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态度网络媒体与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效应

合集下载

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媒体沟通问题探讨

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媒体沟通问题探讨
政府 的依 附关 系 是 客观 存 在 的 。媒 体 的行 政 化 倾 是 一 把“ 刃 体 沟 通 的 效 率 意 识 。政 府 应 该 建 立 高 效 率 的 危 机 信 息 发 布 机 双
在 通 剑 ”一 方 面 它 有 利 于政 府 对 舆 论 的控 制 和 导 向; 一 方 面 它 产 制 , 第 一 时 间 与 媒 体 沟 通 , 过 媒 体 的 及 时 报 道 以达 到 满 足 : 另
【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 ; 政府 与媒体; 沟通


准 群 体 性 突 发 事件 治理 过程 中政 府 与 媒 体 沟 通 存 在 的 问 须 认 识 到 政 府 积 极 主 动 地 与 媒 体 沟 通 对 于 保 障 信 息 及 时 、

确 、 通 地 交 流 的 重 要 性 。 其 次 政府 树 立 积 极 沟 通 、 时沟 通 、 畅 及 科 1 .政 府 与媒 体 沟 通 的意 识 缺 乏 , 通理 念 落 后 。由于 行 政 准确 沟 通 、 学 沟 通 的 理 念 。积 极沟 通 要 求 政 府 在 与 媒 体 沟 通 沟 时姿 态 的正 确 回 归 , 时沟 通 强 调政 府 在 与 媒 体 沟 通 时 强 化 时 及
甚 者 , 某 些领 导者 眼 里 , 体意 味着 监 督 、 责 、 缚 , 们 视 诚 相 见 、 真 务 实 。 在 媒 指 束 他 求 媒体 为洪 水 猛 兽 , 怕 和 媒 体 打 交 道 。群 体 性 突 发 事 件 由于 其 惧
2 .加 强 对 主流 媒 体 的 科 学 引导 和 规 范 , 高 沟通 效 率 。首 提
传 统 的 原 因 , 国 各 级政 府 在 处 理 与 媒 体 的 关 系 时 缺 乏积 极 沟 我

高度关注网络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影响

高度关注网络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影响

高度关注网络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影响 2011-04-27 15:24:20 来源:求是/红旗文稿一、充分认识网络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应有的正面作为我国网民的总数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31.8%,网络的发展已经明显表现出主流应用的特点,正深入到我国人民生活的各个部分。

网络媒体是理想的新闻传播工具,具有即时性、自由开放性、互动性、信息海量等优势。

正是网络媒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有所作为。

一是网络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为预警群体性事件提供了便利。

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互联网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群体性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但其背后的矛盾往往有一个酝酿、发酵的过程。

如果能通过网络媒体及时发现、疏导、解决,很可能避免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巨大灾难。

网络媒体的预警作用使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社会问题,主动预防群体性事件爆发。

二是网络媒体传播的自由开放性、信息海量等特点为满足民众了解事实真相的信息需求提供了便利。

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限制的互联网,利用文字、声音和图像的有效结合,加强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自由度。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提出的媒介依赖论指出:“当社会环境出现情况不明、有威胁性或迅速变化时,个人和群体的媒介依赖关系便更为强烈。

”群体性事件的不确定性与威胁性,容易引发民众的恐慌。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往往更加迫切,急于知道事件的真相、事态的发展和解决过程。

网络媒介的特点,契合了群体性事件中受众迫切希望获取大量信息的心理需求。

三是网络媒体传播的互动性为政府及时引导舆论提供了便利。

在网络媒体中,信息交往主体的互动性和自由性进一步增强。

网络信息的交流,往往不是单维、线性的,网民之间交流的途径和目的都是双向、多向、多维的,这就为政府及时引导舆论提供了便利。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政府通过网络引导舆论所达到的效果是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除了网络社区、博客和各种聊天工具的广泛影响力,网络新闻将会有更加积极有效的表现。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政府应对策略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政府应对策略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政府应对策略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基于网络社交平台或网络社群而形成的集体行动或事件,这些事件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1. 社会矛盾与紧张性情绪。

社会矛盾的存在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础条件,而紧张性情绪则是事件爆发的诱因。

例如,贫富差距悬殊、民生问题引发的不满等。

2. 社会网络的弥散效应。

网络具有信息传播、组织动员等特点,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递可以迅速扩散,形成一定的议程设置和舆情引导作用,进而导致事件的出现。

3. 社会心理学的因素。

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出于人们对某些问题的无声抗议或不满。

群体动员往往会触发人们的团结意识,产生一种群体认同感,并迅速传导。

4. 政治因素。

某些特定时刻的政治事件,如政府失信、腐败现象、官员不当言行等,往往会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

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1.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政府需要建立起较为敏感的舆情监测与分析体系,快速反应和处理网络事件,以避免和化解潜在的危机。

2. 增强公共信任度。

加强对一些影响存在的问题的整顿,加强社会公信力,维护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避免事件出现。

