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GAP基地选址标准

合集下载

中药材GAP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材GAP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种质与繁殖材料—SOP(二)
• 三、种子育苗标准操作规程 • 播种时间 • 播种前的种子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处理方法 • 播种方法 • 苗床管理 • 四、种苗移栽标准操作规程 • 大田的准备 • 种苗的分级标准内容 • 种苗移栽操作规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SOP的制定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 科学研究、技术实验,并应经生产实践证明是 可行的,要具有科学性、完备性、实用性、严 密性、可追溯性、可操作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材SOP的制定原则(二)
• 中药材SOP的制订应按GAP条文,根据 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 实力和科研能力逐条制订出SOP,并附 有SOP的起草说明书,即制订SOP的技术 资料,或者叫技术档案,包括科学的试 验设计、完整的原始记录和结果分析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GAP与SOP的关系
• GAP是规范化种植中药材的法规,是 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 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 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 稳定、可控”之目的。
• SOP是保证中药材质量达到GAP要求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种质和繁殖材料—SOP(一)
一、物种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二、种子采集操作规程 • 采集时间 • 采集方法及工具 • 种子筛选 • 种子预处理 • 种子质量标准:包括种子的形态特征描述(颜色、形
状、大小等)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 含水量、净度、病虫害、生物学特征、储存方法 和可储藏时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包装、运输与贮存—SOP
• 包装、贮存、运输标准操作规程 • 包装 • 运输:鲜叶、干叶的运输。 • 贮存:鲜叶、干叶的贮存

中药材GAP相关的国家标准(环境、农药、肥料)

中药材GAP相关的国家标准(环境、农药、肥料)

农药的相关规定(三)
表2
序 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l准值
目 类 别 水 作 O.5 2 0.02 2(一般地区),3(高氟区) O.5 5 10 1 2.5 l
a b

物 旱
种 作
类 蔬 1 菜
铜/(mg/L) 锌/(mg/L) 硒/(mg/L) 氟化物/(mg/L) 氰化物/(mg/L) 石油类/(mg/L) 挥发酚/(mg/L) 苯/(mg/L) 三氯乙醛/(mg/L) 丙烯醛/(mg/L) 硼/(mg/L)
土壤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一)
•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 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 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 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 和污染。 •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 值。 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土壤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三)
• • • 术语与概念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 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 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 示。 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 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 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六六六为四种异构体总量,滴滴涕为四种衍生物总量。 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水田值,铬 采用旱地值。 应根据种植品种生产周期确定土壤质量检测周期,一 般每4 年检测一次。

中药材GAP,你离中国百姓有多远?

中药材GAP,你离中国百姓有多远?

中药材GAP—你离中国普通百姓有多远?中药材生产基地指由某个生产单位根据生产的目标和要求,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并按一定程序进行药用植物栽培、药材加工、包装和储运等过程,建立的种植、加工场地。

良好的药材生产基地是生产无公害中药材的基础,应重视基地环境因子,以地选材,以材定地,完善栽培方法,深入研究加工工艺,实行最佳经营运作方式,将基地建成最大效益的生态经济复合体。

一、中药材GAP生产基地的选择(一)中药材GAP基地选址基本原则1. 区域性原则(适宜性原则)主要是从大的生态类型区考虑,同时适当重视小区域小环境的具体分析。

当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与某一生物的生态习性相匹配时,这一生物就能生存,其分布的区域就是生态适宜区。

部分药材的有效成分为次生代谢产物,也就是非正常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因此,生物种的生存适宜性要和药材质量与产量的具体要求相适应。

2. 安全性原则(无害化原则)即要求药材生产地区无污染源。

空气、土壤、水源应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3. 可操作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药材生产基地既要求优越的自然环境,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包括当地人文状况、经济状况、技术支撑、投资环境以及交通、供水、动力、通讯、治安等。

4. 道地性原则(优质化原则)道地药材是人们传统公认且来源于特定产区的优质药材。

道地药材是该药材原物种在其产地受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历史产物,其成因分为遗传主导型、生态主导型、技术主导型、传媒主导型,以及多因子关联主导型。

