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卒中中心建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课件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课件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 21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26(9):995-998.
@卒中中心
2/18/2021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 22
2/18/2021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 6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建立卒中中心可显著增加溶栓治疗率、减少死亡 等不良预后
P<0.001
P<0.001
一项来自纽约州的观察性研究,纳入3094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5297例在卒中
中心接受治疗,评价在卒中中心治疗和死亡率的相关性
到达急
诊的疑 似卒中 患者
医师评估、 实验室检查、 开通静脉
通知卒中小 组,神经系 统检查,
CT扫 描及 读片
血常规、血 生化、凝血、
NIHSS评分
完成
血糖;通知
2/18/2021
科室(头CT、 心电图)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
实验室 检查、 CT报告 完成
12
符合溶栓 指征患者 给予溶栓
院内延误、DNT超时原因分析
治指导规范、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指导规范、中国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中国脑卒中防治血压管理
指导规范、中国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中国缺血性脑卒中
血脂管理指导规范、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中国
脑卒中血管影像检查指导规范、中国脑卒中护理指导规范等等
2/18/2021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 9
2/18/2021
2018年卒中防治中心评分指标体系(试行)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 10
卒中中心中绿色通道相关的标识配备
设置醒目的指引标志 方便引导120及患者

如何建立高质量的卒中中心培训课件PPT(共 37张)

如何建立高质量的卒中中心培训课件PPT(共 37张)

卒中中心相关理念
什么是卒中中心?
组织化管理卒中患者的医疗模式 把传统治疗脑卒中的各种独立方法,如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 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组合成一种综合的治疗系统 目的是提供给卒中患者最佳医疗服务,包括高质量、标准化、有效的和花 费效果合适的措施
建立卒中中心有什么好处?
缩短入院到影像检查和治疗的时间 快速神经科评价 更多的病人收入急性卒中单元 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减少医疗成本
教学科研
基础设施
卒中小组(24/7)、神经 科医生、放射科医生、 检验科医生、护理师、 康复师…
人员配置
六个方面
24小时生命体征、 神经功能评分、随 访计划…
监测/随 访
诊断技术 治疗技术
CT/实验室检查/心电图 (24/7)、心超、颈动脉 超声…
急性期rt-PA溶栓、血管内治 疗、二级预防、康复治疗…
过去诊疗模式
不同学科独立作战
卒中中心诊疗模式
多学科并肩作战
卒中中心促进诊疗流程的规范化
急性期 治疗
• 卒中小组评估 •60分钟内静脉
溶栓
• 血管内治疗 • 手术干预
二级预防
康复治疗
• 抗栓
• 血压、血糖、
血脂管理
• 制定目标 • 运动治疗 • 语言训练
出院随访
• 制定计划 • 定期随访
院内多学科合作
卒中医疗质量的绩效指标
绩效 编号
1 2 3 4 5 6 7 8 8a 9 10
绩效项目
rt-PA治疗 48小时内抗栓治疗 吞咽困难筛查 深静脉血栓预防 康复评价 出院时抗栓治疗 合并心房颤动抗凝 出院时降胆固醇治疗 出院时他汀治疗 戒烟建议 卒中教育

卒中防治中心建设情况汇报ppt课件

卒中防治中心建设情况汇报ppt课件
.
中心科室情况
我院卒中中心模式为脑防委规定的嵌合型,以神 经内、外科为主体,其他科室配合的模式。
我院神经内、外科共有108张床位,主任医师 5 名, 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 8名。
.
科室人员任职、科研情况:
任职情况:
.
科室人员任职、科研情况:
任职情况:
.
科室内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严格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 度,确保诊疗安全 。科内制定TIA、急性脑卒中救治 流程及诊疗规范,并组织学习。
.
卒中中心建设情况 管理部分
.
一 、基本条件
独立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超声科、 放射科、康复科 开设卒中筛查门诊 设置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配备CT、MR、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卒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有相应的资质
.
二 、 组织管理
我院成立卒中中心管理委员会,由李彤院长担 任卒中中心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下设办公室在医政科,并对相关部门、人员职 责进行明确分工:
热烈欢迎督导考评 专家莅临指导
.
卒中防治中心建设 情况汇报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 2018年4月17日
.
卒中中心申报情况
为推动建立多学科联合的卒中诊疗管理模式,提高卒中 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生 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 则(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35号) 文件精神,我院于2017经市环湖医院推荐,在中国卒中 中心网站注册并填报/上传相关资料,同年启动卒中防 治中心建设,并试运行。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河北区卫计委、三中心医院一并参与医联体建设工作; 与市急救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