3. 建设互动性平台。

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建立互动性平台,与广大民众加强有效的对话协商,通过对民众需要和诉求的了解,更好地引导公共舆论。

4. 开展舆论引导工作。

政府通过适当的舆论引导工作,引导群众,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避免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

网络社会人际关系嬗变对政府行动的影响——以扩散性动员为视角

网络社会人际关系嬗变对政府行动的影响——以扩散性动员为视角
的地 位 和作 用 了 , 而作 为 扩 散性 动 员过 程 之 中 的关键 之 关键 又 是政 府 行 动之 变化 。
因为政府行动在扩散性动员的链条 中处于最后阶段 , 也是扩散性动员最为关键 的阶段 , 且 比较敏 感 。它构造 、 定位社会舆论 , 影响社会支持 , 并最终可能影响集体行动发展的形态 。 政府行动是指政府 部 门及其官员在集体行 动过程中的反应 , 包括 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 。 政府行动是网络社会 中集体行动 的最大外在变量 , 因此也成为扩散性动员过程中关键 的一环。政府行动具有双重性 : 一方面它是很可 能是集体行动博弈性动员 和行动的对象 ;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与集体行动博弈性动员有着某种 内在的
网络社 会人 际关 系嬗变对政府行动的影响—— 以扩散性动员为视角
在事件 的爆发期 , 扩散性动员本身又具有一定 的阶段性 , 它表现在塑造社会舆论 、 获取社会支持 ( 影 响
非 直接 参 与者 的情绪 、 态 度 和行 为 等 ) 、 影 响政 府 行 动 等方 面 。动员 从 本 质上 来 说 就是 人 际互 动 , 人 际 关 系 的形 式 和特 征对 政 府行 动 有 着 巨 大 的塑 造 作用 或 者结 构 性 限 制 , 没 有 了人 际 联 系 的确立 , 则 动员
征, 动 员又 分 为博 弈性 动 员 和扩 散性 动 员 。扩 散 性动 员不 以直 接参 与 集体 行 动为 目标 , 但 能为 集体 行 动 的生 成 和发 展创 造必 要 的社 会条 件 。 它 与博弈 性 动员 既相 互 区分 又遥 相 呼应 。 扩散 性动 员 主要 发生
基 金 项 目 :湖 南师 范 大 学 哲 学社 会 科 学青 年 学 术 骨 干培 养 计 划 项 目 “ 网 络 群 体 性 事件 应 急 管理 研 究 ” ( 1 2 X G G 1 5 ) ; 中 国博 士后 基 金课 题 “ 网络 群 体 性 事件 应 急 管 理研 究” ( 2 0 1 3 b i 5 4 1 1 2 8 ) ; 湖南省哲学 社会 科 学基金 项 目“ 网络社 会 中政 治参 与 集体 行 为 的动 员和 生成研 究 ” ( 2 0 1 0 Y B A 1 6 6 ) ; 湖 南 省哲 学社会科 学成 果评 审委 员会课 题 “ 网络社 会 中政 治 参 与集体 行 动 的动 员和 生成 ” ( 1 0 1 1 2 3 8 B )

浅谈政府如何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

浅谈政府如何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

浅谈政府如何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则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参与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或者其他的利益诉求,基于正当或者不正当的目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有序或者无序的组织,串联,呼应,从而干扰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危害社会稳定的集群事件。

积极有效地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占领舆论制高点信息社会的来临使网络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的公共领域,网络舆情的随意性、隐匿性影响着网民对事件的判断并通过对偶然事件的聚焦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

因此政府应当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正确的引导网络舆情,提高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一)坚强舆情监测,建立网络预警平台在治理群体性事件中,情报信息工作最为关键,掌握了情报信息就掌握了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

政府应成立专门负责网络信息收集的部门,及时挖掘网络情报信息,完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提取潜在的、有价值的情报,科学的做出预测和判断,及时把握网民聚焦的矛盾。

建立“全天候”的信息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联动机制,以“发帖量”、“访问量”等指标为预警依据,构建层级警报制度。

政府各部门积极配合,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做到“一方预警、多方联动”、“长线监测、短线预报”,从而维护网络社会的稳定。

(二)政府坚持信息公开,抢占舆论至高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公众的不知情易导致谣言的传播,一旦官方信息滞后于流言、谣言就会造成“滚雪球”效应。

政府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表明对事件的看法和立场,夺取信息主导权,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通过发帖、跟帖的形式对网络舆论有针对性的进行回复,主动向公众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搭建政府与民众之间民意互动的新渠道。

(三)发挥主流媒体和主流网站的作用首先,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对公众的信息需求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政府应当借助报纸、杂志、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力量提供及时、权威的信息,降低公众内心的疑惑和恐慌,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降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危害力。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控制下降、利益格局变化、社会分化加重等因素也暴露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这些矛盾积聚起来就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逐渐成为民众进行社情民意表达的公共区域,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网络平台对群体性事件的评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作为舆情的一种特殊形式,借助网络进行传播,并形成发展于网络,其传播发展速度快,对政府治理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从管理学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影响。

