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优 《司马光》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自由谈收获。
2.(1)熟读课文,完成书写作业。
(2)查找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读给小伙伴或家人听。
引导学生谈谈收获,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朗读。
2.指名朗读课文。
3.想一想,课文讲述的是司马光的什么故事呢?
2.明白砸缸救人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收集司马光简要的人物资料。准备好工具书。(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按生字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跌 持
上下结构:登 弃
3.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书写“登”。
①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观看教师范写。
④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2)合作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弃”。
①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出示书写动漫演示,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教师范写。
④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2)合作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弃”。
①指导学生明确书写特点。
②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5)交流理解:“众”指的是除了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皆”是全,都的意思;“弃”在这里是丢弃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除了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把这个落水的小孩子丢弃在这里,自己离开了。
(6)对照插图交流:司马光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了,掉在水缸里的小孩子得救了。并交流体会当时司马光这么做的原因。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特点。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将生字按结构分类。
半包围结构:司 庭
品字结构:众
3.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规规矩矩写字,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
指导看图,揭示新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2.这个正在救人的小朋友就是司马光。(板书课题:司马光)
(1)介绍:“司马”是复姓。“司马光”姓“司马”,名“光”。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司”。
3.课件出示资料,简介司马光。
1.学生欣赏图片,自主交流。
2.齐读课题。
(1)了解复姓——司马。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生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司 庭 众
2.指导学生按结构将生字分类。
3.重点指导书写品字结构的“众”。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强调第四笔的写法。
(2)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临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8.引导学生试着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9.指导学生朗读。
1.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文言文。
2.交流:这篇课文和学过的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3.小组同学根据课前查找的有关文言文的资料,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对文言文的认识。
4.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能学懂文言文。
(1)学懂文言文靠读。
2.教师要提示学生:“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运笔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美体现在每一笔每一画中。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学生自由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2)搜集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读一读。
3.学生在朗读生字词时要注意强调多音字“没”在这里读mò;“得”在这里读dé。
4.学生首次练习读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停顿。适时地范读也是必不可少的。
5.本节课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的速度放慢,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熟练,读出不同句式的不同语气。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3.教师要提示学生介绍资料要简练、浓缩。
二、初读感知,读通文言文(用时:23分钟)
1.出示课文,认识文言文。
2.引导学生交流:这篇课文和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练就是文言文最大的特点。
4.引导学生交流有什么好方法学懂文言文。
5.教师范读课文。
6.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课文内容,请三位同学来合作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6.指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自由交流:
群儿:指在一起玩耍的一群小孩子。
一儿:指其中的一个小孩子。
众: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
光:指司马光。
儿:指跌入水中的那个小孩子。
2.借助注释、插图,猜一猜,想一想。
①明确这个字的书写特点。
②观看书写动漫演示,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笔画、笔顺,注意间架结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注意“登”字是上下结构;“弃”的第四笔是点,可与“异”进行比较。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好停顿,读通句子。
(3)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小组分句赛读课文、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8.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9.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好断句,把课文读熟。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篇文章与众不同的地方,从而知道文言文的特点。
2.教师要相机渗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要学懂文言文,先要理解每个字的意思。
5.认真听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断句。
6.读一读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多读几遍课文,读好停顿,读通句子。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
7.汇报自学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后鼻音“庭、登、瓮”;翘舌音“众、持”;读准“没”在本课的读音。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学生朗读课文。
3.回顾课文讲述的故事。
朗读课文时,提示学生注意读准生字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二、解读故事,品味人物(用时:23分钟)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读读文言文,品品小故事。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或工具书,交流:“群儿、一儿、众、光、儿”分别指的谁?
2.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小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1)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
庭:庭院。
戏:嬉戏玩耍。
(2)其中一个小孩子怎么了?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出示图,认识“瓮”。瓮是一种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水缸。
(3)你觉得在这里“登”是什么意思?再猜猜,有没有合适的词来替换?哪个更贴切?
