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推荐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5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榨果汁B.酿酱油C.放鞭炮D.点蜡烛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Fe B.Si C.Al D.O3.属于纯净物的是()A.大理石B.食盐水C.蒸馏水D.矿泉水4.属于悬浊液的是()A.泥水 B.糖水 C.油水 D.汽水5.含游离态氧元素的是()A.H2O B.O2C.MgO D.CO26.砷化镓(GaAs)是“LED”节能光源材料,其中Ga的化合价为+3,则As的化合价为()A.+1 B.+3 C.﹣3 D.﹣27.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A.金刚石B.石墨 C.碳60 D.一氧化碳8.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A.NaOH B.NaCl C.CaCO3D.CuSO49.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CaO+H20→Ca(OH)2B.C+2CuO Cu+CO2↑C.H2CO3H2O+CO2D.CaCO3→CaO+CO2↑10.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产生白烟B.硫粉:发出白光C.铁丝:火星四射D.镁带:黄色火光11.有关量筒的用法正确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8mL水B.进行化学反应C.在量筒中溶解粗盐 D.俯视量筒读数12.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液体,其pH范围是()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13.以下化学符号含义不正确的是()A.含义:+2价钡元素B.含义:二个氢原子C.含义:二个氮分子D.含义:两个铁元素14.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工业冶炼钼的反应为:3H2+MoO3Mo+3H20,该反应的还原剂是()A.H2B.MoO3C.Mo D.H2O15.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内反应是:2NO+2CO X+2CO2,X的化学式为()A.N2B.NO2C.N2O3D.NH316.关于“He”的描述正确的是()A.1个氦原子的质量为4g 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C.氦气的摩尔质量是4g D.氦气因密度小可制成霓虹灯17.可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且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一组药品是()A.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B.二氧化锰和氯酸钾C.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D.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18.现有一杯2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A.加硝酸钾 B.充分搅拌 C.恒温蒸发水D.升高温度19.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C.分子在不断运动D.氧气不易溶于水20.密闭容器中含有甲(2mol)、乙(4mol)、丙(6mol)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的物质的量(n)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8mol甲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甲一定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二、填空题(共21分)21.现有六种物质: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氮气、二氧化硫,请用化学式填写:①供给呼吸的气体是;②干冰的成分是;③最常见的溶剂是;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⑤引起酸雨的气体是;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2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①“H2O”所表示的一种含义是;2molH2O约含有个水分子.②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合理的做法是A.使用感应水龙头 B.用淘米水冲洗马桶或浇花C.收集雨水再利用 D.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③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性去除某些杂质.④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以下现象是由水分子的缔合性引起的是A.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 B.海水中溶有多种物质C.冰袋能降低病人体温 D.冬季河面上有层浮冰⑤条件不同,水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Ⅰ加热水使其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填“大”或“小”).Ⅱ如图A所示,试管1中的气体是,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图B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错误的说法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该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D.分子数目没有改变Ⅲ水在其他条件下也能发生分解:2H2O2H2↑+O2↑,TiO2作该反应的剂.23.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①图中“a”点的含义是;②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③60℃时,将6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④60℃的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最简分数);⑤KN 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提纯的方法是.三、简答题(共19分)2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写出仪器名称:a ; b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③要制取0.03mol氧气,需分解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④现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上述实验所需的MnO2.废旧干电池中主要含有C和MnO2(均难溶于水)、ZnCl2和NH4Cl(均易溶于水).为获得较纯的MnO2进行如下实验:上述实验过程中,加水后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操作A的名称是;最后“灼烧”的目的是.25.如图装置可用于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夹持仪器略去)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如下:第1步:检查装置气密性;第2步:如图所示加入药品;第3步:向B试管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不燃烧;第4步:待A试管中不再产生氧气时,再向B试管中加入90℃的热水,白磷不燃烧第5步:向B试管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燃烧,产生白烟.①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6.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可用于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①甲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丙处可观察黑色的氧化铜变为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丁处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现象能否证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气体产物为二氧化碳?理由是;④从环保角度考虑,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2016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榨果汁B.酿酱油C.放鞭炮D.点蜡烛【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酿酱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放鞭炮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点蜡烛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Fe B.Si C.Al D.O【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不是铁,故选项错误.B、硅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硅,故选项错误.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正确.D、氧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氧,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了解元素的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属于纯净物的是()A.大理石B.食盐水C.蒸馏水D.矿泉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4.属于悬浊液的是()A.泥水 B.糖水 C.油水 D.汽水【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定义分析:悬浊液是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可溶性固体和液体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泥水是泥沙固体悬浮于水中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A正确;B、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C、油水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C错误;D、汽水是碳酸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悬浊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含游离态氧元素的是()A.H2O B.O2C.MgO D.CO2【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元素的存在形态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区分这两种形态的方法是:在单质中,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在化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解答】解: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即是以单质形式存在.A、水是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A错;B、氧气,是单质,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故B正确;C、氧化镁是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C错;D、二氧化碳是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考查元素的存在形态,实际考查的是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只要能正确区分单质和化合物,就知道了元素的存在形态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砷化镓(GaAs)是“LED”节能光源材料,其中Ga的化合价为+3,则As的化合价为()A.+1 B.+3 C.﹣3 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砷化镓(GaAs)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GaAs中Ga为+3价,设As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0,则x=﹣3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7.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A.金刚石B.石墨C.碳60 D.一氧化碳【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必须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B、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C、碳60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8.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A.NaOH B.NaCl C.CaCO3D.CuSO4【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在初中常见的有:硫酸根、碳酸根、氢氧根、硝酸根、磷酸根、氯酸根等.【解答】解:A、NaOH中含有氢氧根,故选项错误;B、NaCl中只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不含原子团,故选项正确;C、碳酸钙中含有碳酸根,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中含有硫酸根,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9.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CaO+H20→Ca(OH)2B.C+2CuO Cu+CO2↑C.H2CO3H2O+CO2D.CaCO3→CaO+C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2CuO2Cu+CO2↑.C、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H2CO3H2O+CO2↑.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CaO+CO2↑.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10.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产生白烟B.硫粉:发出白光C.铁丝:火星四射D.镁带:黄色火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B、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C、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D、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故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能够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C、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D、镁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黄色火焰.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有关量筒的用法正确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8mL水B.进行化学反应C.在量筒中溶解粗盐 D.俯视量筒读数【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于配制溶液,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量取8mL液体用1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B、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选项说法错误.C、量筒不能用于溶解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读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2.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液体,其pH范围是()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液体,显酸性,溶液的pH小于.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3.以下化学符号含义不正确的是()A.含义:+2价钡元素B.含义:二个氢原子C.含义:二个氮分子D.含义:两个铁元素【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可表示+2价钡元素,故选项化学符号含义正确.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H可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化学符号含义正确.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N2可表示两个氮分子,故选项化学符号含义正确.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Fe可表示2个铁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化学符号含义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工业冶炼钼的反应为:3H2+MoO3Mo+3H20,该反应的还原剂是()A.H2B.MoO3C.Mo D.H2O【考点】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在氧化反应中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失氧的物质是氧化剂进行解答.【解答】解:在3H2+MoO3Mo+3H20,反应中,氢气得到氧,属于还原剂,而三氧化钼失去氧,属于氧化剂.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反应类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还原剂的特征是得氧,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5.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内反应是:2NO+2CO X+2CO2,X的化学式为()A.N2B.NO2C.N2O3D.NH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 X+2CO2,反应前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2、4、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0、4、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关于“He”的描述正确的是()A.1个氦原子的质量为4g 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C.氦气的摩尔质量是4g D.氦气因密度小可制成霓虹灯【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式的计算.【分析】符号“He”表示稀有气体元素氦,也表示氦气.【解答】解:A、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故错误;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正确;C、氦气的摩尔质量是4,错误;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可制成霓虹灯,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的意义,难度不大.17.可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且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一组药品是()A.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B.二氧化锰和氯酸钾C.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D.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题意,要求能做到“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要想使反应随时发生或随时停止,只要能随时将两种药品接触和分离即可,根据装置特点,是将块状固体放于带小孔的隔板上,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不能放于隔板上,则无法与双氧水脱离接触,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错误.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为固体,且反应需要进行加热,不能用图中装置制取,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是一种粉末状物质,不能放于隔板上,则无法与稀盐酸脱离接触,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错误.D、块状大理石放在带小孔的隔板上,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活塞,球形漏斗内的稀盐酸进入试管内与大理石接触产生气体;关闭活塞,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内外产生压强差,大部分盐酸又被压到球形漏斗内,二者分离,反应停止;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原理是能随时将两种药品接触和分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现有一杯2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A.加硝酸钾 B.充分搅拌 C.恒温蒸发水D.升高温度【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固体的溶解度受到溶质和溶剂两方面性质的影响,同时还有温度的影响,气压对固体的溶解度几乎无影响.【解答】解:A、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故选项错误.B、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与是否充分搅拌无关,故选项错误.C、恒温蒸发水,由于温度没有改变,则溶解度不变,故选项错误.D、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升高温度,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溶解度受到溶剂和溶质性质影响,还受到温度的影响,与当前溶液是否处于饱和无关,与溶剂的多少无关.19.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C.分子在不断运动D.氧气不易溶于水【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解:A、根据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见氧气有助燃性,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故对;B、根据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还在烧杯中,没有向上散失,故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对;C、氧气原本在集气瓶中,结果烧杯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分子在不断运动到烧杯中,故对;D、图中实验氧气没有与水接触,不能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时明确氧气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关健,要注意区分可燃性与助燃性.20.密闭容器中含有甲(2mol)、乙(4mol)、丙(6mol)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的物质的量(n)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8mol甲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甲一定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乙丙是反应物,甲是生成物;A、甲是生成物,生成8﹣2=6mol甲,错误;B、乙丙是反应物,甲是生成物,为化合反应,错误;C、乙丙是反应物,甲是生成物,为化合反应,故甲一定是化合物,正确;D、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6=1:2,错误.故选C.。
【VIP专享】2016年黄浦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
35.人体胃液的 pH 大约为 0.9~1.5,胃液的酸碱性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酸性
36.有关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
B.碱性
—1—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上海黄浦学校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解析)
上海黄浦学校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解析)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已知:CO+CuO ΔCu+CO2.如图表示向一定质量的CuO中通入CO后,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y表示的是()A.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B.参与反应的CO的质量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2.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A.Al2O3B.CuO C.CaO D.Fe2O33.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4.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A.A B.B C.C D.D5.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6.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7.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1)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1)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3.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4.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5.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氧化铜(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碳酸钙粉末(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D硫酸铁溶液(硫酸)加入足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7.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9.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1 B.1∶2 C.22∶3 D.22∶710.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所示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加热氯酸钾制氧气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D.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1010102(g)反应后质量待测2212(g)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5.取2%的NaOH溶液20g和2%的HCl溶液20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6.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7.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C.水的电解D.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11.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1 B.1∶2 C.22∶3 D.22∶712.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 C.CH4D.C2H4O13.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沪教版(上海)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1)