除了遗传基因的主导作用外,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

必须重视、坚持发展道地药材,以保证生产药材的优良品质。

(二)中药材GAP基地选址条件种植基地的选择与药材品质密切相关,药材生产所处的光照、温度、水分、土壤、海拔、植被群落等自然条件均会影响药材的生长发育,导致质量差异。

同时植物居群的基因频率由于受环境影响而急速的发生变化,因此,在与原产地不同的环境长期栽培时,就会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使固有的遗传物质逐渐消失。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标准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标准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标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生产符合中药材质量标准要求的中药材的基地。

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对于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制定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标准。

一、基地选址。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环境适宜的地块建设。

基地周边不得有化工厂、垃圾填埋场、废水排放口等对中药材生长环境有害的场所。

同时,基地选址应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地块。

二、种植要求。

1. 种植品种,根据中药材种植基地所在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中药材品种,确保种植的中药材品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保证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和条件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 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种植记录、病虫害监测、药材质量监控等,确保中药材的生长过程可追溯、可控制,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三、质量控制。

1. 农药残留,严格按照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合理使用农药,保证中药材的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重金属含量,定期对中药材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确保中药材的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药材质量,对中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外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达到药用要求。

四、安全生产。

1. 安全生产措施,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等,保障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2. 废弃物处理,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包括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药废弃物、生产废弃物等的分类收集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中药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疫情等,保障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认定标准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认定标准
7.有产品发运的记录,可追查每批产品销售情况,计2分。
评分内

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
备注
质量检验
(10分)
1.建立了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档案系统以及取样、检验等,确保中药材质量符合要求,计5分。
2•自行检验,或委托第三方或中药材使用单位检验,计5分。
合计
IOO分
_票
否决项
1.在国家、省、市农产品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中检出有国家禁限用农兽药或其它化学物质残留超标的;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造成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的。
3.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由供应商或者企业进行检测,且达到质量标准,计2分。
档案管理
(9分)
1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档案包括管理制度、标准、技术规程、记录、标准操作规程等,计5分;全过程关键环节记录完整,计2分。
2.记录简单易行、清晰明了,未撕毁和任意涂改,至少保存三年以上,计2分。
评分内

评分指标
2.使用壮根灵、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调节中药材收获器官生长的。
3.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用于防霉、防腐、防蛀;染色增重、漂白、掺杂使假等。
4.使用国家禁用的高毒性熏蒸剂,贮存过程使用硫磺熏蒸的。
加分项
(5
分)
所产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的加3分。
果园套种粮食、油料或蔬菜作物的加2分。
注:得分至少在85分以上才可认定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5.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采购记录详实,使用符合技术规程要求评分标准
备注
生产管

(30
分)
质量管理
(6分)
1∙根据所种中药材生产特点,明确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制定有效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预防措施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计2分。

中药材gap标准

中药材gap标准

中药材GAP标准==========1. 生态环境--------中药材的产地生态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1.1 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1.2 水质应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1.3 土壤应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1.4 周围环境中无重工业污染源,远离交通主干道50米以上。

2. 种质及繁殖材料-----------2.1 种质来源应明确,并提供种质来源的质量保证证明。

2.2 繁殖材料应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遗传性状稳定的植株或个体。

2.3 繁殖材料的繁殖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 栽培与养殖管理------------3.1 种植或养殖计划应制定合理,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2 种植或养殖过程中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肥料和农药,严格控制使用量,确保药材安全无毒。

3.3 种植或养殖期间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4. 收获与初加工---------4.1 收获时机应合理选择,确保药材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4.2 初加工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使用非法添加物或进行过度处理。

4.3 初加工后的药材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标准。

5. 包装----5.1 中药材的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害,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2 中药材的包装标识应清晰、完整,包括品名、产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内容。

6. 运输与贮藏---------6.1 中药材的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

6.2 中药材的贮藏环境应干燥、通风、阴凉、干燥,并避免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

贮藏设施和库房的温度和湿度应定期监测和控制。

对于需要冷藏的中药材,应按照规定进行冷藏。

在贮藏期间,应定期对库存药材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变质或损坏。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 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生产中药材(含植物、动物药)的全过程。

第三条生产企业应运用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监控手段,保护野生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原则,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章产地生态环境第四条生产企业应按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第五条中药材产地的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空气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应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灌溉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药用动物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

