统陈述知识模式(2)解答问题模式(3)验证知识模式(4)研究解决问题模式(5)历史发展模式28、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法,调节、控制主体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29、化学教学活动化学教学活动是化学教学系统运行过程中,施教主体、学习主体分别作用于其他要素,以及两主体双向互动所采取的有意识行为的总称;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施教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和构建人际关系的活动;30、选择教学方法是应注意哪些问题(1)是不是有利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2)是不是适合于教学的内容,符合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特点(3)是不是适应学生个体以及学生集体的发展水平和心里等方面的需要,学生是否具有必要的学习准备(4)是不是具有相应的教学条件,如必要的实验设备、直观手段、教学时间、教学环境等(5)是不是符合化学教学规律和化学教学原则(6)是不是有利于落实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7)教学方法本身的教育价值(8)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了解、使用教学方法的经验和能力以及教学风格等个人品质和个性特征,等等31、选择教学媒体应遵循什么原则1有效原则2可靠原则3方便原则4经济原则32、教学情境的意义和主要功能(1)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2认知需要情感,情感促进认知(3)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增长才干4只有当学习的内容被设置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时,才能体会到学习情境的意义;33、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途径(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3)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34、设计教学情境应主要的问题(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4)情境的真真实性(5)情境的可接受性35、按照水平高低,可将化学学习兴趣分成哪四种36、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以实验为基础(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3)强调教学的探究性(4)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实验探究过程的统一37、教师在演示实验时的基本要求准备充分,确保成功现象明显,易于观察操作规范,注重示范演、讲结合,启迪思考简易快速,按时完成保护环境,注意安全38、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的基本要求充分准备,知道预习认真巡视,及时指导适时反馈,沟通交流39、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1)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收集证据:学生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创设可探讨的情境或环境(3)形成解释:学生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作出回答(4)评价结果:学生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交流发表:学生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40、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基本条例(1)必须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2)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3)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41、探究性学习的活动特点(1)具有驱动性(2)具有诱发性(3)具有易参与(4)具有可生成性(5)具有多重教育功能42、学习策略的基本特点(1)学习策略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2)掌握学习策略的标志不是记住了学习方法和程序本身,也不是对学习方法和程序的机械套用,而是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预期的学习目标等因素自觉而灵活地选择、调控和应用特定的学习方法和程序;(3)学习策略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用不同学习策略(4)学习策略不能凭空产生,也难以单靠直接传授的方法获得;43、各类化学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从属关系、并列关系、对比统一关系、交叉关系44、说课的含义:走出传统说课的藩篱45、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1处理好课标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不是唯一的标准2处理好说课与备课的区别,说课不能照教案说3处理好说课与上课的区别,说课不能视听课为对象不必过分纠结于知识内容4注意详略得当,突出“说”字,切记“读”“背”5备课时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46、说课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47、教学程序有哪几个环节1教学教具准备 2设计思路 3教学流程 4板书设计48、说课的原则(1)简单易操作(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智慧互补(4)可重复修改和补正49、说课与上课的关系、区别:1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说课不仅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解决“为什么这样教” 2对象不同: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同行和领导50、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1充分运用实验2培养学生的能力,观察能力,思维理解能力,掌握运用的能力3讲化学概念力求准确严格4分析关字的字、词、揭示概念的本质5讲概念要突出概念的实质6对易混淆的概念,找出他们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7注意概念的发展8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新化学教学论重要知识整理

最新化学教学论重要知识整理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构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
(微观)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础概念、元素和元素化合物基本知识、化学用
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
四、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
◼ 设计准备:教材(内在逻辑结构的分析)、 学生、 教学条件 ◼ 设计教学目标 ◼ 设计教学过程 ◼ 设计教学策略、方法、教学媒体 ◼ 设计应用和反馈环节(练习) ◼ 合成与调整 5.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 学评价 6.备课设计教学内容
化学教育的总目标切实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使学生主动地自主 学习”以及“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等理念。 二、化学教学论 1、定义: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化 学专业基础课为先修课,具有明确的师范性和实践性的教育专业课程。 化学法的定义: 2.历程 ⚫ 1、最早于 1932 年,“中等学校化学教材教法” ⚫ 2、建国初期,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 ⚫ 3、1957 年,第一本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化学教学法讲义》 ⚫ 4、20 世纪 80 年代,重“方法”,轻“理论” ⚫ 5、1983 年,将学科教材教法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 6、1988 年 “化学教学论” 替代过去 “化学教学
三. 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具体目标有: ● 发展学习 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 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和意识, 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 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 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4.1 基础教育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化学》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化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化(1)高等教化的萌芽阶段:高等教化机构性质不明确,教化职能不确定,专业教化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化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化目的, 教化支配, 教化内容, 教化组织形式和教化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特地的, 独立的学术及教学机构。

