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饮酒》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饮酒》课件
饮
陶酒
渊 明
课文学习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课文学习
陶渊明( 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浮 阳柴桑(今江西龙江)人。青壮年时,有过建 功立业的抱负,先后任江州家酒、镇军参军、 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 又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责,于是在405年四十 一岁时弃官归田,此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 的隐居生活。
课文学习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构室。人境:人世间。而:却。车 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 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课文学习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为
“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 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 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课文学习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 堡垒。其平淡自然的诗风也就成了高 尚的艺术境界。其冲和淡泊的人生态 度也就成了最尊贵的人生境界。
课文学习
课文学习
陶渊明
一、家世生平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
武昌太守。”陶渊明《赠长沙公序》: “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又 《命子》:“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 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晋书·陶 潜传》:
课文学习
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君讳嘉,字万年。……娶大司马长沙桓 公陶侃第十四女,……好酣饮,逾多不乱, 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温 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 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又问 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 近自然。’……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 也。”——外祖父孟嘉。
陶酒
渊 明
课文学习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课文学习
陶渊明( 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浮 阳柴桑(今江西龙江)人。青壮年时,有过建 功立业的抱负,先后任江州家酒、镇军参军、 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 又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责,于是在405年四十 一岁时弃官归田,此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 的隐居生活。
课文学习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构室。人境:人世间。而:却。车 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 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课文学习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为
“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 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 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课文学习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 堡垒。其平淡自然的诗风也就成了高 尚的艺术境界。其冲和淡泊的人生态 度也就成了最尊贵的人生境界。
课文学习
课文学习
陶渊明
一、家世生平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
武昌太守。”陶渊明《赠长沙公序》: “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又 《命子》:“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 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晋书·陶 潜传》:
课文学习
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君讳嘉,字万年。……娶大司马长沙桓 公陶侃第十四女,……好酣饮,逾多不乱, 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温 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 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又问 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 近自然。’……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 也。”——外祖父孟嘉。
八年级语文上册26诗词五首之《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课件
注释: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相与:结伴。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诗歌内容与饮酒无关,为什么题目叫“饮酒”?
资料助读 《饮酒》序文: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 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气候寒冷,环境恶劣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用典故,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壮怀猛烈的豪情。
战争氛围凝重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 李贺没有参与这场战争,那他写这首诗到底表达了怎样的心声?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jiǎo
sài zhī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zhònɡ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xié wèi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雁门太守行
黑 云 压 城 城 欲 摧 ,敌军攻城的气势猛烈 ,城墙好像将要坍塌,
甲
光
向
日
金
鳞
开
。
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 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2)杜甫《春望》中表明战乱之长,家书珍贵的句子是:烽__火__连__三__月, _家__书__抵__万__金__。
(3)《春望》中写望中所见,表现长安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 伤时的句子是: _国__破__山__河__在__,城__春__草__木__深___。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想和XXX、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醉于耕种; 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活得如菊花一样高洁、飘逸。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诗歌内容与饮酒无关,为什么题目叫“饮酒”?
资料助读 《饮酒》序文: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 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气候寒冷,环境恶劣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用典故,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壮怀猛烈的豪情。
战争氛围凝重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 李贺没有参与这场战争,那他写这首诗到底表达了怎样的心声?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jiǎo
sài zhī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zhònɡ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xié wèi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雁门太守行
黑 云 压 城 城 欲 摧 ,敌军攻城的气势猛烈 ,城墙好像将要坍塌,
甲
光
向
日
金
鳞
开
。
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 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2)杜甫《春望》中表明战乱之长,家书珍贵的句子是:烽__火__连__三__月, _家__书__抵__万__金__。
(3)《春望》中写望中所见,表现长安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 伤时的句子是: _国__破__山__河__在__,城__春__草__木__深___。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想和XXX、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醉于耕种; 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活得如菊花一样高洁、飘逸。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四课《饮酒(其五)》课件
