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细菌耐药机制课件

合集下载

细菌耐药机制 ppt课件

细菌耐药机制 ppt课件
(2)喹乙醇外排泵-oqxAB 介导对喹乙醇、氟喹诺酮类、ampicilin 等的耐药 。
细菌耐药机制
(3)AAC(6)-Ib-cr基因 Aminoglycoside acetyltransferase 介导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的耐药 .
(4) qepA基因 quinolone efflux pump
AAC(6')-Ib-cr
3、氨基糖苷苷类
耐药的主要机制 1.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有三类: 乙酰转移酶修饰酶基因: AAC(1)、 AAC(2)等。 磷酸转移酶修饰酶基因:APH-I、 APH-II等 核苷转移酶修饰酶基因: ANT-I 、ANT-II等。
2.质粒介导的高水平耐药基因 RmtA、 RmtB、RmtC、RmtD、RmtE等。 能介导对几乎所有本类药物的高水平耐药。
细菌耐药机制
1、研究涉及的细菌和药物
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奇异变形 杆菌、里默氏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魏氏梭菌、空肠弯 曲菌等。
菌菌株样品来源:临床分离菌、健康动物分离菌、 动物粪便、饲养场工作人员、饲养场周围土壤等。
细菌耐药机制
研究的药物覆盖了80%以上的药物品种: 氟喹诺酮类、磺胺药、氨基糖苷类、大环内
XDR- resistance to all but 1 or 2 Pan Drus Restant-PDR
PDR- resistance to all antibiotics as first-line emperical therapy Extreme Drus Restant-XDR
XDR- resistance to all antibiotics as first-line plus second-line drugs

细菌耐药机制.ppt

细菌耐药机制.ppt

β-内酰胺酶分类
1989年, Bush 1995年, Bush-Jacoby-Medeiros 修订补充,沿用至今。 2007年,Queenan and Bush (Clin Microbiol Rev. 2007,20:440-458)
Bush, Jacoby & Medeiros -内酰胺酶分类表(1995)
改变外膜通透性,减少抗生素进入 增加外流 产生生物被膜。
细菌耐药机制示意图
微生物间的抗生现象
抗生物质:微生物生长末期产生 的次级代谢产物。抑制自身蛋白、 酶合成,降低代谢,节能;杀灭 对手。
抗生现象:为了不被其它微生物 产生的抗生物质侵入与杀灭,不 断加强自身耐受与抵御能力的现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G+比例 28.8% 33.5% 38.2% 22.7% 30.8% 25.2%
G-比例 71.2% 66.5% 61.8% 77.3% 69.2% 74.8
G+菌株分布
占革兰阳性菌比例 9% 1% 25%
65%
葡萄球菌属 肠球菌属 链球菌属 其它革兰阳性菌
15% 0%
27%
58%
葡萄球菌 肠球菌 链球菌 其它
合计69%(2004-2005)
抗菌药物分类
β-内酰胺类 ❖ 青霉素类:青霉素G、甲氧西林、氨苄
西林、 哌拉西林… ❖ 头孢类:一、二、三、四代… ❖ 其它β-内酰胺类:头霉素、碳青霉烯、
单环、酶抑制剂、氧头孢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
替米星…
抗菌药物分类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 霉素、罗红霉素…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沙星、莫 西沙星、加替沙星… 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四环素类:米诺环素、替加环素…

《细菌耐药性机制》PPT课件

《细菌耐药性机制》PPT课件

医学PPT
13
• 由于这种主动流出系统的存在及它对抗菌 药物选择性的特点,使大肠埃希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 菌、空肠弯曲杆菌对四环素、氟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氯霉素、β-内酰胺类产生多重 耐药。
医的形成
• 细菌生物被膜是指细菌粘附于固体或有机 腔道表面,形成微菌落,并分泌细胞外多糖蛋 白复合物将自身包裹其中而形成的膜状物。
菌多次接触抗生素后,菌株发生突变,产生OmpF蛋白的 结构基因失活而发生障碍,引起OmpF通道蛋白丢失,导 致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药物进入菌体内减少。在铜绿 假单胞菌还存在特异的OprD蛋白通道,该通道晕粗亚胺 培南通过进入菌体,而当该蛋白通道丢失时,同样产生特
异性耐药。
医学PPT
12
• 4、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医学PPT
10
• 如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高度耐药就是通过此机 制产生的;细菌与抗生素接触之后产生一种新的 原来敏感菌没有的靶蛋白,使抗生素不能与新的 靶蛋白结合,产生高度耐药。
• 如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是既产生β-内酰 胺酶又增加青霉素结合蛋白的量,同时降低青霉 素结合与抗生素的亲和力,形成多重耐药机制。
医学PPT
11
• 3、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 很多光谱抗菌药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或作用很弱,主要 是抗菌药物不能进入铜绿假单胞菌菌体内,故产生天然耐
药。细菌接触抗生素后,可以通过改变通道蛋白(porin) 性质和数量来降低细菌的膜通透性而产生获得性耐药性。
正常情况下细菌外膜的通道蛋白以OmpF和OmpC组成非 特异性跨膜通道,允许抗生素等药物分子进入菌体,当细
医学PPT
16
• 6、交叉耐药性:

