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研究性学习
总之 , 中学语 文教 学 中渗透 审美 教育 , 在 对于激 发
学 生的学 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 的作用 。当然 , 过渗透 通 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还有 很多 , 这需要 我们
在 教 学 中不 断 探 索 。
实依据 。这是引论部分 。为证 明论点 , 者援引理论 和 作
事实论据 , 详尽地分析问题 , 这是本论 部分 。最后 , 在充
革 的今 天 , 尽管语 文课 中重视 了启发 式 、 讨论式 的教学 方法 , 但不少语 文课 中只有教 师提 问 , 学生 讨论 、 回答 , 却不见 学生提 问质疑 , 主动发 现问题 , 生还是 被动地 学
首先 , 采用研究 性学 习方 式 , 以改 变学 生传 统 的 可
被教师牵着 鼻子 走 , 是在 为教 师 顺利 完 成 教学 计划 服
务, 不是 为 自己学 习服务 , 只不过 由被 动地“ 变 成 了 听” 被动地“ , 答” 没有真正取得 自主学习 , 自主发展 的权力 , 学生的主体 地位 没有 真正得 到充分 尊重 。教 学过程 是
师 生双 边 活动 的动 态 过 程 , 文 教 学 中 必 须 坚 持 教 师 为 语
中学教 学 参考
新论 视窗
如 何 在 初 中语 文 教 学 中有 效 地 运 用 研 究 性 学 习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与思考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与思考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老师们关注的话题。
怎样在初中语文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把这种学习方式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下面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肤浅认识。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发现语文现象、掌握语文规律、获取语文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活动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教师就要转变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从而变知识的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
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研究内容的确定应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情而异,因人而异。
在起始年级或基础不是很好的班级,应从小处入手,课题定得小一点,浅一点,待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再确定得大一点,深一点。
切忌贪大求全、好高骛远。
教师在备课时,应做有心人,预先准备数个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师生瞬间的思想火花求疑、求真,从而找到新的课题。
笔者在试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尝试。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案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案篇一:语文_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落款称: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说明: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进程中慢慢丰硕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辅助教师们在真正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做到思路清楚明确。
只有在具体实施进程中间,慢慢丰硕和完善方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者单位:玲珑塔中学设计日期:XX年4月19日所属年级:九年级指导教师:李世嘉课题组成员(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九年五班,九年六班全部学生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而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也随之诞生。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愈来愈普遍的出此刻咱们的生活当中。
正如之前对其他新生事物的接纳一样,网络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学生的目光,并非断影响着今世中学生。
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相一致,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原创文学也有着令人吃惊的发展。
各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或网络文学频道恍如雨后春笋一般映入网民的视野。
资料显示:全世界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个,中国大陆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文学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布剧本的75个,发布杂文的31个,发布影视作品的529个。
其他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共有3000多个。
接受新事物能力超强的中学生们,在面对网络文学这个新事物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值得每一个人沉思研究。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何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文学是精神的底子,语文则是底子中的底子,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是人生成功的基石,为配合中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充分调动同窗们学习语文的踊跃性和兴趣,开拓同窗们的知识视野,也为给同窗们创造一个更为广漠的学习空间,补充课堂知识的不足,更好更快地提高同窗们阅读、分析、判断、迁移的能力,我选择了此一最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旨在给学生开辟出一块新的学习天地。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1.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
