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者使用微博行为谈使用规范
央视个人微博使用管理制度
中央电视台个人微博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中央电视台个人合理、规范使用微博,维护中央电视台国家媒体品牌形象和价值追求,形成有序舆论氛围,依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微博客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央电视台互联网平台信息发布管理规定(暂行)》和《中央电视台工作人员纪律处分规定(试行)》,特制订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本管理细则所指个人,是指中央电视台全体台聘和企聘员工,包括播音员、主持人、新闻评论员、编辑记者,以及《中央电视台互联网平台信息发布管理规定(暂行)》中所指机构中其他所有员工。
第三条中央电视台鼓励微博的合理使用,依据《中央电视台互联网平台信息发布管理规定(暂行)》对个人微博使用实行备案管理、分级指导、有效监督。
第二章微博使用特性与界定第四条微博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互联网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兼具社会交往功能与媒体属性,微博信息发布具有即时性、共享性、互动性的特点。
中央电视台员工在使用微博时,对以下方面应有充分意识:(一)微博是一个公共平台,不论公开发布还是个人信息收藏、私信等操作,均不保证信息的私密性,或信息传播的封闭性;(二)微博是一个即时发布平台,个人对内容的发布、修改、删除均会受到公众关注,并在微博平台留下操作记录;(三)微博平台的各类使用行为均可能体现出,或被他人解读为带有个人的倾向性;(四)不论是否使用真实身份注册、签名,通过阅读所发布的内容,浏览者均可能认知发布者的中央电视台员工的身份;(五)即使是言行的个人表达,或声明仅代表个人观点,了解发布者职业身份的浏览者仍可能将所发布内容与中央电视台相关联;(六)个人所表达的观点,在微博平台被评论、转述、引用的过程中,均存在被误解、曲解、片面理解的可能。
第五条本细则所指个人微博使用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一)原创发布行为,指个人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编写的文字、拍摄的图片、制作的音视频、发起的话题、发送的私信等。
(二)转发发布行为,指个人在微博上用发布或转发功能发布的他人或其他机构所拥有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此类行为也包括微博中发布的网页链接。
微博微信礼仪
微博微信礼仪一、微博礼仪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是一种在互联网上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具有简单方便、内容多元、传播迅速、交互性强、内容开放等特点。
所以我国微博使用人数已经达两亿,但是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还有一些用户本身的道德水平的原因,微博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我们使用微博的时候应该注意微博礼仪。
(1)不恶语相向微博上不乏“水军”、“马甲”,当微博上的辩论失去理性、最后演变成人身攻击,结果往往两败俱伤、无疾而终。
小甜馨在一岁多的时候参加某综艺节目,被网友们说丑,黑。
进而演变成对李小璐夫妻们的人身攻击,王诗龄在参加完综艺节目的时候,被网友们说胖。
到后面演变成对李湘一家三口的不恰当的语言暴力。
或者你想对李晨张馨予的爱情发表两句看法,可能遭来满屏的侮辱谩骂。
甚至一言不发,偶尔也能成为“躺着中枪”的对象。
而你,甚至不知道网络的另一端是谁。
所以在微博上即使批评也要有批判的规则,揭露也要有揭露的底线。
不应该在网上无端欺负、恶意侮辱他人。
(2)不以讹传讹制造微博谣言以哗众取宠的人别有用心,但是否转发评论,还在于每个人自己的素养。
“转发”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投票行为,包含“赞成”或“反对”或“弃权”的内涵。
“转发”同时也是一种“筛选”与“推荐”,现在很多企业在接收简历时,已经要求应聘者留下社交网络的ID(账号)了。
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开始成为部分公司设置的考核参考标准之一。
想想,如果你的微博满屏都是地震谣言、割肾传说等“无节操转发”,未来的老板会不会质疑你的基本判断能力?所以不随波逐流,要在信息冗杂的微博界面保持思维独立。
(3)把握尺度有一些人在微博上发表一些不合时宜甚至严重失当的内容,从而引起网友们的强势围观,有时候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当时拥有130万粉丝的罗玉凤的新浪微博,发表对温州动车事故遇难者不敬的极端言论,被认为是为了炒作的“反人性”,遭到众多网友批评,最终被新浪禁言20多天。
