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及文化中的委婉语和禁忌语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和委婉语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影响。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非常普遍,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了解和掌握其文化特征对于沟通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禁忌语在中西方文化都有广泛的应用,其文化特征也不尽相同。
1.中西方禁忌语的类型不同
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的类型不同。在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是涉及宗教信仰、死亡等方面的禁忌语,而在中国文化中,更多的是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等有关的禁忌语,例如“敬字不能倒”,“双手不能空出来”。
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在中国文化中,禁忌语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通过规范,即社会准则、主张、规定等方式来实现。而在西方文化中,禁忌语的表现形式更多地采用隐喻、转换代指、虚语等表现形式,通过替代词语、委婉语、歧义等方式来传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2.中西方委婉语的使用范围不同
在中西方文化中,委婉语在使用范围上也有所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委婉语的使用范围广泛,而且能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必备技能之一。而在西方文化中,委婉语的使用范围相对狭窄,更多的是在社交场合或商务交流中出现。
在中西方文化中,委婉语的文化习惯也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委婉语的使用是为了表达尊重、体谅、顾忌等文化习惯。而在西方文化中,委婉语的使用则是为了表现出礼貌、尊重、宽容等文化习惯,同时避免直接批评和指责对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结语
总之,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和委婉语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了解其中的文化特征以及影响更容易地帮助沟通交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禁忌和委婉语是开阔自己视野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也是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一个切入点,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融入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不同文化中使用的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禁忌语是一种被社会规范所
禁止或被认为是不礼貌或不恰当的语言,而委婉语则是一种相对温和和礼貌的表达方式,
常用于处理敏感或尴尬的话题。
1. 蔑视与忌讳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对于某些话题的态度存在差异。西方文化相对开放,对于性或疾病这些敏感的话题并不太忌讳,而在中国文化中,这些话题被认为是不雅
或令人不悦的,被禁止或不应该直接提及。
2. 否定与保守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对于否定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
直接表达不同的观点或批评他人是被接受的,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多地使用委婉的方
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以避免冲突或伤害他人的感情。
1. 技巧与隐喻的使用: 在委婉语使用上,西方文化更多地使用技巧和隐喻来表达。
当你不喜欢某人的衣服时,你可能会说“这个衣服很特别”,这样表达了你的意见,但并
没有直接批评对方。而中国文化中,委婉语更多地借助于提问或回答问题时的模棱两可性
来表达。
2. 礼仪与尊重的特点: 在委婉语使用上,中西方文化都注重礼仪和尊重他人的特点。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中,人们倾向于使用一些礼貌辞令和谦虚语气来包装自己的意见。这
有助于维系人际关系和避免冲突。
3. 情感与合作的重要性: 中西方文化都重视情感和合作的重要性,在委婉语使用上
也体现了这一点。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往往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尽量避免伤害和冲突,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和谐。
中西方文化在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
个人权益、团队利益和面子的不同态度。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用法,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念。
中西方文化对禁忌语与委婉语的处理方式有着不同的特征。
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有着不同的特征。在中国文化中,禁忌语一般与传统文化和宗
教信仰有关。对敬老尊贤、崇尚家庭观念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导致了大量的关于长辈、
家庭和婚姻的禁忌语。而在西方文化中,禁忌语更多地涉及到一些敏感的话题,比如宗教、政治、种族等。在西方文化中,对于一些历史和社会问题的敏感话题往往成为禁忌语。
中西方文化中的委婉语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在中国文化中,委婉语倾向于使用间接的
语言表达方式,通常会在措辞上加以避免,或用其他话题来代替。对一些不好的消息或者
不好的话题,往往会用“可能会不太方便”、“不是特别合适”等来代替直接的表达。而
在西方文化中,委婉语可能更多地体现在礼貌用语上。对于一些请求或者建议,西方文化
中的委婉语会更多地使用“请问是否可以”、“非常感谢您的时间”等。
中西方文化对于禁忌语与委婉语的处理方式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中国文化中,