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
于是就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
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
学生们似乎也早以习惯?quot;起立——作答——坐下”的形式,希望接受训导,不想自己探究;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
2.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
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
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
”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3.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语文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课程实施,还是作为教学方式,都会有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解决问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由此可见,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氛围、探究的情境。
引发学生好奇心,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与操作环节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与操作环节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因而研究和开展语文课外研究性学习, 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本文阐述了语文课外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和具体操作环节等问题。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 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 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研究性学习关心的是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也讲方法,它更注重关注培养思维能力,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从而让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 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1、重自主开放与问题研究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与此同时,学生要学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进而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什么内容, 采用什么方式, 哪些人在一起学习, 全由学生自己做主, 教师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 指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专题, 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可以说“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教师给学生做指导, 提看法, 学生完全不受教师的兴趣、爱好、视野的限制。
学生有什么爱好,他们可以组成一组, 开展研究,收集素材, 积累资料。
研究性学习自主就自主在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 可以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研究方式。
2、重学习过程与主观体验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
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
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
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三、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教学实践表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精讲”,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引导学生不仅从常规常式上去生疑,也从特殊变式上去生疑,教会学生思。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浅探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同时,把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性教学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发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往往觉得十分遥远,仍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本文试图在澄清相关基本概念基础上,探究初中语文运用研究性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发式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通过各种渠道自觉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全新的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围绕研究主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整理归纳,并从中学习分析、辨别、利用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首先我们强调它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或科研含义上的对其一门类学科或某一专门或问题的钻研推究,它也不能简单地与课题、考察、论文划等号。
它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基础上,通过亲身实际以获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学习方式。
