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广东省江门市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广东省江门市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18
模拟检测试题181、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叶绿体和内质网B.毛霉、青霉和酵母菌都含有核膜和线粒体C.生长素和干扰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D.麦芽糖、蔗糖和半乳糖都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2、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3、下列关于DNA和RN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DNA自我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形成mRNA需要DNA的一条链作模板D.DNA和RNA的化学成分除五碳糖不同之外,其他成分均相同4、下列各项原理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①生产无子西瓜②无子番茄③棉花摘心④培育多倍体⑤枝条扦插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5、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6、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有A.过程I称为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B.与完成过程II直接有关的核酸,有DNA和RNAC.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II被抑制2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可以用甲基绿代替二苯胺检测B.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时,可以用葡萄汁代替苹果或梨匀浆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的常用方法2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26.(16分)为了研究大豆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研究人员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装置,在自然环境中,测得夏季某晴天一昼夜小室内O2的变化,如乙图所示。
2018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考生物二轮模拟复习检测试
2018江门市第二中学高考二轮模拟复习检测试题39一、单选题1、下表为黄豆和玉米种子中4类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含量表(单位:g/100g)。
分析表中信息可推知,种子细胞中()A.丁只分布在细胞核中B.丙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丁的合成需要甲的参与D.甲、乙、丁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2、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等过程的简图,以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图示的组织细胞是肝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物质最可能是肝糖元B.如果图示的组织细胞是肌细胞,则该细胞不具备细胞周期C.图示中的③、④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上升D.如果人体内肾上腺素浓度过高,则图中②的过程将加快3、观察真菌粗糙链孢霉的繁殖,发现通常由单倍体菌丝形成二倍体合子,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
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图中正确的是()A.合子为RrttB.a、b基因型相同C.b应为RrTtD.d可能发生基因突变4、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1:3 B.1:1 C.1:2:1 D.9:3:3:15、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癌变是细胞原癌基因从激活状态转为抑制状态的过程B.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和文字C. CO2、血浆蛋白、糖原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硝化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6、如图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限制因素图解,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影响植物固定太阳能的因素除了光、水、CO2、矿质营养外,还有温度和氧气B.对于所有生态系统的植物来说,水都是它们固定太阳能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C.净生产与总生产的比值范围在10%一20%D.图中的营养是指落叶和枯枝中能被植物再利用的有机营养二、双选题7、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 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B. 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C.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使用的解离液成分是盐酸和酒精D. 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8、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运输工具只能是质粒B.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全能性C.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单克隆抗体由相应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三、非选择题9、(16分)下图一是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二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
(完整word)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普通高中高三调研试理综生物试题
江门市2018届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可以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细胞膜表面的受体C.把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与红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都会引起质壁分离D.根尖分生区细胞着丝点分裂和染色体数加倍都发生在同一时期2.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 正确的是A.苯丙酮尿症和青少年型糖尿病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B.染色体变异都会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产生新基因D.可遗传变异和环境改变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甘蔗使茎秆变......B.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C.只有用生长素处理才可获无籽果....D.可用乙烯使果实增大4.汉代《说文解字》有云“饴, 糵煎也”。
我国古代人民已经知道用煮熟的糯米和切碎的糵(发芽的谷物)充分混合进行保温, 再经搅拌熬煮后得到饴糖。
饴糖中的主要成分和药的作用分别是A.麦芽糖、提供淀粉.......B.蔗糖、提供麦芽糖酶C.A.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B.pH、取样时间都属于无关变量, 对实验没有影响..C.第.天时,1号试管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D.实验中1.2.3 号试管种群都呈现“S”型增长6.下列有关转录和翻译的说法, 正确的是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1 0 1.58 6.522 0.5 1.82 7.823 1.0 2.34 8.644 2.0 2.15 8.15(1)据上表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该小组为更好地提取和分离水稻叶片的光合色素, 对教材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广东省江门市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10