找出蕴含“悠然”之意的词、句、意象, 你从中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
示
我发现“庐”中蕴含着作者的悠然之意。
“庐”是简陋的房屋,从中感受到了安于田园、
例 生活简朴的陶渊明。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与世无争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
“渊明吾师” “愿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苏东坡
《陶渊明诗集》
月缺不改光 剑折不改刚
--《饮酒》其五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品诗韵,读出悠然之味。 明确方法,绘诗情,感悟陶潜之志。 纵古贯今,守心志,汲取人文精神。
朗读诗歌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评价标准: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漫漫太空路 坚守航天梦
你活成了世人心中 理想的样子 进退自如 悠然脱俗 采菊东篱
你完成了心灵的蜕变 归隐田园
最低的境遇中, 活出最高的境界
萧萧竹声 抚慰吾心 山河岁月 时光肆虐 映澈了你的坚守奏乐 我追寻着你 追寻着你的人性光芒 我的旅途一路高昂
作业
必做
用描绘画面的方 法,描绘《归园 田居》(其一) 的田园生活。
评价标准:
语气舒缓从容 声音悠长绵远
巧绘“悠然”之境
如何诗意地描绘这悠然的画面?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视觉
锦囊一:抓意象 锦囊二:调感官 锦囊三:融细节
示 例
夕阳西下,云雾缭绕,霞光漫天,万籁俱寂中,耳 听觉 畔突然传来清脆的鸣声,感受着晚风雾霭的气息,
飞鸟正成群结伴,展翅飞回南山之中。
细节
示
我发现“庐”中蕴含着作者的悠然之意。
“庐”是简陋的房屋,从中感受到了安于田园、
例 生活简朴的陶渊明。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与世无争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
“渊明吾师” “愿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苏东坡
《陶渊明诗集》
月缺不改光 剑折不改刚
--《饮酒》其五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品诗韵,读出悠然之味。 明确方法,绘诗情,感悟陶潜之志。 纵古贯今,守心志,汲取人文精神。
朗读诗歌
饮 酒(其五)
--陶渊明
评价标准: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漫漫太空路 坚守航天梦
你活成了世人心中 理想的样子 进退自如 悠然脱俗 采菊东篱
你完成了心灵的蜕变 归隐田园
最低的境遇中, 活出最高的境界
萧萧竹声 抚慰吾心 山河岁月 时光肆虐 映澈了你的坚守奏乐 我追寻着你 追寻着你的人性光芒 我的旅途一路高昂
作业
必做
用描绘画面的方 法,描绘《归园 田居》(其一) 的田园生活。
评价标准:
语气舒缓从容 声音悠长绵远
巧绘“悠然”之境
如何诗意地描绘这悠然的画面?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视觉
锦囊一:抓意象 锦囊二:调感官 锦囊三:融细节
示 例
夕阳西下,云雾缭绕,霞光漫天,万籁俱寂中,耳 听觉 畔突然传来清脆的鸣声,感受着晚风雾霭的气息,
飞鸟正成群结伴,展翅飞回南山之中。
细节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饮酒》PPT教学课件3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11/08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11
2020/11/08
7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抒发了人生真谛的感悟,那正是 一种欲辩已忘言的境界,而诗人 的欣喜之情也跃然纸上了。
❖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 表露了“欲辨已忘言”的纯自然 的恬淡心情。
2020/11/08
8
总结全诗
❖ 特点:(1)全诗风格淡泊清新,
(2)用字简炼,然意境全出, 读之如山泉般清冽,飞云般舒展。其 中“菊”,“飞鸟”象征着诗人对高 尚情操及自在人生的仰慕与追求,含 蕴地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
2020/11/08
1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陶 渊 明(365—42一“见”, 似有意又
似无意, 全凭兴之所致,而意境
便在不经意中自然天成。因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
来都被视为陶诗意境、风格的名
句,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
境”,这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2020/11/08
6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以山间夕阳,飞鸟归林 进一步渲染隐居之所的 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
2
2020/11/08
陶渊明,名潜, 字元亮,东晋著名诗 人。因不满当时社会 现实,辞去官职,归 隐田园。长于诗文辞 赋,多田园诗。其诗 文多歌颂优美的自然 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 活。代表作有《桃花 源记》、《归去来兮 辞》、《归园田居》 等。
2020/11/08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11
2020/11/08
7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抒发了人生真谛的感悟,那正是 一种欲辩已忘言的境界,而诗人 的欣喜之情也跃然纸上了。
❖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 表露了“欲辨已忘言”的纯自然 的恬淡心情。
2020/11/08
8
总结全诗
❖ 特点:(1)全诗风格淡泊清新,
(2)用字简炼,然意境全出, 读之如山泉般清冽,飞云般舒展。其 中“菊”,“飞鸟”象征着诗人对高 尚情操及自在人生的仰慕与追求,含 蕴地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
2020/11/08
1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陶 渊 明(365—42一“见”, 似有意又
似无意, 全凭兴之所致,而意境
便在不经意中自然天成。因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
来都被视为陶诗意境、风格的名
句,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
境”,这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2020/11/08
6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以山间夕阳,飞鸟归林 进一步渲染隐居之所的 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
2
2020/11/08
陶渊明,名潜, 字元亮,东晋著名诗 人。因不满当时社会 现实,辞去官职,归 隐田园。长于诗文辞 赋,多田园诗。其诗 文多歌颂优美的自然 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 活。代表作有《桃花 源记》、《归去来兮 辞》、《归园田居》 等。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堂检测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 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 层云,决眦入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 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 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 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他的人生经历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 岁前,年少居家,饱读诗书,有过“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理想;第二时期:29岁到41岁,时仕时隐,处在彷徨挣扎 中;第三时期:42岁到62岁,他毅然归居田园,直至病故。
题解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 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 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 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 有致。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 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听读诗歌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体裁:古体诗
古 典 诗 歌
古体诗 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
赏读诗歌
“真意”指的是什么?你感受 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感?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答题步骤: ①分析具体写了什么; 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 活,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以及决心归隐、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第26课《饮酒(其五)》课件(共30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用诗意的笔法,描绘了诗人悠闲 自在、自得其乐的生活图景,展示出作 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达到 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可谓浑然天成。
赏诗
说“有”
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在诗人的生活中“有”什么?