沪教版(上海)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1)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提示: Cu2(OH)2CO3Δ2CuO +CO2↑+H2O]A.4.8% B.9.6% C.50% D.51.2%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4.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
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A.9.2g B.6.9g C.4.6g D.2.3g5.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 CO2CO点燃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A B.B C.C D.D6.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氧化铜(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碳酸钙粉末(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D硫酸铁溶液(硫酸)加入足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8.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9.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10.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上海初三初中化学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上海初三初中化学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氦气可以填充飞艇,“氦”的元素符号是A.Hg B.Ag C.He D.Si2.以下燃料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氢气B.天然气C.液化气D.煤气3.净化天然水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蒸发B.挥发C.过滤D.消毒4.纳米二氧化钛(TiO2)可净化室内空气,TiO2中Ti的化合价为A.+4B.+2C.-2D.-45.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镁 MgCl B.氧化铝 AlOC.硫酸锌 ZnSO4D.氢氧化铁 Fe(OH)26.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产生大量的白烟B.镁条:发出明亮的红光C.硫粉:产生淡蓝色火焰D.铁丝:产生耀眼的白光7.含有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A.H2B.O2C.H2O D.H2O28.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2H2O2H2↑+ O2↑B.2HCl + CuO CuCl2 + H2OC.2Mg + O22MgO D.CaCO3 + CO2 + H2O Ca(HCO3)2 9.能表示2个氮原子的化学符号是A.N2B.NO2C.2N D.2N2),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10.实验室收集氨气(NH3A.NH3的密度B.NH3的溶解性C.空气的密度D.需收集NH3的体积11.运用100mL 量筒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量取20.2mL 水B .收集80mL 氧气C .30mL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D .配制100g10%的氯化钾溶液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 .常见的酸溶液:H 2O 、HCl 、H 2SO 4 B .常见的黑色固体:Mg 、MnO 2、Fe 3O 4 C .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 、CO 、O 2D .常见的碱性溶液:KOH 溶液、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1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对反应前后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中所含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B .氯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C .钾元素质量分数在固体中减少 D .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产生氧气的质量14.碱与X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则X是A .酸B .氧化物C .化合物D .单质15.1mol 氮气和2mol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2mol 甲分子。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九上·秀洲月考) 下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铁铸成锅B . 葡萄酿成酒C . 木材燃烧D . 面包发霉2. (2分) (2017九下·泰兴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熄灭酒精灯B . 液体读数C . NaOH固体称量D . 测定溶液的pH3. (2分)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 . 纯碱、石油B . 水、啤酒C . 氢气、氯化钠D . 水银、石灰水4. (2分) (2019九上·重庆期中) 亚硫酸钠(Na2SO3)是一种还原性漂白剂,对食品有漂白作用,还对植物性食品内的氧化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亚硫酸钠中S的化合价是()A . +2B . +4C . +6D . -25. (2分)某+2价金属元素R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R的质量分数为6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 23B . 24C . 40D . 646. (2分) (2016九上·惠山期中)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闻气味B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加明矾搅拌C铜丝和铁丝用磁铁吸引观察颜色D二氧化碳和氮气澄清石灰水燃着的木条A . AB . BC . CD . D7. (2分) (2017九上·海淀期末) 已知:CO+CuO Cu+CO2 .如图表示向一定质量的CuO中通入CO后,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y表示的是()A . 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B . 参与反应的CO的质量C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 . 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8. (2分)(2016·阳谷模拟) 下列对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没有价值的是()A . 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B . 远离烟草、拒绝毒品C .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D . 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9. (2分)某太空站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燃料电池系统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水B . 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C . 水电解系统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 背日面时氢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10. (2分) (2015九上·东莞期末)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 电解水制备氢气B . 木炭与氧化铜混合加热得到金属铜C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得到二氧化碳D . 煅烧碳酸钙固体得到二氧化碳11. (2分)(2018·西藏)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A .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 原子大小不同C . 原子数目不同D . 原子种类不同12. (2分)北海海滩公园内音乐喷泉上有一球形不锈钢雕塑。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沪教版3
2016-2017学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1.矿泉水中含有镁元素,其元素符号是()A.mg B.Ag C.Hg D.Mg2.引起酸雨的物质是()A.CO2B.SO2C.N2D.O2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熔化 B.香水挥发 C.牛奶发酵 D.海水结冰4.属于纯净物的是()A.护手霜B.沐浴露C.牙膏 D.蒸馏水5.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白醋 B.豆浆 C.牛奶 D.无水酒精6.P2O5中P的化合价是()A.﹣2 B.﹣5 C.+2 D.+57.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 B.臭氧 C.MnO2D.H2O28.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H2CO3CO2↑+H2OB.CuSO4+2NaOH→Na2SO4+Cu(OH)2↓C.CO2+H2O→H2CO3D.2Mg+CO22MgO+C9.化学变化3Fe+4H2OFe3O4+4H2中的还原剂是()A.Fe B.H2O C.Fe3O4 D.H210.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氯化氨:NH4Cl B.硝酸钙:Ca(NO3)2C.氢氧化铁:Fe(OH)2D.碳酸钠:NaCO31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错误的是()A.硫:淡蓝色火焰B.铁:火星四射C.镁:耀眼白光 D.碳:白光12.几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如表.某地土壤呈碱性,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 B C D作物马铃薯茶树水稻莲藕pH 4.8~5.5 5.0~5.5 6.0~7.08.0~9.0A.A B.B C.C D.D13.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一氧化碳分子C.氢气燃烧的过程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14.酒精(C2H5OH)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A.C2H5OH+3O2→2CO2+3H2OB.C2H5OH+O2CO2+H2OC.C2H5OH+3O22CO2↑+3H2OD.C2H5OH+3O22CO2+3H2O15.实验结束后下图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16.仅用过滤操作不能分离出来的物质是()A.河水中的泥沙B.双氧水制取氧气后剩余的二氧化锰C.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硝酸钾D.配制饱和石灰水时未溶解的熟石灰17.四种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能构成单质的是()A. B. C. D.18.如图是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该气体不易溶于水C.可以说明压强与溶解度的关系D.t1>t219.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时160g37.5%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0%.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蒸发40g水,改变温度至t1℃B.蒸发50g水,改变温度至t2℃C.加入20g溶质,改变温度至t2℃D.加入65g溶质,改变温度至t3℃20.某同学进行了煅烧石灰石的实验,过程如图(假设杂质不发生变化,酒精喷灯中的燃料是酒精C2H5OH).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Ⅰ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B.步骤Ⅱ、Ⅲ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氧化钙C.白色固体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D.白色固体M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煅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七、填空题(共21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填空.①用化学式回答:空气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常用于制作多用途电光源的气体之一是;②用来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物质是;③用于冰箱除味剂的物质是;④干冰的用途之一是.22.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①CaCO3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由种元素组成,1mol CaCO3中约含有个碳原子,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如图一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水的组成.b处产生的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用如图二所示的装置可以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反应结束待后打开弹簧夹,若实验成功,观察到的现象是.23.如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部分溶解度(单位:g/100g水),请回答.温度(℃)102030405060甲35.836.036.336.637.037.3乙20.931.645.863.985.5110.0丙0.1820.1650.1600.141x0.121①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100g水;②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③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其溶解度(20℃)的关系示意图如图1,则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④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列式即可,不要求计算)⑤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⑥向不同温度的100g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乙物质,保持温度不变,溶解情况如图2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溶液温度:Ⅰ>Ⅱ>Ⅲ>Ⅳb.溶液质量:Ⅰ=Ⅱ>Ⅲ>Ⅳc.溶液Ⅰ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使Ⅳ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三、简答题(共19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24.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下,请回答.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 ;b .②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能否选用装置C来随时控制该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说明理由.③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择的装置是.(填装置编号)④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根据需要产生0.3mol氧气后停止加热,请计算发生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⑤请分析④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25.三位同学选用如下装置,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中连接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甲同学】:依次连接A、B、C、D装置,探究碳的化学性质.①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C中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D中、.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乙同学】:依次连接A、D装置,探究碳的化学性质.④装置D中酒精灯的作用【丙同学】:利用甲同学连接的装置及其所用到的物质,探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⑤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石灰水,请分析石灰水作用的不同之处.2016-2017学年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1.矿泉水中含有镁元素,其元素符号是()A.mg B.Ag C.Hg D.Mg【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A、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选项中第一个字母没有大写,故选项错误.B、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C、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Hg是汞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D、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故选项正确.故选:D.2.引起酸雨的物质是()A.CO2B.SO2C.N2D.O2【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分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解答】解:酸雨是酸性气体溶于水生成酸性比较强的酸,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酸.A、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弱酸,大不到酸雨值,故错误;B、二氧化硫溶于水会,会形成酸雨,故正确;C、氮气不会形成酸雨,故错误;D、氧气不会形成酸雨,故错误.故选B.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熔化 B.香水挥发 C.牛奶发酵 D.海水结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蔗糖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香水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牛奶变酸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海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4.属于纯净物的是()A.护手霜B.沐浴露C.牙膏 D.蒸馏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护手霜中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故A错;B、沐浴露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牙膏中含有碳酸钙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5.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白醋 B.豆浆 C.牛奶 D.无水酒精【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白醋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B错;C、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C错;D、无水酒精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A.6.P2O5中P的化合价是()A.﹣2 B.﹣5 C.+2 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5=0,则x=+5价.故选D.7.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 B.臭氧 C.MnO2D.H2O2【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氧气与液氧(液态的氧气)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B、臭氧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与氧气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C、Mn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与氧气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与氧气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8.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H2CO3CO2↑+H2OB.CuSO4+2NaOH→Na2SO4+Cu(OH)2↓C.CO2+H2O→H2CO3D.2Mg+CO22MgO+C【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分析】分解反应,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A→B+C.【解答】解:A、H2CO3CO2↑+H2O一种物质碳酸生成二氧化碳、水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可选;B、CuSO4+2NaOH→Na2SO4+Cu(OH)2↓,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不选.C、CO2+H2O→H2CO3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不选;D、2Mg+CO22MgO+C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不选.故选A.9.化学变化3Fe+4H2OFe3O4+4H2中的还原剂是()A.Fe B.H2O C.Fe3O4 D.H2【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在化学反应3Fe+4H2OFe3O4+4H2中,在此反应中铁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水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故选:A.10.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氯化氨:NH4Cl B.硝酸钙:Ca(NO3)2C.氢氧化铁:Fe(OH)2D.碳酸钠:NaC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构成这个分子的原子个数,有时不用读,有时为了区分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需要读出化学式中的下角标,如SO2、P2O5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NH4Cl从右向左读,读作氯化铵,故选项名称错误.B、硝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a(NO3)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C、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Fe(OH)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D、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选:B.1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错误的是()A.硫:淡蓝色火焰B.铁:火星四射C.镁:耀眼白光 D.碳:白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2.几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如表.某地土壤呈碱性,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 B C D作物马铃薯茶树水稻莲藕pH 4.8~5.5 5.0~5.5 6.0~7.08.0~9.0A.A B.B C.C D.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土壤呈碱性,土壤的pH>7.【解答】解:A、马铃薯适宜生长的pH范围4.8~5.5,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马铃薯;B、茶树适宜生长的pH范围5.0~5.5,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茶树;C、水稻适宜生长的pH范围6.0~7.0,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水稻;D、莲藕适宜生长的pH范围8.0~9.0,可以在pH>7的土壤中生长,因此此土壤适宜种植莲.故选D.13.