《细菌耐药机制》课件

《细菌耐药机制》课件
《细菌耐药机制》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细菌耐药性的概述 •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 细菌耐药性的传播途径 • 细菌耐药性的防控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细菌耐药性的概述
细菌耐药性的定义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 产生耐受性,使得该抗菌药物无法有 效抑制或杀死细菌。
细菌耐药性是由于基因突变或获得外 源基因所导致,是细菌为适应环境变 化而产生的一种生存机制。
耐药机制的复杂性
细菌耐药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 个基因和蛋白的相互作用,目前 的研究尚未完全揭示其奥秘。
数据整合与分析的
挑战
大量的细菌耐药数据需要有效的 整合与分析方法,以挖掘更深层 次的规律和机制。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发展新型研究技术
未来需要发展更高效、更精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以深入探究细菌耐药机制。
01
指耐药细菌通过繁殖将耐药性传递给后代,主要发生在菌株或
菌种之间。
耐药基因的遗传
02
耐药基因可以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上,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
代,使后代获得耐药性。
耐药细菌的进化
03
在长期抗生素选择压力下,细菌发生基因突变和进化,产生更
强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水平传播
01
02
03
水平传播
指耐药细菌通过直接接触 或间接接触在不同菌株或 菌种之间传递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天然耐药性
某些细菌天生对某些抗菌药物具有抵 抗力,不受抗菌药物影响。
获得性耐药性
细菌在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基因突 变或获得外源基因而获得对药物的耐 受性。
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
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有效控制 了细菌感染。

细菌耐药机制.ppt

细菌耐药机制.ppt

AAC2006; 50:3457-59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青霉素G 苯唑西林 甲氧西林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唑林 头孢克洛 头孢呋辛 头孢丙烯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妥仑 头孢吡肟 亚安培南 美洛培南
红霉素 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司巴沙星 左氧沙星 莫西沙星 加替沙星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 替考拉宁
合计69%(2004-2005)
抗菌药物分类
β-内酰胺类 ❖ 青霉素类:青霉素G、甲氧西林、氨苄
西林、 哌拉西林… ❖ 头孢类:一、二、三、四代… ❖ 其它β-内酰胺类:头霉素、碳青霉烯、
单环、酶抑制剂、氧头孢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
替米星…
抗菌药物分类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 霉素、罗红霉素…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沙星、莫 西沙星、加替沙星… 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四环素类:米诺环素、替加环素…
产生灭活酶
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氯霉素 夫西地酸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灭活酶 β-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灭活酶 乙酰化酶 腺苷化酶 核苷化酶 磷酸化酶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I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酯酶I、酯酶II 核苷酸转移酶
β-内酰胺酶发展
第一阶段是由于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导 致产生质粒介导青霉素酶,致使耐青霉 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增加。
Pcase V Pcase I CXase
没包括 Pcase IV Pcase II, PCaseIII
C
头孢菌素类
- - Amp C酶(从阴性菌中

《细菌耐药机制》课件

《细菌耐药机制》课件

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来减缓和预防细菌耐 药问题的发展。
靶点的变异
1 靶点的定义
解释细菌中的靶点是指药物作用的特定分子。
2 靶点变异的原理
探究细菌如何通过基因突变改变靶点属性以抵抗药物的机制。
3 靶点变异的影响
说明靶点变异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和治疗选择的挑战。
治疗药物的降解
青霉素酶的介绍
详细讲解青霉素酶是如何降解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β-内酰胺酶的介绍
美唑烷抗性基因
1 抗性基因的来源
详细讲解美唑烷抗性基因的来源和起源。
2 抗性基因的特点
探究美唑烷抗性基因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3 抗性基因的作用
解释抗性基因如何帮助细菌克服美唑烷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结论
1 细菌耐药机制的重要性
2 减缓与预防细菌耐药的措施
总结细菌耐药机制在传染病治疗中的重要 性和影响。
细菌耐药机制的常见类型
1 靶点的变异
2 治疗药物的降解
详细介绍细菌通过改变药物的靶点来抵抗 治疗的机制。
解释细菌产生特定酶类来降解治疗药物的 耐药机制。
3 整体外激素排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美唑烷抗性基因
讨论细菌通过排泄外泌体来避免药物进入 细胞的耐药机制。
探讨细菌通过特定抗性基因来抵抗美唑烷 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探讨β-内酰胺酶如何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失效。
供体的信息
解释供体在药物降解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耐药机制产生的原因。
整体外激素排出
1 外泌体的特点
介绍外泌体在细菌中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细菌外泌体的分类
探讨不同类型的细菌如何利用外泌体进行外泄。
3 渗透耐药
解释如何通过外激素排出机制来抵御药物的治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