有美景: 草庐、菊、篱笆、南山、山气、飞鸟
“此中有真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开创了_田__园___诗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 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与山水诗的鼻 祖—南朝宋的_谢__灵__运___合称“陶谢”。陶渊明诗文感 情真挚,朴素自然,洒脱恬淡。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等。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 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 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 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 致。
飞鸟
自己
回归自然 回归本性
归巢 归隐
“飞鸟相与还“写了什 么样的情景?表现山诗人 怎样的心情?
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 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 性而动。表现出诗人摆脱官 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 的心情。
(简陋)的草庐 (疏落)的篱笆 (摇曳)的秋菊 ( 葱茏)的南山 (缭绕)的云雾 ( 归林)的倦鸟
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时更加美丽,鸟儿成群相伴飞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中间有人生真意,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如何表达。
赏诗 请找出本诗中的一对反义词
而无车马喧 此中有真意
说“无”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Fra bibliotek1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PPT课件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返回
解释:
继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释: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
返回
返回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资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江西九江)人,诗人。《饮酒》共二十首,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返回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作业:联系全诗,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正意思是:这其中含有的生活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学 古 诗 饮 酒 陶渊明
课文朗读 作者介绍 全文解释 课堂作业
- .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返回
解释:
继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释: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
返回
返回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资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江西九江)人,诗人。《饮酒》共二十首,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返回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原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作业:联系全诗,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正意思是:这其中含有的生活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学 古 诗 饮 酒 陶渊明
课文朗读 作者介绍 全文解释 课堂作业
- .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八年级语文上册26《饮酒》(其五)课件
“见南山”可否改为“望南山”,说说你的想法。
“望南山”,指带着目的地看,不够洒脱,不 够自然。“见南山” 则体现出诗人对于美好 的景观也是悠然、怡然、随便和无目的的姿 态。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洒脱之姿。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真意”,所谓“真”,即是人的自 然本性 , 陶渊明在田园中涵养了一 种自得的精神境域。使他能够独立 于虚伪、污浊的社会之外。从大自 然中领会到这一“真意”就是其人生 理想,作者虽然身居闹市,但因为 他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并没有被 那些喧闹困扰,好像是生活在幽静 的田园中一样。
陶渊明
(其五)
《饮酒(其五)》这首诗,属于《饮酒》组诗二十 首之五,陶渊明自己在前面有个小序,说: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 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陶渊明
三十五岁
• 仕荆江二州刺史桓玄参军。
四十岁 • 任刘裕参军,同年辞职
“见南山”可否改为“望南山”,说说你的想法。
苏轼认为:“见”字妙者,精彩在偶然”,“采 菊之次,偶然见之,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 故可喜也。”而“望南山”,“便觉一篇神气索然 也”。如《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 像云一样“无心”,即没有目的。 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无意中发现了那么美好的一个地 方,留下了惊人的美感,但是,有意去寻找, 却没有结果。
闲适淡泊的样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间的云气。 傍晚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贰
赏意象
赏意象
大声朗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庐
菊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共18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 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 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 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
要辨清楚,却忘了怎样表达。
请同学们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赏析 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默读诗歌, 思考下列问题并形成文字答案,4分钟后 口头展示自学成果。
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问君何能尓?心远 地自偏”。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揭 开了虽身处“人境”却“无车马喧”的谜底, 表明因为自己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 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怎样 的画面?并赏析这两句。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 南山映入眼帘。
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悠然自得、恬淡 闲适的心情。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作者厌弃官场、决心归隐山林的超 脱世俗和悠闲自得的人生追求。
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思考下列 问题并形成文字答案,2分钟后口头展示
自学成果。
1、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为 “望”字呢?为什么?