模拟检测试题101.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同一条链上的碱基A与T通过氢键连接B.胆固醇是对细胞有害的一类物质C.抗利尿激素会促进人体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 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过程①②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C.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的核基因不同 D.细胞衰老和凋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a、b、c分别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B.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受精作用C.JK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分开D.CD与OP的染色体数相同4、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个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材料的选用正确的是A.观察线粒体时可用榕树叶肉细胞代替口腔上皮细胞B.提取DNA时可以用花椰菜也可以用鸡血C.西瓜汁中无还原性糖,不能代替梨汁做还原性糖的鉴定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可以蔓生的紫藤作调查对象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醋时应不断通入无菌空气B.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平板划线法C.通过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要制备标准显色液D.利用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提取DNA24、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藻类植物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吸收污水中的Mg2+D.该人工湿地使污水净化,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2018年高三江门二模考前热身生物试题
2018年高三江门二模考前热身生物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遇到危险时,母鸡会发生“咯咯”的叫声,野兔会用后足敲击地面发生“噔噔”的响声,决定动物这种“报警”行为的是()A、遗传性B、变异性C、适应性D、应激性2、人体细胞中具有DNA的细胞器是()A、染色体B、线粒体C、叶绿体D、核糖体3、人体在剧烈活动时,CO2产生的途径是()A、有氧呼吸B、有氧呼吸多,无氧呼吸少C、无氧呼吸D、有氧呼吸少,无氧呼吸多4、在室外空旷处,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幼苗长成如图所示状态的方法是()A、升高左侧的二氧化碳浓度B、升高左侧氧浓度C、增加左侧光照D、将正常生长的幼苗侧放于地,待其曲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5、胎儿的ABO血型可与母体的不同,但并不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其原因是()A、胎儿血浆中凝集素很少B、母体对胎儿有保护作用C、胎儿红细胞凝集原很少D、母体血液与胎儿的血液不直接接触6、空腹喝牛奶的营养价值较低,原因是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主要用于()A、直接合成血红蛋白B、脱去氨基后氧化分解C、氨基转换作用D、合成糖类和脂肪7.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生长素和人的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用棕色的广口瓶规范地制作小生态瓶,放在窗台有光处,系统不能维持稳定C.利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可以看到紫色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变浅D.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实验时,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8.豌豆黄色(Y)对绿色(y)、圆粒(R)对皱粒(r)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一绿色圆粒(yy Rr)豌豆,开花后自花传粉得到F1;F1再次自花传粉,得到F2。
可以预测,F2中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的比例是A.2/3 B.1/4 C.1/2 D.3/89.生态捕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无毒粘合剂的黄色硬塑板,利用某些昆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捕田间害虫。
最新-广东省江门市2018年高三理综生物试题2018 精品
江门市2018年高三理综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4分):共6小题,每小题4分。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甲流是由H1N1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遗传物质C.有无细胞壁D.有无细胞结构2.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豌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豌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的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CD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D.“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3.下列有关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色盲男孩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动物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将会被灭活C.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腔后将继续发挥催化作用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迅速被分解4.下列关于实验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在琼脂块上的扩散面积可以反映物质运输的效率B.甲基绿的染色能让我们看清楚线粒体的分布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D.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途径5.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对其中①②③④含意表达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B.生态系统的种类C.食物链和食物网D.信息传递6.下列有关干细胞的叙述的错误..是A.干细胞能通过细胞分裂来维持自身细胞群的稳定,其分裂的方式是有丝分裂B.与其他分化成熟的细胞相比干细胞没有衰老的过程C.骨髓造血干细胞与由其分化成的淋巴细胞相比细胞核内D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细胞质中RNA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D.在接触到各种致癌因子后,干细胞比其他分化成熟的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二、双项选择题(12分):共2小题,每小题6分。
每题有2个正确选项,全对者得6分,少选且对者得3分,其余均为0分。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文档:第五单元个体生命的稳态基础专题一含答案
专题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4。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5。
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Ⅰ).状元笔记1.与兴奋有关的4种物质运输方式(1)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K+顺浓度梯度外流为协助扩散.(2)产生动作电位时Na+内流:Na+通道开放,Na+顺浓度梯度内流为协助扩散。
(3)静息电位恢复时Na+外流,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4)释放神经递质—胞吐。
2.准确描述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信号转化方式兴奋在突触处的信号转化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在突触前膜上的信号转化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兴奋在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化方式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3.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流",但并非“全部”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他调节因子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调节因子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状元反思1.“离体"与“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是否相同?提示:(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兴奋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2.反射弧完整性分析:为何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感受器后有感觉,但无反应?提示:若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感受器后可将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无法将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反应。
