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课件3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 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 3
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一、从焚书坑儒到 Nhomakorabea尊儒术:
(二)汉初的“黄老之学”
3.表现: 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间里不讼于 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驿无夜行之吏,乡间无夜名之征。犬不 夜吠,乌不夜鸣。老者息于堂,丁男者耕耘于野。
一、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
对政治秩序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对学术文化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3)从人道到天道。董仲舒认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明确指出了“人本于天”,天为“人之曾祖父”。他把天地、阴阳、四时和五行都封 建人伦化,他“首推阴阳”,把阴阳五行说纳入了儒家学说,这可以说是董仲舒新儒 学区别于先秦儒学的主要特色之一,甚至是天的核心性质。
总之,西周末至春秋前期,王室政权降落到强大诸侯;春秋后期,诸侯争权又降落到卿大夫之家。 ——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二、秦汉时期的科技:
2.文字: 秦朝把小篆作为官方字体,后来又出现隶书。汉代楷书形成(钟繇)
3.文学: 汉赋出现,是一种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
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和《上林赋》。 4.史学:《史记》、《汉书》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 司马迁;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东汉 班固 5.绘画:秦汉时期,门类的丰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绘画艺术代表作 :有汉代马王堆墓帛画、壁画、《夫妇宴饮图》等 6.宗教:佛教西汉末年传入。道教形成于东汉: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 。冲击 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2013高三第一轮复习 选修3-3 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

2013高三第一轮复习 选修3-3 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命题揭秘
活页限时训练
材料二
世界各国的反战图片
图片说明:图1希腊和平主义者抗议印巴核武试验;图2反战 示威者在美国的11个城市同时举行游行;图3法国10余万民众 举行反战游行。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命题揭秘
活页限时训练
请回答:
(1)材料一作品取名《光荣之路》有何寓意?与材料一相比材 料二反映的事实有何进步性?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命题揭秘 活页限时训练
角度3 中东阿以双方走向和平之路的原因
提示:(1)阿以双方逐渐认识到战争不可能解决双方的矛盾, 只有和平谈判才能解决阿以冲突问题; (2)一些中东国家的领导人试图通过谈判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 争端;
(3)联合国的努力工作以及国际社会的多方斡旋。
基础知识整合
(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平运动在欧洲兴起,形成战 后世界和平运动的第三次浪潮。 (4)反战和平运动在内容上是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在范围上具 有全球性,在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 运动。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命题揭秘 活页限时训练
2.和平与发展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平 推动发展;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发展促进和平。 (2)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 义;狭隘民族主义;宗教领土矛盾等。
组织和邪教组织;毒品泛滥;法西斯极右势力沉渣泛起;民
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领土纠纷;能源危机;局部战争不断等。
基础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命题揭秘
活页限时训练
(2)有利因素: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得到 世界人民的认同,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②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二 必知的6大热点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二 必知的6大热点

[典例精析] (2012·开封模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 法国范围 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
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现民族独立,国家不能走向富强,所以民生问题就不可
能解决)。 (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不能。新政的实行只能缓 和矛盾,只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固有的根 本矛盾就不能解决。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社
会福利制度。
(4)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发展经济)。
[背景材料]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
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孔子主张“德政爱民”,孟
子提出“民贵君轻”。 2.近代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中的民 生主义。 3.国外重要民生措施和政策:罗斯福新政的社会救济、社
会保障、以工代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福
利政策。 4.新中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①②③ C.①③④
解析:“台湾江苏周暨首届苏台经贸合作论坛”这种形
式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①应选。“签订了年度
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 的对台采购”这能够反映出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 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③④应选。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从材料中
看不出,也不符合史实,排除②。正确答案为C。

《步步高》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课件第一单元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步步高》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课件第一单元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特点
(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
本 讲
中央集体对皇帝无条件负责。
栏 目
(2)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