不能。“望”字是有意识的注视,缺 乏“悠然”的情味,诗中要表现的不是诗人 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 意中映入诗人眼帘的状态,“见”字更能体 现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 潜,字 元亮 , 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 江西九江)人。东晋 诗人。
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课件
明确: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 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探究:
1、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
• •
何宁 曾可 吹枝 落头 北雨 枝盖 。,
陶渊明爱菊,寄寓了 自己孤芳自赏、高洁傲岸 的品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都被视为陶诗意境、 风格的名句,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 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境”, 这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思考:“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 “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题步骤:
1.肯定哪一个更好, 2.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3.运用的……艺术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 4.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现了作者……
·
饮 酒
其 陶
渊
明五
一 导入新课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丈夫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本单元里面哪一位或者说哪几位人物可以称为孟子所说 的大丈夫呢?
周亚夫、愚公、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
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 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 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 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 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 者。诗风平淡自然,朴质清雅。
译: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 悠然间, 那远处的山映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译:山气氤氲,雾气缭绕,夕阳西落,傍 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伴而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探究:
1、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
• •
何宁 曾可 吹枝 落头 北雨 枝盖 。,
陶渊明爱菊,寄寓了 自己孤芳自赏、高洁傲岸 的品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都被视为陶诗意境、 风格的名句,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 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境”, 这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思考:“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 “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题步骤:
1.肯定哪一个更好, 2.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3.运用的……艺术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 4.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现了作者……
·
饮 酒
其 陶
渊
明五
一 导入新课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丈夫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本单元里面哪一位或者说哪几位人物可以称为孟子所说 的大丈夫呢?
周亚夫、愚公、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
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 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 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 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 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 者。诗风平淡自然,朴质清雅。
译: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 悠然间, 那远处的山映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译:山气氤氲,雾气缭绕,夕阳西落,傍 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伴而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谛,但诗人 并未明辨。 世界上美好 的东西往往 是无法用语 言表达的, (总结全篇、点名主旨) 只能用心灵 去感受它。
3、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 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 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 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这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 因此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造社会, 消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 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 参加社会活动。 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 极的一面。
• 一、背诵默写: 1、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 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 是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2、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二、选择题
1、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歌表现了诗人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 节操以及在自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恬适 心情。 B、本诗平淡自然而诗意隽永,情与景相 应成趣。 C、本诗的主旨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 地自偏。” D、诗中的“菊”、“山”、“气”、 “日”、“鸟”这些极富诗情画意的景 物都点出了“真意”的所在。
3.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 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 洁的人生追求。 • 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 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 •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 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 D、第五—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 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作者完全陶醉 在悠闲自得之中。 • 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 总结,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意义,作者想说出来 却不能说出。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原来是自己保留着 一颗远离俗世的心。 这几句语言朴实, 却道出了他自己的 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 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 “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悠闲、 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改成“望”不好,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 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 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 作者的主观情感(采菊的悠闲自得)与 客观景物(南山美景)融为一体,相互 映衬,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无 我之境”,心和自然亲近。显示出了诗 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与那些官场中人 孜孜以求名利截然不同。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写南山美景)
山中的落日, 回巢的飞鸟, 都显得那样美 妙,诗人从中 体会乐趣。而 飞鸟归巢自然 勾起了诗人辞 官归隐的联想。
探究: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写田园之景,抒 隐居之情,以纯朴自 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 诗人闲适的生活,感 悟到的人生真谛和对 自然风光的喜爱。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由山中之景领 忘言。 会到人生真
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 推《桃花源记》。他是东晋开国 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 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 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 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 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 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 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 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仰慕陶渊明 人品尤其李白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和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讲
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 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 “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 闲。”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 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 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 陶饮 渊酒 明 》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 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 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 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 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 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 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 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 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 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1、想想这首诗讲了几层意思,
分别写的是什么? 2、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 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 如此的安宁呢? 3、选出 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谈谈你 喜欢的原因
1至4句为 第一层,讲作 者因为能够超 脱现实纷扰, 有高尚的精神 境界,所以觉 得所在的地方 也偏僻幽静了。
至10句 为第二层, 说明欣赏美 丽的自然景 物,能获得 无限的意趣。
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仰慕陶渊明人 品尤其李白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 思想,和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 一脉相承的。 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 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晚年在《与苏辙 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 一。” 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 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 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 然生气。”
2、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 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 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快乐。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 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一景象的赞美,表现 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 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 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 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渊明,一字元 亮,东晋时期著名的山 水田园诗人、辞赋家、 散文家。曾著《五柳先 生传》以自况,卒后朋 友私谥“靖节”,故后 人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 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 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 一类是汉魏以来继承抒情言 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 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 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 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 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 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 篇,韵文5篇,散文4篇
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
1、《桃花源记》 (散文)
2、《五柳先生传》(传记) 3、《归园田居》 (田园诗)
按节奏诵读诗歌: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