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性反思
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道德批判论文
论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道德的批判摘要:五四以后,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艾思奇、毛泽东等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视角,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批判,揭露了孔教与帝制的密切关系,指出了纲常名教的不平等本质,挖掘了孔教盛行的社会经济根源,检讨了传统贞节观和婚姻观的弊端,并运用阶级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了辩证地分析,在指出其作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同时,也肯定了其中所包含的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因素,主张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传统道德;批判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36-02在中国现代(1919-1949年)时期,一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实践家如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艾思奇、刘少奇、毛泽东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西化派和早期现代新儒家的新的伦理思潮,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潮。
这种伦理思潮以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对以农业经济为根基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批判,对中国现当代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多维度、多层面的:从历史时空来看,包含了先秦至前清出现的所有伦理道德;从学派层面来看,包含了儒、道、墨、法、杂、释等诸家的伦理道德。
明清之际,随着东南沿海一带新生产方式萌芽的出现,引发和促成了文化心态、价值观念和社会风俗等的变化。
几乎在同一时期,哲学界、科学界、文艺界等领域遥相呼应,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一代启蒙思潮,他们的批判锋芒直指宋明道学和封建制度,重点批判了程朱等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学说。
经过前清残酷的历史文化回流,伴着欧美强权势力的铁蹄和炮火,随着“西学东渐”的步伐加快,晚清和民国初期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更为猛烈的新一代启蒙思潮,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孙中山、章太炎、胡适、陈独秀、鲁迅、吴虞、钱玄同等维新派、革命派以及文化激进主义者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入的批判[1]。
公德与私德——对传统道德的反思与扬弃
对术 米中I K J 的 发 腱 父 啦婴
x , t  ̄f A道 德 进 行 认 真 干 l I 发 扬 传 统 孝 道 化 I I I f I , J 优 秀 分 ,从 I K 的 精 神
反
I 扬 卉 ,I 峨收 j
H
,圳 除 其 封 建 性 精
弘 扬 悼 暖 幼 的 } f : 会
他曲 ’ J 叫 i 兑 I 蚓 道 德之 . 岛 I .
“ 5 , 1 K I 之 1 ’ : 所 “I 系也 ” ( " l  ̄ - J T 1 . 说 -沦 私 德 )
噬 。农 过 去 赖 以 q i 行 的 小 卜地 也 最 终 消 失 ;青 蒋 资 J 、 ’ , = 阶, / 厦・ 命 家 啦 人 炎 总 结 晚 清 以 来 的 } l : 会 壮 年 火 1 外 山 扪 上 ,人批 澜 进 城 , i s ,在 家 的 长 辈 成 变 化 教 i J l l 之 后 ,沉 痛 地 呲 l K I 【 : “ 吾 于 是 知 道
文 透 彻 J 雷 吕
德 与再 厶 德
对传 统道 德 的反 思 与 扬弃
《 暑 I 张 学君
梁启超 ( 1 8 7 3 — 1 9 2 9)
f t 华 族 传 统 道 德 垃 L f l 【 嫉 传 统 文 化 之
在 长 的 时 期 .} t i t (种 I
,
实 均 建 全 民 医 疗 帔 务
・ 人 类 文 化 进 行 市
络 ,他 忻 _ f _ 『 } I : 会 b ! , 氏 I『 { 的} 1 : 会责 任 ,义能 受 绛 济 发 带 求 的 令 利 当然 .也 应 该 乐
选择性 地u 』 是 取 益 J 代化} l : 会 的 化 营 养 ,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利弊分析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利弊分析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利弊分析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德治传统的国家,德治主义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主流。
政治与道德的紧密结合,将政治置于道德领域,并形成一套比拟完整的德治思想体系是我国古典政治文化独具的特色。
传统德治是一种主要依靠统治者的道德垂范,通过推行道德教化和以民为本的德政来实现国治邦宁的治国方略。
深入剖析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的德治传统,客观全面地分析其利与弊,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道德失范和道德滑坡问题大有裨益。
关键词:德治法治道德问题启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形成了深厚的德治思想传统,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和思维特征。
作为传统社会的根本治国方略,德治以统治者的道德垂范为根本,强调统治者修身正己,通过德教和德政实现平治天下的终极目标。
传统德治并不排斥法治,德治本身并不必然导致“人治〞。
德治根本上适应了我国传统社会和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在历史上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当代社会和政治的开展也有诸多借鉴意义。
一、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开展脉络中国德治思想源远流长,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对德治作过具体表述,他们的思想绘成了一幅德治思想开展的壮丽图景。
其中,主要以儒家德治思想为主体,兼收各家思想中的德治成分。
追溯起来,传统德治思想的开展脉络大概如下:西周时期德治思想的发端“德〞早在殷商时期就是一个政治概念,商王盘庚将德视为政治兴衰的关键,主张“施实德于民〞、“不敢动用非德〞。
西周初期周公进一步提高了“德〞的政治地位,用“德〞来论证周代商的合法性,天佑有德之人。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思想体系的形成时至春秋战国,社会动乱,诸子各家纷纷提出其治世之策,儒家主德治、法家倡法治、道家求无治。