运用了蝴蝶效应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善治理论及政府危机管理理论,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产生双重影响的观点。

政府如果能够及时的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民意,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舆情,将有利于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加强政府、媒体、公民的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等;如果政府的治理方式得当会使事件的负面影响扩大,使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公信力、政府权威、政府回应能力、政府决策产生影响。

通过案例研究,得出目前我国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还存在治理缺乏针对性、沟通方式缺乏人性化、政府治理跟不上网络舆情的发展、网络舆情发展极端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政府治理观念滞后、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法不科学、治理机制不健全等。

因此提出需要树立预防为主、信息公开透明的理念,加强网络信息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加强政府把关,引导网民理性发言,发挥媒体引导舆情相结合,畅通民众的利益维权渠道,加强政府与网民,政府与媒体的合作治理。

群体性纠纷事件的扩散

群体性纠纷事件的扩散

群体性纠纷事件的扩散群体性纠纷事件一开始的处置不当,容易越演越烈,扩散开来,造成巨大的损失。

我国群体性事件均体现出明显的扩散效应,认为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三个维度:长期的空间传导效应、短期的空间扩散效应以及策略模仿效应。

从影响群体性事件扩散程度的因素来看,网络媒体、组织结构、政府态度均对群体性事件的扩散程度有着重要影响。

长期的空间传导是指在一次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内会有其他类似群体性事件爆发。

短期的空间响应是指在一次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由事件直观人员传播到围观人员,使得事件参与人数增加,事件规模升级。

策略模仿是指一种新型的抗议手段出现后,如土地冲突中的“自焚”,会有其他群体性事件采取类似的策略,而产生一种策略模仿扩散。

一、网络媒体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中国公众对新闻的确认和对舆论的参与,前所未有地主动和有效。

互联网的力量,以及公众对真实新闻的呼唤,让官方媒体的开放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由于网络媒体的逐渐强大以及网络论坛等新型媒体报道方式的逐渐增多,网络媒体报道显著影响着群体性纠纷事件的扩散程度和扩散影响,媒体报道对于我国群体性纠纷事件扩散程度的影响逐渐显现。

网络已经在改变媒体,“围观”也开始改变中国。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网络媒体报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网络传媒跟踪报道,这是国外研究主要关注的一种媒体报道形式。

但是,这一类当前报道在我国还仅限于影响面较广的大型群体性事件;第二种是网友转载小报消息,这一类网络报道在我国相当普遍;第三种是网友发帖,对当地所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进行先前报道,或者是对一些群体性事件发表评论和看法,但是这一类报道容易遭到删帖。

当传统媒体被有关部门刻意压制和控制的情况下,现代通讯技术便成为群众的首选工具,无数条关于此事件的信息、视频在互联网上发布,引起了现实中根本不在现场的网民们的热烈关注,将发生的一切以非官方、非权威的形式进行“现场直播”。

而网络围观的网民们只看到事件的表面,没能力也没时间思考、分析、判断事件的来龙去脉,于是形成了各种不具有理性的谣言,并且在网络上被千百倍的放大。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传播与政府干预分析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传播与政府干预分析
形 成 强 烈 对 比 。 有 研 究 者 沿 用 美 国 社 会 学 者 凯 尔 纳 的 媒 体 奇 观 理 论 将 此 现 象 称 为 “ 络 奇 观 ” 即 ( 过 网 , 通
件爆 发 的“ 火索” 导 。梳理我 国群体性 事件 网络传 播
的特 征及过 程 , 以此 为 基础 展 开 干预 群体 性 事 件 并
第3 6卷 第 6期
Vo . 6 No 6 13 .
河 南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 OURNAL OF HENAN NORM AL UNl VER I Y ST
群体 性事 件 的 网络传 播 与 政 府 干预 分 析
唐 斌
( 南 农 业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 东 广 州 50 4 ) 华 广 1 62
网络 传 播 在群 体 性 事 件 中的 不 利 影 响 , 须在 理 解 信 息 网 络 本 质 的 基 础 之 上 , 握 其 产 生 反 体 制 等 复 杂 特 征 的 矛 必 把
盾根 源 , 而立 足 于 网 络传 播 的关 键 节 点 , 从 系统 地 构 建 政府 进 行 群 体 性 事 件 传 播 干 预 的 对策 机 制 。 关键词 : 体性事件; 群 网络 传 播 ; 府 干 预 政 中图 分 类 号 : 0 5 D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2 5 ( 0 9 0 — 0 20 1 0 — 3 9 2 0 ) 60 4 — 5
构 成 了 较 为 严 重 的 威 胁 。 回 顾 近 年 来 发 生 的 各 类 群
的 网络 信息 时也表现 出与 面对传 统媒体 信息所 不 同
的行为 特质 , 而使 群 体 性 事件 的 预 防 与处 理过 程 从

从网络舆情的影响看群体性事件的疏导与化解.

