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__输血与血型教案

合集下载

4.4.4 输血与血型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4.4  输血与血型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输血与血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理解输血的基本原则和血型匹配的重要性。

掌握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血型鉴定和输血的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输血与血型相关知识的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输血的基本原则和血型匹配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模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血型鉴定试剂盒、模拟血液样本(红墨水代表红细胞)。

实验报告表格、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后练习题和答案。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课前预习相关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输血时为什么需要考虑血型匹配吗?”引发学生思考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简要介绍输血的历史背景和血型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解】(25分钟)1. ABO血型系统(10分钟)利用图示或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讲解A型、B型、AB型和O型血的特点和区别,强调红细胞表面抗原与血清中抗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血型分类。

2. 输血原则与血型匹配(5分钟)讲解输血的基本原则:同型输血为主,O型血为“万能供血者”,AB型血为“万能受血者”(注意:现实中并不推荐O型血作为“万能供血者”,此处仅为知识点讲解)。

强调血型匹配的重要性,解释血型不匹配可能引发的输血反应和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理解输血的基本原则和血型匹配的重要性。

3. 血型遗传规律(5分钟)利用遗传图谱或表格,展示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父母血型与子女血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遗传图谱或表格的展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血型遗传的基本规律。

《4.4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案表格(附导学案)

《4.4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案表格(附导学案)
2.输血以__________为原则,遇到紧急情况需少量输血时,__________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血型的人提供血液,__________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人提供的血液。
3.成年人的血量大约相当于本人体重的__________%。假设你现在是成年人,计算一下,你身体内血液总量大约__________毫升。
3、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发生( )
A.贫血 B.血液凝固 C.红细胞凝集 D.发炎
4、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抽取红骨髓来做血液疾病的诊断,这是因为( )
A.骨髓内密布血管 B.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C.骨髓有滞留在骨内的血液 D.血液中的病菌常进入骨髓内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我反思
我的收获:
存在不足:
三、检查反馈
1、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的血液是( )
A.A型 B. B型 C.O型 D.AB型
2、在一次车祸中有四名伤员需要紧急输血,他们的血型分别是A、B、AB、O型,下列哪一种血型的血液可以用于给这四名伤员少量输血(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阅读理解教材
1.播放:鉴定血型和无偿献血的VCD短片。
2.出示课题
1.阅读教材。
2.抢答:
(1)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2)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3)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
(4)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输血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5)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接受A型或B型血?

教案-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案-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例举ABO血型的类型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3.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4.了解血型的发现能力目标:培养调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难点: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三、学情分析:学生对血型有一定了解和知识积累,便于开展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梳理。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分析法2、学法指导:通过讨论、阅读资料,分析并掌握知识点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准备)课件、有条件是可用实物演示(模拟血型鉴定,配制模拟血液及血清,分别装入滴瓶中并作标记备用,载玻片、吸管。

另准备少量医用采血器、标准血清、消毒棉棒备用。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讲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有的人接受输血后可以得救,而有的人却发生致命的反应呢?聆听、思考引发兴趣讲授新课展示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血量和输血阅读资料,了解血量和输血的相关知识了解血量和输血展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观察、聆听、思考了解血型的发现展示课件,分析不同血型间相互反应规律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出输血原则了解输血原则组织学生观察,模拟血型鉴定过程验证输血原则进一步认同输血原则展示课件,了解无偿献血 1.了解无偿献血的相关规定和制度2.通过观察宣传图片,认同无偿献血的意义3.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学习无偿献血知识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内容总结复习巩固课堂反馈出示课件中习题完成习题巩固练习八、板书设计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一、血量和输血二、血型的发现三、输同型血四、无偿献血九、课后作业:练习册十、课后反思:。

