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B304逆转MCF-7/Taxol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机制探讨

合集下载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及产物p糖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及产物p糖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及产物p糖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MDR)是目前肿瘤病人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有多种类型。

本文对Mdr1基因及P糖蛋白(pgp)的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目前,化疗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尽管化疗方案的改进及新药的使用,临床化疗效果越来越好,但仍然发现一些患者在化疗前后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化疗效果。

研究发现,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

多药耐药是指由一种药物诱发,对该药耐药的同时,对其结构和作用机制无关的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药。

多药耐药的类型有多种。

如Mdr1及其产物pgp的表达增高,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的扩增或表达增加,DNA拓朴异构酶Ⅱ活性增高或性质发生改变,谷胱甘肽解毒系统酶活性增高等。

本文就Mdr1和pgp的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1 多药耐药基因1(Mdr1)和P糖蛋白(pgp)的生物学特性1.1 Mdr1 MDR基因在人类有二种Mdr1和Mdr2,其中Mdr1与肿瘤的多药耐药有关。

Mdr2的功能尚不清楚,但Mdr1和Mdr2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人类Mdr1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臂上,含有28个外显子,内含子与外显子交界符合经典的A/G规则,全长为4.5Kb,含有一个开放读框,编码1280个氨基酸多肽,经糖基化后形成170KD的pgp[1]。

目前对Mdr1基因的表达调控还处于研究之中。

研究表明抗肿瘤药物、致癌剂、紫外线、热应激等都可使Mdr1基因活化,ras、raf、p53等癌基因也参与Mdr1基因的表达调控[2,3]。

有人发现,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Mdr1基因的转录受Y盒转录因子(YB-1)的调节,而且YB-1的位置与Mdr1基因表达密切相关,在对药物敏感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YB-1位于胞浆中,而在耐药细胞株MCF-7中,YB-1位于细胞核中,因此认为YB-1也参与Mdr1基因的调控[4]。

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MCF-7/Adm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特性

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MCF-7/Adm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特性

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MCF-7/Adm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特性郑婷婷;潘姝花;郑旭升;吴登伟;许传莲【摘要】Establishment of tumor drug-resistant cell line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tudy tumor cells and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exploring tumor multidrug-resistant mechanism and the reverse .This paper a-dopted high-dose intermittent deduction method to induce MCF-7 cells and establish MCF-7/Adm drug-re-sistance model .MTT method is used to detect the drug-resistance times .Flow cytometry is used to detect the accumulation of adriamycin in MCF-7 cell and MCF-7/Adm cell .Real-time PCR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genetic expression of ABCB1 ,ABCC1 and ABCG2 in MCF-7/Adm cell .The results show IC50 values of MCF-7 and MCF-7/Adm cells restrained by adriamycin are 0 .535 and 173 .275μg/mL respectively ,with drug-resistance times of 324 ;adriamycin accumulation in MCF-7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CF-7/Adm cells ;genetic expression of A BCB1 in MCF-7/Adm cells at mRNA level up-regulated obvi-ously ;genetic expression of ABCC1 and ABCG2 down-regulated .This paper successfully gains adriamy-cin-resistant breast cancer drug-resistance cell strain MCF-7/Adm which provides a helpful tool for stud-ying breast cancer multi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and the reverse .It is also significant to choose effective anti-caner drugs .%建立肿瘤耐药细胞系是研究肿瘤细胞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讨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的基础。

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及其逆转耐药的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及其逆转耐药的研究进展

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肺癌在我国男性肿瘤发病患者中占首位,在女性中位列第三[1]。

按照病理类型,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约占80%[2]。

靶向治疗、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目前化疗仍然是NSCLC 治疗的主要手段。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是导致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机制的研究仍是当今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肺癌的MDR 机制涉及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泵、酶介导的肿瘤细胞解毒和DNA 修复功能增强、凋亡调控基因异常、信号转导因子发挥抗凋亡机制等多种途径,这些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和蛋白都与诱发肿瘤细胞形成耐药表型相关[3,4]。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肺癌MDR 的机制研究及中药在逆转NSCLC 耐药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1ATP 结合盒转运体蛋白ATP 结合盒转运体(ATP-bingding cassette transport ,ABC 转运体)蛋白家族是一大类跨膜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

ABC 转运体利用ATP 水解产生的能量将底物(包括抗癌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使细胞内药物的浓度降低,在肿瘤细胞表现为耐药。

在ABC 转运蛋白家族中研究较多的是磷酸化糖蛋白(phosphorylated glycoprotein ,P-gp )、MDR 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MRP )、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BCRP )等。

这些细胞膜药物转运蛋白均依赖ATP 供能发挥“药泵”作用,能把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排出细胞外,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导致药物细胞毒作用减弱甚至丧失,降低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导致肿瘤细胞耐药[5]。