从网络舆情的影响看群体性事件的疏导与化解.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网民的迅猛增长,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民众意见表达最活跃的平台,网络舆情的活跃程度空前高涨,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网络舆情风暴,也引发了许多群体性事件。

从近几年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如瓮安打砸抢事件、石首群体暴力事件、马鞍山群体抗暴事件、广州新塘聚集滋事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等来看,网络舆情在事件发生与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事件演化过程中,网络上往往会形成强大的“井喷型”网络舆情,对政府、对社会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并影响着事件发展的态势。

因此,如何针对网络舆情与群体性冲突的相互作用机理,强化网络舆情的疏导与管理,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能力,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作用机理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民众在互联网上表达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集合。

[1]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日益普及,我国网民规模呈现出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8.3%。

[2]网络以其独特的技术性,为民众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意见和诉求的广阔话语空间,网络舆情逐渐成为民众诉求表达的重要途径,在现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影响力不断增强。

网络舆情是现实社会的晴雨表,是人们现实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和情感宣泄的某种反映。

由于网络表达自由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现实社会中各种利益诉求、价值冲突、观念碰撞、情绪宣泄等正越来越多地以网络舆情的形式表现出来。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冲突显现化与民众舆情表达日益高涨的特殊时期,由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多发高发态势。

群体性事件往往是由于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和利益诉求受阻而理论与现代化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2012-07 July,20112012年第4期NO.4,2012从网络舆情的影响看群体性事件的疏导与化解叶国平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舆情空前高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特征日渐凸显。

中国政府提升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

中国政府提升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

中国政府提升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摘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4年1月16日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45.8%。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网络舆情日益受到中央高层领导人的重视和肯定。

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积聚的突出反映。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发展迅速、其负面影响巨大,及时监控、准确研判,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正确导向舆情的重要先决条件。

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对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结果,同时还可能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如何有效地治理并提升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处理能力是政府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理论分析法。

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中国政府需大力提升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在舆情应对实践中,中国政府也遭遇了应对能动性不足、应对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制建设不完善等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应从树立科学应对理念、完善应对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立法、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中国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关键词:中国政府;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一、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分析(一)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的内涵是指一部分网民在网络舆情空间内,受某些敏感社会事件的触动,为表达某种意愿和诉求,为实现特定的目的,采取的发布信息、言论、跟帖、讨论、甚至召集现实中的集会等方式,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和破坏社会公共财物及伤害他人人身、名誉及财产安全,甚至与国家和政府等权力机关对抗。

(二)群体性网络舆情状况非正常化形式正常的网络舆情状况表现为网络舆情的主体和客体在利益方面的“一致”和“和谐”。

而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随意发生的,根植于现实的社会条件中,反映着公众受中介性社会事件触动而对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利益制度缺位和对国家公权机构政策的不满甚至反对,反映出公众与国家公权机构和管理者之间利益的“非一致性”与“非和谐”,隐含着社会上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成员利益的冲突,因此,可以说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是舆情状况非正常表露甚至是一种极端化的形式。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舆情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网络舆情指的是网络上公众对某一特定事件或话题的集体情感态度和言论表达。

网络舆情具有速度快、影响大、传播广泛等特点,对政府决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成为当代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舆情的快速传播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迅猛,普通市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论坛等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迅速引发热议。

由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灵活性,政府决策可能会受到迅速传播的网络舆情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调整。

2. 舆情的集体情感态度网络舆情往往代表着公众的集体情感态度,政府需要高度关注并分析舆情中所蕴含的民意和社会心态。

若忽视网络舆情的情感反馈,政府决策可能会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的进一步积累,进而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问题。

3. 舆情的影响力与权威性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日益突出。

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评价和反馈,往往能够在网络上形成舆论共识,影响社会的舆论导向。

所以,政府需要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及时掌握民意、解读社会动态。

二、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1. 建立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政府应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实时监测公众舆论动向。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舆情中的关键词、情感倾向等信息,构建舆论态势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积极倾听民意反馈政府应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举办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民意和满意度变化。

政府部门应设立畅通的互动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 及时回应和引导舆情政府应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的传播,通过及时回应和引导来达到舆情的消解和疏导。

对于虚假信息和不正当言论,政府要果断予以澄清和辟谣,向公众传递准确的信息,避免谣言蔓延和舆论误导。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回应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回应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回应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公民参与的重要载体。

随着而来的,网民的积极参与和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信息极易引起社会关切,造成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一新兴现象。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度、烈度、参与人数都日渐上升,重大的社会关切必然需要政府作出回应,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公信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对于政府而言,如何应对和解决好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日益复杂的利益诉求,加大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力度,这成为维护政府公信力、建设更好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回应;政府公信力近年来,中国网民的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18年1月网民规模达7.72亿。

网络的普及为公民参与提供更多可操作性。

公民参与意识由于信息的广泛共享而急剧高涨,网络群体性事件也因此频频发生,由此也引发了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网络舆论冲击公众视听,考验政府形象。