3.激素功能的常见实验验证中,为什么不同激素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提示: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
考点一神经调节1.(2016·全国课标卷Ⅰ,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解析神经元可进行有氧呼吸,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并产生大量ATP,A正确;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不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均需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
【配套K12】广东省江门市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15
模拟检测试题15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单基因遗传病就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适龄生育对于预防遗传病和防止先天性疾病患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C.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D.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患者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但猫叫综合征却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
答案:D2.下列人群中哪类病的传递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 A.单基因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传染病解析: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研究的是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而且每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或主要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各对基因单独作用微小,因而多基因遗传病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遗传无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由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改变引起的遗传病,而染色体结构和染色体非整倍数增加或减少,也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答案:A3.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解析:根据Ⅱ1和Ⅱ2都患病而他们的女儿Ⅲ3表现正常,可首先判断为显性遗传病,假设该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Ⅲ3是患者,与图谱矛盾,假设不成立,从而确定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答案:B4.我国人群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为1%,某班级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下面的方法中哪种是不正确的 (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B.保证被调查的群体足够大C.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D.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解析:计算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采取在人群中随机调查的方法,而不是在某患者家系中调查,而且被调查的群体应该足够大;而遗传方式的调查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江门市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13
模拟检测试题1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
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
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有关知识。
通过颜色传递的信息是物理信息。
答案:B易错提示: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方式判断的关键是分析信息传递的过程,此类题目出错的原因是只看到表面现象,不对具体的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如本题学生看到机油、黄油等会马上想到属于化学物质,误答为化学信息。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只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B.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解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进行传递信息.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生态系统中植物不但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而且也有行为信息,例如棉花遭受棉铃虫侵害时,会产生某些挥发性信息化合物。
虽然放出的信息是以化合物为载体的,但植株平时体内并不含有这种物质,只有遭受棉铃虫侵害时才会释放,所以这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也是一种行为,可以称为行为信息。
答案:B3.下列哪一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形成多倍体D.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解析: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播放鸟鸣录音招引鸟类都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利用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是化学信息的应用。
答案:C4.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还可以分出很多个生态系统,例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等。
2018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考生物二轮模拟复习检测试
2018江门市第二中学高考二轮模拟复习检测试题281.对①~⑤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⑤和①C.④和②D.④和①2.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3.在人体内细胞正常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B.细胞器数量的变化C.细胞内mRNA的种类和数目不同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4.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基因)。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以确定该动物是雄性B.乙细胞表明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单体片段互换的基因重组C.甲细胞若用秋水仙素处理,则将阻止着丝粒的分裂D.丙图代表的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且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5.下图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优质奶牛的主要步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不一定是受精卵细胞B.胚胎移植可以定向改造动物遗传性状,③需移植到发情的母牛子宫内发育C.①②两个胚胎具有不同遗传物质D.图中a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6.下列技术、仪器或试剂,与应用匹配的是()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 B.层析液——分离和提取光合色素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培育单倍体植物24. 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有()A.过程I称为转录,发生场所可以是细胞质和细胞核B.与完成过程II直接有关的核酸,只有mRNAC.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II被抑制25.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愈伤组织分化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以提高芦苇产量C.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26.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
广东省江门市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14
模拟检测试题14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仅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答案:B2.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的条件下,它们之间都可以杂交成功。