(2)识记“司”字,交流识记方法。
“司”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组合法记生字:
横折钩里加横和“口”;和“同”字对比识记;交流书写“司”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并书写“司”字。
3.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关于司马光的资料有选择地进行介绍。
1.学生欣赏图片,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教师介绍复姓时,可引导学生再说几个复姓。
3.教师要注重书写评价,展示好的书写成果,激励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熟练地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先自己讲讲,然后去讲给好朋友、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3.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寻求更贴切的答案。“登”在这里用“爬”字来解释更准确。
4.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并引导学生借着课文注释,采用猜一猜、想一想、悟一悟的方法去读懂文言文,把文字读透。
5.教师可通过“演一演”活动,引导学生演示一下司马光砸缸救人时的动作,在动作演示中理解“持、击、破之”的意思。
6.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主表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出谋划策,商讨施救的方法。
7.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背诵课文。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生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登 跌 弃 持
2.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3.重点指导书写。
(1)指导“登”。
(4)引导学生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5)过渡:大水缸里的水非常多。小孩子沉入了水中。看到伙伴跌入水中,其他孩子的表现怎样?引导理解“众皆弃去”这句话的意思。
(6)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司马光留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3.引导学生交流: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然后组内交流:
(1)“戏”是嬉戏玩耍的意思。从中可知,群儿在庭院里嬉戏玩耍。
(2)其中一个小孩子“登瓮”“足跌”,所以掉进了水缸里。
(3)小组对照插图交流:(预设)
我觉得“登”是“登上”的意思。
我觉得“登”是“爬”的意思。
我觉得“爬”更贴切。因为从图中看那口缸很高大,不容易登,应该是爬上水缸。
(4)学生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嬉戏玩耍,其中一个小孩子爬上了水缸,失足掉进了水缸,淹没在水中。
24司(sī)马光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司马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是一个聪慧大胆的孩子。
4.小组同学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5.学生合作说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6.学生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全文,并达到熟读成诵。
1.学生在预习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注释或查找工具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将自学所得记录下来。
2.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所以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古文的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2)标注停顿,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7.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重点指导:“庭、登、瓮”是后鼻音;“众、持”是翘舌音;“没”在这里读mò。
(2)指导读好停顿。
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第二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1)熟读课文,完成书写作业。
(2)查找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读给小伙伴或家人听。
引导学生谈谈收获,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朗读。
2.指名朗读课文。
3.想一想,课文讲述的是司马光的什么故事呢?
2.明白砸缸救人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收集司马光简要的人物资料。准备好工具书。(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按生字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跌 持
上下结构:登 弃
3.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书写“登”。
①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观看教师范写。
④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2)合作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弃”。
①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出示书写动漫演示,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教师范写。
④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2)合作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弃”。
①指导学生明确书写特点。
②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5)交流理解:“众”指的是除了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皆”是全,都的意思;“弃”在这里是丢弃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除了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把这个落水的小孩子丢弃在这里,自己离开了。
(6)对照插图交流:司马光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了,掉在水缸里的小孩子得救了。并交流体会当时司马光这么做的原因。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特点。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将生字按结构分类。
半包围结构:司 庭
品字结构:众
3.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规规矩矩写字,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
指导看图,揭示新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2.这个正在救人的小朋友就是司马光。(板书课题:司马光)
(1)介绍:“司马”是复姓。“司马光”姓“司马”,名“光”。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司”。
3.课件出示资料,简介司马光。
1.学生欣赏图片,自主交流。
2.齐读课题。
(1)了解复姓——司马。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生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司 庭 众
2.指导学生按结构将生字分类。
3.重点指导书写品字结构的“众”。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强调第四笔的写法。
(2)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临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8.引导学生试着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9.指导学生朗读。
1.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文言文。
2.交流:这篇课文和学过的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3.小组同学根据课前查找的有关文言文的资料,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对文言文的认识。
4.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能学懂文言文。
(1)学懂文言文靠读。