而如何应对和解决好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日益复杂的利益诉求,成为了维护政府公信力、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回应也就显得相当重要,但事实上,政府在这类事件中所做的回应相当部分是非积极性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这对政府建立良好的形象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新的挑战。

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类别通过梳理既有研究内容发现,国外并无“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国外与之相关的社会活动研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逐步展开,与“群体性事件”高度相似的概念包括: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社会动乱(social unrest)、社会运动(socialmovement)、大众抗议(popular protest)、大众抵抗(popular resistance)、大众抗争(popular contention)、抗争性政治(contentious politics)等。

网上的群体性事件及政府应对

网上的群体性事件及政府应对

网上的群体性事件及政府应对作者:贾冰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08期摘要:网上群体性事件是由某些社会矛盾或典型事件引发的,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通过网络自发聚集起来,针对或借助该事件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或表达诉求的一些事件。

网上群体性事件能彰显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推进我国社会民主进程,也能对某些相关个人或政府部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因此,政府要重视并科学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

关键词:网上群体性事件诉求科学应对近年来中国网络舆情空前活跃。

人们通过网站、论坛、博客、QQ、MsN等方式积极参与对政治时局、政府管理、社会民生等热点问题的讨论,利用网络虚拟性、隐蔽性、扩散性、渗透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畅所欲言,对贪污腐败,道德沦丧、社会不公等现象群起而攻之。

网上群体性事件随之出现并迅速增加,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甚至超过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什么是网上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在我国通常是指那些超出既定社会规范、对社会秩序造成干扰的事件,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什么是网上群体性事件呢?对这个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对网上群体性事件持否定态度,认为网上群体性事件是某些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发泄不满、制造舆论,是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

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集群行为。

第二种观点对“网上群体性事件”这种说法持有疑义,认为“群体性事件”具有负面性和贬义色彩,而当前我国的所谓“网上群体性事件”,除了宣泄民众不满之外,也不乏正义之举和赞扬之声,比如汶川地震期间,失量网民对救灾人员的支持行动。

因此用“群体性事件”来定义这种网上行为似乎不妥。

前种观点在分析群众非理性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对网上群体性事件给予定性。

认为网上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特殊形式,网民群体易冲动,很多人具有唯恐天下不乱的看客心理。

这同法国思想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对群体进行的心理学分析很接近。

论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

论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

论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群体性事件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除了采取实际措施外,还需要进行网络舆情控制,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本文将探讨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的关系。

群体性事件是指大批人群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出现的某种不满,通过某种方式集体行动并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矛盾的激化和人民利益的满足不足。

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游行示威、暴力冲突、抗议罢工等。

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范围广泛,可以引发社会动员,威胁社会稳定和安全。

政府在面对群体性事件时,除了采取实际措施外,还需要进行网络舆情控制,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网络舆情控制是指政府通过网络舆情监测、舆情研判、舆情引导等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和控制。

这是一种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和引导的手段,旨在引导群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政府网络舆情控制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必须具有高效性。

政府需要实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控制。

其次,必须具有针对性。

政府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

最后,必须具有合法性。

政府的网络舆情控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网络自由。

政府在进行网络舆情控制时,需要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

监测需要通过网络爬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

研判需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识别兴奋点和病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控制。

政府需要对兴奋点和病灶加强引导和控制,防止其蔓延和扩大。

网络舆情控制需要采取多种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增强公众的信心和信任。

政府还可以通过发布公告、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各界对网络舆情进行舆论引导和控制。

综上所述,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密切相关。

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必须进行网络舆情控制,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近年来,网络舆情以其迅猛扩散的速度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社会重要议题。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舆论表达方式,网络舆情对政府的治理和公共决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成为了一项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特点、政府应对的挑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网络舆情具有迅速性、广泛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它在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网络舆情可以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引发公众关注并影响其态度和行为。

政府需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及时获取信息、掌握舆情动态,以做出应对决策。

然而,政府在面对网络舆情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网络舆情的真实性较难确认,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

政府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相关机构的协助来辨识谣言和虚假信息,并及时提供准确、权威的信息来稳定舆情。

其次,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政府需要加强信息监测与应对系统的建设,以快速获取和分析舆情信息,并能快速作出对应策略。

此外,政府还需要克服网络舆情对公共决策产生的影响。

网络舆情的高度关注可能会使政府的决策受到情绪和民意的左右,需要政府保持理性和稳定,以科学决策来解决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政府应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和研判能力。

建设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获取和研判舆情信息,以便制定应对策略。

其次,政府应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政府可以主动发布政策解读、相关信息和官方回应,及时传递政府决策的理念和目标,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政府应加强网络舆情的舆论导向和引导。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规范,引导公众健康、理性地参与网络舆论,提升网络舆论的质量和秩序。

同时,政府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提升网络舆情应对的效能。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分析和研判网络舆情,预测舆情发展趋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收稿日期:2010-06-25 修回日期:2010-07-29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编号:08BZZ030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与网上应急处理"(编号:08W L11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曾润喜(1984-,男,博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网络舆情、电子政务;徐晓林(1956-,男,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网络舆情。

