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错误 教案4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错误》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错误》教学实录

《错误》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本首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2、理解诗中的古典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点拨法教学过程:一、《一剪梅》音乐这是一首用李清照的《一剪梅》谱曲唱成的歌曲。

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

请大家边听边体悟这首歌的歌词和情感基调。

(课件演示)提问:从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唱出了古代女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和情感?生答略明确:这首歌唱出了古代女子独守闺房,思念远离家乡的丈夫以及极度盼望丈夫归家的一种寂寞凄凉的心境。

像这样专门写女子在深闺中思念出门在外的情人或丈夫,表达一种凄凉哀婉感情的词,我们称为思妇词,这是闺怨诗的一种。

其实,在当今社会也有这么一位诗人也写了一首极为出色的小诗,它被称为现代版的闺怨诗,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堪舆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郑愁予的《错误》,在诗歌的国度里品读这哀婉凄美的故事,体悟这美妙的思想感情。

二、郑愁予简介我们常说,学习诗歌要先认识作者。

那么我想大家对郑愁予这位诗人并不陌生,在初中大家学过他的诗歌叫什么?(生答:《雨说》)对,既然学过,那么同学们知道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吗?他曾经被称为什么样的诗人?他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重读),(板书)这样的评价矛盾吗?明确:第一个中国是国籍。

那第二个中国是指什么呢?学完这节课,相信大家会有答案的。

(引起学生寻找答案的热情和好奇心)郑愁予,中国当代的台湾诗人。

他的诗熔古典现代于一体,被认为是具我国古典精神的现代诗人,其诗意象秀丽、情感细腻动人。

他的诗表现手法很现代,而选择的意象,运用的词藻,传达的情感,大多是传统的。

先后出版过五本诗集:《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之可能》。

(用课件展示)三、诵读入境,发挥想象,大胆讲述,细心感悟美(重点)播放朗读视频。

学生齐读一遍。

(初步感知)1、提问:这首充满古典意味的诗歌里隐含着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转化为一个小故事。

高一课文《错误》教案(精选7篇)

高一课文《错误》教案(精选7篇)

高一课文《错误》教案〔精选7篇〕高一课文《错误》教案〔精选7篇〕高一课文《错误》教案篇1教学目的:让学生体会品味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美丽”的错误。

教具: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1、导入语昨天一位同学犯了一个错误,被班主任批评了一通,但是一位____诗人的《错误》却被很多人传唱,这到底是怎么的错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诗《错误》。

〔板书:错误居中〕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时,最好找几位同学单独朗读,整体朗读没有气氛,无诗歌韵味〕3、请同学复述诗的内容,以便整体把握。

4、针对课文设计以下问题:A、在这首诗中,什么是错误?明确:马蹄声B、马蹄声给谁造成了错误?明确:女子C、马蹄声为什么回给女子造成错误?明确:把“我”当成了要等的“归人”D、那么,能不能看出这名女子在等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明确:痴情、寂寞、充满哀怨在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诗歌描写了女子在等待归人时一种离愁,一种哀怨心情,被称为闺怨诗,如温庭筠的诗《望江南》等,王昌龄《闺怨》5、在这首诗中,女子这种哀怨之情,我们是如何看出来的?明确:第一段第二段A、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女子等待时间漫长、容颜憔悴。

B、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寂寞,封闭恰假设青石街道向晚——没有生气女子的内心世界是心如小小窗扉紧掩——封闭封闭的6、那么,她是为谁而封闭自己的内心呢?明确:要等的归人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芳心只为归人开跫音不响,三月的春闱不揭也可看出这女子是坚贞的7、因此,女子芳心是有所待的,她时时盼望着归人,时刻留意着青石街道上传来的声音,当听到跫音响起之时,听到似曾相识的马蹄声,她的心充满了希望,感到归人即将到来。

长久的期待有了结果。

但是,当男子经过她窗前时,错误产生了,男子只是个过客,不为之停留。

女子燃起了希望之火,又渐渐熄灭,心情会更加的伤感,凄凉,无奈。

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充满了遗憾。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错误》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错误》导学案

《错误》学案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

2.在品读中理解诗歌的情感、鉴赏诗歌的技巧。

3.游子形象的探析,感悟人生意蕴。

学习内容:
一、读懂作品,体会情感意蕴
细读《错误》,边读边思,完成文后的问题。

错误边读边思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打”的意思是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东风”指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向”的意思是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跫”的读音是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为什么说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二、细品作品,感悟文学意蕴。

