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卤代烃
第八章 卤代烃
CH3CH
CH CH3
CH2CH3
Cl
3-甲基-2-氯戊烷
陈明
CH3
CH
CH
CH2CH3
CH3 Cl
2-甲基-3-氯戊烷
CH3CH CH2 CH3
CH Br
CH3
2-甲基-4-溴戊烷
陈明
H
Cl H (1S,2S)-1-溴-2-氯环己烷
Br
CH2 CH CH CH3
3-甲基- 4 -氯-1-丁烯
CH2 Cl
1)通式:
Nu + R X
亲核试剂 亲核试剂: 底物
-
Nu R + X
产物
-
离去基团
OH-、CH3O-、HS-、X-、CN- ; H2O、NH3、ROH 等;
陈明
2)常见的亲核取代反应
OHR'OR'COOR X -X
o
R-OH R-OR' R-OCOR' R-NR'3 XR-C N R-SH R-C CR'
极性溶剂有利于 SN1 反应的进行
陈明
要强调的是:SN1 和 SN2 反应均受溶剂的很大影响,但 是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 SN2 在质子性溶剂中是不利的,因为亲核试剂被溶剂化 作用降低了反应活性 SN1 反应却是在质子性溶剂中有利的,因为反应中产生 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的过渡态能被溶剂化作用稳定,生 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均可被溶剂化作用稳定。
一、分类和命名
根据所含卤素种类,分为氟代烷、氯代烷、溴代烷及碘代烷;
根据所含卤素原子个数,分为一元、二元、多元卤代烷等;
CH3Cl CH3CH2F CH3CH2I CH3CH2Br 2°) 根据卤素所连接饱和碳原子的类型,又可分为伯( 1°)、仲(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有机化学第8章卤代烃
在SN2反应中
进攻试剂是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碳原子的。 进攻试剂是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碳原子的。 当Nu与碳原子接近时,C-Nu之间的化学键逐渐形成,而C-X之间的 Nu与碳原子接近时,C Nu之间的化学键逐渐形成,而C 化学键逐渐变弱,三者基本在同一直线上,形成了反应的过渡态,中心 碳由sp 转化为sp 碳由sp3转化为sp2杂化状态, Nu继续接近碳原子并与碳原子完全键合,离去基团完全离去,由过渡状 Nu继续接近碳原子并与碳原子完全键合,离去基团完全离去,由过渡状 态变为产物。
1)被羟基取代 加热 R-X + KOH(NaOH,水溶液) KOH(NaOH,水溶液) 2)被烷氧基取代 R-X + R`ONa R-O-R` +NaX R此反应也称为Wiliamson合成反应 合成反应。 此反应也称为Wiliamson合成反应。 3)被NH3取代 R-X + NH3 R-NH2(胺) + HX 胺是有机碱,它与反应生成的HX成盐 成盐, 胺是有机碱,它与反应生成的HX成盐,RNH3+XR-OH + KX
查依采夫规律
一般叔卤代烷最易消去,而伯卤代烷最难。 一般叔卤代烷最易消去,而伯卤代烷最难。仲或叔卤代烷 氢可以消去,因而产物不同。 有几个β氢可以消去,因而产物不同。 1875年俄国化学家查依采夫根据大量事实指出 年俄国化学家查依采夫根据大量事实指出: 1875年俄国化学家查依采夫根据大量事实指出:在β-消 去反应中主要产物是双键碳原子上烃基最多的烯烃, 去反应中主要产物是双键碳原子上烃基最多的烯烃,即得 到最稳定的烯烃。-- 。--查依采夫规律 到最稳定的烯烃。--查依采夫规律
溴甲烷在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甲醇,反应时OH 溴甲烷在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甲醇,反应时OH-从背面接近中 心碳原子,必须克服三个氢原子的阻力,同时三个C 心碳原子,必须克服三个氢原子的阻力,同时三个C-H键的偏 转使键角发生变化,因而体系的能量升高。达到过渡状态时,能 量也达到最高点。随着溴离子的进一步离去和C 量也达到最高点。随着溴离子的进一步离去和C-O键的进一步 形成,体系的能量逐渐降低,最后形成产物。
第八章 卤代烃..