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与血型教案教案:输血与血型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血型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分类;2. 了解输血的原理和适应症;3. 掌握血型鉴定和配血的方法和步骤;4. 了解输血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教学内容:1. 人类血型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输血的原理和适应症;3. 血型鉴定和配血的方法和步骤;4. 输血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教师通过介绍一些输血的案例或故事,引发学生对输血和血型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介绍人类血型系统教师简要介绍人类血型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

Step 3:讲解输血的原理和适应症教师详细讲解输血的原理,包括输血的目的、血型配对原则和免疫反应机制等。

然后介绍输血的适应症,包括失血性休克、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

Step 4:血型鉴定和配血的方法和步骤教师介绍血型鉴定和配血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和常见的血型配对规则。

Step 5: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教师讲解输血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血型供应者、执行严格的输血程序、注意输血反应等。

Step 6:小结与讨论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7:延伸拓展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学习,如了解其他动物的血型系统、了解血液疾病和相关的研究进展等。

Step 8: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如血型鉴定实验、研究某种血型相关的疾病等。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问情况;2. 学生对血型鉴定和输血知识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拓展学习和作业完成上的表现。

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输血与血型”的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知识梳理:请学生绘制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包括血液的组成、血型系统、输血原则等核心概念,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每个概念的含义。
2.实践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血型鉴定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鼓励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多媒体展示:播放血液组成和功能的相关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的神秘之处,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介绍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并详细讲解它们的功能。
2. 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讲解ABO血型的分类、特点以及Rh血型的分类,通过实例说明不同血型之间的相容性。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血型鉴定实验。
-通过实验,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输血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具体的输血案例,让学生了解输血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实践题:让学生结合实验过程,回答如何进行血型鉴定、注意事项等问题。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型系统、输血原则等关键点。
2.总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强调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献血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输血原则是教学的重点,学生需理解同型输血的重要性,以及血型不符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与血型教案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 掌握人类血液中不同血型的定义及遗传规律。

- 了解输血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 培养学生对于血液安全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2. 教学内容:A. 血液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作用和功能。

- 血液的凝结机制及其在止血中的作用。

- 血浆中包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激素和抗体。

B. 不同血型的定义及遗传规律:- 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 A、B、AB、O四种血型的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间的亲缘关系。

- Rh阴性和Rh阳性血型的遗传规律及其在输血中的影响。

C. 输血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输血的目的和适应症。

- 血型配对原则及其在输血中的重要性。

- 输血的步骤和操作规范。

- 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3. 教学活动:A. 探究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血液的结构和功能。

- 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探究不同血型的分布规律和遗传规律。

B. 讨论活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血型配对原则在输血中的重要性。

-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血型进行输血。

C. 实践活动:- 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模拟输血的过程和操作规范。

- 学生观察和记录模拟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讨论预防和处理方法。

4. 教学评价:A. 学生个人报告:- 学生撰写关于血液基本组成及功能的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 学生撰写关于不同血型的定义及遗传规律的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B. 小组讨论和展示:- 学生根据案例分析,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其对于血型配对原则和输血安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C. 实验报告:- 学生撰写关于模拟输血实验的报告,包括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安全注意事项。

5. 教学延伸:- 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参观输血中心或相关医疗机构,了解实际输血操作和质量控制流程。