禁忌语与委婉语往往与人际关系、社会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尊重和
包容,因此人们常常会通过委婉语和禁忌语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免伤害别人的感情。而在西方文化中,禁忌语与委婉语更多地与个人自由和尊重有关。西方文化更倾向于注重
个体的自由和表达,因此禁忌语与委婉语往往更多地呈现在对个人意见和感受的尊重和处
理上。
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传播方式也有所不同。在中国文化中,禁忌语和委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与委婉语是指一些会造成不良影响或伤害他人感情的话语,由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特征。
一、西方文化的特征
1. 礼貌委婉
西方文化注重礼貌、恭敬和谦虚,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会用委婉语来避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以此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体谅。例如,“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alt?”(请问,能把盐递给我吗?)用来表示请求,而非直接地命令别人。
2. 不提及个人隐私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隐私权被尊重和保护,因此人们会避免直接谈论他人的私生活或敏感问题。比如,不在公共场合询问女性的年龄或婚姻状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尴尬。
3. 注意语言歧义
西方人注重精确和明确的表达,避免歧义和误解。在日常交往中,人们会采用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语言,尤其是在商业和法律文书中,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准确和详细。例如,在合同中,每个细节都需要明确规定,以避免双方对某些条款产生不同的解释。
1. 尊卑有序
在中华文化中,人们注重尊重长者、尊师重道和尊卑有序。因此,在日常交往中,人们会用委婉语来表现尊重和谦虚。例如,向长辈问好时常使用敬语,“您好”,或者“麻烦您了”,以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感激。
2. 不直接拒绝
在中华文化中,人们避免直接拒绝他人的请求或邀请,尤其是对于长辈和上级的请求不能够直接拒绝,以免引起尴尬和不和谐。因此,中华文化中的拒绝通常都是间接的,比如“不知道”“有点困难”等。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不同文化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和委婉语反映
了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以下是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
一些特征:
中文中的禁忌语通常涉及到一些敏感的话题,如病痛、灾难、死亡、老年人、负面情
绪等。由于中文语言中对这些话题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禁忌,人们往往会选择使用委婉语来
替代直接表达。“病危”可以用“身体不适”来替代,“死亡”可以用“去世”或“离世”来替代。这种表达方式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给对方带来不舒适或伤害。
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更多地涉及到种族、性别、宗教等多元化问题。由于西方社会强
调言论自由和平等,一些对敏感话题的直接表达被视为不礼貌或歧视行为。人们往往会使
用委婉语或更为客观的表达方式来替代。“fat”可以用“plus-sized”来替代,“black” 可以用“African American”来替代。
在中文中,委婉语的使用常常涉及到语言修辞和象征意义的运用。人们会使用一些比喻、暗示或间接表达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意思。这种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能够
减轻或缓和对方的情绪。由于中文中还有许多成语、谚语和俗语,人们通过引用这些常用
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实现委婉的表达。“垂垂老矣”来表示一个人年纪很大,“身体倍棒”
来表示一个人身体非常健康。
除了以上的特征,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和委婉语还受到社会地位、年龄和性别等方
面的影响。在中文中,由于强调尊重、礼貌和恭敬,人们往往会对长辈或有权威地位的人
使用更为委婉的表达方式。而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注重平等和个人权利,无论地位大小,
现代汉语口语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现代汉语口语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禁忌自古有之。古时候,由于人们对许多自然规律缺乏了解,产生畏惧心理,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禁忌,认为触犯了这些禁忌,就有可能招来灾祸。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自然现象的规律,对此不再具有惧怕的心理,一些禁忌也就随之消亡了。但是,有些禁忌形成多年,在一些人的心里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保留着,如果别人说话触犯了禁忌,会在他们心中造成不愉快的阴影。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了解某一国家、某一民族的禁忌,尽量不说使人反感的禁忌语,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最热闹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忌说“死、鬼、杀、病”等不吉利的话,认为新年的第一天说这些不吉利的字眼,会使这一年的生活变得不吉利。遇到必须要说这一现象时,往往要用其他相关的词语代替。
人的一生有喜事,也有丧事。人总是要死的。死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是当你的朋友家里死了人,你去吊唁、去慰问的时候,一般不要说“死”这个字。在汉语中,关于“死”,有很多替代语、比如在北京,人死了,家里人告诉别人这一消息时,一般说“老了”、“走了”、“过去了”。比如:
甲:您父亲好点儿了吗?