太仓卒中中心建设ppt课件

太仓卒中中心建设ppt课件

建立融合型卒中中心—长海医院卒中中心经验
策略 急诊系统提前通知高级中心 快速分诊和卒中小组预警 卒中小组独立呼叫系统 专业卒中团队24h×7在位 卒中团队中包含受训人员 快速颅脑影像方案 快速实验室检查方案 tPA 使用方案 tPA 常规提前预混 团队合作 急诊室储存tPA DTN时间让卒中小组常规知晓
形成区域互动的卒中中心区域网络
卒中中心工作内容
初级卒
社区 医院
中中心
高效急救
初级卒
社区 医院
中中心
规范诊治
初级卒 中中心
高级卒中 中心
卒中筛查 社区 医院
全程管理
政府主导,学科融合 上下联动,双向互动 基层首诊,急慢分治
初级卒 中中心
社区 医院
初级卒 中中心
示范 卒中 中心
高级卒中 中心
社区 医院
导管 室
卒中 监护 室
备药 专科护士陪同病人经绿 色通道完成挂号、血液
检查并领取rt-pa备用
分析 结合CT结果进行溶栓谈话签字
,并完成多模CT。根据多模 CT结果决定是否需通知取栓小
组、导管室及麻醉科待命。
卒中监护室 取栓患者经DSA后进入卒中 监护室,仅溶栓患者注入首
剂10%rt—PA后,进入卒 中监护室。
发展 过程
2008
成立“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为契机,试图为多学科搭建紧密协作的共同 平台,组织开展联合查房、联合门诊、联合讨论,并在急诊开始了脑血 管病绿色通道的建设,但由于行政归属仍在各自的学科,也缺少相应的 考核监督办法和制约手段,对于规范流程的执行难以落到实处。
202X
彻底打破学科壁垒,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各抽调一个病 区组成脑血管病中心,实现了“四个独立”,即建成独立行政科室、成 立独立党支部、实施独立成本核算、参加独立绩效考核,学科间的整合 也从原有的“物理式合作”转变为“化学式融合”。

(精选课件)卒中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PPT幻灯片

(精选课件)卒中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PPT幻灯片

120 急救车
院前急救开始 院内急救系统第一时间联动
卒中绿色通道即已开启
23
卒中信息系统一键呼叫界面
120 急救车
24
绿色通道始于院前急救,重在院内 急救,实则贯穿整个救治流程
医联体、社区 双向转诊
18
一、卒中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信息化建设
卒中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无缝对接 ——医疗活动与信息系统结合
院前急救 信息联动 院内急救 绿色通道 急诊分诊 医护一体 病情分级 自动评分
19
院前急救系统与医院系统智能对接
——绿色通道向前延伸
拟打造苏州市“卒中地图”为院前急救择院
120 急救车
7、提升信息化水平,在电子病历上下 市妇幼保健院参观学习。3月底前提交门诊电子病历实施方案及预算。
功夫,完成与健康苏州掌上行APP、 医疗资源一张图等便民服务项目的对
2、医疗资源一张图。已经完成与卫计委的接口调试工作。

3、健康苏州掌上行APP。市立医院为首批试点医院,苏大附一院
为第二批上线医院。
10、完成优质服务举措,做好门诊就 1、门诊自助缴费,自助取报告均已实现。
信息化建设助力区域卒中中心 网络建设
1
第一部分 单病多学科联合模式信息化建设落地
(信息平台与移动终端PDA)
卒中单病多学科无缝合作 卒中专病闭环信息化管理
特色管理可移植 到初级卒中中心 架构便捷有效的
区域联治网络
2
院领导高度重视 卒中中心建设
卒中中心 组织架构
院长挂帅
副院长任卒中 中心主任
单病种多学科合作模式
市卒中、创伤救治、胸痛、危重孕产 商量医院三大中心的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如何与市卫计委平台对接,最

