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专练4 历史解释
初中九科中考冲刺精品资料历史材料论述题专练+精讲(世界史部分)
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专练+精讲(世界史部分)作者:福州屏东中学:曾春梅论述题一:美洲的发现……确实带来了一场最实在性的(变化)。
由于美洲为欧洲所有的商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和异常广阔的市场,从而引起新的社会分工和艺术进步——这在欧洲古老经济的狭隘的范围内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
……新大陆的白银似乎是以这种方式成为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古老大陆两端的贸易得以继续,而且,也正是通过它的大部分贸易使世界上原本相距遥远的部分彼此间联在一起。
——亚当.斯密(1)与材料中“美洲的发现”同个时期还有什么类似的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麦哲伦环球航行1(2)评分标准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
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
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答案示例]观点: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
(2分)新航路开辟,不仅发现了美洲,促进美洲与外界的联系。
同时新的航行路线的开辟,使得交通更加方便快捷,人们突破了以前丝绸之路大陆两端贸易的局限,各大洲交流和贸易更加频繁。
随着各大洲的紧密联系,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
(4分)作者:林庆元材料论述: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是美国综合实力的崛起,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领土、科技和社会等诸多方面。
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美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夏东《美国崛起因素考察及启示》2(1)材料中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美国崛起的根本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1)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2022年中考历史第二部分专题探究专题四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课件
响 由于中国人民的持续斗争,加上美英 合公报》,中美关系开 序的重要力量之一
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
对日本施加压力,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中美正式建交
返回子目录
三
重要的国际会议
国际会议 时间 主导国家
主要内容
意义(或影响)
英、法、
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巴黎和会 1919年
签订《凡尔赛条约》
美
确立了凡尔赛体系
《联合国家宣言》,标 支援,协同作战,逐
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的正式形成
返回子目录
名称 联合国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世界反法西 斯国家提出了建 立战后国际安全 组织的主张
形成
意义(或影响)
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 式成立
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 最大的国际组织,在维 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
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 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 着重要作用,推动世
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 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 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
成了凡尔赛体系
成
展
返回子目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
荷、比、葡和中国等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
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欲望十分强烈。美国 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
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实 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
的关系
行和它一样的制度 导的“单极世界”
返回子目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
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 (2)欧盟、日本、中国和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7世纪,穆罕默德顺应阿拉伯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其创立地点是( )A.亚历山大B.麦地那C.麦加D.大马士革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故选B项。
2.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
该书( )A.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把古代戏剧艺术推向成熟C.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D.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该书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故选D项。
3.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是帝国的某某领袖;在帝国中,某某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
这表明奥斯曼帝国( )A.实行封君封臣制B.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C.信奉伊斯兰教D.处于基督教会的统治之下答案:B解析: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苏丹既是某某领袖也是国家的统治者,所以奥斯曼帝国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故选B项;A项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C项符合史实,但材料并未提及;D项不符合史实。
4.奥斯曼帝国手工业者由国家管理,产品的种类、数量与分配由国家控制;同样,商业也受国家的监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由法令规定,盐、肥皂、蜡的贸易由国家垄断。
由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 )A.实行国家垄断工商业的政策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国家政权的力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奥斯曼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受到国家的管理,产品的价格由国家规定,反映了帝国实行国家垄断工商业的政策,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帝国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国家控制商业并不意味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5.在笈多帝国统治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成的新某某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某某。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标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知道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据史料记载,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由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夏朝初步建立起国家机构B.夏朝统治者实行暴政,欺压百姓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夏朝政局不稳,短命而亡【分析】本题以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标志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夏朝建立的有关内容。
3.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A.历史的倒退B.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C.生产力的下降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分析】本题以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知识点。
【解答】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公天下”到“家天下”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4.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
这种制度开始于()A.夏B.商C.西周 D.东周【分析】本题以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袭制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这是世袭制的体现。
初三历史练习题与讲解
初三历史练习题与讲解近年来,历史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成为初中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为了帮助初三历史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解答疑惑,本文将提供一些历史练习题并进行讲解。
练习题一:请解释以下名词的含义。
1. 封建制度2. 皇帝3. 秦始皇4. 五经5. 开放政策解答一:1. 封建制度是指一种以封建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制度。
它以封建地主阶级为统治阶级,以封建土地所有权和封建剥削关系为主要特征。
2. 皇帝是指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通常通过世袭或选举产生。