乙:他老人家已经过去了。
甲:什么时候走的?
乙:今天早上。
当一老人得了重病,即将去世时,子女们往往会聚在一起讨论老人的后事。这时大家谈论的是“老人百年之后我们怎么办?”而不能说“老人死了以后……”。
当一位受到大家尊重的人去世以后,人们在怀念他的时候,也要避开“死”的说法,常见的说法有:“停止了呼吸”、“告别了人世”、“离开了我们”、“与我们永别了”等等。
英汉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异同比较-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英汉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异同比较-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引言
每个民族和文化都有相应的禁忌语和委婉语,并受到历史背景、语言习惯、价值观、社会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不同点。英汉语言中禁忌语和委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有些部分差距也是比较大的。研究英汉语言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差异,才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不失礼,有助于英汉语言的跨文化交流。
二、禁忌和委婉语的概念
每种文化中都有对于某种事物或者某种行为的禁忌,并在语言中有着一定的体现,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文
化有不同的禁忌。通常人们对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事物都存在一定的禁制。通俗来说人们出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愿说出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色彩或者至高无上而不可随意说出的词语就是禁忌语,比如脏话、秽的话等。
委婉语就是将某些神圣的、难听的、不便直说的、粗俗的、不吉利或者忌讳的词语、事物或者概念通过比较委婉的、文雅的、间接的词语表达出来,以达到比较委婉,顺耳,让人舒服的目的。委婉语的特点是比较抽象、模糊。简单来说,委婉语就是将某些让人不快的词语转化成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采用间接的方式让说话者不会因此而感到内疚、尴尬、不安等。
三、英汉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相同点
英汉语言中禁忌语和委婉语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或者说对于同一种禁忌事物或者行为有相似的委婉表达。一般来说,禁忌语相同的情况多出现在人类具有共同的特征上面,比如生老病死、相貌、职业、生理缺陷等。
尽管生老病是人的一生中必须要经历的事情,但人们还是对其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畏惧。不管是中西方文化都认为这种悲伤的事情不应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汉语中,死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比如去了,老了等,官方的说法去世已逝等。在古代文化中,地位不同的人说法也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天子的,叫做驾崩,诸侯死了叫做亮;大夫死用卒,士死称为不禄.普通百姓如果死了绝对不能用这几个字,只能用没、终等词。英语中表达死这个概念也有很多词,并且很多能够和汉语对照起来。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和委婉语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现象。禁忌语是指在特定的文
化背景下,因为涉及敏感或不雅的话题而被视为不恰当的言辞或用语。而委婉语则是使用
含蓄和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以避免直接冒犯或伤害他人。
一、禁忌语的特征:
在中文文化中,禁忌话题通常包括与家庭、亲属、性别、年龄、财产和死亡等相关的
内容。不能直接谈论老人的年龄,也不能直接询问他人的财富状况。中文中有很多与婚姻、身体和疾病相关的禁忌词汇和表达方式。这些话题在中文文化中被视为私密和不适合谈论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禁忌话题通常包括种族、宗教、政治和性取向等敏感话题。虽然西
方国家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尊重比较重视,但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和敏感性的话题,人们
通常也会避免直接谈论,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冲突。
委婉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运用也有所不同。
在中文文化中,委婉语常常使用一些隐晦和模糊的表达方式,以示尊重和保护对方的
面子。当拒绝他人的邀请时,常常会使用一些含糊不清的理由,而不是直接说不愿意去。
在表达夸奖或批评时,人们也常常使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文化背景的影响:
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对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形成和运用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中文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面子。在使用语言交际时,尤其是涉及
