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评定检查标准(试行)

合集下载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常见问题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常见问题

1.什么是GAP?答: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以下简称GAP),是一套主要针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操作规范。

GAP 是以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为核心,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关注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安全和福利,保证农产品生产安全的一套规范体系。

它通过规范种植/养殖、采收、清洗、包装、贮藏和运输过程管理,鼓励减少农用化学品和药品的使用,实现保障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安全以及动物福利等目标。

GAP强调从源头抓起解决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是提高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该标准主要涉及作物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各农业领域。

2.GAP是怎么来的?答:近年来,各类农产品安全事件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食品安全是食品链中各类组织共同的责任,食品安全的管理也应是覆盖食品链各过程的系统工程,与食品链中的各类组织,包括饲料生产者、初级种植、养殖农产品生产者,以及食品生产制造者、运输和仓储经营者,零售分包商、餐饮服务与经营者及其他有关的组织和相关服务提供者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这些环节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食品链前端初级种植、养殖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管理和食品安全的控制。

缺少了这一过程的管理标准,缺少GAP的实施,食品安全全过程的控制难以实现。

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不当导致的问题,以及大量化学物质和能源投入对环境的严重伤害,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在此背景下,FDA、USDA以及其他机构采用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方法,确定良好农业规范的控制点和符合性规范,对农产品种植、养殖过程中可追溯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员工福利等提出综合性要求。

1998年,美国FDA和美国农业部(USDA)联合发布了《关于降低新鲜水果与蔬菜微生物危害的企业指南》。

(101126)GAP仓储管理知识

(101126)GAP仓储管理知识

2006-08-24
11
《药材仓库管理规程》 《不合格品仓储管理规程 》 及其附件、记录展示 (提供电子文本)
2006-08-24
12
谢谢
2006-08-24
13
-08-24
8
《药材仓储管理规程》
仓库硬件条件:不漏雨,地面、墙面应有隔潮带,安 装通风窗,排气扇;有防虫、防鼠装置,驱湿器、地 仓板,货架,等等。
按照药材品名、批号堆放; 标识管理:黄色(待验)、绿色(合格)、红色(不
合格)。 不合格品专库存放,与合格药材之间应物理隔离。
2006-08-24
5
《药材仓储管理规程》
仓储管理目标:防止差错、防止污染。 仓储易发生的差错 : 品种混淆、批标志混淆、检验状态混淆、
标签混淆、数量混淆,等等
2006-08-24
6
《药材仓储管理规程》
仓储易发生的污染 : 漏雨、药材受潮霉变、长虫、鼠粪等动
物粪便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熏蒸剂 等)、包装破损杂质污染
2006-08-24
7
《药材仓储管理规程》
登记出库入库台帐:品名、数量、规格等;每次领用登记数量。 隔离存放:农药、化肥应专库存放,不得与中药材及其种子、种
苗混合放置,应放置不同仓库,以免交叉污染;不合格品应单独 设立库区。 使用:农药、化肥在种植园区使用时不得污染土地和水源,包装 物应回收处理(欧盟GAP);未使用完的物资应退回仓库。 仓库应保持清洁。
(101126)GAP仓储管理知识
《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
3903: 中药材仓库地面是否整洁、无缝隙、易清洁 。 3904: 中药材存放是否与墙壁、地面保持足够距离,是否有
虫蛀、霉变、腐烂、泛油等现象发生,并定期检查。 3905: 应用传统贮藏方法的同时,是否注意选用现代贮藏保

我国中药材GAP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中药材GAP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The蚰恻印椰∞№删捌酬酬R鹪叫瀚9啪耐嘟利岫”豁寺璧垒曩簟9■夭嚣莓镥资琢掌术研讨会两^幂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2.1知识产权较难实现社会共享、未能迅速推广认证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生产技术比如人参:2004年~2007年,分别有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有限责任公司(公告l,2004.3.16),吉林长白参隆集团有限公司(公告2,2004.12.29),集安市新开河有限公司(公告5,2006.12.25),松县宏久参业有限公司(公告6,2007.12.29)等,四家企业均分别独立、封闭进行了人参规范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和GAP管理体系的建立,所研究的人参规范化种植技术在通过认证后,不可能承担向社会公开、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我国人参品种还是尚未在产地实现规范化种植。

又比如山茱萸:已通过GAP认证的四家企业,也均系分别独立、封闭进行山茱萸规范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及GAP管理体系的建立,既未相互借鉴,也未向社会公开达到资源共享。