关于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运用微博的若干思考
容忽视 的促进作用 。同时 , 微博 又充分 显示 出其 “ 双刃剑” 的反面性 , 言的大量滋 生和快速蔓延 对突发性事 件矛 谣 盾 的解决产生着更强 的破坏力 。如何使传统新 闻媒体 与微 博相融 合 , 在突发事件 的报 道中 “ 为我所用 ” “ 、 取长补
短 ”充分发挥微博信息平 台的优势作用 , , 是各级媒体在新 闻实践 中需要审视和深思 的重要命题 。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 微博带来 了信息传播颠 三、 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 中运用微博 的意义 覆性 的变革 , 并逐步变成重要的新 闻信息发布平台。 但从深层次来看 , 微博所暴露 出的问题 也是不容忽 自微博在中国大地上兴起 以来 , 多次突发性事 视 的 。尤其 是在 突 发 事件 的报 道 中 , 实 的微 博 发 件 的进展都与微博紧紧关联起来 , 郭美美事件 ” 不 “ 、 布、 转发 、 帖 、 论 , 跟 评 都将 给 事态 的发 展造 成不 良的 “ 微博打拐” “ 、 日本核泄漏抢盐事件” 充分展示出微 后果 。微博的发布低门槛 和高度关注性 , 往往造成 博 的舆论力 量 。媒 体科 学 地 运 用 微 博 , 够 为报 道 能 不实 消 息 的 大 范 围 扩 散 , 社 会 带 来 不 安 定 因 素 。 给 锦上添花 , 形成优势互补 、 对抗融合 、 相互渗透 的宣 发掘和反思微博在突发事 件中所暴露 出的问题 , 趋 传合力 , 从而达到更好 的传播效果。 利避害地利用微博的特点 , 是使微博逐 步走 向成熟 ( 微博为媒体提供突发事件的“ 一) 新闻源” 的必 经之 路 。 突发事 件发 生 的突然 性和 不可 预见性 决定 了媒 ( ) 一 虚假信息的迅速扩散 体 记 者不一 定恰 好 出 现在 现场 , 而微 博 真 正地 做 到 对于公共 突发性事件新 闻信息 的发布 , 微博在 了“ 人人都能发声 , 人人都是新 闻源 ” 任何人在任 , 时效性上远远优于传统媒体 , 但是谣言 的大量滋生 何时间、 任何地点, 都可以通过视频 、 图片 、 文字的形 和蔓 延 , 显示 出 微博 致 命 的短 板 效 应 。 由 于 网 民数 式 将新 闻信 息 上传 到 网络 , 由于 时效 性 上 的显 著 优 量庞大 、 关注度高、 动性强 、 互 传播速度快等 , 谣言如 势 , 微博上的新 闻线索又成为传统媒体重要 的“ 新 同滚 雪球 一样 , 人与 人之 间迅 速蔓 延传 播 , 在 形成 负 闻源 ” 微博 所 发 出 的 第 一 手 照 片 和 视 频 也 成 为 传 , 面、 被动 、 消极 的舆论氛围, 真相被谣言所蒙蔽 , 大众 统媒体后期报道的第一手资料。 难 以分清消息 的真假 , 这就给政府和媒体工作带来 ( 微博是监督媒体高效报道的一把利器 二) 极 大 的 困难 , 并有 可能 催生 社会 矛 盾 的进 一 步激化 。 微博的出现让 中国逐步进入“ 民记者时代 ” 全 。 ( ) 把关人” - “ 的角色缺失 突发事件发生后 , 信息通 过微博 的发布和转发速度 通过微博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共享信息 , 因而 是异常迅速的, 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在 核实相关信息 它是最简单 、 最便捷的个人门户应用平台 , 但信息的 的真实性后及时作 出反应 , 否则对 突发事件反应滞 “ 把关 ” 缺失也 在慢慢 蚕食着 大众对微 博 的信 任。 后和消极失声都会对媒体 的公信力 造成严重 的影 在 突发 事 件 中 , 由于 用 户 的匿 名性 , 些 自律性 差 、 一 响。“ 郭美美事件” 发生后 , 中央 电视 台迅速作 出反
记者微博发布新闻的法律规范及其中国语境思考——基于《著作权法》的分析
“ 工作任务”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著 作 权 法 实 施 条
例》 第十一条规定 , “ 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 款
关 于 职务作 品的规定 中的 ‘ 工作 任务 ’ , 是指 公 民 在该 法 人 或 者 该组 织 中应 当履 行 的 职 责 。 ” 【 加 ] 学
2 0 0 1 年1 0 月 修 改 的 我 国新 《 著 作 权 法 》第 十 六 条第 一 款 规定 : “ 公 民为 完 成 法 人 或 其 他 组 织 工 作 任 务 所 创 作 的作 品是 职务 作 品 。 ”_ 9 1 对 于
在“ 占领华 尔街 ”的营地 中被逮 捕 , 他们 的一些 同 事将 这 条 消息 率 先发 布 到推 特 上 , 随后 美 联社 高 层对其记者强调 : “ 如 果 你 有 一 条 可 以考 虑 作 为 新 闻发 表 的重 要 、 独 家 和\ 或 突 发 的信 息 、 图片 或