- 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血型与健康、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课题,并撰写科研报告。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案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教案
(二)、合作探究
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献血对身体有害吗?
四、小组预习评价(10分钟)
教学反思:
培养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人体血量与体重的关系,了解失血对人的影响。阅读资料,了解有关无偿献血的内容。参与讨论培养情感,树立观念。
2阅读资料和教材,讨论如何利用所提供的背景知识及实验材料,鉴定所提供的模拟血液的血型,制定实验方案,并做实验验证。小组讨论交流完成思考题。
重、难点: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2、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份报道,某地发生一起车祸,多人受伤,其中两人由于失血过多,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思考,为什么失血过多人会死亡,血液对人有什么作用?(2分钟)
二、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15分钟)
(一)、自主学习
同学们依据学习目标和导学问题进自主探究学习P76—77,勾画主要知识点。并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1、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入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0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血和血。
课题:第四章第四节主备课人:何禄旺第(1)课时;课型:预习课预计授课时间:第十一周
同级同科教师审核:开发办审核人:
教学目标:
1、例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参与关于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
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2、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3、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板书设计
1. 血型的定义及分类
- ABO血型系统:A型、B型、AB型、O型
- Rh血型系统:Rh阳性、Rh阴性
2. 血型遗传规律
- ABO血型:A、B、O
- Rh血型:D(Rh阳性)、d(Rh阴性)
3. 输血原则
- 同型血输血:A型输A型,B型输B型
- AB型输血:任何血型
- O型血输血:任何血型
4. 血型与遗传的关系
1. 学生层次:
我所任教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生物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对生命科学有一定的认识。然而,他们在生物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扎实。此外,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兴趣上也存在个体差异。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大部分学生对血型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如知道ABO血型系统,但他们对血型的遗传规律、输血原则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扎实。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但在运用血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需加强。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但部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教材中应包括血型的分类、输血原则以及血型与遗传的关系等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血型的分类、输血原则等知识点。例如,可以准备不同血型的示意图、输血反应的图片、血型遗传的动画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一、教材分析《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

在学生对血液有一些了解的基础上,单独安排一节,虽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学生也很感兴趣,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

本节内容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也听说过血型、输血等名词,但对血型的发现,献血是否对身体有害等内容知之甚少。

本段教学面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生物课的热情高涨,对生活中的事件充满好奇心,而课堂正好提供了机会。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原理。

2、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1、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2、进一步形成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同型输血的相关知识。

难点:同型输血的相关知识。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方法:自学归纳法、分组比赛法、抢答法、讨论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以后才能进行输血。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有关问题。

1、输血原则阅读P70第二段,归纳出输血原则。

结论: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出示“输血关系表”。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

2、输血的方式(1)、输全血:一般的失血过多我们就采用输全血的方法。

(2)、成分输血:针对某些疾病采用成分输血的方法,成分输血可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疗效:例如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应输入血浆,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浓缩的红细胞,严重血小板缺少的患者应输入血小板。

认真阅读,了解输血与血型的基本知识。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掌握。

让学生了解输血与血型的有关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献血(过渡:)输血可以救治人的生命,那么,血液从何而来?关于无偿献血,老师经常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对身体有害,有人说有好处。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4.4输血和血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4.4输血和血型(教学设计)

4.4.4输血和血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生命观念: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

了解输血和血型发展史科学思维:通过“输血和血型发展史”以及“模拟血型鉴定实验”,使学生达到锻炼资料分析、实验操作等科学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模拟血型鉴定”实探究验,了解ABO血型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的重要性。

态度责任: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无偿献血的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无偿献血的制度。

教学难点:认同无偿献血的制度。

确立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基于前面内容的基础上,相对比较简单。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大量失血就要输血,因此必须了解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先通过输血的发展史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输血的相关问题。

关于血量和输血,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并通过矿泉水瓶类比,让学生明确正常人的血量,以及不同程度失血时对人体的影响。

最后,说明当人因大量失血而影响健康危及生命时,就必须进行抢救,输血就是一种重要的抢救措施。

关于血型,先通过资料了解兰德斯坦纳ABO血型的发现及常见类型,再根据学生情况拓展血型鉴定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模拟实验的方式,明确输血要以输入同型血。

关于安全输血,先引导学生得出安全输血的原则是什么,通过表格填写输血关系图,通过思考题,让学生认识到,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少量的前提下,可输入异型血。

同时通过复习血液的成分,介绍成分输血的内容及原则。

最后,通过视频和资料了解无偿献血,进行情感的升华和责任态度的渗透。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新课学习】新课导入:十七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但是都没有成功。

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入人的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