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一氧化碳分子C.氢气燃烧的过程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根据已有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以及粒子之间的关系和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B、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一氧化碳分子,正确;C、氢气燃烧的过程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正确;D、分子和原子间都有间隙,错误;故选D.14.酒精(C2H5OH)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A.C2H5OH+3O2→2CO2+3H2OB.C2H5OH+O2CO2+H2OC.C2H5OH+3O22CO2↑+3H2OD.C2H5OH+3O22CO2+3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酒精(C2H5OH)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A、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15.实验结束后下图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分析】A、根据滴管使用后的处理方法分析;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试管使用后的放置方法分析;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及药品的保存方法分析;【解答】解:A、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A错误;B、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用灯帽盖灭,并稳妥放置,故B错误;C、试管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到试管架上,故C正确;D、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取用完毕后,要把试剂瓶盖好,故D错误.故选C.16.仅用过滤操作不能分离出来的物质是()A.河水中的泥沙B.双氧水制取氧气后剩余的二氧化锰C.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硝酸钾D.配制饱和石灰水时未溶解的熟石灰【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解答】解:A、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河水中的泥沙,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双氧水制取氧气后剩余的二氧化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取硝酸钾,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熟石灰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配制饱和石灰水时未溶解的熟石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7.四种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能构成单质的是()A. B. C. 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观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A18.如图是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该气体不易溶于水C.可以说明压强与溶解度的关系D.t1>t2【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该气体溶解度曲线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该气体的溶解度曲线图知,该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从图中无法判断t1与t2的大小,所以无法判断该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故选:C.19.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时160g37.5%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0%.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蒸发40g水,改变温度至t1℃B.蒸发50g水,改变温度至t2℃C.加入20g溶质,改变温度至t2℃D.加入65g溶质,改变温度至t3℃【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及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可采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解答.【解答】解:t℃时160g37.5%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溶质的质量是160g×37.5%=60g,则含有水的质量是100g;A、蒸发40g水,则溶液中剩余水的质量是60g,改变温度至t1℃,其溶解度为75g,即100g水最多溶解60g的物质,则60g水最多溶解45g的溶质,有15g未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2.9%,故错误;B、蒸发50g水,则溶液中剩余水的质量是50g,改变温度至t2℃,其溶解度为100g,则50g水最多溶解50g的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0%,故正确;C、加入20g溶质,改变温度至t2℃,100g水最多溶解100g的物质,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60g=80g,溶液的质量为18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4.4%,故错误;D、加入65g溶质,改变温度至t3℃,溶解度变为125g,100g水最多溶解125g溶质,则加入的溶质恰好完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5.6%,故错误;故选:B.20.某同学进行了煅烧石灰石的实验,过程如图(假设杂质不发生变化,酒精喷灯中的燃料是酒精C2H5OH).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Ⅰ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B.步骤Ⅱ、Ⅲ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氧化钙C.白色固体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D.白色固体M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煅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考点】盐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酒精燃烧的产物分析;B、根据氧化钙的性质分析;C、根据石灰石中含有杂质分析;D、根据碳酸钙的变化分析.【解答】解:A、由于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该实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故A错误;B、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正确;C、由于石灰石中含有杂质,白色固体M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杂质,可能含有碳酸钙,故C错误;D、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白色固体M中钙元素的质量小于煅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B.七、填空题(共21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填空.①用化学式回答:空气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常用于制作多用途电光源的气体之一是He等(合理即可);②用来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物质是CuSO4;③用于冰箱除味剂的物质是活性炭;④干冰的用途之一是用于人工降雨等.【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二氧化碳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①空气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进行分析解答.②用来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物质是无水硫酸铜.③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解答.④根据干冰升华时吸热,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①空气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如氦气,其化学式为:He等(合理即可).②用来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物质是无水硫酸铜,其化学式为:CuSO4.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味剂.④干冰升华时吸热,干冰的用途之一是用于人工降雨等.故答案为:①N2;He等(合理即可);②CuSO4;③活性炭;④用于人工降雨等.22.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①CaCO3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由 3 种元素组成,1mol CaCO3中约含有 6.02×1023个碳原子,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②如图一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水的组成.b处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或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③用如图二所示的装置可以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大量白烟、发光、放热,反应结束待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若实验成功,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流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空气组成的测定;电解水实验;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①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解答;根据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解答;②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生成气体的性质和反应的实质分析回答;③根据磷燃烧的现象和文字表达式的写法考虑;根据装置内压强的变化考虑;【解答】解:①CaCO3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由C、H、O三种元素组成,1mol CaCO3中约含有;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②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b处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a处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③由于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发光、放热,反应结束待后打开弹簧夹,若实验成功,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流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答案:①3;6.02×1023;CaCO3+2HCl═CaCl2+H2O+CO2↑;②氢气(或H2);2H2O2H2↑+O2↑;③大量白烟、发光、放热;冷却到室温;水倒流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23.如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部分溶解度(单位:g/100g水),请回答.温度(℃)102030405060甲35.836.036.336.637.037.3乙20.931.645.863.985.5110.0丙0.1820.1650.1600.141x0.121①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5.8 g/100g水;②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乙;③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其溶解度(20℃)的关系示意图如图1,则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微溶于水;④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列式即可,不要求计算)⑤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⑥向不同温度的100g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乙物质,保持温度不变,溶解情况如图2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bd ;a.溶液温度:Ⅰ>Ⅱ>Ⅲ>Ⅳb.溶液质量:Ⅰ=Ⅱ>Ⅲ>Ⅳc.溶液Ⅰ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使Ⅳ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①运用溶解度表中数据分析解答;②比较表中的数据分析;③根据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其溶解度(20℃)的关系示意图分析;④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⑤运用溶解度表中数据分析解答;⑥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解答】解:①从表中数据可知10℃时,甲的溶解度是35.8g/100g水;②从表中数据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③丙物质在20℃时,溶解度为0.165g,属于微溶于水;④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⑤从表中数据可知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37g、85g、0.141g与0.121之间,故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乙、甲、丙;⑥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由于Ⅰ、Ⅱ的溶液均无固体,无法判断其温度情况,故错误;b、100g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乙物质,由于Ⅰ、Ⅱ中均无固体,溶液的质量相同,Ⅲ中固体小于Ⅳ,所以溶液的质量Ⅲ>Ⅳ,所以溶液质量:Ⅰ=Ⅱ>Ⅲ>Ⅳ,故正确;c、由于不知道加入乙物质的质量,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故错误;d、使Ⅳ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如果温度不变,加入适量水,恰好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故答案为:①35.8;②乙;(3)微溶于水;(4);(5)乙、甲、丙(6)bd.三、简答题(共19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24.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下,请回答.。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
上海市黄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A.1:5 B.1:2 C.1:4 D.5: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铁C.氧D.铝3.含有两种原子团的化合物是()A.ZnSO4B.Fe(OH)3C.NH4NO3D.CaCO34.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 B.玻璃切割 C.湿衣晾干 D.废纸粉碎5.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乳B.大理石C.消毒酒精 D.胆矾6.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A.氧气:氧化性 B.氯化钠:可溶性C.稀有气体:稳定性 D.碳酸:酸性7.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冰和干冰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金刚石和石墨 D.汞和水银8.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中氧气的再生剂,关于过氧化钠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由两个钠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B.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C.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元素组成D.由钠、氧两种元素组成9.通常人体胃液的pH大约为0.9~1.5.胃液的酸碱性为()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10.有关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相同原子能构成不同种类的分子C.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11.钨酸钙(CaWO4)是白钨矿的主要成分,其中钨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4 C.+6 D.+712.下列各组混合气体点燃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H2和N2B.CO和O2C.CO2和O2D.H2和He13.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C+O2CO2 4P+5O22P2O5 CH4+O2CO2+H2O.A.都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温度都需达到着火点C.生成物均是气体D.反应时均产生蓝色火焰14.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15.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用语之一,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CO3CaO+CO2B.2NaOH+CuSO4→Na2SO4+Cu(OH)2↓C.4Fe+3O2→2Fe3O4D.2KClO32KCl+3O2↑16.探究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相同条件的是()A.温度 B.水的质量C.搅拌速度 D.固体的颗粒大小17.通过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①分离溶液中NaCl和CaCl2两中溶质B.②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C.③鉴定溶液中溶质是否含有碳酸根D.④用水吸收CO1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M中盛放硫酸,N中隔板上放大理石,可以制二氧化碳B.关闭弹簧夹,在M中不断加水,水面不断下降,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D.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体1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通入CO后再点燃A处酒精灯,可以防止爆炸B.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以生成0.1mol铜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A处酒精灯20.20°C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C,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小于3克 B.等于3克 C.大于3克 D.大于等于3克七、填空题(共20分)21.分类、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木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五种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一定的依据对他们进行分类、归纳.分类依据物质的化学式①物质的组成:含碳化合物②物质的分类:CO、CO2③C、CO、CH42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①氦气、水、干冰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式).②某种催化剂可以把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的无毒成分(下图是该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填元素符号).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与(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③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疾﹣﹣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4O5)的贡献,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奖.该两种物质都是由种元素组成的,每摩尔分子都约含有个氧原子.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比.23.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某净水过程: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净水,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性除去水中的杂质;工业上制取消毒剂X的化学方程式: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②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此实验过程中电极上出现的现象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20℃时,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3(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4.Ⅰ.图4中,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是(填“M”或“N”).Ⅱ.P点表示的意义是.Ⅲ.50℃时,80克乙物质中加入12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Ⅳ.50℃时,甲乙两种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的溶剂m甲m乙(填“>;<;=”)Ⅴ.在图2到图3的变化过程中,如不借助图4的信息,只能得出的结论是.A.图3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B.图3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该实验能证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D.图3中乙溶液降温至30℃无晶体析出.八、简答题(共20分)24.向盛有10g大理石的锥形瓶中逐渐滴加40g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与滴入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40g盐酸溶液中所含HCl物质的量是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测得该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25.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C中的注射器其作用与装置B中长颈漏斗不同之处是.装置D 可用于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气管口进入.用E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用10mL量筒量取6mL水,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于图2甲中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掉不下来(如图2乙),其原因是.26.Y型管是实验改进中经常使用的仪器,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仪器省略)来探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在不打开装置的情况下,将Y型管a向右倾斜,使稀硫酸流入装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再恢复至图示装置的角度,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提示: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反应速度过快,导致泡沫堵塞导管).①观察Y型管B的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用于证明.在Y型管B中,只要用二张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即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则湿润紫色石蕊试纸放置方法是.②预测Y型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③证明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操作方法是.④有同学认为在A、B装置处添加E装置可以使实验更严密,E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该药品不能用生石灰替代,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主要原因是.上海市黄浦区2015-2016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A.1:5 B.1:2 C.1:4 D.5:1【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两者的体积比为 1: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的知识,并应用此知识进行分析解题.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铁C.氧D.铝【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解答.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所以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故选C【点评】记住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解答本题关健.3.含有两种原子团的化合物是()A.ZnSO4B.Fe(OH)3C.NH4NO3D.CaCO3【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ZnSO4中含有硫酸根一种原子团,Fe(OH)3中含有氢氧根一种原子团;NH4NO3中含有铵根和硝酸根两种原子团;CaCO3中含有碳酸根一种原子团.