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荷叶母亲》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①,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②,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字词全解】①[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②[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句解】人是喜欢花的,而花也以自身的美丽惠及人,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想法新奇而美妙。

这句中的动词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段解】诗的开篇大胆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下文的想象奠定基础。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③,却一声儿不响。

【字词全解】③[匿笑]偷偷地笑。

【句解】写孩子的调皮、天真、稚气。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④儿,看着你工作。

【字词全解】瓣(bàn)花瓣④辨(biàn)分辨辫(biàn)辫子辩(biàn)辩论【句解】变成了花后仍然依恋着母亲,是对母亲精神上的慰藉。

【段解】“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回报是无私的,只求母亲生活得更加第一部分(1~3):写“我”变成金色花开始和母亲捉迷藏。

当你沐浴⑤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⑥的小庭院时,你会嗅⑦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字词全解】⑤[沐浴]洗澡⑥[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⑦[嗅(xiù)]用鼻子辨别气味。

【句解】这句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明确:这是“我”失踪后与母亲的第一次嬉戏,或者说是对母亲第一次无私的回报。

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出香气让母亲闻到,这也正是孩子想变成金色花的原因之一。

【段解】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去做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⑧,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字词全解】⑧[《罗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散文诗二首》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散文诗二首》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影响,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著名的散文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这部诗集是诗人对母爱与童真两大主题热情赞颂的结晶。

诗集出版于1886年,当时,诗人25岁,风华正茂。

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第一个女儿又刚诞生,诗人初为人父,身心愉悦,且精力充沛,文思泉涌,事业上也如沐春风,频频有著作发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催生了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诗集出版后,立即在文坛上引起了轰动,诗人也因之获得了“儿童诗人”的美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

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核心。

1923年,冰心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小诗诗集,共收小诗三百余首。

这些诗深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记录了诗人杂感式的“零碎的思想”,发表后轰动一时,造成了一个“小诗的流行的时代”,并使小诗成为“五四”新诗一个独特的品种。

知识积累1.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2.匿.笑(nì):偷偷地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3.《罗摩.(mó)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罗摩是诗中的主角。

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力,和妻子在森林中生活了14年。

4.菡萏..(hàndàn):荷花。

5.攲.(qī)斜:倾斜,歪斜。

6. 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共81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课件(共81张PPT)

精读细研
②红莲盛开图。白莲在雨中凋谢了,而那朵红莲“昨 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这令我感动,让我想到了风雨中的坚强,启迪我直面人生 的风雨,努力向前。
精读细研
3.作者通过对荷叶的描绘,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这里的母亲并没有正面出场,只写到一句“对屋里 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作品写母 亲,完全使用象征手法,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的细腻 描写是作品的精彩之处,既表现出了母爱的动人,也表 现出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母亲”正是这样一个母 爱的化身。
合作探究
4.回顾这两篇文章,试着从多方面对比的角度对文本进行简要 分析,边讨论,边填写下面表格。
比较维度
思想内容 感情基调 艺术手法 语言风格
人物形象
相同点
赞美母 爱的神圣与 伟大。
不同点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既有母爱的光辉, 又有孩子的爱心
赞颂母爱的伟大
明朗圣洁
凄清含蓄
缘情造景
触景生情
质朴秀丽
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 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这首散文诗,由雨天里荷叶荫蔽着红莲,联想 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感悟一: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母亲不会有任何 的保留,为了孩子她可以做任何事情,甚至牺牲她的生命。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人生中,不管遇到多少风吹雨 打,母亲总是为我们遮风挡雨,帮助我们战胜挫折,就像雨中 的荷叶默默地弯下腰来保护红莲。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 人,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母亲,请您相信,红莲总有一 天会绽放,会给您最好的回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7*散文诗二首◇教材分析◇《散文诗二首》包括《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金色花》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开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顽皮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出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荷叶·母亲》是冰心的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文章借景写人,以花喻人,赞颂母亲的爱,母女的情。

形式新颖,思路清晰,内容浅显易懂,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挚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准确、有感情地诵读这两首诗歌。

②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挚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

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无微不至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文诗二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诗。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他一生创作丰富,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等。

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7_ 散文诗二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7_ 散文诗二首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多富有
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咱的妈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
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荷 叶


冰心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 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2、回报母亲:今天回家,亲自为母亲做一件 力所能及的事。
3、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 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 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母Hale Waihona Puke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