第六条药用动物养殖企业应满足动物种群对生态因子的需求及与生活、繁殖等相适应的条件。

第三章种质和繁殖材料第七条对养殖、栽培或野生采集的药用动植物,应准确鉴定其物种,包括亚种、变种或品种,记录其中文名及学名。

第八条种子、菌种和繁殖材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实行检验和检疫制度以保证质量和防止病虫害及杂草的传播;防止伪劣种子、菌种和繁殖材料的交易与传播。

第九条应按动物习性进行药用动物的引种及驯化。

捕捉和运输时应避免动物机体和精神损伤。

引种动物必须严格检疫,并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观察。

第十条加强中药材良种选育、配种工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保护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

第四章栽培与养殖管理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管理第十一条根据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确定栽培适宜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种植规程。

第十二条根据药用植物的营养特点及土壤的供肥能力,确定施肥种类、时间和数量,施用肥料的种类以有机肥为主,根据不同药用植物物种生长发育的需要有限度地使用化学肥料。

第十三条允许施用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农家肥。

禁止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医院垃圾和粪便。

第十四条根据药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及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适时、合理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的良好通气条件。

中药材基地 环境要求标准

中药材基地 环境要求标准

中药材基地环境要求标准
一、土地条件
1.土壤类型: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需求,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如
沙质土、壤土或黏土等。

2.土壤肥力:土壤应具备较高的肥力,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pH值适宜,
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和发育。

3.土地坡度:基地应选择坡度适中的土地,避免陡峭或低洼地段,以利于水
土保持和中药材的生长发育。

4.土地面积:根据生产规模和种植需求,基地应具备足够的土地面积,以满
足中药材的种植和生长需求。

二、水源条件
1.水质要求:水源应清洁、无污染、无异味,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2.水量充足:基地应具备充足的水源,保证中药材生长过程中的灌溉需求。

3.取水便利:水源应便于取用,以减少灌溉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三、气候条件
1.气温适宜:根据中药材的习性,选择适宜的气温区域进行种植,保证中药
材能够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正常生长。

2.光照充足:基地应具备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利于中药材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3.降水适量: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措施,保证中药材
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四、空气质量
1.无污染源:基地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城市等,以避免空气污染对中
药材的影响。

2.空气清新:基地应具备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和品质。

五、生态环境
1.生物多样性:基地应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留野生植被和生态空间,
为中药材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生态平衡:在种植中药材的过程中,应注重维护生态平衡,避免对当地生
态环境造成破坏。

中药材GAP基地的筹建

中药材GAP基地的筹建

中药材GAP基地的筹建一、前期调研、评估中药材GAP基地选择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未来几年GAP基地的发展以及后期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报,因此做好前期的调研和评估很有必要。

1.药材品种的考察① 对公司拟进行规范化种植的品种进行供求关系、市场行情、未来发展情况、以及公司自身的需求欲望等进行客观调研和科学评估,形成评估报告,确定种植药材品种。

② 对确定的药材品种进行资源分布情况(野生资源分布、栽培情况、野生变家种情况)、种质资源(种子、种苗、繁殖材料等)情况、该药用植物的分类情况等进行考察分析,确定合理的药用植物类型。

③ 对药材道地产区、采收加工方式等进行考察,进一步确定药材品种情况。

④ 根据公司的需求量并结合以上分析,形成可行性报告,递交公司确定基地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

2.基地的考察① 结合药材品种的资源分布地、地道产区情况对确定的药材品种进行基地情况考察。

② 初步评估产地的环境、社会等综合因素,确定基地的建设区域。

③ 根据确定的基地的实际情况,分析、评估、确定合理的基地建设模式。

二、基地的筹建1.基地环境监测委托(一般多采取该模式)或自己公司(必须有相应的监测资质)对基地土壤、大气、水质(包括灌溉用水和加工用水)情况布局取样,进行检测。

①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GAP实施指南中,要求大气环境按一级标准执行,但TSP (总悬浮物)可宽到二级标准执行(仅供参考)。