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两对基本矛盾。

2.影响
(1)积极
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
栏 目
(2)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3)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
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1讲
史料一 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大规模
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1讲
二 宗法制问题 主题 1 大宗与小宗
图解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说明 划分大宗、小宗的依据是血缘关系的亲疏、嫡庶 之别,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并不是一层不变,每一宗都 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1讲
主题 2 宗法制的影响
确立了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1讲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本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讲 栏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 和
目 开
兄终弟及。
关 (2)夏商的政治特点:王权具有 神秘 色彩。
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3) 夏商的行政制度 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4-34启蒙运动训练题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4-34启蒙运动训练题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4-34启蒙运动训练题(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1.(某某调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薄伽丘——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B.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

“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属于莎士比亚作品展现的思想,他注重人的理性,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

答案 A2.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认为,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A.使三权分立的主X被广泛接受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C.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D.确保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步确立解析前三幅图片分别是文艺复兴、某某改革、启蒙运动的代表,反映的是从思想领域对天主教的批判;第四幅图片是从科学方面对天主教的冲击。

答案 C3.“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这是康德对启蒙运动含义的理解,你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B.要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认识一切C.人生活在世界上,处世要有理智D.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对世间万物作出自己的判断解析一方面从材料的意思上看,这里强调“自己的理智”,强调人本身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启蒙运动的旗帜来看,启蒙运动强调用“理性”来观察思考一切。

由此可以判断D项正确。

答案 D4.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

其超越主要表现在( )。

①以“理性”为核心②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③抨击教会的腐朽④主X建立某某与法制的社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五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时期 - 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五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时期 - 3
• 1837年开始写作第一本物种演变笔记。 • 1838年阅读托马斯•马尔萨斯的著作《人口论》。 • 1839年~1843年编纂五卷本巨著《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动物志》 • 1842~1846年撰写三卷本著作《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地质学》。 • 1855年开始撰写关于进化论的主要著作。 • 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
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与相对论一 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
近代
现代
科学家 主要的成果 科学家 主要成果
伽利略
(为经典力学奠 定基础)
近代科学的研究方 法
物理学天文学Fra bibliotek爱因斯坦
(发展牛顿力 学)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牛顿
(形成经典力学 体系)
总结运动三大定律和 万有引力定律,创立 经典力学。
【合作探究】: 14—19世纪,欧洲在思想领域、天文学领域、物理 学和生物学领域如何挑战封建神学?
(1)14—16C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把神 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
(2)16C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把神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
(3)17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 把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把造物主(神) 从无生命现象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 依据该年表并结合所学,指出《物种起源》成书的背景。 • 英国成为殖民帝国; • 工业革命完成; •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 达尔文长期进行生物进化的考察、研究。
二 .爱恩斯坦创立相对论:
1、背景: 19C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面临的新问题 2、提出: 20C初,爱因斯坦(德)提出相对论。 3、内容: (1)狭义相对论:1905年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课时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课时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解析:选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 开发,故 D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 纷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 衡”是调整农业的措施,与题目不符,故 A 项错误;提高关 税,实行贸易保护,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不 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 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是恢复工业的措施,故 C 项错误。
1.(2013·高考全国卷Ⅰ,T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 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 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 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2.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为了缓和危机,通畅国际贸易渠道,巩固美国在世界市场中 的地位,罗斯福上台后提出了一些比较缓和的外交政策。 (1)罗斯福上台伊始就发出对苏友好的信号,1933 年 11 月, 美苏两国正式建交并就债务问题、赔偿问题和宗教问题达成 谅解。 (2)1934 年 6 月,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降低了长期 以来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以此来缓和美国与西方各资本主义 国家的关系,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解析:选 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主旨:胡佛的某 些措施被罗斯福新政所借鉴,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作答。A 项与罗斯福新政允许罢工存在矛盾;B 项与罗斯福新政相悖; C 项罗斯福新政是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农业生产,并非“自愿 减少耕地”;D 项的整顿金融和兴办公共工程的做法为罗斯 福新政所借鉴。
2.(2015·高考海南卷)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 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 40%提高至 47% 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 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2