者认 为 , 职 务 作 品有 三个 法 律 特 征 , 首 先作 者 与 所在 单 位应 具有 劳 动关 系 ; 其 次 创作 的 作 品应 当
资源 以及 交 流互 动 ” 。[ 6 1 有研 究 指 出 , “ 相 对 于一
在 此说 明 , 本 文所 述通 过 微博 发布 新 闻 的主 体 特指 职业 身 份信 息 明确 的记者 , 包 括 公 开身 份 的认 证用 户 和 匿名 但 其 身 份 信 息 拥 有 广 泛 认 知 度 的未 认 证用 户 , 不 包含 微博 上 匿名 且 职业 身 份 不为人 所 知 的记 者 。同时 , 记者 微博发 布 的新 闻 , 既包 括 媒 体 已经 刊用 的稿 件 , 也 包 括媒 体 未 刊稿
记者微博使用与职业群体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博士生新论
记者微博使用与职业群体社会资本 : 社会 网络分析的视角
刘 于思 杨莉明 摘要 本研 究探 讨 了以微博为例的互联 网使用对记者社会资本的影响 , 通过数据挖掘和社会 网络分析 , 运 用社 会 资 本理 论 和 强 / 弱 关 系假 设 , 考 察 了2 9 5 名记 者 通过 微 博链 接 网络 形成 的社会 资本 情 况 , 对 记 者之 间的 强 弱联 系与 不 同类 型社 会 资本 间的 关 系进行 深 入探 讨 。研 究发 现 , 从 个体 网层 面来 看 , 记 者 在 职 业 群体 微 博 链接 网络 中的 强联 系大 多为 紧 密型社 会 资 本 , 而弱 联 系大 多为跨 越 型社 会 资本 ; 将 社 会 资本操 作 化 为 网络规 模 资本 和 中间位 置 资本 后 , 经验数 据 的 分析 结 果显 示 , 以微 博 为代 表 的社 会 化 媒 体使 用对 记 者在 职 业群 体 中建 立社 会 网络 、 增加 社 会 资本 具有 积极 效 果 。 关键词 社会 网络分析 ; 微博 ; 社会资本 ; 强联 系; 弱联 系 中 图分类 号 G2 0 6 文献 标 识码 A 作者简介 刘于思 , 清华大学新 闻与传播 学院博 士研究生, 北京1 0 0 0 8 4 。杨莉明 , 北京大学新 闻与传播 学 院博 士研 究生 , 北京 1 0 0 8 7 1 ; 嘉应 学 院文 学 院助教 , 广 东梅 州 I 5 1 4 0 1 5
联 系 网络 的规 模 的大 小 ” , 二 是 网 络 中每 个 成 员 “ 以 自己的权 力所 占有 的资源 的多 少”I S ] 。因而记 者 在微 博链 接形成 的社 会 网中 的社 会资 本也相 应
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的管理,规范新闻传播秩序,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劳动合同法》、《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是指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等新闻采编人员及提供技术支持等辅助活动的其他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采访、参加会议、听取传达、阅读文件等职务活动中,获取的各类信息、素材以及所采制的新闻作品,其中包含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未公开披露的信息等。
第三条新闻单位要坚持依法依规、趋利避害、善管善用、可管可控的原则,加强职务行为信息管理,确保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使用科学合理、规范有序。
第四条新闻单位应健全保密制度,对新闻从业人员在职务行为中接触的国家秘密信息,应明确知悉范围和保密期限,健全国家秘密载体的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和销毁制度,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禁止在任何媒体以任何形式传递国家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新闻从业人员上岗应当经过保密教育培训,并签订保密承诺书。
第五条新闻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新闻从业人员就职务行为信息中的商业秘密、未公开披露的信息、职务作品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签订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建立职务行为信息统一管理制度。
保密协议须分类明确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的权利归属、使用规范、离岗离职后的义务和违约责任。
新闻从业人员不得违反保密协议的约定,向其他境内外媒体、网站提供职务行为信息,或者担任境外媒体的“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特约撰稿人”或专栏作者等。