3.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统治者,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的封建帝国。
4. 五经是指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些经典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开放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鼓励外国的投资和国际贸易。
练习题二:请回答以下历史事件相关问题。
1. 解读秦朝的统一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请解释三国时期的政权更替。
3. 你认为明朝为何发生了海外探险?解答二:1. 秦朝的统一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如统一的文字、货币和法律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秦朝的统一战争结束了战国时期长期的分裂割据状况,为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最后,秦朝还开创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来的政权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2. 三国时期的政权更替是指东汉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和地方割据等原因,中国分裂为三个国家:魏、蜀、吴。
三国时期的政权更替是一场长期的动荡战争,三国之间相互争夺地盘和军事优势。
最终,魏国取代了东汉朝廷,结束了东汉朝政权。
3. 明朝发生了海外探险主要是出于经济和政治的考虑。
明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海外贸易得以扩大,海外探险就是为了寻求更多的贸易机会和开拓新的市场。
另外,明朝时期虽然国土辽阔,但周边海域不断有外族侵袭,海外探险也是为了加强国防和维护国家安全。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 考点四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加固训练】
下图为火山喷发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读图完成(1)、(2)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厚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呈熔融状态
D.④圈层的温度很低,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1)选B,(2)选C。第(1)题,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 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读图可知,图中①圈层、②圈层、③圈层、④圈层 分别表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因此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第(2)题,①圈 层为地壳,地壳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厚。②圈层为地幔,由固态物质构成,因此横波 能通过。③圈层为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④圈层为内核,具有非常高的 温度和压力,物质密度也极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地层和化石就像“书页”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结合下图,完成3~5题。
3.如果地层中含有图1中化石,说明该地层形成时期环境为 ( )
A.海洋
B.沙漠
C.森林
D.草原
4.图2化石中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时( )
A.地球上存在两个大陆
四 地球的历史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建议用时:45分钟
【小题快练】 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CO2、O2含量变化,完成1、2题。 1.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 ) A.O2的含量上升 B.CO2的含量不断上升 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 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2.被子植物出现时 ( ) A.恐龙等大批生物灭绝 B.盘古大陆(泛大陆)已形成 C.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D.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形成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第四单元(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基础提升专练:第四单元(含解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一五”计划期间,农业发展缓慢,如1954年,农业生产未能完成计划,导致工业生产缺乏原料,从而影响了工业发展计划的实现。
这一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我国政府开始( )A.加速农业改造的进程B.缩减粮食征收指标C.减缓工业化建设D.加快革新农业生产技术解析工业化建设是“一五”建设的重点,为满足工业化对商品粮的需求,从1954年起,我国加速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答案A敬祝进步(缪印堂)1954年:“你好啊!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1953年:“哈!我相信你!”2.右图漫画题为《敬祝进步》,骑自行车身着“1953”工作服的劳动者,将写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给骑摩托车身着“1954”工作服的劳动者。
该漫画反映了(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确立C.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D.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于195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故C项错误;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漫画反映了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故D项正确。
答案D3.宣传画是一个时代特有的印记。
下图是某时期的一幅宣传画:“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
”该图反映出( )A.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完全建立B.新中国的发展速度超越了英国C.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一蹶不振D.“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夸大宣传解析“工业体系的完全建立”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发展速度超越了英国”与历史事实不符,故B项错误;图片信息强调中国宣传画对中英的比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结合所学,这是新中国初期,“左”倾错误一种表现,故D项正确。
【2019-2020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 中图版
【2019-2020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中图版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1)铁农具的使用与推广:铁农具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春秋时期。
到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
(2)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春秋末年,人们开始用牛耕地。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的使用是农业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3)意义:为大面积开垦荒地提供了保障。
一些贵族将开垦的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出租给农民耕种,成为新兴地主。
原来全国土地属于国王所有的制度,开始走向解体。
2.兴修水利工程(1)铁器的普遍使用,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都江堰。
都江堰既能防洪,又能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至今还在造福人民。
支持者探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推广,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都说明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了。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产生,一种新兴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地主与农民的租佃关系逐步形成,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已经成为新的经济模式的绊脚石。
【问题2】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探究:①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原有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然要被崭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而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商鞅变法的内容代表了作为社会进步力量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这是成功的主要原因。
③商鞅变法中关于土地的政策和奖励耕战的内容,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商鞅变法中建立制的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国家的治理和加强中央集权,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⑤商鞅本人具有诚信的品德、勇于改革的决心和斗志精神,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和人民的支持。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四课 洋务运动 练习题(PDF 有答案)