敏感话题时,人们更加倾向于使用委婉和含蓄的表达方式。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强调直接和坦率的沟通。人们普遍认为坦诚和直接表达自己
的意见是一种诚实和尊重他人的方式。
禁忌语和委婉语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交际中常见的现象,但它们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特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具有重要的特征。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分别介绍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和委婉语,并分析其文化特征。
1.中西方禁忌语的共性
禁忌语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应该或不得使用的语言。无论是中西方文化,禁忌语都
是存在的。中西方禁忌语之间存在一些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同一种禁忌事物的定义
比如,对于“死亡”这个禁忌事物,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一样的,使用类似的想象象
征手段(如,骷髅、幽灵等)进行表达。
(2)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对禁忌语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对于“四”的忌讳是非常明显的,而在西方文化中,对于“十三”的将近也有类似的忌讳。
(1)对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对于上帝、天使、圣灵等的称呼和使用都与东方
文化有明显的差异。比如,在西方文化中,说“上帝一定是/确实存在”的表达是十分普
遍的,而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神明的表达则显得比较含蓄。
(2)对于性别的不同要求
在西方文化中,因为性别平等的观念比较普遍,因此部分词汇和表达方式需要用到性
别中性或是男女通用的表达方式。而在中国文化中,男女阴阳之别更加明显,也就不需要
这样的表达方式。
(3)对于俗话、习惯语的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部分俗话、习惯语中可能会有一些带有亵渎性质的措辞,而在中国文
化中则很少有这样的措辞。比如,在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Judas kiss”,意味是虚伪、背叛的一种口头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中是不会出现的。
浅谈语言及文化中的委婉语和禁忌语
浅谈语言及文化中的委婉语和禁忌语1000字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委婉语和禁忌语是很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特殊
语言形式。委婉语是指在交流中用一些较为委婉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自己的意见或情感,起到掩盖或缓和冲突、调节关系、化解尴尬等
作用。而禁忌语则是一些在文化中具有敏感性、避讳性的词汇或语
言表达方式,必须避开使用。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委婉语
的形式与功能、禁忌语背后的文化秘密等几个方面浅谈委婉语和禁
忌语。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语言,反映了该地方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和社会习惯等。委
婉语和禁忌语也是这种文化内涵和社会习惯的体现。在不同的文化
背景下,委婉语和禁忌语的形式和用法也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国
文化中,很多委婉语形式是通过使用比喻、暗示、留白等方式表达
出来的,而在西方文化中,一些直白、明确的表达反而更受欢迎。
同样的,禁忌语也具有文化特点,有一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是很常
见的,而在某些文化中却是禁忌不可触碰的,不同的禁忌语对应着
不同的禁忌观念和文化情感。
委婉语具有丰富的形式和功能,包括婉转开头、委婉转述、圆场辞、反问、谢绝、道歉等等。委婉语不仅可以在语言上进行掩盖和减弱,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调节关系、化解冲突。例如在职场或商务场合中,为了避免直接拒绝对方的要求或提议,委婉语可以让交流双方
更以和为贵,协商出更合适的解决方案。在文学作品中,委婉语也
经常被用于描述情感,增加作品的文学价值。
禁忌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一些禁忌语在某个
文化中是很普遍的,而在另一个文化中是不可接受的。例如,在中
禁忌语与委婉语
3)常见英国传统迷信禁忌 There must be a pot of gold or treasure at the end of a rainbow. One should make a wish on a falling star. When someone sneezes, you should say “God bless you!” If someone sees only one cricket in his house, it must be very lucky. If one breaks a mirror, he or she is believed to be unlucky. A black cat cannot be given as a present, because the black cat is regarded as an omen of bad luck.
