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龙年赏龙图
龙年说龙:山西博物院藏商代龙形觥
![龙年说龙:山西博物院藏商代龙形觥](https://img.taocdn.com/s3/m/e4fc789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6.png)
龙年说龙:山西博物院藏商代龙形觥文 图/杨涛在甲骨文中,龙为“”(《乙编》3797)、“”(《乙编》5409)。
龙为象形字,以“”为例,为巨口长身之形,是吻,是身体,是角,由此可看出商人对龙的认识为长身、巨嘴、立角的神异动物。
《周礼·夏官》有云:“马八尺以上为龙。
”《管子》所载的龙明显多了神通:“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
欲小则化如蚕,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
变化无日,上下无时。
”《贾谊新书》凸显了龙之无常:“龙之神也,其惟兹能乎?能与细细,能与巨巨,能与高高,能与下下,吾故曰‘龙变无常’。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解最为著名:“鳞虫之长。
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文献记载中的龙显然不是俗物,其形能大能小,其身能上能下,为古人心中的神祇。
1958年,山西石楼桃花庄农民耕地时发现一座晚商时期残墓,随之出土的铜器中有一件龙形觥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到商人心中的“龙”。
山西龙形觥龙形觥是极少数龙造型的青铜器之一,通高19厘米,长44厘米,宽12厘米。
整体呈弧形犀牛角状,分器身和器盖两部分,与甲骨文中“龙”的形象相符。
器身前部为昂起的龙头,“臣”字眼,瓶状角,上下颌之间留出锯齿状空间。
器身两侧有四系,以备悬挂使用。
器身侧面主体纹样为阴线刻画的鳄鱼纹和龙纹,前后排列,彼此独立。
主体纹样四周剩余空间填充面积较小的鸟、鱼、龙等纹样。
器腹装饰并列的两排身体弯折的蛇纹。
圈足为对称的长吻鱼纹。
这些皆是殷商晚期铜器常见的纹饰和布局。
器盖表现为带有弧度的长梯形,与龙形觥的外形相吻合。
盖中间有一突出的捉手,以供拿起和放下,也说明了龙形觥的实用性。
器盖表面浅浮雕蜿蜒曲折的龙纹为主体纹样,此龙纹前端与立体龙头相连(形成一个立体与平面艺术造型的奇妙联接),龙纹尾端盘卷,与另外龙形觥一条小龙的尾巴相勾连,形成螺旋形状。
剩余空间由长尾鸟纹和弯曲的蛇纹填充。
年代发掘简报《山西吕梁县石楼镇又发现铜器》简单介绍了桃花庄晚商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金器和骨器,其中也包含龙形觥。
龙年探索中国龙的文化意义和象征
![龙年探索中国龙的文化意义和象征](https://img.taocdn.com/s3/m/e31b45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6.png)
龙年探索中国龙的文化意义和象征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每逢龙年,中国人民都会热切期待,庆祝并展示对龙的崇敬。
本文将探索中国龙的文化意义和象征,从历史、传说、艺术和聚会等方面深入解读,并探讨龙年作为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对中国人民的情感和社会影响。
一、龙的历史渊源中国龙是古老而神秘的存在,早在四千年前的先民文化中就有龙的元素。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都有关于龙的描绘、故事和管理规定。
这些记载,为后来龙的神话和传说奠定了基础。
二、龙的传说与神话中国的龙有许多不同的传说和神话与之相关。
其中,最有名的可能是《山海经》中的龙王。
龙王被描绘为一个巨大的神灵,掌管着水的平衡和天气的变化。
龙,被视为掌管自然元素和人民命运的强大力量,常常被描绘为具有人身和龙身结合的神奇生物。
龙的传说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意识深处,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龙的艺术表现龙在中国艺术中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雕塑、剪纸等。
中国美术中常常可以见到龙的形象,比如龙的画卷,龙的雕塑作品等。
龙在艺术中被描绘得威严而庄严,传达出权威和神圣的氛围。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龙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对人性和宇宙的思考。
四、龙年的欢庆和习俗每逢龙年,中国人民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龙的崇敬和祝福。
传统习俗包括舞龙、放烟花、吃龙须面、贴春联等。
这些庆祝活动凝聚了人们的热情,展示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
此外,龙年也被认为是吉利的一年,人们会在这一年做出一些重要的人生决策,如结婚、买房等,以求得好运和好兆头。
五、龙年的社会影响龙年作为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对中国人民的情感和社会影响深远。
例如,产生了大量的龙年纪念品和红色装饰品,为各行各业带来了经济机遇。
此外,在龙年期间,政府和社会组织也会组织各种庆祝活动,加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龙年的到来,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研究,促进了中华文化世界传播。
壬辰年各国龙生肖鉴赏
![壬辰年各国龙生肖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12d8a17cc7931b765ce155f.png)
一、列士敦士登(2011年11月14日)列支敦士登将于今年年底发行其首枚中国生肖邮票——壬辰龙年生肖邮票,邮票图稿日前揭晓。
早在去年10月29日,在上海世博会列支敦士登世博邮政特别活动暨邮票日上,列支敦士登邮政股份公司董事长布鲁诺·贡顿斯佩尔格就透露:“再过一年多,列支敦士登将迎来邮票发行100周年纪念,届时精心设计的中国生肖题材的龙年邮票将会问世,并将与龙的子孙共同欢庆壬辰龙年。
”即将面世的这枚生肖邮票创意新颖、设计独特、色彩鲜艳。
在一矩形票幅中,有一个直径为40毫米的圆, 圆内刻有一条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完全镂空的中国龙活灵活现的形象集邮门户网。
这条腾空起舞的中国龙和邮票左上方的中文“龙”字共同迎接壬辰龙年的到来。
这枚邮票以小版张形式发行,小版张的设计同样新颖。
小版张的下方是一个龙年邮票的四方连,两边有“福”、“禄”、“寿”、“禧”的金色中文字,上方是以“八卦”形式展示的一幅金色的“十二生肖全家福”,其中不仅有八卦的各种符号,也有十二生肖的各种图案,还有天干、地支的中文字等,充分体现了中国“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的文化内涵。
