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2分式的加减15.2.2.1分式的加减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2分式的加减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2分式的加减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第2课时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分式混合运算步骤的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就感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学习了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化简:.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分式乘除混合运算
典例1化简:.
[解析]原式=-=-.
探究点2分式混合运算
第 1 页共 2 页
典例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5.
[解析]原式=
=
=-(x-2)
=-x+2.
当x=5时,原式=-5+2=-3.
探究点3化简求值
典例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的值从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中选取.
[解析]由不等式组可解得-1<x≤2.
∵x是整数,
∴x=0或1或2.
∴原式==(x+2)·,
当x=0时,原式=0.
当x=2时,原式=.
当x=1时,原式=.
三、板书设计
分式混合运算
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本节是一节习题课,内容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把握运算顺序.不少学生在分式运算中出错,就是因为不重视审题,题没看完就动笔计算,或者受题中部分算式的特殊结构的影响而不遵循运算顺序,如化简,就常出现乱约分而不遵循运算顺序的典型错误,要同学通过练习、板演充分暴露问题所在,纠正,最后总结出容易忽视和出错的地方,提醒自己.
第 2 页共 2 页。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15章分式15.2.2分式的加减(图文详解)第1课时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15章分式15.2.2分式的加减(图文详解)第1课时
ab2
= 5a2b 3 3a2b 5 8 a2b ab2
= a2b ab2
=
a b
把分子看作一 个整体,先用 括号括起来!
注意:结果要化 为最简分式!
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
1.直接说出运算结果
(1) m x

y x

c x

m y x
c
(2)
m 2abc

n 2bca

d 2cab
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
3.猜一猜, 同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 【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 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即: a b a b cc c
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
例1 计算:
xy
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
( 2)
1 2 a 1 1 a2
解:原式

1 2 a 1 a2 1
1
2
a 1 (a 1)(a 1)
a 1
2
(a 1)(a 1) (a 1)(a 1)
a 1 (a 1)(a 1)
1 a1
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
例2 计算 (1) 解:原式
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
(2)a22a
4

a
1
2
a2 -4 能分解 :
解:原式

(a

2a 2)(a

2)

(a

a2 2)(a
2)

2a (a 2) (a 2)(a 2)

2a a 2 (a 2)(a 2)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15.2.1.1 分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15.2.1.1 分

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那么,运用法那么进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察以下运算:.猜一猜=?=?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分式的乘法典例1化简分式的结果是()A. B. C. D.[解析]进展分式乘除法运算时,先约分,再化简即可..[答案] B变式训练计算的结果是()A.-1B.0[解析]原式==1.[答案] C探究点2分式的除法典例2化简的结果是()A.a2B.C. D.[解析]先将分子因式分解,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后约分即可.原式=.[答案] D变式训练计算:,其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 B.C. D.[答案] D探究点3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典例3计算的结果是()A. B.-C. D.-[解析]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根据分式的乘法法那么计算、约分即可.=-.[答案] B【技巧点拨】做分式乘除混合运算时,一般是先统一为乘法运算,所以分式乘除法的运算,归根到底是乘法的运算,运算的最后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计算÷(y-x)·.[解析]÷(y-x)·.三、板书设计分式的乘除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在分式的乘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中,仍然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那么与分数的乘除法法那么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那么.学生反响较好,能根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那么;要让学生明确分式乘除运算的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最后的结果是要化简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第15章 分式 15.2 分式的运算 15.2.2 分式的加减

第15章 分式 15.2 分式的运算  15.2.2 分式的加减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y -x -y =y x -y B.x +2y x +3y =23 C.x 2-y 2x -y =x -y D.x 2-1x 2-2x +1=x +1x -12.若分式x 2-1x -1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 )A .0 B .1 C .-1 D .±1 3.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a -b b -a B .a 3+a 4a 2 C .a 2+b 2a +b D .1-a -a 2+2a -14.分式y 2x 7与15x 4的最简公分母是( )A .10x 7 B .7x 7 C .10x 11 D .7x 11 5.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a -b )2(b -a )2=1 B .-a -b a +b =-1 C .0.5a +b 0.2a -0.3b =5a +10b 2a -3b D .a -b a +b =b -a b +a6.如果把2y 2x -3y中的x 和y 都扩大到5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5倍 B .不变 C .缩小5倍 D .扩大4倍7.化简a 2-b 2ab -ab -b 2ab -a 2等于( ) A.b a B.a b C .-b a D .-a b 8.化简(1a +1b )÷(1a 2-1b 2)·ab ,其结果是( ) A.a 2b 2a -b B.a 2b 2b -a C .1a -b D.1b -a9、计算1122---x x x 的正确结果是( )A .1+x B .112-+x x C .11-x D .1-x 10、化简a 2a -1-(a +1)的结果是( )A.1a -1 B .-1a -1 C .2a -1a -1 D .-2a -1a -1 11、化简x x 2+2x +1÷(1-1x +1)的结果是( )A.1x +1 B.x +1xC .x +1D .x -1 12、将分式12a -b a +0.5b中分子与分母的各项系数都化成整数,正确的是( ) A.a -2b 2a +b B.a -b 2a +b C .2a -2b 2a +b D.a -b a +b 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中,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13.分式1ab 2、53a 2c的最简公分母是 ,通分为 、 ; 分式1a 2-1、2a 2-a的最简公分母是 ,通分为 、 . 14、若分式x -3x2的值为负数,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5.化简:(2m m +2-m m -2)÷m m 2-4= . 计算:2x +3+23-x +2x +18x 2-9= . 16.如果实数x 满足x 2+2x -3=0,那么代数式(x 2x +1+2)÷1x +1的值为 . 17、已知1x -1y =3,则分式2x -3xy -2y x +2xy -y的值 .18、分式1x 2-2x +m不论x 取何实数总有意义,则m 的取值范围 . 三、解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19.对分式a 2-b 2a +b的变形: 甲同学的解法是:a 2-b 2a +b =(a +b )(a -b )a +b=a -b ; 乙同学的解法是:a 2-b 2a +b =(a 2-b 2)(a -b )(a +b )(a -b )=(a 2-b 2)(a -b )a 2-b 2=a -b. 请判断甲、乙两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0、通分:(1)x 2y 与23xy 2; (2)2n n -2 与3n n +3; (3)4a 5b 2c ,3c 10a 2b 与5b -2ac 2.四、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21.通分:(1)1x 2-4,34-2x ; (2)x -y ,2y 2x +y ; (3)29-3a ,a -1a 2-9,9a 2-6a +9.22、化简:(1)34433922--+-÷⎪⎭⎫ ⎝⎛+-+-x x x x x x (2)m m m m m 1)1121()2(-+++-÷+-(3))252(231--+÷---y y y y y (4)()222122421x x x x x x ++⎛⎫+-- ⎪--+⎝⎭23、化简: (1)235(2)362a a a a a -÷+---. (2)1)111(22-÷+-+-x x x x(3)2212111x x x x x -⎛⎫÷-+ ⎪--⎝⎭ (4)228161212224x x x x x x x -+⎛⎫÷-++ ⎪+++⎝⎭24.先化简,再求值:(1-1x +1)÷x -2x +1,从-1,2,3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为x 值代入.五. 解答题:(本题共2题,共22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25.阅读理解:若1-3x x 2-1=M x +1+N x -1.试求M 、N 的值. 解:等式右边通分,得M x -1+N x +1x +1x -1=M +N x +N -M x 2-1,依题意,得⎩⎪⎨⎪⎧ M +N =-3N -M =1,解得⎩⎪⎨⎪⎧ M =-2N =-1.依照上题解法,解答下题.已知5x -4x -12x -1=A x -1+B 2x -1.试求A 、B 的值.26. (1)先化简,再求值: 221241442a a a a a a a -+⎛⎫⎛⎫-÷-⎪ ⎪-+-⎝⎭⎝⎭,其中a 是满足不等组⎩⎨⎧>>-3227a a 的整数解.(2)先化简,再求值:221025161(3)335x x x x x x x -+÷-+++++,其中x 满足221050x x +-=.。