表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环发[2000]1号修订单》修订后)②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表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kg③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表1-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单位:mg/L④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见附件)2.检疫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对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在调运前,必须经过检疫;新建的良种场、原种场、苗圃等,在选址以前,应征求当地植物检疫机构的意见,在无植物检疫对象分布的地区建立种苗繁育基地。

中药材gap的基本要求

中药材gap的基本要求

中药材gap的基本要求
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优良农业规范)是指以生产良好、环
境友好和无公害为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的一种标准。

以下是中药材GAP的基本要求:
1. 地点选择: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确保中药材的生长环境良好。

避免选择有污染源、工业废弃物或危险化学品存在的区域。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中药材品种,保证其生长健壮、品质优良。

3. 耕作管理:采用科学的耕作技术,包括翻土、松土、深翻等,以保证土壤透
气性和肥力,促进中药材的生长。

4. 施肥管理:根据中药材的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确保植物的
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5. 病虫害管理: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合理的农药使用,保持中药材园的
病虫害发生率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无公害种植:杜绝在种植过程中使用有毒化学农药和化肥,保持中药材的无
公害属性。

7. 采收处理:在适宜的时间和方法下采收中药材,并及时进行处理,保持其药
材的活性成分。

8. 药材质量控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检测和评估药材的质量指标,确保中药材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中药材GAP的实施旨在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药材的产量和种植
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通过遵循这些基本要求,农民和中药材生产者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中药材,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更好的收益。

中药材gap的主要内容

中药材gap的主要内容

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良好农业规范)是指合规种植中药材的一套标准和规范,旨在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GAP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选择:根据中药材的生长特点和适宜环境要求,选择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和海拔等因素。

2. 品种选择与培育:选择适合种植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中药材品种,并采取合理的种子或苗木选育和繁殖技术,确保种植出高质量的中药材植株。

3. 种植管理:包括土壤准备、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收期控制等。

中药材GAP要求合理施肥和水资源利用,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采收和加工:按照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药用部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采收时间和方法,注意采收技术,确保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品质。

同时,要求采用清洁、
整齐、无污染的加工设备和场所,进行干燥、研磨等加工过程。

5.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中药材质量指标的制定和检测方法的应用,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安全性和一致性。

对于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可以进行质量认证,如GAP认证、有机认证等。

6. 记录和追溯:对中药材的种植、施用农药、施肥、采收、加工等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追溯体系,以备查验和监管。

通过遵循中药材GAP标准,可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保护中药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安全、可追溯的中药材的需求。

中药材GAP基地选址标准

中药材GAP基地选址标准

基地选址标准一、界权:基地选址应有明确的界定范围、应避免选择争议地。

1.基地选择时,应尽量选择村内地、避开村界地,条件不允许的,应在村界各村协调一致界定界权后选择基地范围。

2.基地选择时,应尽量选择林场等已固定经营的、历史界权明晰的土地作为基地。

3.选址确定后,应获取电子及纸质版界权图,条件允许的、标注利用经纬度进行精确定位。

为日后地权界线做准备。

4.租用(承包)合同、界权证明、界权地图等界权材料应统一归档保留直至合同到期结束。

二、土地利用率1.根据种植规划,选择适宜植物生长条件的阳坡或阴坡,根据植物习性尽量选择阴坡多或者阳坡多的地块。

2.根据地形图及实地勘察,对过于陡峭不能开挖的土地、山石地及林木地等进行估算,确定其土地开垦率及土地利用率。

3.基地选择时,应尽量选择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避免人工毁林。

三、交通条件1.选择基地时应选择交通条件良好的,道路交通一般应距离生活聚集区20-40公里左右,有公交设施的道路,并且在1000米内、具有硬化路面,500米内有已成型、质量能够通行所需挖掘设备通行的道路。

2.选择基地时,也应当避免在交通要道两旁。

四、环境要求:1、基地附近应无工矿企业,无大型养殖场和水质污染加工厂2、选址基地附近应有足够水源,条件允许的,水源应当位于基地中心,方便等距辐射整个基地。

3、基地选址确定之前必须请拥有相关资质单位对各各备选基地进行土壤、水源和进行采样检测。

其中,1)大气:大气污染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2)土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及农药残留等应符合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