【解答】解:A、ZnSO4中含有硫酸根一种原子团,故选项错误;B、Fe(OH)3中含有氢氧根一种原子团,故选项错误;C、NH4NO3中含有铵根和硝酸根两种原子团,故选项正确;D、CaCO3中含有碳酸根一种原子团,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构成,要加强记忆有关的原子团,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 B.玻璃切割 C.湿衣晾干 D.废纸粉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玻璃切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废纸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乳B.大理石C.消毒酒精 D.胆矾【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石灰乳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C、消毒酒精中含有水和酒精,属于混合物;D、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D.【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6.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A.氧气:氧化性 B.氯化钠:可溶性C.稀有气体:稳定性 D.碳酸:酸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B、氯化钠的可溶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C、稀有气体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D、碳酸的酸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7.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冰和干冰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金刚石和石墨 D.汞和水银【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冰是固态的水,水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水银和汞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8.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中氧气的再生剂,关于过氧化钠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由两个钠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B.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C.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元素组成D.由钠、氧两种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答】解:由过氧化钠的化学式(Na2O2)可知,它是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明确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9.通常人体胃液的pH大约为0.9~1.5.胃液的酸碱性为()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生活实际型.【分析】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水呈中性;pH<7时水呈酸性,pH愈小,酸性愈大;当pH>7时水呈碱性,pH愈大,碱性愈大,胃酸中因含有胃酸而呈酸性.【解答】解:胃液由于含有胃酸(只要成分是盐酸)而呈酸性PH约在0.9~1.5,故选A【点评】此题是PH与溶液酸碱性的考查,只要知道酸碱性与PH的对应范围即可解决问题.10.有关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相同原子能构成不同种类的分子C.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微观模型的类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据此解答;【解答】解:A、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故A错误;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水和双氧水,故B正确;C、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但不同的分子、原子无法比较大小,故C错误;D、固体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间隙小,存在着斥力,不能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还可以再分.11.钨酸钙(CaWO4)是白钨矿的主要成分,其中钨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4 C.+6 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钨酸钙(CaW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则x=+6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2.下列各组混合气体点燃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H2和N2B.CO和O2C.CO2和O2D.H2和He【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发生爆炸.可以根据物质之间能否反应,反应能否产生气体,能否放出大量的热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氢气和氮气不能反应,故A错误;B、一氧化碳和氧气能反应,并且生成气体、放出大量的热,点燃后可能爆炸,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氧气不反应,不会发生爆炸,故C错误;D、氢气和氦气不反应,不会发生爆炸,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爆炸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爆炸的概念以及条件进行.13.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C+O2CO2 4P+5O22P2O5 CH4+O2CO2+H2O.A.都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温度都需达到着火点C.生成物均是气体D.反应时均产生蓝色火焰【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解答;B、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C、根据物质的状态解答;D、根据燃烧的现象解答.【解答】解: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多变一”的特点,不是化合反应,故错;B、反应温度都需达到着火点,正确;C、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错误;D、碳、磷燃烧时不产生火焰,一氧化碳燃烧时能产生蓝色的火焰.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燃烧条件、反应类型和实验现象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4.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B、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C、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D、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时能够促进可燃物的燃烧.【解答】解:A、发现实里煤气泄漏时,不能打开排气扇,因为煤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B、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C、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因为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高层住房着火,不能打开所有门窗,因为这样会促进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结合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正确的灭火方法.15.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用语之一,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CO3CaO+CO2B.2NaOH+CuSO4→Na2SO4+Cu(OH)2↓C.4Fe+3O2→2Fe3O4D.2KClO32KCl+3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CaO+CO2↑.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ClO32KCl+3O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6.探究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相同条件的是()A.温度 B.水的质量C.搅拌速度 D.固体的颗粒大小【考点】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探究常采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的问题而进行逐一探究.【解答】解:要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需要控制在相同的温度下,可以比较在相同量的水中溶解硝酸钾和氯化钠的质量的大小,可以比较相同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全部溶解需要的水的质量,颗粒大小不需要控制.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学生对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理解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17.通过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①分离溶液中NaCl和CaCl2两中溶质B.②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C.③鉴定溶液中溶质是否含有碳酸根D.④用水吸收CO【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证明碳酸盐;蜡烛燃烧实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氯化钠和氯化钙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进行分析;B、根据氢元素燃烧会以水的形式体现出来进行分析;C、根据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A、氯化钠和氯化钙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氢元素燃烧会以水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B正确;C、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M中盛放硫酸,N中隔板上放大理石,可以制二氧化碳B.关闭弹簧夹,在M中不断加水,水面不断下降,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D.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体【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稀盐酸和碳酸钙,瓶内气压增大则气体向外导出,使用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都是通过气体产生的压强来控制反应,要利用此装置使用水排出气体,则气体不能溶于水.【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稀盐酸和碳酸钙,不能使用硫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本选项错误;B、关闭弹簧夹,在M中不断加水,水面不下降,且长颈漏斗会形成一段液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错误;C、使用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原理与启普发生器不同,此装置与启普发生器都是通过气体产生的压强来控制反应,故本选项正确;D、要利用此装置使用水排出气体,则气体不能溶于水,例如氨气就不能用排水法排出,所以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不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气体的制取进行.1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通入CO后再点燃A处酒精灯,可以防止爆炸B.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以生成0.1mol铜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A处酒精灯【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B.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物质颜色变化来分析;C.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沪教版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元素符号“Ag”对应的名称是()A.银B.铝C.镁D.汞2.食物加工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3.氮化碳(C3N4)可做切割工具.C3N4中,C的化合价为+4,N的化合价是()A.﹣3 B.+1 C.+3 D.+54.物质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灭火 B.木炭吸附色素C.生石灰作干燥剂D.液氢用作燃料5.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分子()A.物质的量减少 B.质量变小 C.数目减少 D.间隔变小6.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为32 B.抢救病人不能用纯氧C.密度小于氢气 D.占空气质量分数为21%7.如图关于四种液体的pH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B.a点对应的液体是水C.b点对应的液体是白醋D.b点对应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8.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A.温度 B.溶质性质 C.溶剂种类 D.溶剂体积9.森林失火时,通常砍伐掉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 B.开辟运输水的道路C.隔离可燃物D.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10.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产生黑色固体 B.产生蓝紫色火焰C.产生大量白雾 D.产生耀眼的白光11.只用水无法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炭粉、二氧化锰B.淀粉、氯化钠C.冰糖粉、硫酸铜D.碳酸钙、氯化钙12.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KClO32KCl+3O2B.2KClO32KCl+O2↑C.2KClO32KCl+3O2↑D.2KClO32KCl+3O2↑13.有关如图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存放溶液的是广口瓶B.溶质的俗名是烧碱C.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D.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4.某化合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该化合物可能是()A.氢氧化钾 B.碳酸钙C.碳酸钾D.硝酸铜15.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B.b中生成气体的质量大于a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C.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16.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以冶炼金属B.都是有毒性的气体C.互为同素异形体D.具有相同元素组成17.分类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有关物质分类叙述错误的是()A.甲有固定的元素组成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分子C.I是按物质的种类进行分类D.II是按元素的种类进行分类18.同为1mol的物质,所含碳元素质量最多的是()A.CH3COCH3B.CH3COOH C.CH4D.C1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A B.B C.C D.D20.碳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见图,分析正确的是()A.(a﹣b)表示反应消耗的碳的质量B.(a﹣b)表示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C.b表示生成的铜的质量D.b表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七、填空题(共19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1.甲、乙、丙、丁是几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氢、碳、氧中的1~3种元素组成.①甲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其名称为.②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化学式为,2摩尔乙中约含个乙分子.③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④气体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对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22.利用如图装置证明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①氧化铜为色粉末,其中氧元素以态存在.②加热玻璃管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后a中固体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③b中盛放的液体所含的溶质是.④c处点燃后,火焰呈色.⑤a中发生的反应证明了一氧化碳具有性.23.t℃时,烧杯中盛有20g水.对其进行如下操作,分别得到t℃时溶液A和溶液B.①上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②充分搅拌使用的仪器名称是.③溶液A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④要使部分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还可以采用的方法为.⑤t℃,未溶解的硝酸钾为1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g/100g水.⑥请写出溶液A与溶液B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并分析理由.八、简答题(共21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24.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碳酸钙粉末.用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作为原料,制得碳酸钙粉末(杂质不参与反应),生产流程如下:①氧化钙的俗名是.②石灰乳属于.A.悬浊液 B.乳浊液 C.溶液③步骤 II包含的操作名称是.④请写出上述流程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理论上得到碳酸钙质量(选填“>”“<”或“=”)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⑥上述过程中如产生9mol二氧化碳,则消耗该石灰石的质量为多少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25.实验室制备气体并验证其性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活动.(一)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如图1)①请写出 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用 II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性质.③制备完毕.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的现象是.(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①选择药品.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且操作正确的是图2中的(选填编号).②制取装置如图3所示i 仪器a的名称是.ii加入盐酸的量应在(选填“x”“y”或“z”)处.iii请写出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③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性.④为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三)比较装置 I和 IV,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选填编号).A.都能随时控制滴加液体的量 B.都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都适用于常温下的反应 D.都只能制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E.都是反应过程中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2016-2017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元素符号“Ag”对应的名称是()A.银B.铝C.镁D.汞【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A、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正确.B、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故选项错误.C、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故选项错误.D、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g,故选项错误.故选:A.2.食物加工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酿酒是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过程,物质发生了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碾米的过程,米还是米,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淘米是将米和混有的杂质分离,物质都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洗菜是将菜清洗干净,将物质进行简单分离,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酿酒过程发生了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3.氮化碳(C3N4)可做切割工具.C3N4中,C的化合价为+4,N的化合价是()A.﹣3 B.+1 C.+3 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C的化合价为+4,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故选A.4.物质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灭火 B.木炭吸附色素C.生石灰作干燥剂D.液氢用作燃料【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二氧化碳灭火既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木炭吸附色素,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生石灰作干燥剂,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液氢用作燃料是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5.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分子()A.物质的量减少 B.质量变小 C.数目减少 D.间隔变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物质的量减少,故选项错误.B、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质量变小,故选项错误.C、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数目减少,故选项错误.D、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故选:D.6.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为32 B.抢救病人不能用纯氧C.密度小于氢气 D.占空气质量分数为21%【考点】氧气的用途;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A错误;B、抢救病人不能用纯氧,正确;C、密度大于氢气,错误;D占空气体积分数为21%,错误;故选、B7.如图关于四种液体的pH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B.a点对应的液体是水C.b点对应的液体是白醋D.b点对应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解答】解:A、食盐水的pH等于7,是中性物质,a点pH小于7时,呈酸性,故说法错误;B、水的pH等于7,是中性物质,a点pH小于7时,呈酸性,故说法错误;C、白醋的pH小于7,显酸性,b点pH大于7时,呈碱性,故说法错误;D、石灰水的pH大于7,显碱性,b点pH大于7时,呈碱性,故说法正确;故选:D.8.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A.温度 B.溶质性质 C.溶剂种类 D.溶剂体积【考点】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分析】根据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到溶质和溶剂两方面性质的影响,同时还有温度的影响,气压对固体的溶解性几乎无影响.【解答】解:A、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溶解性受到温度的影响,故选项错误.B、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到溶质性质的影响,故选项错误.C、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到溶剂种类的影响,故选项错误.D、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溶解性不受溶剂的体积的影响,故选项正确.故选:D.9.森林失火时,通常砍伐掉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 B.开辟运输水的道路C.隔离可燃物D.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欲解本题,可根据灭火原理有: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解答.