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合集下载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经济学分析

灵的途径上, 政府被赋予了不同角色, 却很少有人对政府在解 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提出质疑 ( 即使是对纠正市场失灵的科斯 途径而言, 政府在产权界定, 制订交易规则等方面的作为对于 环境治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换句话说, 无论政府在干什么, 政府总是正确的。然而, 这一普遍的看法, 受到公共选择理论 的挑战。
以1986年 诺 贝 尔 经 济 学 奖 获 得 者 布 坎 南(Buchanan)为 代 表 的 公 共 选 择 学 派 重 新 审 视 了 政 府 的 性 质 与 作 用 , 将 “经 济 人 ” 概念进一步延伸到那些以投票人或国家代理人身分参与政治或 公共选择的人们的行为中, 即承认政府追求的也是某种特殊利 益而不是全民利益, 政府也有失灵的情况。公共选择学派的这 一理论同样被环境经济学家们应用于对环境问题的分析, 指出 政府失灵也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 一是政府政策没有纠正现行环境市场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偏 离; 二是一部分经济政策甚至人为地扭曲了市场价格, 如不适 当的资源补贴价格政策。当然, 指出政府失灵也并不是完全否 认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甚至排除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干 预。环境经济学家的观点是, 解决政府失灵的关键还是在于提 高决策当局对环境问题的正确和全面理解, 以及制定出可操作 性强的政策措施。当然, 这也有赖于经济学家们提出更好的理
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污染者的环境行为和建设项目的
市场 市场经济手段
社区( 公众) 信息手段
环境影响对生产、消费以及投资行为的影响。而社 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管理﹑监 督污染者和项目决策的环境行为。
图 3 环境管理的三角模式
中国是一个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 在新的历 史阶段, 我们要多角度地认识环境污染, 认清根

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与治理

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与治理

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与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和可行的治理方法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1. 工业活动:现代工业发展迅速,大量的排放物质如废水、废气、废渣等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导致空气、土壤、水体被污染。

2. 交通运输: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大量的尾气排放中含有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 生活污水: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不当,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使水质受到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4. 垃圾处理不当:垃圾填埋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渗出液体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1. 加强立法:建立与环境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规范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2. 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3.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 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倡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结语**环境污染是一个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治理和解决。

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积极采取行动,才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生活。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家园。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污染:工业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如果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就会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2. 交通污染:交通工具的燃烧会产生尾气,其中的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物质会对空气产生污染。

3.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畜禽养殖中的粪便等,如果不合理使用和管理,就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产生污染。

4. 垃圾处理:城市垃圾产生量巨大,并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加强环保法规和监管: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并加强监管力度,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

2. 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并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和污染。

4. 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鼓励企业转型为绿色工厂,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同时引导公众选择环保产品和采取绿色消费方式。

5. 增加环保意识教育: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大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氛围。

综上所述,解决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课件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课件
分类
按照影响范围可分为局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生态环境 问题;按照影响对象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和人文生态环 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丧失
由于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进而引发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 多等。
由于过度开发和城市化等因素,导致生物 栖息地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 受到严重威胁。
土地荒漠化
水资源短缺
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采矿等活动, 导致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影响农业生产和 社会经济发展。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水资源需 求量不断增长,同时水污染和浪费现象严 重,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空气污染
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较差, 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和二氧化 硫等,对居民健康产生一定影
详细描述
水污染是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等污染物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它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导致 水质恶化、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灭绝,同时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水污染治理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污 水处理和环境监管等方面入手。
THANKS
谢谢
自然因素
01
02
03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 气事件增多,如洪涝、干 旱、风暴等,对生态环境 造成破坏。
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爆发等地质灾 害可能导致土地破坏、水 源污染等问题。
生物入侵
某些外来物种可能破坏本 地生态平衡,导致本地物 种灭绝。
人为因素
过度开发
过度开发土地、森林、水 域等资源可能导致土地退 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 题。
传统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模式可能存在化肥、农药使 用过量等问题,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 染。

第3章 第1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3章 第1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3章第1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重点)2.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重点)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生物物种减少(1)生物物种减少现状:目前,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森林。

海洋和淡水生物严重退化,岛屿上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很多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2)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①人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改变。

②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砍伐和非法贸易,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③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④大量引入的外来物种同土生物种竞争栖息地和食物,有的甚至以土生生物为食,或者带来某些土生物种无法抵御的疾病,也使土生物种濒临灭绝。

2.森林资源破坏(1)森林资源破坏状况:对全球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的热带雨林损失尤其严重。

(2)森林资源减少原因:林木砍伐、林地开荒和开矿、薪柴采集和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是造成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