小版张通红的底色上点缀着金色的图案和文字,呈现出新年喜庆和吉祥的景象。
二、日本(2011年11月21日)日本邮政2011年11月11日发行“龙年贺年邮票”全套4枚,延续了日本生肖票一贯的风格,以乡土玩具为素材设计而成,50日元邮票图案采用相模土铃手工艺品“龙头”,80日元的图案则采用了土左用纸糊的手工艺品“龙”。
其中有2枚为正常使用的面值,另外2枚为附捐邮票。
附捐邮票上带有兑奖号码,在2012年1月23日后可以凭有中奖号码的邮票,兑换家用电器产品和2012年生肖小型张(非卖品)。
日本邮政还于11月21日发行了干支文字小版张系列第8组——壬辰龙年邮票,10枚邮票分别展示了室井玄耸的金文体、关正人的金文体、斋藤瑞仙的金文体、石飞博光的隶书、大野祥云的草书、柿下木冠的甲骨文体、青柳志郎的楷书体、饭岛春美的楷书体、大乐华雪的隶书体和米本一幸的甲骨文体书法文字。
关于龙的文物
![关于龙的文物](https://img.taocdn.com/s3/m/6fa81e48e518964bcf847c4a.png)
龙年赏龙:有关龙的文物[22P]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也是唯一带有神性的动物,蛇身、蜥腿、鹰爪、鹿角、鱼鳞、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
龙年到了,在此为您盘点一批有关龙的历代文物。
康熙釉里红海水云龙纹缸,清。
高28.8厘米,口径28.7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缸扁圆形,敛口,口和底径度相近,圈足砂底。
缸内外施满釉,外部以釉里红绘两条巨龙,于海面上戏珠。
龙身翻转,扭动成弧度很大的S形,四肢强劲有力,缸的近底处用青花绘礁石,墨彩、绿彩绘海浪,更衬托出龙的阳刚之美和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
三龙十六连弧铜镜;战国;直径14厘米,边高2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镜三弦纽,八出葵花形纽座,座外环饰三龙,张口回首,相呼相应,长尾卷曲,以菱形云雷纹为地,镜缘饰十六内向连弧纹;宋人九歌图卷;宋;纵44.4厘米,横73.5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纸本。
本幅六接,通卷白描楚辞九歌,顺序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泊”、“山鬼”。
每歌画面有乾隆补写原辞,末端有跋,款识"乾隆辛未初冬御笔",本幅末署李公麟画伪款,前后隔水均有乾隆御题。
画面中龙的形象具有宋代典型特征。
杏黄缂丝云龙纹朝服料;清;长136.5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衣料又称“织成料”,即只要按照织成料进行裁缝即可制成朝服。
此衣料杏黄地,全身有龙八条均为金线织成,下间有五彩云及八宝立水。
整个衣料色泽搭配合理显得富丽华贵。
缂丝团龙八吉祥一品朝服;清;长136.5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朝服,蓝地斜襟侧开,领袖为石青色,袖为马蹄状,片金缘。
两肩绣团龙各一,胸、背绣正面龙各一,襟绣四团龙间有五彩云图案,下幅立水。
是我国清代官吏朝见皇帝时所穿服饰。
清代官吏穿五爪蟒龙纹服需由皇帝赐准。
水鸟啄鱼纹彩陶壶;新石器时代;高21.6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8.5厘米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陶壶细泥红陶,手工制成。
龙年话龙票
![龙年话龙票](https://img.taocdn.com/s3/m/35d1f6cd08a1284ac8504315.png)
龙年话龙票———彩票中的龙券解析明年是农历壬辰年中国的龙年,龙,十二生肖排位第五,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乃万兽之首,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神化的龙为历代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利象征,也就从此有了中国龙这一说。
至盛世收藏以来,在名目众多的收藏品中不乏我们看到很多关于龙的藏品,邮票中有清朝的大龙邮票,十二生肖龙票,瓷器中有清雍正的青花矾红云龙大盘,这些关于龙的奇珍藏品大家比较清楚,但是在收藏品大家族的成员中,新起来的成员未必大家知道了,这就是彩票收藏,而在彩票的收藏中又是以龙券最为先,龙图在彩票中出现的最早时间是中募委在1988年2月10日,即中国的戊辰年(农历生肖龙年)的正月初一,新中国的首套《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券——龙券》正式发行,全套为10枚,图案为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上前后各有9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雾波涛中的蚊龙浮雕的“龙”图和一个草书写的“龙”字,图案精美,由10种鲜亮的颜色来区别和提高视觉效果。
10枚奖券的龙图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九龙张牙舞爪,气势磅礴,好似从天而降,腾云驾雾,翻江倒海。
在添上草书的“龙”映衬烘托无不体现出这套奖券的精品设计之作,与此同一天,中国集邮总公司为纪念新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首期奖券发行,特行了一枚印有“中募委”徽志,封上贴有1988年生肖“龙”邮票并加盖纪念邮戳的PFV25的纪念封,封内装有首期纪念龙券一枚,无兑奖号码,不参加兑奖,仅以此为纪念赠送有关单位的纪念奖券。
因为发行量仅1万套,实际存量估计更少,而与正式的有兑奖功能的奖券区别是在中奖号码区内印有赵朴初先生的题词“有奖募捐、利国利民”八个字,而具有兑奖功能的J1龙券,也因为发行期早,人们的收藏观念淡薄,没中奖的大都丢弃了,造成了此票的珍惜。
龙券除J1之外,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还分别发行过J3“龙券”,也是10枚一套,票幅为横式(J1券为竖式),票幅比J1稍小,每枚彩票左侧都写有一个草书龙,图案选择大都是秦、汉时期壁画,瓦当、砖画、碑刻上的龙纹图,龙纹是中国传统各类艺术品中运用最丰富最优美的装饰纹样之一,在中国古代壁画中也是最喜闻乐见的题材。
壬辰年龙邮票:收藏界的翘楚
![壬辰年龙邮票:收藏界的翘楚](https://img.taocdn.com/s3/m/39cc8fff856a561253d36f04.png)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生肖邮票、各种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壬辰年龙邮票:收藏界的翘楚
俗话说“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刚好遇到12年是龙年,所以这年发行的生肖邮票壬辰年龙邮票也别有一番收藏的意义和价值,吸引更多爱好收藏的人争相投资。