儒家把道德置于政治之上,构建了德治思想的完整体系。
孔子将儒家德治思想最简要地概括为“为政以德〞和道之以德礼。
汉代德治思想的独尊汉初陆贾提醒刘邦,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
圣人之治“以仁义为巢〞、“以贤圣为杖〞;而秦“以刑罚为巢〞、“以李斯、赵高为杖〞,于是二世而亡。
【推荐下载】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
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试论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
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和孔盂的伦理思想来看,德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它包括状态、性情和习惯等。
在西方传统里,它分为勇敢、慷慨、谦逊、节制、大方、大度、温和、公正等条目;在中国传统里,它则分为恭、宽、信、敏、惠、忠、孝、礼、智、义等条目。
一、孔子的德性伦理思想仁爱、忠恕、修己 儒家德性论的基础是人性论。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主张性善论。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闭儒家德性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是天人合德。
认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本原在天,是天的本质属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因而。
第一,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秩序和行为规范的道德纲常。
是天经地义的。
第二。
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一切行为都是以天为最根本的法则的。
第三。
人类社会道德效法天的自然之道,体现天的生生之德,因而维持社会最和谐、最稳定的秩序。
总之.儒家德性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之中.又全面渗透于中国传统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德性理论的创始人。
他的德性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提出了德性的总括仁 仁是孔子德性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对仁的用法极其灵活.每次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对仁做出解答,赋予其不同的意义。
仁的根本含义即爱人。
樊迟问仁。
子日:爱人。
仁是以对人的真诚之爱为基础。
爱人的基础是真诚的情感的培养.孔子深刻地批判一切假仁假义的行为。
巧言令色。
鲜矣仁用。
刚、毅、木、讷近仁。
仁是人心的自然流露。
非直无以为仁。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血缘之爱.生而具有,情深意切,这种深刻的爱护之情才是为仁的根本。
但这还不是仁爱本身,仁爱并不仅仅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必须扩充出去。
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正确态度
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正确态度
一、引言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
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它涵盖了诸多方面,
如孝道、礼仪、廉洁、忠诚等等。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发展
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华民族道德传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显得尤为重要。
二、认识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1.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起源
2.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内涵
3.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态度
1. 尊重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2. 保护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3. 发扬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四、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具体措施
1. 弘扬孝文化,加强家庭教育
2. 建立健全法制体系,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3. 推广廉政文化,营造廉洁从政的氛围
4. 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化交流
五、结语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需要我们尊重、保护和发扬这一传统。
同时,我们还需要采取具体措施来落实这一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缺憾与反思
公民伦理精神的培育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还 有很大的期待。 1、建立社会信任,增强人际合作与凝聚力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政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约 束社会的各种欺诈行为,增强制度信任,从而 带动社会信任;要通过政府的诚信垂范树立信 任权威和样板,从而带动公民信任。 另一方面,要积极创设公共社会活动,增加公民 面对面接触交往互动的机会,使公民的权利与 义务和互利互惠的规范相联系,为社会信任的 再生产创造条件。
第七讲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缺憾 与反思
主讲 陈桂蓉
一节
私德传统深厚 公德缺失
“中国人至多只有老乡观念,而缺少国家观念、民 族观念。”——孙中山《三民主义》 “吾中国人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 私德。而公德殆阙如。”——梁启超《论公德.饮冰 —— . 室合集》 ““中国的人最可耻的,是不晓得国家与身家有密 切的关系,以为国是国,我是我。”——陈天华 《警世钟》 在中国是“私人多而公民少”,这是“中国的个 人主义特点”-林语堂《中国人》
谢谢
中国人公德之心缺失的 主要表现: 1、化公为私 损公肥私 亚里士多德——凡是属 于最大多数人的公共事 物常常是最少人照顾的 事物,人们关心着自己 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 事物。
(占用消防用水)
2、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缺乏正义感责任 感