【解答】解:根据灭火原理,森林失火时,通常砍伐掉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故选C.10.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产生黑色固体 B.产生蓝紫色火焰C.产生大量白雾 D.产生耀眼的白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产生大量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产生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1.只用水无法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炭粉、二氧化锰B.淀粉、氯化钠C.冰糖粉、硫酸铜D.碳酸钙、氯化钙【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炭粉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用水鉴别,正确;B、淀粉不易溶于水,而氯化钠能溶于水,用水可以鉴别,错误;C、冰糖溶于水水溶液无色,而硫酸铜溶于水水溶液蓝色,用水可以鉴别,错误;D、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用水可以鉴别,错误;故选A.12.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KClO32KCl+3O2B.2KClO32KCl+O2↑C.2KClO32KCl+3O2↑D.2KClO32KCl+3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故选:C.13.有关如图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存放溶液的是广口瓶B.溶质的俗名是烧碱C.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D.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考点】盐的化学性质;液体药品的取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存放溶液的是细口瓶,故选项说法错误.B、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溶质的俗名是纯碱,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20份质量的碳酸钠,则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1:4,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4.某化合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该化合物可能是()A.氢氧化钾 B.碳酸钙C.碳酸钾D.硝酸铜【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故选项错误.B、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D、硝酸铜与稀硫酸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15.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B.b中生成气体的质量大于a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C.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考点】电解水实验.【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解答】解:A、b中的气体约是a中的气体的体积的2倍,b中是氢气,a中是氧气,该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该选项说法错误;C、该实验中,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6.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以冶炼金属B.都是有毒性的气体C.互为同素异形体D.具有相同元素组成【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分析】A.根据二者是否具有还原性来分析;B.根据二者是否具有毒性来分析;C.根据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化学式意义来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常见的还原剂,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故错误;B.一氧化碳有毒,但二氧化碳无毒,故错误;C.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而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错误;D.由一氧化碳(CO)与二氧化碳(CO2)的化学式可知,二者均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故选D.17.分类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有关物质分类叙述错误的是()A.甲有固定的元素组成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分子C.I是按物质的种类进行分类D.II是按元素的种类进行分类【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C、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分析;D、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析;【解答】解:物质从种类上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按所含有元素的种类多少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纯净物是固定的元素组成,混合物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分子,它起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分子构成;故选:B18.同为1mol的物质,所含碳元素质量最多的是()A.CH3COCH3B.CH3COOH C.CH4D.C【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分析】根据摩尔的概念及每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微粒;进行解答.【解答】解:依据每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微粒;A、1molCH3COCH3中约含有3×6.02×1023个碳原子,B、1molCH3COOH中含有2×6.02×1023个碳原子,C、1molCH4中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D、1molC中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故选:A.1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A B.B C.C D.D【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分析】应用各知识点的概念,理解概念间相关的关系,结合图示所提供的关系意义,分析相关的选项从而判断正确与否,从物质分类的知识可知物质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化合物与单质,化合物中又可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等;从元素的分类看,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解答】解:图中的M、N属于包含关系.A、碱溶液属于碱性溶液的一种,属于包含关系,故正确;B、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因此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C、氧化物属于化合物的一种,是N包含M,故错误;D、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故选:A.20.碳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见图,分析正确的是()A.(a﹣b)表示反应消耗的碳的质量B.(a﹣b)表示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C.b表示生成的铜的质量D.b表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考点】碳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并结合图象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解答】解: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CuO2Cu+CO2↑,由图象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质量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后不再发生变化,则纵坐标表示的是固体的质量;A、由反应方程式知,反应前固体是碳与氧化铜,反应后固体为铜,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b,固体质量的减少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故错误;B、由A分析可知,减少的应该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故错误;C、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铜,则b表示的是生成的铜的质量,正确;D、b是生成的铜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故错误;故选:C.七、填空题(共19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1.甲、乙、丙、丁是几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氢、碳、氧中的1~3种元素组成.①甲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其名称为金刚石.②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化学式为H2O ,2摩尔乙中约含 1.204×1024个乙分子.③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④气体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对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的溶剂;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①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②根据常用的溶剂以及1摩尔物质中所含微粒数目来分析;③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据此写出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④根据微观示意图的信息及气体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可判断出丙为二氧化碳,从而补全方框中相应微粒的图示.【解答】解:①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填:金刚石;②水是最常用的溶剂,1mol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所以2mo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个数为:2×6.02×1023个=1.204×1024个;故填:H2O;1.204×1024;③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故填:2H2+O22H2O;(5)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为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在方框中补应补充两个一氧化碳分子,见下图:;故填:.22.利用如图装置证明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①氧化铜为黑色粉末,其中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②加热玻璃管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 Cu+CO2,反应后a中固体的质量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③b中盛放的液体所含的溶质是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④c处点燃后,火焰呈淡蓝色.⑤a中发生的反应证明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性.【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①化合态的氧元素指化合物中有氧元素;②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书写反应方程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填空;③b中盛放的液体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④根据CO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解答】解:①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氧化铜中氧元素只有化合态存在.故填:黑;化合;②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由于氧化铜被还原成了铜,失去氧元素,故质量减小;故填:CO+CuO Cu+CO2;变小;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b中盛放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故该液体所含的溶质是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故填: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④CO被点燃后,发出淡蓝色火焰;故填:淡蓝;⑤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填:还原性.23.t℃时,烧杯中盛有20g水.对其进行如下操作,分别得到t℃时溶液A和溶液B.①上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KNO3.②充分搅拌使用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③溶液A是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④要使部分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还可以采用的方法为升高温度.⑤t℃,未溶解的硝酸钾为1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 g/100g水.⑥请写出溶液A与溶液B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并分析理由如溶液B为t℃饱和溶液,则溶液A和B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如溶液B为t℃不饱和溶液,则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B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①根据硝酸钾的名称写出化学式.②根据玻璃棒的应用分析.③根据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分析.④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⑤根据溶解度的含义分析计算.⑥根据溶液A与溶液B的状态分析.【解答】解:①由题意可知,溶液中溶质是硝酸钾,化学式是KNO3.②充分搅拌使用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③由于溶液A中有未溶解的硝酸钾,所以溶液A是饱和溶液.④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部分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还可以采用的方法为升高温度.⑤t℃,未溶解的硝酸钾为1g,由题意可知,4g的硝酸钾溶解在20g中形成了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⑥溶液A与溶液B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如溶液B为t℃饱和溶液,则溶液A和B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如溶液B为t℃不饱和溶液,则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B.故答为:①KNO3;②玻璃棒;③饱和;④升高温度;⑤20;⑥如溶液B为t℃饱和溶液,则溶液A和B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如溶液B为t℃不饱和溶液,则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B.八、简答题(共21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24.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碳酸钙粉末.用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作为原料,制得碳酸钙粉末(杂质不参与反应),生产流程如下:。
上海黄浦学校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解析)
上海黄浦学校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带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A.7:25 B.50:21 C.21:50 D.25:142.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
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30g B.50g C.100g D.150g3.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4.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5.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6.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
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7.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8.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9.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C.水的电解D.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12.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沪教版(上海)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1)
沪教版(上海)化学上册期末试卷解析版(1)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2.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
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30g B.50g C.100g D.150g3.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生石灰碳酸钙先加水,再过滤B铁粉铝粉先加入稀HCl,再过滤C 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D CO2CO点燃A.A B.B C.C D.D5.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点燃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A B.B C.C D.D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7.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3个C.4个D.5个8.质量相等的锌、铝、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A.锌最多,铁最少B.铝最多,锌最少C.铁最多,铝最少D.三者一样多9.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15g B.6.7g C.30g D.20g10.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刚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D.金属钠和铝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铝的原子结构不同11.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沪教版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元素符号“Ag”对应的名称是()A.银 B.铝 C.镁 D.汞2.食物加工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3.氮化碳(C3N4)可做切割工具.C3N4中,C的化合价为+4,N的化合价是( )A.﹣3 B.+1 C.+3 D.+54.物质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灭火B.木炭吸附色素C.生石灰作干燥剂D.液氢用作燃料5.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分子()A.物质的量减少B.质量变小C.数目减少D.间隔变小6.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为32 B.抢救病人不能用纯氧C.密度小于氢气D.占空气质量分数为21%7.如图关于四种液体的pH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B.a点对应的液体是水C.b点对应的液体是白醋D.b点对应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8.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A.温度B.溶质性质C.溶剂种类D.溶剂体积9.森林失火时,通常砍伐掉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B.开辟运输水的道路C.隔离可燃物D.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10.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产生黑色固体B.产生蓝紫色火焰C.产生大量白雾D.产生耀眼的白光11.只用水无法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炭粉、二氧化锰B.淀粉、氯化钠C.冰糖粉、硫酸铜D.碳酸钙、氯化钙12.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KClO32KCl+3O2B.2KClO32KCl+O2↑C.2KClO32KCl+3O2↑D.2KClO32KCl+3O2↑13.有关如图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存放溶液的是广口瓶B.溶质的俗名是烧碱C.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D.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14.某化合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该化合物可能是( ) A.氢氧化钾B.碳酸钙C.碳酸钾D.硝酸铜15.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B.b中生成气体的质量大于a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C.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16.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以冶炼金属B.都是有毒性的气体C.互为同素异形体D.具有相同元素组成17.分类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有关物质分类叙述错误的是()A.甲有固定的元素组成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分子C.I是按物质的种类进行分类D.II是按元素的种类进行分类18.同为1mol的物质,所含碳元素质量最多的是( )A.CH3COCH3B.CH3COOH C.CH4D.C1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M碱溶液金属化合物分解反应N碱性溶液非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A.A B.B C.C D.D20.碳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见图,分析正确的是()A.(a﹣b)表示反应消耗的碳的质量B.(a﹣b)表示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C.b表示生成的铜的质量D.b表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七、填空题(共19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1.甲、乙、丙、丁是几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氢、碳、氧中的1~3种元素组成.①甲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其名称为.②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化学式为,2摩尔乙中约含个乙分子.③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④气体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对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22.利用如图装置证明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①氧化铜为色粉末,其中氧元素以态存在.②加热玻璃管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后a中固体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③b中盛放的液体所含的溶质是.④c处点燃后,火焰呈色.⑤a中发生的反应证明了一氧化碳具有性.23.t℃时,烧杯中盛有20g水.对其进行如下操作,分别得到t℃时溶液A和溶液B.①上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②充分搅拌使用的仪器名称是.③溶液A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④要使部分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还可以采用的方法为.⑤t℃,未溶解的硝酸钾为1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g/100g水.⑥请写出溶液A与溶液B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并分析理由.八、简答题(共21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24.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碳酸钙粉末.用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作为原料,制得碳酸钙粉末(杂质不参与反应),生产流程如下:①氧化钙的俗名是.②石灰乳属于.A.悬浊液 B.乳浊液 C.溶液③步骤 II包含的操作名称是.④请写出上述流程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理论上得到碳酸钙质量(选填“>”“<"或“=”)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⑥上述过程中如产生9mol二氧化碳,则消耗该石灰石的质量为多少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25.