壬辰年龙邮票是为了迎接2012年龙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生肖邮票,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龙”是地位权利的象征,为我们带来着祥和富贵,一直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存在。
而2012年发行的壬辰年龙邮票就地有着特殊的意义,对收藏界来说也是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
这枚壬辰年龙邮票上的“蟠龙”的图案出自于名画家陈邵华的笔下,造型雍容华贵十分引人瞩目,栩栩如生透露出庄严高贵以及无可抗拒的大气与恢弘,很富有明清时期的风范,
从造型设计上来看就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另外壬辰年龙邮票上的这只“蟠龙”从画面上来看,极力展示了我国作为大国所拥有的气度和风范,画面实在精美寓意也非常的美好,展现出一幅“祥龙祈福”的震撼人心的画面。
不仅在国内这枚壬辰年龙邮票受到疯狂追捧,国外也有许多收藏者们对这枚邮票爱不释手,壬辰年龙邮票所展现出来的浓郁的中华民族历史底蕴是其他邮票所不及的。
况且一直以来生肖邮票都受到国人的喜爱和收藏界的热情追捧,作为最受欢迎的龙年邮票自然价值不菲,价格也会持续增涨,相信收藏投资壬辰年龙邮票不会有错。
关于龙的历代国宝文物
![关于龙的历代国宝文物](https://img.taocdn.com/s3/m/b437f7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e.png)
关于龙的历代国宝文物“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千百年来,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2024年是农历甲辰年龙年,在璨若星河的齐鲁瑰宝中,也有不少“龙”的元素和图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寻找关于文物瑰宝中的“中国龙”吧一、中华第一龙:石块堆塑龙,距今约8000年,1994年出土于辽宁省阜新市查海遗址。
特征:此神龙由大小相仿的红褐色石块人工堆砌而成,龙头面向西南,龙尾指向东北,全长19.7米,龙身宽约2米,头部宽达到5米。
二、长江流域第一龙:卵石摆塑龙,距今约6000年,1993年出土于湖北省黄梅县焦墩遗址。
特征:此神龙由鹅卵石摆塑而成,全长7米,躯干长4.46米,高2.26米,头西尾东,龙首高昂,尾端上卷,背部有立鳍,腹部有四足。
石龙四周还有用卵石摆塑的鱼、龟、蛇等动物形象。
三、濮阳蚌塑龙:距今约6000年,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遗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特征:此神龙由蚌壳精心摆塑而成,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
四、白玉猪龙:距今约5500年,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特征:此神龙高15厘米、宽10.2厘米、厚3.8厘米。
五、含山玉龙:距今约5300年,1998年出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遗址。
特征:此神龙长4.4厘米、宽3.9厘米、厚0.2厘米。
其首部圆雕呈兽面,沿环一周外侧刻一规整的弧线,表示脊背线,与脊背线相连的有17条向外放射的斜线。
六、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亦称“中华第一龙):距今约5000年,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特征:此神龙呈墨绿色,“C”字形,龙体通高26厘米,横截面略呈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
吻部前伸,双眼突起呈梭形,额及颚底皆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颈脊起长鬣,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
龙尾内卷。
龙背有对穿的单孔,孔外径0.95、内径0.3厘米。
龙年风水年龙年最适合布置家居的风水摆设
![龙年风水年龙年最适合布置家居的风水摆设](https://img.taocdn.com/s3/m/201e25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f.png)
龙年风水年龙年最适合布置家居的风水摆设在中国文化中,龙是象征着权威、威严和吉祥的动物,而龙年则被认为是最具吉祥和好运的一年。
在龙年来临之际,为了迎接这个充满幸福和繁荣的年份,人们开始重新布置家居,以吸纳龙年所带来的好运气。
而在家居布置中,风水摆设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布置在家中的龙年风水摆设。
1. 龙雕像龙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将一尊龙雕像摆放在家中是非常吉利的。
龙雕像可以摆放在客厅或书房等重要位置,以求得权威和威严。
在选择龙雕像时,可以选择华丽而又精美的设计,以突显龙的威严气势。
同时,还要注意龙雕像的材质和颜色,最好选择金色或红色的雕像,以增加财富和吉祥的氛围。
2. 龙壁画龙的形象也可以通过壁画来展示,这样可以增加家居的艺术氛围。
选择一幅富有动感和神秘感的龙壁画,可以将其放在客厅或餐厅的墙壁上,以吸引好运气。
龙的形象可以是一个龙头、一条蜿蜒曲折的龙身,或者是一条飞舞的龙,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适合的龙壁画。
3. 红色布置在龙年布置家居时,红色是不可或缺的色彩。
红色代表着热情和吉祥,能够带来好运气。
可以在家中的装饰品、布艺、窗帘等地方添加红色元素,以营造喜庆的氛围。
同时,还可以选择红色的床品、地毯或沙发套,以增加家居的热情氛围。
4. 水景摆设在风水学中,水是财富的象征。
因此,在龙年布置家居时,增加水景摆设是很重要的。
可以在家中摆放一个小型的室内水景,或是摆放一个装有水的鱼缸。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房间的氧气,还可以带来财富和繁荣的能量。
5. 金鱼摆设金鱼也是一个充满吉祥和好运的象征。
在龙年家居布置中,可以选择一个精美的鱼缸,里面养上几只金鱼。
金鱼的金色代表着财富和好运气,能够为家中带来积极的能量。
同时,观赏金鱼游动的景象也可以缓解压力,增加生活的乐趣。
6. 寿字摆设寿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长寿和吉祥的一个符号。
在龙年家居布置中,可以摆放一幅寿字的字画或装饰品。
将寿字放在客厅或书房等重要位置,既能迎接龙年的好运气,也能寓意健康和长寿。
龙年元宵展“龙”图 2012年02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龙年元宵展“龙”图 2012年02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https://img.taocdn.com/s3/m/14bdb93cf111f18583d05a0a.png)