3、漠视规则 投机取巧——钻法律的空子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使各种公约不能履 行,法律的承诺不能兑现 缺少公共生活的习惯、缺乏对公共生活规 则的认知和素养
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
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
说到中国传统道德,首先就不可避免的想到了“奉献”——一种正义的上升,一种牺牲的
智慧,一种以自我牺牲谋求社会公正的伦理行为。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历史悠久之势。
古人深刻地认识到,“不仁者无义”,正道在人心,正义在行动,用好仁爱、权衡和正义磨练人们的心智,建设一个心怀仁义的
美好社会。
在努力构建福祉社会的艰辛征程中,传统道德是一把宝剑,是维护正义的武器;也是向前
发展的源动力,带来和谐祥和的无限精神力量。
现如今,传统道德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是中国民族优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一种精神安慰,一种人性光辉,内在柔软,象征生命完整性与美。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传统道德,实践传统道德,以浩然正气履行社会责任,以智慧、宽容
和和谐来弥合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或政治观点等多种差异,使传统道德价值得到真正的体
现和传承。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如果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则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主动建立、完善、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使其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并更新发展。
当我们做到
这一点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国传统道德的新颜色,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对待传统道德之态度
对待传统道德之态度徐超峰传统道德是在人类生存史上慢慢形成的,西方有西方的传统道德,东方有东方的传统道德。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传统道德体系在维系社会稳定和种族延续方面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试想如果没有传统道德体系的维系,则“礼崩乐坏”的乱象将更加猖狂。
看过《东周列国传》的人大概脑子里会浮起一些与“礼崩乐坏”相联系的故事。
但中国社会到底是“礼乐昌明”的社会,“礼崩乐坏”的故事终究是作为反面材料警醒着后来者。
虽然悖礼坏乐的事情都是在被批判之列,但实际情况是社会并未真正礼乐昌明。
“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这正是新文化运动所批判的旧礼教。
面对“人前是人,人后是鬼”的情形,老子为我们给出了答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虽然看来难以理解,却也不无道理。
如果我们的道德体系是违背人的真实本性的话,那呈现的只能是虚假。
一种好的道德体系既是利于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延续,又是合乎人之本性的。
传统道德中悖于人性,不合社会发展的成分很多,这就决定了全盘肯定的说法是很难令人心悦诚服的。
社会在发展,虽然传统道德自有其好处,但也有其不合理的成分,因为古人想事情也未必完全能想清楚,一则是社会生活与科学技术条件所限制,一则是道德评判是多元的,社会生活是多元的,自然有许多的路是古人所没有走过的。
在西方文明未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已经一直在反思,不断地修正传统道德,使其更符合道德的本质。
历史上很多的思想家都作了不少难能可贵的努力,致力于冲破传统道德不合理的桎梏,从庄子一路到李贽、郑板桥等。
道德的惯性作用使其成为真的牢笼。
“礼教吃人”,这不是妄言,是实有之事。
二十四孝,多少有些不近人情之处。
近代西方文明大举进入中国,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在此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革中,对于传统道德的反思当然是更为必要。
从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从留学第一人容闳到后来一批一批不断前往留学的留学生们,这些对于传统道德来说都是数千年未有之大挑战。
道德观念的演进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道德的惯性作用,改革变得不那么容易。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是指几千年来,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历史上,形成的一系列经典政治思想,包括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秦汉时期的:礼法学说、法家术语、玄学与后世的儒家宗教思想等各种思想流派。
由于历史发展和民族文化变化等原因,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天下为公”为宗旨的政权改革,对传统的封建体制提出了新的改造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从而取得了有效的社会发展。
但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有的经典政治思想缺乏现实的灵活性,其中的某些理念容易导致社会不平等。
此外,一些经典政治思想还会导致台阶精英主义,进而影响官位进入。
因此,为了能够及时调整传统政治思想,在当今社会实现丰富互利的社会发展,我们必须深入反思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探索其中的积极方面与潜在的威胁,及时调整和完善中国政治思想,把传统政治思想转化为更与时俱进、对社会有利的思维形式。
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的思考
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的思考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的思考中国传统德治与法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两大理论。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而这种关联关系也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治的思想,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行思想。
五行思想认为,“仁义道德”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即应当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好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能歪曲、投机取巧。