其次,我们认为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它既有以课题为载体的学习方式,更多应是课文学习和写作过程的研究性学习。
再次,我们觉得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得目标和要求,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应用别于高中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几个显著特点(一)自主性即由学生这个主体自主地进行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研究性学习法,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主体的认知过程、表达过程和操作过程,是一种在脑力作用下完成的艰苦的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之浅谈
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 , 甘愿扮, 同学们一致公认 : 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 的平庸 国君 、 昏君 ,
而是一位明君 , 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 了。
三、 多种 形 式 , 成 结 果 形
初 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 , 思维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语 文研 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 定是“ 具体” 有形 的制作“ 成果” 它可 以是 自 ,
科技信息
基础 教 育
初【 语文教学研 夯胜学习之浅谈 l 】
秦 皇 岛市卢龙县 双望镇 应各 庄 中学 刘金凤
[ 摘 要] 究性 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 , 研 如何在基础 薄弱的农村学生 中开展研 究性 学习,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笔者尝试着 把“ 究性 学习” 研 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 学习方式 引入到初中语 文教 学中, 收到 了较好 的效果 。 、 一 学生主体 , 开展 学习。 、 二 激疑激趣 ,
营造氛围。三、 多种 形 式 , 成 结 果 。 形 [ 关键词] 中 语 文 研究性学习 初
研究性学 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 。就是 以小课题研究为教学的 切入点 , 创设 一种类似研究 的情境 或途径 , 把方法 的获得 、 能力的提高 融入到获取知识 的过程 中, 通过教师 的引导 以及合理 的归纳与总结 , 将 支离破碎的知识 和隐含 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研究性学 习的研究 中有更多 的创造机会 , 让学生在创造 中感受成功 的体验 , 在成 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 在教学中 , 笔者尝试着把“ 研究性 学习” 这一新 的教育理念和学 习方式引人到初 中语文教学中, 收到 了较好的效果 。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 主体 , 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 自己的思维空间 , 从而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运用
学 习的主人 。
生 活是 培 养语 文 能 力 的源 头 活水 , 书本 以外 的生
活, 既是 人 生 的教 科 书 , 是 语 文 学 习 的 广 阔 天 地 。 因 也
又 各有差 异 , 因此 , 中语文 教学 中研究性 学 习的运用 初 要 因人而 异 , 内容而定 , 因 现行 的新 教材 ( 教版 ) 人 中一
新颁布 的初 中语文教学大 纲指 出教 学过程 中“ 要提 倡 灵活 多样 的教学 方式 , 尤其 是启发 式和讨 论式 , 鼓励
运 用 研 究 性 学 习 方 式 ” 。
答 , 不 见 学 生 提 问 质 疑 , 动 发 现 问 题 。学 生 没 有 真 却 主
正 取得 自主学 习 , 自主发展 的权 力 , 主体 地位 没有 真正 得 到充分 尊重。语 文教 学中必须 坚持教 师为 主导 、 学生
1 运 用研 究 性 学 习 方 式 , 以 改 变 学 生传 统 的 学 习 . 可
方式。
些思考题 给我 们指 导学 生研 究学 习提 供 了很 好 的切人
口, 春望 》 感 时花溅 泪 , 如《 中“ 恨别 鸟惊心 ” 的两种理解 , 《 从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 《 》 文章 主题 的多 种理解 , 、猫 等 都是学生 尝试研 究性 学 习的好 课 文。在初 中语 文教学
路、 方法和如何收集信息 , 教会 学生学 习 。例如教《 小橘 灯》 一文时 , 我先 以“ 与小姑 娘第一次 见面 的内容 ( 我” 第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提要】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讨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内涵1、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伴随着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综合实践课程。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并就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讨论和探索。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指出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随着一些地方研究性学习实验的开展及所取得的成效,教育部在2001年1月颁布了《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通知人将研究性学习列人课程计划,作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并且还将逐渐在初中和小学开设同样的必修课。
这一计划,反映了国家对研究性学习价值的重视和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
我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中一项重要内容。
《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
”此次课程改革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同志曾说“语文是工具学科,是学习的工具、交际的工具,做人的工具。
”语文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