第六条新闻从业人员不得利用职务行为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七条新闻从业人员以职务身份开设博客、微博、微信等,须经所在新闻单位批准备案,所在单位负有日常监管职责。
新闻从业人员不得违反保密协议的约定,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或个人账号等任何渠道,以及论坛、讲座等任何场所,透露、发布职务行为信息。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用好微博
世 界 每个 角落 。有 了微博 等新 媒体 作 为参照 物 , 传 统媒 体在 报道 突
随着我 国改 革开放 的深 入和 公 民参政意 识 和权利 意识 的增 强 , 发 新 闻的 日 寸 效 性等 方面 的缺 陷和不 足暴 露无 遗 。用好 微博 , 应该 成 通过有 效 渠道表 达 民意 、 发 表意 见的 愿望 空前强 烈 。而微博 的门槛 为传统 媒体记 者的 基本能 力之一 。 低, 方便 , 快捷, 上至总 统竞 选 , 下到 百姓 民生 , 都能 通过微 博实 时交 利用 微博 获取新 闻线 索 流, 这就是微 博 的力量 。我们可 以这样形 象地 感受到微博 的影 响力 :
这 一 平 台更 好 地 服 务 于 新 闻 工 作 。
【 关键词 】 新媒体 时代 ; 记 者; 微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 是一 个微 博 的时代 , 正 如李 开复 的一 本书 的名字 所 言 “ 微 博 新 月异 的 变化 。一 方 面 , 记 者 厂泛 地使 用 微博 , 微博 在 新 闻传播 中 改变一 切 。 ” 在这 里, 你可 以交朋 友 、 可 以搜集 信息 , 也可 以随手 拍照 功 勋 卓 著 : 另一方面, 微 博 使用 不 当 , 微博 假 新 闻 等现 象 也层 出 不 解救 流 浪儿 童 ; 在这里, 有 人 自我 宣传 、 推销, 也有 人 爆 料 、 伸冤, 还 穷 。在新 媒体 日 寸 代, 记者 如何 取其 精华去 其糟 粕 , 合理、 规 范地使 用 有人 通过微 博 问政 。 微博 是一个 摆在记 者面 前的一道 难题 。 在 新 媒体 时代 的浪 潮下 , 许 多传 统 媒体 也 纷 纷开 通 官方 微博 , 微 博是 个人 信息 的发布 平 台 , 普 通用 户可 以发布 自 己的个人 信
记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职业角色分析——以记者褚朝新的微博为例
MEDIA FORUM 传媒论坛1 研究背景随着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出现并快速发展壮大,我们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中,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既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主要线上场所,又是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
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作为信息的主要发布者,充当着一种客观第三方传递者的角色。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壮大和影响力的增强,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说话”,在这样的一种传媒环境下,传统的记者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正是本文想要探求的问题,也是本文的研究背景。
2 社交媒体之微博微博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进入一个“微传播时代”。
微博内容短小,之前文字限制在140字以内,言简意赅,使人在最少的文字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如今微博已放开140字的文字限制,但大多数微博依然采取“微内容”传播,将更多的内容用链接的方式呈现出来。
微博的传播也是一种即时传播,即社交媒体信息的“零时间”传播,它克服了传统媒体出版或播出的固定周期。
同时它也是一种碎片化传播,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新闻信息不像传统媒体时代一样,有一段相对固定且较长的阅读时间,而是利用间隙时间随时进行阅读,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和信息获取方式。
而且随着手机微博的普及,微博的传播显得更加“微型化”和“碎片化”。
微博具有传播功能、导向功能、监督功能和搜索引擎等功能。