四、东汉豪强士族的庄园经济
3.庄园经济的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自给自足。
“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池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
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
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
——《后汉书·樊宏传》
(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
每一个田庄,在若干作坊、宅院、庭院之外,多修有高墙,在高墙的四周建有了望 谯楼,战乱时每一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 族长。虽然在庄园里所处的地位不同,但都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关系。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秦汉时期
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
特征: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奠基
时期
(1)政治: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确立,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王东京《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研究》
三、汉武帝的经济政策
3.评价:
(2)对经济的影响
③对西汉社会结构的影响
“往往即郡县比没入田田之。其没入奴掉,分诸苑养狗马禽兽,及与诸官。诸官益杂置
多,徒奴蝉众”。
——《史记·平准书》
(3)经济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扩大国家垄断经济,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型。
王莽统治时期,施行的五均六管政策也是因袭借鉴了汉武帝的做法,东汉初年,依然实
“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
而天下用饶。”
——《史记·平准书》Βιβλιοθήκη ②商业繁荣,商业中心逐步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鸦片战争 (共48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鸦片战争 (共48张PPT)

从以下四个方面比较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形势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政治





经济




军事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军舰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战舰


外交


“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前夕英国的东方殖民体系
*乾隆二十二年(1757)只设广州十三行进行对外贸易并对丝绸、茶叶 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出洋贸易也有许多禁令。
*乾隆五十七年,英政府派出以马戛尔尼勋爵的代表团进行外交谈判 ,试 图大开中国市场 ,乾隆坚决拒绝。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 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 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 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 并沾余润。” (乾隆语)
骄妄自大、愚昧无知。
问题情境3: 辨析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 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 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英国欲打开中国大门,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为保护鸦片贸易→直接原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材料一 签订了《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后, 伦敦曾经“兴奋若狂”,众多英国商人把钢琴乃至吃 西餐的刀叉都大批搬到中国来,在他们的梦想中: “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定棉织睡帽,一双袜子, 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在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 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 破产,绝大多数贫穷的中国人更是买不起远不如土布 耐穿的样布。 请回答: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 一中“梦想”破产的原因有哪些?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君主违背天意与鬼神将受天罚 尚同尚贤:国家上下一心,选贤者为君 节用节葬:抨击权贵的奢侈和儒家的厚葬
评价: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客 观上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补充 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各学派核心主张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 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 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即所谓的“霸道”。
评价: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儒家思想 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 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 (1)孟子的思想 —— 孟 子、荀子
思想主张:
① “仁政” ②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③ 伦理观:“性本善” ④价值观: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亚圣”
A、“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 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 我也,我固有之也。”
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诸侯士大夫崛起,礼崩乐 坏,社会动荡不安,士阶层兴起并活跃起来,他们代表各自 阶级的利益,纷纷提出各自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惠。……”
②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2)政治思想:
①以德治民。 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进步)
②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 之。”《论语·为政》 •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律。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
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领导人思想转变及影响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毛泽 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 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又是比较系统 的思路。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进一步解 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体制改 革和产业结构调整。
0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经济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从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02
03
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建 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体系,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04
政治制度完善与民主法治进步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人民当家 作主的权利,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益。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 力和领导水平。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 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0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邓小平
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阐 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 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典型案例分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 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 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 重大损失。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遭到灾难性 破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七现代世界(1945年以来) -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七现代世界(1945年以来) -3