由此,“仁义道德”便成为五行思想的核心思想,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德治的基础。
传统的德治思想强调以“仁义道德”为社会行为准则,以先王之德为典范,重视道德修养,强调道德法则的管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使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
因此,传统的德治思想被中国古代社会所重视,曾经在中国数千年的政治、社会、法律及文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而法治思想,则源于儒家思想中的“以法治天下”原则。
它认为,“以法治天下”既要求社会上下遵守法律,又要求以法律的原则为基础进行治理。
因此,法治思想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认为法治能够有效地防止暴政,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传统的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存在的。
德治思想强调以“仁义道德”为社会行为准则,法治思想则强调以法律的原则为基础进行治理。
可以说,德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构成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的两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从历史上看,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理论,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因此,中国应该继续深入思考德治和法治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道德反对思想汇报
传统道德反对思想汇报一、背景在当今社会,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和碎片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传统的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遭遇了各种挑战,包括个人主义的盛行、物质利益的至上以及道德相对主义的流行等。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道德所代表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质疑和反对。
二、传统道德的特点传统道德通常基于宗教、文化传统和社会规范等因素而形成,具有稳定、持久的特点。
在传统道德中,人们普遍认为应当遵循的规范和价值观被视为绝对的、普遍的真理,具有指导人们行为的重要作用。
三、思想上的反对1. 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当代社会常见的价值取向之一,认为个体的利益和自由应当优先于社会集体的利益和规范。
个人主义挑战了传统道德强调集体和公共利益的观念,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与传统道德中的责任和奉献价值产生冲突。
2. 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观念相对而言,没有普遍的、绝对的标准可供遵循。
传统道德强调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道德相对主义看来是基于文化、社会背景和个人立场等因素而相对变化的,因此不具有普遍可比性。
3. 物质利益至上在现代社会中,物质利益和经济发展通常被视为最重要的目标和标准,与传统道德所强调的精神层面的道德观念产生对立。
一些人可能会追求个人财富和物质享受,而忽视传统道德所强调的精神修养和社会责任。
四、应对策略在面对现代社会中传统道德所遭遇的种种挑战和反对思想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推动道德教育加强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和推广,通过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建立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尊重并包容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建立多元包容的价值体系,使传统道德与现代价值观念相互融合,在共识与辩证中寻求平衡。
3. 强调精神与物质的平衡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强调精神层面的需求和精神价值的重要性,避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导致道德观念的淡化和侵蚀。
五、结论传统道德在现代社会中遭遇的思想反对和挑战需要我们正视和应对,不能简单地排斥和否定,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
儒家以德治国思想的历史反思
儒家以德治国思想的历史反思
儒家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流派之一,其中以德治国是一个重要的思想。
这种思想认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是遵循礼仪,自律和道德规范,从而使国家和社会保持秩序和和谐。
儒家思想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当时有许多哲学家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
其中最著名的是孔子,他在《论语》等著作中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孔子认为,治国的最高准则是遵循礼仪和道德,这样才能使国家和社会保持秩序和和谐。
他还认为,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以善意和诚信来维护秩序。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思想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的主要思想,并在许多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儒家思想认为,教育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在中国古代被视为非常重要的。
儒家思想还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因此家庭的维护和稳定对于社会的整体秩序和和谐也是非常重要的。
儒家思想还认为,统治者应该以和平和协商的方式来维护秩序,而不是通过武力和暴力。
虽然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近代,这种思想也受到了批评。
有些人认为,儒家思想过于强
调礼仪和传统,忽略了个人自由和民主的价值。
此外,儒家思想也被批评为保守和不公平,因为它建立在等级制度的基础上,认为有些人更有资格担任领导职务。
尽管如此,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并且在当今世界也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
以德治国的思想提醒我们,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最高准则是遵循道德规范和礼仪,而不是以武力和暴力来维护秩序。