1.这首诗运用最多的手法是什么?试举一例赏析。

2.说出诗歌中的意象,选择蕴含情感最丰富的一个进行赏析。

3.诗歌句式的特点,选一例赏析。

三、探析形象,体味人生意蕴。

1.思妇、游子形象概括。

2.拓展阅读游子诗。

四、探究阅读
诗人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请你说说“中国的”内涵?
五、拓展阅读
1.阅读郑愁予其它的诗歌。

2.阅读余光中的《乡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错误》 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错误》 教案

永恒的“中国风”——《错误》的魅力一、教学目的:1、理解《错误》的内容、主题及表现手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3、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以“中国风”为主线,了解这首小诗的意境和风格。

三、教学难点:1、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及当代朦胧诗)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的风格;2、把握具有传统中国韵味的意象塑造。

四、计划课时:一课时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有这么一句话“只有经典的才能永恒!”学说如此、爱情如此,中国古典诗词亦如此!例如,我们现在仍能在很多时尚的流行歌曲中找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大家能举出几首这样的歌曲吗?(例子很多,如后弦的《昆明湖》、《西厢》,TANK的《三国恋》,符号的《断桥约会》,爱乐团《半面妆》、《天涯》,胡彦斌的《红颜》、《潇湘雨》)这样的歌曲我们称作“中国风”!走在潮流前列的“周董”说:“我的每一张专辑都要有一首‘中国风’的歌曲!”像大家熟知的《东风破》、《发如雪》、《千里之外》和《菊花台》等等。

同样地,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当代诗人郑愁予的小诗《错误》,这也是一首具有“中国风”特色的现、当代诗歌!这首诗也因为具有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而被称为“现代抒情诗中的绝唱”(给出多媒体课件的标题:永恒的“中国风”——《错误》的魅力)2、初读这首小诗——先读准字音,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1)校正后鼻音及易错的字音。

A:后鼻音——江等容风城青向跫窗B:易读错的音——跫qióng 帷wéi 扉fēi2)带着自己对这首小诗的理解进行朗读。

(注意诗行间有空的地方要停顿)3)听多媒体课件范读,进入诗歌营造的优美意境。

3、研读诗歌的内容和中心1)讨论这首诗中出现的“我”和“你”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我:多情的过客你:美丽、寂寞但坚贞的思妇(指导学生从具体的句子入手分析)归纳:具有中国古典诗歌(当代朦胧诗)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的风格2)整体把握:理解这首诗的标题为什么叫“错误”?为什么这个错误是美丽的?A.“我”不是江南女子等待已久的“归人”,我只是个“过客”;“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心中的希望。

江苏省徐州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错误》教案学生版

江苏省徐州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错误》教案学生版
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从这三首词中我们都可以感悟到一位独守幽闺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哀怨和忧伤之情。那么何为思妇词呢?反映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词就是“思妇词”。这种“闺怨”题材的思妇词,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但大家有没有在现代诗中看到有思妇闺怨的诗句呢?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首用现代语言写就的思妇诗。这就是郑愁予的《错误》。
年级
高一
学科
语文
总课时
1
课题
错误
第___1_____课时
主备人
胡明强
审核人
锁定目标找准方向
备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郑愁予的简历及诗歌创作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自我构建快乐无限
教学过程
1、导语: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3、初品郑诗,整体把握
听课文朗读,思考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蕴涵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合作探究携手共进
4、细品郑诗,体会感情
(1)找出描写诗歌中的这个“思妇”,也就是第二人称的“你”,运用了哪些意象?并指出这些意象的表达效果?
(2)讨论:为什么作者要用“莲花”这个意象,如果换成正面向阳的“向日葵”或者热情澎湃的“玫瑰”感觉如何?
2、作者介绍: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愁予是他的诗名,源自于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末句:“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作为台湾“现代派”诗人的杰出代表,郑愁予一生创作饱含了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和理性思考,动荡的年代给他的诗情打下了“沉郁顿挫”的精神烙印,西风古雨又使得他的诗风熔铸在变幻无穷的浑然天成中。 郑愁予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他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其名作《错误》更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3.3【教学设计】《错误》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3.3【教学设计】《错误》