根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国内的社交应用市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类信息汇聚的综合社交类应用,如QQ空间、微博等;另一类则是相对细分、专业、小众的垂直类社交应用,如图片/视频社交、社区社交、婚恋/交友社交、职场社交等。
在综合社交领域,典型应用主要有QQ空间、微博,网民使用率分别为65.1%、33.5%。
很多人将微博当作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新闻信息、生活类信息等,甚至有的人将微博内容作为一种行为参考,通过拟态环境寻找行为依据。
可以说,微博的出现使人们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高二辩论赛-微博时代人人当记者弊大于利
⾼⼆辩论赛-微博时代⼈⼈当记者弊⼤于利辩论思想:需要⼀个⽐较的过程:仅仅说弊如何⼤,或者利如何⼤,不能说明问题。
要通过对⽐说明利⼤弊⼤。
概念的问题:所谓“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却⾮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
“公民记者”背后所体现的是“参与式新闻”的理念,即“民众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
他们和专业记者⼀起活跃在最前线,利⽤⾃⼰在⽹络群体发⾔的快捷⽅式,第⼀时间发现、报道、更新即时讯息。
甚⾄呈现出了这样⼀种趋势,即⽹民正逐步渗透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新闻选择、采写等报道⾓度和报道⽅式,乃⾄新闻理念。
公民记者造成许多国家媒体⼤⾰命,也引发了各⽅的争议与激辩,最主要的是唯恐维持新闻价值的专业和使命遭受折损与挑战。
传播学者们提出应当思考下列的议题:⼀、公民记者是否受过训练、是否遵守新闻报导原则?公民记者没有传统新闻常规的客观专业,其渗⼊主观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有所偏颇?能否反应社会的真实?⼜有谁在乎专业意理?⼆、谁来把关新闻的「真实」?公民新闻学所提供的是「新闻」?还是「民意论述」?是媒体的新⽣命?还是毒药?对于恐怖组织或特殊团体所提供的新闻该不该使⽤?是否会为其宣传?三、如何处理匿名消息来源与匿名新闻提供者?公民记者赋予媒体新的内涵与影响⼒,还是可能掉⼊提供假新闻的陷阱?新闻造假,谁该负责?媒体⼜有什么机制过滤、鉴定新闻的真伪?四、媒体的⽴场:是信息平台?是报导者?是诠释者?还是⿎吹者?媒体接获传来的公民新闻到底是真正的新闻?还是主观意见的论述?是否象征着⼈民的⼼声能上达天听?还是媒体见猎⼼喜,甚⾄为了独家,饮酖⽌渴,反⽽被利⽤?对⽅可能的论点:A.微博不是信息公厕:1.把关⼈”缺失和信息碎⽚化催⽣微博谣⾔2.但微博⾃净能⼒强辟谣速度同样快捷3.开放性保证微博不会成为谣⾔集散地B.⾸先,可以发挥微博监督的职能,像⼀个民间检察院⼀样,建⽴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让不法分⼦⽆处遁形。
微博在报纸新闻中运用的研究
微博在报纸新闻中运用的研究马方洁1高源2(1.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文法学部2.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443000)摘要:微博在青年群体中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这对传统的报纸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据调查显示几乎大部分的报纸媒体都选择在微博上开设官方微博,其中影响较大的例如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的官方微博的粉丝群体非常庞大,但不少的地方性报纸虽然开设了官方微博但是粉丝群体较少,浏览量和评论几乎没有。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借鉴人民日报的成功案例对其报纸官微进行一个参考借鉴。
关键词:微博;报纸微博;人民日报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19)22-0031-02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传统的纸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不断地搜集和发布着信息,另一方面,也是听到受众反馈的重要渠道。
然而报纸官媒并没有被很好地利用,甚至有的报纸官媒形同虚设使得全媒体时代报纸媒体转型升级的道路越发曲折。
笔者就什么是微博,微博的主要特征,报纸官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提出的针对性建议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报纸官微的发展有所帮助。