实验室制备气体并验证其性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活动.(一)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如图1)①请写出 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用 II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性质.③制备完毕.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的现象是.(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①选择药品.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且操作正确的是图2中的(选填编号).②制取装置如图3所示i 仪器a的名称是.ii加入盐酸的量应在(选填“x”“y”或“z”)处.iii请写出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③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性.④为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三)比较装置 I和 IV,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选填编号).A.都能随时控制滴加液体的量 B.都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都适用于常温下的反应 D.都只能制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E.都是反应过程中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2016—2017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元素符号“Ag”对应的名称是()A.银 B.铝 C.镁 D.汞【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A、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正确.B、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故选项错误.C、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故选项错误.D、Ag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g,故选项错误.故选:A.2.食物加工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酿酒是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过程,物质发生了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碾米的过程,米还是米,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淘米是将米和混有的杂质分离,物质都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洗菜是将菜清洗干净,将物质进行简单分离,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酿酒过程发生了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3.氮化碳(C3N4)可做切割工具.C3N4中,C的化合价为+4,N的化合价是()A.﹣3 B.+1 C.+3 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C的化合价为+4,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故选A.4.物质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灭火B.木炭吸附色素C.生石灰作干燥剂D.液氢用作燃料【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二氧化碳灭火既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木炭吸附色素,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生石灰作干燥剂,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液氢用作燃料是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5.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分子()A.物质的量减少B.质量变小C.数目减少D.间隔变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物质的量减少,故选项错误.B、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质量变小,故选项错误.C、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数目减少,故选项错误.D、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故选:D.6.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为32 B.抢救病人不能用纯氧C.密度小于氢气D.占空气质量分数为21%【考点】氧气的用途;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A错误;B、抢救病人不能用纯氧,正确;C、密度大于氢气,错误;D占空气体积分数为21%,错误;故选、B7.如图关于四种液体的pH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B.a点对应的液体是水C.b点对应的液体是白醋D.b点对应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解答】解:A、食盐水的pH等于7,是中性物质,a点pH小于7时,呈酸性,故说法错误;B、水的pH等于7,是中性物质,a点pH小于7时,呈酸性,故说法错误;C、白醋的pH小于7,显酸性,b点pH大于7时,呈碱性,故说法错误;D、石灰水的pH大于7,显碱性,b点pH大于7时,呈碱性,故说法正确;故选:D.8.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A.温度B.溶质性质C.溶剂种类D.溶剂体积【考点】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分析】根据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到溶质和溶剂两方面性质的影响,同时还有温度的影响,气压对固体的溶解性几乎无影响.【解答】解:A、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溶解性受到温度的影响,故选项错误.B、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到溶质性质的影响,故选项错误.C、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受到溶剂种类的影响,故选项错误.D、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溶解性不受溶剂的体积的影响,故选项正确.故选:D.9.森林失火时,通常砍伐掉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开辟运输水的道路C.隔离可燃物D.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欲解本题,可根据灭火原理有: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解答.【解答】解:根据灭火原理,森林失火时,通常砍伐掉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故选C.10.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产生黑色固体B.产生蓝紫色火焰C.产生大量白雾D.产生耀眼的白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产生大量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产生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1.只用水无法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炭粉、二氧化锰B.淀粉、氯化钠C.冰糖粉、硫酸铜D.碳酸钙、氯化钙【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炭粉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用水鉴别,正确;B、淀粉不易溶于水,而氯化钠能溶于水,用水可以鉴别,错误;C、冰糖溶于水水溶液无色,而硫酸铜溶于水水溶液蓝色,用水可以鉴别,错误;D、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用水可以鉴别,错误;故选A.12.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KClO32KCl+3O2B.2KClO32KCl+O2↑C.2KClO32KCl+3O2↑D.2KClO32KCl+3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故选:C.13.有关如图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存放溶液的是广口瓶B.溶质的俗名是烧碱C.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D.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考点】盐的化学性质;液体药品的取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存放溶液的是细口瓶,故选项说法错误.B、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溶质的俗名是纯碱,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含义是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20份质量的碳酸钠,则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1:4,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4.某化合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该化合物可能是()A.氢氧化钾B.碳酸钙C.碳酸钾D.硝酸铜【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故选项错误.B、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D、硝酸铜与稀硫酸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15.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B.b中生成气体的质量大于a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C.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考点】电解水实验.【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解答】解:A、b中的气体约是a中的气体的体积的2倍,b中是氢气,a中是氧气,该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该选项说法错误;C、该实验中,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6.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以冶炼金属B.都是有毒性的气体C.互为同素异形体D.具有相同元素组成【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分析】A.根据二者是否具有还原性来分析;B.根据二者是否具有毒性来分析;C.根据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化学式意义来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常见的还原剂,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故错误;B.一氧化碳有毒,但二氧化碳无毒,故错误;C.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而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错误;D.由一氧化碳(CO)与二氧化碳(CO2)的化学式可知,二者均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故选D.17.分类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有关物质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A.甲有固定的元素组成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分子C.I是按物质的种类进行分类D.II是按元素的种类进行分类【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析】A、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C、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分析;D、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析;【解答】解:物质从种类上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按所含有元素的种类多少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纯净物是固定的元素组成,混合物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分子,它起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分子构成;故选:B18.同为1mol的物质,所含碳元素质量最多的是( )A.CH3COCH3B.CH3COOH C.CH4D.C【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分析】根据摩尔的概念及每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
上海市上海市黄浦区2016-2017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元素符号“Ag”对应的名称是( ) A. 银 B . 铝 C . 镁 D . 汞 2. 食物加工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碾米 B . 淘米 C . 洗菜 D . 酿酒 3. 氮化碳(C3N4)可做切割工具。C3N4中,C的化合价为+4,N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1 C . +3 D . +5 4. 物质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二氧化碳灭火 B . 木炭吸附色素 C . 生石灰作干燥剂 D . 液氢用作燃料 5. 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分子( ) A . 物质的量减少 B . 质量变小 C . 数目减少 D . 间隔变小 6. 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摩尔质量为32 B . 抢救病人不能用纯氧 C . 密度小于氢气 D . 占空气质量分数为21% 7. 下图关于四种液体的pH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存放溶液的是广口瓶 B . 溶质的俗名是烧碱 C .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D . 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4. 某化合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该化合物可能是( ) A . 氢氧化钾 B . 碳酸钙 C . 碳酸钾 D . 硝酸铜 15. 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M
碱溶液
N
碱性溶液
B
金属 非金属
C
化合物 氧化物
A.A B.B C.C D.D 20. 碳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见右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
D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A . (a-b)表示反应消耗的碳的质量 B . (a-b)表示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 b表示生成的铜的质量 D . b表示生成的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沪教版4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A.21% B.46% C.60% D.78%2.从环保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A.煤B.氢气 C.汽油 D.天然气3.属于溶液的是()A.石灰乳B.牛奶 C.矿泉水D.蓝莓果酱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汽化 B.活性炭吸附C.空气制氧气D.食物腐败5.加湿器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是因为()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发生分解 D.分子不断运动6.属于纯净物的是()A.二氧化碳 B.河水 C.新鲜的空气D.食醋7.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A.苹果汁B.牛奶 C.肥皂水D.炉具清洁剂8.3Fe+4H2O Fe3O4+4H2↑,反应中氧化剂是()A.Fe B.H2O C.Fe3O4 D.H29.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金刚石和C60B.氧气和液氧C.蒸馏水和矿泉水D.干冰和冰1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A.NH3B.NO C.N2O D.N2O511.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Sb2O3+2X→Sb2O5+2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B.O2C.H2O2D.H3SbO412.对化学仪器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仪器密封性,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仪器是()A.广口瓶B.锥形瓶C.滴瓶D.集气瓶13.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所有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明矾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14.归纳总结正确的是()A、化学之最B、化学与生活①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铁①煤气泄露:开排风扇②水壶中的水垢:用食醋除去C、性质与用途D、环境保护①木炭有可燃性:作燃料②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有色光:作电光源①废旧电池:随意丢弃②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A.A B.B C.C D.D15.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的物质均为氧化物B.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6.将100g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10%,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5g食盐B.蒸发掉45g水C.取出50g溶液 D.加入50g 20%的食盐溶液17.某兴趣小组先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的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B.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8g,水100gC.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标签上注明:100g 8%的氯化钠溶液18.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手指上的物质通过某种反应可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A.CO B.CuO C.CH4D.H2CO319.20℃时,根据某固体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绘成如图斜线,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20℃时该物质属于易溶物质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不一定增大C.d→a点可以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D.b与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c<b20.某干燥剂生石灰久置于空气中,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60%.说法错误的是()A.此包干燥剂中一定含有CaOB.此包干燥剂中加入盐酸可能会产生气泡C.此包干燥剂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D.此包干燥剂可能是Ca(OH)2、CaCO3的混合物二、填空题(共30分)21.化学学科有世界通用的语言.①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汞的元素符号是.②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Al(NO3)3、He、CO2、CO、Na2S,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的名称是.③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写出检验物质中含有水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的俗名为.④某品牌补铁剂主要成分是富马酸亚铁(C4H2FeO4),富马酸亚铁有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该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mol的C4H2FeO4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一个C4H2FeO4分子的质量(单位:克)的计算表达式是(列式即可).⑤20℃,食盐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6.5%.则“100g”表示;“%”表示.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体积.22.水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为了测定水的组成,某同学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探究:Ⅰ.甲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打开电源,观察到电极上.能定性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实验依据是;能定量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实验现象是.Ⅱ.乙方案: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的元素是;在步骤一中观察到氧气收集满的现象是,在步骤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燃烧,,瓶壁发热.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23.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问题:温度(℃)10 20 40 60 80KNO320.9 31.6 63.9 110 169NaCl 35.8 36 36.6 37.3 38.4①10℃时,NaCl溶解度是.②在20℃时,将50克硝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形成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升温至40℃,形成的溶液质量为g,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③某温度时,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则溶解度的最小取值范围是.④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1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KNO3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⑤固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以通过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步骤分离提纯硝酸钾.可以利用该方法分离的理由是.Ⅰ.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含量较高,氯化钠的含量较低Ⅱ.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Ⅲ.40℃至100℃,硝酸钾的溶解度始终大于氯化钠⑥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2对应的温度为30℃,则t1对应的温度.A.小于30℃B.等于30℃C.大于30℃D.无法确定.三、简答题(共30分)2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并完成相关性质实验探究.回答有关问题:①仪器a、b的名称是、.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化学方程式是.③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该发生装置的名称叫,优点是,图示为反应的(填“进行”或“停止”)状态;充分反应后,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产生气泡,则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填写化学式).④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发现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实验分析与结论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Ⅱ.细铁丝在氧气中易燃烧,化学方程式是,粗铁丝在氧气中不易燃烧.说明,反应的速率不同.Ⅲ.碳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反应物的用量不同,.25.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装置的主要优点是;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②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④F中的现象是,体现了该气体性质是.26.用以下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①装置甲进行实验,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②装置乙中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④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Ⅰ.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Ⅱ.甲丙实验结束时都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气体一段时间,防止热的铜被氧化Ⅲ.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加热仪器作用相同Ⅳ.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27.小朋对某品牌牙膏样品中的碳酸钙含量进行测定.