《错误》《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

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之一。

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以及作者郑愁予的创作特色;2、学会通过品析意象来把握诗歌的情感;3、 比喻手法的充分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学会通过品析诗歌中的意象的方法来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品读,理解女子等待归人的思想情感变化过程,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美丽的错误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品味诗歌所表现的出的优美意境和感情;2、 比喻手法的充分应用。

【教学难点】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来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诗歌。

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电影《一代宗师》中有句台词说:“我选择留在自己的岁月里了。

”云淡风轻的一句话,是要看过多少花开花落,等过多少月圆月缺,经过多少的人来人往,才能深刻体悟出来。

于是,静默中,岁月渐渐凝成了一首哀婉的诗歌,令人忍不住低声吟咏。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哀婉的诗歌——《错误》。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简介作者、作品: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

台湾中兴大学毕业,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

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2、他人对郑愁予的评价:(1)郑愁予的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

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

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

(杨牧)(2)他自觉地淘洗、剥离和熔铸古典诗美积淀中有生命力的部分生成的‘愁予风’,确已成为现代诗歌感应古典辉煌的代表形式:现代的胚胎,古典的清釉;既写出了现时代中国人(至少是作为文化放逐者族群的中国人)的现代感,又将这种现代感写得如此中国化和东方意味。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错误 学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错误 学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错误学案[语言运用层]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昭通市永善县发生5.0级地震,昭通市商务局反应迅速,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生活________品保供工作,做到按时、按质、按量送达。

②这家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出了能随时令变化、适应不同区域消费习惯和消费________的快速产品组合,赢得了市场。

③细雨交织,竹林婆娑,山清水秀。

这里没有喧嚣,只有________;没有奸诈,只有简单。

这份经过大自然锤炼而来的静谧,却恰恰让人震撼。

A.必需嗜好寂静B.必须癖好寂静C.必须嗜好宁静D.必需癖好宁静【解析】①必须:表示事理上的必要和情理上的必要。

副词,有强调的语气,多作状语。

必需:非有不可的;不能少的。

动词,作定语或谓语。

“必须”和“必需”同音同义,都有必要的意思,区分在于前者强调必要,后者强调必要有。

②嗜好:指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癖好:指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无贬义。

③寂静:指没有声音,很静;宁静:指(环境、心情)安静。

这里用“宁静”更符合语境。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A.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B.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C.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D.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

【解析】B项,同例句均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 B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94600009】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________。

①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②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③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④没有人的精神的有力支撑,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A.④⑤②③①B.④②⑤①③C.②④⑤③①D.②①④⑤③【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1)使学生了解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正视错误、勇于改过的品质。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解析(1)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1)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主旨。

2.2 重点词汇和句子(1)讲解并让学生熟记文章中的关键词汇。

(1)解释并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难点句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1)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错误产生的原因。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经历,分享在错误中成长的故事。

3.2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错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3 课堂互动(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心得。

(1)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课后作业(1)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一个错误,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正措施。

4.2 课后辅导(1)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意见。

(1)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表现力。

(1)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5.2 作业评价(1)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3 学生自评和互评(1)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1)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借鉴。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课文《错误》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1.2 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生活、人生的独特见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错误》是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散文,通过对生活中错误的反思,启示读者如何面对错误、改正错误,并从中汲取教训。

2.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主题,理解作者对错误的看法。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人生哲理,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都会犯错误,如何看待错误呢?引入新课《错误》。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3.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总结课文中的人生哲理。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深入分析课文主题,阐述作者对错误的看法。

3.5 课后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面对和改正错误。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4.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4.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错误》课文文本。