—、主要概念界定(一)微博的概念微博的起源是来源于2006年兴起的Twitter,但直到2007年它的完整定义才被美国学者定义下来,在我国国内孙卫华也对微博进行了解释,用手机发布的140字符以内的短消息就是个人微博。
微博最开始的设计初衷就是模仿用户间发送的短信,而短信最多是160字符,微博140字符之余还留下20字符的用户昵称信息。
(二)微博的特征1.短微博每条的字符都不能超过140个,所以视觉上最直观的特点就是短,而正是因为短所以受众对每条微博的阅读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分享和阅读微博,完全不需要整块的时间也不受限于固定的场所。
2.平微博里的消息传播是一个平面拓展开的,因为每个受众都只能看见自己关注的人的信息,然而每个受众都可以转发消息,这条被转发的讯息就会以为这个用户的转发而传递到他所有的粉丝群体里面,被收看到,所以微博里的传播不是点对点的人际传播,而是一个平面的推广。
微博使用常识和技巧
注意事项
荀子言: 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 荀子言:“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 君子慎其所立乎” 君子慎其所立乎”。
注意事项
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使用的七点建议: 一、坦诚面对网民的质疑和批评 二、慎重处理网民对现实问题的诉求 三、积极面对网络举报 四、提升与网友沟通的技巧 五、在突发事件中用好微博 六、处理好个人和公职身份的角色定位 七、微博“关注”、访问和维护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相关概念
意见领袖: 在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 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 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 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 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他们的粉丝或听众可高达数十万、数百 万,在舆情事件中发挥巨大影响力。
相关概念
2010年影响较大的74起与微博相关 的舆情案例中,近五成 五成存在明显的意见领 五成 袖,他们通过发布、转发或评论信息,可 将事件推至舆论高潮,甚至改变舆论议题 走向。
注意事项
个人使用微博坚持六个原则: • 真实原则——我说的一定要真的 • 怀疑原则——谁发的都可能不实 • 平等原则——没有身分地位差别 • 善意原则——骂我攻我仍旧谦和 • 尊重原则——尊重他人生活隐私 • 保密原则——工作秘密绝不谈及
注意事项
避免几种现象: • 随意关注不当人群 • 内容公私不分 • 随意炫富 • 与网民打口水战 • 说官话打官腔 • 单向宣传政绩 • 轻率回复妄下结论 • 发布有违公序良俗的言论
使用微博——评论转发 评论转发 使用微博
评论: 对任何一条微博进行评论。 在你发布的微博下面,别人给你的评 论是可以删除的。方法 方法:每条评论的右下 方法 方会有“删除”和“回复”的按钮,选中 要删除的内容,点击“确定” 即可。 在他人微博下别人回复自己的微博是 无法删除的。
新闻记者判断题错误解析汇报
(判断题错误项集合,红字部分为正确说明)6.当前,我们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稳步迈进。
(X) (第三步)10.党的十八大回顾和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X)(总结了十六大以来)1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X)(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应完全依靠党的领导。
(X)(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5.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不能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
(X)(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
)27.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胜利完成“十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X)(胜利完成“十一五”,顺利实施“十二五”)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权力属于中国共产党。