右图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三位重要宇航员,请说出他们名字、国籍及其各自在航天 史上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航天技术 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1.加加林、苏联、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地球人。阿姆斯特朗、美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地球人。杨 利伟、中国、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中国人。 2.原因:20世纪以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物质条件的形成;技术条件的具备;人类社会发展和高 技术发展的需要;国际竞争的促进等。 3.影响:有助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奥妙,扩大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空间,促进高科技和相关技术的 发展,为人类利用太空资源作了前期准备,促进太空探险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总之,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会产生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频繁的卫星发射必定要进一步增多的人类太空活动会产生 “太空垃圾”、造成“太空污染”,这可能给人类的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此,应加以警惕。
条件:工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家们对电研究不断深入,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电气技术 过程:(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用,电力成为新能源。(2)发 的应用 电技术和长距离输变电技术成熟。(3)在20世纪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
动力,生活电器产品普及。
影响: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集
(3)文化: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 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三: 信息技术与现代主义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WWW是World Wide Web (全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简称为Web,有人译作“万 维网”“环球网”“web网”“3w网”,它把Internet上现有资源统统连接起来,使用 户能在Internet上已经建立了WWW服务器的所有站点提供超文本媒体资源文档。这是因 为,它能把各种类型的信息(静止图像、文本声音和音像)无义无缝的集成起来。WWW 诞生于Internet之中,后来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而今天,WWW几乎成了Internet的 代名词。

高考历史(通史)大一轮课件:专题十二3 第3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

高考历史(通史)大一轮课件:专题十二3 第3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

3.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 政党政治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它起源于英国。早 在“光荣革命”之前,英国议会内部就出现托利党和辉格党两 大政治派别,到 19 世纪 30 年代产业革命以后,才正式形成英 国议会制的两党政治。
命题点一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演变 时空观念——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以英国政治的演变为背景材 料,考查政治文明传承,主 要考查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 的学科素养
★★
英国君主 2015·全国 立宪制的 卷Ⅰ·T33 特点
以英国内阁成员的言论为背 景材料,考查透过现象看本 质的能力,主要考查时空观 念与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素养立意
试题难度
从史学研究角度考查世界
专题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世纪至18世纪中期
第 3 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
专题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世纪至18世纪中期
考纲解读 《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克伦威尔。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光荣革命” (1)背景①__工查 _商__理业_资_二_产_世阶__的级__内__外的政利策益损。害了英国
(2)特点①②议国会王取“得_统_而_对_不_行治__政__权_”力,的只监是督最控高制权权力。的象征。
(3)影响:英国成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国家。
★二、选修: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1.组建军队 (1)1642 年 8 月,内战爆发后,先后组建骑兵中队和“东部联 盟”。 (2)1645 年 1 月,在议会授权下组建“___新__模_范__军________”。 2.军事斗争 (1)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 年 7 月爆发,克伦威尔所率军队赢得 “铁骑军”称号。 (2) _纳_西__比____战役:1645 年 6 月爆发,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 (3)1646 年 6 月,率军攻克牛津,第一次内战结束。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1-2-6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1-2-6新民主主义革命

意义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失败 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②中国共产党犯了 原因
右倾机会主义 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三新”
巧记速记
• 史观史论 •国共两党开展合作,共同领导国民大革命是由当时 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它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关。


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标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三”
史观史论
《西行漫记》一书中,将长征称为“激动人心的远征”。他 说:“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人民的钦 佩和激情。”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程。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革命的主力,五四 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 成立奠定了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中 国工人阶级新型政党,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角度1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提示:(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 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社会。 •(4)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可见五四运动成为民主革命的一个分水岭,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


开展武装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3.5.31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岳麓版)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3.5.31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岳麓版)

第31讲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

“新思想”的核心是()A.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业B.与西方进行“商战”,保护本国利益C.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D.冲破传统的本末观,发展工商业解析所谓“新思想”就是打破传统的闭关锁国观念,开眼看世界,冲破狭隘的妄自尊大心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答案 C2.如图所示书中有如下记载:“设立衮额里士衙门一所,司国中法令之事,分列二等,一曰西业,一曰里勃里先好司。

在西业执事者,曰西那多,每部落公举二人承充。

六年更代……在里勃里先好司执事者,曰特底甫。

由各部落核计四万七千七百人中,公举一人承充,二年更易。

”文中的“国”应该是指()A.英国B.日本C.美国D.德国解析从材料描述的情况来看,这个国家的“法令”之事由两个衙门(机构)行使,这实际是指西方的议会两院。

《海国图志》发行于19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实行两院制的只有英国和美国,从“六年更代”“二年更易”来看,符合这一情况的只有美国,故答案为C。