第四课洋务运动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他们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得意扬扬,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中兴”。
下列符合这一“有所新创”的时代主题是()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2.如图所示著作内容可以印证()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19世纪60年代,自强运动举办的新政,限于官办的制炮造船,认为这是自强的快捷方式但是需款颇巨,有出无入,何况军事工业与其他企业息息相关。
洋务派认识到必须独辟蹊径,利用民力。
以此为出发点,洋务派()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派遣留学生D.组建北洋舰队4.“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
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
”上述材料中“曾国藩等人”进行的探索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出现在()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6.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同题,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A.轮船招商局B.海南制造商C.福州船政局D.大生纱厂7.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鼓励投资近代企业,并采取减免税收、优化管理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在这一口号引领下,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轮船招商局D.安庆内军械所8.湖南的第一所近代化学校是()A.岳麓书院B.白鹿洞书院C.石鼓书院D.时务学堂9.“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持这种观点的派别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10.把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A.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B.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D.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11.观察下面表格,相关机构的设立()时间事件1854年成立“上海江海关”1860年设“抚夷局”1861年改设“抚夷局”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年底设“南北洋通商大臣”1862年设“总税务司”“同文馆”A.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物B.目的是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C.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冲击的产物D.体现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12.曾国藩说:“今幼童登舟远赴,修习洋夷格致之学,实为我朝制器之必须。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专项1史学理论__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课件
2. (2022·义乌市高三适应性考试)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为 首的外交使团来华,按照中国的礼节,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时应行跪 拜礼,但他坚决反对这样做。最终,英使究竟行的何种礼节,中英双方 有不同记载。英方的记载是,马戛尔尼行觐见英王的礼仪,一足跪地, 但免除拉皇帝的手亲吻的动作。而主管外务的和珅在奏折中说,“该贡 使等向上行三跪九叩头礼毕”。对此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 )
3. (2022·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英国近代史的材料汗牛充栋,各种 公告记录早有图书馆档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记、信札又大批托出,且新 资料仍不断被发现。有人从过去政客的文件中寻出家庭开支账单进行分 析断定其党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这一现象反映出( A )
2.按史料与事件关系程度分类: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 3.按史料的表现形式分类: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等。 (1)实物史料:以有形的物质遗存形式出现的史料。如考古中的遗 址、遗物、碑刻、近代的旧照片等。由于该类史料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 因素影响,其在史料中价值最高。 (2)文献史料:文字记载的史料,包含各种私人及官方的档案记录、 史书、书信、日记、调查报告、账簿、传单、地方志、家谱等。该类史 料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可能会出现错误,需要进行比较分析、去伪存 真,从而发现、探索历史真相。
一、历史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1.历史的概念 所谓“历史”,包含三层意思 (1)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历史事实) (2)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 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历史叙述) (3)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历史学) (注: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历史叙述和历史学具有主观性)
(2)以纵向和横向贯通意识学“透”历史 ①纵向贯通是根据时间顺序整合史实,形成历史发展脉络。如全国 卷考查海河治理题,通过纵向对比古今海河流域治理的举措和效果,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②横向贯通是根据历史发展的某一主题,打破时空限制,形成专题 知识体系。如全国卷考查大豆在世界范围内的种植利用问题,考查我国 古代农业科技成就、人类文明交流等内容,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历史意义。
2025届高中地理特训卷第二部分第五章整体性与差异性过关练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过关练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必备知识与技能专练1.[2023·北京卷]某校劳动课开展附近山地自然保护区所有阔叶木本植物种类的分布调查。
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该保护区()A.所处纬度大约是30°NB.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C.山麓地带起点海拔为350米D.落叶乔木仅分布在1200米以上2.[2021·北京卷]某科考队在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开展垂直自然带植被调查。
下图是部分树种随高度出现的次数变化图。
读图,图中为针叶树种的折线是()A.①B.②C.③D.④3.[经典高考题]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经典高考题]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温度高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5.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经典高考题]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下图,回答6~7题。
6.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7.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经典高考题]下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
历史九年级中考全能冲刺讲练全能冲刺讲练(部编版)专题 04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解析版)
专题04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精讲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锁国政策: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锁国政策影响: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危机:美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
二、倒幕运动背景:德川幕府的错过政策导致与外隔绝,加上西方国家的入侵,引发了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
倒幕运动: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王政复古"政变: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了“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推翻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迁都: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起。
主要措施: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明治维新的影响: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不足: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同步提升一、选择题1.中日两国的近代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B.都改变了落后的面貌,走上了扩张道路。
C.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都是皇帝支持的地主阶级改革【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A项正确;戊戌变法未改变落后面貌,中国没有走对外扩张道路,排除B项;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排除C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D项。
故选A项。