3.湿地减少(1)湿地概念:湿地指不论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还有静止的或流动的、淡的、半咸或咸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湿地功能: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因而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3)湿地破坏现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

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巴西中南部的潘塔尔沼泽地也在不断退化。

在我国,长江中游河湖的快速淤积与天然湿地的过度开垦,使湿地面积大为减少,为调蓄防洪问题3问题4学生分组探究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提示】自然原因: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为原因: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生物物种减少
1、现状
速度上: 大大加快
பைடு நூலகம்
区域上: 热带森林及岛屿
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过度开发,使得它们的栖息地逐年 减少;加之犀角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极高,使它们从远古便 受到人类猎杀,且捕杀数量越来越大,20世纪初在中国几 乎踪迹全无,并于1922年在中国彻底消失。
中国犀牛是生长在 中国的三种犀牛 (印度犀、苏门犀、 爪哇犀)的种群统 称,一般体长在 2.1-2.8米,高1.11.5米,重1吨。
(三)湿地减少
1、湿地破坏现状
面积在急剧减 少
潘塔尔沼泽地
2、湿地减少的原因
(1)水土流失,河湖淤积。
(2)大量引水灌溉,河流截流改 道。
(3)围湖、围海造田
(4)环境污染
(5)人类不合理的活 动
二、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长江中上游森林破坏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3、华北平原土地盐渍化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在 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目前 几乎在野外灭绝,仅在各地动物园、繁殖基地里人工饲养 着100余只。
2、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
动物活动空间压缩 森林的乱砍滥伐 食物来源减少
植物种类减少
一个狮群约有20-30名成员, 每一个狮群的领地区域相当明确,
在猎物充足的地方可以小到20平
方千米;而在猎物稀疏的地域中它 们也许不得不建立大到400平方
千米的领地。
过度捕猎及非法贸易
非洲非法捕象
加拿大人捕杀海豹
日本人捕鲸
环境污染
在过去的50年内, 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 过度渔猎以及海洋酸化 等因素所致,全球珊瑚 礁覆盖面积减少了四分 之一。此外,全球近三 分之一的珊瑚种类已濒 临灭绝。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一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过分集中,造成的污染集中,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农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2)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表现为过分消耗资源而带来的的环境影响,不但消耗了世界绝大多数的资源,还对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3)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事件,有些已演变成社会公害事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庞大的人口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

特别是非可再生资源,其蕴藏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增加,对其开采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源的耗竭过程。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一)生物物种减少造成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主要有:1、大面积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境的破坏;2、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3、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4、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5、无控制旅游;6、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7、全球气候变化。

(二)森林资源破坏造成森林破坏多的原因有:1.砍伐林木;2.开垦林地,我国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我国开垦了大量的林地,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刀耕火种,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3.采集薪材,我国约有一半以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薪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林木的压力越来越大;4.大规模放牧,在西北、内蒙地区放牧的规模越来越大,导致草地的大量减少。

(三)湿地减少湿地减少的原因:1.农牧业发展,农业的迅速发展,盲目开垦湿地,使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

畜牧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对湿地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同时农牧业的发展造成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水位下降,湿地水大量补充地下水,造成湿地系统物质能量流失衡及生态功能减弱,直接导致湿地系统的退化。

如松嫩平原的原始自然景观为疏林草原和草原,垦荒活动使草原面积大幅减少。

2.水利工程建设,人为修建水库和堤防,特别是随着水库库容和堤防长度和高度的增加,拦截水源使得河流下游以及周围的水利联系减少乃至被切断,一方面减少了平原区湖泊、沼泽、滩涂等湿地的上游水源;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切断了内流区的外泄通道,导致湖泊萎缩、沼泽化,沼泽湿地变干、萎缩,使地表盐分难以向下游排泄而加剧湿地盐碱化。

3.点面源污染,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营养物质富集、土地盐碱化、农药杀虫剂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的一系列点、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使湿地水体受损,水质恶化,生态系统结构受到破坏,湿地功能减弱,湿地系统不断退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经济学分析