5.2 辅助材料作者简介、相关评论、生活实例等。

5.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哲理。

6.2 情感教学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感受作者情感的产生共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6.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阅读理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错误》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错误》公开课教案
4、朗读此诗
四、布置作业
请为故事续写一个结局。
五、板书:
基调:哀伤
①相思无尽 容颜消退④期盼 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失望
②封闭内心 甘于寂寞坚贞执着
③芳心只为归人开
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yǎn)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二)把握诗歌内容。
1、诗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什么是错误?
明确:“你”是个在闺中苦苦等候丈夫的女子,“我”是一个过客。“我”的马蹄声让女子误以为是丈夫归来,因而是个错误。
《错误》写于1954年,当时海峡两岸正处于对峙隔绝状态,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阻隔,诗人流浪于海外。
二、指导朗读,通过诵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一)指导朗读,注意感情、轻重高低、快慢停连。
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2、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阳春三月,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一个美丽的江南女子孤独地守候在自己的闺房中,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串急促的马蹄声,于是急忙走到窗前推开窗帷,循着声音看那骑马的人是不是自己期盼已久的丈夫,可是事实让她再一次失望了,那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
三、深入品味诗歌。
1、这是个凄美的故事,再次朗读诗歌,把握诗中哀伤的感情基调,寻找诗歌意象。
《错误》公开课教案
课题
《错误》
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作者和诗歌背景。
2、通过诵读和抓住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学习女子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纠正错误的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评价。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错误的敬畏之心,认识到错误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错误,勇于纠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错误》是一篇关于人类犯错误的文章,通过分析人类犯错误的原因和错误对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

2.2 教学资源:课文《错误》的文本。

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错误案例,引起学生对错误的兴趣和关注。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3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据。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3.4 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评价和分析学生的观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

学生课文阅读理解测试。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价。

4.2 评价标准: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标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学生课文阅读理解测试标准: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回答问题。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价标准: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和观点,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错误案例的研究,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研究成果。

5.2 延伸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错误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分析并解读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学会使用文本中的信息和论据进行推理和论证。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勇于面对错误。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

简要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2 课文解读: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解读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道德和人生问题。

2.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课文。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

3.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关键问题。

3.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并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3.4 写作与表达: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写作表达。

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的写作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学生作业和写作作品的质量。

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价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课文文本和相关注释。

教师指导用书和教学参考资料。

5.2 媒体资源:相关的视频、音频和网络资源。

图片、图表和插图等视觉辅助材料。

5.3 实物资源:教室设施和教学工具。

学生作业和写作作品。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错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让学生了解并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文章中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自信和勇气。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错误》是一篇关于人们面对错误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不同人物对待错误的态度,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面对错误的方式。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对正确面对错误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的认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对正确面对错误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预测文章内容。

4.2 讲解:逐段讲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4.3 互动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对正确面对错误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的认识。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写一篇关于正确面对错误的短文。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题目和短文,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正确面对错误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傲慢与偏见》等。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错误》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错误》教学设计

《错误》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词语。

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蕴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2、感悟文中内容,品析文中的意象。

3、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平。

4、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和情趣。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体会郑愁予的才华。

美育目标:体会郑愁予诗歌中浓郁的古典美,清新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了解“思妇词”“游子谣”等传统题材。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对比阅读法,探究引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一生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不过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

在爱的领域,相遇也好,错过也好,都有着别样的美丽。

有位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他的神来之笔,把这种爱的错误描写得更加美丽了,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二、作者简介郑愁予当代著名诗人,原名郑文韬,名字源于辛弃疾《菩萨蛮》中的名句:“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与内地各处,因此他的诗大多以游子为抒情主人公,又被称为“浪子诗人”。

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三、初读诗歌,正音。

四、分析诗歌,本诗美在何处?(一)美丽的故事1、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涉及的人物有几个?明确:时间:三月地点:江南人物:我你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故事的梗概。

明确: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待归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3、故事的结局和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明确:不圆满的结局。

哀婉、无奈、淡淡的愁怨(二)美丽的语言一)修辞之美第一部分1、此部分用了什么意象来做比喻?明确:莲花2、诗人为什么要用“莲花”这一意象?可否换成“玫瑰”?明确:(1)莲花是江南的特产,呼应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江南;(2)写出了女子的清纯、贞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错误》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错误》教学设计
意象美 想象美 音韵美
———《错误》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中学 郏云虹
郑愁予,祖籍河北宁河,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长城 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 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 父至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
诗作包括第一本诗集《梦土上》,还有
作业:
1、背诵全诗。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郑愁予的诗》不惑年代选集 江苏出版社 2016.3 3、《错误》这首小诗,在技巧上也有很多讲究,比如比喻 手法的运用,反向手法的运用,虚处着笔的写法,倒装句
式的运用,叠词的运用,等等,请结合诗文,从一个角度 切入写一则赏析文章。字数200字九行,95个字,却是音韵律动。请找一下 带“d”字声母的字。
打 等 东 道 达达 ;以及十二个“的”字。
2、“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是 全诗中最长的句子,为何那么长?你如何理解这句 话?
可以理解为女子的容颜本来如娇美纯洁的莲花,在岁月的静 待中憔悴损;也可以理解为马蹄声踏起,她以为“归人”将 至,喜悦、兴奋如莲花的盛放。谁知,那只是个“过客”, 马蹄声又飘忽而去,她的心房的门重又合上,如莲花的凋落。
《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 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雨说》 等,及诗集《郑愁予诗集Ⅰ》。 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郑愁予因为喜欢辛弃疾《菩萨蛮》中的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而将笔名定为 郑愁予。
1、掌握基础知识:
跫音 qióng 春帷 wéi
2、辨析形似字:
窗扉 fēi 绯闻 fē妄i 自菲薄
意象特色: 带有明显的古典趣味,带有江南特有的风致
2、请学生通过这些意 象来描摹“你”的形象。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错误》优秀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错误》优秀教学设计.docx