(X) (属于人民)3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效率至上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X)(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的思想。
(X)4.2011 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四部门倡导新闻行业开展“三贴近”活动。
(X)(十六大以来,以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5.新闻媒体要想改善“信息泡沫化”的状况,需要将党性原则和新闻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
(X) (新闻媒体要想改善“信息泡沫化”的状况,更需要将舆论引导与传播品质更好地结合起来)7.在人物通讯报道中,媒体为了突出某个典型人物,允许存在着人为拔高的宣传做法。
(X)(报道中一定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将事实与观点分离)10.邓小平提出关于新闻队伍建设的“根底论”中,把“群众观点根底”列为了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的“五个根底”之一。
(X(提出))11.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时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
传统媒体利用微博的思考
息 的疏理 和重新 组织 , 热点话 题更 使
文 章 的链 接 。 2 发 挥 微 博 动 态 更 新 的特 点 , . 补 充 传 统 报道 的 不 足 。
集 中、 贴近受众 。 更
微 博 虽 然 是 一 个 新 型 的互 联 网 交
流 互 动 平 台 , 许 许 多 多 的 优 势 和 特 有 点 , 从 信 息 传 播 的 角 度 看 , 有 它 的 但 也
万 。虽 然 微 博 粉 丝 数 量 不 是 一 切 , 而 且 其 中 也 含 有 一 定 水 分 , 微 博 的 影 但
南 非 世 界 杯 网 民 调 研 数 据 显 示 : 非 南 世 界 杯 期 间 ,2 的 网 友 通 过 微 博 发 5% 表 观 点 、 与 互 动 。 在 阿 根 廷 与 德 国 参 比赛 的 两 个 小 时 内 , 关 新 浪 微 博 数 相
媒体与微博 融合 的现 状与发展趋 势。 [ 词] 统媒 体 关键 传 微博
仅 仅 两 年 的 时 间 ,微 博 已 成 为 互 联 网 信 息 传 播 的 最 大 亮 点 和 人 们 传 播 与 分 享 信 息 的重 要 方 式 。
如 果 说 互 联 网 把 人 们 带 人 一 个
局 限 性
在传统媒 体 中,有不少信 息 由于
各 种 原 因 未 能 报 道 , 时 微 博 可 以 作 此
为 一 个 补 充 渠 道 . 那 些 没 有 报 道 的 将
( ) 字 数 的 限 制 难 以 把 事 情 说 1因
深说透 。 目前 ,多 数 网 站 对 微 博 字 数 的 限
成 了 更 具 时 效 性 的 “ 介 ” 由“ 元 集 媒 , 一 中 ” 向 “ 元 分 散 ” 由 “ 对 多 ” 广 式 多 。 一 的 播 式 向 “ 对 多 ” 互 动 式 转 变 , 实 多 的 确
浅探记者使用微博的策略
的内容 。很多记者认 为个人微博是 自己的小天地,不应该 、
、
重视微 博,经营微博
微 博 实现 了 “ 人人 都 是发 声器 ”,这 里是 分享信 息 的 渠 道, 是全社会舆论 的生发地 ,是各 种信息的聚集 地, 它用 极 低 的成本扩 大了报道视野 , 已成为记者寻 找新闻线索 、获取 报 道素材 的重要渠道 。在 微博上 ,记者可 以随时关注舆 论热 点、最新动态 ,可 以联系采访 对象 ,咨询相关 信息 ,此外还 可 以主 动设置 话题, 通 过与微 博粉丝 的互动 ,最大 限度地倾 听民声 ,汇聚 民意 ,作为传统媒体 内容 深加 工的原料 。 记者应 认识到微博宣 告 了 “ 全 民记者 时代 ”的开启 ,意 味着 新闻信息 的发布权转移 到了广大受众手 中,人们可 以随 时在 微博上发布 他们 的所见 、所闻、所想 ,这 些信息只要具 备新 闻价值 ,就 可能成为新 闻线 索或者直接为 新闻报道提供 素材 。这改写 了传 统媒体获取信 息来源的模式 ,实现新 闻来 源 于受众 。2 0 1 3 年7 月3 O 日凌晨4 点3 5 分 ,一直 备受关注 的福 建 省漳州古雷P x 项 目发生爆炸 ,大 约5 分钟后 ,当地 的居 民@ 夏 目的猫咪先生就把 爆炸发生 时的照片发到 了新浪 微博上 , 随后 ,这 条微博 开始被 转载 、传播 ,N8 点左右 ,很 多媒体 和新 闻工作者得 到信 息 ,开始采访 报道 。对 电视记 者来说 , 这条微 博 除 了让 他们获 知新 闻线 索外 ,更重 要的是@ 夏 目的 猫咪所 拍摄 的照片 为他们判断爆炸 规模、甄别真相 提供 了重 要依据 ,而照片又可 以为远在 百里 、千里之外 的他 们提供第 时 间的报 道素材 ,而在 以前 ,这种报 道时效性和报道 效果
_新闻记者使用社交媒体规范探讨——中国大陆媒体、路透社、美联社规范比较研究
