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陆梦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观察5~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52~53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观察有5~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辨认从不同面看到的形状,体会所观察的对象的空间特征。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过由3个和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对观察物体已有相对丰富的学习经验。通过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化,发展直觉形象思维与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辨认出由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看到的物体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出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平面形状的转化与联系,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感受生活空间,体验“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操作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辨认出由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情况,学生通过视图,自己联想出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6个正方体模型(大的,小的)(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前期准备
让学生尝试着完成练习与测试和补充习题下面的问题。
二、例题新授
先出示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模型,按如下方式组合:
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
如果要添一个同样的黄色小方块,使得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当怎样摆?
摆一摆,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只要是对着原来物体前面或后面的任意1个正方体添1个,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设计说明:组织学生操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物体观察,了解看到的形状与正方体摆出物体观察,了解看到的形状与正方体面的对应情况,以此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再添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然后组织学生操作、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获得感受与经验,感知观察不同物体所看到的的形状,并从中发现:只要是对着原来物体前面或后面的任意1个正方体添1个,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三、试一试
教师要求:让学生利用从例题里获得的经验,先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摆一摆,并结合简单说明理由。
学生反映:只要是对着原来物体左面或右面的任意1个正方体添1个,从侧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教师分析:有没有体会到你摆出的和你看到的之间的联系(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本领,带着这个本领,试着做一做“想想做做”
【设计说明:要让学生利用从例题里获得的经验,先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摆一摆,并结合简单说明理由,体验规律,进一步感受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
四、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第一题
教师要求:
根据前面的做的,想一想,用一用这个本领,或是可以先摆一摆,想想其中的联系。
再从下面三个图形和上面三个词连一连。
【设计说明:第一题可以先让学生摆一摆再观察,获得体会后再连线。交流时可以让学生练习立体图形说说可以怎样找到不同方位看到的形状。】
2、想想做做第二题
教师提问:这三个物体从这正面(侧面,上面)看相同吗;用这个本领想一想或是摆一摆。
【设计说明:这题目是对上一题经验的巩固。】
3、想想做做第三题
教师提问:从三个面看有以下三个形状,用这个本领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图形?实在想不出的,可以动手摆一摆。
【设计说明:第三题让学生先尝试摆一摆,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摆,加深感受观察物体某一个面所看到的形状。注意鼓励部分学生想出不同的摆法。其中第(1)(2)题有多种摆法,第(3)题只有一种摆法。】
4、想想做做第四题
教师提问:可以用你的本领想象以下,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形?然后再摆一摆。或是,按照图形先摆一摆,然后再数一数有几个正方体。
【设计说明:从左往右数,各有7个,8个,9个,11个正方体。】
四、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堂课最大的问题是未能有效地利用学具帮助学生掌握本堂课的内容。不利用学具而是单纯利用教具,极大地削弱了整个课堂的表现力和学生参与程度,最终导致学生对于本堂课掌握地并不尽如人意。当我在讲台上用教具为各位同学展现本堂课的各部分内容的时候,有很多学生,又看不见,或是无法参与其中的现象,使得教学质量大大下降。这一点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为作为老师的我应当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达到直观地把握一堂课。
2、本堂课另一个问题便是,课程无法做到动静结合。整堂课学生都处在非常亢奋的抢答状态。大量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考,而且整堂课纪律性非常差,严重影响上课质量。
3、本堂课第三个问题,就是教师发言严重过多,这样,给学生发挥的机会非常少,这样不利于学生。
4、每个问题的设计都应当严密,避免多余的话题。然后,再给学生10-15分钟完成作业,
并作必要的指导。
5、每次上课之前,要预留5分钟的时间候课,确保每个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6、每一堂课的准备之前都要做一个工作:了解之前的相关学科内容,比方说:这堂课在三年级上下学期各有一堂有关“观察物体”的课程,在备课之前,应当去了解一下,学生之前学得如何,把握学生“掌握了什么,没掌握什么”。
7、做好巡视工作。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在投影上解决。
2
《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54~55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观察由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观察一个物体,并形成空间转换认识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观察两个物体,这比观察一个物体的形状相对要复杂一些。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从统一方位辨认看到的物体形状,也有利于学生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空间位置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辨认出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简单物体组合的形状,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看到的物体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出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平面形状的转化与联系,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感受生活空间,体验“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操作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辨认出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简单物体组合的形状,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情况,我认为。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6个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白板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