优秀教学设计推荐表学科初中语文设计者姓名李晓妮课堂教学设计题目《错过》的学案设计评审组意见《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读书读出三方面的内容: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生活。

因此在教授木文时,采取由浅入深地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岀生活这样一个层次,逐渐触及文本的“灵魂”,加深学生对“错过” 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互帮互助,智慧共享。

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去体会“错过”的内涵,感悟“错过”的启示,从而让学生感性地、活泼地、透彻地理解文本,从而获得深刻、持久,甚至崭新的体验。

学科评审组长签名:推荐单位意见推荐单位(盖章):《错过》的学案设计省锡中实验学校李晓妮设计思想: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

会不会读书,怎样读书,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的高下。

《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读书读出三方面的内容: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生活。

因此在教授木文时,采取由浅入深地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生活这样一个层次, 逐渐触及文本的“灵魂”,加深学生对“错过”的理解和感悟。

《错过》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刘心武以辩证的观点阐述了对“错过”的正确认识。

但是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深奥,加Z学生的人生体验少,因此很难理解刘心武对“错过”的独特体验,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读书效率。

但是有了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互帮互助,智慧共享。

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去体会“错过”的内涵,感悟“错过”的启示,从而让学生感性地、活泼地、透彻地理解文本,从而获得深刻、持久,甚至崭新的体验。

二:教学分析:《错过》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文章。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

刘心武辩证地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

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的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苏教版必修一读本《错误》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一读本《错误》教学设计

设计设计【教学步骤】【教学要点】学习《错误》这首诗歌,体会其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须眉之士。

他们或是以己度人描摹体恤女子情怀;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与惆怅。

思妇入诗,最早是从《诗经》中开始,《诗经·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感或惶?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而入词则有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一千年后,台湾诗人郑愁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错误》,今天我们就从内容、意象、结构等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二、教师范背《错误》,听录音,学生朗读。

三、分析1、内容分析思考:通过阅读,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明确:描写的是痴情的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绝望的故事。

这个故事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哪?这就是我们曾学过的意象。

2、意象分析意象是传情达意的载体,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都有哪些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还能想起来哪些?(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错误》的所有意象我们都似曾相识,都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大量的使用这些意象的句子,如李商隐的《乐游原》中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等。

那么在这首诗中有哪些中国式的意象?明确:(多媒体展示)3、结构分析既然短短90多字就有如此多的意象,如果不精心安排,只是随意的堆砌在一起,也不会有美的意境;也不会将女子执着专一的感情封闭而又寂寞的心灵描摹得如此的酣畅淋漓。

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结构,找一找诗歌的线索,试着将本诗的各个镜头按照正常的顺序来拼接一下,看一看郑愁予的时空转换艺术。

明确:本诗歌由纵横两条线索,是整个故事呈现环式结构。

横线——第一节两句是故事的结局,中间五句是对女子的漫长等待的想象,最后两句是写实。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错误》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错误》教案

《错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现代诗歌以及作者郑愁予的创作特色。

学会通过品析意象来把握诗歌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学会通过品析诗歌中的意象的方法来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诗歌的品读,理解女子等待归人的思想情感变化过程,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美丽的错误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所表现的出的优美意境和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来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题诱导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闺怨诗是古代诗歌当中的一种重要题材,有没有同学给大家解释一下闺怨诗主要写什么呢?对,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深闺中的女子对自己丈夫或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近天我们学习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一首闺怨诗,来看作者是如何用现代汉语表现这种情感的。