龙年元宵展“龙”图∙2012年02月06日∙【PDF版】本报记者霍晓蕙今天是农历壬辰龙年的元宵节,我国历来有舞龙灯的风俗,本期《齐鲁鉴赏》,记者精心盘点,展示出12件具有龙形图案的“龙”宝贝,以飨读者。
其中,既有皇族权贵用品,有艺术大师齐白石早期的木雕,也有民间藏品。
龙年元宵展龙图,希望能给广大读者带来节日的喜庆。
1.红山文化碧玉龙红山文化碧玉龙,距今5000年—6600年,高26cm,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
碧玉龙通身由墨绿色玉雕磨而成,古朴稚拙,呈弯曲C字形,鼻端平滑,“龙”头较长。
龙身中间部位有对穿的小孔,孔的位置十分考究,如用绳系挂,头尾恰在同一水平线上。
碧玉龙以独特的造型,隐喻的文化内涵,名扬中华,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2.沂南北寨汉画像青龙出土于山东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中的青龙,张牙舞爪,活力四射,浅浮雕加阴线刻的技法运用使得形象鲜明,劲感十足。
3.良渚文化龙首玉镯1987年浙江省余姚县瑶山出土,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龙首图像以浮雕法突出于手镯的外侧,整个纹饰图案饱满而有灵气,与我国传统观念中龙的形态颇为相似,因此定名“龙首纹”。
4.圆明园龙首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原位于圆明园一个扇形喷水池上,是清代工匠在传教士郎世宁的指导下,结合中国人对龙的理解,熔铸出的杰作。
其中的“龙首”威武异常,龙头生角,神韵倍增。
龙首如今下落不明。
5.清景泰蓝鎏金龙纹瓶这件高68cm的清乾隆时期的景泰蓝鎏金龙纹瓶是御用瓷器中的一件,立体造型的盘龙攀于瓶颈,龙爪紧附于瓶体,瓶身通用“万”字,寓意“万寿无疆,大清基业永存”,在皇家贵族器物中亦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6.乾隆交龙钮白玉玺在香港苏富比2008年举行的“皇威万代”专场拍卖会上,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以6338万港元成交,刷新白玉世界拍卖纪录。
这件玉玺是乾隆皇帝在继位初期制作的重要宝玺之一。
玉玺质地温润,通体洁白致密,且印面达到12.5平方厘米,是所有乾隆帝名号玺中最大的一方。
《邮票图说生肖文化—龙》(一)
![《邮票图说生肖文化—龙》(一)](https://img.taocdn.com/s3/m/e60bb7c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7a.png)
《邮票图说生肖文化—龙》(一)邮说中国—生肖系列邮票图说《生肖文化-龙》(一)悠然雅士2020年2012《壬辰年》小版张—生肖之“龙”2012-1《壬辰年》邮票—“龙”起源于多种动物越南2011《龙年》邮票—“龙”起源于鳄鱼蛇2012-1《壬辰年》邮票—“龙”起源于图腾合并新加坡2012《龙年》极限片—“龙”起源于天象树神2017-11《中国恐龙》小版张—“龙”起源于恐龙记忆冰岛1989《龙年》邮票—“龙”由外邦传入中国塞尔维亚2012《龙年》小型张—“龙”起源于西方妖龙2012-1《壬辰年》邮票—“龙”起源于模糊崇拜2000-4《龙文物》“新石器时代·玉龙”邮票—原龙期之“龙”2017-8《红山文化玉器》“玉龙”邮票邮戳—原龙期之“龙”1982T75《西周青铜器》“牛首夔龙纹鼎”邮票—夔龙期之“龙”2000-4《龙文物》“汉·青龙瓦当”邮票—飞龙期之“龙”2012《壬辰年》邮戳“汉玉龙璧”—飞龙期之“龙”2000-4《龙文物》“唐·盘龙纹铜镜”邮票—行龙期之“龙”2000-4《龙文物》“清·紫檀宝座嵌螺钿云龙”邮票—黄龙期之“龙”2000-4《龙文物》“金·坐式铜龙”邮票极限片—黄龙期之“龙”2012-1《壬辰年》极限片—祥龙期之“龙”2012-1《壬辰年》极限片—龙有“九似”蒙古2000《十二生肖》“龙”邮票—白色、有角、四足龙2012-1《壬辰年》极限片—黄色、有角、四足龙2012-1《壬辰年》极限片图案—龙性好飞喜水“弄涛”新加坡2012《龙年》极限片图案—龙性喜水“播散甘霖”2017-7《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智收白龙马”极限片—龙性好飞观音乘龙2012-1《壬辰年》极限片—龙性喜水2012-1《壬辰年》小版张—干支纪年之“壬辰年”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2012《龙年新禧》小型张—生肖纪年之“(辰)龙年”2000-1《庚辰年》极限片—“龙”入选十二生肖不丹2000《龙年》小型张—十二生肖第五位之“辰龙”1981T67《庐山》“龙首崖”邮票—崖似龙首的自然龙迹2001-25《六盘山》“泾河老龙潭”邮票—潭似龙形的自然龙迹2009-18《黄龙》“五彩池”小型张—黄龙沟状如黄龙的自然龙迹香港2008《神州风貌系列第七号·黄龙》小型张—黄龙沟状如黄龙的自然龙迹2006-16《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卧龙湾”邮票—沙洲酷似卧龙的自然龙迹2006-9《天柱山》“青龙探海”邮票—山似青龙卧伏的自然龙迹2004-8《丹霞山》“翔龙湖”邮票—湖面形似腾飞青龙的自然龙迹2005-7《鸡公山》“青龙飞瀑”邮票—潭似青龙的自然龙迹1981T67《庐山》“黄龙潭”邮票—降服黄龙的神话龙迹2012《壬辰年》河南南阳“卧龙岗”邮戳—纪念诸葛亮的人物龙迹2012《九子迎福》小版张—龙之“九子”2012-1《壬辰年》极限片—东海龙王敖广香港1993《中国弦乐器》“二胡”邮票—龙头“囚牛”《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囚牛”《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囚牛《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睚眦”《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睚眦”《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狴犴”《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狴犴”《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狻猊”2012《壬辰年》邮戳—龙子“蒲牢”《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蒲牢”《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赑屃”《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赑屃”1996-21《西夏陵》“神门鸱吻”邮票—龙子“鸱吻”《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螭吻”《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