禁忌语与委婉语
Taboos and Euphemisms
1.禁忌语Baidu Nhomakorabea
1)定义: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 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 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 忌语”。禁忌语指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 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具有 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而以之代替的 词语,如把亲属或别人死亡说成“逝世”, “升天”之类;把“上厕所”说成“方便” 等,还有人名禁忌,生理缺陷禁忌等。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1. 引言
1.1 中西方禁忌语与委婉语的研究意义
禁忌语与委婉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对于社
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遵循与尊重。通过研究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情况,可以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道德准则、礼仪规范以及社会关系
等方面的特点。
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禁忌语与委婉语往往反映了人们对于隐私保护、尊重
他人感情以及避免冲突的不同态度。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禁忌语与委
婉语的不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
流方式。
对于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来说,了解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使用规
范至关重要。在跨文化交流中,若不了解对方文化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可能会造成沟通障碍甚至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通过研究禁
忌语与委婉语的文化特征,可以提升语言学习者和跨文化交际者的跨
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1.2 中西方文化对于语言使用的重视
中西方文化对于语言使用的重视是不可忽视的。在中西方文化中,语言被视为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传递文化价值观念的载体。在中西
方文化中,语言的使用不仅局限于传递信息,更体现了人们的社会地位、教养和文化修养。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注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
想和情感,追求直接、坦诚的沟通方式,倡导自由开放的言论环境。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则更注重语言的含蓄和委婉,尽量避免直接表
达冲突或者伤害他人的言辞。中西方文化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也体现
了各自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对于中西方人来说,正确地运用
语言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展示自身文化素养和修养的重要方式。由
禁忌语与委婉语
3)常见英国传统迷信禁忌 There must be a pot of gold or treasure at the end of a rainbow. One should make a wish on a falling star. When someone sneezes, you should say “God bless you!” If someone sees only one cricket in his house, it must be very lucky. If one breaks a mirror, he or she is believed to be unlucky. A black cat cannot be given as a present, because the black cat is regarded as an omen of bad luck.
4)禁忌词语的分类: a. 与神灵、宗教有关 b. 涉及到某些身体部位的 c. 与生老病死有关的 d. 与传说有关的 e. 与性别歧视有关的
3.委婉语
1)定义:委婉,是用语言来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 要手段。委婉语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首先,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的 场合用以交际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尽力避免使 用引起双方不快或损坏双方关系的语言,而是采 用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其次,委婉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渗透于人 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广泛的社会现象或 人民心理:如考虑到避讳问题、禁忌问题、礼貌 问题等。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具有不同的特征。禁忌语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