尤其河南南阳县境内,在生态环境相似的前提下,就有两家企业(南阳张仲景山茱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同仁堂南阳山茱萸有限公司,公告l、4)分别进行了两次山茱萸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如太子参、板蓝根、平贝母、三七等品种。

这种由GAP实施者承担了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及管理研究的模式,使通过认证的企业的研究成果——规范化的中药材生产技术,却因制约于知识产权的归属无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资源。

按照现行的模式,我国地域辽阔,如与水稻相似的薏苡仁,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均可以栽培。

若上百种中药材均需要更加众多的企业、分别各自为营地进行重复研究,难以想象在中国实施中药材GAP需要付出何等巨大的代价。

1.2.2增加了GAP的实施难度和准入门槛由企业负责进行GAP管理体系及规范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不仅艰巨、复杂、耗费人财物力,而且不可避免地因为专业知识及理解的局限性(比如浙江康莱特集团薏苡仁GAP认证进行初审时,企业未进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研究,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导致所建立的GAP管理体系发生各种偏差,难以真正达到GAP规范要求的目标。

第10讲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

第10讲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

4-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及其认证
• 我国中药市场现状
我国出口中药额约占世界中草药市场的 5%,主要出口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 药及药用植物提取物。

我国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的种子基源不清楚 栽培品种混乱 种植、采收加工技术不规范 产品质量不稳定 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等超标


4-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及其认证
• 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材GAP目的
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中药材以及优质制药原料
现代中药的基本要求
安全、高效、稳定、可控

4-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及其认证
• 我国中药市场现状
2001年,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对我国 17个药材市场的抽检调查→60%的药材质 量达不到《中国药典》的质量要求。
是对同一物种分布范围内不同地点所 收集的各种繁殖材料的统称。

栽培品种选定及良种繁育
• 优质种源
在质量、产量、经济学性状和抗性上 表现优良的地理和生殖隔离群体。

栽培品种选定及良种繁育
• 应用实例
人参、杜仲、天麻、丹参、芍药、附子

栽培品种选定及良种繁育
• 品种、品系及优良品种
人工选择培育属性分类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
• 中国政府
→ 2002年正式向国际卫生组织提出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
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1150万亩, 其中:木本药材600万亩 草本药材550万亩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概况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GAP法规: 2002年6月1日起实施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有关要求的通知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有关要求的通知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有关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5.25•【文号】•【施行日期】2006.05.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有关要求的通知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试点机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6]24号)关于在14个省、直辖市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的要求,为保障GAP认证试点工作质量,使试点工作切实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现就GAP认证试点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GAP认证试点期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

二、国家认监委将分批公布良好农业规范(GAP)试点单位名单,各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试点机构(以下简称认证试点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实际情况,严格在试点名单内选择认证试点单位。

三、为做好各认证试点机构的GAP认证活动的统一协调,便于监管,各认证试点机构应当将选择的试点单位报国家认监委备案后,方可开展认证活动。

如有未列入试点名单的单位愿意申请认证,且生产条件基本满足GAP相关标准要求的,可通过地方质检或其他部门、认证试点机构向国家认监委提出申请,经批准增补列入试点名单后,认证试点机构方可受理申请,开展GAP认证活动。

四、如试点单位有未列入GAP认证试点产品范围的产品需获得认证的,各认证试点机构应当依据GAP系列国家标准对该产品的适用性进行技术分析,并将有关技术分析报告和需补充的技术规范报国家认监委审定,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五、实施GAP及认证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规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保障最终产品符合产品消费地法规、标准和采购方的要求。

为此,各认证试点机构在实施认证活动过程中,应当通过抽样检测等方式,关注最终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良好农业规范(简称GAP)简介

良好农业规范(简称GAP)简介

良好农业规范(简称GAP)简介一、概况1997年欧洲零售商农产品工作组(EUREP)在零售商的倡导下提出了“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简称GAP)”,简称为EUREPGAP;2001年EUREP秘书处首次将EUREPGAP标准对外公开发布。

EUREPGAP标准主要针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分别制定和执行各自的操作规范,鼓励减少农用化学品和药品的使用,关注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安全和福利,保证初级农产品生产安全的一套规范体系。

它是以危害预防(HACCP)、良好卫生规范、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持续改良农场体系为基础,避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受到外来物质的严重污染和危害。