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
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心得体会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心得体会-----------周洁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传统美德的发展脉络。
我国传统道德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传统美德就是我们所说的精华;那些落后的、过时的道德遗产就是糟粕。
伴随我国传统道德的产生、演变而形成和发展的中华传统美德。
在家庭方面,强调尊老爱幼、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夫妻恩爱、兄友弟恭,崇尚“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等等;在社会方面,强调诚实守信、互助友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社会和谐,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在国家方面,强调国家和民族大义、为政清正廉洁、亲民爱民,崇尚“天下为公”“精忠报国”“为政以德”等等;在世界方面,强调民族之间要睦邻友好、以德服人、爱好和平,注重民族气节,崇尚“天下一家”“协和万邦”“和为贵”等等。
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向自然学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也必将经历一个深刻嬗变的过程。
可以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
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1.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在我国现阶段,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主导作用,又要大力发挥共产主义道德的引领作用和积极作用。
2.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作为上层建筑,传统美德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要求,摈弃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理念、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并注入新的道德要素。
传统德治思想、实践及启示(8)
2、意外之“风”与“草”
“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 “又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 每之官则与偕行,谓其能修身,可乎?冢妇不夫而自孕,诸 子盗牛而宰杀之,谓其能齐家,可乎?”----------《维基百科》 “……明人沈德符在里数说海瑞喜欢换马子:居家九娶而 易其妻,花甲之年娶二妾,妻妾相争,有二人同日而缢。… 明人姚叔祥记载:海忠介有五岁女,方啖饵(糕饼),忠介 问饵从谁与?女答曰:僮某。忠介怒曰:女子岂容漫受僮饵? 非吾女也,能即饿死,方称吾女。女即涕泣不饮啖。家人百 计进食,卒拒之,七日而死。据说,清人周亮工在里也提及 此事。”----------《幽默开讲中国传统文化》
------批判性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德治”
张全峰 哲学教研部
传统“德治”
以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为基础,以
性善论为依据,以道德为基本手段, 以贤者治国实施“仁政”为基本途径, 以期国泰民安的一种治国模式。
一、传统德治理想与幻灭 理想
国家长治久安
人民安居乐业
结果
“则治难于久,而乱多于治,盖属 当然。”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前114 汉武帝元鼎三年 [冰、雪、饥]三月水冰, 四月雨雪,关东十余郡人相食。[雹]夏四月,雨雹, 关东郡国十余饥,人相食。 前48 汉元帝初元元年 [水、饥]五月,渤海水大溢。 秋五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民多饿民,琅琊郡或 人相食。贡禹奏言:“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 猪所食,人至相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如能“扩而充之”,便发展成
2024以德治国心得范例3篇
2024以德治国心得范例3篇2024以德治国心得范例1[论文摘要]邓小平德治思想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科学扬弃,是对新时期治国方略的理性认识。
邓小平德治思想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一、邓小平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德治理念的提出有着很深的理论渊源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邓小平德治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德治理论的理论基石。
唯物辨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德治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德治的一切要素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因此,在进行德治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环境等多方面要素,避免孤立的看问题。
同时,德治思想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是存在规律的。
因此,我们要取得德治的成效,只有认识和把握其客观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辨证关系对邓小平德治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方面,社会存在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思想的复杂性,多种多样的社会存在,反映到人们头脑中,就自然会产生出各种思想观点,造成思想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和加速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和延缓社会的发展。
因此,只有通过德治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才能使人们用先进的思想去指导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邓小平德治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科学扬弃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基础。
我们党历来重视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教育全党、教育人民。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德治传统。