(R=1, 2 , 3 烷基 ; RCH=CH-; RCH=CHCH2-; Ph-. X: I, Br, Cl)
Corey-House合成法——制备烷烃
[CH3(CH2)3]2LiCu + 2CH3(CH2)6Cl
Et2O, 5days 0℃75%
2CH3(CH2)3-(CH2)6CH3 + LiCl +CuCl
无水乙醚
Grignard试剂在醚中有很好的溶解度,醚作为 Lewis碱,与Grignard试剂中的Lewis酸中心镁原子 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C2H5 C2H5
R O Mg X O
C2H5 C2H5
格氏试剂很易与含活泼H的化合物如 H2O、R-OH、NH3 、 R-NH2 、 HX、 HOOCCH3、炔氢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烃
卤代烃一般使用伯卤代烃,有时也可使用仲卤 代烃,但仲卤代烃或叔卤代烃在反应条件下往往会发生 消除得到烯烃,不适用于制备。 而乙烯型、苯基型一般都不发生上述反应
1. 水解(被-OH取代): 卤代烃与 NaOH 或 KOH 的水溶液共热,-X被OH取代,产物为醇。这个反应也叫卤代烃的碱性 水解。
R—X + NaOH
伯卤代烃 CH3CH2Cl 2.按C-X键C的类型 仲卤代烃 CH3CHClCH3 叔卤代烃 (CH3)3C-Cl
3.按X的种类 氟代烃(制法和性质特殊) 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二、命名
1. 普通命名法: 卤(代)某烃或某烃基卤。 CHCl3 C2H5Cl n-C4H9-Cl 正丁基氯
三氯甲烷
氯乙烷 i-C4H9-Cl 异丁基氯
样作为取代基来命名。 ②编号:根据最低系列原则将主链编号。
③取代基: 优先顺序大的基团后列出。 3 2 1 CH3CHCH2B r CH3 1 H 3C 2 CH 3 CH 4 CH
第八章-卤代烃解读
还原试剂:
LiAlH4、NaBH4 、Zn/HCl、HI、催化氢解、 Na + NH3等
氢化铝锂遇水会分解,反应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LiAlH4 + 4H2O LiOH + Al(OH)3 + 4H2 硼氢化钠:比较温和的还原试剂(不还原酯,羧基,氰基)在水和 醇中不会分解
R X
NaBH4
R
H
R-X一般为1°RX,(仲、叔卤代烷与醇钠反应时,主要发生消 除反应生成烯烃) 醚:对称和不对称 3.与氰化钠反应
R X + NaCN R CN + NaX 反应后分子中增加了一个碳原子,是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 方法之一。
C2H5OH
CN可进一步转化为–COOH,-CONH2等基团。
4.与氨及胺的反应
P236
CH3(CH2)6CH2X
Cl CH CH3
LiAlH4 THF
LiAlD 4 THF
CH3(CH2)6CH3 + AlH3 + LiX
D CH CH3
反应历程:
提供负氢
反应活性:
烷基相同时活性为RI > RBr > RCl,氟代烷不反应。 烷基不同时,伯卤代烷 > 仲卤代烷 > 叔卤代烷。
RCH
CH2+ NaOH
C2H5OH
X H 消除反应的活性: 3°RX > 2°RX 方向:
CH3CHCHCH2
H Br H
CH3
Δ
>
RCH
CH2 + NaX + H2O
1°RX
CH2CH3
CH3CH2CH CH2
KOH C2H5OH
有机化学 第八章 卤代烃
卤代烯烃命名时,以烯烃为母体,以双键位次最小编号。
∨
¬
(Z)-3,5-二甲基-4-乙基-1-氯-3-己烯
2014-12-28 7
卤原子连在环的侧链时:环和卤原子为取代基, 侧链烃为母 体。
CHCH2CHCH3
1CH3 2 3 4 5
2-环己基-4-碘戊烷
I
CH3 CH CH2CH2Cl
3-苯基-1-氯丁烷 2-苯基-4-氯丁烷
2014-12-28
NaCN
?
20
(3) 与醇钠作用
制备醚——Williamson合成法
d
+ -
R£ £X + R'O-Na+ ® ª °  é Í ¼ Ä ² Æ £ ¬Ç ¿ ¼ î£
d
ROR' + NaX
CH3CH2OC(CH 3)3 + NaBr
CH3CH2Br + NaOC(CH 3)3
大多数情况下,卤烷的消除反应常和取代反应同 时进行,而且相互竞争。 2014-12-28 29
8.3.3 与金属反应(P215)
卤代烃与 Na 、Mg 、 Li 等金属反应生成的一类 金属直接与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金属有机化合 物 。这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一个共同性质就是 具有很强的亲核性。
1、与钠反应 2、与镁反应
R-CH=CH2 + NaX + H2O
醇
R-C
CH + 2KX + 2H 2O
β-消除反应的取向:
主要消去含氢较少的β-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生成
取代基较多的烯烃 。 (查依采夫规则)
CH3 CH3CH2-C-CH3 Br
2014-12-28
有机化学 第八章卤代烃
对SN2的影响
空间效应
H2C CH CH2X Ph CH2 X
注意:
H H
Nu H L H
〉SN2反应速度最快
p-π共轭,稳定过渡态, △E活化低快
知识点 苄基 (苯甲基)> 烯丙基 > CH3 > 1º > 2º > 3º
对SN1的影响 SN1的速控步骤: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RX R+ + X-
R1 2 HO C R R3 R1 R2 C OH R3
第一步生成平面三角形碳正离子, OH-从平面的两边进攻的机会均等。 例:
H3CO + CH3COOH O H2O/O O CH O C CH3 H3CO CH OH SN1
大多亲核取代反应既非完全转化,也非完全外销旋化。
例:
C6H5
CH CH3 + H2O/丙酮 Cl
凡是能稳定C+的因素,也稳定生成它的过渡态。
△E ----反应快( SN1 主要考虑电子效应)
例:
H3CO CH2 X
p-π共轭,稳定C+
空间效应也有影响:
H3C O CH2+
对SN1的影响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空间效应