该标准主要涉及大田作物种植、水果和蔬菜种植、牛羊养殖、奶牛养殖、生猪养殖、家禽养殖、畜禽公路运输等农业产业。

2007年9月7日EUREPGAP宣布将名称和标识更改为GLOBAL GAP。

二、起源GAP认证起源于欧洲。

1997年,欧洲零售商协会农产品工作组(EUREP)在零售商的倡导下提出其良好农业规范(GAP)概念,即EUREPGAP。

EUREPGAP作为一种评价用的标准体系,目前涉及水果蔬菜、观赏植物、水产养殖、咖啡生产和综合农场保证体系(IFA)。

EUREPGAP作为大型超市采购农产品的评价标准,不仅在欧洲零售商业内受到青睐,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的重视。

为此,在2004年CNCA加快启动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GAP)”认证项目的研究工作。

2005年11月ChinaGAP认证系列标准通过审定并公布,2006年1月CNCA公布了《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试行)》。

目前,CNCA正在着手申请将ChinaGAP一级认证与EUREPGAP等同,届时通过ChinaGAP一级认证意味着通过EUREPGAP认证。

GAP是以科学为基础,其采取是自愿的,但从FDA和USDA强烈建议鲜果蔬生产者采用。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10年:成果、问题与建议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10年:成果、问题与建议
[ 摘 要】 该文 旨在 总结 中药 材 G A P实施过程 中取得 的成果 , 在分析其存在问题 的基础上 , 就 中药 材 G A P的进一 步推行 提 出建议 。作者认 为中药材 G A P推行 1 0年取得 了很大成果 , 包括①颁布 了中药材 G A P认 证 的一 系列管理 办法 ; ② 中药材规 模化面积不 断扩大 ; ③农 民及企业规范化种植 中药材的意识增强 ; ④形成 了一批 中药材 G A P基 地 ; ⑤ 中药材栽 培理论 和方法 不断完善 ; ⑥培养 了一大批 中药材 G A P生产及 认证的专家和学者 。G A P生产 中存 在 的问题 主要 包括 : ①对 G A P及其认 证 的 认识和理解亟需深 化; @ ) G A P认证基地布局不够 合理 ; ③地缘经 济及小农 经济 耕作是 中药材 规范化 和规模 化生产 的瓶颈 ; ④ 中 ~ 比较效益偏低 限制 了 G A P的发展 ; ⑤优 良品种 选育基础空 白; ⑥ 栽培技术不 成熟导致 生产过程 风险较大 ; ⑦土壤 微生态 恶化 圈~ 产模式 , A P生产 ; ②建立健全 中药材标准体 系 , 推行 中药材优质 优价 ; ③ 充分考 虑地缘经 济文化 , 大力 推行 杂 畚M 药 她 ~ 全面推动中药材 G 中药材定 向培育 ; ④强化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 , 为 中药材生产提供技术保 障; ⑤深化对 G A P的理解 , 大力推行生态 种植和 精细农业克服连作 障碍 。作 者认 为 , 虽然仍 面临 大量管理 和技术 问题 , 但 中药 材 G A P早 已深 入人心 , 并 展现 出 巨大 的前 景。
第3 9卷第 7期
2 0 1 4年 4月
Vo 1 . 3 9, I s s u e 7
Ap i r l ,2 01 4

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体系与检查认证

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体系与检查认证

中药材GAP⽣产基地建设体系与检查认证药材GAP⽣产基地建设体系与检查认证2009-9-21 11:03:04 中国乡村经济⽹来源:中国乡村经济⽹浏览748 次【⼤中⼩】【打印】【关闭】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冉懋雄为了提⾼中药材质量,满⾜医疗保健⽤药及制药等相关产业⽤药需要,并通过对中药材的⽣产质量规范管理,促进中药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以更好⾛向世界。

特遵照《中药⽣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practice,GAP)》(试⾏)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并结合笔者多年从中药资源研究开发与中药材GAP等⼯作的实践体会,结合地道药材⽯斛实例,对中药材GAP⽣产基地建设体系与检查认证的系统⼯程,即有关中药材GAP实施⽅案、⽣产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研究制订实施及其检查认证的有关原则和相关技术等问题加以介绍,略抒管见,以供中药材规范化⽣产与GAP基地建设和GAP基地检查认证参考。

中药材规范化⽣产与GAP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蓬勃发展■当前,我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动的实施,已举世嘱⽬。

中药现代化应当如何⾛,中药材⽣产基地建设怎么建,是⼤家关注的热点。

●中药现代化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是采⽤现代科技⼿段研究中医药,阐明其本质,旨在建⽴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健全与提⾼中药标准规范体系,改进中药⽣产⼯艺与剂型和质量体系,完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更好开拓国际医药市场,使⼈们能及时⽤上更安全、更有效、质量更稳定与使⽤更⽅便的中药,以造福于全⼈类。