被认为不适宜或不礼貌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委婉语则是为了避免直接表达而采用的含蓄、婉转或间接的表达方式。以下将探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特征。
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的具体内容和敏感程度会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禁忌通
常与宗教、性别、种族、身体状况、残疾等相关。使用种族或宗教相关的词语可能被视为
种族主义或宗教歧视。而在中国文化中,禁忌通常与家庭、婚姻、生育、病痛、死亡等相关。在中国文化中,直接提到死亡或者对长辈表达不敬可能被视为不吉利或不孝。
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的敏感度也不同。在西方文化中,辱骂和粗言秽语被普遍视
为不礼貌和低俗,会导致沟通的失败。而在中国文化中,口头禁忌通常与讲究面子和礼貌
有关。在中国文化中,直接拒绝或批评他人可能被视为失礼或无礼。
与禁忌语相对应的是委婉语。在西方文化中,为了避免直接冒犯对方,人们常常使用
委婉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意见。当面临拒绝他人请求时,西方人常常使用语气委婉的表
达方式,并解释原因。而在中国文化中,委婉语常常与直接表达相对立。在中国文化中,
善于使用“拐弯抹角”的委婉方式是被认为有修养的表现。
中西方文化中的委婉语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使用比喻、暗
示或其他含蓄的方式来传达信息。而在中国文化中,使用反问、比较或双重否定的方式来
表达委婉。在中国文化中,为了表示谦虚,人们可能会使用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而在西
方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比喻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是每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这个文化的价值观、道德
观和社会规范。禁忌语是指在特定文化中被认为不雅、不合适或不恰当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委婉语则是指通过措辞的方式,使用温和的语气和方式来表示否定、拒绝或不满。
中西方文化在禁忌语与委婉语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接下来我将分别从中西方文化的
角度来讨论这两个方面。
1.中文禁忌语特征
在中文文化中,禁忌语通常与社会、家庭、性别、宗教等相关。使用一些污秽的词语
或谈论与性相关的话题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受欢迎的,因为中国人注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对上级或年长者模棱两可或含糊其辞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禁忌。在中文文化中,尊重他人和
保持社会秩序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2.西方禁忌语特征
在西方文化中,禁忌语通常与种族、性别、宗教、政治观点等相关。西方文化倾向于
更加开放和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言辞激烈、攻击性言辞或种族、性别歧视的言
辞都是禁忌的。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权利、言论自由和平等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1.中文委婉语特征
在中文文化中,委婉语通常通过使用含糊其辞的措辞来表达。中国人注重面子和关系
的维护,因此在表达不满、拒绝或否定时会使用委婉的措辞。“可能”、“或许”、“有
点麻烦”等词语常常被用来表示拒绝或不满。
2.西方委婉语特征
在西方文化中,委婉语通常通过使用缓和的语气和方式来表达。西方人注重个人和他
人的自由和平等,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直接且尊重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表达不满、
拒绝或否定时,他们通常会使用措辞较为委婉、礼貌的方式来表达。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中西方文化特征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不同文化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反映了这些文化对待交流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偏好和价值观念。以下是中西方文化在禁忌语和委婉语方面的一些特征:
中文方面,禁忌语主要是指一些有亵渎性、不敬性或忌讳的词语、表达方式或主题。在中国文化中,提及死亡、疾病、贫穷、失败等都被视为不吉利,人们常常会使用委婉语或避免直接谈论。对长辈、上级或高位者的称呼和交流方式要求更加尊重和谦恭。
西方文化中,禁忌语更多地涉及到种族、性别、宗教和政治敏感的话题。由于追求个人的言论自由和尊重个人权利,西方文化中社会对于禁忌语的容忍度会更高一些,人们在交流中更容易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尽管这也会因为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委婉语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常见的语言特征。在中文中,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注重面子、尊重、礼仪等价值观念,常常使用委婉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直接冒犯或伤害他人。委婉语的使用也体现了中国人文化中的“文雅”和言辞的含蓄性。