2、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注重获得亲身参与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新课改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个教师都要勇于承担的光荣,让学生在愉悦、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在积极、自主、兴奋的过程中,在每天的生活中学好语文,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而努力奋斗。
新课改理念倡导构建研究性自主学习,尤其突出要求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与矛盾的能力、学习中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语文课是初中课程中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和延展性,对于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具有基础性作用。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结合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教学难题,以及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这个最重要的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和实践能力。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呢?笔者结合近几年自己的教学心得与感悟谈几点看法。
首先,需要教师自身理念的改变。
现有的教师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被培养出来的,参加工作后也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开展工作的,要想让学生变,教师自己要首先变。
教师要充分做好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尤其是思想准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研究环境,要从主讲者向引导着、组织者、帮助者的身份转变。
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之外下工夫。
俗话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在认识上和可操作性上都需要认真准备。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料、网络资源、身边的人和事等去搜集素材、打开思路、受到启迪,多角度、深层次、灵活性地积累知识,想方设法发现问题、设计问题、探究问题,挖掘有研究性、有价值的思路,去激发学生研究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设置悬念和疑问等多种渠道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和求知欲望,以激励学生思维的升华。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入 挖 掘 教 学 中 的 智 力 潜 能 和 审美 价 值 , 把 它 们 同学 生 的 发 展 并 联 系 起来 , 师 要 建 立 民 主 平 等 的师 生 观 , 力 营造 积 极 民 主 的 教 努
如 教 师 在 上 完 《 公 移 山 》 , 据 学 生 提 出 的 问 题 组 织 一 愚 后 根 场 “ 公 移 山好 还 是 搬 家 好 ” 愚 的辩 论 赛 , 生 们 就 此 问 题 展 开 了 学 激 烈 的 辩 论 。 有 的 学生 认 为 愚 公 不必 移 山 . 或 可 以搬 家 。 可 他 或
首先 , 师 要 真 正做 到 “ 讲 ” 学 生 已理 解 的 坚 决 不 讲 , 是 教 教 精 , 不
初 中语 文 教 学 应 采 用 何 种 方 式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精 神 , 养 培
学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 学 生 学 会 学 习 、 会 创 造 呢 ? 我 认 为 把 研 使 学
主 动 的探 索 、 现 和体 验 中增 进 思 考 力 和 创 造 力 , 正 成 为 课 堂 发 真
的主人。
二 、 课 堂 提 问 为 突破 口 , 造 研 究 性 学 习 的 浓厚 氛 围 以 营 教 学 中我 们 发 现 , 生 们 在 符 合 他 们 身 心 特 点 和 发 展 水 平 学 的 探 究活 动 中 . 常兴 趣 盎 然 , 机 强 烈 , 绪 高 涨 , 受 知 识 和 常 动 情 接
之 中 , 收 到 良好 的效 果 。 会
一
生不 仅 从 常 规 常 式 上 去 生疑 , 从 特殊 变 式 上 去 生 疑 . 通 过 与 也 并 人 交 流 激 活 思 维 , 开 思 维 的 “ 结 ” 发 创 造 的 火 花 。 展 创 新 解 死 进 发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精神,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的一样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研究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从而学会大胆质疑、勇于实践,然后有所创新。
而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涉及到学生的书内外、课内外、家内外的读方面内容,涉及到学生的道德水准,思想认识,审美教育,语言文字表达等不一而足,所以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先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呢?就此,我谈一些自己的点滴认识。
一、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金钥匙—发问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方式贯彻于学生一切活动中。
因此,实践研究性学习也必须也应贯穿于学生的课内外学习之中。
而实践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让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一)课堂——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是学生学习主要的场所,就应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遇到问题允许学生讨论,允许学生畅所欲言。