在我国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德治思想,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德治”思想影响最为广大。
孔子强调“为政以德”。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41032077 商务英语二班谭飞凤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
道德标准成为评判人们所有言行的首要价值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是以道德价值为中心的,其他价值观都受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
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过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的争论。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传统道德,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一种是文化复古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
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返本开新”。
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毫无疑问的是,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确是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有一些糟粕以及不可取的地方。
比如强调“三纲五常”的封建等级观念,这绝对是当代道德体系中不可吸纳的部分。
还有,对妇女要求“三从四德”,这极大地扼杀了妇女应该享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是不可取的。
再比如,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是强调孝道的民族,但是在传统孝道里,有一部分是走向了极端,是虚伪而且残酷的。
鲁迅先生就曾对《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部分表达了强烈的反感。
这种愚孝已经走向了孝的反面,是不符合现代道德观念的,应加以剔除。
再者,“父子相隐”的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私情大于公法,这是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更加错误的,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在作支撑,如果将一切传统都抹杀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试从批判地继承的视角分析中国传统道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以《论语》为例
试从批判地继承的视角分析中国传统道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以《论语》为例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已然成为国家教育的重点。
然而,在这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中国传统道德能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批判地继承的视角,探讨中国传统道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并以《论语》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传统道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然而,在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转变和文化冲突的加剧,使得传统道德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父权思想和男女不平等观念、忠孝观念的过度强调等,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发展存在着悖离。
因此,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既需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又需要从中析取出适应现代社会的部分,进行改良和创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的意义,不仅在于客观地认识道德传统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在于挖掘其现代价值,以满足当代社会对道德规范的需求。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道德成为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论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中国传统经典之一,《论语》历经千年,仍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现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从《论语》中寻找到适用的思想和道德规范。
1.尊重传统文化《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既是中国国民教育课程中必学的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尊重传统文化,尤其是尊重《论语》的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学生们接受的信息来源包罗万象,是非善恶难以区分。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局限性,对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健康的人生观《论语》中不仅包含了许多谨守高尚道德品质的故事,也提出了许多关于健康的人生观的理念。
例如,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这些道德理念与社会现实的需要相符合。
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论文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在几千年的时间中流传发展,不管哪个朝代,它都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今天,我们对传统道德的认识有了分歧甚至歪曲,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严重的影响。
主要的两种错误思潮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的规律性,承认支流而否定主流,透过个别现象而否认本质,孤立的分析历史中的阶段错误而否定整体过程。