答案 C3.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

”梁启超批评的是当时某一派别的什么主张()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梁启超思想的认识,意在借助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的“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可知该派别是洋务派,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4.(2011·浙江温州八校联考)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圜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这表明政府主张()A.西学中源B.中体西用C.君民共和D.道德救国解析材料体现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历史人物分析
古代历史人物
秦始皇
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 制度,奠定中国封建社会 基础。
汉武帝
开疆拓土,巩固大一统, 推行儒学,开创汉朝盛世 。
唐太宗
开创贞观之治,促进民族 融合,完善科举制度。
中世纪历史人物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巩固唐 朝统治,促进经济发展。
朱元璋
建立明朝,强化君主专制,制定《 大明律》,推动文化发展。
古代历史
古代史概述
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 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不 同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
点。
古代政治制度
介绍古代国家的政治体 制、官僚制度及权力结 构,分析其对当时社会
的影响。
经济与文化
探讨古代社会的经济基 础、贸易交流以及文化 成就,如哲学、文学、
艺术等。
科技与发明
概述古代科学技术的进 步和重要发明,如四大 发明等,及其对后世的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通过专项练习和强化复习,提高掌握程度。
复习方法与计划
01
模拟考试
02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 试环境和考试流程,提高应试能 力和心理素质。
应试技巧与策略
审题技巧
学会准确把握题意,提取关键信息,避免因为审题不清而失 分。
应试技巧与策略
答题规范
按照规范要求答题,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答案一 目了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历史复习策略与技巧
复习方法与计划
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将知识点按照时间线和主题进行分类,合理安排每天的学 习任务和复习时间。
复习方法与计划
思维导图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福州船政局 ②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___________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
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了_____、南
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
④近代教育:创办了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
生出国深造。
京师同文馆
(4)结果:清军在_甲__午__中__日__战__争__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 失败。
问题1:有人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没有 任何进步意义,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具有双重作用: (1)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独立,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 庸,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2)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传播了先进生产、生活方式,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消 极作用是主要的,其积极作用是次要的。
2.消极影响 (1)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 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 (2)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 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 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 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 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
探究4: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的特点。 提示:(1)生产方式和产业资本构成发生变化。 (2)主要生产部门和生产管理方式、制度发生变化。 (3)出现新兴的社会阶层,社会生活方式开始改变。
【互动探究】 材料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存在激烈争论。有 人认为它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地主阶级改革 运动。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2013年 高考风向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ⅱ 第九单元 第17讲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2013年 高考风向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ⅱ 第九单元 第17讲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归纳整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迪亚士 籍贯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大西洋
扶持 国家
方向
1487 年
1492 年 1497~ 1498 年
哥伦布
达· 伽马
抵达非洲最南 葡萄牙 端的好望角 开辟通往美洲 意大利 的新航路 开辟从海上直 葡萄牙 通印度的新航 路 环球航行
葡萄牙 向东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①海盗式掠夺: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掠夺。
②商业战争:17 世纪与荷兰、法国进行战争。
③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最重 要的来源。
黑奴贸易 :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有利于资本主义 ④___________
发展;对非洲和非洲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 归纳升华:黑奴贸易兴起的原因主要有:①直接:当地人 被屠杀,劳动力奇缺。②动力:贩奴有利可图,政府鼓励支持。 ③条件:新航路开辟,越洋航行得以实现。④非洲各地社会经
一、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1.打破了世界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的 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殖民活动也由此开始,西欧殖民者来到亚非拉地区建立
殖民地,掠夺殖民地人民,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
3.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大量财富运往欧洲,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认识
1.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不论是军事上的、经济上的 或是文化上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掠夺。就其性质来说,是侵略 性的,非正义的。 2.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在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 略奴役之前,一般都处在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特点是 社会封闭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发展速度极为缓慢。资本主义列 强的侵略,使得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四 必记的25条答题要点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四 必记的25条答题要点