■在中药现代化实施过程中,如何促使中药真正适应当代社会⼈民⽤药需要,⾯向当代市场,这是⼀个系统⼯程。

为了实现这⼀⽬标,⾸先就必须从中药材⽣产与其⽣产基地抓起。

因为中药材⽣产是以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产为特⾊的中药农业,是中药产业的源头,是其“第⼀车间”;应当认真研究解决中药材⽣产规范化、标准化及⽆公害绿⾊栽培这⼀关键问题,以切实加强整个中药产业的建设。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3)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3)
“绒面四棱,开粉紫花” 每至霜降,叶茎 上挂满薄如蝉翼的冰棱,遇阳光不化, 遭风沙不落 太行山、王屋山海拔200米至1000米区域 2001年 “十五”国家重点科研计划 2004年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方城裕丹参种植基地



方城原称裕州,所产丹参以其特有的品质和疗效久负盛名,金、元时代医药 界就称方城丹参为“裕丹参”,至明清时期名誉鼎盛。在民间流传着“丹参 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 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谣佳誉,裕丹参在历史上声名 远播。 经现代医学检测,裕丹参的丹参酮ⅡA含量高达0.68%,是药典规定0.2% 的3倍多。 1991年获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 2001年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裕丹参被确定为名牌产品 2003年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为保护开发利用这一地道药材,造福 人类,方城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发展裕丹参产业的实施意见》, 对野生裕丹参进行保护性开发。 2006年丹参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封山育参20万亩,建立模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3000亩,示范带动药农规范化生产。
我国GAP认证情况介绍
河南省药材基地情况介绍
宋代 茂林修行地,桐漆茱萸乡 目前 山茱萸总面积达22万亩,挂果13万亩,年 产量18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2,占河南山茱 萸总产量的2/3 全省最早唯一获得GAP认证和无公害基地认证 的药材基地 西峡被国家林业局定为“名优特经济林-山茱 萸之乡” 西峡山茱萸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际地理 标志产品”
植物鉴定
1 标本的采集, 典型性, 代表性, 记录.
2 环境及历史记载 3 鉴定方法 检索表 (Key)
中药材GAP文件管理的定义

中药材GAP文件管理是指一切涉及中药材生产过程和管理的书面 标准、实施、实施记录及其归档、保存与管理。中药材GAP文件 管理是中药材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材生 产企业应对管理体系中采用的全部要素、要求和规定编制成各项 制度、标准、规程或程序,形成文件体系,保证企业有关员工对 文件有正确、一致的认识并予以执行,同时对文件的实施过程如 实记录,形成书面实施证据妥善归档和保存。

【精品文献】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指南

【精品文献】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指南

【精品文献】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指南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指南植物栽培篇1.本指南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及《中药材GAP认证管理办法》《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的具体条款的解释,应与以上对照参考。

2.本指南仅供中药材GAP检查员现场检查参考使用,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时,应视具体情况决定。

条款检查内容0301 生产企业应制定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必须有方案,并有实施的可操作性。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包括:种植物种及原产在当地非种植物种的资源不因种子采集、人工种植等行为直接或间接毁灭野生物种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其方案应包括对种植区的环境保护及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可持续发展:野生、半野生多年生药用植物采收使不得毁灭性破坏非采集的生长部位。

种植(养殖)行为不得是破环及掠夺性的,不得无限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地的贫瘠。

其方案应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0401 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1、地域性:是否地道药材,有何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当地是否原产野生物种,人工栽培历史,当地栽培历史,适宜栽培的经纬度、海拔高度、降雨量、土壤酸碱度等生活条件是否与当地吻合。

2、安全性:当地是否有污染,应对当地种植作物进行调查,发放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面积、位置、所有人、前几年种植的作物(不低于三年)、曾使用过的农药、曾施过的肥料,可能会有何种农药残留,必要时附周围位置的简图。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报告。

3、可行性:也叫可操作性,该物种是否适合在当地大量种植(养殖),各项人文条件是否具备,当地政府是否支持,当地农民是否积极性高,是否具有资金支持等。

生产地的地理位置图应包括生产地块分布位置、村镇、居民点、工业企业分布、道路、河流、灌溉井位等。

0501 中药材产地空气是否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如无大的气候变化,可检测一次。