太仓卒中中心建设18页PPT

太仓卒中中心建设18页PPT

太仓卒中中心建设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pptx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pptx
Target:Stroke Campaign Manual JAMA. 2014 Apr 23‐30;311(16):1632‐40.
DNT时间:
77分钟(新模式前)
p<0.001
67分钟
(新模式 后)
开展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是提高卒中诊疗水平的关 键
• 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解决之道:开展中国卒中中心建设!
改善 卒中治疗
现状
绿色通道的建设是卒中中心建设的核心
(二)组织管理 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脑血管病
专业)、急诊科骨干医师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 专业骨干医师为依托的救治小组。设立脑血管病 急诊窗口,保证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畅通。
(三)建设要求 设置脑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和急诊值班(24小时
急诊首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及评估
10分钟
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 为重要
病史采集
NIHS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诊断评估
1
2
3
4
体格检查
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 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 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开具化验检查
标注有“绿色通道 /抢救” 字样的处 方和检查申请单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26(9):995-998.
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急性脑卒中院内救治流程培训,要求相关科室严格 按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开展救治工作,保障各部门各环节无卡顿,尽量缩短 DNT时间,全力保障救治时间。
卒中防治中心评审标准——技术部分
二级预防
重点关注:IS患者病因分型 和根据病因采取治疗的情况
Column02
15
一级预防
重点关注:针对脑卒中高 危因素筛查与干预的宣教
研究显示:急诊尽快分诊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卒中中心建设与宣传课件

卒中中心建设与宣传课件
22
06
卒中中心持续改进与未来 发展
2024/1/26
2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完善
建立完善的卒中诊疗流程和质量标准 ,确保患者得到规范、高效的诊疗服 务。
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工作,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 进。
2024/1/26
加强卒中团队建设,提高医护人员专 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保障医疗质量。
2024/1/26
18
05
卒中中心宣传策略与措施
2024/1/26
19
宣传内容策划和制作
制作针对不同受众的宣传资料
包括面向患者和家属的宣传册、面向医护人员的培训资料、面向社会的公益广告等。
2024/1/26
强调卒中中心的特色优势
重点突出卒中中心的先进设备、专业团队、快速救治流程等,提升患者对卒中中心的信任 感。
信息化支撑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卒中患者 的快速识别、准确诊断、及时救治 和全程管理。
8
功能区域划分与布局
急诊区域
影像诊断区域
设立卒中急诊绿色通道,配备快速评估区 和抢救室,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专 业救治。
配置先进的影像设备,如CT、MRI等,设 立卒中影像诊断专区,实现快速、准确的 影像诊断和评估。
卒中中心建设与宣 传课件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卒中中心建设背景与意义 • 卒中中心建设规划与布局 • 卒中中心诊疗流程与规范 • 卒中中心多学科协作与资源整合 • 卒中中心宣传策略与措施 • 卒中中心持续改进与未来发展
2
01
卒中中心建设背景与意义
2024/1/26
3
卒中疾病现状及危害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汇报 PPT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汇报 PPT

神经内科为阜阳市重点特色专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经内科三个病区2017年共静脉溶栓150余例,2018年至今已开展静脉溶栓170
余例同时每个病区设置溶栓专用床位。
卒中中心相关业务开展
2.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 神经内科2017年共做脑血管造影310余例,其中支架植入200余例;2018年至今
已独立开展造影80余例,支架植入50余例。
1.全社会包括医务人员缺乏脑卒中急诊急 救的理念,大量患者院前院内耽误太多 时间; 2.绿道建设远未完善,各部门协调沟通机 制不健全,DNT时间不达标; 3.科普宣传不到位,防病理念欠缺; 4.技术力量尚有短板,业务能力有待进一 步提升。
感谢您的聆听!
卒中中心相关业务开展
3.急诊动脉取栓. 神经内科2018年在阜阳地区率先开展动脉取栓技术,至今独立完成急诊动脉取栓
9例,极大提升了神经内科在重症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急诊救治能力。
卒中中心相关业务开展
神经外科为安徽省重点特色专科和阜阳市重点培育专科
卒中中心相关业务开展
我院康复科现有70张床位,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20余人,南区康复训练大厅800 余平米,康复器材先进,能够开展卒中患者的各种康复治疗。
卒中中心相关业务开展
根据国家卫健委医改精神,我们在大力推广脑卒中的合理诊疗,加强临床路径 及单病种管理,规范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管理,推进神经科量表评估,在神经电生 理中心的积极参与下进一步提高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遗传及变性病、癫痫、睡 眠障碍、眩晕类疾病等神经科疑难病、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能力。
尚存不足之处
2018年6月15日,临 泉县卒中中心建设启 动会召开。卫计委庄 雷委员出席并讲话, 董景宣副院长主持会 议,各乡镇卫生院院 长及业务人员参加了 会议。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建设经验分享PPT课件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建设经验分享PPT课件