浅谈化疗药物耐药性

浅谈化疗药物耐药性

浅谈化疗药物耐药性中国癌症基金会鲜药学术委员会王泽朋郑艺谈到癌症,人们往往跟“不治之症”“绝望”联系到一起。

癌症是现在人类的主要死因之一,据2015年有关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死亡约270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化学疗法,即给与病人抗癌药物,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

然而现在许多抗癌药物都遇到了耐药性的问题,使药物的使用成效大大降低,导致治疗失败。

化疗药的耐药性是当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也是肿瘤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什么是化疗药物耐药性?化疗药物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多次与药物接触之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从而导致治疗失败。

化疗药产生耐药性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事情。

癌症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绝望”的代言词;那么化疗药耐药性就意味着“绝望透顶”。

一旦产生耐药性,就会使原本有效的药物治疗效果降低,甚至于丧失;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

为什么化疗药物有耐药性呢?说到抗药性,就不得不提一下大家都知道的青霉素了。

多年以来,由于反复使用青霉素,使得细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些基因突变的细菌幸免于难,从而“抗药性”这个性状逐代遗传,积累,增强,最终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

同样的,肿瘤细胞也会“自然选择”,对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而且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同时,肿瘤细胞对一种抗癌药物产生抗药性时,对结构及作用机制不同的其他抗癌药物也会产生交叉抗药性,这种“多药耐药性”(MDR,Multiple Drug Resistance)是肿瘤化疗失败的最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仍无良策。

临床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的抗药性,是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这些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开始时会取得疗效,但是随着肿瘤细胞抗药性的增强,疗效会越来越差。

一旦癌细胞产生了抗药性,化疗药物就无法杀伤癌细胞,但却对正常细胞造成杀伤,引起越来越大的副作用,最终无计可施。

中医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中医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90%以上的肿瘤患者死于不同程度的耐药。

肿瘤细胞耐药可分为原药耐药(PDR)和多药耐药(MDR)两大类。

其中,PDR指仅对诱导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对其他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性;而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现象,是肿瘤化疗最大的障碍之一。

研究MDR的产生机制、寻找有效低毒的逆转剂及其逆转措施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有关MDR的研究综述如下。

1.肿瘤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1.1转运蛋白介导药物外排药物在细胞内的减少是通过药物的细胞内流减少或外排增多所产生,细胞外排可以通过细胞膜上转运蛋白功能而发挥作用,如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RP)及肺抗药性相关蛋白(LRP)等,其中P-gp外排泵的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

P-gp高表达导致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被认为是产生MDR最主要的原因。

研究表明,MDR-1基因与P-gp的表达水平越高,MDR细胞内药物浓度越低,则耐药性越强。

该研究结果被称作经典肿瘤MDR机制。

1.2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酶表达异常在MDR细胞的胞质、胞核中存在一些与MDR产生有关的酶,主要是蛋白激酶c(PKC)、拓扑异构酶II(TopoII)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的改变。

韩氏等研究发现,PKC-2a在胃癌细胞SGC7901呈阳性表达,在其长春新碱(VCR)耐药株SC-C7901/VCR呈强阳性,其表达强度随耐药剂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

在MDR细胞中因Topo海II数量及其活性下降所导致的耐药机制被称为非典型MDR,其特点是药物在细胞内积聚与保留没有变化,无P-gp的过度表达,膜活性药物不能逆转其耐药性。

研究发现,T opo防II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相邻正常组织(P<0.05),表明T opo II是胃癌产生内在性耐药的影响因素之一。

肿瘤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及其耐药逆转的研究进展

肿瘤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及其耐药逆转的研究进展
临床 医 药 实 践
2 1 年 4月 第 1 00 9卷 第 4 期 A
・2 5 ・ 4
肿 瘤 多药 耐药 基 因 p 糖 蛋 白及 其耐 药逆 转 的研 究 进展 一
穆 宝 忠 , 秀 芳 隋
( 度县人 民医院, 东 平度 平 山 260) 67 0
恶 性肿 瘤 是危 害人 类 的 主要 致 死 疾 病之 一 , 随 着 现 代 生活 方 式 的改 变 和 生 活环 境 的 污染 , 发 病 其 率 有增 无减 。由于多 数患 者初 诊 时 已经 是 中 、 晚期 , 失 去 了手 术 的绝 佳 治 疗 机会 , 因此 以化 疗 为 主 的综 合 治疗 又成 了 主要治 疗手 段 。不过 人们 在运 用化 疗 治 疗肿 瘤一 段时 间后 , 现有 的患 者效果 较好 , 长 发 延 了生存 周 期 , 高 了生 存 质 量 , 有 的效 果 则 不佳 , 提 而
排及 药 物 的亚 细 胞分 布 改 变 以降低 药 物 浓度 ; 代谢
转 化 改 变 , 细 胞 内 一 些 蛋 白 酶 的 改 变 引 起 细 胞 解 如
毒功 能增 强 ; 药物 作 用靶 点 改变 , 如核 酶 D NA 拓扑
异 构 酶 Ⅱ( P Ⅱ) 量 减 少 或 性 质 改 变 , 致 对 To o 含 导
的拦 路虎 , 给肿 瘤患 者 的康 复制 造 了难 题 , 是现 在 恶
性 肿 瘤治疗 中亟待解 决 的 问题 。 目前 研 究 表 明 , 瘤 细 胞 产 生耐 药 性 是 多方 面 肿 的 , 中以多药 耐药 性 ( R) 为 常见 。 R 是指 其 MD 最 MD 抗 某种 细胞 毒药 物 的耐药 细胞 系对 许 多结 构上无 关 的作 用机 制 不 同 的其 他 抗 癌药 物 产 生 交叉 耐 药 性 。 研 究 发现 , R 基 因有 两 种不 同的 表 型 , MD 一种 是 对 第 1次化 疗 就产 生 耐 药 , 即在化 疗 前 就 已经存 在 的 耐 药 , 天然 性耐 药 或称原 发性 耐 药 , 一种 是在 化 称 另 疗 过程 中产 生耐 药 , 指 化疗 药 物 诱 导所 产 生 的耐 是 药一 获得 性 耐药或 者 叫做继 发 性耐 药 。 同时 , 肿瘤 的 多药 耐药 机制 十分 复 杂 , 究 时 同时发现 , 研 肿瘤 产 生 MDR 的分 子 机 制 主要 有 : 膜 药 泵 基 因 的扩 增 和 跨 过度 表达 , 跨膜 转运 蛋 白的高表 达 , 而促 进药 物 外 从