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与血型教案

趣味导读: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很敬畏地看待血液,认为它是生命的源泉,并试图用血液来延年益寿或者是挽救生命。

1492年罗马教皇生病,喝了3个男孩子的血,结果连他在内4个人全部送了命。

1616年,法国人丹尼斯首次把羊血输给一个贫血病人,病人的病情好转了。

后来,他又把羊血输给精神病患者,发现病人陷入休克状态,他又继续给病人输入羊血,结果病人死亡。

除此之外,许多医生在大量的输血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的病人在接受输血后,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胸闷、呼吸紧迫和心脏衰竭等症状,甚至会死亡。

也有的病人输血后,生命得救。

为什么只有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呢?因为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

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接着这些红细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

当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又可以堵塞肾小管而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

这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引起下列症状: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

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列举ABO血型的类型②概述人体的血量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①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②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概述输血与血型的关系教学难点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人难免有不测之风云,如512的汶川地震,房屋倒塌,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

如果你是一线的医生,你会怎么处理呢?生:轻伤的进行消毒包扎,如果重伤就需要输血。

引入新课:那是否可以把血输给任何人呢?为什么呢?引出今天学习《输血与血型》。

一、血量与输血(一)血量1、成年人体内的血量究竟占人体体重的比例的多少?2、你的体重是多少呢?如果按照成年人的计算比例,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二)输血1、人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要输血呢?少量的失血用不用输血呢?2、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会危及生命?超过多少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出冷汗等症状?3、17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但是都没有成功。

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却产生了严重反应甚至死亡。

这是为什么?二、血型ABO血型是谁发现的呢?(一)、血型的发现血型又是如何发现的?(二)、血型的鉴定为什么有些血浆遇到另一种血浆会凝集,有些又不会呢?红细胞凝集原血浆凝集素凝集反应原理:含有A 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 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 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 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三)、血型的类型ABO 血型包括A 型、B 型、AB 型和O 型,并提到RH 血型。

三、安全输血2、输血原则(1)输血的原则是什么?学生根据鉴定结果,谈谈该给病人输入那种类型的血液。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教案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教案

第四节输血和血型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认同无偿献血制度,建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导语:科学史记载:17世纪80年代的英国,有位医生曾经给一个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他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却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

1818年,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入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1900年,奥地利人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人的红细胞有凝集作用。

通过大量的实验,卡尔·兰德斯坦纳提出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从而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让我们共同来了解输血与血型的知识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血型,那么什么是血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节《输血和血型》。

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69—71的内容,对照思考题找出重点并划出来,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ABO血型?最早发现ABO血型的科学家是谁?2、输血的原则是什么?3、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输血与血量之间有什么关系?4、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什么?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后教:1、思考题1:过渡语:因为每个人的血型不一样,所以在输血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问题1要点: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时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粘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

经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这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

2、思考题2:过渡语:当大量失血时,输血的原则是什么?要点: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大量失血时)3、思考题3:过渡语:对于少量失血而又没有同型血时应该怎么办?要点: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的人,除了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少量输入A型或B型血。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4输血和血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ABO血型的类型;(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提高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ABO血型的类型,人体的血量及输血的原则;四、教学难点同型输血原则的理解及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很久以前医学还不发达很多牧师充当医师的角色,荷兰一位牧师看见一位病人大出血,为了拯救他,将家里唯只的羊的血直接输送给他,结果(病人死了),如果他输的是自己一部分血救人呢?(病人可能会死,也可能不死)为什么?2.出示并宣读报纸报道,由于意外事故,有大量人员受伤,其中部分伤员因失血过多,救治无效死亡。

(二)讲授新课师: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份报道,某地发生一起车祸,多人受伤,其中两人由于失血过多,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思考,为什么失血过多人会死亡,血液对人有什么作用?生:血液对人体很重要,担负着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物质的运输。