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出具检测报告书。

如何建立合格的中药材GAP基地

如何建立合格的中药材GAP基地

如何建立合格的中药材GAP基地实施中药材GAP,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和中药标准化、现代化问题,让中药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从现实角度说,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中药制药企业实施GMP的重点配套工程,是确保中药质量的“绿色工程”。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发展迅速,目前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GAP基地品种包括枳壳、栀子、乌鸡、蔓荆子、车前、黄芩、黄芪、柴胡、云木香、玫瑰花、远志、太子参、红花、人参、桔梗、板蓝根、瓜蒌、北沙参等。

同时,随着GAP认证的深入实施,国家将逐步要求通过认证的企业使用按照GAP要求生产的原料药材,中药材基地作为中药生产企业的“第一车间”,也是涉及中药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

然而,中药材基地建设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其组织结构、建设模式、技术措施等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企业由于对国家相关政策不甚了解,在基地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确保中药材基地规范、健康地发展,让每一个兴建的药源基地都达到GAP标准,让每一个企业都能遵循绿色行业规定,使中药材质量得到根本保证,这需要国家、企业与药农共同探索努力。

但是,各地在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对中药材GAP的认识及运行管理存在误区。

一是只求立项不求实施。

高起点、高质量、高产出、高效益是中药材GAP 基地建设的特点和亮点,也是推进此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但是在某些地方,把中药材GAP基地当作向外推介,展示形象的金字招牌,企业为争取中药材基地项目立项,大做表面文章,甚至脱离当地实际,把非地道药材的主产地建成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一旦组织实施,因为生态环境不适宜,质量品级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导致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不好,往往是轰轰烈烈干一阵子后,就没了下文。

这种违背科学,不注重前期可行性研究的中药材GAP基地自然不会长久,也没有任何实施意义。

二是只重建设不重管理。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是一项高标准、高投资、高回报的长期性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建成,更不是一哄而起就能建设好的。

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佚名
【期刊名称】《医药世界》
【年(卷),期】2003(000)010
【摘要】1.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制定本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2.中药材GAP认证检查项目共104项,其中关键项目(条款号前加“*”)19项,一般项目85项。

关键项目不合格则称为严重缺陷,一般项目不合格则称为一般缺陷。

【总页数】3页(P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
【相关文献】
1.关于印发《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J],
2.关于印发《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J],
3.关于印发《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C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J],
4.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J],
5.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材GAP有关知识介绍

中药材GAP有关知识介绍

中药材GAP有关知识介绍1、何谓中药材GAP?中药材GAP是Good Agriculturai Practice的缩写,直译为“良好的农业规范(因为中药材栽培或饲养主要属于农业范畴)”,在中药行业译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它是我国中药制药企业实施的GMP重要配套工程,是药学和农学结合的产物,是确保中药质量的一项绿色工程和阳光工程。

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于2002年3月18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其内容有十章五十七条,包括从产前(如种子品质标准化)、产中(如生产技术管理各个环节标准化)到产后(如加工、贮运等标准化)的全过程,都要遵循规范,从而形成一套完整而有科学的管理体系。

2、实施中药材GAP的目的?实施中药材GAP目的是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保健药品,保健食品的质量,并和国际接轨,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3、实施中药材GAP的意义?实施中药材GAP对于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是“六个需要”:一是促进中药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二是促进中药制药企业、中药商业规模化健康发展的需要;三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促进中药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四是改善生态环境获取生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五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六是逐步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体系,提高地道药材质量和市场竞争办的需要。

4、中药材GAP研究的主要内容?中药材GAP内容包括中药材的产地环境生态;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生态因子的要求;种质和繁殖材料;物种鉴定、种质资源的优质化;优良的栽培技术措施,重点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产地加工,确定适宜采收期及产地加工技术、包装、运输、贮藏、质量管理等系统原理。

中药材GAP项目的研究应注意以下主要内容:(一)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及种子种苗的标准化(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的制订)。

中药材质量管理及GAP评定标准

中药材质量管理及GAP评定标准

关于印发《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3]2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认证工作,保证中药材GAP 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经过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并在开展试点认证摸底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讨论研究,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中药材是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的基础原料。

实施中药材GAP,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中药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

对全面深入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及要求,进一步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予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中药材GAP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二、自2003年11月1日起,我局将正式受理中药材GAP的认证申请,并组织认证试点工作。