【查阅资料】Ⅰ.该牙膏摩擦剂主要由碳酸钙组成Ⅱ.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实验步骤】小朋称取10.0g牙膏样品,加入足量5%的稀盐酸,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不同时刻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数据如下:时间(min)0 2 4 6 8 10 12装置和药品261.0 260.0 259.3 259.0 258.8 258.8 258.8总质量(g)【数据分析】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实验结论】某品牌牙膏样品中的碳酸钙含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反思】经查实,上述方法所测得牙膏中碳酸钙含量偏小(若实验操作规范),导致偏小的原因可能是.A.盐酸挥发 B.有水蒸气逸出C.装置漏气 D.锥形瓶内残留二氧化碳.2016-2017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A.21% B.46% C.60% D.78%【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由于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所以D正确;故选D2.从环保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A.煤B.氢气 C.汽油 D.天然气【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最理想的燃料,应具有燃烧无污染、燃烧放出热量多、可再生使用,符合以上条件的燃料就可以称为最理想的燃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产生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B、氢气作为燃料:资源丰富,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多,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C、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产生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D、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3.属于溶液的是()A.石灰乳B.牛奶 C.矿泉水D.蓝莓果酱【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灰乳是氢氧化钙固体悬浮于水中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矿泉水是矿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D、蓝莓果酱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汽化 B.活性炭吸附C.空气制氧气D.食物腐败【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干冰汽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空气制氧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5.加湿器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是因为()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发生分解 D.分子不断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使用空气加湿器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D.6.属于纯净物的是()A.二氧化碳 B.河水 C.新鲜的空气D.食醋【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一种总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河水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新鲜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A.7.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A.苹果汁B.牛奶 C.肥皂水D.炉具清洁剂【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根据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涂抹一些含碱性物质的溶液,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结合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A、苹果汁的pH为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牛奶的pH为6~7,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肥皂水的pH为1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D、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13,大于7,显碱性,但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8.3Fe+4H2O Fe3O4+4H2↑,反应中氧化剂是()A.Fe B.H2O C.Fe3O4 D.H2【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析】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在化学反应3Fe+4H2O Fe3O4+4H2↑,铁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水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故选:B.9.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金刚石和C60B.氧气和液氧C.蒸馏水和矿泉水D.干冰和冰【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分析】根据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判断,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解答】解:A、金刚石和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所以正确.B、氧气和液氧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所以错误.C、蒸馏水和矿泉水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所以错误.D、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二者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错误.故选A1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A.NH3B.NO C.N2O D.N2O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含氮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故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1)×3=0,x=﹣3;B、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故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2)=0,x=+2;C、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x+(﹣2)=0,x=+1;D、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故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x+(﹣2)×5=0,x=+5;故选:C.11.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Sb2O3+2X→Sb2O5+2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B.O2C.H2O2D.H3SbO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比较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以完成对X的化学式的推断.【解答】解:从Sb2O3+2X═Sb2O5+2H2O看,反应前有2个Sb原子、有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Sb原子、有4个H 原子、7个O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在2X中含有4个O原子、4个H原子,即其化学式为:H2O2.故选C.12.对化学仪器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仪器密封性,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仪器是()A.广口瓶B.锥形瓶C.滴瓶D.集气瓶【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分析】磨砂处理是让化学器具之间的接触面更光滑、接合更紧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储存化学药品的容器都要磨砂.A、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我们可以据此判断;B、锥形瓶做反应容器用,是反应容器;据此判断该不该磨砂;C、滴瓶是盛放容器,需要密封.据此判断该不该磨砂;D、集气瓶可存放气体.据此判断该不该磨砂.【解答】解:磨砂处理是让化学器具之间的接触面更光滑、接合更紧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储存化学药品的容器都要磨砂.A、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需要密封保存,所以要磨砂处理;B、锥形瓶可以作大量反应的容器,一般用没有磨砂.C、滴瓶的滴管与瓶子之间必须接合紧密(如果有容易变质的和容易挥发的),所以要磨砂处理;D、集气瓶需要盖玻璃片所以为防止气体溢出需要在瓶口处磨砂.故选B.13.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所有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明矾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考点】水的净化.【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液氯能杀菌;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据此解答.【解答】解:A、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故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错误;B、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沉降,是第一步过滤,沉淀需要加的,第二步应该加的是活性炭,达到净水目的,故错误;C、液氯能杀菌,故步骤Ⅲ可杀菌、消毒,故正确;D、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经过这几步净化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故错误;故选C.14.归纳总结正确的是()A、化学之最B、化学与生活①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铁①煤气泄露:开排风扇②水壶中的水垢:用食醋除去C、性质与用途D、环境保护①木炭有可燃性:作燃料②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有色光:作电光源①废旧电池:随意丢弃②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A.A B.B C.C D.D【考点】有关化学之最;常见气体的用途;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防范爆炸的措施.【分析】A、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分析;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分析;C、根据木炭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D、根据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分析.【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错误;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煤气泄露不能开排风扇,故错误;C、木炭有可燃性可作燃料,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用来制电光源,故正确;D、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污染水体和土壤,故错误.故选C.15.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的物质均为氧化物B.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过程Ⅰ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过程Ⅱ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变化,据此解答.【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过程Ⅰ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该反应中的物质氧气不是氧化物,错误;B、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过程Ⅰ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属于化合反应,正确;C、过程Ⅱ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过程Ⅰ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不是1:1,错误;故选B.16.将100g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10%,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5g食盐B.蒸发掉45g水C.取出50g溶液 D.加入50g 20%的食盐溶液【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析】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两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设需要再溶解食盐的质量为x,×10%=100g×5%+x,x≈5.55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B、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10%=100g×5%,y=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50g溶液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D、设加入 20%的食盐溶液的质量为z,×10%=100g×5%+z×20%,z=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故选:D.17.某兴趣小组先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的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B.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8g,水100gC.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标签上注明:100g 8%的氯化钠溶液【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A、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溶液的质量=100g ×8%=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100g﹣8g=92g;故选项说法错误.C、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故选项说法正确.D、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应填写氯化钠溶液、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8.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手指上的物质通过某种反应可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A.CO B.CuO C.CH4D.H2CO3【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分析】根据题意,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直接生成水,据此结合一氧化碳、碳酸、甲烷、氧化铜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能通过某种反应直接生成水,故选项正确.B、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能通过某种反应直接生成水,故选项错误.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通过某种反应直接生成水,故选项错误.D、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能通过某种反应直接生成水,故选项错误.故选:A.19.20℃时,根据某固体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绘成如图斜线,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20℃时该物质属于易溶物质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不一定增大C.d→a点可以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D.b与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c<b【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A、根据易容物质的限制条件考虑;B、根据该物质溶解度曲线考虑;C、根据d→a溶剂的质量不变考虑;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解答】解:A、固体物质中的易溶物质是指在20℃,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故A正确;B、该图示是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没有说溶解度,所以不能说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初中化学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题)评卷人得分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A.1:5 B.1:2 C.1:4 D.5:1【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两者的体积比为 1: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的知识,并应用此知识进行分析解题.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铁C.氧D.铝【答案】【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解答.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所以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故选C【点评】记住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解答本题关健.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3.含有两种原子团的化合物是()A.ZnSO4 B.Fe(OH)3 C.NH4NO3D.CaCO3【答案】【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ZnSO4中含有硫酸根一种原子团,Fe(OH)3中含有氢氧根一种原子团;NH4NO3中含有铵根和硝酸根两种原子团;CaCO3中含有碳酸根一种原子团.【解答】解:A、ZnSO4中含有硫酸根一种原子团,故选项错误;B、Fe(OH)3中含有氢氧根一种原子团,故选项错误;C、NH4NO3中含有铵根和硝酸根两种原子团,故选项正确;D、CaCO3中含有碳酸根一种原子团,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构成,要加强记忆有关的原子团,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4.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 B.玻璃切割 C.湿衣晾干 D.废纸粉碎【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玻璃切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废纸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乳B.大理石C.消毒酒精 D.胆矾【答案】【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石灰乳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C、消毒酒精中含有水和酒精,属于混合物;D、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D.【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6.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A.氧气:氧化性 B.氯化钠:可溶性C.稀有气体:稳定性 D.碳酸:酸性【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B、氯化钠的可溶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C、稀有气体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D、碳酸的酸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7.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冰和干冰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金刚石和石墨 D.汞和水银【答案】【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冰是固态的水,水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水银和汞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8.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中氧气的再生剂,关于过氧化钠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由两个钠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B.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C.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元素组成D.由钠、氧两种元素组成【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答】解:由过氧化钠的化学式(Na2O2)可知,它是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明确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9.通常人体胃液的pH大约为0.9~1.5.胃液的酸碱性为()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无法判断【答案】【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生活实际型.【分析】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水呈中性;pH<7时水呈酸性,pH愈小,酸性愈大;当pH>7时水呈碱性,pH愈大,碱性愈大,胃酸中因含有胃酸而呈酸性.【解答】解:胃液由于含有胃酸(只要成分是盐酸)而呈酸性PH约在0.9~1.5,故选A【点评】此题是PH与溶液酸碱性的考查,只要知道酸碱性与PH的对应范围即可解决问题.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10.有关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相同原子能构成不同种类的分子C.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答案】【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微观模型的类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据此解答;【解答】解:A、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故A错误;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水和双氧水,故B正确;C、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但不同的分子、原子无法比较大小,故C错误;D、固体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间隙小,存在着斥力,不能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还可以再分.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1.钨酸钙(CaWO4)是白钨矿的主要成分,其中钨元素的化合价是()A.﹣6B.+4C.+6D.+7【答案】【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钨酸钙(CaW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钨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则x=+6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2.下列各组混合气体点燃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H2和N2B.CO和O2C.CO2和O2D.H2和He【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爆炸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发生爆炸.可以根据物质之间能否反应,反应能否产生气体,能否放出大量的热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氢气和氮气不能反应,故A错误;B、一氧化碳和氧气能反应,并且生成气体、放出大量的热,点燃后可能爆炸,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氧气不反应,不会发生爆炸,故C错误;D、氢气和氦气不反应,不会发生爆炸,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爆炸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爆炸的概念以及条件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3.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C+O2CO24P+5O22P2O5CH4+O2CO2+H2O.A.都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温度都需达到着火点C.生成物均是气体D.反应时均产生蓝色火焰【答案】【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解答;B、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C、根据物质的状态解答;D、根据燃烧的现象解答.