3º最拥挤,解除拥挤的要求最强—易形成C+ CH3相反,解除拥挤的要求最小—难形成C+
亲核试剂 Nu
-
R CH2 Nu + X 离去基团
底物
Nucleophilies
反应是由带负电荷(或孤队电子)的试剂进攻带正
电荷的C原子引起的——亲核取代(SN) Substitution Nucleophilic
常见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八章 卤代烃
常见的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如下:
H2O(OH-) O(OH NH3
ROH + HX (X-) (X R-NH2 + HX(NH4Cl) HX(NH
RX R2NH RX
R-X
R’OH (R‘O-) (R‘O NaCN AgNO3
R3N
RX R4N+X-
R-O-R’ + XR-CN + NaX R-ONO2 + AgX
④: 溶剂的影响 一般增加溶剂的极性,对S 反应不利。因为S 一般增加溶剂的极性,对SN2反应不利。因为SN2反 应在形成过渡态时,由原电荷较集中的亲核试剂变 成电荷比较分散的过渡态。
δ-
HO- + R-X
[HO
R
X] X]
δ-
HOHO-R + X
(3) SN1和SN2反应的竞争 两种历程在反应互相竞争,何种为主?影响因素是 多方面的,包括烷基的结构、试剂亲核性大小、溶 多方面的,包括烷基的结构、试剂亲核性大小、溶 剂极性以及离去基团的性质等。 烷基结构的影响主要有两个因素:电子效应和空间 烷基结构的影响主要有两个因素:电子效应和空间 效应。试剂亲核性大小对S 效应。试剂亲核性大小对SN1 反应无影响,但对 SN2反应有影响。溶剂极性的变化,是通过对反应 反应有影响。溶剂极性的变化,是通过对反应 的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和过渡态)的稳定性的影 响而起作用。离去基团对两种历程的反应有相似的 响而起作用。离去基团对两种历程的反应有相似的 影响。
2)α-H的卤化
+ NBS
CCl4
Br
2、不饱和烃加HX或X2 、不饱和烃加HX或
CH2=CHCH3 + HBr CH2=CHCH3 + Br2
chapter8 卤代烃
CH2X
3- 甲基 -4- 氯 -1-丁烯 2- 甲基 -1- 氯 -3- 丁烯
×
4 - 甲基 -5- 氯环己烯
或苄基卤( 卤化苄 或苄基卤(氯、溴、碘)
8.3 脂肪族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C
Nu :
亲核取代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碳原子数命名为 (1)选择主链 选最长碳链为主链,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 )选择主链—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根据碳原子数 某烷” 注 不是含卤原子最长碳链 不是含卤原子最长碳链) “某烷”;(注:不是含卤原子最长碳链 采用最低秩序原则( (2)碳原子编号 采用最低秩序原则(即从最靠近取代基一 )碳原子编号—采用最低秩序原则 端开始编号,依次标上1, , 等数字),取代基写在 某烷” 等数字),取代基写在“ 端开始编号,依次标上 ,2,3等数字),取代基写在“某烷” 之前,并以半字线连接; 半字线连接 之前,并以半字线连接; (3)主链上的卤原子或取代基按秩序规则顺序排序,并以较 )主链上的卤原子或取代基按秩序规则顺序排序, 优基团列在后(一般卤素为较优基团,应写在后面)。 )。卤素的 优基团列在后(一般卤素为较优基团,应写在后面)。卤素的 秩序是: 秩序是:氟、氯、溴、碘。 CH3-CH-CH-CH3 CH -CH -CH-CH-CH -CH
4. 氰解: 氰解:
R X + NaCN
C2H5OH ( NaCN)
R CN
H3O+
R COOH
增加一个碳原子
该反应的重要意义除可增长碳链外, 该反应的重要意义除可增长碳链外,还可以通过氰 基转化为―COOH、 ―CONH2等官能团。 等官能团。 基转化为 、 该反应与卤代烷的醇解相似, 不能使用叔卤烷, 使用叔卤烷 该反应与卤代烷的醇解相似,亦不能使用叔卤烷, 否则将主要得到烯烃。 否则将主要得到烯烃。
第八章 卤代烃
i-C4H9-Cl (CH3)3CBr
正丁基氯
异丁基氯 叔丁基溴
CH2=CHCl
氯乙烯
精品课件
乙烯基氯
CH2=CH-CH2 Br
3-溴丙烯 烯丙基溴
Br
CH2Cl
溴苯
苄基氯 氯化苄
CFCl3 氟利昂-21 F21
见p.273
F x y z , x = 碳 原 子 数 - 1 , y = 氯 原 子 数 - 1 , z = 氟 原 子 数
精品课件
3. 被氨基取代:卤代烷与过量氨作用,生成胺。
R—X + NH3(过量) ——> R—NH2 + H因X 为生成的伯胺仍是一个亲核试剂,它可以继 续与卤代烷作用,生成仲胺或叔胺的混合物,故反 应要在过量氨的存在下进行。
RX+ NH3 RNH2 + HX
RX 10 胺
20 胺
R2Cl
2-乙基-1-氯戊烷
CH2=CH-CH-CH2-Br CH3
3-甲基-4-溴-1-丁烯
CH3
I
5-甲基-1-碘环己烯
精品课件
卤代芳烃的命名:以芳烃作母体
CH3
Cl
CH2Cl
Br
Br
3,5-二溴甲苯
对-氯苯氯甲烷 1-氯甲基-4-氯苯
Cl 2-氯萘
卤素取代侧链时,以链烃作母体,卤素和芳烃都作基:
伯卤代烃 CH3CH2Cl 2.按C-X键C的类型 仲卤代烃 CH3CHClCH3
叔卤代烃 (CH3)3C-Cl
3.按X的种类
氟代烃(制法和性质特殊) 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精品课件
二、命名
1. 普通命名法: 卤(代)某烃或某烃基卤。
有机化学:第八章 卤代烃 R-X
3.一氟代烃、一氯代烃比重<水;溴代烃、碘代烃比重>水。 分子中卤原子增多,密度增大
4. 卤代烃不溶于水,与烃类任意混溶。 CH2Cl2、CHCl3、CCl4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亲核取代反应
化学性质
(CH3)3CBr
水解速度非常快
在80%的乙醇中,加入OH-, CH3Br,CH3CH2Br, (CH3)2CHBr,