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表达观点,委婉语的使用相对较少。西方人在交流中更习惯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强调坦诚和直接性。尽管如此,西方文化中也存在一些委婉语的使用,尤其是在商务和正式场合,为了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中文和西方文化在禁忌语和委婉语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中文文化中的禁忌更多地涉及到对事物的忌讳和尊重,而西方文化中对于禁忌话题和用语的容忍度较高。中文文化中更注重面子和传统的礼仪,因此委婉语的使用更加普遍;而西方文化中注重言行一致和个人权利,因此委婉语的使用相对较少。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待交流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偏好和价值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种辩证关系,每一种语言都是其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既服务于文化又反映了文化的需要。这篇文章仅谈论语言中的两个小方面-委婉语和禁忌语,并以此来研究他们如何在多方面反映文化。因此本文着重于讨论委婉语和禁忌语的定义及其他们的关系,委婉语的交际目的以及委婉语的语用特征。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委婉语的使用,以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现实感。关键词委婉语禁忌语交际目的语用特征每个国家的语言是其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化对语言也有种内在的、不可避免的影响,所以语言和文化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篇文章就从研究委婉语和禁忌语来看语言如何影响文化,以及常见的禁忌语及运用委婉语的目的和语用特征。一、委婉语和禁忌语的定义及其关系 Taboowords (禁忌语)这个词最初用于波利尼西亚,当时禁忌语和宗教有着一定的联系,宗教仪式中的一些语言是神圣的,在其他场合就是禁忌语,如果使用就是亵渎神灵。后来禁忌语就定义为: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的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禁忌语在说英语国家里同样存在,但一些禁忌语和宗教是没有联系的。比如,性,性器官,排泄物。说英语的人都避免(fuck)性交,(prick)性器官等类似的词语。一些人甚至把 breast (乳房),也称作为禁忌语。(Shit)粪便,(fart)放屁,这样的词一般也是受过教育的人所避免的。禁忌语的存在就促进了委婉语的产生,因为委婉语能很好的代替禁忌语。所以委婉语和禁忌语是同一交际中的两个方面。委婉语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比喻语,是一种语言学现象,更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委婉语广泛用于工作,报纸,杂志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另外,委婉语在我们的语言学习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了解委婉语和禁忌语对学好语言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委婉语这个的单词来源于古希腊。前面一部分eu 意思是good(好的),后面一部分phemism意思是speech(言语),所以整个单词euphemism 的意思就是(好听的言语)。委婉语是一种用无害或悦耳的词语替代那些较直接或唐突的言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修饰手段。一般认为,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均在委婉语之列。比用portly(发福的)和full figured(丰满的)来代替(fat)肥胖。二、使用委婉语的目的无论是在写作还是在说话中修辞都是一种工具,而委婉语作为一种比喻语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想使用这种语言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所以在现实的表达中,我们使用委婉语就是想突出它的目的性,或者是想表达一种语用效果。常见的禁忌语及使用委婉语交际有以下三个主要目的:(一)第一种目的——避讳委婉语的产生与古代社会中某些原始信仰遗存下来的语言禁忌有关。人们由于对不理解的神秘力量的恐惧而形成了一些消极的防范措施,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语言禁忌。为了避免想象中的不利后果,在某种场合不讲某些话,而采用避讳的说法或词语(委婉语)去代替。语言禁忌的内容多是人们生活中充满偶然的、无法把握的东西,如未来命运、生死、吉凶等。由于人们对神灵的崇拜或畏惧,或者因为神灵神圣不可侵犯,或者认为神灵太神奇可怕,所以使用委婉语。英语世界中的人不敢擅自使用上帝的名义,便用jeepers (天呀)和gosh(天哪)代替Jesus (耶稣或主)和God(上帝)。无论西方东方,“死”都是人们很忌讳的一个词语。在英语中,人们一般不直截了当地说die(死),而是把die委婉语,例如(pass away)离去,(toanswer thelast cal 了)应答最后的呼唤,perish (谢世),expire(断气),emit thelast breath 呜呼哀哉,endone's days (寿终正寝)。fall asleep(睡觉)、rest (休息)、depart (去了)、jointhe(great)majority(加入群体)、be gone(走了)、go to heaven(进天堂)、safe in the arms of Jesus(进入上帝的怀抱)、jointheangels (加入天使的队伍)、begonetoabetter land (去了圣地)、quit theworld(离弃了世界)、depart fromthewor- ld (离开世界)、breathe one's last(最后一口气)、go to another world(去了另外一个世界)、go to one's home(回老家)、trou- blesbeover now(结束苦难)等等。我们用这些委婉语不仅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而且不会对听者心理造成害怕和痛苦,可以说文解字 318 安徽文学 2008 年第期 8 使听者心里更加舒服。如果我们直接说某人(die)死了,不仅表