情报研究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A Study on t he I m pact on the Collective Incident by I nternet Public O pi n ion曾润喜徐晓林(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摘要网络舆情具有内容多元、主体主导、群体极化和虚实互动等特征,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产生。

依照加值理论,网络舆情从四个方面对群体性事件产生影响,同时对网络舆情的汇集、研判、引导和反思可以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干预。

关键词互联网舆情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中图分类号 D 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12-0001-040 引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 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网民规模增大的同时,其活跃度也正在提高,并由自在群体向自为群体转变。

在此背景下,由网络舆情所产生的一系列网络突发事件频发,不仅影响着网络社会,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给政府的网络治理带来了挑战。

如邓玉娇事件#、石首事件#、 7 5乌鲁木齐事件#等,尽管其引发原因不尽相同,但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关系,都是在事件发生后,产生网络舆情,引起网民关注,进而又由于这种关注推动或恶化了事件的进展,给党和政府对该事件的妥善处置造成了干扰和压力。

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8月下旬以来,随着“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名人被抓,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拉开序幕,从行动上开了一个清理网络丑陋的好头,进一步加大了对网络造谣、传谣的打击力度并促使相关司法解释尽快出台。

“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伙同“意见领袖”,制造一个以某人或某事为中心的事件,组织人手在网络上发帖、评论,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不良情绪大肆炒作,短时间内营造出一个网络热点,吸引广大网民的关注。

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

在如此庞大的网民基础上制造网络热点极易由网络舆情转化为网络舆论,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把政府机关推到被动的局面。

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科学管控研究也就尤为重要。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推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

网络舆情主要指使用网络者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

当互联网迅速发展并成为人们比较开放的政治意愿的表达方式时,舆情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力变得非常大。

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实现了向舆论的更快、更多和更复杂转变,进而扩大了1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它的影响力。

当某一突发事件发生并引起网络舆论时,社会各级组织和人群都很关心,主动参与到信息和意见的交流中。

特别是当事件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时人们的参与意识更强,公众会非常积极的表明自己的意见、态度和立场。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网络舆情的搜集、整理可实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和互动。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摘要如今的网络随着其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越来越成为普通受众表达意见、形成社会舆论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这为信息的公开、社会的公正、社会事件的监督和解决带来了便利。

但由于网络的表达意见的匿名性、非理性等特殊性质,导致网络负面舆论大行其道占据主流,群体极化效应随处可见。

群体极化效应能够促使一些社会事件的解决,但同样有其负面影响存在。

本文正是针对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现象,从其形成的动因带来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应对这一现象。

关键词社会热点;网络舆论;群体极化效应1 群体极化效应定义及表现所谓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

”[1]浏览网络,尤其是各大微博、论坛、BBS、社交网络等能够公开发表舆论的平台可以看到,如今网民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很高。

以新浪微博为例,截止到12月6日,“小悦悦事件”以“请停止冷漠”为关键词的微博内容共65万条,事件总评论766万条;“甘肃幼儿园校车事件”相关微博510万条,“聊聊好校车的标准”24万条;“李阳家暴事件”评论221万条;“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话题评论78万条。

这种大量的评论在网络环境内很容易形成群体极化效应。

如“杨武案”后一窝蜂给杨武带上“史上最窝囊丈夫”的帽子对其大肆谩骂嘲笑,“小悦悦事件”后感叹世风日下人心冷漠、对社会的冷血失望,“723温州动车”事故后纷纷质疑政府铁道部门的不负责任,中国船员在泰国被害后对比中美护照感叹天壤之别等等,无论什么性质的社会事件、真相到底如何,最终都会被认定归纳为政府不作为、社会道德败坏甚至发出“中国你到底怎么了”之类的感叹,而澄清的言论总是滞后于谴责的言论,并且容易被很快淹没。

2 群体极化效应形成原因2.1网络环境的影响首先,网络的匿名性所带来的个人责任感的缺失,减少发表意见的顾忌。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与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与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与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策略随着全球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全媒体时代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时代,媒体已经不再只是传递信息的渠道,而是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成为了舆论引导和社会影响的重要力量。

而政府与主流媒体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如何应对传播策略则显得更加重要。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与政府在应对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传播策略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媒体及政府在信息传播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

在全媒体时代,传播策略变得更为重要,因为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广,使得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

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主流媒体与政府需要在传播策略上进行密切合作。

主流媒体需要对事件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而政府需要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这种合作,可以加强信息的有效传播,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在这一合作中,政府需要充分信任媒体的报道,而媒体也需要保持独立客观的立场,不偏不倚地传递信息。

主流媒体与政府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来进行信息传播。

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政府与主流媒体需要在这些平台上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发布信息,回应民众关切,引导舆论,建立起信息传播的立体网络。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能够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避免谣言的传播和感染性事件的蔓延。