水解速度随溴代烷及OH-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随着溴甲烷α碳上的氢被甲基取代,反பைடு நூலகம்速度又随着下降,溴 丙烷降到最低点
CH3Br,CH3CH2Br, (CH3)2CHBr 反应体系
反应速率=k2 [RX][OH-]
E-1,2-二苯基丙烯
主要产物 次要产物
4、影响消除和取代反应的因素: a. 烷基结构的影响
a. 一级卤代烷与亲核试剂发生SN2反应速率很快,一般不发生消除反应 但在β位上有活拨氢,例如苯甲型、烯丙型的氢,则会提高E2反应的速率。 b. 二级卤代烷及β位有侧链的一级卤代烷,由于空间位阻, SN2反应很慢, 有利于试剂进攻β位上的氢,消除反应逐渐增多 c. 三级卤代烃一般倾向于单分子反应, SN2反应很慢,但如有强碱存在,主要发 生E2反应 d. 三级卤代烷溶剂解,往往得到的是SN1和E1的混合物,混合物的比例决定于烷 基的结构,取代基的空间体积越大,有助于进行消除反应
1,1-消除反应(α-消除)
卡宾(碳烯) 1,3-消除反应(γ-消除)
1. 反应机理
E1(单分子消除反应历程) 三级卤代烃 在没有碱存在下进行反应
慢
快
SN1反应
有机化学第八章 卤代烃
卤代烷与金属锂反应的活性大小顺序为:R-I > R-Br > R- Cl > R-F 烷基锂在无水乙醚中与碘化亚铜反应生成二烷基铜锂(也叫二 烃基铜锂)。
2RLi + CuI
无水乙醚
0℃
R2CuLi + Li I
二烷基铜锂
二烃基铜锂与卤代烷反应生成各种烃。
R2CuLi
+
R′ X
R′ X 最好是 1°
R-CH=CH2 + NaX + H2O
i) 消除反应的活性:
3°RX > 2°RX > 1°RX
ii)消除方向总是倾向与生成较稳定的共轭烯烃
NaOH Br EtOH
Hβ X X Hβ ' + 2NaOH 乙醇 + 2NaX + 2H2O
iii) 2°、3°RX脱卤化氢时, 遵守扎依采夫(Sayzeff)规则——即主要产物是生成双
×
CH3-CH2-CH-CH2-CH-CH2-CH3 CH3 Cl
CH3-CH-CH2-CH-CH2-CH3 Cl CH3
4-甲基 -2- 氯己烷
3- 氯 -4- 溴己烷 3- 溴 -4- 氯己烷
×
CH3-CH2-CH-CH-CH2-CH3 Br Cl
卤代烯烃命名时,以烯烃为母体,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
C2H5 C2H5
R O Mg O X
C2H5 C2H5
和镁反应活性:R-I > R-Br > R-Cl *乙烯卤和芳卤不活泼,要制得Grignard试剂,须改变溶 剂,提高温度。
Br
乙醚 + Mg
H2C
MgBr
CH MgCl MgCl 四氢呋喃
第八章卤代烃
第八章卤代烃RX: X = F, Cl Br or ICl CCl3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 l Cl Cl C l ClCH1,1,1-Trichloro-2,2-bis(4chlorophenyl)ethane (DDT)Chlordane 氯丹Lindane 林丹Perchlorobiphenyl (Decachlorobiphenyl PCB)CF3CHBrCl as Inhalation Anesthetics2§1 分类和命名一、分类 1 按烃基: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卤代芳烃 2 按卤素多少:一卤代,二卤代,多卤代烃3 按与卤素相连碳原子级数:一级,二级以及三级卤代烃1° R CH2X 伯卤代烃2° R2CHX 仲卤代烃3° R3CX 叔卤代烃3二、命名1.普通命名法CH3 H3C C Br CH3叔丁基溴,溴代叔丁烷 t-butyl bromideCH3CH2CH2CH2I碘代正丁烷 IodobutaneCH2Cl苄基氯,氯化苄 Benzyl chlorideFCH2Cl2 CHCl3 CCl4Methylene dichloride 二氯甲烷Chloroform Carbontetrachloride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氟代环己烷 Fluorocyclohexane42.系统命名法Cl Cl总的原则:卤素只是一个取代基4-甲基-2-氯己烷2-chloro-4-methylhexane 2-甲基-3-乙基-4-氯己烷 4-chloro-3-ethyl-2-methylhexane2-甲基-3-溴丁烷 2-bromo-3-methylbutaneBr Br CH32-甲基-4-乙基-1-溴环己烷1-bromo-4-ethyl-2-methylcyclohexaneC2 H5 CH3 I1-甲基-2-碘环己烷 1-Iodo-2-methylcyclohexaneCH3 I H H Cl(1R,2S)-1-甲基-2-碘环己烷(1S,2R)-1-Iodo-2-methylcyclohexane 3-(氯甲基)戊烷 3-(chloromethyl)pentane 5§2 物理性质1. The C-X bond is polarized Haloalkanes have higher boiling points than the corresponding alkanesThe polar character of the C-X bondC2. The bond strength of C-X decreases as the size of X increases: :Xδ+δ-:§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一、反应的一般规律(General rule)1 不同卤素的影响反应活性:RI>RBr>RCl>RFThe polar character of the C-X bond δ+ C δ-: :X:C-X极性:C-F>C-Cl>C-Br>C-IC-X可极化度:C-F<c-cl<c-br7</c-cl<c-br2 不同结构烃基的影响烯丙型CH2=CHCHR X PhCH2XRX 3° > 2° > 1°RCH=CHX RCHCH=X一般型乙烯型RCH=CHX>RX>X8二、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SN) Nu:- +亲核试剂δRXRNu + X离去基团反应底物Nu:- H2O/OH-, ROH/RO-, RCO2-, ONO2-SH,RS-; NH3, RNH2; R-: CN-, RMgBr; I-R R R RX + H2O/OHX + NaSH X + R'ONa X + R'SNaR R R ROH + XSH + NaX OR' + NaX SR' + NaX碱性水解硫醇9R R R R R R RX + NaCN X + NH3 X + R'NH2 X + R'CO2Na X + R'C CNa X + AgONO2 X + NaI丙酮R R R RCN + NaX NH2 + HX NHR' + HX OOCR' + NaXR'C C R + NaX R R ONO2 + AgX X = Cl or BrI + NaXNote: R一般只能是伯卤代烃,仲或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易消除得到烯烃10CH3 H3C C C CH CH3CH3 H3C C Br + CH3HC CNaH3C H3CCH2三、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 E)1. β-消除在相邻两个碳上消除卤化氢分子β α NaOH/乙醇 RCH=CH2 H R C CH2 H X CH3CH2CHCH3 BrNaOH/乙醇CH3CH=CHCH3 PhCH=CHCH3PhCH2CHCH3 NaOH/乙醇 ClX H R C CR' H XHKOH/乙醇RC CR'X X HKOH/乙醇12H3C H3CCH2CH3 Na2CO3/H2O NaCN H3C C Cl CH3H3C H3CCH22. α-消除在同一个碳上消除卤化氢分子CHCl3 NaOHNaOH CCl3CCl2 + NaCl + H2O二氯卡宾卡宾 (Carbene) -碳烯:活泼中间体,碳最外层只有 6个电子,具有亲电性Cl-PhCH=CH2 +CCl2Ph Cl C ClCl+CCl2CCl13四、与活泼金属反应(Reaction with active metals)金属有机化合物(Organometallic Compound): 分子中存在C-M 键或M-M 键的一类化合物 1. 与Mg作用-Grignard试剂的形成RX + Mg醚RMgX 格氏试剂MgBr活性:RI>RBr>RClBr + Mg 乙醚CH2=CHCl Mg/THF CH2=CHMgClMgBr 2 Mg/THF MgClBr Mg/乙醚 ClMgBrCl14Grignard试剂的反应RMgX + R'X R-R' + MgX2偶联反应MgBr + CH2=CHCH2ClCH2CH=CH2Grignard试剂被活性氢分解-活性氢如H2O, ROH, RSH, RCO2H HX, RNH2, 端炔氢,etc.H H RMgX + H H H OH OR' O2CR' NH2 C CR' RH + MgX(OH)MgX(OR') R'CO2MgX MgX(NH2) R'C CMgXRMgX + D2ORD + Mg(OD)X15RMgX + O2 RMgX + O C OROOMgXRMgXROMgXH2OROHO H2O R C OMgXRCO2H2. 与金属Li作用RX + 2 LiRLi + H2O RLi + CO2RLi + LiXRH + LiOH RCO2Li乙醚R:一级, 二级, 三级烷基芳基, 乙烯基RLi + CuI0℃R2CuLi 二烷基铜锂 R R'R’:一级烷基,芳基, 乙烯基不能为三基烷基R2CuLi + R'X16二烷基铜锂的反应CH3CH2CH2Br + [(CH3)2CHCH2]2CuLi (CH3)2CHCH2CH2CH2CH3CuI +H2C C 2 CuLi + CH3 Br(CH3)2 CHCH2LiCH3(CH3)2CHCH2Br + LiH2C C CH3 CH3CuI +H2C C Li CH3H2C C Br CH3PhCH3C CH + HBrPh HBr H + (CH3CH2CH2CH2)2CuLiCH2CH2CH2 CH3 HH构型保持17五、还原反应(Reductive Reaction)R-X Reductive RH还原剂:Zn/HCl, Na/NH3(l), H2/Pd, LiAlH4§4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Nucelophilic Substitution Mechanism)Nu:-δ+ RδX R Nu + X-一、反应动力学特征(Kinetics)OHRX + H2O ROH + HXRX: (CH3)3CXRX: CH3Xν = k [(CH3)3CX] mol L-1S-1ν = k [CH3X][HO-] mol L-1 S-1动力学上称一级反应SN1 单分子亲核取代动力学上称二级反应SN2 双分子亲核取代 18二、SN1和SN2机理1. SN1 Unimolecular Nucelophilic Substitution(CH3)3CBr + HOH (CH3)3COH + HBrSlowMechanismStep 1 Step 2 Step 3 (CH3)3CBr (CH3)3C (CH3)3C + Br fast -H+ fast (CH3)3COH H+ HOH(CH3)3COH H(CH3)3COHCH3 C H3C CH319。
有机化学【卤代烃】
俗名或商品名
Cl CHCl 3 CHI 3 CCl 2F2 Cl Cl Cl Cl Cl 六六六
氯仿
碘仿
氟利昂-1,2
2、卤代烯烃
问题: 试指出下列三个卤代烯烃中氯原子与 双键的相对位置: CH2=CH Cl CH2=CH CH2 Cl CH2=CH CH2 CH2 Cl
(1)卤代烯烃的分类
A.乙烯型卤代烃----卤原子与双键碳原子相连。
CH2=CHCl
B.烯丙基型卤代烃----卤原子与双键相隔一个饱和碳 原子。
CH2=CH-CH2Cl
C.隔离型卤代烯烃----卤原子与双键相隔两个或多个 饱和碳原子。
R-CH=CH(CH2)nX
(2)卤代烯烃的命名
卤代烯烃通常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命名 时以烯烃为母体,并以最小位次表示双键的 位置。例如: Br CH3 | | CH2=CH-CH2Cl CH3-CH-CH=C-CH3 3-氯丙烯(烯丙基氯) 2-甲基-4-溴-2-戊烯
(2)与金属钠反应 (武兹(Wurtz)反应)
----只适用于1oRX和某些2oRX 2RX + 2Na R-R + 2NaX
问题: 能否用二种RX反应?
