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观察与发现事物的特征观察方法2. 动物与植物常见动植物的认识生物的基本需求3. 空气与水空气的性质水的形态与特性4.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光的传播与反射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 使学生了解常见动植物的特点,认识生物的基本需求。

3. 让学生了解空气与水的性质,增强环保意识。

4. 培养学生对声音与光现象的好奇心,激发科学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观察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生物的基本需求的理解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常见动植物的特点理解空气与水的性质探究声音与光现象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动植物标本、空气与水实验器材、声音与光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观察记录表动植物图片实验器材:空瓶、水、镜子、音叉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特点。

2. 新课内容(20分钟):讲解观察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观察事物。

认识常见动植物,了解生物的基本需求。

介绍空气与水的性质,进行实验演示。

探究声音与光现象,讲解相关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观察与发现:事物的特征观察方法2. 动物与植物:常见动植物的认识生物的基本需求3. 空气与水:空气的性质水的形态与特性4.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光的传播与反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其特点。

画一幅动植物画,注明其基本需求。

收集关于空气与水的资料,了解其性质。

记录生活中关于声音与光的现象。

2. 答案:观察记录表动植物画空气与水资料声音与光现象描述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00811174133)

部编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00811174133)

实 验 并 记 组的研究方法”,

分组讨论修改
四、分组 汇报交 流,综合 得出结论
4、分组按计划研究 土壤并做好记录
5、综合得出结论
练 习 与 看“阅读与拓展”
延 伸 设 部分,自制几种饮


分组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研究土壤
问题

猜测

计划 → 结论
土壤是混合物吗?
土壤是由什么混合成的? 教学反思:
根据观察 到 的事 实、判断 物质混合 后是否有 变化。
板书设计:沙 混 分
豆子 合 离
保持它们的特性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 课题 : 混合身边的物质(二)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目 参加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知道物质混合后发 生了变化。
标 教
学 能力目 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使是混合物,
— 比 较 象。
沙、豆子 的混合和 小苏打、 白醋的混 合——总
5、根据观察到的科 学事实做出判断— —混合后发生了变 化,生成了气体。

(小苏打和白醋的 混合) ——比较沙、 豆子的混合和小苏 打、白醋的混合—
通过上一 节课的学 习,学生 知道了有 些物质混 合后不发 生变化。

分离混合物
课型 新授课

通过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并实践的研究过
目 能力目标 程,体验合作探究 的乐趣

思维活动在前,实践活动在后,用思维的成果 情感目标
指导实践活动。

学 重 思维活动,是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计划。


学 。思维活动在前,实践活动在后,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与适应常见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环境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天气的观测与描述气候的变化与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生长过程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掌握常见动物的特征、分类、运动与行为。

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变化及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关注生态平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结构动物的分类与特征天气观测与气候变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显微镜、放大镜等动物标本、模型、卡片等天气观测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风向仪等)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探究记录本、观察表格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播放动物行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动物生活与适应的兴趣。

以天气变化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新课导入:介绍植物的六大器官,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结构。

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通过实验验证。

分类介绍常见动物的特征,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描述。

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环境,举例说明。

讲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天气观测。

3. 例题讲解:以植物生长过程为例,讲解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以动物分类为例,介绍动物的特征与适应。

以天气观测为例,讲解气候的变化与影响。

4. 随堂练习:学生观察植物样本,绘制植物结构图。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与适应环境。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2024年全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2024年全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2024年全册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全册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涉及第3章《物体的运动》的第1节“物体运动的描述”和第2节“力的作用”。

具体内容包括物体运动的分类、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简单机械的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运动的分类,学会描述物体运动状态。

2.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举例说明力的作用。

3. 掌握简单机械的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运动的描述、力的概念和作用、简单机械的原理。

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斜面、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图示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小车、滑轮、绳子、斜面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小车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小车运动状态。

2. 例题讲解:(1)物体运动的描述:结合实践情景,讲解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等。