第十五章 15.2 15.2.2 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

第十五章 15.2 15.2.2 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30日星期一2021/8/302021/8/302021/8/30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302021/8/30August 30,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
解:原式=(x+5)10(x x-5)-(x+5)2(x x-5)=
(x+5)8(x x-5), 解不等式得-5≤x<6,取 x=0, 则原式=0.
9. 已知: (x2+y2)-(x-y)2+2y(x-y)÷4y=1, 求4x24-x y2-2x+1 y的值. 解:由已知得 x-12y=1, 原式=2x1-y=12.
∴A--3AB-=B1, =5,解得
A=-1, B=-2.
1. (2017·滨州)观察下列各式:1×23=11-13,2×24=12- 14,3×25=13-15,
… 请利用你所得结论,化简代数式1×13+2×14+3×15+… +n(n1+2)(n≥3 且 n 为整数),其结果为
3n2+5n 4(n+1)(n+2) .

知识点 同分母分式加减

15.2.2分式的加减

15.2.2分式的加减

例7
计算
解:原式
a b 2a 1 . a b b 4 b 4 a 1 a 4
b a b b b 4a 2 4a 2 2 b a b b
2 2
2
4a 2 4a a b b2 a b 4ab 2 b a b 4a . 2 ab b
x 2 x 1 x 4 (2) 2 . 2 x x 2x x 4x 4
x2 x 1 x 解:原式 2 x x 2 x 2 x 4 x 2 x 2 x x 1 x 2 x4 x x 2 x2 4 x2 x x x 2 1
比如 :
3 1 如何计算? a 4a
2、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c
例 6:
1 1 2 p 3q 2 p 3q
2 p 3q 2 p 3q 2 p 3q 2 p 3q 2 p 3q 2 p 3q 2 p 3q 2 p 3q 2 p 3q 2 p 3q 4p 2 2 4 p 9q
2
x 2
2
.
x y x 2 y2 2 . 1. 即时练习:计算 x 2 y 2x y 2.计算:(1) 5 x 5
2
; x2 x 2 2x 4
2
(2 ) x 1 2 x 1 1 . x x 1 x 1 x 1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解题 中应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你对同学有哪些温 馨提示?
1.知识上:学习了分式的混合运算. 2.方法上:通过类比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 序,得知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分数 是一样的.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解:原式=-xx-+22
(2)a+a 1·(a+2a1)2-(a-1 1-a+1 1). 解:原式=4a2a-2-4a1-2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12.(2016·巴中)先化简:x2-x2+2xx+1÷(x-2 1-1x),然后再从-2<x≤2 的 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 x 的整数值代入求值.
(2)(3ba)2·3a+1 b-ba÷b3; 解:原式=-3ab3+a b2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3)(2016·成都)(a+a 2+a2-1 4)÷aa- +12; 解:原式=aa--12
(4)(2016·重庆)x2x+2+4x2+x 4÷(2x-4+xx2). 解:原式=x-1 2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9.(2016·北京)如果 a+b=2,那么代数(a-ba2)·a-a b的值是( A )
A.2
B.-2
1 C.2
D.-12
10.李明同学从家到学校的速度是 a 千米/小时,沿原路从学校返回家的速
2ab 度是 b 千米/小时,则李明同学来回的平均速度是 a+b
(用含 a,b 的式子表示)
千米/小时.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精ppt分式的混合运算(PPT优秀课件 )
11.(习题 6 变式)计算: (1)(2016·聊城)(xx2+-84-x-2 2)÷x2-x-4x4+4;