------板书:错误郑愁予二、诵诗歌,整体感知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小声诵读,感知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哀婉无奈又有着淡淡的忧伤,所以读的时候要注意语调语速。

我们先来听读纠正字音,同时注意语调语速。

1.朗读指导。

请学生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调、语速。

像“走过”“开落”“向晚”“紧掩”“过客”等,要读得慢一点重一点,如“走———过”“开———落”。

)2.下面我们来听读,注意对比自己刚才读的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标注出来。

听读后,说说这首诗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简单的话语来概括。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故事。

高潮在“达达的马蹄”声使女子由惊喜而跌至极度失望的深渊这一刻。

)3.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为什么是美丽的,又是个错误呢?因为“达达的马蹄”声打破了女子内心的沉寂,在她心中激起了涟漪,给了她片刻的惊喜和欢愉。

而我却不是他等的归人,会让她刚刚唤起的希望给破灭了,所以,对她来说这个美丽是错误的。

有的同学说了,就是觉得诗很美,说不出为什么。

我们仔细想一下,不难发现是诗歌给我们创设了很美好的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教案一、导入我们在这个单元的开头学习了两首古诗,这两首古诗都是表现离别相思的题材的古诗。

表现了女子的闺怨之情。

“闺怨”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种相思,两出闲愁”,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这样的题材的诗歌,但不是古诗而是现代诗歌。

是用古典诗歌的意境和手法来写现代诗歌。

这就是郑愁予的——《错误》二、作者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

台湾诗人。

台湾“现代派”诗社重要成员。

著有《梦土上》、《衣钵》等。

他的《错误》继承了中国闺怨诗含蓄不露,不违温柔敦厚的风格,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写了离愁别绪。

表达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怀。

三、分析诗歌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诗歌所抒写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人物有哪几个?明确:时间是在春季三月。

地点是在江南。

这个时节的特点是容易让人产生思念的情绪。

人的情感也是在这个季节里特别会容易伤感,人的情感也最为丰富。

1.特别是江南的春天,细雨和春天总是相伴,而春雨更容易使人陷入思念之中,人们对春雨也有中特别的伤感的情感。

而且春天往往很短。

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

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所以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

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

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没有严寒,谁去仰视乔木耸立?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

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

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

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

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

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借助春天,品味春色,目送春鸟,沐浴春风。

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谢生活。

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

“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

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

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

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所以课文把诗歌的时间定在春天三月是为了写离情相思的需要。

这个季节是为写情而服务的。

2.我们知道要写离情不但要有景更需要有人的活动,这里的人物是哪几个?明确:人物是:“我”和“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的人。

——这个人显而易见是个女子的形象。

“我”在这里是为游子,从远方而来,经过江南。

也正是那位女子要等待的人。

而这个女子是可能是这位游子的恋人,正在春季三月里苦苦地等待着。

“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为什么把女子的容颜比做是莲花?因为在古诗词中莲花就是代表着思念。

因为“莲”和“怜”谐音。

“怜”就是“爱”的意思。

在《西洲曲》中,就有写道:“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道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所以这里作者是借用了古诗的意象。

一开始就展现了一位等待游子的女子的形象,为下面抒写她的离情做好了准备。

3.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女子等待的心情的?明确: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写人物的心情,而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内在的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人真实可感。

他把女子的思念第一个比成是三月的柳絮。

①春天还有中特别的景物就是柳絮,这柳絮也是和离别有关的。

柳树在春天的时候就会结一种形似棉絮的东西。

称为柳絮。

当风一吹柳絮就会随风飘散。

这种景象十分的凄美,让人伤怀。

(举例山东济南的柳絮)古典文学中“柳”跟离别、相思感情抒发的联系最为密切,或许是柳枝柔长的特征跟人们离别相思感情的缠绵有相通之处,而“柳”又有“留”(挽留)的谐音,故汉代人就已有“折柳赠别”(《三辅黄图》)的风俗习惯,古典诗词中用柳来表现离别相思之作更是不胜枚举:“春心自浩荡,春柳聊攀摘。

笑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

”(江总《折杨柳》)“枝上子规催去旆,柳条偏系离情。

”(李弥逊《临江仙》)“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周邦彦《兰陵王/柳》)“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周紫芝《踏沙行》)从周紫芝《踏沙行》中,还可以看到一个别有意味的意象:“飞絮”。