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
这种现象属于 ( )A.优胜劣汰 B.过度繁殖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解析:题干信息“两种生物在自然情况下不能进行杂交”,已告诉我们这种现象属于生殖隔离。
答案:C3.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由于基因频率已经发生改变,所以生物已经进化;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答案:D4.关于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太空射线能使种子发生定向变异C.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解析:可遗传的变异分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太空射线可能使种子发生变异,但变异是不定向的;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D5.海龟中连趾(ww)和分趾(WW、Ww)两种类型,开始时,连趾(w)和分趾(W)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和0.6。
广东省江门市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模拟检测试题04
模拟检测试题0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红细胞中核糖体分布比较多B.肝细胞和神经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所含有的tRNA不同C.抑癌基因能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人体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载体蛋白等物质2.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适当时间后再混合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3.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元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进行检测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在轴突上进行单向传递4.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与进化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突变与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若某生物精原细胞含有n对等位基因,则其产生的配子的种类为2nD.某双链DNA分子含n个碱基对,T为m个,其复制3次共需G为7(n-m)个5.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
右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图中仅表示出了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及其所在的染色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精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的交叉互换现象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母亲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6.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④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两种说法错误C.有三种说法错误 D.以上说法都错误7.2011年5月中旬,一场“毒黄瓜”引起的疫病开始在德国蔓延并不断扩散至各国,欧洲一时陷入恐慌。
2018年全国卷Ⅱ生物(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2018年全国卷Ⅱ生物(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全国卷Ⅱ生物(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全国卷Ⅱ生物(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29.(8分)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
2018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考生物二轮模拟复习检测试
①2018江门市第二中学高考二轮模拟复习检测试题36一、单项选择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A .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D .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 和T 的互补配对2.下图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B .过程②需要的酶只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和线粒体基质中C .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但属于生产者D .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3.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
其原因是( ) A .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 .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C .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 .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4.科研人员发现,在乙肝病人血液中,除了有乙型肝炎病毒颗粒(HBV )外,还有大量的空心乙肝病毒颗粒,即病毒外壳。
这一重要发现为乙肝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道路。
这种“空心乙肝病毒颗粒”可能来自( )①HBV 中的DNA 分子侵入肝细胞后留在外面的空壳 ②在HBV 增殖过程中未组装的HBV 外壳③由基因突变而来④由肝细胞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外壳A .①②④B .①②C .③D .①②③ 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Ⅱ、Ⅲ、Ⅳ涉及到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 .通过过程Ⅴ产生的“某物质”是淋巴因子C.细胞①③分别为吞噬细胞和T细胞,均能识别抗原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⑤会迅速增殖、分化6.2008年“华南虎照”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
华南虎被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全球只剩不到100只,在中国圈养的仅为70只,散布在18家城市动物园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解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二者参与的中枢不相同,前者只需要脊髓或脑干的中枢参与,后者必须有大脑皮层的中枢参与。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答案:D2.突触传递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地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使( )A.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B.突触得以为下次传递做好准备C.另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D.反射过程完成解析:递质的快速分解或被重吸收或扩散转移,可以为下次兴奋的传递做好准备。
答案:B3.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下列对于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C.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D.递质传递是双向的解析: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突触能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即突触小泡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出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然后再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由于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故递质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D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解析: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组成、各部分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仔细分析各选项的具体叙述,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逐项分析如下:5.如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解答本题时,需仔细分析各图示中的膜内外电荷的分布和变化,以及膜内外电荷的移动方向,然后再作出选择。
