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难以产生诺贝尔奖的各种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难以产生诺贝尔奖的各种原因

中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土壤

中国又一次无缘2006年诺贝尔奖了,于是有很多愤青要求抵制该奖,认为是对国人有歧视.可笔者认为不然,诺贝尔奖是没有歧视的,而且无国界的.那问题出在哪呢?

早在1978年夏,兰州大学生物系的一位研究生就向来访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询问过同样的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当时这名学者回答"因为中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土壤."

这句话也许会让愤青更加愤怒,但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有其因果,就象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根主要需要土壤提供养分,成长肌体.但是,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环境不能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教育和科研的功利性,产生的只会是商人和唯利是图者.放眼望去,教育本是教书育人,可现在把教育当成了赚钱的机器.急功近利的科研,把科研重点转移到了能很快获得回报的短平快项目,而基础项目无人问进津.科研经费也无人投入,连简单的科研都很困难,获诺贝尔奖简直是痴人说梦.再说到那位学生的经历,1980年代到美国的生物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取得了一些成绩,可以获得绿卡,也做过获诺贝尔的梦,1985年怀着报国之志回国,但是回国后接到通知:要他自己挣钱,养活带的研究生和工作人员,然后叫他找项目赚钱.他底下的学生纷纷做赚钱的心脏病药\米业\兰草\化妆品等,做为博士生导师,面对教育的悲哀他一愁莫展,一晃就到了2006年,他也到了花甲之年,回想诺贝尔奖的梦想,他还是明白了土壤的道理.

诺贝尔奖的核心是发现和创造

不是劳动奖状,不是鼓足干劲就能够获得的,它的标准是发现和创造人类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思想,绝对不是剽窃抄写和重复.

可是看到现在的中国,学术腐败猖獗,博士学位答辩也只是网上下些文章,拼拼凑凑写出的论文.没有用心去研究,那来的学术成果.

在国家最高的中国科学院,评定一个院士至少需要200万元的评定费,而不是他的真才实学.笔者知道,当有一届院士评定时,许多企业家也爱上了院士,要花钱买个院士当当.科学的殿堂都成了这样,我们还能指望与诺贝尔有缘吗?

当博士生导师造假,教授学术造假,当教育沦为金钱的奴隶时,我们还是不要奢求什么诺贝尔奖了,因为诺贝尔奖是不被金钱贿赂的.

大学是大师构成的,不是大楼构成的

早年在云南参加西南联大启示录的报道,在这个极其简陋的战时大学面前,我震惊了,这么个破破烂烂的校舍里,产生了60多个院士,包括杨振宁和李远哲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士.

我在想,1938年国破山河,正是民族危亡时期.那样一群来自燕京,北大和清华的教育者们,以及流亡的学生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样的冲天之志为着中华民族的存亡而发愤读书的?

当时的校长梅贻奇的夫人在昆明街头卖饼;周思源每天骑马半小时上课;费孝通则住土屋;闻一多也是贫困交加.西南联大的教室是铁皮顶的简陋屋子,由梁思成和林微因设计,考虑的是在尽量少的经费里完成工程.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大多没有被子盖,是在报国的激情中的度过了四个春秋.

大学应该是有魂的,国家也是有国魂的!可是大学的魂不是大楼构成的.记得现今的北大提出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就是每年向国家讨要200亿元人民币!笔者扼然,北大的魂不是修多少大楼,而是有多少大师.北大需要的是教育家而不是商人和政客.历史上的京师大学堂是有灵魂人物的,现在

为什么灵魂人物重现就那么艰难呢?

前段时间还在腾讯的新闻里看见大学的校门大比拼,某某大学一个校门就花了8000多万人民币.笔者惊诧的不行,一个校门就如此奢华,整个校园还不知道怎么腐败.看来,修大楼的面子工程越来越做得到位了,甚至还听闻另某所高校在新校区大兴土木,修了一座传说中很豪华的汉白玉桥,学生公寓也很豪华,当然住宿费也就很可观,俨然把学生都当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般来培养.不知道这样下去还能否培育出国家真正的接班人来,只怕养出一身懒病,早就忘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了!

另一条消息说:某所高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某些专业必须学习GOLF,谁都知道GOLF是贵族的嗜好,不说在学校里建GOLF场地要花多少银子,为什么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GOLF呢?这样下去,可能学生从学校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就形成贵族的生活习惯了.试想本科毕业出来,平均工资1000左右,怎么贵族,怎么GOLF?当然,那位大学校长要推行教育改革一定有他的想法,但是联想到很多现实问题,却不免觉得荒谬!

呵呵!中国的诺贝尔之路,确实显得异常艰难了!

没有标准就是有标准

一名著名的生物学家给我讲了个故事,1953年,英国一个物理学研究所卡文迪许物理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克里克和剑桥大学工作的詹姆斯·沃森竟然建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被称为DNA之父.

这在中国肯定是不务正业,堂堂正正的物理学研究所不去搞物理研究却去搞生物模型,肯定是不会有政府支持的,可是英国政府却十分支持这一行为,并将这家物理实验室改做了剑桥大学的分子生物实验室,也就是在这家实验室产生了12个诺贝尔生物学奖\医学奖获得者.

桑格获1958年化学奖,他还发明了DNA测序方法获1980年化学奖;

华生和克里克的DNA结构模型1962年获医学奖;

佩鲁兹和肯德鲁解出蛋白质结构获1962年化学奖;

克鲁格获1982年化学奖;米尔斯坦和克勒获1984年医学奖;

沃克获1997年化学奖;

布勒纳、萨尔斯顿和霍维茨获2002年医学奖等奖项.

实验室对这些技术没有申请专利,它们成为对全人类的贡献.在这个实验室,其人才队伍采取精英评价制,根据对科学才能的洞察力、对科学研究的深刻理解选拔人才,支持研究。它不在意发表论文数目也不在乎在什么杂志发表,而看重扎扎实实、有长期深远或重大意义的研究,忌好大喜功、大规模攻关。正是其优越的科研环境和专家管理体制,才使有才华的科学家对科学生涯有信赖和追求,不必用论文衡量,而去努力追求最重要的发现。

其科学家不分年资互相激励支持,不贪他人之功,形成良性循环。布拉格用自己的诺贝尔奖声望支持佩鲁兹和肯德鲁,后两者又支持克里克和华生做与导师课题无关的研究。1953年克里克和华生研究出DNA结构后,两位导师无丝毫妒忌,继续自己的研究,1959年才有较好结果,4位昔日师生1962年在斯德哥尔摩同台获奖。佩鲁兹支持布勒纳甘冒许多人笑话而研究线虫;布勒纳支持萨尔斯顿和霍维茨做胚胎分析;桑格支持米尔斯坦进行和自己不同的抗体研究。这样的良好风气才推动不断产生卓越成就。

实验室重视科学家的工作而不在乎他们的性格和研究风格,既有华生、克里克、布勒纳等才华溢于言表者,也有佩鲁兹、桑格等性格随和低调者,他们都其乐无比地勤奋研究,风格迥异而互补,敬重对方科学内涵而不在乎外表性格。

实验室位于英国上流教育中心,但它兼容并蓄,广纳各地人才,重用真才实学者。既有赫胥黎这样科学世家后代,也有佩鲁兹、克鲁格和布勒纳那样的流亡穷犹太人,还有华生那样的急性美国人以及米尔斯坦那样的避难者。

其科研体制和模式不同于美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较重视论文的模式。目前德国最重要的研究机构马普学会也不同于美国模式,马普用较大量经费支持200多个实验室,鼓励长期基础科研。这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