周词的“游丝”、“飞絮”,已不是柳条而是柳花了。

不同于一般花的瓣片状,柳花呈丝絮状,这一特征,使得柳花很容易随风飘零,更显凄美,亦更能比拟人们离别相思情感的失落惆怅。

如苏轼《江城子》前面用柔长的柳条喻离别:“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悲情已现,但后面更以飞絮作进一步渲染:“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离别相思的哀伤尤显浓郁。

苏东坡的《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韵》咏柳絮(即杨花)更独辟蹊径:“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说是一场雨后漫天飞舞的柳絮不见了,哪儿去啦?变成一池细碎浮萍了(那可是水面多阔的一池浮萍呀);这一池浮萍却又代表着三分春色,而三分春色又厘分为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这由一连串数字串联起来的句子,给人予行云流水而又亦虚亦实的感觉。

在经过萍碎、春色、尘土、流水等连串幻化之后,东坡再来强调“点点是,离人泪”,这正是该词的终极主题,由柳絮起到离人泪终,使该词的咏物抒情得到一个完整的演化进程。

近人蒋春霖《卜算子》云:“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

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正是套用了东坡《水龙吟》词的模式。

问题在于,东坡凭什么三整两整就将那柳絮整成了浮萍?对此,东坡在原作下有鼻子有眼地注释道:“旧说杨花入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你可别信他,东坡大学士在跟你玩障眼法呢!其实从词句中就可窥见东坡变柳絮为浮萍的戏法:风起絮飞,随雨化萍;絮因风而扬落,萍逐水亦飘零。

这个变化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全在情理之中,只由于扣住了“身不由己”、“飘泊无依”的共通性。

没这“由于”,八竿子打不着的“柳絮”跟“浮萍”又怎能搭上界?由此可见东坡咏物而不滞于物却物性自通。

高人出招,确实不凡!上面诸例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写春天的杨柳,这也是由于虽然杨柳四季皆有,但春天的景象更具诗情画意,故文人笔下的杨柳,多见之于春天了。

②第二个是比成是寂寞的城。

城的样子是四面封闭的。

这也说明女子的心情是落寞,孤独的,没有人能走进她的心城,只有那位游子才可以打开她心中的城门。

也可以说明女子对游子回来的失望的情绪。

③第三个是比成青石的街道。

我们学过戴望舒的《雨巷》其中也有这样的意象出现。

作者也是生活在铺满青石的小巷之中的。

让人感到一丝的凄凉和冷意,就想那位苦苦等待的女子的心一样得冷。

这个青石的街道也为后面的马蹄声的出现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对精彩的意象组合,构成伤感的意境。

青石的冰冷,传来马蹄声,声声清晰,原本希望是能够等到归人,但是他却是一个过客。

让原本冰冷的心更加地寒冷。

原先的希望也被无情地粉碎。

④第四个是比成窗扉。

我们可以想象那位女子为了等待游子的归来,曾经多少次靠在窗前眺望远方,多少次又是失望地把窗扉关上。

所以在这里窗扉也成为女子相思之情的一个外在的表现景物。

为什么写女子心情的时候连用了两个“小小”?明确:两个“小小”,更写出了这种离情是缠绵迷离的特点。

体现了这首诗含蓄、温柔敦厚的特点。

这于古诗词写离情的诗歌一样,继承了古诗词传统的风格。

具有东方风味。

所以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作者从中国诗歌的浓厚传统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是这首诗的创作特色之一。

同学在创作诗歌时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从古诗词中去寻找合适的诗歌意象,这样就能形成诗歌独特的意境。

而且这些古典诗歌的意象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这样也能使你的诗歌有厚度。

四、分析“错误”那么最后这个错误到底是什么呢?明确:女子等待的那位游子,不是归人而是过客。

为什么说这个错误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呢?明确:因为“我”这“达达的马蹄”打开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开了“你”“紧掩”的心扉,“你”一定误以为“我”回家了,于是,一阵惊喜,一片欢心,然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当“你”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也许更惆怅,更痛楚吧!“惊喜”是美丽的,但却是虚无的。

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带给那位女子以希望。

所以这个错误的美丽,是种痛苦的美丽。

但这种错误毕竟能给女子带来希望,总比什么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说是美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