(3)高等教化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围着各个专业, 各个学科, 各门课程,组织其教化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日意义上的高等教化,即建立在一般教化基础上的专业教化。

(4)高等教化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

基于知识分化, 科学进步和社会须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化(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养综合化(目标, 内容, 过程, 教化方法)的趋势。

(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化面对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 全球的, 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 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打算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供应教化一体化,注意教化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化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困难。

二、高等教化探讨及高等教化学1、个别探讨阶段:没有特地的探讨队伍,探讨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探讨阶段——高等教化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探讨在西方的高等教化已开始。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化科学探讨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化科学探讨室成立,标记着中国高等教化探讨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探讨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化探讨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化会筹备工作会议。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整理供参考.docx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知识点整理供参考.docx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新理念有哪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知识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理解化学,体验化学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机会实践、做实验、主动探究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化学知识对人类的贡献对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我国化学课程的设立时间第一本化学教材及其改革进程2. 三层次、两类型、三阶段指的是什么?三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两类型:必修选修三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必修阶段高中选修阶段3.杜郎口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有何联系?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简称,具体是指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初中自 1998 年以来不断尝试推行新课改、践行学生主体地位而摸索新创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

内容即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4.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实际、实践指的内容是?5.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目标,提出问题引起兴趣,激发动机充分认识学生主体地位新旧联系,启迪思维反馈调控,实现目标6.化学教学的特殊性原则有哪些?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的原则归纳共性与分析特征相结合的原则形式训练与情景思维相结合的原则年龄特征与化学用语水平相适应的原则7.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有哪些?信息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8.电化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电化教学是传统教学工具的补充、发展、和改革。

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革命。

电化教学用于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增强学生感知;能帮助学生理解形成化学概念;能帮助学生掌握微观世界抽象化学原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什么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时间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一特定教学行为,或再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背诵

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背诵

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背诵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化学知识的传授方法、教学策略以及化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的背诵要点,供参考:# 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背诵要点一、化学教学论的基本概念- 化学教学论的定义-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范围和目的- 化学教学论与其他学科教学论的联系与区别二、化学教学的目标与原则- 化学教学的总体目标- 化学教学的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等)三、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化学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 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 化学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与逻辑性四、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 传统化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现代化学教学方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化学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五、化学教学评价- 化学教学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化学教学评价的类型(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 化学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六、化学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的化学教学技能与素养七、化学教学中的学习者- 学习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学习者化学学习的特点与需求- 促进学习者化学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八、化学教学环境与资源- 化学教学环境的构建- 化学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九、化学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 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化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化学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结语化学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化学教学论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化学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内容涵盖了化学教学论考研题库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化学教学论的核心内容。

化学教学论 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 知识点

1.…我国于1865年起始在学校里开设化学课程,至今已经经历了近150年。

2.…科学教育的广域4目标是:①态度。

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兴趣和目的。

②过程。

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③知识、发展学生关于科学事实、术语、概念、概括和原理的知识④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3.…科学素养: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2061”计划中,科学素养的定义是“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科学素养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数学和技术学的多个方面,包括:①科学内容;②科学对社会的影响;③科学的推理过程;④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⑤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4.…课程结构: 新的高中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化学1 →化学2)→①化学与生活②化学与技术③组织结构与性质④化学反应原理⑤有机化学原理⑥实验化学5.…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①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②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③化学学科的特征。

6….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①突出科学探究目标;②立足基础知识目标;③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7.…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由课程总目标、三个维度的展开目标和八个课程模块的内容标准构成。

其中三个维度为①知识与技能目标②过程与方法目标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容标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

8.…对于基础教育化学课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其改革的目标具体要求如下: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

化教论

化教论

1.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质、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等问题的基本看法。

2.我国化学教育理念进入一个新阶段: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

3.新世纪的化学教育必须摆脱(唯智注义),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我控制性。

5.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科学的对象和作用于科学的对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有(知识)的成分,又包括心智技能和理智。

6.科学精神是在(科学研究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的、自然的形成的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与准则。

7.由于科学结构正向着整体化方向发展,(综合、分析、再综合)正逐步成为当今时代人类的主流思维方式。

8.(课程内容)是构成学校课程的基本材料,具体的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它应该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

9.1789年,拉瓦锡编写的化学教科书《化学纲要》。

10.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产生后,化学教材和课程呈现出(社会化)、综合化、探究化、过程化、人文化等新的特点。

1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育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教育学科。

1.活动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过程和方法)。

2.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角度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