饕餮”《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饕餮”《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椒图”《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椒图”《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貔貅”《龙生九子》邮资片—龙子“貔貅”《中国1996第9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南京六朝石刻-辟邪”小型张—龙子“辟邪”2004-2《桃花坞木版年画》“麒麟送子”极限片—龙亲“麒麟”1999-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大版张—“龙”的56个民族《十二生肖》“辰龙”极限片—龙的传人”PF194《郑州炎黄二帝塑像》邮资封—“龙之祖”炎帝、黄帝几内亚比绍2010《中国历史朝代·三皇五帝》小型张和边纸—“始祖”炎帝女娲伏羲黄帝帝喾颛顼帝尧帝舜《内黄二帝陵》贺年邮资封—“龙之祖”帝喾颛顼1987T120《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邮票—始祖“盘古”1987T120《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极限片—始祖“盘古”澳门2001《易经八卦》“伏羲氏画卦图”小型张—始祖“伏羲”澳门2001《易经八卦》“伏羲氏画卦图”小型张极限片—始祖“伏羲”台湾1994《发明神话》“伏羲氏画八卦”邮票—始祖“伏羲”1987T120《中国古代神话》“女娲造人”邮票—始祖“女娲”1987T120《中国古代神话》“女娲造人”极限片—始祖“女娲”台湾1994《发明神话》“神农氏造农具”邮票—始祖“炎帝”1988T124《戊辰年》极限片—始祖“黄帝”2006PP31《人文初祖-黄帝》邮资片—始祖“黄帝”图片“帝喾”—始祖“帝喾”图片“帝喾”—始祖“帝喾”图片“蚩尤”—始祖“蚩尤”台湾1972《先贤先圣》“帝尧”邮票—始祖“唐尧”台湾1972《先贤先圣》“帝舜”邮票—始祖“虞舜”台湾1972《先贤先圣》“夏禹王”邮票—始祖“夏禹”《龙的传说》小版张—传说“天宫龙王”、“龙王降福”等《辰龙送福》小版张—传说“天宫龙王”“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龙王降福”等澳门20 03《易经八卦》小全张—“龙”最早见于《易经》澳门2008《易经·八卦》“克服危机图”小型张—“龙”最早见于《易经》20 19-17《中国古代神话》“大禹治水”邮票—禹斗蛟龙台湾1962《故宫古画》“赵匡胤”邮票—有龙助战宋太祖于江亭2019-1 7《中国古代神话》“神农尝百草”极限片邮戳—《山海经》载“乘龙”神人2019-17《中国古代神话》“大禹治水”极限片—鲧变黄龙为禹《李孝萱十二生肖》“龙行虎步”邮资片—烛龙几内亚比绍2007《中国历代帝王》小版张“黄帝”邮票—应龙蓄水助战黄帝台湾《祥禽瑞兽》邮票—东方之神“青龙”塞拉利昂《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小全张“汉高祖”邮票—刘邦是其母与神龙交而生多米尼加联邦《世界名胜古迹》小型张“秦始皇”—“祖龙”秦始皇邮票图说《生肖文化—龙》未完见(二)5、烛龙。
2012中国壬辰(龙)年金银纪念币
![2012中国壬辰(龙)年金银纪念币](https://img.taocdn.com/s3/m/675bb2c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1.png)
1公斤金质纪念币
面额(元)
材质
成色(%)
质量
重量
形状
规格(mm)
最大发行量(枚)
发行日期
10000
金
99.9
精制
1公斤
梅花形
外切圆直径100
118
2011年10月31日
正面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衬以连年有余吉祥纹饰,并刊国名、年号
背面图案
“青龙”造型衬以装饰龙头为背景,并刊面额及“壬辰”字样
铸造单位
三、该套金银纪念币分别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中国人民银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八日
背面图案
“青龙”造型衬以装饰龙头为背景,并刊面额及“壬辰”字样
铸造单位
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备注
1/2盎司金质纪念币
面额(元)
材质
成色(%)
质量
重量
形状
规格(mm)
最大发行量(枚)
发行日期
150
金
99.9
精制
1/2盎司
扇形
外圆半径51毫米,内圆半径36毫米,圆心角30度
备注
1盎司银质纪念币
面额(元)
材质
成色(%)
质量
重量
形状
规格(mm)
最大发行量(枚)
发行日期
10
银
99.9
精制
1盎司
扇形
外圆半径85,内圆半径60,圆心角30度
80000
2011年10月31日
正面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衬以连年有余吉祥纹饰,并刊国名、年号
中国传统吉祥龙纹图100张
![中国传统吉祥龙纹图100张](https://img.taocdn.com/s3/m/e8f048e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65.png)
中国传统吉祥龙纹图100张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古代王室的标志。
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
常用来象征祥瑞,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
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
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
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
《张果星经》云:“又有辅翼,则为真龙”,认为有翼方是真龙。
如西周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乃至青龙在先秦纹饰中也有羽翼,一说青龙为祖龙。
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
而西方神话中的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
龙年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推荐
![龙年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470de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8.png)
龙年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推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一直被视为祥瑞和吉祥的象征。