由于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作为初中学生,拿到书本,不少文章除了很少的字词没有掌握外,课文会朗读,文章内容思想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入教材,准确的把握教材,以至于吃透教材,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发问,提出问题,以便教师发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进而通过和学生课堂的互动,探讨、研究,达到最终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上灰姑娘的时钟时,就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他们提出质疑,学生提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不少的问题是我没有想到的,很有价值,如:文章是宣传时间观念的,为什么要写“钟”的历史?;英国的《学徒法》与中心有什么关系?;遵守的伦理与习惯,也许就起源与英国,可以说成是其它国家吗?……这样通过课堂学生的提问,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问题很好的解决。
学生发现问题后,还可以鼓励他们利用工具书、上网查寻、到图书馆查阅等多种手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
新颁布的初中语文教学课标在“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教学过程中“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让研究性学习走入初中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采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由于反对满堂灌、一言堂,语文课中重视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但不少语文课中出现了只有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却不见学生提问质疑,主动发现问题,学生还是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是在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服务,不是为自己学习服务,只不过由被动地“听”变成了被动地“答”,没有真正取得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权力,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得到充分尊重。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可以真正体现这种主导主体的有机结合。
二、采用研究性学习是语文教育复归人文性的重要途径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学是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精神境界的主阵地。
教学中要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从当前的课堂教学看,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活动,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使语文教育形成了在学生道德、审美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人文精神缺失。
而研究性学习教学理念的产生引入,给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复归带来了福音。
因为(1)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是一个积极的学习的过程——学生去做想做的事,而不是做为他们安排好的事。
这样就给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摘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伴随着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综合实践课程。
在初中阶段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新课题。
本文就研究性学习肤浅的谈了一下自己的观点,意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注重获得亲身参与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一、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根据初中学生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应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
1、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门研究课程实施,还是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研究方式,都要与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绝非一蹴而就。
课堂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由此可见,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一种探究的情境。
教师要寻找恰当的问题切如口,设置特定的适于探究的情境气氛。
2、从课内出发,向课外延展。
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图书馆、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演讲会、辩论会、广告牌、博物馆、布告栏、报廊等等。
自然环境、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民间文学、书法、历史文化名人、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科技发展、日常生活等自然、社会、人文资源也都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
教师要从各方面实际出发,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多创设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无论会不会 答 , 都应给予热 情 的表扬 和鼓励 . 表扬他们 勤于 思考的可贵精神 , 鼓励他 们敢于在别人 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
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 . 培养 学生的创 造性 思维 . 使学 生学 会学 习, 学会创造?教学 中, 我尝试着把 “ 研究性学习” 这一新的教
育理念 和学 习方式引入到初 中语文 教学 中 . 收 到了 良好 的效
悟, 学有所得 。
三、 以课堂讨论、 辩论为形式 。 促进“ 研 究性学 习” 的深入 教学实践 表明 : 要充分 调动 学生学 习的主体 性 , 充分激 活学生 的思维 , 尤其是创造 性思维 , 促 进“ 研究性 学习” 向纵
深发展 , 离不开课堂讨论 和课 堂辩论 。 在教授 《 曹刿论 战》 一文 时 , 我就 曾组 织过一 场“ 鲁 庄公