3)水源:水源污染物等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

中药材生产需执行GAP标准

中药材生产需执行GAP标准

中药材生产需执行GAP标准
中药材生产目前面临诸多难题,如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和高毒剧毒农药,违反了收获时间要求,提前收获中药材,导致药材药性含量降低,影响了中药材的品质。

在晾晒和加工过程中,产生了药物残留。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中药材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国家科技部和各药材生产基地,对多种药材进行了试验种植,逐步形成了药材生产的规范化标准,这个标准被统称为GAP标准。

GAP规范化生产标准主要是针对造成药材质量下降的原因制定的。

标准要求推广使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环保型肥料和农药,禁止使用高剧毒农药,推广科学安全的种植方式。

第二条标准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药材品质。

他要求药材种植时间必须按照入药标准执行,像咱们常见的板蓝根种植时间不能低于7个月,而像单皮和白芍,种植时间都不能低于3—4年。

对于那些生产区域比较小的药材来讲,种植的时间标准是由各地药业发展部门来制定的,您可以到这些部门更仔细地查询一下。

第三个标准是针对晾晒和加工过程来制定的,要求晾晒场所、生产用具、生产用水必须确保无污染。

中草药种植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中草药种植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中草药种植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一、土地选择1. 实训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的地方。

2. 土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和适中的肥沃度,以利于中草药的生长。

3. 土地的面积应根据种植需求和实训人数进行规划,应足够大以满足实训需求。

二、土壤质量1. 土壤应富含有机质,具有良好的结构性和透气性。

2. 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对中草药无污染。

3. 对于不适宜种植的土壤,应进行改良或替换。

三、环境条件1. 实训基地应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空气清新,水质纯净。

2. 基地周围应无大型工厂等污染源,以避免对中草药种植产生影响。

3. 气候条件应适宜中草药的生长,如温暖湿润的气候,有一定的温差等。

四、基础设施建设1. 建设良好的田间道路和排水系统,确保交通畅通和排水方便。

2. 建设温室、大棚等设施,以满足不同季节的种植需求。

3. 建设仓库、加工车间等设施,以进行中草药的储存和加工。

4. 建设培训和教育场所,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五、中草药种类与种植技术1.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中草药种类。

2. 引进优质的中草药种子和苗木,确保中草药品质。

3. 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如轮作、间作等,以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

4. 根据中草药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浇水、修剪等养护工作。

六、灌溉与排水系统1. 根据土地条件和植物需求,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保证中草药充足的水分供应。

2. 根据基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防止土壤积水或受淹。

3. 对于温室或大棚等设施,应配备相应的灌溉设备,以满足不同季节的种植需求。

七、病虫害防治1. 建立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2. 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确保中草药的健康生长。

3.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八、人员培训与教育1. 对实训学员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中药材gap实施技术指导原则及中药材gap检查指南

中药材gap实施技术指导原则及中药材gap检查指南

中药材GAP实施技术指导原则及中药材GAP检查指南一、前言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中药的重新认识,中药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传统中药材的种植及加工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为了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良好农业规范)指南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对中药材GAP的实施技术指导原则及中药材GAP的检查指南进行系统介绍,以期为种植者、加工者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二、中药材GAP实施技术指导原则1.土壤选择及处理(1)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中药材的种植。

(2)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消毒及调理,确保土壤的营养充分及微生物的平衡。

2.种子选择及育苗(1)选择经过认证的良种进行育苗,避免使用转基因种子。

(2)对育苗土壤进行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确保育苗过程的无公害、无污染。

3.种植管理(1)合理密植,适用一定的间隔,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2)采取有机肥料及生物防治的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4.病虫害防治(1)实施定期的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采取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5.收获及加工(1)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收获,避免降水及高温等特殊天气对中药材的影响。

(2)定期进行加工设备的检查及清洁,确保加工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6.质量控制(1)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建立档案记录及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三、中药材GAP检查指南1.土壤及种植环境检查(1)对土壤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确保土壤的肥沃度和无公害程度。

(2)检查种植环境是否存在辐射、重金属等污染,确保环境的安全性。

2.种子及育苗检查(1)对种子的来源进行核查,确保种子的真实性和质量合格性。

(2)对育苗过程中的施肥、灌溉、防治措施进行抽检,确保育苗过程的无公害。

3.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检查(1)对种植过程中的密植情况及施肥、施药情况进行抽检,确保种植管理的合理性。

gap种植基地的标准

gap种植基地的标准

gap种植基地的标准
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种植基地的标准是为确保农业生产过程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套标准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GAP种植基地标准:
1. 农业用地选择和管理:
-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条件来建立种植基地。