Br
2Na
Cl
+ NaCl + NaBr
武兹-费悌希(Wurtz-Fittig)反应:
Br
CH2CH2CH2CH3
+ CH3CH2CH2CH2Br
(1)水解 :
RX NaOH ROH NaX
H 2O
醇 (2)与醇钠作用 :
RX R' ONa ROR 'NaX
醚
《有机化学》第8章 卤代烃
伯卤代烷与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伯胺。例如:
2023/6/13
10
⑸ 与硝酸银作用
卤代烷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得卤化银沉淀。
卤代烷的活性顺序为: 叔卤代烷 > 仲卤代烷 > 伯卤代烷 不同的卤代烷与硝酸银反应的速率不同,叔卤代烷生成卤化银沉淀最快—— 一般是立即反应 ;伯卤代烷最慢——常常需要加热。这个反应在有机分析中常用来检验卤代烷。
叔代卤烷>仲代卤烷>伯代卤烷
2023/6存在几种不同的β-氢原子,进行消除时总 是消去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主要产物是双键碳原子上连有最多烃基的烯 烃。这一经验规律称为扎依采夫(saytzeff)规则。例如:
卤代烷的水解反应和脱去HX的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它们常 常同时进行,相互竞争。反应中究竟哪一种反应占优势,取决于RX的结构 和反应条件。
一般以脂环烃为母体命名,卤原子及支链都看作是它的取代基。较小的(原 子序数小的)基团,编号最小。例如:
有些卤代烃也采用俗名,如三氯甲烷(CHCl3)叫氯仿;三碘甲烷(CHI3)叫碘仿。
2023/6/13
6
三、 同分异构现象
1. 卤代烷的同分异构现象
卤代烷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比相应的烷烃的异构体数多。如一卤代烷除了具有 碳干异构体外,卤素原子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也会引起同分异构现象。例如丙 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而一氯丙烷则有两个同分异构体。
2.不饱和卤代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由于不饱和卤代烃的碳链不同、不饱和键的位置不同和卤素原子的位置不同
都能引起同分异构现象,故其异构现象更为复杂。
2023/6/13
7
第二节 卤代烷烃的性质
一、卤代烷烃的物理性质
在室温下,只有极少数低级卤代烷是气体,例如氯甲烷、溴甲烷、氯乙烷、氯 乙烯等。其它常见的卤代烷大多是液体。纯净的卤代烷多数是无色的。溴代烷和碘 代烷对光比较敏感,光照下能慢慢地分解出游离卤素而分别带棕黄色和紫色。
第八章,卤代烃
B H C—C
CH3—CH—CH 2 δX
过渡态
X
顺式消除
C
C
反式消除
B
H C—C X
从立体化学角度考虑,β-消除可能导致两种不同的顺反异构 体。将离去基团X与被脱去的β-H放在同一平面上,若X与βH在σ键同侧被消除,称为顺式消除;若X与β-H在σ键的两侧 (异侧)被消除,称为反式消除。
CH3Cl + OH
-
60oC H2O
CH3OH + Cl-
反应速率 = k2[CH3Cl][OH-]
No
[ CH3Cl ]
[OH-]
Rate(mol L-1 s-1)
1
2
0.0010
0.0020
1.0
1.0
4.9×10-7
9.8×10-7
3
4
0.0010
0.0020
2.0
2.0
9.8×10-7
19.6×10-7
较大的外消旋化百分比说明主要发生了SN1反应。
离子对机制解释:
RX
R+X紧密离子对
R+
X-
R+ + X 自由碳正离子
溶剂分离子对
SN1反应的另一个特点:反应伴有重排。
CH3 CH3 C CHCH3 CH3 CH3 C
+
CH3
H2O
CH3 Br
H2O
SN1
CH3
C CH3
CHCH3 重排 CH3
+
CH3 CH3 C
H HO- + H C Cl H
第八章卤代烃
第⼋章卤代烃136第⼋章卤代烃8.1 绪论烷基卤化物是指烷烃中的氢原⼦被卤素原⼦(氟、氯、溴和碘)所取代的化合物。
例如,CH 3Cl 和CH 3CH 2Br 是烷基卤化物,烷基卤化物也被称为卤代烃。
烷基卤化物分为伯卤化物(10)、仲卤化物(20)和叔卤化物(30)。
这种分类是基于卤素直接相连的碳原⼦。
如果带有卤素的碳原⼦仅仅与其他⼀个碳相连,这个碳原⼦就是伯碳原⼦,烷基卤化物就属于伯烷基卤化物。
如果带有卤素的碳原⼦它本⾝就连有其他两个碳原⼦,这个碳就是仲碳,该烷基卤化物就是仲卤化物。
如果带有卤素的碳原⼦它连有其他三个碳原⼦,那么这个碳就是叔碳,该烷基卤化物就是⼀个叔烷基卤化物。
下⾯是伯、仲和叔烷基卤化物的代表。
H CC H H H H10H C C C HH H HCl 20CH 3C CH 3CH 30碳碳碳虽然我们⽤符号10,20,30,但是我们不能说第⼀度,第⼆度,第三度,应该是伯、仲、叔,也可称为⼀级,⼆级,三级。
8.2 烷基卤化物的命名卤素取代的烷烃是按照IUPAC 系统命名法来命名的:CH 3CH 2ClCH 3CH 2CH 2F CH 3CHBrCH 3氯⼄烷1氟丙烷2溴丙烷当主链上既有卤素⼜有烷基取代时,不管是卤素还是烷基,从靠近取代基⼀端向另⼀端编号。
如果两个取代基到链的末端的距离相等,按照字母的先后顺序从⼀端编起。
CH 3CHCHCH 2CH 3ClCH 3CH 3CHCH 2CHCH 3ClCH 32-氯-3-甲基戊烷 2-氯-4-甲基戊烷137很多简单卤代烃的习惯命名仍然被⼴泛应⽤,然⽽在这种习惯命名体系中被称为功能性命名,卤代烃被命名为烷基卤化物。
(下⾯这些命名也被IUPAC 所接受)CH 3CH 2ClCH 3CHCH 3(CH 3)3BrCH 3CHCH 2ClCH 3CCH 2BrBrCH 3CH 3CH 3⼄基氯异丙基溴叔丁基溴异丁基氯新戊基溴8.3 卤化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质8.3.1卤化物的结构烷基卤化物的卤素原⼦所连的碳原⼦是sp 3的,基团的排列围绕碳原⼦,因此,⼀般是四⾯体形。
第8章--卤代烃PPT课件
CH3
C 2H 5O C 2 H 5 OH
CH3
+
C CH
CH3
CH3
CH3 C CH CH3 (SN2)
CH3OC2H5
CH3
CH3 重排
+
CH3 C CH CH3
CH3
C2H5O CH3
CC22HH55OOHCH3 C CH CH3
.