《中药GAP认证申请表》(见附件3)由我局统一印制,各地可根据需要数量向我局领取,也可从我局网站下载使用。

三、中药材GAP认证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政策性、技术性和社会性都很强。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加强对中药材GAP 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坚持依法行政、积极稳妥、质量第一的原则,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注意总结经验,认真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办法,保证中药材GAP 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地在执行中有何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

面对中药材GAP

面对中药材GAP

面对中药材GAP,挑战中药材GAP近年来,由于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简称GAP)对食品安全、质量保障及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愈来愈多地受到政府、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的重视。

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马来西亚、泰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GAP规范指南,并相继开展了GAP认证工作,农产品是否通过GAP认证正在成为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2002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并于同年6月1日起实施;2003年9月,制订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于2003年11月将正式受理中药材GAP认证申请。

Practices,简称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的缩写。

它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生产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生产各环节及至全过程,以保证中药材的真实、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

本规范所指的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传统中药、草药、民族药及引进的植物药等。

中药材本来应包括矿物药,但因其来源于非生物,其自然属性和生产过程与生物药有较大差异,故其生产质量管理暂不包括在本规范内。

中药材GAP主要是针对生活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制订的,其中包括人类的干预如引种、驯化、栽培、饲养、野生药用植(动)物的抚育等。

中药材GAP既适用于栽培、饲养的物种,也包括野生种和外来种。

所谓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以植物药来说,就是从播种,经过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到收获,及至形成商品药材(产地初加工)为止,一般不包括饮片炮制。

但根据中药材生产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就地加工饮片的有利因素,国家鼓励中药材生产企业按相关法规要求,在产地发展加工中药饮片。

(二)中药材GAP与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 GAP)认证的区别目前国内有两种GAP认证:一种是中药材GAP认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主要针对中药材实施认证;一种是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 GAP)认证,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主要针对农作物、水产、禽畜产品实施认证。

中药材GAP

中药材GAP

铅及其化合物 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 其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汽车排出的废气。铅进入 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 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 损害。引起临床症状为贫血、末梢神经炎,出现 运动和感觉异常。
目前中药材生产问题
➢ 困扰中药材发展两大问题
品种混杂
病虫害交叉感染、土地退化
种植失范 :长白山人参(六六六);菊花、紫菀、薄荷、 薏米均检出有机氯农药DDT ;西洋参中,检出有机氯; 白术、麦冬、黄芪、西洋参和当归中均检出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速灭威残留;
科研重理论,轻生产:(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中常见 的麻口病 )
退化严重。管理求高产;少栽种技术,照搬农作 物栽培技术;不重视良种选育
中药材栽培、采收加工技术不规范。缺少 科学栽培管理;提早采收,如黄芪原栽培 年限5-7年,现2-3年采收,当归由2年变成1 年;加工过程中用硫磺熏制后二氧化硫超 标,优良工艺的抛弃,二次污染等。
部分中药材农残、有害重金属及微生物含 量超标。原因有周边国家竞争,欧美加强 天然药物的法制化工作,药农生产不规范 。
部分中药材质量不稳定或低劣,无国际认 可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分散生产、不规范 。
信息不灵,导致生产盲目性。市场经济缺 乏协调生产计划、信息不对称,药贱伤农 、药多害农。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业化程度低。
缺乏品牌意识,自主知识产权比重较轻。
实施GAP意义
是中药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 的需求,也是符合当前人们崇尚健康生活 的需要
为此,国家商务部已经颁布了《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 色行业标准》(以下简称“绿色中药”标准),对重金属、 农药残留及黄曲霉素等相关指标进行控制,并委托中国医药 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对该标准进行推广,指导出口企业使产品 符合“绿色中药”标准,进而跨越国外的绿色壁垒。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1)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1)