(2)力的概念:以学生拉弹簧测力计为例,讲解力的定义、单位、方向等。

(3)力的作用效果:展示小车在不同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变化。

(4)简单机械的原理:讲解滑轮、斜面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解释简单机械原理。

六、板书设计1. 物体运动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2. 力的概念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N)方向: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4. 简单机械滑轮斜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小明骑自行车匀速前进,突然刹车时,自行车进行减速运动。

(2)力的作用效果:小华用10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5cm,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变。

(3)斜面可以省力,因为斜面可以将需要克服的重力分解为较小的力,使物体更容易移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测验法:通过测验 来评估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程度
作品评价法:通过 评价学生的作品来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 果
口头反馈法:通过 口头反馈来了解学 生对教学的意见和 建议
评价目标明确:确保评价目标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
评价内容全面:涵盖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多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以全面了解学 生的学习状况。
知识点1:水的循环过程
知识点2:植物的生长过程
知识点3:地球的构造和地 貌
知识点4:动物的行为和习 性
重点:掌握本 节课的基础知 识和关键概念
难点:理解本 节课的难点和 疑点,掌握实 际应用的方法
和技巧
教学方法:讲解法、 示范法、实验法、 讨论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 不同类型的知识和 技能
选择依据:根据教 学目标、教学内容 和学生特点进行选 择
注意事项:注重教 学方法的多样性和 有效性,避免单一 枯燥的教学方法
实验器材:根据课程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如天平、量筒、烧杯等。
模型教具: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模型教具,如细胞模型、地球模型等。
图片和图表: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如动植物图片、地理图表等。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评价标准清晰:评价标准应具体、明确,易于理解,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操作。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方法:观察、测试、作品评定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内容: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 过程、学习态度等方面
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等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改变摆锤、摆绳的长短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

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10厘米、20厘米30厘米长的摆绳各一根,钩码四个。

研究摆重记录表1份,摆绳记录表1份,摆角记录表1份。

铁架台一个,秒表一只。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摆,关于摆你知道什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2、师:关于摆的奥秘还有很多,想继续研究吗?3、揭题:摆的研究。

(板书课题)二、玩摆1、组装好,并试着玩一玩。

然后试一试,想一想让它自然的摆起来,要注意哪些地方?(玩的时候要注意:线要轻轻拉直,自然松手,要让它停下来只要轻轻一抓就行了,学会操作摆。

学会记录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

)2、摆具有等时性,也就是说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相同。

那么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也相同吗?(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摆动的次数不同说明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不同。

猜想: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选择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师:请各小组选择你们最想研究的假设,并讨论一下,准备怎样来研究?哪个条件要变,哪些条件不能变?每种情况要测几次?我们的研究方案第()小组我们研究的问题:摆摆动的快慢与是否有关。

全册优质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全册优质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全册优质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一节植物的生长;第二节植物的繁殖。

2. 第六章《动物的生活与变化》:第一节动物的生长;第二节动物的繁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认识到生命现象的奇妙。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投影仪、植物生长过程图、动物生长过程图。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植物、动物观察记录本、画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植物、动物,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现象。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植物生长过程图,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学生分组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3)教师展示动物生长过程图,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

(4)学生分组观察、记录动物的繁殖情况。

3.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例题。

(2)学生随堂练习,解答相关问题。

(3)教师讲解动物的繁殖过程例题。

(4)学生随堂练习,解答相关问题。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观察、记录。

(2)学生分组进行动物观察、记录。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1)种子发芽(2)植株生长(3)开花结果2. 动物的繁殖过程:(1)交配(2)产卵(3)孵化(4)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你所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

(2)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动物繁殖过程。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

(2)动物繁殖过程:交配→产卵→孵化→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情况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植物、动物观察活动。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质活动一: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现象。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现象。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变化的特点,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活动二: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的性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性质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表现。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性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性质的规律,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纸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力活动一:力的作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作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现象,引起学生对力作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效果。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力作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气球、小车、绳子等。

- 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活动二:力的转换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转换。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转换现象,引起学生对力转换的兴趣。

最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8页精品】

最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8页精品】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实验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实验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实验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

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

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第1页共79页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优质教案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优质教案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优质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物体的运动》的第一节“力的作用”。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小车、滑轮、绳子、气球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小车、滑轮、绳子、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气球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提出问题:“力是什么?力可以改变什么?”2.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通过实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影响。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力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作用效果观察记录表。