- 实施土壤测试和土壤改良措施,确保土壤质量良好。

- 管理灌溉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 采取适当的作物轮作和土地休耕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防止土壤侵蚀。

2. 种植管理:
- 控制农药使用,确保农药残留在安全水平内。

- 使用有机肥料和合适的施肥方法,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

- 管理病虫害和杂草,采取有机防治和集约化管理措施。

- 检测和监控农田的病虫害和营养状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 农产品收获和贮存:
- 控制农产品收获时间,确保农产品的成熟度和品质。

- 采取适当的收割和贮存方法,防止损害和品质损失。

- 实施适当的贮存温湿度控制,防止病菌和虫害的发生。

- 实行产品追溯和标识,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和质量溯源。

4.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保护农田和周边环境,减少农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 遵守环保法规和规定,合法处理农业废弃物和农药包装物。

- 关注员工健康和安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

- 尊重地方文化和社区利益,积极与当地居民合作和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GAP种植基地的标准可能因地区、作物和生产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应根据当地政策和行业规范进行确定。

新版中药材gap主要内容

新版中药材gap主要内容

新版中药材gap主要内容
新版中药材GAP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为了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中国针对中药材的种植和生产制定
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其中包括新版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良好农业规范)。

新版中药材GAP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地块选择:为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版GAP要求农民选择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土地,并对土壤的质量、排水情况和水源
进行评估。

2. 种植管理:新版GAP明确了化肥、农药和农残的使用标准,要求农民合理
施用,并且遵守规定的使用间隔时间,以确保无害化的生产。

此外,还要求农民对中药材进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和草药的剪辑处理。

3. 环境保护:新版GAP强调了对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农民需采
取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如合理排污、防止土壤侵蚀等。

4. 采收和加工:新版GAP要求农民在适当的时间和方法下采收中药材,并正
确存放和加工。

这包括处理、烘干和包装等环节,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5. 质量控制:新版GAP要求农民应建立健全的档案记录系统,包括耕作记录、施用肥料和农药的记录、病虫害防治记录等,以保证中药材的溯源可追溯性。

新版中药材GAP的实施对于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
仅促进了农民的规范化生产,还保护了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

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中药材生产将更加可持续发展,为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1)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1)

实施中药材GAP的意义
是我过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的战略出发点 是中药国际化的迫切需要 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002年11月 科技部 国家计委 国家经贸委 卫生部 国家药监局 知识产权局 中医药局 中科院联合颁 布了 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把标准 化建设列为重点任务
GAP的概念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 本准则. 适用于生产中药材的全过程.
GAP :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
药材质量与药材生产 过程控制与产品检验 规范与规模
国家中药现代化基地
四川省、吉林省、贵州省、云南省、广东 省、江苏省、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 浙江省、陕西省、江西省、天津市、广西 壮族自治区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山西省、重庆 市、黑龙江省、浙江、陕西、海南省、湖 南省、河北省、安徽省
为使药用和芳香植物生产和采挖质量标准 化和国际化,实现安全、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WHO 起草了Good Sourcing Practice 包含G1998 我国成立中药材GAP规范起草专家小组 2002.6 试行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03.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 中药材生产质量
1990 WHO亚太区会议提出制订了区域性的国际 草药临床研究标准
GAP发展史
1992 日本制订了《药用植物栽培及质量评价》 1997 美国颁布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及天然植物混
合制剂药品申请指南 1998.8 欧洲草药种植者协会EUROPAM草拟了药
用和芳香植物的GAP规范 2002年5月,颁布了行 业执行标准 2002.2 欧盟草拟了 药用和芳香植物的GWP规范 Good Wildcrafting Practice 之前还有GHP Good Harvesting Practice

GAP对药用植物栽培的基础条件的要求

GAP对药用植物栽培的基础条件的要求

GAP对药用植物栽培的基础条件的要求作者:唐之康Array关键字:GAP 药用植物摘要:探讨药用植物实行GAP的基础条件及可行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对药用植物栽培的基础条件作了要求,包括产地生态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及栽培管理等。