一个明显代表就是中国全盘西化的造势者,通过对我国一些阶段性错误发展的分析,而想全面抹杀我们先辈的革命,抹杀我们民族对立斗争的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发地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
同时,历史虚无主义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在“重新评价”、“重写历史”的名义下作翻案文章,设置“理论陷阱”。
历史虚无主义和其他错误思潮一样,也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
它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
历史虚无主义的流传和泛滥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
它起到了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
人们受其影响将产生对历史的颠倒,进而导致是非、美丑、荣辱标准的颠倒,思想上的混乱又可能造成政治上的动乱。
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历史虚无主义适应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企图;历史虚无主义企图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文化复古主义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
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形而上学观念。
虽然它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总体而言它对社会有着很强的不良影响,所以它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应该对其强烈批判。
不管是历史虚无主义还是文化复古主义,我们都应批判并努力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6期
石 家庄 经济 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mi c s
Vo l | 3 6 No . 6
De c .2 01 3
一
、
中 国传 统 德 治 思 想 下 的道 德 与 法 律
对 于道德 法律 化 和法律 道德 化 ,范进 学先 生认 为: “ 道 德 法 律 化 ,既是 将 人 类 的道 德 理 想 、原
德治 是 中 国传统 法律 思想 的重要 内容 ,在 中国 古代 社会 发挥 着 重要 作用 ,张 国华 先 生在 总结 儒 家 法律 思想 的共 性 时 就 指 出 ,维 护 礼 治 、提 倡 德 治 、
从 道德 与法 律 的关 系来 看 ,中国传统 德治 思 想
最大 的 问题就 是 :将 法 律 视 为 道德 的 附庸 和 工 具 ,
法 律 成 为推行 道 德理 想 和解决 道德 问题 的手段 和方 法 。在道 德 的主 导 和控制 下 ,只具 有 刑罚 内容 的法
律难 以获得 独立 发展 ,而越 是得 不到 独立 发展 ,与
透 和 介入 。
“ 亲 亲 、尊 尊 ” 等级 身 份 观念 的法 律 ,都 是难 以接 受 的 :“ 儒 家 学说 对 于法 律规 则 以及 法 院 对这 类 规
收 稿 日期 :2 0 1 3—1 0—1 8
作 者 简 介 :李 云 龙 ( 1 9 8 9 一) ,男 , 山东 安 丘 人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人 文 与传 播 学 院 法 律 史 专 业 2 0 1 1级 硕 士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法 制 史 和 中
法律道 德 化 ,法 由止恶 而兼 劝善 ;以法 附礼 使道 德 法律化 ,出礼 而入 于刑 。 ” 儒 家 学者 不断 地按 照 自己 的理想 改造着 法 律 的 面貌 ,对 于 他 们 而 言 过 于 简 单 直 接 的 、不 能 体 现
其 二 者本 质是 相 同 的 ,体 现 的都是 道德 对法 律 的渗
2 0 1 3年 l 2月
对 中国传 统德治思想的批判性反思
李 云龙
(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人 文 与 传 播 学 院 ,上 海 2 0 0 2 3 4 )
摘 要 :德 治 思想是 中 国传 统 法律 思想 中的 重要 组成部 分 ,与礼 治、人 治一起 被视 为儒 家法律传
统 的三 个基 本特 征 。德 治 思想对 于 当代 的 法 治 建设 ,既 是 一 笔 宝 贵 的 财 富 ,又 是 一 个 沉 重 的 包
容 ,一 是道 德法 律化 ,二是 法律 道德 化 。 道 德法 律化 有 两方 面 Hale Waihona Puke 内涵 :一 是 指道德 原 则
中国古 代儒 家学 者都有 着 强烈 的道 德理想 ,这 样 的道 德 理 想 不 断 地 推 动 着 中 国 古 代 “ 引 礼 人 法” ,也 即法 律 儒 家 化 的 进 程 :以 东 汉 时 董 仲 舒 “ 引经决 狱 ” 为 滥 觞 ,经 过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的努 力 , “ 八议 ” 、“ 准五 服 以治罪 ” 、“ 官当” 、“ 重 罪 十条 ” 等 带有 强烈 儒家 色彩 的原则 和制度相 继 入律 ,最终
最 终完 成 。张晋 藩先 生就 指 出 ,礼 法互 补是 中华 法 系最鲜 明 的 特 征 : “ 以礼 行 法 减 少 推 行 法 律 的 阻
导致 法 律失 去其 本 质 的特征 而逐 渐趋 向于道 德 ,宣
教性 意 味强 烈 。
可 见 ,道德 法 律化 和法 律 道德化 是 同一 过程 的
的观点 ,但 笔者认 为 ,传统 中国德 与法 的关 系及其
实践 已然 证 明 ,道 德 法律化 和法 律道 德化 既伤 害 了
法律 ,也 伤 害 了道 德 ,是需 要 我们认 真予 以反 思 和
批 判 的。
道德 的关 系 就越 难 以改变 。随着 道德 对法 律 的不 断 渗透 ,道德 与法 律 的关 系逐 渐形 成 了两个 方 面 的内
袱 。如何 能够从 中获得 有益 的 经验 ,而 又不 陷入 传 统 的 窠 臼 ,是 摆 在 当代 人 面前 的一 个 大 问题 ,
也 考验 着人 们 的胆识 与 智 慧。 关键 词 :德 治 思想 ;道德 法律 化 ;法律道 德化
中 图 分 类 号 :D9 2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7 — 6 8 7 5 ( 2 0 1 3)0 6 — 01 1 7 — 0 5
两 个表 现形 式 ,或 两个 观察 视 角 ,二者 不是 分离 和 割 裂 的 ,而是存 在 着极 为 密切 的联 系 。从道 德 的角 度 来看 是 道德 的不 断法 律化 ,从法 律 的角度 来 看则 是 法律 被 不断 地 道 德 化 ,后 者 是 前 者 的必 然 结 果 ,
力 ,以法 明礼使 礼具 有凛 人 的权威 ;以礼入 法 ,使
成 为法 律 的价值 追 求 ,对立 法 和司法 活 动起 着根 本 性 的指 导作 用 ;二 是道 德规 则直 接转 化 为法 律 的具 体条 文 ,从 而具 有法 律 的强 制力 和约 束力 。法 律 道
德化 则 是指 由于道 德 不 断 对 法 律 进 行 指 导 和 渗透 ,
融 汇到 “ 一 准乎 礼 ” 的唐 律 ,“ 礼 法结 合 ” 的进程
重视 人 治是儒 家 法律 思想 最 重要 的三 个特 点 。 …
则 、规范 铸 为法律 的过程 ,也是 善法 由此 产生 并存 在 的过程 ;法律道 德 化 ,则 是使 法律 内化 为更 高 的
道 德权利 与 道德义 务 的过程 ,更 是法 律得 以被 社会 主体 普遍 遵 守乃 至信 仰 的过程 。 由是 观 之 ,由道德 法 律化 到法 律道德 化 ,当是人 类 由人 治走 向法 治 的 自然 历史 过 程 。 ” 这代 表 了 学界 相 当一 部 分 学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