我国推动卒中诊疗质量改善所进行的努力
制定卒中相关指导规范
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中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诊 治指导规范、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指导规范、中国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中国脑卒中防治血压管理 指导规范、中国脑卒中血糖管理指导规范、中国缺血性脑卒中 血脂管理指导规范、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中国 脑卒中血管影像检查指导规范、中国脑卒中护理指导规范等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26(9):995-998.
目前我国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比例仍然很低, 院内延误情况较为严重
rtPA溶栓比例 仅2.4%的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
入院-溶栓(DTN)
指南建议DTN 时间≤60分钟
中位时间(分钟)
未采用rtPA治疗的患者68.13%是 因为院内延误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CNSR)纳入147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2514例在发病 3h内入院。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中国卒中学会科学声明,中国卒中杂志. 2017;12(3): 267-284.
静脉溶栓
如没有条件使用r t-PA,且发病在6 h内,符合适应证的 AIS患者可考虑静脉给予UK。
用法:UK 100万~150万 IU,溶于生理盐水100~ 200 m1,持续静脉滴注30 min(Ⅱ类推荐,B级证据)
和花费效果合适的措施
建立卒中中心有什么好处?
• 缩短入院到影像检查和治疗的时间 • 快速神经科评估 • 更多的病人收入急性卒中单元 • 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 减少医疗成本
开展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是提高卒中诊疗水平的关键
• 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解决之道:开展中国卒中中心建设!
关于印发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各地要加大对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管理 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力度;指导完善医 院卒中中心管理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流 程,落实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 范和临床路径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 会办公室要指导专家组对各地医院卒 中中心的建设、评估和管理进行技术 支持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Neurology 2017;88:1–5 2. Lancet Neurol. 2014 June ; 13(6): 567–574. 3. Int J Stroke. 2015 Oct;10(7):1062-7.
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发展迅猛
百家基地医院绿色通道数量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
建立“无缝隙”救治通道 无缝隙绿色通道
挂号处 诊室 收费处
药房
收费处
诊室
影像科
检验科
实施溶栓
住院处
导管室动脉评估取栓
建立融合型卒中中心—长海医院卒中中心经验
2003
起初通过传统的学科间会诊模式,由神经内科主导,神经外科提供会诊, 多科室协作开展脑卒中二级预防研究和急性脑梗死早期的动静脉溶栓治 疗。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责、权、利不明是这一模式最大的缺陷和弊端, 统一的标准规范难以推行落实,极大地影响了运行效率。
常规救治通道 以往的常规通道
挂号处 诊室 收费处
药房
收费处
诊室
影像科
检验科
实施溶栓
住院处
导管室动脉评估取栓
一站式绿色通道
分诊 卒中专科护士接诊,通 过FAST评估后分诊患者 进入绿色通道,通知卒 中医生,并开通静脉通 道(套管针)。
分诊 备药
CT 卒中医生进行RACE评分( 改良NIHSS评分),陪同 完成头颅CT, 排除CT出血 及RACE≥4分者。
形成区域互动的卒中中心区域网络
卒中中心工作内容
初级卒 中中心 初级卒 中中心
高效急救
初级卒 中中心
规范诊治
初级卒 中中心
高级卒中 中心
示范 卒中 中心
高级卒中 中心
初级卒 中中心
卒中筛查 全程管理 初级卒 中中心
政府主导,学科融合 上下联动,双向互动 基层首诊,急慢分治
高级卒中 中心
初级卒 中中心
初级卒 中中心
市县级医院将是我国未来AIS取栓治疗的主要力量
市县级医院的发展有利于缩短“总缺血时间”
总缺血时间 患者相关延同伴
公众教育 •识别脑卒中症状 •联系急救系统
急救系统
快速启动 •EMS人员快速识别卒中 •确定接收医院 •向接收医院预警
医院
快速反应 •卒中团队迅速就位 •院内流程优化 •缩短进门-进针/进门-再 通时间
发展 过程
2008
成立“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为契机,试图为多学科搭建紧密协作的共同 平台,组织开展联合查房、联合门诊、联合讨论,并在急诊开始了脑血 管病绿色通道的建设,但由于行政归属仍在各自的学科,也缺少相应的 考核监督办法和制约手段,对于规范流程的执行难以落到实处。
2013
彻底打破学科壁垒,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各抽调一个病 区组成脑血管病中心,实现了“四个独立”,即建成独立行政科室、成 立独立党支部、实施独立成本核算、参加独立绩效考核,学科间的整合 也从原有的“物理式合作”转变为“化学式融合”。
AIS救治手段都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延误减少一分钟,生命挽救一星期
血管内治疗的发病-治疗的时间
• 每减少1分钟
• 平均可获得额外的4.2天健康
• 年龄小于55岁,NIHSS超过10分的可达一周以