2.教师要提示学生:“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运笔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美体现在每一笔每一画中。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学生自由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2)搜集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读一读。
3.学生在朗读生字词时要注意强调多音字“没”在这里读mò;“得”在这里读dé。
4.学生首次练习读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停顿。适时地范读也是必不可少的。
5.本节课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的速度放慢,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熟练,读出不同句式的不同语气。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3.教师要提示学生介绍资料要简练、浓缩。
二、初读感知,读通文言文(用时:23分钟)
1.出示课文,认识文言文。
2.引导学生交流:这篇课文和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练就是文言文最大的特点。
4.引导学生交流有什么好方法学懂文言文。
5.教师范读课文。
6.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课文内容,请三位同学来合作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6.指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自由交流:
群儿:指在一起玩耍的一群小孩子。
一儿:指其中的一个小孩子。
众: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
光:指司马光。
儿:指跌入水中的那个小孩子。
2.借助注释、插图,猜一猜,想一想。
①明确这个字的书写特点。
②观看书写动漫演示,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笔画、笔顺,注意间架结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注意“登”字是上下结构;“弃”的第四笔是点,可与“异”进行比较。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好停顿,读通句子。
(3)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小组分句赛读课文、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8.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9.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好断句,把课文读熟。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篇文章与众不同的地方,从而知道文言文的特点。
2.教师要相机渗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要学懂文言文,先要理解每个字的意思。
5.认真听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断句。
6.读一读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多读几遍课文,读好停顿,读通句子。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
7.汇报自学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后鼻音“庭、登、瓮”;翘舌音“众、持”;读准“没”在本课的读音。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学生朗读课文。
3.回顾课文讲述的故事。
朗读课文时,提示学生注意读准生字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二、解读故事,品味人物(用时:23分钟)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读读文言文,品品小故事。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或工具书,交流:“群儿、一儿、众、光、儿”分别指的谁?
2.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小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1)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
庭:庭院。
戏:嬉戏玩耍。
(2)其中一个小孩子怎么了?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出示图,认识“瓮”。瓮是一种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水缸。
(3)你觉得在这里“登”是什么意思?再猜猜,有没有合适的词来替换?哪个更贴切?
(2)识记“司”字,交流识记方法。
“司”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组合法记生字:
横折钩里加横和“口”;和“同”字对比识记;交流书写“司”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并书写“司”字。
3.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关于司马光的资料有选择地进行介绍。
1.学生欣赏图片,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教师介绍复姓时,可引导学生再说几个复姓。
3.教师要注重书写评价,展示好的书写成果,激励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熟练地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先自己讲讲,然后去讲给好朋友、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3.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寻求更贴切的答案。“登”在这里用“爬”字来解释更准确。
4.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并引导学生借着课文注释,采用猜一猜、想一想、悟一悟的方法去读懂文言文,把文字读透。
5.教师可通过“演一演”活动,引导学生演示一下司马光砸缸救人时的动作,在动作演示中理解“持、击、破之”的意思。
6.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主表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出谋划策,商讨施救的方法。
7.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背诵课文。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生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登 跌 弃 持
2.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3.重点指导书写。
(1)指导“登”。
(4)引导学生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5)过渡:大水缸里的水非常多。小孩子沉入了水中。看到伙伴跌入水中,其他孩子的表现怎样?引导理解“众皆弃去”这句话的意思。
(6)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司马光留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3.引导学生交流: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然后组内交流:
(1)“戏”是嬉戏玩耍的意思。从中可知,群儿在庭院里嬉戏玩耍。
(2)其中一个小孩子“登瓮”“足跌”,所以掉进了水缸里。
(3)小组对照插图交流:(预设)
我觉得“登”是“登上”的意思。
我觉得“登”是“爬”的意思。
我觉得“爬”更贴切。因为从图中看那口缸很高大,不容易登,应该是爬上水缸。
(4)学生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嬉戏玩耍,其中一个小孩子爬上了水缸,失足掉进了水缸,淹没在水中。
24司(sī)马光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司马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是一个聪慧大胆的孩子。
4.小组同学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5.学生合作说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6.学生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全文,并达到熟读成诵。
1.学生在预习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注释或查找工具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将自学所得记录下来。
2.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所以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古文的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2)标注停顿,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7.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重点指导:“庭、登、瓮”是后鼻音;“众、持”是翘舌音;“没”在这里读mò。
(2)指导读好停顿。
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第二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