2.习近平说:“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的改革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A.发展教育事业B.解决土地问题C.引进先进技术D.提倡文明开化【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用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允许土地买卖,两国都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问题,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第四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4课洋务运动一、选择题1.《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
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B )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2.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 D )①南洋②北洋③西洋④福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
这说明洋务运动( B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C.挽救了民族危亡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4.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在战争中需要的枪支弹药船只,不可能来自( A )A.轮船××局B.江南制造总局C.安庆内军械所D.福州船政局5.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这里的“近代化”最突出的表现是(A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B.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类人才C.建设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D.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6.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右图)交接入列,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的现代化水平。
中国海军起步于( C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洋务运动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7.“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D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8.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2021年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同时也是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001A正式下水,为建设强大海上作战力量,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高考历史 回头系列练习四(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回头系列练习四必修二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一、选择题:1.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2.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材料反映了: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3.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是“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
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代,赋敛不征而用足。
”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4.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
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C.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X围D.保障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5.X蠡提出,“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
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
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
”“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这里所说的“治国之道”是指: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政府调控物价 D.自由放任6.东汉X寔《政论》中说:“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人厚,故农夫辍来而雕镂,工女投杼而刺文,躬耕者少,末作者众。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使农业发展缓慢B.农业的主导地位正在丧失C.作者反对重农抑商政策D.当时社会出现追商逐利的民风7.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
初中历史必修2全册课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必修2全册课时同步练习题及答
案
第一课时
练题
1. 请简要描述古代人类社会的特点。
2. 列举古代四大文明古国。
3. 什么是农业文明?
4. 请解释天文现象与农事生活的关系。
答案
1. 古代人类社会的特点包括:采集经济、流动性住居、原始技术、简单的社会组织等。
2.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是: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
3. 农业文明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文明发展阶段。
4. 天文现象与农事生活有密切关系,通过观察天象可以确定农事的时间和季节,为农民提供种植和收获的指导。
第二课时
练题
1. 解释文字的起源和作用。
2. 请列举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3. 什么是青铜文明?
4. 描述青铜器在古代中国的重要地位。
答案
1. 文字起源于古代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交流需求,它是一种通
过符号来记录、表达和传达信息的工具。
2.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3. 青铜文明是指以青铜器的制造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文明。
4. 青铜器在古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礼仪、贸易和军事用途,代表
着权力和社会地位,是贵族文化的象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2020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4: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附解析)
2020届高三历史精准培优专练4: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附解析)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5,4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典例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6,4分)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一、选择题1.图7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对该图解读最合理的是()图7A.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B.中原文化一直领先于其他地域文化C.地理阻隔导致文化圈之间相互隔绝D.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2.《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
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
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
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A.证明王权的合法性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3.战国某思想家:“……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年饱,凶年免于死亡。
”下列主张与其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C.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D.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4.如图为《资治通鉴》书影,以“三家分晋”为开篇。
作者先是陈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接着提出: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单元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练习)
4、“发明和发现的国家” (练习)1.公元 751 年,唐将高仙芝带领的军队在怛(d á) 逻斯战斗败于阿拉伯军,唐军的一些工匠被俘,他们将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传入阿拉伯。
这项发明应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分析】公元 751 年,唐代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代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此传入阿拉伯。
【答案】 A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升了印刷效率,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A.蔡伦B.祖冲之C.毕昇D.李时珍【分析】此题考察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
蔡伦改良了我国的造纸术, A 项不切合题意;祖冲之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数学家,与活字印刷术没关,清除 B 项;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有名的医药学家,D项不切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昇,应选 C 项。
【答案】 C3.英国有名学者李约瑟指出:“西方以后所习见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值制早已在中国存在两千年了。