内容:记录实验过程中,不同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影响。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填写。

2. 作业题目:力的应用实例分享。

内容:收集生活中力的应用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答案:根据收集到的实例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 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如滑轮、杠杆等。

2. 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为四年级学习做准备。

3. 研究力的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设计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3. 随堂练习的参与度和指导性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直接指向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植物的一生》:详细学习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芽过程、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2. 第六章《动物的适应》:探讨动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包括动物的运动、食物、防御等方面。

3. 第七章《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现象、天气预报、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4. 第八章《电与磁》:了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简单电路、磁铁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植物生长过程、动物适应特点、天气与气候知识以及电与磁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合作等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适应性的具体表现、天气与气候的区分、电与磁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实验、动物适应性的观察、天气预报的制作、简单电路的搭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天气符号卡片、磁铁、导线、电池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画图工具、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现象,引出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动物适应性、天气与气候、电与磁现象等。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动物适应性行为、制作天气预报、搭建简单电路等。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一生:种子结构、发芽过程、生长与发育。

2. 动物的适应:运动、食物、防御。

3.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天气预报、气候类型。

4. 电与磁:电的基本概念、简单电路、磁铁性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生活环境。

(3)制作一份天气预报,并解释其原理。

(4)利用导线、电池、磁铁制作一个简单电路。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物。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点: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宝宝运动》视频。

师:生命离不开运动。

你都知道哪些运动方式。

二、探究新知聚焦: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1.课件出示动图,学生分别指出各种形式的运动。

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用多种方法让下面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课件出示不同的运动形式小结。

播放视频《振动》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在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以直尺和手指陀螺为例。

课件出示观察方法及结果。

探索三: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课件出示表格激趣导入。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的运动形式。

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运动的形式。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精品】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精品】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 种植我们的植物3 我们先看到了根4 种子变成了幼苗5 茎越长越高6 开花了,结果了7 我们的大丰收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 蚕的生长变化3 蚕变了新模样4 蛹变成了什么5 蚕的生命周期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7 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 温度和温度计2 测量水的温度3 水结冰了4 冰融化了5 水珠从哪里来6 水和水蒸气7 水的三态变化第四单元磁铁1 我们知道的磁铁2 磁铁有磁性3 磁铁的两极4 磁极的相互作用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6 指南针7 做一个指南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

202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全册全部教案24课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的发现》:第1节《春天的变化》、第2节《春天的植物》。

2. 第2章《水》:第1节《水的性质》、第2节《水的循环》、第3节《水资源》。

3. 第3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第3节《磁悬浮列车》。

4. 第4章《植物的生长》:第1节《种子发芽》、第2节《植物的生长环境》、第3节《植物的生长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的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使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循环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让学生掌握磁铁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磁铁的性质、植物的生长规律。

2. 教学重点:春天的变化、水的性质、磁铁的应用、种子发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春天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春天的变化、水的性质、磁铁的应用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春天变化、水的性质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实验操作:进行水的循环、磁铁的性质等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2. 水的性质、循环、水资源3. 磁铁的性质、应用4. 植物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春天变化,画一幅春天的画。

(2)列举出水的三种性质,并举例说明。

(3)简述磁铁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描述种子发芽的过程。

2. 答案:(1)略。

(2)水的三种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冰融化成水;水可以导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22)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22)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三年级下册科学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

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

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全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

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

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四、全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全册教学重难点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

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

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六、主要教学措施: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

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七、全册课时安排:本册共计28课,原则上一周两课,大体进度如下表: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2、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3、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7、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9、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10、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过程与方法:1、种植和培育植物。

2、使用放大镜。

3、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4、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5、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6、用适宜的方式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7、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产生的新变化。

8、通过记录和比较描述植物所发生的变化。

9、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10、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

2、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3、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们能种植和培育植物。

2、通过种植和培养凤仙花,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了解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

3、知道植物器官的独特结构与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相适应,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生长环境。

教学难点:1、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2、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3、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4、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指导种植、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课时计划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