3.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概况起来主要有环境、遗传和(教育)。

4.人的发展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两种(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

5.构建主义教学论认为在构建性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和(高级合作者)。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7.马克思认为,(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个人的唯一方法。

8.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是(遗传)。

9.目前流行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双主体教学模式)。

10.化学教学设计是指化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对化学教学方案作出的一种(规划)。

第二十三讲:化

第二十三讲:化

第二十三讲:化二十三讲化化的本身是开,是解的一重含义,解释消化的含义。

先化透,外观玄玄妙妙,一般人不理解。

人的头部有三宫,印堂之后第一宫——明堂宫,再往里一寸是洞房宫;泥丸宫是两只眼睛交叉中心,松果腺的根部,头顶三寸六分正中心的位置。

开一层宫时,就有一层宫的反应。

首先明堂宫出现红、黄、绿、兰等色彩,而且不断的变换颜色。

其次洞房宫,好像两扇大门打开以后,很深很遥远,有山有景。

进入泥丸宫时,才能进入玄玄妙妙。

实际都是自己本身的状况,恢复脑细胞的过程,也是自身条件的反射。

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这里包含人体科学的部分。

为什么它能玄玄妙妙?出现种种状况?因为从人的两眉到上面半球是大脑约140亿个神经元细胞存在的地方,有千亿多功能和能力,正常的聪明人仅用了4%,科学家能达到5%,人如果能用上20%——30%,就精明多了,人运用不了自己的真正能力,所以才研究人体与宇宙科学,看看与宇宙有多大的关系。

讲化的本身就要解开一些迷,解迷的同时先要解开人与化的关系。

人所有接受的东西都得化解,不化解就是迷,都离不开大脑的思维,不运用思维就化解不了。

所谓思维就是一个人静静的想、研究、琢磨、体会、实践,这些都是运用思维的过程,也是化的过程。

运用你的思维,利用一种方式化解一些难题,在化上起了一定作用。

在红尘之中所有的恩怨都需要化,如果没有修行自我开智功的促成,很多的学员绝不可能坐在一起,因为他们之中有很深程度的恩恩怨怨,能在一起听课,都是转变的过程,化的过程,与自己修为程度和水平问题有关。

化不仅化亲情恩怨,还要化宇宙。

要化开人与宇宙的关系时,就得先了解宇宙。

虚空世界一片漆黑四大合和与物质运动产生球类、地、水、火、风,它们互相吸引,带动旋转,进入玄和化的过程,人所有接受的新生事物,不明白的东西都要化,化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在容中化,化还可以叫一种平息。

化——消——平——解——合——用——缘,消是彼此对抗,平是静与止的关系,解是分析有方式,合是相互转化,用在过程,缘回化中,一千年前青山是我佛,那是像法时代,对佛像即面对青山,和达摩面壁同一道理,他们面对的是实体的空性,空像离不开人体与宇宙科学,运用智慧把它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缘的过程中,仍离不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填空】1、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问题2、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3、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化学教学体系4、STS思想实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5、认知结构的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6、学习方式的三层次思考:生理、心理、社会7、化学问题的解决策略:类比、分解、逆推、反思8、元认知的组成: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9、怎样形成化学基本观念:选择核心概念、设计探究活动10、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11、先行组织者种类:陈述性先行组织者、比较性先行组织者12、化学学习的“三重表征”: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13、一个完整的概念图应包括:命题、层次等级、横向联系、实例14、布卢姆对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15、事实性知识间的联系:顺序关系、因果关系、种属关系、功能关系16、说课的组成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17、教学目标表达的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作、环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18、高中课程体系的构成:学习领域(科学)→科目(化学)→模块(必修、选修)19、教科书好教好学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20、概念转变的条件:对原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21、探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方法:诊断性测验、布置作业、课堂提问、深层会谈(诱导性)、设置认知冲突法22、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23、人教版教材特点:以科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为主;苏教版教材特点:起点高,落点低;鲁教版教材特点: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24、探究性学习的影响因素: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的科学探究观念、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教学资源条件2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学习方式的分类:信息来源上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上分为机械学习、意义学习【名词解释】1、难点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难以掌握的内容。

2、教材体系教科书各单元内容的构成及其编排顺序。

3、认知结构一个人在某一知识领域的全部观念和组织。

4、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

5、教学设计观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支配教学设计的思想和观点。

6、教材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

7、教科书素养教师对教科书的开发、评价、选择、研究和使用的能力。

8、机械学习学生不理解材料的意义,依靠机械记忆的方式进行学习。

9、学习策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10、重点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教师设计课程结构的主要线索。