15.2.2分式的加减

15.2.2分式的加减

【例1】计算 : (1) x2 9
x3 x3
(2) x2 1 x 2 3x 2 x1 x1 x1
(3)
2
xy3 x2 y
2
4
xy3 x2 y
5
7
2 x2
xy y
3
解: (1) x2 9 x3 x3
x2 9 •
x3 ( x 3)( x 3)
x3 x3
(2) x2 1 x 2 3x 2 x1 x1 x1
a(a b) b(a b) (a b)(a b)
a2 a2
b2 b2
分母不同, 先化为同分
母.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步骤
1.找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2.通分: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的 化为同分母; 3.根据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法则进行计 算.
小练习
计算.
(1)
7 6x2
y
2
先找出最7简y公分4母x ,再
A x1
B ,则A=__-__2__, x 1
B=___-__1__.
6.计算.
y2 3z (1) 4x2 x
(2)1 1 a2
y2 12xz 4x2
a 1 a2
(3)
3x x3
x
x
3
x x2
9
2x 12
7.计算
4 x2
4
2
1
x
,并求当 a = -4
时原式的值.
解:
4
1
x2 4 2 x
1200 x 14400 1200 x x( x 12)
14400 x( x 12)
因此 , 实际修建这条盲道的工期比原计划缩短了 14400 天.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2 分式的运算 15.2.3 整数指数幂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2 分式的运算 15.2.3 整数指数幂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2 分式的运算 15.2.3 整数指数幂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分式的运算”中的第15.2.3节“整数指数幂”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等基础知识后进行的,是分式运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理解整数指数幂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运用整数指数幂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难以将整数指数幂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关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整数指数幂的应用价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理解整数指数幂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整数指数幂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整数指数幂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规则,并将整数指数幂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整数指数幂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总结运算规则。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清丰县X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课件