实施中药材GAP的意义
是我过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的战略出发点 是中药国际化的迫切需要 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002年11月 科技部 国家计委 国家经贸委 卫生部 国家药监局 知识产权局 中医药局 中科院联合颁 布了 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把标准 化建设列为重点任务
GAP的概念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 本准则. 适用于生产中药材的全过程.
GAP :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
药材质量与药材生产 过程控制与产品检验 规范与规模
国家中药现代化基地
四川省、吉林省、贵州省、云南省、广东 省、江苏省、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 浙江省、陕西省、江西省、天津市、广西 壮族自治区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山西省、重庆 市、黑龙江省、浙江、陕西、海南省、湖 南省、河北省、安徽省
为使药用和芳香植物生产和采挖质量标准 化和国际化,实现安全、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WHO 起草了Good Sourcing Practice 包含G1998 我国成立中药材GAP规范起草专家小组 2002.6 试行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03.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 中药材生产质量
1990 WHO亚太区会议提出制订了区域性的国际 草药临床研究标准
GAP发展史
1992 日本制订了《药用植物栽培及质量评价》 1997 美国颁布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及天然植物混
合制剂药品申请指南 1998.8 欧洲草药种植者协会EUROPAM草拟了药
用和芳香植物的GAP规范 2002年5月,颁布了行 业执行标准 2002.2 欧盟草拟了 药用和芳香植物的GWP规范 Good Wildcrafting Practice 之前还有GHP Good Harvesting Practi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06 药用动物饮用水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
0507 饮用水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0601 药用动物养殖是否满足动物种群对生态因子的需求及与生活、繁殖等相适应的条件。
*070l 对养殖、栽培或野生采集的药用动植物,是否准确鉴定其物种(包括亚种、 变种或品种、中调及学名等)。
1702 是否制定药用动物的养殖规程和管理制度。
1801 是否根据药用动物的季节活动、昼夜活动规律及不同生长周期和生理特点,科学配制饲1802 药用动物是否适时适量地补充精料、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必要的添加剂。
4802 是否配备专人负责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检查。
490l 对从事中药材生产的有关人员是否定期培训与考核。
500l 中药材产地是否设有厕所或盥洗室,排出物是否对环境及产品造成污染。
5101 生产和检验用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和检验的要求。
4202 检验项目至少包括中药材性状与鉴别、杂质、水分、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指标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
*4203 中药材农药残留量、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4204 是否制订有采样标准操作规程。
4205 是否设立留样观察室,并按规定进行留样。
*1803 药用动物饲料不得添加激素、类激素等添加剂。
1804 药用动物饲料及添加剂应无污染。
1901 药用动物养殖是否根据季节、气温、通气等情况,确定给水的时间和次数。
1902 草食动物是否尽可能通过多食青绿多汁的饲料补充水分。
2001 是否根据药用动物栖息、行为等特性,建造具有一定空间的固定场所及必要的安全设施。
*270l 是否根据产品质量及植物单位面积产量或动物养殖数量,并参考传统采收经验等因素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包括采收期、采收年限)。
2702 是否根据产品质量及植物单位面积产量或动物养殖数量,并参考传统采收经验等因素确定适宜的采收方法。
2801 采收机械、器具是否保持清洁、无污染,是否存放在无虫鼠害和禽畜的干燥场所。
4002 是否配备与中药材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人员。
4003 是否配备与中药材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仪器和设备。
4101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环境监测、卫生管理的职责。
4102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对生产资料、包装材料及中药材的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书。
4103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制订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的职责。
4104 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履行制订和管理质量文件,并对生产、包装、检验、留样等各种原始记录进行管理的职责。
*420l 中药材包装前,质量检验部门是否对每批中药材,按国家标准或经审核批准的中药材标准进行检验。
0801 种子、菌种和繁殖材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是否进行检验及检疫,并具有检验及检疫报告书。
0802 是否有防止伪劣种子、菌种和繁殖材料的交易与传播的管理制度和有效措施。
0803 是否根据具体品种情况制定药用植物种子菌种和繁殖材料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中药材GAP认证检查项目
条 款 检 查 内 容
030l 生产企业是否对申报品种制定了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的方案。
*040l 生产企业是否按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地域性、安全性、可行性等)选定和建造生产基地,种植区域的环境条件是否与药用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相对应。
3101 鲜用中药材是否采用适宜的保鲜方法。如必须使用保鲜剂和防腐剂时,是否符合国家对食品添加大的有关规定。
320l 加工场周围环境是否有污染源,场地是否清洁卫生,是否有满足中药材加工的必要设施,是否有防雨、防鼠、防尘、防虫、防禽畜措施。
330l 地道药材是否按传统方法进行初加工。如有改动,是否提供充分实验数据,证明其不影响中药材质量。
3.根据申请认证品种确定相应的检查项目。
4.结果评定:
项 目 结 果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0 ≤20% 通过GAP认证
0 >20% 不能通过GAP认证
≥1项 0
*1601 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是否采取综合防治策略。
*1602 药用植物如必须施用农药时,是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
*1701 是否根据药用动物生存环境、食性、行为特点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确定与药用动物相适应的养殖方式和方法。
2101 药用动物养殖环境是否保持清洁卫生。
2102 是否建立消毒制度,并选用适当消毒剂对动物的生活场所、设备等进行定期消毒。
2103 是否建立对出入养殖场所人员的管理制度。
2201 是否建立药用动物疫病预防措施,定期接种疫苗。
2301 是否合理划分养殖区,对群饲药用动物要有适当密度。
050l 中药材产地空气是否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0502 中药材产地土壤是否符合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
0503 土壤质量一般每4年检测一次。
*0504 中药材灌溉水是否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0505 灌溉水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3903 中药材仓库地面是否整洁、无缝隙、易清洁。
3904 中药材存放是否与墙壁、地面保持足够距离,是否有虫蛀、霉变、腐烂、泛油等现象发生,并定期检查。
3905 应用传统贮藏方法的同时,是否注意选用现代贮藏保管新技术、新设备。
*4001 生产企业是否设有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质量监控。
3801 中药材批量运输时,是否与其它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
3802 运载容器是否具有较好的通气性,并有防潮措施。
3901 是否制订仓储养护规程和管理制度。
3902 中药材仓库是否保持清洁和通风、干燥、避光、防霉变。温度、湿度是否符合储存要求并具有防鼠、虫、禽畜的措施。
2901 采收及初加工过程中是否排除非药用部分及异物,特别是杂草及有毒物质,剔除破损、腐烂变质的部分。
300l 中药材采收后,是否进行拣选、清洗、切制或修整等适宜的加工。
3002 需干燥的中药材采收后,是否及时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干燥,保证中药材不受污染、有效成分不被破坏。
470l 从事中药材生产的人员是否具有基本的中药学、农学、林学或畜牧学常识,并经生产技术、安全及卫生学知识培训。
4702 从事田间工作的人员是否熟悉栽培持术,特别是农药的施用及防护技术。
480l 从事加工、包装、检验、仓储管理人员是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至少每年一次。患有传染病、皮肤病或外伤性疾病等的人员是否从事直接接触中药材的工作。
0901 是否按动物习性进行药用动物的引种及驯化。
0902 在捕捉和运输动物时,是否有防止预防或避免动物机体和精神损伤的有效措施及方法。
0903 引种动物是否由检疫机构检疫,并出具检疫报告书。引种动物是否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观察。
*1001 是否进行中药材良种选育、配种工作,是否建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良种繁育君日也。
5302 记录是否包括种子、菌种和繁殖材料的来源。
5303 记录是否包括药用植物的播种时间、量及面积;育苗、移栽以及肥料的种类、施用时间、施用量、施用方法;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莠剂)的种类、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方法等。
5304 记录是否包括药用动物养殖日志、周转计划、选配种记录、产仔或产卵记录、病例病志、死亡报告书、死亡登记表、检免疫统计表、饲料配合表、饲料消耗记录、谱系登记表、后裔鉴定表等。
360l 在每件中药材包装上,是否注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包装日期、生产单位、采收日期、贮藏条件、注意事项,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370l 易破碎的中药材是否装在坚固的箱盒内。
*3702 毒性中药材、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材是否使用特殊包装,是否有明显的规定标记。
340l 包装是否有标准操作规程。
3402 包装前是否再次检查并清除劣质品及异物。
3403 包装是否有批包装记录,其内容应包括品名、规格、产地、批号、重量、包装工号、包装日期等。
350l 所使用的包装材料是否无污染、清洁、干燥、无破损,并不影响中药材质量。
130l 施用农家肥是否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
*1302 是否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医院垃圾和粪便。
1401 是否制定药用植物合理灌溉和排水的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
1501 是否根据药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特性和不同药用部位,制定药用植物田间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打顶、摘蕾、整枝修剪、覆盖遮荫等栽培措施,提高药材产量,保持质量稳定。
*l101 是否根据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要求制定相应的种植规程。
120l 是否根据药用植物的营养特点及土壤的供肥能力,制定并实施施肥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施肥种类、时间、方法和数量)。
1202 施用肥料的种类是否以有棚巴为主。若需使用化学肥料,是否制定有限度使用的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
2302 发现患病动物,是否及时隔离。
2303 传染病患动物是否及时处死后,火化或深埋。
2401 是否根据养殖计划和育种需要,确定动物群的组成与结构,适时周转。
*2501 禁止将中毒、感染疫病及不明原因死亡的药用动物加工成中药材。
2601 野生或半野生药用动植物的采集是否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原则,是否有计划地进行野生抚育、轮采与封育。
430l 检验报告是否由检验人员、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人签章并存档。
*4401 不合格的中药材是否出场和销售。
4501 生产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是否有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并有中药材实践经验。
460l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是否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有中药材质量管理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