灵的途径上, 政府被赋予了不同角色, 却很少有人对政府在解 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提出质疑 ( 即使是对纠正市场失灵的科斯 途径而言, 政府在产权界定, 制订交易规则等方面的作为对于 环境治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换句话说, 无论政府在干什么, 政府总是正确的。然而, 这一普遍的看法, 受到公共选择理论 的挑战。
最初的产权安排的。科斯所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为解决外部性问 题所提出的政策思路是用市场的方法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政府没有必要对市场进行干预。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是产权理 论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运用。通过建立交易许可证制度, 政 府对某个地区定出排污或消耗自然资源的最大限量, 然后将排 污权以许可证的形式赋予企业或者个人, 同时允许他们相互之 间进行交易, 让市场来决定其价格。这种政策一个显著的优点 就是政策制定者可以决定可接受的污染水平。当污染会带来大 量潜在损害时, 这点尤为重要 ( Weitzman, 1974) 。
4. 混合型工具。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 对于环境问题, 人 们提出了标准、排污税、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等多种政策工 具。然而任何环境政策工具都存在缺陷和使用特性的局限。为 了 摆 脱 政 策 工 具 “孤 掌 难 鸣 ” 的 困 境,需 要 政 策 工 具 组 合,以 完 善环境政策工具内在品质和外部条件, 因此混合型的政策工具 应运而生。事实上, 组合政策是一块多产的领域, 如押金— —— 退 还 制 度 , 税 收 — ——补 贴 制 度 以 及 退 还 排 污 费 制 度 等 。 以 税 收— ——补贴方案为例, 实质上它是标准﹑排污税以及补贴的组 合政策。在税收— ——补贴制度中, 排污者的排污权被限定在由 管 理 者 规 定 的 基 准 排 污 标 准 范 围 中 (Pezzey,1992;Farrow,1995)。 排污者对超出基准排污量的部分要支付费用。而当排污低于基 准排污量时, 政府则会对 “节约”的部分给予补贴。新企业没 有排污权, 而且必须为他们的排污支付费用。这种手段有吸引 人的特性。一方面, 它为排污者对环境的财产权范围和基准排 污量之间提供了一种清晰的联系; 另一方面, 它揭示了社会或 排污者应该支付多大的稀缺租。总体上, 它包括了作为特殊例 子的补贴和庇古税。如果基准排污量为零, 那么手段就是税 收; 如果基准排污量等同于当前 ( 没有受到控制) 排污量, 那 么这种手段总体上就成为一种补贴。值得注意的是, 政策组合 中的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能会产生不利的效果。因 此, 对于混合型政策工具,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 影响, 适时组合和排列有关工具, 以实现多重目标。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绿化质量不高
城市绿化质量不高,缺乏 植被多样性,绿化景观单 调,生态功能有限。
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
排水设施落后
部分城市排水设施老化、落后,无法满足城市排水需求,导致内 涝频发。
排水系统规划不合理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不合理,雨污水混流,加重了排水负担。
缺乏维护管理
城市排水设施缺乏有效的维护管理,导致排水不畅、淤积等问题 ,影响城市正常排水和环境卫生。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人口增长 • 工业生产 • 农业活动 • 交通排放 • 城市规划与建设 • 政策与法规
01
人口增长
人口数量增加
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资源消耗和 环境压力增大。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食物、 水、能源和住房等资源的需求也相应 增加,这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化进程加速
缺乏科学规划
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未能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导致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
城市绿化不足
01
02
03
绿地建设滞后
城市建设中绿地建设滞后 ,绿化覆盖率低,缺乏足 够的生态空间。
绿地分布不均
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部 分地区绿地过多,部分地 区则缺乏绿地,影响城市 整体生态环境。
06
政策与法规
环保政策执行不力
1 2 3
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在环保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 和评估机制,导致政策执行不力,环境问题得不 到有效解决。
地方保护主义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可能对 当地企业或产业进行保护,对环保政策执行不力 ,甚至纵容污染行为。
缺乏激励机制
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还会对地 下水造成污染,威胁饮用水安 全。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我们以前较少接触!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
(2)合理开采地下水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人工回灌地下含水层;加强管理和立法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等技术措施;
(2011年新课程)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图13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 岛屿或临海国家。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
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全球气候变暖
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总结不同地区生态问题表现
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7分)
(2009年福建) 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煤炭消费量
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2分)
(2010年福建)下图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大气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讲义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讲义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讲义一、环境问题的定义与范畴环境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一)人类活动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工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规模的工厂生产、能源消耗以及大量化学物质的使用,排放出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例如,煤炭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

2、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城市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拥堵、能源需求增加等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量的建筑施工产生了粉尘和噪音,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3、农业活动的影响农业生产中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等,导致了土壤侵蚀、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例如,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生态灾害。

4、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砍伐森林、捕捞渔业资源等,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森林的减少不仅影响了气候调节功能,还导致了水土流失和物种灭绝。

(二)自然原因也会引发环境问题1、自然灾害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会在短时间内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有害气体,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和土壤松动,洪水会冲刷土地并带来大量的泥沙和污染物。

2、气候变化地球气候本身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变化,但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幅度。

