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马说》第2课时

《马说》第2课时
1、教师导学:
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a.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b.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首先独立阅读,自主探究;其次合作交流,共同研讨)
1、教师导学:
韩愈虽因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但他并不心灰意冷。虽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控诉,但仍对他们寄以希望。请同学思考一下,在封建社会里,韩愈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再联系当今社会,谈一谈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才观?怎样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人尽其才?
(小组讨论,找出中心发言人课堂交流,不必统一结论,只要能谈出想法,提高认识能力就可以了)
重点
翻译并背诵课文
难点
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
教学
准备
1.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试着分析文章的结构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检查作业
包括字词积累、课文翻译和朗读背诵
1、听写
2、指名若干学生背诵
3、指名若干学生翻译
温故知新
承上启下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研读
1.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
2、教师提示: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第二课时

《马说》第二课时
23.《马说》第二课时
作者 : 韩愈
学习目标
1、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体会作者寄托在文 中的感情。
2、理解文中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的关 系,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层段详解
文章开头将“伯乐”和“千里马”对
举,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二者之间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 关系的?这样开头在全文有何作用?
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开篇摆明观点,指明伯乐和千里马的关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 系。“然后”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
1、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命运怎样?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造成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原因
食马者 (无知)
千里马

食量:尽粟一石





食饱、力足,才

美外见


3、文中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 妄?作者对此心中有何感慨?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决定作用。
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社
会现实,暗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必然性。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祗辱”“骈死”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
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什么?为 什么要强调这一特性?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
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指出千里马特殊的食量
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
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食 (主旨及中心句)

者 其真无马邪?
的 其真不知马

也。

《马说》第二课时

《马说》第二课时

3、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如果 你是千里马,你是否一定要等到伯乐的赏识才能 实现自己的价值呢?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例:杜牧虽然怀才不遇,却成就了万世诗名;刘禹 锡虽然身居陋室,安贫乐道的美德却流芳百世;东坡居 士虽然常遭贬谪,却修炼出了空前绝后的乐观豁达;韩 愈虽然没有遇到伯乐,但是他用他的诗歌、他的文章、 他一生的言行,告诉我们,如果有一天我们怀才不遇, 那么就做自己的伯乐!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
在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之后, 请重读课文,思考:
• 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 应抓住文章中的哪些词语来着力 表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韩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 2.理解课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 里马” !
分析文段一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
决定
伯乐
2、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 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 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板书设计
伯乐
祗辱于······称也 痛惜
千里马
千里 马的 遭遇
食马者······外见 愤怒
策之不······无马 嘲讽
食马者
意图:揭露统治者
不识人才、埋没人

才、摧残人才的愚
昧与昏庸。


23《马说》第二课时

23《马说》第二课时
zhǐ piá n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sì shí shí sì
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 样?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 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 “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 而不能通其意。
5、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讨论:作者认为,自己是 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 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 埋没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 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 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 王维……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那么,在当今 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 古人?说出原因。
A. 韩愈 B. 韩信 C. 陶渊明 D.其他 怀才不遇写文章 另寻明主创大业 归隐田园其乐悠悠
朗读课文,用原文回答。 (比比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 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痛惜

《马说》第二课时

《马说》第二课时
返回
整体感知
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 马者”各比喻什么?
千里马:喻人才 伯乐:喻能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整体感知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
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马说寄托的思想感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讽刺和 控诉。
分析文段一: 1、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所起的决定作用。突出 识马的重要性。 3、那些句子揭示了千里马的悲惨命运?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 个“辱”字,一个“死”字,表达了作者 无无限痛惜之情。
整体感知
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 各比喻什么?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 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 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 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 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 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 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 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 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 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 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 “伯乐不常有”之叹。
马价十倍
接连,连续
《战国策》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 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顾之,臣请
同“环”,环绕
早晨
过问
献 一朝之贾。” 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同“价”,酬金
回头望
古文阅读
有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市 场,没有人知道他有骏马。 这人去求 见伯乐,说:"我有骏马想卖掉它,连 续三天站在市场上,没有人来与我谈 生意。希望您围着马绕一圈看看它, 临走时回头看看它,我愿送您一天的 报酬。" 伯乐于是绕着马看看它,临走 时回头看看它,仅一天马价就贵十倍。