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啊,这个人就是娘
你的妈妈有没有为你做过令你难 忘的事?请你说一说。
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 出门前一句关爱的叮咛 上学时整齐的书包 临睡前掩紧的被角
……
本文借荷叶抒发对母爱的 歌颂,你能否也借助一种形象 表现对母爱的歌颂?
母亲啊,你是____,我
是___, 除了你,谁是我
__ _
_。
1、搜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诗词文章和感 人故事。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 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7.散文诗二首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7.散文诗二首2

9/13/2019
3
◎读一读 半夜裏.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 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個. 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晚還.是菡萏的,今晨卻. 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
白芷,喝雄黄酒。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
9/13/2019
7
9/13/2019
8
1.赏读下面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字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后面的 田字格内。
9/13/2019
9
2.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 nì )
祷.告( dǎo )
嗅.觉( xiù )
罗摩衍.那( yǎn ) 并蒂.( dì )
姊.妹( zǐ )
莲蓬.( péng ) 菡.萏.( hàn dàn )
攲.斜( qī ) 荫蔽.( bì )
徘.徊.( pái huái ) 烦闷.( mèn )
9/13/2019
4
◎拓展知识 破折号的用法
破折号(——),是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有以下几 种用法。
1.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例: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表示意思递进。 例: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9/13/2019
5
3.表示意思转换、意思跳跃或意思转折。 例:(1)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2)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延长。 例:“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5.表示说话中断(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例: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2(第2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2(第2课时)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第二课时《荷叶•母亲》◎教学目标:1. 诵读课文,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2. 赏读课文,在赏析画面的过程中鉴赏散文诗隽永的语言,体悟作者情思的变化。

3. 悟读课文,在质疑探究中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导入她是一片宽广的海洋,为儿女献出真爱;她是一堵坚固的城墙,替儿女挡风避寒;她是一棵参天的大树,给儿女纳凉遮阴。

她有一个最美的名字——母亲!母亲,对于每一个儿女,是生命的源泉。

她们的怀抱,更是儿女受伤后疗愈情感最好的休憩所。

冰心老人曾说,她的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两个“最好”足见她对母亲多么的热爱,于是,“母爱”成了她作品的三大主题(“母爱”“童心” “自然”)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一篇散文诗《荷叶•母亲》,随着作者的文字,欣赏她笔下莲的美丽,感悟她对莲叶一般勇敢慈怜的母亲的那份赤真赤诚、感激和赞美的深情!二、诵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1. 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家作品。

(学生相互补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2. 学生先自由诵读课文,然后选三位同学合作朗诵课文。

(听完后,选三位同学评价。

主要关注字音、语速)正音正形:zǐ mèi cí lián pái huái bìng dì huā ruì dǎo nì姊妹慈怜徘徊并蒂花瑞祷告匿名mù yù沐浴积累词语:姊妹:姐妹。

荫蔽:遮蔽。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3. 说说诗歌中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参考答案:倾盆大雨中,院中的荷叶遮盖一株红莲的动人情境。

4. 思考:文章是否能将第1—3小节删去使内容更集中?为什么?参考答案:不可删!第1节写父亲的朋友送莲,是为了引起下文,为下文描写雨中红莲作铺垫;第2、3小节由眼前的两缸莲花自然联想到的往事情景,即忆我和祖父赏莲,属于插叙,花瑞人祥,把花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文坛巨匠挥妙笔,人间真情荡我心——《散文诗二首》说课一、说教材《散文诗二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

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进一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情况下不同家庭表现出来的至纯亲情,也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品味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间真情。

《散文诗二首》这个篇目实际上包含两篇散文诗,散文诗虽然是刚上初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体裁,但这两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

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一个美丽的假设——孩子变成金色花,生动巧妙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亲密与关爱的情感;冰心的《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依恋之情。

二、说目标本课两篇短文都属于散文诗,而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

所以,要想走进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读好诗歌,进入情景。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而要深入体会中外诗人各自文章里表现出的具体情感,我们必须透过具体的语言去品味,找到不同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二:品味词句,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都运用了借物抒情这种独特手法,而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建立对这种手法的认识。

我因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三:体会借物抒情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效果。

三、说教法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

”因此教这篇文章时,要唤起学生心底同样的情感体验,就要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另外,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美点动情点,则需要采用词句品析法、讨论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内容:人教版化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荷叶母亲》
授课教师:凤阳县第五中学柳静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以情为主,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

他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抒发了子女对父母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有独立识字能力。

因此本课的生字词由学生在家独立完成预习。

文章内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关键语句多角度感悟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

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细致深入地体味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让学生在感受母爱的阳光中懂得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附:板书
荷叶母亲
借物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