气候变暖使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

三、环境问题的危害(一)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

专题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PPT文档共98页

专题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PPT文档共98页
专题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A.夏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秋季、夏季 D.冬季、秋季
B )。
解析▶ 第1题,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 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所以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些地 区气候较为干旱,蒸发旺盛。高寒地区蒸发弱;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降水多,蒸发少;耕地分布区 合理灌溉,不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第2题,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我 国华北平原是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所以两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夏 季和春季。地中海地区冬季多雨,华北地区夏季多雨。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解析▶ 本题组以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为背景,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以
及答考案生▶(的2区)企域业认知规、模人小地,协数调量观众和综多合,技思术维等水学平科低核心,设素备养落。第后(1,)生题,产分析过焦程化中厂能规 模保耗小护大、要,废数求量较弃多低物,的靠排原近因放煤,炭可量基以大地从,污该,公企染路业交点所通多需较的面顺生畅大产,运。技输术成水本平低低,以,煤及炭市资场源需丰求富量,当大地等对方环面境进
答案 解析
考点
3
探究
KAODIAN TANJIU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D。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解析▶ 第2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 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关系。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 河床清淤。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都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 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力度。若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 水量较小,则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类社会早期的环境问题:因乱采、乱捕破坏人类聚居的局部地区的生物资源而引起生活资料缺乏甚至饥荒,或者因为用火不慎而烧毁大片森林和草地,迫使人们迁移以谋生存。

2、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环境问题: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各种手工业作坊和居民抛弃生活垃圾,曾出现环境污染。

3、产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的环境问题:⑴、出现了大规模环境污染,局部地区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公害”病和重大公害事件的出现。

⑵、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开始出现区域性生态平衡失调现象。

4、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

治理环境的方法(1)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既不能离开发展,片面地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也不能不顾生态环境的随能力而盲目地追求发展。

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只能在适度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明确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责任。

存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在过去一两个世纪中追求工业化造成的后果。

他们对全球环境问题负有不容失掉的主要责任,也理应承担更多的义务的环境问题(3)维护各国资源主权,应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1972年第一次环境做大会通过的《斯德哥尔摩宣言》第21条也明确规定,各国对其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是各国的内部事务。

(4)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是非常必要的。

在国际环境事务中,存在着忽视发展中国家具体困难的倾向,他们的呼声得不到充分反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参与国际环境领域中的活动与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2013-11-29
2 气候变化(温室效应)
2.1什么是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 地球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的同时也不 断向外发射长波辐射,大气中一些气体具 有吸收长波辐射,使其重新返回到地表的 特性,因而使得地球外逸辐射减少,气温 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录像4
5‘
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里 昂及其替代物、六氟化硫等气体吸收和放 出长波辐射的特别强,因而被称为温室气 体。
全球各国CO2排放量比较排行
2.3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1).海平面上升 南极冰层、北极冰川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1991年,孟加拉国,13万人,飓风 1988年,美国,1900个县,旱灾 1998年,长江中下游沿岸,洪涝 (4).影响人类健康 1991年,拉美,霍乱,5000人丧生 1994年,印度,鼠疫,20亿美元
24


2013-11-29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 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让更多人感同身受的是2007年频频暴发的水污染事 件,到处飘荡的蓝藻似在提醒“环境危机”不再是 危言耸听的预言,增长与环境的矛盾正在短兵相接, 应对这一风险,成了执政者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 2007年5月底,江苏无锡太湖水域蓝藻暴发,无锡 市区80%以上家庭的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城市供水 陷于瘫痪,富裕的无锡人自嘲“开着宝马喝脏水”。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说,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 结果是“自取灭亡”。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向媒体 表态,只要能把太湖治理好,“哪怕GDP下降15%, 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账”。


局地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形成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源 我国水环境为例: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流 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要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 染,全国1/3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水体不适 合灌溉,70%以上城市的水域污染严重,50%以 上城镇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空气环境来看:我国600多个城市中,很少符合 WHO标准。
•洛杉矶(美国西南海岸)光化学烟雾事件 •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二氧化硫+金属微粒 •伦敦(泰晤士河谷)烟雾事件——燃煤烟气 •水俣病(日本九州水俣市)事件——有机汞(CH3Hg)
•四日市(日本东部伊势湾)哮喘病事件——石化废气
•米糠油事件(日本九州爱知县)——多氯联苯(PCBs)
•富山事件(日本富山县)——金属矿开采和冶炼(镉)
主要专题内容

专题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和本质
专题2:环境管理及其手段


专题3: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专题4: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 专题5: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
几个问题?
?思考题:列举出你所知道的环境问题?