清丰县X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课件

考点三 : 勾股定理的应用 14.(2019·南京)无盖圆柱形杯子的展开图如下图.将一根长为20 cm的细 木筷斜放在该杯子内 , 木筷露在杯子外面的部分至少有___5__ cm.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 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C.在△ABC 中,若 a=35 c,b=45 c,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D.在△ABC 中,若 a∶b∶c=3∶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8.在△ABC中 , AB=n2+1 , AC=2n , BC=n2-1(n>1) , 那么这个三角形
是( C)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5.如下图 , 铁路MN和公路PQ在点O处交汇 , 公路PQ上有一点A距离O点 240 m , 点A到MN的距离是120 m.如果火车行驶时 , 周围200 m以内会受到 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上沿ON方向以72 km/h的速度行驶时 , A 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是多少 ?
解 : 作AD⊥MN于点D , 并作AB=AC=200 m交MN于点B , C.因为AD=120 m , 所以BD=160(m) , BC=160×2=320(m)=0.32(km) , t=0.32÷72×3600 =16(s).答 : A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是16 s
解 : 〔2〕 500 500 (a-1)2 a2-1
=
500
a2-1
(a-1)2 500
= a+1 . a -1
所以,“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
“丰收1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
a a
+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5.1 分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1.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使分式有意义时分母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或字母之间的相互关系.2.在经历探索、思考、类比的过程中,体会分式的意义,感受分式是刻画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模型.3.进一步增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使分式有意义时分母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判别方法.【教学难点】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下,分式值为0的字母的取值情况.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小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教学说明】章前画面和上述问题可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数学.对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最后选取学生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及时提出新问题.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刚才大家通过探讨,获得到100602020v v+-,这样的式子,它们是整式吗?如果不是,区别在哪里?思考1(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为;若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则宽应为;(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的容器中,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应为.思考2 式子S/a、V/S与10/7,200/33有什么区别?它们与10060 2020v v+-,有什么共同点?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感受整式与分式、分式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形成对分式的概念的理解.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巡视全场,引导学生关注所给式子的分子,分母的特征,此时可类比分数分子、分母进行描述.分式: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 叫做分式.问题2(1)使分式11x-有意义,则x的取值有什么要求?(2)使分式A/B有意义,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然后相互交流,教师再予以总结.【归纳结论】使分式A/B有意义时,必有B≠0.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指出下列各式中的整式与分式:【教学说明】教师总结判断分式的依据: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这里要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x/π是整式.例2填空:(1)当x时,分式23x有意义?(2)当b时,分式153b-有意义?(3)当x ,y 满足关系 时,分式x y x y +-有意义? (4)当x 时,分式231x x + 有意义? 解:(1)由题意有:3x ≠0,故x ≠0,所以当x ≠0时,分式23x 有意义;(2)由题意有:5-3b ≠0,故b ≠5/3,所以当b ≠5/3时,分式153b -有意义;(3)由题意有x-y ≠0,故x ≠y ,所以当x ≠y 时,分式x y x y+-有意义;(4)由题意有x 2+1≠0,因为x 2≥0,x 2+1≥1,故x 为任何数时,分式231x x +有意义.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选取一、两名同学汇报自己的结论,师生共同评论.评析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3)、(4)小题进行反思,巩固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认识.例3什么条件下,下列分式的值为0?(1)1x x - ;(2)23m n m n-+ ;(3)()236x x x x --- . 解:(1)由题意有:x-1=0,∴x=1.当x=1时,分母x ≠0,所以当x=1时,分式1x x-的值为0; (2)由题意有:2m-3n=0,∴m=32n ,∴m+n=52n ,又m+n ≠0,即52n ≠0,∴n ≠0,从而在m=32n ≠0时,分式23m n m n-+的值为0; (3)由题意有:x(x-3)=0,∴x=0或x=3,当x=0时,分母x 2-x-6=-6≠0,当x=3时,x 2-x-6=9-3-6=0,故使分式()236x x x x ---的值为0时,x 的值为x=0. 【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讲清楚使分式=0时所必须的条件是:分子=0且分母≠0,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探讨三个问题的结论时,感知分式有意义是确定分式的值的前提条件,然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再由老师给予完整解答,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与反思中巩固所学知识.在完成上述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4练习,以巩固知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问题都可由学生自己总结,选取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系统地对本节知识进行回顾与思考,针对学生的疑问,可当堂予以解释,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的内容较少,比较贴近实际生活,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分式,能区分整式与分式,对保证分式有意义、分子分母要同时满足什么条件能很准确地指出来.此外,分式的值为0时分子分母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教学中可以多出具一些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去感知.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依据分式的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运算.2.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并总结出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用分式的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教学难点】在分式通分时找几个分母的公分母是关键,在分式的约分时应注意将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思考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成立吗?为什么?【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分式性质的初步认识.教学时,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新知.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一)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A A C A A CB BC B B C÷==÷,(A、B、C均为整式,且C≠0)试一试【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完善答案.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通过分子(或分母)的变化特征,来获得分母(或分子)的变化思路,为后面的分式约分和通分作好铺垫.2.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或分母都不含有“-”号:3.不改变分式的值,将下列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教学说明】2、3两道小题均由学生自主完成,相互交流.教师在学生处理第2题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法则得到商的符号来完成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的处理办法,第3题应引导学生运用分式性质在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合适倍数来达到目的,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二)分式的约分分式的约分:把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的过程叫做分式的约分,如由2122x x x x =--,就是分式的约分. 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中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分式的约分,一般要约去分子和分母中所有公因式,使所得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整式.【教学说明】上述定义或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分数的约分和前面的1(1)小题进行说明,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理性思考,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维方法.试一试4.约分:【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探索问题结论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1)找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是否彻底,是否考虑了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系数;(2)是否注意到分式的符号的变化;(3)约分是否彻底等,对所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做好个别指导,最后师生共同讨论,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对比自己的解答,进行必要的反思.(三)分式的通分思考:联想分数的约分,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呢?试一试5.将下列分式通分:【分析】(1)把分式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而确定最简公分母通常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①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系数;②各个分母中所有不同的因式均作为公分母中的一个因式;③所有因式的指数以它的最高次幂作为公因式中该因式的指数.【教学说明】教学时,给几分钟时间先让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在学生出现思维盲区时,教师给予详细分析,边讲边演示,在思维的激烈碰撞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分式通分的认识.三、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知识是难以把握的?你有何想法?【教学说明】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回顾本节学过的知识点有哪些,怎样利用分式的性质来化简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怎样将分子、分母中的系数化成整数,如何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在约分和通分时最关键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等等,进一步深化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8练习以及习题14.1中的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可利用“猜想和验证”的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教师应注重提高在验证、交流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率,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可能普遍会感觉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不主动,从而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巩固练习环节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练习密度,最好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份练习纸,这样能确保达到一定的练习量.15.2 分式的运算15.2.1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能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2.在经历探索、类比、归纳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3.在类比分数乘除法运算法则获得分式乘除法法则中,让学生体验由数到式的数学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能用它来进行分式乘除法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能力.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观察下列算式:由上述算式,我们知道,分数的乘法法则是;分数的除法法则是.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教学说明】让学生直接由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感知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类比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可以发现分式的乘除法也有相同的运算法则.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把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式子可表示为:···a d a db c b c=.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可表示为:···a d a c a cb c b d b d÷==.【教学说明】分式的乘除法则可由学生类比分数得到结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新知;教师不必直接给出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进一步地展示下面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问题【教学说明】在教学时,上述三个问题教师可延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逐一思考,获得结论.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分别选派2~3名学生上黑板演示,师生共同评析.在问题1中,着重于除式是整式情形,这时应引导学生先将整式看作分母为1的式子来参与计算;问题中侧重于运算结果应予以约分化简,必须是最简分式时才算运算结束;问题3侧重于分式的分母、分子是多项式情形,此时应注重于分解因式,以便于约分化简,整个过程都应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的.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分析】本题是分式乘除法,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运用法则,而分式乘除法实质就是约分.【教学说明】本例仍由学生自主探究,抽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同寻求解题方法,完成解题过程.在完成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P138练习第2、3题,在这个过程中,仍可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予以点评.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其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m、n时,水面的高为多少?2.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b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教学说明】这两个题可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教师应关注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模型的能力及是否能正确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来完成解答.【答案】可参见教材P135问题1、问题2的解答.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解决具体问题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分式的乘除不是特别难上的课,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拿乘法来说,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约分再乘;另一种是先乘再约分.一般应这样处理:如果分子分母全是单项式,就用先乘后约分的方法;如果分子分母含有可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就先约分后相乘.当然两种方法并不一定非得有固定的模式,你觉得哪种容易接受就选择哪种.并且在约分时应教给学生一个不容易错的方法,就是约分后把每个约好的式子写在原来的上(分子)下(分母)方,不约的照抄,最后就看写着结果再相乘,既不容易漏乘,也不容易多乘.分式除法可转变为分式乘法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努力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式乘除的意义.由于练习计算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第2课时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分式的乘方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用它们进行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2.理解分式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关分式乘方的运算.3.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思考,感受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分式乘方运算方法,进一步增强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4.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发展严密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能力.【教学难点】分式乘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如何进行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呢?试一试参见教材P138例4.想一想小明同学在计算xy÷yx·xy时,其过程如下:原式=xy÷1=xy,你认为他的计算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延时展示上述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对分式乘除法法则的理解,体会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结论给予恰当评析,肯定学生的成绩,对出现的疑问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38“思考”.【归纳结论】参见教材P138最后一段.【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形成认知,从而感受分式乘方的意义.试一试计算:【教学说明】选派两名同学上黑板计算,其余同学在座位上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最后全班同学一道对两位同学的演示结果进行评析,教师应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完善认知.【归纳结论】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计算:(1)参见教材P139例5第(2)小题;(2)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2)小题.【分析】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对一些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予以强调,如(-c2d)2=-c4d2或c2d2,(-3c)3=-9c3等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1题.2.计算:(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1)小题;(2)参见教材P146第3题第(4)小题.【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小题,然后相互交流,有时间的话,教师予以评价,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新知.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谈谈你的看法,并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由于前面学生已对分式的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可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一方面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另一方面类比前面分式的乘除.教学时,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15.2.2 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能用它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2.经历探究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感受分式的加减法也是实际需要,进而掌握分式的加减方法.3.进一步增强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锻炼数学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即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参见教材P139“问题3”.问题2参见教材P139“问题4”.【教学说明】让学生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思考,得出算式分别为11)3(n n ++ 和322121()s s s s s s --- ,教师巡视,对不能尽快得出算式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让学生能自主分析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40“思考”.【归纳结论】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教学说明】在师生共同探讨获得分式加减法法则后,教师应强调以下两个问题:①分式加减的最后结果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化为最简分式;②异分母分式加减时,一定要先确定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化为同分母分式后再进行加减法运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 参见教材P140例6.解:参见教材P140例6“解”部分.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参见教材P141“练习”.【教学说明】第1题只须与学生核对答案即可,而第2题建议选三名中等成绩同学上黑板演示,其它同学独立探究,然后师生共同评析三位同学的演算过程,在评讲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强调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如(1)中的最简公分母;(2)中化为同分母分式后分子应适时添加括号,(3)中应先将22a a b- 化为()()a a b a b +- ,再通分等.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在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时,应关注哪些问题?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用问题形式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教师可采用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来完成.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类比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通过将分式中的字母赋值,从而把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推及到分式的加减运算.整个过程中既有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也有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此外还可以通过把例题的再加工,使学生把错误暴露出来,引起他们的共鸣,而这些课堂内学生的差错会成为学生自己可贵的复习资料.接着可出些不同类型的题,让学生再次经历分式的加减运算过程,强化技能,以达到熟练的程度.第2课时分式的混合运算1.进一步掌握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2.能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3.在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思考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分式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分式乘除、加减、乘方等解决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在运算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2在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时,你认为应该怎样做?谈谈你的想法.【教学说明】问题1的设置在于巩固上节课学过知识,并能用它解决本节问题,起承上启下作用;问题2则是让学生联想到分式乘除、分式加减法则是类比分数而得到的,因而可类比得到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在探讨中形成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上述两个例题都应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试试,然后教师再予以评讲,例1的(1)题侧重于展示分式的混合运算方法;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而第(2)题进一步强调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应先做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教学说明】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教师再行讲解.例1中计算(x2+xy+y2)(x-y)时,若已掌握公式(a2+ab+b2)(a-b)=a3-b3,可直接写出结果x3-y3,如果不知道此公式,可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例2中含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这里教师应该强调:选择一个值代入时,一定要使原代数式有意义,即不能选x为0,1这两个值.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2.在一块a公顷的稻田上插秧,如果10个人插秧,要用m天完成;如果一台插秧机工作,需比10个人插秧提前3天完成.一台插秧机的工作效率是一个人工作效率的多少倍?【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时,对有困难同学给予指导,最后予以评讲,让学生在自查中反思,积累解题经验和方法.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让学生对照上述两个问题自我反思,既系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又查找问题所在,在与同伴交流中加深认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加减和乘方混合运算,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时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类比前面不含乘方的混合运算.例题的讲解旨在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当然,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演算并暴露问题,再指出问题所在,为后面的教学提供较好的对比分析材料.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多。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以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一节内容在分式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后续分式方程和不等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对分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混合运算方面,可能会存在运算顺序混乱、对运算规则理解不深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加深对运算规则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解决分式混合运算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理解并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式混合运算的规则。