CH3
29
4) SN1 与 SN2反应的比较 (1) 位能曲线
过渡态
C+中间体
.
26
2) 立体化学
(1)外消旋化(构型反转 + 构型保持)
原因:SN1反应第一步生成的碳正离子为平面构型 (正电荷的碳原子为sp2杂化的);第二步亲核 试剂向平面任何一面进攻的几率相等。
R1
C Br R2
R3
R1
C a R2R3 b
HO
R1
R1
HO C
+
C OH
R2 R3
R2 R3
说明:a、形成过渡态,一步反应。 b、反应活性:CH3-X > 1o > 2o >> 3o
.
49
2、单分子消除(E1)
说明:(1)形成C+离子,两步反应。 (2)易发生重排
.
50
例如:
.
51
二、反应取向和立体化学
1、反应取向 Saytzeff 规则和 Hoffmann 规则:
C2H5
CH
CH3
该法是合成不对称醚的常用方法,称为 Williamson(威廉森)合成法。该法也常用于合成 硫醚或芳醚。
.
12
采用该法以伯卤烷效果最好,仲卤烷效果较差, 但不能使用叔卤烷,因为叔卤烷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 烯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卤 代 烃(alkylhalides )烃分子中一个或几个H 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物。
三氟拉嗪 本品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有关,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及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强大镇吐作用,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较弱。
一、分类根据卤原子数:单卤代物、多卤代物 烃基:卤代烷、卤代烯、卤代炔 卤原子:F 、Cl 、Br 、I 卤代烷1°第一卤代烷伯卤代烷CH 3CH 2—X2°第二卤代烷仲卤代烷CH XCH 3CH 33° 第三卤代烷 叔卤代烷CXCH 3CH 3CH 3卤代烯: CH 2=CH 2-X CH 2=CH -CH 2-X乙烯基型 烯丙基型二、命名1.习惯命名法:根据烷基或历史的原因;CH ClCH 3CH 3CH 3CH 2CH ClCH 3CH 2=CH -CH 2Cl异丙基氯 仲丁基氯 烯丙基氯 CHCl 3 氯仿 CHI 3 碘仿CF 3CF 2CF 3 全氟丙烷2.系统命名法卤代烃看作为烃的卤素取代衍生物 选主链:连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CH 3CH 2CHCH 2BrCH 2CH 3CH 3CHCHCH 3CH 3Br2-乙基-1-溴丁烷 卤素作为取代基 2-甲基-3-溴丁烷CH 3Cl顺-1-甲基-2氯环己烷CH 2=CH -CH 2-Cl3-氯丙烯(双链编号为最小)CHCl 3 三氯甲烷Br溴苯CH 2Cl氯苄 或 苄氯Br CH 35-甲基-1-溴环己烯三、卤代烃的性质 物理性质(自学) 基本上和烃类化合物相似 低级为气体或液体,高级为固体 bp 随着分子量↑ bp ↓d 一氟或一氯代烷 <1 一溴或一碘代烷 >1 溶解度 不溶于水()原因比空气重灭火剂易燃卤代烷卤原子数 −−−→−-↑CCl 4ClC ClO光气一般现在已不同化学性质:结构:R CH 2Xδ+δ-uX 作为官能团存在偶极矩,在一定条件C -X 键 可以发生断裂: C -X —→ C ++ X -由于受卤素的影响,与卤素相连的C 以及更运一些的C 上的H 也显示一定的活性。
(一)取代反应(亲核性反应)CH 3CH 2Br + H 2Oδ+δ-..(NaOH)CH 3CH 2OH Williamson 反应CH 3CH 2C CR NaOR CH 3CH 2OR..HNH 2..(过量)NaCCRAgNO 3CH 3CH 2ONO 2AgBr+NaSH CH 3CH 2SH 硫醇CH 3CH 2NH 2胺NaCN CH 3CH 2CN 腈醚底物亲核试剂+ HBr 水解离去基团溴乙烷在水溶液中加热,生成乙醇也称为溴乙烷的水解在反应中,H 2O 分子中,O 含有孤对电子,进攻带有部分正电荷的C 原子,结果C -Br 键断裂,形成C -O 键。
底物:反应中接受试剂的进攻 CH 3CH 2Br 亲核试剂:进攻电核密度较小的C 原子 离去基因:Br 带了一对电子离去,成为负离子这种类型的反应称为亲核取代反应(S N )Nu RL R Nu L ::+异裂+实际上,在卤代烷的水解中,我们通常加入NaOH ,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OH -亲核能力比H 2O :大 同时NaOH 中和反应中生成的HXHBr + NaOH -→ NaBr + H 2O 平衡右移同样卤代烷也可以和(上述反应中)的一些试剂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为负离子或带有孤对电子的中性分子 溶剂解概念:既作溶剂又作亲核试剂 S N 反应活性: R —XR —定 I -> Br -> Cl -从键能考虑 X —定 CH 2=CH CH 2X> 卤代烷 >CH 2=CH -X原因:CH 2CH X产生p-π共轭 C —X 键具有部分双链性质CH 2=CHCH2+CH 2CHCH2p-π共轭,体系时量降低∴反应条件不同,结构不同,反应速度不同R XAgNO 3醇RONO 2 +AgX3°>2°>1°R XNaI 丙酮RI +NaX (Cl, Br)(Cl, Br)溴代烷与KF 在高沸点溶剂中加热可氟代CH 3CH 2CH 2CH 2CH 2BrKF 120℃乙二醇CH 3CH 2CH 2CH 2CH 2F + KBrbp 129.6° bp 62.8°蒸出1°>2°>3°氯代烷或溴代烷与NaI 在丙酮中反应,Cl 、Br 可以被I 取代,这是制备碘代烷常用的方法,NaI 溶于丙酮,NaBr 、NaCl 不溶。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通过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可以制备多种有机化合物,因此研究取代反应的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A :两种反应历程:溴代烷水解 R -Br + NaOH -→ ROH + NaBr RBr 反应速度(1°、2°) k[RBr][OH -] 双分子亲核取代 S N 2 RBr k[RBr]单分子亲核取代S N 1(3°) 它们经由不同的历程,前者反应速率涉及两个分子,后者涉及一个分子。