自己探究 ; 喜欢听讲 , 不喜欢思考; 爱照着练, 不爱用心去创
造。华东师大教授 叶澜说 : “ 没有学生学 习的主 动性 , 教育就 可能蜕变为 ‘ 训兽式 ’ 的活动。” 一个智商再高 的儿童 。 当他 的
求 知探索 的冲动一旦泯灭 于最 富相 象联想 的年龄段 . 这个人
一
字 的深刻性 , 也解决 了 本 文的教学难点。可见 , 激疑激趣 的疑 问, 会诱发 学生研 究 的欲望 。 让学生 学得 主动 积极 。 学有所
庄公具有 明君 的胸怀 ……最后 . 同学们的主要 目的在于 培养学 生的
研究意识 , 学会必要 的研究方法 , 形成初 步 的研 究能力 , 养成
平等态度 , 具备独立精神 以及相应 的实践 习惯 。研究不 是追 求某种“ 达成度 ” , 价值取 向不是 向外 的, 而是一 种学习方式 , 是养成观念 , 是提高和发展 自己。 是为终身学 习奠基 。从某种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在体育场上 , 我们通 常会 看到男 生生龙活 虎的运 动 , 而 女生往 往三 五成 群 的扎 堆聊天 , 很多女生 也在抱怨上体 育课无 聊 , 没有 意思 。她们在 体育 学 习上 通 常表现为混课 , 站课 , 被动 , 应付 等情况 , 存在 着一 定 的厌学 情绪 。由于运 动 量 和强度不 足 , 不少 女生的体质 , 运动 能力 出现 了下降趋 势 。体 育心 理学研 究 表明, 良好的体育 心理可以有效地 促进身体 的健康 , 提 高运 动效率 , 能正 确处理 人际关系 , 解决理想 与现实的矛盾 。 1 初 中女生体 育心理 、 体育行为分 析 1 . 1 初 中女 生的体育兴趣 与态度 。体 育 是一个 来 自于游 戏 , 发展 于游戏 的学科 , 但令人 遗憾的是 , 我校许 多学生在接触 了一段体育课后 , 就 出现对体育 “ 厌学 ” 的现象 。随着 年龄 的增 长 , 这 种情 况 越来 越 明显 。通过 调 查 , 访谈 了 解, 初 中女 生对 体育不感兴趣 , 在体 育学 习上确 实存在 着厌 学现 象。其 原 因大
运动 。
1 . 1 1 青 春期生理心理 的变化 。初 中女生 , 已逐步进入青 春期 , 特别是 到 了初三 , 心理特征处 于不稳定和不 成熟的时期 , 加上课业 负担重 , 在体育课 中常 表 现为不愿动 , 对疲 劳的耐受力差 。 1 . 1 . 2 环 境因素 的影 响。 由于体育 教学基本是在 室外进行 , 天气 的冷热 , 有风无风 , 阳光是否 强烈 , 周围环境等 , 都是影 响因素 。而不少 女生对运动 美缺 乏应有 的认 识 , 怕 晒太阳 , 怕参加体育 活动后 出汗, 怕苦、 怕累、 怕脏, 对体 育课 产生恐惧心 理 , 导致 “ 厌学 ” 情绪产生 。 1 . 1 . 3 个人运 动能力的差异 。有 些不喜欢体育 课的学生 由于身体 素质差 而产生 自卑感 , 在课 中也常 表现出胆怯 , 心情 紧 张不安 , 缺 乏 自信 , 由此 弱化 了 她们参 加体育活动 的兴趣 。处 于这一阶段 的很 多女生 , 由于对体育运 动技术 动 作 的分 析 、 综合、 抽 象概括能力还 比较差 , 在课 中会 常因领会不清动 作的要领 而 产 生错误 动作 , 由此就会产 生消极否定情 绪 , 从 而认定 自己运 动能力差 , 致使 不 喜欢 上体育棵 。 1 1 . 4 体 育教学本身 的原 因。包 括教 材内容 的低 水平 重复 , 使 各学段 的 体 育教学失 去“ 个性”, 造 成各学 段教 学 内容混 乱与 目标雷 同 。教 学手 段单 调 乏味 , 无 法真正形成 运动技能 , 体验运 动所 带来的乐趣 , 影响 了学习兴趣 的激发 和保持 , 最终造成学 生的反感 , 产生“ 厌 学” 情绪 。 1 . 2 初中女生对体 育运动 的认 识 以及喜欢 体 育课 的原 因。调查 发现 , 在 回答体育运 动是否重要 时 , 初 中女生的答案 是惊 人的一致 , 女生喜欢 体育课 , 主 要是 因为体育课没有 压力 , 心情放松 。一 个女生 的话 很具 有代 表意 义 : 平 时 的 课总是 坐在教室里 , 盯着黑板 , 文化课 的压力 很大 , 而到 了体育课 上 , 可 以去 宽 敞的操 场上 , 无 论是奔跑还 是做其他运动 , 压抑 的情绪从运动 中释放出来 , 感 觉 很舒服 。而男生对 于这个问题 的回答是可 以运 动 , 与 同伴打球 , 张扬个性 , 体 现 自己的运动价值 。在这一点上 , 我们一 定要给予足够 的重视 。 1 . 3 初 中女生对体 育老师和上课 形式 的愿 望 。调 查显 示 , 绝大部 分学 生 希望体 育老师亲切 随和 , 幽默风趣 , 不要太 严格 , 一 上课 就板着 面孔 , 冈为他 们 已经看够 了文化 老 师 的“ 苦脸 ” 了, 她 们 希望 看 到 的是 一 张充 满 阳光 的 明媚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
体 验 的过 程 中增 进 思考 力 和 创 造 力 , 正 成 为课 堂 的主 人 。 真 所 以 , 师必 须 切 实 转 变 观 念 , 立 服 务 意 识 , 正 把 课 堂 还 给 教 树 真 学 生 。 师 要着 力 组 织 激 励学 生 进 行 讨 论研 究 . 教 刺激 学 生 的 发 现 欲 , 而 让 他们 的 主 动 性 、 造 性 得 到 充 分 的 发 挥 . 他们 从 创 让 的 学 习 主体 地 位 得 到充 分 的体 现 。 于 学 生提 出 的问 题 . 师 对 教 无 论 会不 会 答 , 应 给予 热 情 的表 扬 和 鼓 励 。 扬 他 们 勤 于 思 都 表 低层 次 的学 生 去 完 成 。 这样 做 . 人 都 有 参 与 的机 会 , 能 学 人 都 有 所 成 , 取成 功 的体 验 , 除厌 学 、 学 情 绪 。 此外 , 师还 获 消 怕 教 要 特 别注 意 指 定 非 自愿 者来 回答 问题 , 留心 沉 默寡 言 的 同学 、 不 爱 思考 同学 的 非 语 言 性 暗示 , 励 学 生 间 相 互启 发 , 大 多 鼓 使 数 同 学参 与 到 学 习 活动 中去 。 另外 , 考 虑 提 问 普 遍 性 的 前 提 下 。 师 还 要 考 虑 示 范 在 教 性 . 面 向全 体 学 生 , 使不 同层 次 的学 生 拥 有 同等 的参 与机 既 又 会 和 成功 感 , 为部 分 优 秀 的学 生 设 计 思 维 水 平 较 高 的题 目 . 给 他 们施 展 才 华 的 机 会 。 精彩 的答 题 能 产 生 很 好 的 示 范 与 带 动 作用 , 能促 进 学 生 较 高 水平 的思 维 活 动 。 四 、 问要 有 启 发 性 。 利 于发 展 学 生 的 想 象 力 提 有 课 堂 中的 提 问 , 目的 是 使 学 生 在 掌握 知识 的 同时 , 练和 训 提 高思 维 能 力 , 因而 教 师应 注意 提 问 的 角度 和 问题 的 深度 。 善 于从 不 同 的角 度启 发 学 生 ,可 以使 学 生 掌 握 解 决 同 一 问 题 的 多种 解 答 方 法 , 拓 宽 思 维 的 空 间 , 培 养 发 散 思 维 能力 。爱 既 又 因斯 坦 说 : 想 象力 比知 识 更 重要 。 为知 识 是 有 限 的 , 想象 “ 因 而 力概 括 世 界 上 的一 切 , 推动 着 进 步 , 且 是 知识 进 化 的 源 泉 。 并 ” 语文 教 学 应 通 过 提 问 . 学 生 展 开 想 象 的 双翼 . 索 大 千 世界 让 探 的奥 秘 。 如让 学 生 根 据作 品描 写 的 内容 对 文 中人 物 、 节 展开 情 想象 , 使学 生 产 生 身 临 其 境 之 感 , 而 加 深 对 作 品 的 理解 。例 从 如对 一 篇 课 文 的段 落划 分 , 时 是 不 只一 种 划 分 方 法 的 , 师 有 教 可 以 引导 学 生 思考 : 如 按 其 它 标 准 , 假 又该 如 何 划 分 呢 ?学 生 通过这些训练 , 就会 明确 原 来 解 决 问题 的 方 法 有 时 不 是 单 一 的 他 们在 以后 的学 习生 活 中 , 自然 会 举 一 反 三 , 活变 通 。 