随着农历新年即将到来,我们为您推荐几件龙年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让您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展示您的品味和收藏眼光。
一、画作:《龙图》绘画艺术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龙年里收藏一幅精美的龙图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龙图》是一幅由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以精巧的笔触和生动的色彩展现了龙的威严和力量。
这幅画作既可以用于装饰您的家居空间,又能成为您的珍藏,给您带来无穷的欣赏和享受。
二、雕塑:青铜龙像青铜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青铜龙像更是集文化和艺术于一身的精品。
青铜龙像通常栩栩如生地呈现出龙的姿态和神韵。
它透露出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哲理。
将一尊青铜龙像收藏在您的私人空间中,不仅能够彰显您的品味和身份,还能使您深入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瓷器:龙纹瓷器中国瓷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湛的技术而闻名于世。
而龙纹瓷器更是备受收藏家和艺术品爱好者的喜爱。
龙纹瓷器通常将龙的形象和图案巧妙地融入瓷器的设计中,既展现了龙的神秘与美丽,又继承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精髓。
无论是一件精致的碗或是一个华丽的花瓶,龙纹瓷器都能为您的收藏品增添独特的魅力。
四、书画:龙年题材作品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而以龙为题材的作品更是有着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这些作品往往由著名的书画家创作,以优美的笔墨和独特的构图展现出龙的形象和动感。
龙年题材作品不仅能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还能够表达您对吉祥与富贵的祝福。
将一幅龙年题材的书画作品悬挂在您的书房或客厅,既能够点缀您的家居环境,又能够为您带来艺术的享受。
五、玉器:龙形玉佩中国古代文化赋予了玉石深远的意义,而龙形玉佩更是受到众多收藏家和艺术品鉴赏家的喜爱。
龙形玉佩常常以精湛的雕刻工艺和珍贵的玉石材质展现出龙的神态和灵动。
佩戴龙形玉佩,既能够彰显您的高雅品味,还能够寓意吉祥平安,为您带来好运。
龙票正解
![龙票正解](https://img.taocdn.com/s3/m/96c4c24859eef8c75fbfb3f9.png)
龙票正解作者:岳岩来源:《中华手工》2012年第04期小小一枚龙票,却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形象。
壬辰年龙票出生几个月来的命运如果它的姿态一般,腾云驾雾又天翻地覆。
变化多端的命运来自它不凡的出身、多变的价值,以及充满争议的外貌。
第三轮《壬辰年》龙票由著名设计师陈绍华设计。
该枚邮票面值、尺寸等延续第三轮生肖系列邮票的特征,在设计上基本参考了明清蟠龙的造型。
蟠龙被认为是古代龙图形发展到巅峰时期的正宗造型,也是国家强盛之时的龙纹造型。
龙身蜿蜒盘绕,龙头双眼圆睁,嘴部大张,张牙舞爪。
黄色和红色结合的主色调也没有离开中国传统的龙纹造型设计。
套到时尚领域,壬辰龙票玩了把复古,它吸取了明末清初的龙袍和九龙壁的造型,与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票有相同的流行元素。
套到艺术上,壬辰龙票是现成品艺术,犹如100多年前杜尚把小便池搬进美术馆,陈绍华只是把中国古代强盛时期的龙形搬到2012年的邮票上。
而陈绍华的这个选择,并不那么讨好。
在刚刚问世的时候,就曾经遭到过邮局评委们的质疑,他们希望今年的生肖邮票可以现代、慈祥、年轻一点。
原因很简单,陈绍华之前设计的第三轮猴、猪、牛票都具备这些特征且广受好评,并没有受到太多非议。
而陈绍华认为龙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本来就不是个慈祥的动物,“作为中国神兽的代表,壬辰年的龙票不宜做得太过温柔可爱,因为这不是大多数中国人心中龙的形象。
过多强调亲和力,会削弱龙的基本文化特性,也未必符合当代中国人的心境。
从威严神力,再到代表中国的自信,一个刚猛而有力,威严而自信的龙形不失为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龙文化的错位陈绍华说服了评委,但并没有说服广大对集邮关注的人。
批评的声音首次来源于国外:英媒认为中国的龙“看起来很凶”,美媒称“邪恶凶残”。
这与西方人对龙的看法不无关系。
2008年中国奥运火炬最初的设计稿,就有一条蜿蜒的龙盘绕在火炬上,但是几乎遭到当时国际评委的一致反对,他们本来就认为龙是凶残、邪恶的动物。
Dragon与中国的龙同音,同样是虚拟的动物,在西方神话中是一种强大的动物,外形类似一只长着蝙蝠肉翼的蜥蜴。
二十四山龙头运诗诀+龙运图
![二十四山龙头运诗诀+龙运图](https://img.taocdn.com/s3/m/9dc75c9f05087632311212c4.png)
地理二十四山评地要旨《龙头运》一、钱龙诗诀:钱龙生向大吉昌,立宅安坟及修穴。
金银钱财多添进,人丁兴旺置田庄。
此龙运立宅安坟皆大吉利,至一百二十四日必主进丁旺财。
二、库龙诗诀:库龙处到好修营,东南西北有财临。
田蚕大熟人丁旺,六畜田园日日兴。
此龙运修造安坟放水主生贵子大发财。
三、宝龙诗诀:宝龙到处好堪修,四处财来不用求。
多招东西横财宝,主进田财及马牛。
此龙运开门放水造宅安坟至六十日当有财进周年家中富足必生贵子。
四、败龙诗诀:败龙立向是凶神,造宅安坟定不宁。
疾病官非年年有,也知此运败龙神。
此龙运开门放水造宅安坟百日内六畜人丁败退不利。
五、狂龙诗诀:狂龙立向是凶神,疾病官灾不得宁。
横死生离从此出,田园破败祸来临。
此龙运修造安坟百事不吉官非不断家内忤逆不孝三年必验。
六、官龙诗诀:官龙到处亦可修,造宅安坟旺田畴。
多生贵子财帛旺,加官进禄永无休。
此龙运修造安坟百事大吉二三年生贵子添丁旺财开穴见五色土真穴。
七、旺龙诗诀:旺龙坐向是吉神,修造安坟百事享。
家中吉庆生贵子,作官显达入朝庭。
此龙运修造安坟百事亨通家有吉庆生贵子加官进禄挖穴之时见五色土花石生成之物是真穴也。
八、衰龙诗诀:衰龙到处不堪修,造宅安坟定多忧。
三年五岁家破败,人丁六畜走他州。
此龙运开门放水百事不吉开穴之时见虫蚁及古怪之石。
九、伤龙诗诀:伤龙坐向大凶神,立宅安坟盗贼侵。
若不军贼家业败,水边林下定伤人。
此龙运修造安坟必有是非口舌不断三年五岁必有破败开穴之时必见九流哭声之兆也。
十、病龙诗诀:病龙到处不堪修,修宅安坟百事衰。
人丁损伤田宅退,六畜破败不停留。
此龙运立宅安坟放水不吉三年五岁官非绵绵开穴见古石。
十一、瘟龙诗诀:瘟龙修造必遭瘟,六畜损败祸又临。
不出三年并五岁,宅内凶事闹纷纷。
此龙运立宅安坟放水不吉主六畜损败凶祸重重也。
十二、生龙诗诀:生龙运到好修安,必进田宅及马牛。
利人求物不求取,先贫后富福悠悠。