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该点兴奋,电位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从而使该点与两侧相邻部位之间在膜内和膜外都形成了电位差,从而发生电荷移动,其移动方向是: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移向兴奋部位,在膜内由兴奋部位移向未兴奋部位,因此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且与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同,故C项正确。
答案:C6.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
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解析:据题意可推知,“杜冷丁”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从而使乙酰胆碱失去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机会。
答案:A7.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
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发生障碍而麻痹。
在神经元之间的结构示意图中,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 )A.a或b B.c或dC.b或c D.a或d解析:图中a、b、c、d分别是轴突膜、突触小泡、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由于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阻塞“离子通道”,而“离子通道”在神经元细胞膜上,故应该作用在轴突膜或突触后膜上。
答案:D8.Ach(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
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
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
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
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明显影响,但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促进作用。
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答案:B9.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 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解析: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兴奋可向两边传导,但突触结构决定了兴奋不能传递至右侧的神经元,故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D10.下列关于反射弧和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受刺激的部位膜外先变为正电位,接着又恢复负电位,形成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C.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决定于神经递质的存在、释放和作用的部位 D.经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特定情况下也能直接激活肌肉和腺体解析: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当受到刺激时,电位反转,变为外负内正,故A错误。
答案:A11.如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在a、c处分别放置电位计,b处给予适宜刺激。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骨骼肌收缩,发生反射活动B.骨骼肌不收缩,无反射活动C.骨骼肌收缩,并在a、c处均测到电位变化D.骨骼肌收缩,a处测到电位变化,c处未测到解析:反射是动物体或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故刺激b处,c处不能测到膜电位变化、a处能测到膜电位变化;刺激b处,虽然肌肉能收缩,但由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为反射活动。
答案:D12.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取三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按如图所示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
刺激①可引起图中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相继收缩。
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进行时应将标本置于生理盐水中,若没有可用等渗的KCl溶液来代替B.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左肌肉和中肌肉C.未接受刺激时,神经纤维保持静息状态,此时没有离子进出,各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浓度相等D.肌肉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外电位将由负变正解析:该实验进行时不能将标本置于等渗的KCl溶液中。
直接刺激⑤,中肌肉和左肌肉都将收缩。
静息状态时,主要表现为钾离子外流,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不相等。
肌肉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外电位将由正变负。
答案:B二、简答题(共40分)13.(10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示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请回答:(1)图中a线段表示________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 ____,此时Na+________(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___ ____。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
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的结合。
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是静息电位。
受刺激后,受刺激的部位膜外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此时Na+内流。
如果药物影响了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将影响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答案:(1)静息0 mV 内(2)轴突末梢(3)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14.(14分)乙酰胆碱(Ach)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为研究乙酰胆碱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图中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
另外,轴突末梢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但不影响后来的信号传导)。
(1)在轴突末梢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乙酰胆碱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
Ach浓度μmol·L-1由表中处测量的数据可知,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升高,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促进作用________。
(3)经测量,D处与B、C处的距离分别为96mm、48mm。
当乙酰胆碱的浓度为上表中的0.3μmol·L-1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___。
兴奋在细胞体上的传导速度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约相等,BC与CD段的长度相等,但兴奋在CD段的传递速度比BC段的传导速度________(大/小),这是因为兴奋在细胞体上(或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而CD段由于存在________结构,使信号的传递经过一个转换过程而影响了传递速度。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乙酰胆碱的浓度对C处感受到刺激的时间没有影响,但对D 处感受刺激时间有影响,即乙酰胆碱的浓度越大,D处感受刺激时间越短,说明相应的传递速度越快。
(3)经计算,BC的距离为48cm,在乙酰胆碱的浓度为0.3μmol·L-1时,兴奋在该段(即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48÷0.80)mm·ms-1,在CD段则为[48÷(5.40-0.80)]mm·ms -1,这是因为突触处存在着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即突触延搁。
答案:(1)排除轴突中原有Ach递质(乙酰胆碱)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神经纤维上增强(3)60mm·ms-1小突触15.(16分)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
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