24.理由类——事情为什么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理 由”比“为什么”更直接,更要简明扼要回答。 25.影响类——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有积极影响和消 极影响之分,有些地方积极影响又与意义相似。
14.论证类——一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史实说 明。从教材中找到与材料所论问题相关的事实,概括列 出以证明材料观点的正确或错误;(2)推理说明。(3)理
论论证。即通过分析观点与相关事实,说明其符合或违
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一原理。 15.说明类——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论(这个意义多用 “表明”);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 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
物的产生起主导性、现实作用的因素。
6.直接原因类——是相对于间接原因而言,是指导致事件
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 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 最为接近的因素。 7.目的类——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 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目的可分为“直 接目的”“主要目的”,体现了目的性的不同。
20.意义类——指价值;作用。多指积极作用,重要”。
21.如何类——用什么手段或方法。(如:在这一思想指导
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的?) 22.怎样类——泛指性质、状况或方式,在非选择题中多 用于设问,回答“怎样”时要注意区分“程度”或“涉 及的方面”。 23.内容类——一是指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二是指事 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
11.评价类——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
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 地位等。 12.评论类——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 论证和评价。往往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评论,评论要简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1)异同点:同:都否定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 都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是信仰的唯一根据;都 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异: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并进一步提出自由、平 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2)促进: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建 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建立 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化工业国家。日本的现代化历程也为其他非西方、非 基督教文明区国家现代化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榜 样。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翘首以盼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 标,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19世纪中期 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有识之 士开始开眼看世界并“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派迈 出了现代化的实际步伐,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但要在封建制度下实现现代化无异于天方夜谭。维新 派的现代化之路探究则开始向“制度层次”转变,力 图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这场运动虽然由于封建 顽固势力的阻扰而流产,但它对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具有不可
【解析】
变化:由全盘照搬欧美各国先进政治制度转向仿效德 国政治制度。 体现:制订《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内阁对天皇负责(建立近代天皇制);建立陆军省、参 谋本部等军事机构,把军队臵于天皇指挥之下。 评价:促进日本政治近代化;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军国主义色彩。
民族教会与民主教会
【辨析】马丁· 路德的“民族教会”指的是建立德意志 民族自己的教会,不受罗马天主教教廷的控制,独立 自主,国家世俗权利高于教会神权,没收罗马教会的 土地收归国有。
第二单元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33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戊 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福建文综41题A考查戊戌变法的 政治内容及效仿日本的原因;2011年江苏高考24题A考查 明治维新中殖产兴业的相关内容;福建文综41题A考查明 治维新中关于宪政的内容及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从命题角度上看,近代部分改革内容的考查依然注 重能力立意,强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相关 问题,但特别注重时代特征和成败原因分析。因此,考 生复习时必须着意提高材料的阅读理解、运用能力和综 合分析比较能力,并注意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去分析其 成败,吸取教训,注重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近代化道路 多样化的理解。
(3)材料四的主张与材料二有何相似之处?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四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析】 (1)导致民族危机,激化社会矛盾,激发了争取民族独 立的民族意识;推动社会改革。
(2)特点:向西方学习;借鉴各国的不同优点;规模大, 领域广,涉及经济、法治、文化等方面;政治和思想 方面改革相对滞后;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 化,而是结合国情。
加尔文“民主教会”指的是信仰上的神学思想通 过上帝的先定,重新把人的一切又奉献给了上帝。上 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人是为了上帝而活着,人 在现世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彰显和荣耀上帝。加尔 文的理想其实是建成一种充满贵族精神的民主政体, “上帝不仅让教会自由呼吸,而且让他的子民有自由 建立一
个明确的、治理良善的政府,而建立这一切的基础是 全民都具有选举权”。加尔文主张的激进之处主要表 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 民主化与共和化上,他的主张更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 的要求,因而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对法 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请回答: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加尔文与马丁· 路德宗教思 想的异同点,分析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如何促进欧洲资 本主义发展的?