此龙运开门放水百事大利财丁两旺开穴之时有生气之物是真穴。
送您29幅龙腾吉祥图
![送您29幅龙腾吉祥图](https://img.taocdn.com/s3/m/81eb2e6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6.png)
送您29幅龙腾吉祥图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龙文化,源源流长,上下数千年,龙已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有关龙的形象,“汉唐时多呈兽形,宋以后渐变为蛇形”,在绘画中,相传最早画龙的是三国的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冯邵正、吴道子、孙未等等,据传也擅画龙。
房毅(1889-1979)墨龙图
房毅 墨龙图
房毅 墨龙图
房毅 墨龙图
房毅 墨龙图北宋 Biblioteka 所 神龙图南宋 陈容 墨龙图
艺术品上的龙图腾
![艺术品上的龙图腾](https://img.taocdn.com/s3/m/d49fcf6227d3240c8447eff7.png)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
中国人对于龙图腾更是非常重视,从古至今,无论是平面展现还是立体雕刻的邮票、钱币、书画、瓷器、玉器上,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
方寸天地活龙活现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壬辰年》生肖龙年邮票。
设计者陈绍华在其博客上表示,壬辰年生肖龙票的设计,在基本构型上参考了明清蟠龙的造型。
这也与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的形式有某种程度的呼应。
蟠龙造型是古代龙图形发展到巅峰时期的“正宗造型”,甚至连盘绕角度,鳞爪造型都有严格的规范。
选取蟠龙造型,正是希望凸显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这一历史事件所带给人民的精神气度。
其实,我国邮票的发行与龙有着深厚的渊源,1878年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诞生。
其实,当初曾经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最终还是以“龙”作为了邮票的图案。
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
历代钱币有龙则灵除了邮票之外,钱币上的龙也是讲究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清代银币上的龙约有近千种版别,可分为八个大类别:飞龙、水龙、方龙、座龙、团龙、蟠龙、蛟龙和双龙等。
龙图千姿百态,但也有规律可寻,如龙的尾巴基本上朝向左边,凡朝向右边的龙即是反龙,十分罕见(不包括新疆所铸的龙洋),龙的鳞大都呈鱼鳞状排列,较为平坦,凡与此相异的龙鳞,如点状的珍珠鳞就较为少见。
光绪二十三年(1897),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奏请“仿造大小铜元,以补制钱之不足”。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东开始仿香港辅币制造铜元。
铜元在清末时期,可说是品种最多,图案最丰富,版式最繁朵的紊乱时期。
铜元正面中央铸有简称的阴文省名或少数阳文省名,以示区别。
背面仍统一为蟠龙纹图案,通称“大清龙”,其中有火龙、水龙、立龙、坐龙等等之分。
在中国的纸钞发行史上,第一套采用雕刻版技术的纸币——大清银行兑换券票样,就因为票面上方为巨龙腾空,被称为“大清龙钞”。
龙飞凤舞看点不少在2011年12月举行的上海宝龙秋拍中,北宋松所的《神龙图》最终以3200万元成交。
龙年赏龙石
![龙年赏龙石](https://img.taocdn.com/s3/m/4d87bba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8.png)
龙年赏龙石
李海负
【期刊名称】《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龙是中华民族古代的图腾,至今仍是中国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对龙形石
十分敏感,早有发现。
我国首部石谱——南宋杜绾所著《云林石谱》即载有鱼龙石:“石中两面如龙形,作蜿蜒势,鳞鬣爪甲悉备。
”该书玛瑙石条目中亦有记载:“宣和(宋徽宗年号,公元1199-1126)间昭信县令荻一石于村民,大如斗,其质
甚白。
【总页数】1页(P58)
【作者】李海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9
【相关文献】
1.龙年赏龙石 [J], 李海负
2.一片石亦有深处——从宋徽宗《祥龙石图》看中国宋代文人的赏石文化 [J], ;
3.龙年说龙石 [J], 李崇钧
4.龙年赏龙石 [J], 严治清
5.龙年赏龙石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壬辰龙年赏龙图
十二生肖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传统纪年法,源远流长、影响广泛。
从古至今,十二生肖的造型已渗透至人文、艺术等诸多领域,为历朝历代画家们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在众多画家的作品中,常以十二生肖为题材吟诗作赋、泼墨书画,此类作品深受世人青睐,特别是被人们赋予神奇色彩的龙的有关作品。
值此壬辰龙年来临之际,我们撷取几幅以龙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从中体现画家笔下笔墨健劲、简练率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龙的形象。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种象征性的动物,它有着祥瑞的象征意义。
人们将龙视为吉祥的代表,称之为瑞兽和吉神。
龙,原本是先民所崇尚的蛇图腾。
在远古时代有众多的部落,各部落分别以鹿蛇、骆驼、蜃、鱼、鹰、虎、牛、猪、狗、鳄、蜥蜴、穿山甲等动物作为各自的图腾,后来各个部落统一起来,于是便创造出一种新的图腾动物—龙。
龙是各种生物的复合形象,是一个民族腾飞的形象,它的不同部位保留着不同动物的形状,如角似鹿,头似驼,身子似蛇,鳞似鱼,掌似虎,爪似鹰……龙的图形在我国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红山文化时期即有龙的器形,而最先以龙为图腾的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据古代的传说:夏朝第一个君王禹是一位治水英雄,当他受禅登基时,蟠龙迅速从它藏身的地方腾飞而起。
夏王朝的大旗上绘着两龙相交的纹样。
中国古代北方的匈奴,南方的楚人、越人、粤人,西南的哀牢人和苗人,也都是以龙为图腾的民族。
历史上各朝代均按当时的审美观,创作出各式各样龙的形状。