(2 ) 区分所发布信息是 /事 实 0 还是 / 观点 0, 对事 实信息的发 布最好提 供相关链接 "
(3 )
一致 "
2 .个人 微 博应 采 用真 实性 名或 固定 昵称 "
注册账 号不应 出现 单位 名称 "任职单位 可以出现
观 点信 息 所持 立 场应 与所在 单 位保 持
) 中国大陆媒体 ! 路透社 !美联社规范 比较研究
口 白 净
[本文提要 >作为以报道为己 任的记者 , 一方面, 社交媒体已成为日 常报道 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 记者在
社 交媒体 上发现新 闻线 索, 联 络消息源, 进行采访 ; 但 另一方面, 记者在社 交媒 体上发表的 内容 , 又 可能与 自己的身份 ! 所供职机 构的利益 产生冲 突 "如何妥善处理这 一新的挑 战 , 国内外媒 体都在尝试 提 出一些解决办法或建议 " 本文检视 目前 国内外媒体对记者使 用社 交网络的规范 , 比较各 自特点及其
年 4 月 6 日, 美国劳工关 系委 员会宣布 , 路透 社 关于雇 员使用社交 网络 的政策 , 违 反美国联邦劳 动 法关 于保 护雇 员在 社 交网络 七 公 开讨 论 丁 一 作 条件 的自由, 对雇员造成寒蝉效 应 , 损 害了记者 权利 "这是美国劳工关系委 员会 发表的涉及记 者 使用 T w i t er 的首份投诉 " À
姓名"
从 以 上修改 中可 以看 出 , 路 透社 的社 交媒 体指 引, 尊重记者在社交 网络 上的言论 自由 , 提
出的原贝 J仅限于所发言论 不得 影响媒体 声誉 , 应 l
避免披露 内部敏感资料 , 其他贝 ]交 由记 者根据路 l 透社的准则 自行判断 " 相 比路透 社 , 美联社 的规定 则 显得 具体 很 多 " 根据 20 1 2 年 1 月修 订 的 ( 美联社 雇 员社 交 媒体指 南 ) ( soei al M edia G u i del ines f o r A p Em 一
浅谈编辑记者如何正确使用微博
浅谈编辑记者如何正确使用微博作者:王宝昌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9期摘 ; 要: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微博成为新媒体的代表,其给予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强烈的冲击。
并且,微博自身具有较多优势,这使得其在媒体界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媒体的风向标。
而对一名编辑记者而言,认识到微博的重要性极为重要。
目前,已有很多编辑记者拥有微博账户,并且通过这个平台与人们进行互动,且他们大多具有优秀的表达水平,能够得到更多粉丝的关注。
那么,编辑应该怎么对待微博,如何正确的利用微博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博;编辑记者;正确利用中图分类号:G214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79-01微博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应用的信息传播、分享、互动的平台,也是新媒体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给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对于编辑记者而言,掌握媒体发展趋势是必备的技能,于是大多数的编辑记者都拥有个人或公共微博账号,他们凭借自己优异的表达能力和独特的新闻视角,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信息,因此得到了更多的粉丝。
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必须能够在微博潮流中,正确利用微博,从而促进媒体的发展。
一、微博给编辑记者带来的影响首先,微博提供了较多的新闻线索,微博的信息来源途径较为广泛,其内容也包含了社会上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信息量之大难以形容,那么编辑记者就能够第一时间获得这些消息,然后对消息进行筛选、核实,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将其传播给人们。
同时,编辑记者还能够在微博平台上与粉丝互动,便于进一步获得隐秘的信息。
其次,微博还能够给编辑记者带来更多的访问机会,微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直接通过微博平台对名人进行访问,或者利用名人发布的状态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较为便捷。
最后,编辑记者可以通过热门话题来获取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并对各种看法分类、整理,然后一新闻的形式传播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