2.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运算规则的应用。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及时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涵盖分式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

2.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步骤和结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售价是多少?让学生尝试用分式混合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讲解分式混合运算的规则,通过PPT展示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检验掌握情况。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分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给其他同学。

洪泽县第八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分式的乘方及

洪泽县第八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分式的乘方及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1.进一步熟练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混合运算.2.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规律,并能运用乘方规律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重点分式的乘方运算,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合运算. 难点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合运算,以及分式乘法、除法、乘方运算中符号的确定.一、复习引入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用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乘方的意义: a n=a·a·a·…·a(n 为正整数). 二、探究新知例1(教材例4) 计算2x 5x -3÷325x 2-9·x5x +3. 解:2x 5x -3÷325x 2-9·x 5x +3=2x 5x -3·25x 2-93·x 5x +3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2x23.(约分到最简公式) 分式乘除运算的一般步骤: (1)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2)分子、分母中能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3)确定分式的符号,然后约分; (4)结果应是最简分式.1.由整式的乘方引出分式的乘方,并由特殊到一般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1)(a b )2=a b ·a b =a 2b2;↑ ↑由乘方的意义 由分式的乘法法则 (2)同理:(a b )3=a b ·a b ·a b =a 3b3; (a b )n =a b ·a b ·…·a b n 个=a ·a ·…·an 个b ·b ·…·bn 个 =a nb n . 2.分式乘方法则:分式:(a b )n =anbn .(n 为正整数)文字叙述:分式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3.目前为止,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都有什么?(1)a n ·a n =a m +n ;(2)a m ÷a n =a m -n;(3)(a m )n =a mn ;(4)(ab)n =a n b n; (5)(a b )n =a nb n .三、举例分析 例2 计算: (1)(-2a 2b 3c)2;(2)(a 2b -cd 3)3÷2a d 3·(c 2a )2. (3)(-x 2y )2·(-y 2x )3÷(-y x )4;(4)a 2-b 2a 2+b 2÷(a -b a +b)2. 解:(1)原式=(-2a 2b )2(3c )2=4a 4b 29c 2; (2)原式=a 6b 3-c 3d 9·d 32a ·c 24a 2=-a 3b38cd 6;(3)原式=x 4y 2·(-y 6x 3)·x 4y4=-x 5;(4)原式=(a +b )(a -b )a 2+b 2·(a +b )2(a -b )2=(a +b )3(a -b )(a 2+b 2). 学生板演、纠错并及时总结做题方法及应注意的地方:①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应注意运算顺序,但在做乘方运算的同时,可将除变乘;②做乘方运算要先确定符号.例3 计算:(1)b 3n -1c 2a 2n +1·a2n -1b3n -2;(2)(xy -x 2)÷x 2-2xy +y 2xy ·x -y x2;(3)(a 2-b 2ab )2÷(a -b a )2.解:(1)原式=b 3n -2·b ·c 2a 2n -1·a 2·a 2n -1b 3n -2=bc 2a2; (2)原式=-x (x -y )1·xy (x -y )2·x -yx 2=-y ;(3)原式=(a +b )2(a -b )2a 2b 2·a 2(a -b )2=a 2+2ab +b2b2. 本例题是本节课运算题目的拓展,对于(1)指数为字母,不过方法不变;(2)(3)是较复杂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要进一步让学生熟悉运算顺序,注意做题步骤.四、巩固练习教材第139页练习第1,2题.五、课堂小结1.分式的乘方法则.2.运算中的注意事项.六、布置作业教材第146页习题15.2第3题.分式的乘方运算这一课的教学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方的运算方法,然后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得出分式的乘方法则.在讲解例题和练习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家都参与进来,提高学习效率.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一、选择题:1、以下面每组中的三条线段为边的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5cm ,12cm ,13cm B 5cm ,8cm ,11cm C 5cm ,13cm ,11cm D 8cm ,13cm ,11cm2、⊿ABC 中,如果三边满足关系2BC =2AB +2AC ,则⊿ABC 的直角是( ) A ∠ C B ∠AC ∠BD 不能确定3、由下列线段组成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7,b=25,c=24 B a=2.5,b=2,c=1.5 C a=45,b=1,c= 32 D a=15,b=20,c=254、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b c b a 2)(22=-+,则此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5、小红要求△ABC 最长边上的高,测得AB =8 cm ,AC =6 cm ,BC =10 cm ,则可知最长边上的高是6.满足下列条件的△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 2=c 2-a 2B.a ∶b ∶c =3∶4∶5C.∠C =∠A -∠BD.∠A ∶∠B ∶∠C =12∶13∶157.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5,6,7B.1,4,9C.5,12,13D.5,11,128.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分别为:32,42,x 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 2的值是A.42B.52C.7D.52或79.如果△ABC 的三边分别为m 2-1,2 m ,m 2+1(m >1)那么A.△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m 2+1 B.△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2 为mC.△ABC 是直角三角形,但斜边长需由m 的大小确定D.△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m+1,m+2,m+3,则当m= ,它是直角三角形。