一、对产地生态环境的要求(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第四条规定,“生产企业应按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1.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

对于药用植物来说即指不仅能在该地生长,而且适宜于在该地的自然环境下大量的生产。

其表现为不仅药用部位生物产量高或具有一定的产量,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效成分含量也高。

这也是地道药材所必备的条件,如浙江省磐安县的磐五味等。

反之,如果某地生产的某种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大大偏低,即使生物产量再高,也只能说是该地不适宜种植该药用植物。

(1)从经济的角度上看,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可以避免因不适宜栽培而强行栽培所导致的浪费。

我国在20世纪提过南药北引和北药南引,也曾将国外的药用植物引种到中国。

这个过程中,有些药用植物的引种是成功的,如杭州市药物研究所从欧洲(主要是德国和西班牙)引种的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并经过多年的栽培和驯化,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室花露殖法”。

另外有些所谓成功的引种,在生物学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因为该药用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使栽培面积在较大的地域的扩大而已。

然而绝大多数的引种是不成功的。

有些引种是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一些要求很高的设施,以维持或促进某些药用植物的生长。

由于该药用植物不能在引种地的自然环境下生长,其推广的价值就低了甚至没有推广价值。

这种在设施环境下产出的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及药用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而且引种成功的关键是驯化,植物学和育种学上的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而在当地准备栽培某一个新药用植物时,是不能盲目的;若是引种则更要做好长期的成本投入的准备。

中药材gap条款

中药材gap条款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旨在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以下是中药材GAP的主要条款:1. 产地选址:规定中药材的种植(养殖)地点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2. 种子种苗:规定中药材的种子种苗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保证品种纯正、质量优良。

3. 种植(养殖)管理:规定中药材的种植(养殖)管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土壤管理、施肥管理、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4. 采收和加工:规定中药材的采收和加工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5. 包装和储存:规定中药材的包装和储存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中药材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不发生变质。

6. 运输:规定中药材的运输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中药材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不变质。

7. 记录管理:规定中药材的生产全过程应有完整的记录,包括种植(养殖)记录、采收记录、加工记录、包装记录、储存记录、运输记录等。

8. 人员培训:规定中药材生产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中药材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

9. 质量检验:规定中药材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10. 文件管理:规定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应有完整的文件记录,包括生
产计划、操作规程、检验报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地选址标准
一、界权:基地选址应有明确的界定范围、应避免选择争议地。

1.基地选择时,应尽量选择村内地、避开村界地,条件不允许的,应在村
界各村协调一致界定界权后选择基地范围。

2.基地选择时,应尽量选择林场等已固定经营的、历史界权明晰的土地作
为基地。

3.选址确定后,应获取电子及纸质版界权图,条件允许的、标注利用经纬
度进行精确定位。

为日后地权界线做准备。

4.租用(承包)合同、界权证明、界权地图等界权材料应统一归档保留直
至合同到期结束。

二、土地利用率
1.根据种植规划,选择适宜植物生长条件的阳坡或阴坡,根据植物习性尽
量选择阴坡多或者阳坡多的地块。

2.根据地形图及实地勘察,对过于陡峭不能开挖的土地、山石地及林木地
等进行估算,确定其土地开垦率及土地利用率。

3.基地选择时,应尽量选择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避免人工毁林。

三、交通条件
1.选择基地时应选择交通条件良好的,道路交通一般应距离生活聚集区
20-40公里左右,有公交设施的道路,并且在1000米内、具有硬化路面,500米内有已成型、质量能够通行所需挖掘设备通行的道路。

2.选择基地时,也应当避免在交通要道两旁。

四、环境要求:
1、基地附近应无工矿企业,无大型养殖场和水质污染加工厂
2、选址基地附近应有足够水源,条件允许的,水源应当位于基地中心,
方便等距辐射整个基地。

3、基地选址确定之前必须请拥有相关资质单位对各各备选基地进行土
壤、水源和进行采样检测。

其中,
1)大气:大气污染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2)土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及农药残留等应符合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
准。

3)水源:水源污染物等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