11、价值观一个人对自身及其与自然、社会和其他人之间关系的整体认识。

12、课程目标通过一定课程的实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期望。

13、反思策略指问题解决者适时地对问题解决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的策略。

14、探究学习在学生本能的好奇心驱使下,按照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5、概念转变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16、新授课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积极的情境体验为主要任务的课型。

17、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指具体的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和教师开展教学的整体规划。

18、教材观教师对教材的性质、功能、使用等的基本看法和认识。

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

19、化学学习过程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20、模块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某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21、科学实验手段由化学实验仪器、装置、工具和设备等组成的,为使实验者改革和控制化学实验对象而使用的物体的总和。

22、接受学习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只需要将现成的结论内化到自己的头脑中,无需独立发现。

23、概念图策略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的一种策略。

24、化学基本观念在具体的化学知识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对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都起重要作用的概括化的,上位的认识观念。

25、现代教学设计在系统科学方法指导下,根据现代学习理论、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对化学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可操作过程。

26、档案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的情况的多种材料,根据这些材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而又客观的评价。

27、知识结构化策略将化学事实性知识按照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

28、元认知个体对期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它是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

29、先行组织者先与学习任务本身而呈现给学生的引导材料,其抽象概括水平高于新知识,同时又能清晰地同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是架设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30、类比策略设法将新问题转化为与已有知识经验中相似的问题(原型),通过比较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利用已有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一种策略。

31、可视化策略解决问题时,在对问题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运用图示帮助问题解决者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未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一种策略。

32、化学认知结构学生头脑中所获得的一种经过改造了的化学知识结构,它是化学知识结构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

即化学知识结构通过主体的作用内化为化学认知结构。

33、理解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重新呈现,且在适当的情境中正确的应用,从而使认知结构得到拓展和提高的过程。

34、活动表现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35、逆推策略由于不能对问题进行整体表征而采取的自下而上的推理活动。

解题时从目标状态出发,逐步向后逆推,同时激活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化学知识,逐个“去伪存真”,一步步地缩小目标状态与起始状态之间的距离。

36、分解策略按照一定的原则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联系,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具体问题,即将问题的目标状态分解为几个次一级的子目标,尽量不要一次处理太多的信息,通过子目标的实现使问题获得解决的一种策略。

37、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注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体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持续发展而不是只局限在学校的发展。

38、问题情境指个人自身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新的未知的东西,这是核心成分,反映思维对象和内容;二是学生对产生的未知东西的需要,反映的是思维的动机;三是学生的可能性,它既包括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包括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

【必考大题】一、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提供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转变知识观,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主导作用;4、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5、通过科学探究学习化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6、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7、实施发展性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加强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体系的特点1、具有选择性的化学课程结构;2、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内容;3、倡导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方式;4、兼顾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式。

三、化学课程目标维度的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化学课程目标维度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核心,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相互联系,融合统一。

五、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1、内容标准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2、充分分析教科书内容;3、充分考虑学生特点。

六、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宜陈述教师的教学行为;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3、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性。

七、新教材的新功能1、提供学生学习的范例;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促进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

八、教师应具有的教材观1、从“教本教材”向“学本教材”转变;2、从“唯一课程资源”向“重要课程资源”转变;3、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九、教材内容动态生成的含义1、教材内容并非凝固不变,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2、教材内容的意义在师生互动和体验过程中生成和充实;3、教材内容是一个持续生长、开放的“生态系统”。

十、如何创造性的选择教材内容1、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选择教学内容;2、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3、捕捉教学过程中的“非预期因素”,丰富教学内容。

十一、化学学习的基本特征1、以化学物质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2、需要以实验为基础;3、要实现“三重表征”的融合。

十二、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特征1、自主性:自主性维度强调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2、探究性:探究性维度强调以情境性问题为依托,通过探究、发现的方式来获得知识技能;3、合作性:合作性维度考虑学习方式的社会要素,强调以学习小组的分工协作进行学习。

十三、化学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以问题为中心、强调自主参与、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合作交流、以建构为导向十四、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实验的探究性、重视实验的开放性、倡导实验的合作性十五、化学学习策略1、概念图策略;2、知识结构化策略;3、化学问题解决策略:类比策略、分解策略、逆推策略、反思策略;4、元认知策略。

十六、问题的类型与水平根据思维方向,可将问题分为封闭型问题和开放型问题;根据思维力度,可以将问题分为回忆性问题和思考性问题。

将思维方向和思维力度结合起来即为思维容量,它可以作为衡量问题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引发和维持程度的指标。

十七、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的特征具有较大的思维容量、具有适宜的难度、具有合适的梯度十八、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通过实验、文字材料、课堂讨论、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十九、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1、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2、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3、提供质疑的方法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