主流媒体与政府需要在传播策略上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引导。

在突发性事件中,民众往往会受到恐慌和焦虑的影响,这时候,主流媒体与政府需要通过信息传播,给予民众更多的安抚和鼓舞。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疏导热线,提供免费咨询和服务,而主流媒体可以通过报道一些暖心故事和正能量信息,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情绪,让大家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突发性事件,消除干扰,保持稳定的心态。

主流媒体与政府需要关注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3200字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3200字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3200字目前,随着我??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对某件事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是其中存在的网络舆情对群体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互联网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目前政府也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和控制,从而可以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防治。

本文主要对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影响与作用网络是除了广播以及电视节目之外一个新型的娱乐平台,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网络来抒发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效率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媒体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发布消息的重要平台。

但是在消息散播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网络舆情,这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思想观念上就行有效的纠正,从而才能保证互联网平台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征群体性事件指的就是社会当中固定群体或者是非固定群体,然后结合同一个问题来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

通常情况下,群体性事件在生成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由最开始的意见小事逐渐引发热议,最后在对这件事情进行消解,这个过程的时间不能进行具体的统计,但是在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事情都会在网络上呈现,这对于网络舆情的产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网络舆情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出减轻社会压力的作用,让人们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有不满的情绪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宣泄。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发展成果,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资源浪费等,这些问题一直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正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的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在很多人民群众的心中引起了不满,人们心中的苦闷需要宣泄,为互联网的便利性与交流内容的广泛性给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宣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态度、网络媒体与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效应——一个中观角度的实证研究郑风田许竹青余航2012-8-28 9:59:08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内容提要】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

本文从中观角度对群体性事件之间的扩散与关联进行研究。

本文使用报纸(网络)数据搜集法对近年来我国156起群体性事件的扩散程度进行计算,并在反作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在发生之后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扩散。

政府暴力压制群体性事件会促进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扩散,网络媒体的报道也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扩散;反作用力模型【作者简介】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许竹青,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余航,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一、引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近年来频发且愈演愈烈的群体性事件①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最突出的问题。

1996-2005年十年间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增长超过十倍(于建嵘,2007),2006年群体性事件数量超过了90000起。

与此同时,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如近几年的“瓮安事件”、“石首事件”,以及刚刚发生的“乌坎事件”。

为什么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增加,事件影响程度不断升级?什么因素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扩散?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目前国内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不够,但是国外已有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政府对待群体性事件的态度对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有着重要影响。

而这种影响是正向影响还是反向影响,目前仍存在争论。

Karen Rasler(1996)对伊朗革命的相关研究表明政府镇压会对群体性事件的空间扩散带来一定影响,政府的妥协使得抗议在大城市内迅速升级,形成伊朗的全面政治反抗运动。

Della, Porta, Donatella(1997)认为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式存在权衡,如果采取容忍态度会为后续的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无风险群体性事件的范式,从而间接鼓励了新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但是如果采取暴力压制的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事态发展,但是却可能积压民怨,后续爆发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多滥用警力暴力压服,当前多数学者提出我国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杜绝暴力行为采用更为和平的解决方式,主要是因为暴力压制无法有效解决已经发生了的群体性事件。

而暴力压制是否也对后来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造成了一些影响呢?目前国内鲜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另外一个影响群体性事件扩散的重要因素是媒体关注程度。

Pamela Oliver, Daniel J.Myers(2002)认为媒体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报道,或者是不报道,会因此鼓励或者是打击未来的群体性事件,影响群体性事件的扩散。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也影响着群体性事件的扩散(Jennifer Earl, 2006)。

同时,由于相比农村地区,城市的媒体集中度高,信息传播速度快,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效应也就越大(Daniel J.Myers, 2000)。

目前,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重要渠道。

媒体报道不仅包括主流媒体如重要报纸、电视报道以及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报道,也包括网友论坛发帖,即此事件是否在各类论坛上被网友报道。

2009年底,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发布,指出有30%的社会热点问题由网络首先报道。

由于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很多事件主流媒体并不一定能够及时关注,而网友发帖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揭露和跟踪调查是近年来所涌现出的中国特有的一个网络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报道和网友发帖是否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起到作用?本文将在国内外已有的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扩散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报纸(媒体)数据搜集法所得到的2004-2009年我国影响较大的156起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数据,来研究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规律和特点,并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早期对扩散规律的研究始于Ryan & Cross(1943)年对杂交玉米技术的扩散情况所进行的研究。

随之扩散研究在创新研究领域大放异彩。

这一时期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信息交流、大众媒体、中间商以及个人在团体中接受程度等对扩散所起到的作用(David Strang & Sarah A.Soule, 2009)。