【解析】分析异同点时主要抓住宗教改革的矛头指向 和加尔文思想的更激进之处;后半问应注意要回答的 是加尔文改革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要有针对 性,不要笼统回答整场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背景材料】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后,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采访会 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温家宝说,由 于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 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建成一个中等发达的 国家,至少要到本世纪中期;要真正实现现代化,还 要上百年的时间以至更长。 【知识链接】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 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 革。19世纪60年代,日本以明治维新为发端,走上了 探索现代化之路,通过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加尔文是瑞士的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 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 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货钱取利同担任教士 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 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 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英)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皇上上法滕文公、魏文帝之英明,外采俄彼 得、日本明治之政术……采万国之良规,行宪法之公 议,御门誓众,决定国是,以变法维新,为行政方针, 有违此誓,罚兹无赦。 ——摘自康有为 《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两个重大事件对中日两国有何相 似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三,概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
【运用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 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 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 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 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然则革命 者之言民权自立,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以 鼓动大众,树立徒党耳!假令革命果成,则其魁长且 自为君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 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1902年
【运用提升】 (2011· 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 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 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立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 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 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 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 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 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 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 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 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材料二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 种强有力的刺激”。“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完全的失 败。……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 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美‟费正清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只可行立宪”的理由有 哪些?
(2)据材料二分析维新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伊藤博文在其草拟的《奉命使节要点》中写到: 要把“超越我东洋”的“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 教育、营生守产”等“开明之风,一概移入我国,使 我国民迅速进步,达到同等化域”(钱乘旦《寻找现代 化的楷模: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882年,他又说: “我理解由著名德国学者格奈斯特和施泰因所提倡的 国家组织之梗要,我对其观点知之甚深,乃是可为帝 国大厦奠定基础而不至减损天皇权威。回观国情,人 人皆信乎英美法自由激进之论,视其为金玉良言,以 至国家几被损毁。但我已有纠正之理由,报国正是此 时,我深信实现此信念至为重要。”
(3)相似:广泛借鉴各国成功的改革经验,实行改革; 同时注意改革和国情结合。
(4)联系:佩里来航带来的冲击,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 日本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走上侵略 扩展的道路,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打败清朝,迫使清政 府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加深了中国社会危机, 推动了中国开展向日本等国学习的维新运动。
解读:材料主要反映伊藤博文对西方的认识尤其是对 政治制度改革的认识发生的变化,从全盘学习西方到 认为应效仿德国的政治制度。
【运用提升】材料中伊藤博文对政治制度改革的认识 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在明治政府采取的举措中 有何体现?试加以评价。
【解析】从要把“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 生守产”等“开明之风,一概移入我国”到“我理解 由著名德国学者格奈斯特和施泰因所提倡的国家组织 之梗要,我对其观点知之甚深,乃是可为帝国大厦奠 定基础而不至减损天皇权威”,可分析出伊藤博文认 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政治制度 建设方面的相关内容;评价时注意抓住近代化、专制 主义和军国主义等关键字眼。
【参考答案】 第(1)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即可得出,注意 关键句词如“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 乱”、“但言民权自由可矣”、“则其魁长且自为君 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等。第(2)问注意回答变法在 推动中国思想现代化方面的作用。
【解析】
(1)理由:立宪是循序渐进的;立宪会使国家安定;立 宪会得到民权自由;立宪不会被野心家所利用。 (2)作用: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 和民族意识;思想启蒙,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 放的潮流,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推动了中国政 治现代化和思想现代化的进程。

磨灭的意义,同时也为辛亥革命发出了先期的政治诉 求。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基础上的一场革命, 但革命后由于当时中国并未真正形成稳定的社会发展 环境,实际上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遭遇了很大的挫折。 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从中 国实际出发,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带领人民由旧 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顺利转变,推 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达到国家一统、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此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