什么是环境?

环境(Environment)

哲学意义上的环境: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 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 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1.概念: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 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均称为环境 问题。环境科学中所说的环境问题,不包 括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引发的环 境变化。

主要参考书目
1.《环境管理学》 叶文虎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环境管理学》 朱庚申 著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 3. 《环境管理学》 白志鹏、王珺 主编 业出版社 化学工
4.《环境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张承中,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
5.《环境法学》,金瑞林,北京大学出版社
6.《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吴忠标,陈劲,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2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1)温室气体的排放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 已向大气层累计排放二氧化 碳约2800亿吨碳,其中2000 亿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2)滥砍乱伐森林 对森林树木无节制的滥砍乱 伐,导致全球森林覆盖率的下 降,尤其是热带雨林的衰退。 增加地球表面对阳光的反射, 全球光合作用减小
教师介绍


名:乔显亮
所在院系:环境学院 办公地点:环境楼216房间 联系电话:84707844 E – mail : xlqiao1203@
考核方式

总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40分):随堂测试或小组讨论 ,共四次,每次10分,合计40分。如平时 成绩为0,则取消学分资格 期末成绩(60分):开卷考试(拟定)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有哪些?

全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环境(Environment)

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天然的 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 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 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 森林、草原、野生生物、人文遗迹、自然保 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以保护的对象界定为环境的工作定义
录像5
5‘
3.2 酸雨的发现 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伦敦市雨水成分, 《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
——水俣病(日本九州南部水俣市)事件。 从1949年起,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 司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由于制造过程要使用 含汞(Hg)的催化剂,大量的汞便随着工厂未经处 理的废水被排放到了水俣湾。1954年,水俣湾开始 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病",患病的是猫 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 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经过近十年的分析,科学 家才确认: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是"水俣病"的起因。 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后在体内被转化成甲基汞 (CH3Hg),这种物质通过鱼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 内后,会侵害脑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脑萎缩、 小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多种危害,毒性极大。在日本, 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
——富山事件 19世纪80年代,日本富山县平原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 山实现现代化经营,成为从事铅、锌矿的开采、精 炼及硫酸生产的大型矿山企业。然而在采矿过程及 堆积的矿渣中产生的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废水却直接 长期流入周围的环境中,在当地的水田土壤、河流 底泥中产生了镉等重金属的沉淀堆积。镉通过稻米 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渐导致软骨症, 在妇女妊娠、哺乳、内分泌不协调、营养性钙不足 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 烈疼痛的病,叫痛痛病,也叫骨痛病,重者全身多 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从1931年到1968年,神通 川平原地区被确诊患此病的人数为258人,其中死 亡128人,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人。
近期的主要环境事件


Biblioteka 北美死湖事件 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2] 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 莱茵河污染事件 雅典“紧急状态事件” 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 [3]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1]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前)
•马斯河谷(比利时)烟雾事件——工业废气
——洛杉矶(美国西南海岸)光化学烟雾事件。
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拥有大量汽车的美国洛杉矶 城上空开始出现由光化学烟雾造成的黄色烟幕。它刺 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还使植 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减产。1955年,洛 杉矶因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 到400多人,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 污染事件
——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持续雾天,而这里却是硫酸厂、 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 山谷中,使6000人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 头痛、胸闷等不适,其中20人很快死亡。这次烟雾 事件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着 在悬浮颗粒物上,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了这些有 害气体,以致酿成大灾。 ——伦敦(泰晤士河谷)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 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 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 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 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 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自杀,到1970年,患者已达500多人,1972年,达
817人,死亡10余人。
——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 时,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 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 由于当时把被污染了的米糠油中的黑油用去做鸡饲料, 造成了九州、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中毒死亡的事 件。随后九州大学附属医院陆续发现了因食用被多氯 联苯污染的食物而得病的人。病人初期症状是皮疹、 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后期症状转 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等,重者会发生急性肝 坏死、肝昏迷,以至死亡。1978年,确诊患者人数 累计达1684人。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的环境问题
1、局部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 2、气候变化(温室效应)[4] 3、酸雨区的扩展[5] 4、臭氧层的破坏[6] 5、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7]
6、海洋污染[8.1\8.2]
7、固体废弃物堆弃[9]
8、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
1 局部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环境 质量下降
——四日市(日本东部伊势湾)哮喘病事件。五六
十年代日本东部沿海四日市设立了多家石油化工
厂,石油联合企业逐渐形成规模。这些工厂排出
的含二氧化硫、金属粉尘的废气,1959年开始,昔 日洁净的城市上空变得污浊起来。1964年,该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