根据我国各历史时期出土的文物玉雕、石刻来看:红山文化(5500年前)的龙,为滚圆形,头部有纹,身上光素,眼睛特大,眼形多变,有圆、方、滴水形;商代(3600年前)的龙,身短形似大象,饰以云雷纹,顶上一角,底下一爪;周代(3100年前)的龙,其身瘦长,纹饰稠密;战国(2400多年前)时期的龙,其形为S状;汉代(2100多年前)的龙形开始向盘旋曲折、四腿的体型发展,称“马首蛇尾”龙;唐代(1300多年前)龙形变得非常活跃,一般都是张口鼓舌,俯仰翻腾,其鳞片以斜方格纹为多。
总的看来是:汉承战国,唐崇汉,宋仿汉又崇唐,元仿唐,明、清两代的龙更是飞舞腾跃而且配以各种云彩、龙珠、火球,线条流畅多变,难寻始末,但也各有其特点:明代为猪嘴龙,清代为披毛散发龙。
龙的时代特征,现已成为历史科学研究的一个课题。
十二生肖中,唯有龙为现实生活中所无,因而它最具象征意义,最有神秘力量。
在人们的想象中,它既能在空中飞舞,又能于水中畅游,神出鬼没,变幻莫测,在我国的绘画史上留有许多神话传说。
南朝名画家张僧繇,善画人物道释,亦善绘龙。
据传金陵安乐寺中,有其画壁,张僧繇曾在壁上绘有四条龙,但却都不画眼睛,虽势态飞动,但因无眼睛,总让人感觉难惬人意,于是人们就奇怪地问他原因,张僧繇答到:点睛恐龙腾骧而去。
人们皆不相信其言。
偶有一次,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他不得已用笔强点所绘其中两条龙的眼睛,顷刻之间,雷雨大作,被点睛之二龙于雷雨中破壁而起,腾霄而去,而未点睛的两条龙仍留于壁上。
另《嬛记》亦载有张天师画龙的故事:“天师张与材,善画龙,变化不测,了无粉本,求者麟集,海内几遍。
晚年修道,懒于举笔,人有绢素,辄呼曰:画龙来!顷之,忽一龙飞上绢素,即成画矣。
故人间往往有言画龙飞去者。
”
中国龙之图形出现很早,但真正展现到绘画上的龙图却是在战国时期。
1949年2月,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战国《人物龙凤帛画》(图1),绢地,水墨,纵31厘米,横22.5厘米。
它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帛画之一,帛上画龙凤及一侧身而立双手合掌的女子,左上方之龙作蜿蜒向上腾跃之状,其形状似蛇。
画中女子应为墓中主人,该画的主题是希望图中龙凤引导墓中女主人的灵魂早日升天。
从这幅帛画可以看到,战国时期人物运用线条来塑造形象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
顾恺之(约345-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东晋、南朝刘宋时期的一名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
他多才多艺,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他的绘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
他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他的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洛神赋图》卷(图2),绢本,设色,纵27.1 厘米,横 572.8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是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
画中描绘洛川女神—甄宓,乘坐六龙云车,凌空奔驰,云游天际的情景。
洛神甄妃乘坐龙舆,身著红袍,回眸顾盼之间,流露眷恋依依之情。
图中六匹云龙飞奔于云朵之上,齐头并行,步伐一致,身躯因急行而拉长,极富张力。
龙角长如羚羊挂角,龙尾也有拉长倾向,整体感觉修长曼妙,具有魏晋潇洒俊逸的风骨。
在六龙的上方有一腾空蟠龙,正面视人,恰与右下方仰望的小龙相呼应,像在彼此对话,格外生动。
陈容,字公储,号所翁,福唐(今福建福清)人,一作临川(今属江西)人。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曾任福建莆田太守,能诗文,风格豪壮,也是当时的画龙高手,陈容擅长写意,喜泼墨,常泼墨成云,噀水成雾,醉余大叫,脱巾濡墨,随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一爪一首,隐约不可名状,似不经意得之,皆入神妙。
每画成,辄自题跋。
现传世龙画中,传为陈容之作者,以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九龙图》卷(图3)最为出色,该画卷纸本,水墨部分朱彩,纵46.3厘米,横1096.4厘米。
此画笔触刚劲有力,把翻腾于云海波涛中的九条龙画成各种不同的姿态,极尽变化之能事。
图中龙的躯体盘旋矫健,须止喷张,利爪奋攫,云气缭绕全身,躯尾时隐时现,展现了凌驾于九重天际的磅礴气势。
而粗劲的线条,勾画出龙的外形,以浓淡墨色晕染,其主要的云雾更是以淋漓的水墨,运笔迅捷,不带笔痕,迷蒙弥漫的景象,渴墨扫出的漩涡,飞龙腾起时的劲势疾风,处处表现了龙行云间的神力。
汪肇,明代画家。
字德初、克终,号海云,休宁(今属安徽)人。
工绘事,初与程达受业于詹景宜。
山水学习戴进,人物师法吴伟,其用笔颓放草率,出入于二人间。
曾自言:“作画不用朽,饮酒不用口。
”是说作画不用打草稿,饮酒则用鼻,可见其放荡不羁之生活作风。
他与蒋嵩、张路、郑文林等并称,为浙派晚期著名画家之一。
尤长于翎毛,自成一格。
传世作品《起蛟图》轴(图4),绢本,墨笔,纵167.5厘米,横100.9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画中,石壁老树下,一老叟与一幼童急急顺风左行,老叟俯身回顾高空墨云间腾飞之蛟龙,龙腾风旋,草树飘摇,势惊雷电,骤雨降临,煞是惧骇。
人物用“枯柴描”,草草几笔,即把老叟、稚童惊惶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树石用笔简率,豪放不羁,墨气古朴浑润。
吴彬,生卒年不详,字文中、文仲,自称枝庵发僧,福建莆田人。
流寓金陵(今江苏南京),万历(1573-1620年)间以能画为授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
工山水,布置绝不摹古,佛像人物,形状奇怪,迥别前人,自立门户。
元明之后,龙画传世极少,亦未见名家出现,龙多附于道释图画中。
吴彬的《罗汉图》轴(图5),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中之龙,以旋转的姿态,悬于云雾之中,此龙之构图与顾恺之《洛神图》上的转龙有极其相似之处,或许吴彬此画,即以《洛神赋图》为本。
日本画家法桥探玄绘制的《腾云驾雾图》轴(图6),纸本,墨笔,纵102厘米,横35.8厘米,现藏吉林省博物院。
画面一条巨龙腾跃云天,须止喷张,利爪奋攫,画家以写意的笔调表现周围的云气,龙之身体被云雾所隐,从而强化了龙在云中舞动、驾云疾驰的效果。
翎毛走兽题材的绘画源远流长,特别是自文人画兴起后,这种题材之作品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流派纷纭,画风万千。
以上选取的中外画家的作品,其创作灵感均来自中国的十二生肖。
作品将画家深厚精准的画工与生肖灵动鲜活的特色巧妙融合,风格浑然天成、相得益彰,使我们从中领略到动物绘画的特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