明我们说话不文雅还说明对英语这门语言不够精通。另外关于(old)“老”字,外国人不喜欢被人称之为老年人。(old)“老”这个词是能冒犯外国人的一个词。当我们想表达“老”这个意思时,我们可以选择像senior citizen或者long-lived这样的词,这样的词他们更容易接受。但在中国情况就相反,中国人喜欢别人称呼他们“老王,老李”等,这样称呼就表示一种尊敬和礼貌。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国家要选择不同的表述,这就是不同的文化所折射出的要使用不同的语言。(二)第二种目的——给语言增添文雅性在语言交流中,以礼相待体现为用委婉语取悦对方以避免冒昧或非礼。有的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人们在交际中遵循的礼貌原则——为照顾自己和听话人的面子所要做出的努力。例如,说人长得丑是不礼貌的,于是,把ugly(丑陋的)委婉称为plain(一般的)、plainlooking(大众化的样子)或ordinary (普通的); 把crippled(瘸的,有残疾的)委婉称为physically handicapped (肢体不健全的)或physicallychallenged; 把“残疾人”(disabled)委婉称为differently disabled(体能不同的人); 把blind(瞎的)婉称为visually challenged(对视力有挑战的) ; 把thin,skinny(瘦)婉称为slim或slender(苗条);把女性的fat 被委婉称为plump或chubby(丰满的),男性的fat 被委婉称为stout(结实)或heavyset(魁伟)等。如果语言学习者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委婉语,将委婉语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意思,就很容易犯些搞笑的错误。一例子:一天一个高中的女孩对她外国的一名男性同学说:“would you mindgoingtowashmy handswithme ”?(你介意和我一起去洗手吗?),男孩立刻回答说:“no,no ,no”.其实女孩说的是委婉语,其含义是“:你介意和我一起去厕所吗”?所以男孩才立刻说“:不行,不行”。由此可知不能很好地运用和理解委婉语,就会和在外国人交流的时候犯一些愚蠢的错误或者会造成一些尴尬的局面。(三)第三种目的——达到掩饰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委婉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委婉语具有模糊意义。它不仅能掩饰说话人不愿意直说的事物,且能够文过饰非。譬如,在许多情况下,为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方面的需要,西方媒体和军方常用一些隐晦的词语,把 invasion、raid(侵略)说成military action 或involvement ,re- treat(撤退,退却)说成redeployment(重新部署),war(战争)说成massive exchange (大规模的交火),economic crisis (经济危机)说成economicrecession(经济萎缩),economicrol- lingreadjustment (经济滑动的调整),economicslowdown(经济放缓)等,或用一些模糊的词语来代替,很容易产生误导。三、委婉语的使用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委婉语的学习。通过了解禁忌语和学习委婉语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外国的文化,从而能和外国人交流的更加流畅和自然,让他们感觉到学习语言的实用性。委婉语大体可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积极型使委婉的部分升格,比它本来的意义显得更宏大,更重要; 而消极型使委婉的部分降格,减少其用词的攻击性。所有的委婉语,无论积极型还是消极型,都是在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情况下使用。无意识委婉语主要包括一些词语,但这些词语在很久以前变成委婉语的初始动机却无法得知。例如,用cemetery (墓地)代替让人听起来害怕的graveyard (坟场),用rooster (公鸡)代替cock,因为cock被认为sexual (性的)。有意识委婉语的范围还要广,人们在交际中往往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将一些话语变得迂回婉转,以期达到预期的语用效果。例如, Mary 太太的先生去世了, Joan前去悼念,说I feel very sorry for thelossof your husband (我对您丈夫的过世感到非常的遗憾)为了不使Mary感到难过,Joan用loss (失去)代替death (死亡),达到了语用目的。再如,有人称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是freedomfighter (自由战士),也有人说他是terrorist (恐怖主义者),可见,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由于说话者对该人该事的态度不同,是否使用委婉语也就不应一概而论。因此,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地选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仅可以避免“制造麻烦”,而且还能保持和谐、愉快的气氛,促进社会交往。总之,在各种文化和社会中都存在着委婉语和禁忌语,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那些是禁忌语而且也要恰当地使用委婉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委婉语都较为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