海丰县一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 分式 15.2 分式的运算15.2.2 分式的加减第2课时 分

海丰县一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 分式 15.2 分式的运算15.2.2 分式的加减第2课时 分

第2课时分式的混合运算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你还记得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吗?分式的混合运算是否类似呢?2.学习目标:(1)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能从数的四则运算类比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2)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3.学习重、难点:重点: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确定.难点:通分和约分在计算中的运用.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41页例7.(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回忆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然后思考分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4)自学参考提纲:①有乘方运算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②例7中计算顺序是先乘方,再乘除,后减法③计算结果中如果分子与分母中有公因式,应约去公因式,化成最简分式.2.自学: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能从例题计算的每一步中总结出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②差异指导:对部分运算顺序不清的学生引导阅读和总结.(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帮助.4.强化:(1)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2)计算: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41页例8.(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认真阅读计算的每一步变形方法及依据,总结分式混合运算的思路和方法步骤要点.(4)自学参考提纲:①计算(1)题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m+2+52m的最简公分母是2-m.②计算(2)题中,括号内的分母是多项式,应先因式分解,这样便于确定最简公分母,然后进行通分,再相减,最后将除法统一成乘法,约分后得出结果.2.自学:学生边看例题边围绕自学提纲进行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看懂例题中每步计算的依据及方法.②差异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将括号内分式进行通分.(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帮助.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代表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及不足进行总结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一、基础巩固(60分)1.计算:二、综合应用(20分)三、拓展延伸(20分)1.起重机的底座、人字架、输电线路支架等,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很多物体都采用三角形结构,是利用三角形的__________.2.有下列图形: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直角三角形;④平行四边形.其中具有稳定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3.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BC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_________.4.要使五边形木架(用5根木条钉成)不变形,至少要钉上_________根木条.5.铁栅门和多功能挂衣架能够伸缩自如,是利用四边形的_________.6.在建筑工地我们常可看见如图7-31所示,用木条EF固定矩形门框ABCD的情形.这种做法根据(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三角形的稳定性D.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7.探究:如图,用钉子把木棒AB、BC和CD分别在端点B、C处连接起来,用橡皮筋把AD连接起来,设橡皮筋AD的长是x,(1)若AB=5,CD=3,BC=11,试求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在(1)的条件下要围成一个四边形,你能求出x的取值范围吗?答案:(1)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由折叠示意图b的第三个图形和第四个图形可知,在折叠过程中有:AB+AD=CD+BC,即6+AD=15+30,AD=39[ ]参考答案:1. 稳定性 2.③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2 5.不稳定性6.C7. (1)最大值为19,最小值为3 (2)3<x<19正方形由于正方形的性质特征和判定方法较多,教科书中没有明确列举,因而教学时要注意:1.通过“大家谈谈”,让学生摘清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关系。

永丰县三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 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15.2.1 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 分式的