《马说(第二课时)》课件

《马说(第二课时)》课件
123456 7
阅读突破 一、课内建构 阅读《马说》,完成8—11题。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
——吴小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 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
见命运 见惨境 见悲叹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其真不知马也!” “其真不知马!”
惋惜 不平 悲叹

8 9 10 11 12 13 14 15
9.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B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安求其能千里也/尔安敢轻吾射 C.食之不能尽其材/林尽水源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乃记之而去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揭示了当时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第二课时(叶静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第二课时(叶静静)

教案表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3课《马说》第二课时上课年级主备教师副备教师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句。

过程与方法2、理解文章寓意,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积累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法运用讲授法、探究法学法指导讨论法、归纳法环节教师授课内容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导入朗读课文,复习导入。

学生用心倾听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1-4初步探究一、分析文段一:1、本段的论点是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并做好相应的笔记使学生对文章的整理框架有初步的了解。

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句7分钟5-9合作探究引导析疑分析文段二:1、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就无法施展才华。

2、哪些句子说明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分析文段三:1、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2、本段哪句话点明了本文的中心?“其真不知马也”。

3、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理清本文的思路观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主旨:其真不知马也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并进行总结深入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理解文章寓意,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10分钟10-17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拓展学习巩固训练三、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假如你是一匹“千里马”,暂时没有得到重用,你该怎么办?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

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的、无私的吗?千里马最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条件被人发现,主动出击而不是坐等良机。

6.23 《马说》(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6.23 《马说》(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23课马说(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2.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2.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怀才不遇者和不识人才者两种人不同的情感。

2.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出示课件中有关“马”的古诗词,可以让学生进行补充和简单赏析。

由此引入新课。

新知探究一、知识回顾【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本课的重点句子,学生翻译。

【设计意图】回顾重点句子并翻译,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文本研读【活动内容】1.课文第1段将“伯乐”和“千里马”对举,作者是怎样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这样开头,在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学生朗读全文,同桌之间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1段体会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这样开头的作用。

2.课文第1段怎样描述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请用课文语句回答。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先独立找出原文语句,然后同桌之间讨论其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从句子内部的联系和作者的情感方面进行分析。

3.在作者看来,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特性?学生先找到并朗读相关语段,然后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中的因果关系梳理清楚。

4.课文结尾所说的“不知马”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自主分条梳理。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齐读这两句话,先判断其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作者的语气和表达的情感分析其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活动内容】1.文中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分别指的是哪些人?由此可见,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说”的文体特征思考本文的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表现手法。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马 说(第二课时)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马 说(第二课时)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 马等不可得。
3、食马者的愚蠢和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 别是什么?
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见。
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文中的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2、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3、食马者的愚蠢和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 别是什么?
5、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
1、文中的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马说
韩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理解文章的寓意,了解托物寓 意的写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 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遭 遇。
一、(复)——读课文,回顾上节课 学习的内容。
二、(析)——分析课文。
(一)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首先请 同学们独立阅读,自主探究;然后交流合 作,共同研讨。)
不是。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 埋没的现象,揭露了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 社会现状。
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 “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 喻什么样的人?
用“伯乐”比喻能发现人才、识别人 才的贤人;用“千里马”比喻人才;用 “食马者”比喻摧残人才、愚妄浅薄的统 治者。
5、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
其真不知马也。
(二)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通篇不离千里马,是否只是就“马” 说“马”?

马说第二课时

马说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准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

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要点提示:(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

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

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要点提示:(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

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

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

(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

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翻译重点字、词(见前一课时)。
二、探讨质疑
1、千里马指什么?伯乐又指什么?
“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2、世界上肯定是存在千里马的,但有的千里马能被发现,原因是什么?而有的千里马却被埋没、被摧残,原因又是什么?
前者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后者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其真不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当今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呢?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样等待别人去发现,抑或是怎样呢?
(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四、总结全文
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郑州港区河东中学课堂导学设计
备课日期:2014.03.07备课教师:刘琴枝
总课时序号:16
课题:马说(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寓意。
重点:
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难点:
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课前准备:
导学过程设计
导学过程
批注
一、检查作业
1、指名背诵课文;
3、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
三、拓展探究
1、文章为何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问题?
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可避免终身被埋没、被摧残的命运,其价值就无从体现。这样阐述,突出了伯乐的重要性,即突出了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性。
⑴千里马受到怎样的不公对待?
⑵千里马为什么“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
⑶文中表现出伯乐怎样的思想性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本》练习。
3、阅读《骥伏盐车》,回答文后题目: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