【解答】解: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多变一”的特点,不是化合反应,故错;B、反应温度都需达到着火点,正确;C、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错误;D、碳、磷燃烧时不产生火焰,一氧化碳燃烧时能产生蓝色的火焰.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燃烧条件、反应类型和实验现象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4.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答案】【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B、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C、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D、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时能够促进可燃物的燃烧.【解答】解:A、发现实里煤气泄漏时,不能打开排气扇,因为煤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B、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C、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因为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高层住房着火,不能打开所有门窗,因为这样会促进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结合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正确的灭火方法.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5.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用语之一,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CO3CaO+CO2B.2NaOH+CuSO4→Na2SO4+Cu(OH)2↓C.4Fe+3O2→2Fe3O4D.2KClO32KCl+3O2↑【答案】【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CaO+CO2↑.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ClO32KCl+3O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6.探究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相同条件的是()A.温度 B.水的质量C.搅拌速度 D.固体的颗粒大小【答案】【考点】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探究常采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的问题而进行逐一探究.【解答】解:要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需要控制在相同的温度下,可以比较在相同量的水中溶解硝酸钾和氯化钠的质量的大小,可以比较相同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全部溶解需要的水的质量,颗粒大小不需要控制.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学生对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理解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17.通过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①分离溶液中NaCl和CaCl2两中溶质B.②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C.③鉴定溶液中溶质是否含有碳酸根D.④用水吸收CO【答案】【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证明碳酸盐;蜡烛燃烧实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氯化钠和氯化钙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进行分析;B、根据氢元素燃烧会以水的形式体现出来进行分析;C、根据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A、氯化钠和氯化钙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氢元素燃烧会以水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B正确;C、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难度:容易 l【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稀盐酸和碳酸钙,瓶内气压增大则气体向外导出,使用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都是通过气体产生的压强来控制反应,要利用此装置使用水排出气体,则气体不能溶于水.【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稀盐酸和碳酸钙,不能使用硫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本选项错误;B、关闭弹簧夹,在M中不断加水,水面不下降,且长颈漏斗会形成一段液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错误;C、使用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原理与启普发生器不同,此装置与启普发生器都是通过气体产生的压强来控制反应,故本选项正确;D、要利用此装置使用水排出气体,则气体不能溶于水,例如氨气就不能用排水法排出,所以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不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气体的制取进行.难度:中等知识点:碳单元测试1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通入CO后再点燃A处酒精灯,可以防止爆炸B.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以生成0.1mol铜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A处酒精灯【答案】【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B.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物质颜色变化来分析;C.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D.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A.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以排净装置中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故正确;B.反应前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反应后生成的铜是红色固体,可以根据物质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故正确;C.该反应中,应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实验结束后,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装置冷却,所以通入的一氧化碳的比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要多,故错误;D.实验结束后,要先熄灭A处的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装置冷却再熄灭C处的酒精灯,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氧化碳的性质,解题时要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属常规型实验考查题.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0.20°C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C,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小于3克 B.等于3克 C.大于3克 D.大于等于3克【答案】【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特点以及溶解度的知识进行分析,第一次蒸发10g水,没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第二次又蒸发掉10克水,再冷却到20℃时,析出3克晶体,则溶液为饱和溶液,第三次蒸发10g水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取决于第一次蒸发水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解答】解:若第一次蒸发10g水恰好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根据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说明10g 水恰好溶解3g晶体,则第三次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g,若第一次蒸发10g水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则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需要先蒸发一部分水形成饱和溶液,再蒸发水才能析出晶体,说明10g 水中溶解的晶体的质量大于3g,故第三次仍蒸发掉10克水,再次冷却到20℃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大于3g,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溶解度的有关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解度的概念进行.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3题)1.分类、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木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五种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一定的依据对他们进行分类、归纳.分类依据物质的化学式①物质的组成:含碳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②物质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CO、CO2③__________________C、CO、CH4【答案】【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碳化合物有:CO、CO2、CH4;氧化物有:CO、CO2;C、CO、CH4都有可燃性,都可以做燃料.【解答】解:①含碳化合物有:CO、CO2、CH4;故答案为:CO、CO2、CH4(写出一点即可)②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有:CO、CO2;故答案为:氧化物;③C、CO、CH4都有可燃性,都可以做燃料,故答案为:化学性质:可燃性;(或用途:燃料);【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①氦气、水、干冰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某种催化剂可以把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的无毒成分(下图是该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与__________________(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③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疾﹣﹣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4O5)的贡献,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奖.该两种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每摩尔分子都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①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②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分子的变化,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再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③根据化学式的宏观和微观意义来分析解答.【解答】解:①氦气是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水、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②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4CO+2NO24CO2+N2.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的是氮元素由化合物变为单质;由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是物质的量之比;在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得氧变成了二氧化碳故在反应中作还原剂;③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化学l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3.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①某净水过程: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净水,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黄浦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化学部分分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等于()A.1:5 B.1:2 C.1:4 D.5: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故选C考点:空气的主要成分2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铁C.氧D.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三位:氧、硅、铝,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C考点:地壳中元素含量29、含有两种原子团的化合物是()A.ZnSO4B.Fe(OH)3C.NH4NO3D.CaCO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ZnSO4中含原子团SO4,B、Fe(OH)3中含原子团OH ,C、NH4NO3含有两种原子团,分别是NH4和NO3,D、CaCO3含原子团CO3,故选C考点:常见的原子团30、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玻璃切割C.湿衣晾干D.废纸粉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31、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乳B.大理石C.消毒酒精D.胆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如:空气、自然界的水、溶液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胆矾是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故选D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32、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A.氧气:氧化性B.氯化钠:可溶性C.稀有气体:稳定性 D.碳酸:酸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故选B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判别33、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焦炭和木炭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金刚石和石墨D.氧气和液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A、焦炭和木炭都是无定形碳,都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是混合物,错误,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属于化合物,错误,C、金刚石和石墨都有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正确,D、氧气和液氧属于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错误,故选C考点:同素异形体34、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中氧气的再生剂,关于过氧化钠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由两个钠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B.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C.由两个钠原子和一个氧元素组成D.由钠、氧两种元素组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宏观上讲,物质由元素组成,且元素只有种类之分,无个数;从微观上讲,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过氧化钠(Na2O2)的组成:由钠、氧两种元素组成,故选D考点:物质的宏观组成35、人体胃液的PH大约为0.9~1.5,胃液的酸碱性是()A.酸性B.碱性C.中性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人体胃液的PH大约为0.9~1.5<7,胃液的酸碱性是酸性,故选A考点: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36、有关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相同原子能构成不同种类的分子C.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一定要注意前提条件化学变化中,实际上原子还可再分,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相同原子能构成不同种类的分子,如氧原子何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正确,C、同种物质的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不同种类的分子与原子无法比较其质量的大小,错误,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间隔小,而不是无间隙,错误,故选B考点:分子、原子37、钨酸钙(CaWO4)是白钨矿的主要成分,其中钨元素的化合价是()A.-6 B.+4 C.+6 D.+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钨酸钙(CaWO 4)中Ca 的化合价为+2,O 的化合价为-2,故钨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选C考点: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38、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中,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H 2和COB .CO 和O 2C .CO 2和CH 4D .CO 2和O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A 、H 2和CO 没有和空气或氧气混合,故点燃时不会发生爆炸,错误,B 、CO 和O 2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正确,C 、CO 2和CH 4没有和空气或氧气混合,故点燃时不会发生爆炸,错误,D 、CO 2和O 2没有可燃性气体,不会爆炸,错误,故选B考点: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9、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C+O 2−−→−点燃CO 2 4P+5O 2−−→−点燃2P 2O 5 CH 4+O 2−−→−点燃CO 2+H 2OA .都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温度都需达到着火点C .生成物均是气体D .反应时均产生蓝色火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故第三个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 、三个反应都发生燃烧现象,根据燃烧的条件,故反应温度都需达到着火点,正确,C 、P 2O 5是固体不是气体,故生成物均是气体,错误,D 、只有第三个反应产生蓝色火焰,错误,故选B考点:化合反应的概念,燃烧的条件,物质燃烧的现象40、各种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B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 .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发现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打开排气扇,防止产生火花,以免引燃空气中的煤气,发生爆炸,错误,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以免发生触电,错误,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达到隔绝空气或氧气的目的,正确,D、高层住房着火时,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防止空气流通,使燃烧更旺,错误,故选C考点:燃烧与灭火,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41、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用语之一,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aCO3−−高温CaO+CO2−→B.2NaOH+CuSO4→Na2SO4+Cu(OH)2↓C.4Fe+3O2→2Fe3O4MnO2KCl+3O2↑D.2KClO3−−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O2是气体,应标注↑,错误,B、正确,C、没有标注条件:点燃,错误,D、没有标注反应条件:加热或△,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2、探究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相同条件的是()A.温度B.水的质量C.搅拌速度D.固体的颗粒大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外在因素),故探究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相同条件的是温度,故选A考点: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对比实验的设计43、通过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①②③④A.①分离溶液中NaCl和CaCl2两种溶质B.②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C.③鉴定溶液中溶质是否含有碳酸根D.④用水吸收CO【解析】试题分析:A、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而NaCl和CaCl2两种溶质都溶于水,故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错误,B、通过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正确,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气泡,溶液中溶质可能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错误,D、CO难溶于水,用水无法吸收CO,错误,故选B考点:过滤操作,CO、水的性质,碳酸根、碳酸氢根的化学性质44、右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M中盛放硫酸,N中隔板上放大理石,可以制二氧化碳B.关闭弹簧夹,在M中不断加水,水面不断下降,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D.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制取二氧化碳不能使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从而阻止反应的进行,错误,B、关闭弹簧夹,在M中不断加水,水面不会下降,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错误,C、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正确,D、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同时打开弹簧夹,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体,如若不打开弹簧夹,无法将气体排出,错误,故选C考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启普发生器的原理4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通入CO后再点燃A处酒精灯,可以防止爆炸B.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以生成0.1mol铜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A处酒精灯【答案】C试题分析:A、实验时通入CO后再点燃A处酒精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可以防止爆炸,正确,B、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由黑色变为红色物质,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正确,C、由于该反应前后都要通入一氧化碳,这部分一氧化碳没有参与反应,故根据化学方程式:CO+ CuO 加热Cu + CO2,通入0.1mol 一氧化碳,生成铜的量要小于0.1mol,错误,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A处酒精灯,继续通CO至装置冷却,防止生成灼热的铜被氧化,使实验失败,正确,故选C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操作顺序以及关于方程式的计算46、20o C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o C,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小于3克B.等于3克C.大于3克D.大于等于3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第1次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此时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第2次蒸发10g水后,析出3g晶体,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故第3次蒸发10g水,如若第1次蒸发10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那么根据溶液的均一性,析出晶体为3g,如若故第1次蒸发10g水后,溶液为不饱和,那么析出晶体应大于3g,选D考点:溶液的特征七、填空题(共20分)47、分类、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