如果失血过多,各种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正常进行。

师:对于那些失血过多的伤者,可以采取的针对性的紧急救治措施应该怎样,可以减少人员死亡?生:输血师:在这一过程中,是有血就可以输,还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生:要注意血型师:本节我们就这方面内容作进一步了解。

同学们结合[学案1]展开血型及有关的学习和认识。

(呈现第一部分教学目标)生:以小组的形式,参照学案中提供的建议、思考题及相关资料,展开学习讨论和交流。

师:结合讨论题,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认识和看法。

生:人类的血型有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0型,血型是遗传决定的,也是可以遗传的。

生:人类的血型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1900年发现的。

4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4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教学班级:七年级1、2班教者:王燕丽
教学目标:
1、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类,认同同型输血。

2、知道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4、通过上网与调查活动及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观念。

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
教具准备:
一)、教师
1、准备模拟A、B、AB、O型四种血型的血和模拟标准A型、B型血清。

2、制作模拟A、B、AB、O型血献血者牌,制作模拟A、B、AB、O型血受血者牌。

课时计划:2课时
课堂小结:
根据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将人的血液的划分,我们可以得出人在输血的时候要以同性血为原则。

布置作业:金榜之星课后提高练习
板书设计:
血型的发现:
同性血型:
输血和血型血量:
输血:
课后反思:。

4.4[教学设计]输血与血型

4.4[教学设计]输血与血型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说出ABO 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1.ABO 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血液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展示人输血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7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但是都没有成功。

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尝试回答。

【过渡】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有关输血与血型的知识。

新知探究一、血量与输血【教师活动】讲解: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你的体重是多少?如果按成年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思考,计算,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血量,体会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提出问题:不同程度的失血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边出示表格边讲解: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少量失血时,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但如果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那么,输血前需要知道什么?【学生活动】输血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人的血型。

二、血型【教师活动】展示血型发现过程的资料。

重点讲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的血液凝集现象。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教案)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教案)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单位:流峪中学 姓名:于 波【教材分析】【预习新知】1、 如果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m L,人体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

如果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mL,就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得红细胞遇到某些人得血浆会发生_______,经过进一步得研究,她将人得血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这就就是A BO血型。

3、 安全输血得原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流程】血?2、有人认为献血会伤元气,而且会造成贫血。

您同意这种瞧法吗?说出您得理由。

引导:如果您或您得家人在需要用血时,而血库里恰好没有所需要得血,您得心情会怎样?那么如果您们成年后,符合献血得标准,您就是否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呢?愿意得请举手。

当您献完血后,您可以得到一本光荣得证书——献血证。

您们就是否想了解一下献血证得内容?实物投影展示献血证回答:想了解献血证得部分内容,进一步认同无偿献血制度。

拓展运用迁移升华1.ABO血型除了用于输血外,还有什么用途?(至少说出两条)2。

临床上长要根据病人得需要,有针对性得选用不同得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1)对于严重贫血得病人,您认为应该给她们输入什么血液成分?(2)对于大面积烧伤得病人呢?(3)对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呢?课时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得收获,回扣本节教学目标;教师完善板书,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课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 P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血型发现史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课前调查和采访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协作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
(3)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义务献血的意义,树立自愿义务献血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血型的发现过程
(2)输血与血型、学量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对于表格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调查、探究、讨论相结合
五、课时分配:一课时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1000ml烧杯四个,红墨水
(2)审阅采访稿
2、学生准备
(1)在亲友中调查义务献血情况,收集献血亲友的义务献血证
(2)以小组为单位,(可自由组合)利用周末时间到采血点采访,事先由组长分配任务,拟订采访稿,将采访过程以照片或影象的形式记录下来,课上向全班同学汇报。

七、授课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出示一张遮蔽了字幕的图片。

图片展示的是街边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景,让学生猜猜这些拥挤的人们是在干什么?目的在于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环节二血型的发现过程]
众所周知:人体里流淌不息的血也是生命的源泉。