逐渐的,有关扩散的研究开始集中在社会运动和组织领域。

所关注的因素不仅包括大众媒体如广播、电视等外部因素,同时也关注组织内部的影响效应。

经典的组织内部影响理论认为社会关系越为紧密则越容易发生扩散(Heider, 1946; Davis, 1967)。

但是Granovetter(1973)则认为新消息更容易在较弱的社会关系网络之间传播,因为社会关系越紧密则消息重叠程度越高,因此相互之间扩散的可能性较小。

另外,文化背景也对扩散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

两种群体或者两个人之间文化背景与文化程度越相似,越容易产生扩散效应(Soule & Zylan, 1997)。

社会运动领域的扩散规律问题,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实用模型和重要结论。

1998年David Strang,Sarah A. Soule首次提出应该对“为什么社会运动能在不同的条件下以不同的速度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扩散”的问题进行跟进。

接下来,Daniel J.Myers(2000)使用事件历史扩散模型,重新考察了美国1964-1971年的种族暴乱的扩散。

发现一些新的关键的扩散因素。

首先,暴乱不是独立的事件,暴乱事件之间有关联。

第二,城市之间的不同暴乱事件互相响应。

第三,网络与大众媒体为暴乱事件提供了扩散的渠道。

Pamela Oliver, Daniel J.Myers(2001)认为,关于网络、扩散和行动循环对群体性事件发展态势的影响有相当多的模棱两可的观点,应该通过实证数据区别开来。

Daniel J. Myers(2002)进一步研究了群体性事件,她提出社会运动的共同进化的概念,并提出一个新的描述群体性事件的模型-反作用力模型。

她认为反作用力扩散模型将观察到的群体性事件作为两个基本的扩散过程的结果:一是事件的加剧过程,另一个是事件的镇压过程。

加剧过程与镇压过程相互作用,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的扩散及转化。

尽管这些研究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但相当一部分研究都表明,新闻媒体是影响群体性事件扩散的重要因素。

JenniferEarl(2006)认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方式,互联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冲突扩散的因素。

Pamela Oliver, Daniel J.Myers(2002)也认为媒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媒体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报道,或者是不报道,会因此鼓励或者是打击未来的群体性事件,影响群体性事件的扩散。

新闻媒体是群体性事件扩散的基础。

网络与大众媒体的传播与报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及时性与广泛性,一起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后,通过网络与大众媒体的传播与报道能够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及处理情况。

新闻媒体一方面使得具有相同价值观念的人群站了出来,并走到一起,引发新一轮的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又会使得原本对此事件毫无概念的人群,即围观者,开始关注这一事件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也逐渐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

同时,政府行为对群体性事件的扩散也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Karen Rasler(1996)对伊朗革命的相关研究表明政府镇压会对冲突的空间扩散带来一定影响,政府镇压具有短期的副作用和长期的积极作用。

Karen Rasler认为政府的妥协使得抗议在大城市内迅速升级,形成伊朗的全面政治反抗运动。

另外,群体性事件的组织程度也会影响其扩散程度。

Kenneth T. Andrews, Michael Biggs(2006)发现有组织的群体性事件在非暴力抗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中的核心积极分子比一般参与者更为重要,组织性是群体性事件扩散的重要因素。

越是具有组织性,则越容易扩散,传播就越广泛。

这些研究对我们进一步分析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规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但是,有两个原因让我们谨慎对待其结论:一是国情的差异。

中国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管制政策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中国媒体的报道方式也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差异,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规律很可能因此有别于其他国家。

二是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国家,其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多样,这一点与其他国家相比往往另有特色。

那么,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怎样的规律?网络媒体、政府态度是否影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扩散?面对群体性事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这是本文关心的重要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本文认为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更多人参与、更多地域响应以及策略模仿三个方面,图1中的“+”号表示网络媒体、行动组织以及政府镇压行为对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其扩散。

本文提出以下2个关键假说。

图1本文研究框架假说1:政府行为方式对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有重要影响。

假说2:相比传统的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等),网络新闻报道(包括网友报道)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有着积极影响。

网络报道越多,群体性事件越容易扩散。

三、数据、变量及模型(一)数据在社会学研究中,群体性事件的数据搜集方法多采用报纸数据搜集法。

学术界对报纸数据搜集法多有批评,认为其带来一定的选择性偏误或描述性偏误(McCarthy et al. 1996, 1999)。

但是Jennifer Earl, Andrew Martin, John D. McCarthy and Sarah A. Soule(2004)分析表明尽管报纸数据搜集法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影响不大,采用报纸搜集数据仍能在某些方面做出关键的评估。

因此本文将采用报纸数据搜集法对我国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的2004-2009年间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

本文通过对《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和《中国报纸资源全文数据库》中国内公开发行的500多种重要报纸的检索,得到2004-2009年我国影响较大的156起群体性事件的案例,主要包括出租车罢运、教师罢课、环境冲突、警民冲突、土地冲突五类群体性事件。

(二)变量选择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用来描述扩散程度的扩散变量。

在已有研究中,用于衡量“扩散”的变量包括,一周内响应此类冲突的城市的数量或者是每周内冲突参与人数的平均增加率。

但是由于我国群体性事件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较差,从报纸新闻和网络中所获得的案例大多数都具有不能够对事件的完整过程进行跟踪报道的缺陷,使得可获得案例较少而且一件案例中可利用数据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