永丰县三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 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15.2.1 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 分式的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1.理解并记住分式乘方的法则.(重点)2.能运用乘方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运算.(重点)3.能分清乘方、乘除的运算顺序,进行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难点)一、情境导入复习乘方的意义:a m=a ×a ×a ×a ×…×a,\s \do 4(m 个)) (m 为正整数),指出底数a 可以代表一个数,一个整式或代数式,也可以是一个分式,当底数为分式,m 为正整数时,(b a)m表示分式的乘方.那么,分式的乘方怎么计算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计算:a -1a +2·a 2-4a 2-2a +1÷1a 2-1.解析:先将除法变为乘法,再根据分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解:原式=a -1a +2·(a +2)(a -2)(a -1)2·(a +1)(a -1)1=(a -2)(a +1)=a 2-a -2. 方法总结:分式乘除混合运算要注意以下几点:(1)利用分式除法法则把除法变成乘法;(2)进行约分,计算出结果.特别提醒:分式运算的最后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探究点二:分式的乘方【类型一】 分式的乘方运算下列运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 .(8a 2bx 26ab 2x )2=(4ax 3b )2=16a 2x 29b2B .[-(x 32y )2]3=-(x 32y )6=-x 1864y 6C .[y -x (x -y )2]3=(1y -x )3=1(y -x )3D .(-x n y 2n )n =x 2ny3n解析:A 、B 、C 计算都正确;D 中(-x n y 2n )n =(-1)n xn 2y 2n 2,原题计算错误.故选D. 方法总结:分式的乘方就是分子、分母分别乘方,最后化为最简分式.【类型二】 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计算:(1)(-x 2y )2·(-y 2x )3·(-1x)4;(2)(2-x )(4-x )x 2-16÷(x -24-3x )2·x 2+2x -8(x -3)(3x -4). 解析:(1)先算乘方,然后约分化简,注意符号;(2)先算乘方,再将除法转换为乘法,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化简.解:(1)原式=x 4y 2·(-y 6x 3)·1x 4=-y 4x3;(2)原式=(x -2)(x -4)(x +4)(x -4)·(3x -4)2(x -2)2·(x -2)(x +4)(x -3)(3x -4)=3x -4x -3. 方法总结:进行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时,要严格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注意结果一定要化成一个整式或最简分式的形式.【类型三】 分式乘方的应用通常购买同一品种的西瓜时,西瓜的质量越大,花费的钱越多,因此人们希望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们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匀的,西瓜的皮厚都是d ,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V =43πR 3(其中R 为球的半径),求:(1)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各是多少?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是多少?解析:(1)根据体积公式求出即可;(2)根据(1)中的结果得出即可;(3)求出两体积的比即可.解:(1)西瓜瓤的体积是43π(R -d )3;整个西瓜的体积是43πR 3;(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是43π(R -d )343πR 3=(R -d )3R 3.方法总结:本题能够根据球的体积,得到两个物体的体积比即为它们的半径的立方比是解此题的关键.【类型四】 分式的化简求值化简求值:(2xy 2x +y )3÷(xy 3x 2-y 2)2·[12(x -y )]2,其中x =-12,y =23. 解析:按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化简,再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原式=8x 3y 6(x +y )3·(x +y )2(x -y )2x 2y 6·14(x -y )2=2x x +y .将x =-12,y =23代入,得原式=-6.方法总结: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将原式化为最简形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三、板书设计分式的乘方1.分式乘方的法则: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2.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在分式乘方的教学中,通过回忆乘方的定义,让学生利用乘方的定义和分式的乘除法则进行一些具体的计算,进而归纳出分式的乘方法则,再通过一组练习加深对乘方法则的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对运算法则的推理过程占了相当多的时间,因此,对基本法则的理解和熟练程度还有待在后续的练习中予以加强.12.2 一次函数第6课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初步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2.了解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和联系.【重、难点】重点:运用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一次函数问题.难点:运用一次函数的图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新知预习】1. 已知一次函数y=2x-3,(1)当x取什么值时,一次函数y=2x-3的值是0;(2) 当x取什么值时,一次函数y=2x-3的值是正数;(3)当x取什么值时,一次函数y=2x-3的值是负数?【导学过程】一、活动问题1:一根长25cm的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挂物体(2)画出函数图像;(3)求出这根弹簧在所允许的限度内所挂物体的最大质量;(4)请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这根弹簧在所允许的限度内所挂物体的最大质量?问题2:已知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1)根据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求出2x+4=0的解;(2)根据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求出2x+4>0的解集;(3)根据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求出2x+4<0的解集?问题3:一辆汽车行驶35km 后,驶入高速公路,并以105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xh .(1) 请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用一次函数来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2) 请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3) 请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的问题,并解答?二、例题1.已知函数y =32x +3,先画出函数的图像,再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当x 取哪些值时,函数值y 等于0、大于0、小于0?(2)在函数图象中,y 值等于0的点在什么位置;(3)y 值大于0的点对应的横坐标在什么范围;(4)y 值小于0的点对应的横坐标在什么范围?2.已知y 1=-x+1,y 2=4x-2,当x 取何值时,(1)y 1=y 2;(2)y 1>y 2;(3)y 1<y 2?【反馈练习】1.已知函数y 1=2x -4与y 2=-2x +8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回答问题: (1)x 取何值时,2x -4>0; (2)x 取何值时,-2x +8<0; (3)当-4≤x ≤8,求y 1的范围; (4)当-4≤y 2≤8,求x 的范围?第3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知识与技能]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 , 理解并掌握用边、対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式.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式和性质来解决问题.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式来研究问题.[过程与方式]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定条件的探索过程 , 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和表述能力.[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 以及严谨的书写表达 , 体会几何思维的真正内涵.[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教学难点]几何推理方式的应用.(一)创设情境 , 导入新课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 , 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 , 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 , 你能帮他想出一些方式来吗?[教学说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 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以使学生印象深刻.(二)合作探究 , 探索新知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有两组対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测、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 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式?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式吗?3.从探究中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式1 两组対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方式2 対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CD , 将它们平行放置 , 再用两根木条BC、AD加固 , 得到的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结论 : 一组対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学说明]学生先动手实际操作 ,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拼接画出相应的图形 , 先观察图形 , 再进行证明 , 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 , 在总结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图形进行 , 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式.(三)例如讲解 , 掌握新知例已知 : 如以下图 , □ABCD中 , 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 求证 : BE=DF.[分析]证明BE=DF , 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 也可以证明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 比拟方式 , 可以看出第二种方式简单.证明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 , AD=BC.∵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DE∥BF , 且DE=12AD , BF=12BC.∴DE=B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対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E=DF[教学说明]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 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 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 ; 题目虽不复杂 , 但层次有三 , 且利用知识较多 , 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明思路.(四)练习反馈 , 巩固提高1.在四边形ABCD中,AB=4 , BC=5 , 当CD=_______ , DA=_______时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如以下图 , AC是四边形ABCD的対角线 , ∠1=∠2,要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第2题第3题3.如以下图 , AD是△ABC的中线 , CF , BE分别垂直于AD , 垂足分别为F , E , 那么四边形BECF是______________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 : 如以下图 , 在□ABCD中 , BN=DM,BE=DF.求证 : 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答案]1.4;5 2.∠3=∠4等3.平行四边形対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解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MDF=∠NBE,又∵BN=DM,BE=DF∴△MDF≌△NBE(SAS),∴EN=MF,∠BEN=∠DFM,∴∠MFE=∠NEF,∴MF∥EN,∴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教学说明]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 教师要提醒学生先观察图形 , 再结合条件 , 选择合适的判定方式.(五)师生互动 , 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画法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尤为重要 , 同学们要掌握好.[教学说明]用图表的形式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总结 , 教师要求学生分清性质和判定 , 并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现行教材中的定理教学 , 多数是沿用〞定义—定理—证明—应用〞这样的模式.按照这样的程序去教学 , 教学的结果往往只限于几条枯燥乏味的结论.长此以往 , 学生不易引起兴趣 , 教师也感到索然无味.怎么才能把兴趣还给学生 , 把信心留给教师 , 使课堂散发出魅力和活力 , 使学生得到思考的乐趣和机会 , 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所在呢?本节课的设计是让定理的教学充分展现知识的发生 , 发展过程.既対定理的产生有探索过程 , 又対论证方式有发现过程 , 既教发现 , 又教证明.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 以学生为主体 , 让学生自主探究 , 在探究的教程中 ,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 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 由学生充分的动脑 , 动口 , 动手完成知识的迁移 , 通过探索式证明学习 , 开拓学生的思路 ,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 通过尝试的过程中 , 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7。