一旦失血过多,就会有生命之忧。

那么,如何来挽救那些因为失血过多而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生命呢?
输血早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成功地用输血的方式救活了一名大出血的产妇。

此后许多医生用输血的方法使濒临绝境的病人重获新生,然而不幸的事情也接二连三的发生,有人输血后出现昏迷甚至死亡,为什么呢?——血型不合。

由于输血事故的频频发生,使输血疗法沉寂了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1900年,奥地利医生兰茨坦纳首先揭开了血型之谜,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是怎样发现血型的呢?
当时他在研究发热病人血清中凝血素的一些问题却意外注意到正常人的血清中有一种物质,能够凝集其他人的红细胞,这一现象使他联想到半个世纪前的输血反应,一个问题在他的脑海里诞生了。

【提出问题】:
输血者和受血者血液中的血清和红细胞相遇是不是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原因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实
验】
他的研究小组有5个同事,他想用他们六个人的血液来做一次试验,他把自己的想法告之同事们,立即得到响应。

【制定计划】:
1、抽血,分理处红细胞和血清。

2、把甲的血清滴在6个载玻片上。

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滴在每一滴血清上观察现象。

3、分别用其他5个人的血清重复上述实验。

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4、记录:把滴入红细胞后出现凝集团的用“+”表示。

不出现的用“-”表示。

得出了一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格。

这种记录结果的方法也被称为“棋盘法”
【分析表格】
1、每个人的血清和自己的红细胞相遇都不会发生凝集。

2、不同人的红细胞和不同人的血清相遇,两种情况都有。

3、6个人的反应呈现三种不同类型。

【结论】:
1、三种血型——A型、B型、C型(O型)
2、输血事件是凝集的结果。

【思考】:
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便可以推而广之的得出人类有三种血型的结论科学吗?为什么?——偶然性。

【完善实验】:
1902年迪卡斯德罗医生对155名正常人重复了兰茨坦纳的实验。

发现:151人与兰茨坦纳宣布的结果相同,而另外4人同其他人的都凝集,说明有第四种血型存在。

称之为D型(AB 型)。

因为AB型人所占的比例很少(10%)当时兰茨坦纳只对6个人做了实验,因此没有发现这最后一种。

这也是科学探索强调的原则之一——可重复性。

至此,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得到了完善,即:ABO血型系统有四种血型──A型、B型、O型、AB型。

[环节三输血的原则]
出示表格让学生分析:
①哪种血型可以为其他血型的人输血?
②种血型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人输血?
条件:少量输血
原则:输同型血
[过渡] 输血的原理搞清楚了,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
[新闻资料] 5岁儿童因缺学死亡──无血源
分析不愿献血人的原因:(1)意识差(2)恐惧感
究竟丢失多少血量会对身体有影响呢?
[环节四血量与健康的关系]
1、本人体重的7%~8%——换算。

2、丢失1200~1500——危及生命
3、丢失800~1000——影响健康
4、当丢血量小于400 mL时,一般不影响健康
对于上述数字,为了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我准备了三个1000ML的烧杯,用红墨水代表血液,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血量的多少。

[环节五对献血的认识]
让课前对采血点的献血人员和医务工作者进行采访的同学当堂展示他们的采访录像,并谈谈他们的采访感受。

最后,让全班同学针对等你长大成人了,你会参加无偿献血吗?这一问题自由发言,将课堂气氛再次推入一个新的高潮。

八、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非传统意义上的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教材中也没有突出的重点难点内容。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处理这种课型的内容时方法各异,灵活性较强。

本节课的靓点在于强化了发现史的思维过程,淡化了血型配型的原理(该内容是高中生才能理解的水平);强化了对义务献血意义的自我认识,淡化了对义务献血责任的空洞说教。

整堂课的设计对听课者来说充满新意,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动高潮迭起,达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真正体现于学生才能的施展之中的目的。

不足之处是:若能将烧杯换成量筒效果会更好。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