S N 2反应历程由于S N 2反应的速率由两种反应物浓度所决定,所以在决定的反应速率的步骤中肯定包含有两种粒子的碰撞,其历程可表示为:CBrHH H OH C HHH HO Br++C BrOH HHHδδ研究表明:OH -负离子是从溴原子背面沿着C -Br 键的键轴进攻C 原子的,在逐渐接近的过程中,C -O 键部分形成,C -Br 键逐渐伸长和弯弱。
但未完全断裂。
甲基上的三个H 原子也向溴原子一方逐渐偏转。
这时需要吸收能量。
当三个H 原子偏转到与C 原子在同一平面时,羟基与溴处在两平面的两边,这时能量最高,形成过渡态。
即达到最高能量状态。
因此形成过渡态的速度是整个反应的决定步骤,是慢的一步。
从结构上看,在过渡态时,C 原子的杂化状态从原来的sp 3转变成sp 2,碳上还有一个2p 轨道在平面的两边,一边与亲核试剂相连,一边与离去基团的电子云重迭。
过渡态时亲核试剂与C 原子的键尚未完成形成,C -Br 键尚未完全断裂,负电荷分散在Br 和OH 两个基团上。
一旦达到过渡状态,即释放能量,与O 原子形成C -O 键,溴形成负离子离去,此时C 原子又恢复了sp 3杂化状态。
三个H 原子也完全偏转到溴原子一边。
这样就完成了取代反应。
因此这里羟基并不是占据了原来溴原子的位置,而是从溴原子的背面进攻中心碳原子。
整个过程就好象伞被大风吹得向外翻转一样/如果卤代烷的α-C 是手性C ,那么所得产物醇的构型与原来卤烃的构型相反,即构型发生了转化,这一过程称为Walden 转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反应是连续进行的,即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是同时发生的,过渡态位于整个反应的能量最高点。
虽然整个反应是放热反应,但由于过渡态的形成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因此,过渡态的形成是整个反应的关键。
而过渡态时涉及到两个分子。
例如:C IHC 6H 13CH 3I *+ICC 6H 13H CH 3I+*发生外消旋化CBrC 6H 13CH 3H S N 2OHC OH C 6H 13H CH 3(-)-2-溴辛烷 (+)-2-辛醇特点:总之S N 2反应历程的特点:1)反应一步完成,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同时进行 2)反应速度与卤烃和亲核试剂均有关 3)反应过程中伴随构型转化 S N 1反应历程反应只与卤烃浓度有关,而与亲核试剂浓度无关,只取决于卤烃分子中C -X 键的断裂难易。
例如:CH 3CBr CH 3CH 3C CH 3OH CH 3CH 3乙醇水溶液Br+ OH+-只和叔丁基溴浓度有关,而碱浓度对反应无影响 研究表明:首先C -X 键发生断裂生成中间体C +离子和X -离子,这个过程需要能量,是控制反应速度的一步,也是慢的一步。
C +离子一旦生成即马上与亲核试剂结合,(两面即可)速度极快,是快的一步,是反应速度快的步骤。
生成的产物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外消旋化的。
CBrC 6H 13H CH 3O H C C 6H 13H CH 3OH S N 1C OHC 6H 13HCH 3+外消旋化S RS特点:1、分两步进行 2、外消旋化 例如:CH 3C CH 2CH 3CH 3OHCH 3C CH 2BrCH 3CH 3SN CH 3C CH 3CH 2OHCH 3CH 3C CH 3CH 2CH 3CCH 2CH 3CH 3CH 31OH 重排++有重排产物产生,则可说明反应经过C +离子中间体,反应为S N 1 特点3 反应速度仅和卤代烃浓度有关,产物由其稳定性决定 思考题:OHCH 2BrOH 2影响S N 反应的因素卤代烃的S N 反应按哪种历程进行呢?其影响因素很多,情况也很复杂,在此作一简单介绍:1.烷基(R-)结构的影响S N 1:烯丙基 > 3°> 2°> 1°> 乙烯基型 S N 2:烯丙基 > 1°> 2°> 3°> 乙烯基型 为何出现上述活性次序呢?电效应:当反应按S N 1历程进行时,决定反应速度的是生成C +离子的第一步,而C +离子的稳定性次序为:3°>2°>1°>CH 3+CH 2=CHCH 2CH 3C+HCH 3CH 3+C+HHCH 3CH 3CH 3CH 3C ++p-π共轭S N 1 CH 2=CH+电荷无法分散sp 杂化CHO立体效应(空间效应):当反应按S N 2历程进行时,亲核试剂进攻α-C原子时,如果α-C 周围愈拥挤,那么进攻试剂接近α-C 时,阻力应愈大,反应速度就愈慢。
CH 2=CH CH 2+平面型结构,所占体积较小可见,随着α-C 上烷基数目的增加,空间阻力愈大,反应速度下降 因此:CH 2=CHCH 2Br > CH 3X >1°>2°>3°> CH 2=CHX 例:CH 3C CH 2BrCH 3CH 3S 2NS 2NCH 3CH 2Br快二百万倍综上所述,无论S N 1、S N 2反应, CH 2=CHCH 2X CH 2=CHX最快 最慢3° 2° 1°S 2NS 1N1°卤代烃易按S N 2历程,3°卤烃易按S N 1历程反应,2°卤代烃两者兼而有关。
2.亲核试剂浓度的影响S 2:NC XNu C XNu C Nu X+慢C XC +X+S 1:NC NuNu慢由于决定反应速度是C+X 离解成C +,Nu 浓度、亲核能力对S N 1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