15.2.2分式的加减教案

15.2.2分式的加减教案

15.2.2分式的加减教案篇一:15.2.2《分式的加减--1》教案12篇二:15.2.2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一)许镇中心初中电子备课教学设计篇三:15.2.2《分式的加减--2》教案12篇四:15.2.2分式的加减教案20XX0108《15.2.2分式的加减》导学案123篇五:20XX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15.2.2分式的加减教案(新版) 分式的加减一、教学目标:(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二、重点、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2.难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1.P15问题3是一个工程问题,题意比较简单,只是用字母n天来表示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时间,乙工程队完成这一项工程的时间可表示为n+3天,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这样引出分式的加减法的实际背景,问题4的目的与问题3一样,nn?3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2.P15[思考]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让学生自己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3.P16例6计算应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所以要补充分子是多项式的例题,教师要强调分子相减时第二个多项式注意变号;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15.2.2分式的加减教案)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没有涉及分母要因式分解的题型.例6的练习的题量明显不足,题型也过于简单,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题,以供学生练习,巩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4)P17例7是一道物理的电路题,学生首先要有并联电路总电阻R 与各支路电阻R1,R2,?,Rn的关系为1?1?1?????1.若知道这个公式,就比较容易地用含有R1的式子RR1R2Rn表示R2,列出1?1?RR11,下面的计算就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了,得到R1?5012R1?50,再利用倒数的概念得到R的结果.这道题的数学计算并不难,但是物理的知?RR1(R1?50)识若不熟悉,就为数学计算设置了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教师在讲这道题时要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掌握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的情况,可以考虑是否放在例8之后讲.四、课堂引入1.出示P15问题3、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答案.引语: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2.下面我们先观察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请你说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法则吗?3.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4.请同学们说出确定方法吗?五、例题讲解(P16)例6.计算[分析]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是多项式时,第二个多项式要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补充)例.计算(1)111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你能说出最简公分母的,,234222xy3xy9xyx?3yx?2y2x?3y??x2?y2x2?y2x2?y2[分析]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强调分子为多项式时,应把多项事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加运算,结果也要约分化成最简分式.解:x?3yx?2y2x?3y??x2?y2x2?y2x2?y2(x?3y)?(x?2y)?(2x?3y)x2?y22x?2y22x?y2(x?y)(x?y)(x?y)2x?y11?x6??2x?36?2xx?9====(2)[分析]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先把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解:11?x6??2x?36?2xx?9=11?x6??x?32(x?3)(x?3)(x?3)2(x?3)?(1?x)(x?3)?122(x?3)(x?3)=?(x2?6x?9)=2(x?3)(x?3)?(x?3)2=2(x?3)(x?3)=?x?32x?6。

新洲区十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 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 15.2.2 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 分

新洲区十中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 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 15.2.2 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 分

=
a 2b ab 2
〔合并同类项〕
=a
注意 : 结果要化为 最简分式 !
b
做一做
注意 : 结果要化为 最简形式 !
(1) xx22x42?
x2 4 x2
x2x2x2
x2
注意 : 当分子是 多项式时要加括号 !
(2)x x 1 2x x 1 1x x 1 3?
x
2
x 1
x 1
x
3
x2x1x3 x x1
11 23 3 2 66
请请计思算考
1 ( 1 ),d 5 b ( 1 );1 d 1 b
b2 d3
b6d
b2 d3
bd6
类比 : 异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
1 1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23
1 1 bd
1 1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bd
32 66
分数的通分
依据:分数基本性质
d b bd bd
d b bd bd
分式的通分
依据:分式基本性质
转化
3 2 3 2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6
6
5 6
1 6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 先通分 , 变为
同分母的分数 , 再加减.
d b bd
d b bd
转化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 先通分 , 变为 同分母的分式 , 再加减.
知识要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那么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 先通分 , 变同分母的分式 , 再加减.
上述法那么可用式子表示为 acadbcadbc. b d bd bd bd
例2 计算 : (1) 2 x 1; x 1 1 x

:
原式=
2 x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2分式的加减
第1课时分式的加减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1.【教材母题变式】计算的结果是1.
2.计算的结果是.
3.计算:
(1);
解:原式=
=
=.
(2);
解:原式=
=
=a-1.
(3).
解:原式=
=
=x-2.
知识点2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4.化简:的结果是.
5.化简的结果是.
6.(吉林中考)某学生化简分式出现了错误,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1)该学生解答过程是从第一步开始出错的,其错误原因是分子没有乘以最小公倍数;
(2)请写出此题正确的解答过程.
解:(2)原式=.
综合能力提升练
7.若=-,则中的数是(B)
A.-1
B.-2
C.-3
D.任意实数
8.化简可得到(A)
A.零
B.零次多项式
C.一次多项式
D.不为零的分式
9.已知x-y=xy,则=-1.
10.在等式中,f2≠2F,则f1=.(用含F,f2的式子表示)
11.已知的和等于,则=2.
12.某市对一段全长1500米的道路进行改造.原计划每天修x米,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修路比原计划的2倍还多35米,那么修这条路实际比原计划少用了天.
13.计算:
(1);
解:原式=
=
=.
(2);
解:原式==-.
(3)a-2-.
解:原式==-.
14.先化简,再求值:,然后在-≤x≤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解:原式=+=.
∵-≤x≤,且x为整数,∴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能取0,2或-2.(取其一即可)
∴当x=-2时,原式==0;
或当x=2时,原式=;
或当x=0时,原式==0.
拓展探究突破练
15.我们把分子为1的分数叫做单位分数,如,…,任何一个单位分数都可以拆分成两个不同的单位分数的和,如,…
(1)根据对上述式子的观察,你会发现,请写出□,○所表示的数;
(2)进一步思考,单位分数(n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请写出△,☆所表示的式子,并对等式加以验证.
解:(1),则□=6,○=30.
(2)△=n+1,☆=n(n+1),
可得.
右边==左边,
则等式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