• 每减少20分钟延误,平均可获得3个月的无残 障生命 • 280-310分钟内,每增加15-30分钟延误,恢 复良好的可能下降10%(IMS III trial)2、3
Stroke. 2014;45:1387-1395.
P Value 0.12 <0.001 <0.001 <0.001 <0.001 0.25 0.26 <0.001 <0.001 0.43 0.003 <0.001
建立融合型卒中中心—太仓的继承与创新
收治病种 1. 急性缺血性卒中或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收治流程:急诊诊断明确急性缺血性卒中或自发性蛛网膜 下腔出血->卒中小组电话->收住入卒中病房监护室或重症 监护室ICU->卒中小组谈话沟通->急诊CTA评估->介入,手术 或转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共同诊治)。 2. 各种自发性颅内血肿 收治流程:急诊诊断明确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小 组电话->收住入 卒中病房监护室或重症监护室ICU->神经 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共同诊治。 3. 门诊收治DSA检查患者 收治流程:神经内外科门诊及卒中门诊->收住卒中病房 4. 病房会诊需DSA检查患者 收治流程:转入卒中病房或患者留住各自病区介入小组参 与诊疗。 5. CAS,CEA患者 收治流程:患者收住卒中脑血管病区,CEA患者由神经外科 专业小组主持手术。
神经介入学组
轮转制度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学组 学组
血管外科学组
神经内科 学组 神经康复学组
NICU
神经内科学组
轮转制度
个性化绩效考核
处 罚 指 标
弱化经济指标
科学设定脑血管病绩效指标
急诊收治率 溶栓比例 DNT时间
奖 励 指 标
充分激励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展望
太仓卒中中心 建设
构建政府主导的卒中三级防治体系
到2020年,将脑卒中发病率增长速度 降低5%以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 降10%
数十家“国家级示范卒中中心”
数百家“高级卒中中心”
数千家“初级卒中中心”的三级卒中中心网 络,多学科的专业技术规范,培训和标准化 数据登记,上报等一系列完整的防治体系。
建立融合型卒中中心—长海医院卒中中心经验
策略 急诊系统提前通知高级中心 快速分诊和卒中小组预警 卒中小组独立呼叫系统 专业卒中团队24h×7在位 卒中团队中包含受训人员 快速颅脑影像方案 快速实验室检查方案 tPA 使用方案 tPA 常规提前预混 团队合作 急诊室储存tPA DTN时间让卒中小组常规知晓
导管室 需取栓患者进 入导管室。
CT
分析
导管 室
卒中 监护 室
备药 专科护士陪同病人经绿 色通道完成挂号、血液 检查并领取rt-pa备用
分析 结合CT结果进行溶栓谈话签字 ,并完成多模CT。根据多模 CT结果决定是否需通知取栓小 组、导管室及麻醉科待命。
卒中监护室 取栓患者经DSA后进入卒中 监护室,仅溶栓患者注入首 剂10%rt—PA后,进入卒中 监护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