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观念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育观念误区
内容提要:创新和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下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但人们对此的认识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从文化学视角和现行教育内部分析创新教育,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实文化环境和现行教育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这两种分析框架均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仅仅从文化学视角或仅仅从教育内部分析问题,于根本问题的根本解决可能是徒劳的,社会创新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制度供给能力,应该建立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社会环境。
一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民族创造力发展缺乏逻辑论证和事实证明
许多论者从文化学视角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实文化环境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指责传统文化中的主导价值取向,认为传统思维方式如片面突出统一、共性、服从、规范等,而排斥多样性、个性、选择性、主动性等,不利于民族创造力的发展。这里且不论他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导价值取向的概括是否准确,仅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民族创造力发展这个论断而言,也缺乏逻辑论证和事实证明。用文化来说明民族创造力发展与否的成因,来解释学生创新素质提高与否的奥秘,表面上似乎挖掘到了比体制、结构因素更深刻的社会根源,但实际上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似是而非的。其实,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特点,任何一种文化都既有让人称道之处,又有其缺憾。在致力于提高民族创造力的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可以从其民族文化中寻找到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也能发现某些文化资源没有利用价值,但这并不说明这些文化资源必然是该民族创造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也不意味着这些文化资源必然阻碍民族创造力的提升。这无疑表明文化与创造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文化与创造力的发展或抑制、泯灭之间不存在那种一旦文化如此,创造力必如此的线性决定论关系。在文化环境
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既有创造力得到极大张扬的情况,也有创造力被抑制的事实,世界上同一文化圈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阶段其民族创造力呈现不同气象就很能说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决定民族创造力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一百年来,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历久不衰,其深度和广度是其他问题难以企及的。不管什么事物都可贴上文化标签,不管什么问题都试图从文化层面去解释,如今关于中国教育问题、关于民族创造力培养问题也得到了“文化”的关注,真不知是幸焉,还是悲焉?从文化角度分析、思考问题,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视角,的确有其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轻视或忽视对社会结构、经济体制等对创新具决定意义的问题的探讨,撇开制度层面的因素,把文化这种目前环境下只能讨论的问题当成根本问题,从文化视角去解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包括民族创新力培养等大问题,于根本问题之根本解决可能是徒劳的。
二把阻碍创造力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归结在教育层面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
更多论者把阻碍创造力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归结在教育层面。他们批评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认为目前中小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了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在大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上高校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严重的缺憾,指斥这种僵化的教育,泯灭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扼杀了创造性思维。无庸讳言,现行的学校教育的确存在着许多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如灌输式教学方法、权威化教学态度、统一的教学模式、功名化教育价值观等都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然而批评者在指责教育的同时,却忘记了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是所处时代、所在国家政治经济的产物,教育上的种种弊病其实只是政治、经济、社会弊病的反映。社会把能否培养“官员”、“名人”、“尖子人才”等作为判断教育价值的基本尺度,功名化的教育价
值观也就应运而生。目前,高校的确存在着个性不足、学术研究盲从权威、课程与教材改革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人们指责这种教学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极大地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这种指责有其道理,但是指责者在批评高校教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我国高校的特殊性,将本该打在别处的板子打在高校教学工作上。个体的创新需要一定的创新环境,其中制度环境是其根本。当社会缺乏这种能激励人创新的环境,当高校只是“官本位”体制中的一个没有自主权的单位时,创新无异于天方夜谭,教师的创新且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遑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了。
三把培育创新素质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教育上则无疑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批评者在指斥教育严重阻碍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又把培育创新素质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教育上,把教育创新视作民族创新力提升之本。毫无疑问,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人的,在大力倡导创新的今天,创造人才培养的重任就自然而然地落在教育者的肩上。然而现行教育无法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全部重任,虽然许多有识之士强调要改革当下的学校教育,进行教育创新,并从教育观念、教育组织形式、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给教育创新开出良方。改革现行教育,进行教育创新,这无疑是必要的,但把教育创新当作提升民族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之本则无疑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在相当多的人看来,仿佛只要从技术、微观层面进行教育创新,在学校管理体制、高考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人才就可脱颖而出。其实,仅仅只在教育的微观方面或者仅仅只在教育领域进行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创新素质培养不仅仅与教育、教育创新有关。影响创新和创新素质培养的根本症结并不在教育,而在社会结构和体制。人类历史和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结果都表明,社会创新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制度供给能力。心理学研究揭示,创新、创造是人的
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则是创新潜能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身心自由的获得来源于宽松、自由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的个体才敢于标新立异和创新。我们姑且把这种环境称之为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环境和文化观念、习惯等人文环境。如果社会没有出现鼓励和宽容创新的环境,仅凭教育和教育创新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就难以有大的作为。当然,在教育内部,应建立起鼓励创新的评价体系和选拔制度,进行有利于创新的课程、方法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教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也需要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互动;它既需要教育创新,更需要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全面创新。在今天,后者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