”马克思称中国的这类位值制是人类“最美好的发明之一”。
这类位值制是 ()A.二进位值制B.五进位值制C.八进位值制D.十进位值制【分析】马克思夸赞中国发明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人类“最美好的发明之一”。
【答案】 D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展开宋元期间科技成就的研究性学习,你以为他们应当查阅的资料是 ()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授时历》【分析】题干要求是“宋元期间”,A 项是明朝, B 项是明朝, C项是北魏,D项是元朝。
【答案】 D5.北朝期间,总结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经验,而且为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农书是()A.《授时历》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分析】《授时历》是历法方面的著作,清除 A 项;《齐民要术》是北朝期间贾思勰编写的,主要记录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好、最系统的农书, B 项切合题意;《农书》是元朝王祯编写的,《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编写的,清除 C、D 两项。
专题四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专题四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一、选择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1.出色历史人物对历史开展有着严重影响。
以下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选项是()A.隋文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B.玄奘——东渡日本,传达了唐文明C.郑成功——七下西洋,增强中外交流D.康熙帝——抗击沙俄,维护了主权2.探求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以下历史事情或现象与结果之间因果联络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古罗马赢得地中海霸权B.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不时推行——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祖国大陆完成了一致D.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中心技术的运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二、填空题(5分)3.阅读以下资料后判别:在冶炼、印染、器械制造等活动中取得最后步的自然知识和技术知识,并以口授方式保管这些阅历性知识,是中国现代工匠不时以来坚持的传统。
中国现代迷信家主要就是由这样的工匠和受这样的工匠传统深入影响的学者组成。
在〝见见闻闻〞〝博采众方〞的基础上,他们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
学者宋应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天工开物»中许多科技知识,就是他走出书斋,经过直接地观察和研讨,抵消费、生活进程中得出的有效阅历的总结。
在近代,手工工场的工匠对英国工业革命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于棉纺织业,其中许多发明都出自一些不具有迷信实际知识的工匠之手。
织工兼机械工凯伊发明了织布用的飞梭,使织布速度提高一倍;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能提高数倍效率的珍妮纺纱机。
手工工场内细致的休息分工,每团体专门从事一种复杂的机械任务,使工匠的休息取得技术上和操作上的日益完善和熟练,这为他们发明和运用机器奠定了基础。
——据孙守春、关连芳、张淑芳«科技史概论»等整理以下表述是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答〝A〞;违犯了以上资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答〝B〞;是以上资料没有触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答〝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2)历史解释须揭示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据下列文字和图片材料,指出日本与 印度对待欧洲文明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分析导致两国相同目的的主要原因。
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宫武一体,以至 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摘自《人权宣言》)
材料二 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 众……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 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日每 时都受……奴役。
——(摘自《共产党宣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主张: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组建政府是为保障财产、安 全等权利。没有。理由:工人阶级遭受压迫、奴役。
5.★(2020·泰安)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
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C )
A.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1804 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摘自日本《维新政体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不同态度:日本是学习;印度是反对。共同目的:赢得民族独立。 主要原因:列强侵略;民族意识觉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3)历史解释须表达自己的见解。根据下列材料,概括建立联合国的 主要目的。综合上述材料,写出你对世界历史演变的主要观点。
6.★(2020·成都)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B )
A.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1917 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
义革命
C.1921 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1937 年,苏联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8.历史在我们的理解中流动,历史解释就是创造性地重新理解历史。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解释须依据史料。归纳材料一的主张。结合材料二,判断这
些主张是否实现,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 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 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 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 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7.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B )
A.1941 年 6 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
B.1945 年 2 月,《雅尔塔协定》中苏联对日宣战的决定,体现了强
权政治
C.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演说
D.1993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第二部分 核心素养专练
专练四 历史解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1.历史传说虽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但不能等同于历史
史实。历史史实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下列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炎帝教民农作
(A )
C.黄帝建宫室,制造船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美、苏、英等战胜国继国联之后建立了联合 国……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免“再遭战祸”。
——摘自刘恩照《维持和平行动的历史考察》 主要目的: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主要观点:维护自由、安全等权利逐 渐成为世界共识;民族独立是保障人权的前提。(言之成理,符合题意即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D.大禹治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2.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释的是
A.公元前 230 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D)
B.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公元前 221 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D.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
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居民立场上,对哥伦布及其发现美洲新
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A.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B )
B.强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英雄,传播了欧洲的文明
D.强盗,掠夺了亚洲的财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
3.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下列对此时期的历
史解释正确的是
(C )
A.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文官
B.武则天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C.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十国的政权都在南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1版 云南 历史 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