灵 在 学 生 掌握 了课 本 知 识 后 , 们 如 果 引导 学 生 把 这 些 知 识 与 课 我 外 相 关 知 识联 系起 来 思 考 , 能 扩 大 知识 的利 用 价值 。 在学 就 如 习 了《 爱莲 说 》 文 后 , 以 弓 导学 生 思 考 :莲 ” 一 可 l “ 的精 神 品质 可 以 与社 会 上 哪 些人 联 系 起来 呢 ? 另 外 , 问 的 艺 术 还 涉 及 到 提 问 的 方 式 、 师 的教 态 、 提 教 课 文 的优 劣 等 诸 多 因 素 。古 人 云 :学 起 于 思 , 起 于疑 。” 新 “ 思 创 源之 “ 奇 ” “ 疑 ” 好 与 质 。总 之 , 师 如 果 在 课 堂 上 实 施 适 时 适 教 度 而 且 富 于艺 术 技 巧 的 提 问 , 一 定 能 够 发 展 学 生 思 维 和 提 就 高教 学 质 量 。教 学 是一 门艺 术 。高 效 的课 堂 是 一 件 精美 的艺 术 品 , 效 或 无 效 的提 问是 败 笔 . 有效 提 问 则 能 成 就 精 品 , 低 而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在研 究 性课题 的实践 中 , 力 求形 式 多样 , 应 尝试 建立 多维 、 互
动 的创 新教 学模式 , 在课题 提 出之 前 , 师的职 责是就 某一 问题创 教 设情境 , 以此 为契机 , 并 激发 学生思 考的兴 趣 , 发学 生探 索动机 , 诱
调动 学生 的知 识储 备和 经验 积 累 ,为确定 研究 性学 习的范 围 、 角
矫正。
精神 , 成共 同探 讨 问题 、 同进 步 的精 神 。 养 共
二、 研究性 学 习的 基本特 征
1 重过程 .
这种教 学程序 , 一般来 说 , 按如 下步骤 实施 : 可
1 铺设 背景 知识 .
研究 性学 习重 在学 习过程 、思维方 法的学 习和思 维水平 的提
高, 研究 性学 习的 “ 果 ” 成 不一定 是“ 具体 ” “ 利” 而 有 的制 作成 品 , 学 习者 是否掌 握某项具 体 的知 识或技 能并 不重要 ,关键是 能否对 新
发学生学 习兴趣 , 培养他 们的参 与意识 。其 二 , 研究 性学 习是突 出 学生语文 实践 的学习 。 文学 习是让学 生在语 文实践 中学好 语言 、 语 语文的人 文精神 ,既能体现 在 学生在语 文学 习中提高 文化 品位和
角度 要新 , 学 习易操 作 , 让 研究 的 内容并 不是 高不 可攀 , 要让 学 生 树立信 心。
度 、 没有 创新 性等 , 有 将课 题 分解 成几 个小 角度 , 用 以小见 大 的 采 方法 , 选择 符合 学生个 性的研 究性课题 。 在思 考和拟定课 题 的过程 中 , 师要 放手让 学生讨论 商碓 . 教 尊重其 个性 , 发挥其 自主性 。 学生 遇 到 困难 时 , 师要 适 当点拨 鼓励 , 教 以使 学 生多 角度 认识 、 分析 问 题, 圆满筛 选 出研 究性课题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创建良好的讨论交流模式,听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
研究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这是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气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当学生的引导者、指导者、激发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对话者,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如何分析,以及在发现问题后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注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
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
其次,经常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学生强烈的辩论声中,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提出具有创新个性的问题,从而找到有价值、有可行性的主题。
学生的看法极具个性,甚至会形成相反的看法,充分肯定学生的认识,同时也要介绍“一般理解”,提示学生再作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在多元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科内容与真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间也都密切地联系着。
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注意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以及专题研究的穿插,注意课内外的结合。
语文教师本来就是杂家,和其他学科有不太相同之处,就是语文教师对各种知识最好都要懂,这样讲起课来就会信手拈来,丰富素材。
研究性学习要求语文教师更加要注意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
知识的交叉、渗透,这是因为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涉及各学科较深层的知识。
三、研究型课程的指导选题策略
研究性课程的选题是整个研究性教学的开始,也是成功的一半,主要有以下三点应该注意的地方:
(一)研究型课程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研究型课程是与学科课程迥异的课程形态,在其内容开发上,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关注自然界、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结合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关专题、课题作为研究型课程的内容。
(二)研究型课程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型课程的主旨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开设的,它与传统课程的传授现成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三)研究型课题的选择必须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非部分人或少数人的特权。
受教育的机会及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观念的基本体现。
开发、利用研究型课程也必须体现教育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智能、个性等的和谐发展。
总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契合时代的特点,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随着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的深入开展,教师要在实践中不
断地去探索和创新,力争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