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机制和逆转

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机制和逆转

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机制和逆转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机制以及逆转方法。

一、耐药机制1. 多药耐药蛋白多药耐药蛋白是一类与肿瘤细胞药物耐药相关的蛋白质。

它们通过增加细胞内药物外排的能力,有效减少化疗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从而导致药物的耐药性。

目前已经鉴定出多种多药耐药蛋白如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等,在肺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 DNA损伤修复机制异常DNA损伤修复机制异常是导致肺癌化疗药物耐药的另一重要因素。

正常情况下,细胞通过DNA损伤修复机制对化疗药物所引起的DNA损伤进行修复,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而当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异常时,导致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产生耐药性。

3. 细胞凋亡逃逸化疗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杀灭肿瘤细胞。

然而,某些肺癌细胞具有凋亡逃逸的特性,也就是说它们能够抵抗化疗药物所诱导的细胞凋亡。

这一机制主要与肿瘤细胞异常激活或过表达抗凋亡蛋白(如Bcl-2和Bcl-XL)有关。

二、耐药逆转方法尽管肺癌的耐药机制多种多样,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逆转化疗药物耐药的情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耐药逆转方法:1. 组合化疗针对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性,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组合化疗。

通过同时使用多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化疗药物,可以降低耐药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可以结合顺铂和紫杉醇等药物来进行肺癌治疗。

2.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地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或靶向特定的癌细胞分子,从而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能够更加准确地杀灭肿瘤细胞,且对肿瘤产生的耐药性较小。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的热点领域,对于肺癌的治疗也展现出很大的潜力。

中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中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中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摘要】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化学药逆转具有较大的毒性,从而限制性因素有许多。

高效、低毒性质的中药研究被人们广泛的关注。

本文主要是对中药单体和复方成分、中药提取物进行综述,以此来对中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药;多药耐药;逆转剂;中药复方;中药提取物肿瘤细胞经过某种化疗药物治疗后,既对这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又对其他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这样的现象称为多药耐药性(MDR)。

过度。

异常表达的膜转运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酶以及控制细胞相关基因的凋亡等是造成MDR的主要原因。

据相关文献显示中药里具有逆转肿瘤MDR的活性,并且有较小的毒副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主要是对中药单体和复方成分、中药提取物进行综述,以便可以为肿瘤的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

1中药单体成分逆转肿瘤MDR1.1生物碱类生物碱的结构属于环状结构,具有较高的活性,并且不少生物碱还具有逆转肿瘤MDR活性。

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轻度高血压、关节痛、风湿痛的粉防己碱,属于异喹啉类。

据相关人士研究该种药物可以将耐药细胞的P-gp、LRP的表达和该细胞多药耐药性表现特征降低。

并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它还可以将细胞凋亡因子Fas、Trail的表达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调控细胞凋亡因子与粉防己碱逆转肿瘤MDR活性有重要关系。

1.2黄酮类具有镇静、镇痛、抗炎等作用的丹皮酚具有较广的药理活性,据相关人士对丹皮酚和K562/ADM细胞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P-gp药物外排泵功能可以被丹皮酚阻断,将细胞内药物浓度提高,并保持一定水平。

采用RT-PCR法检测K562/ADM细胞中基因发现丹皮酚能将MRP、mdr1、LRP、p53、Bcl-2的表达下调,加快细胞凋亡,由此显示出逆转肿瘤MDR的作用。

1.3苯丙素类据相关文献显示作为苯丙素类中的五味子可以逆转K562/ADM细胞对长春新碱、紫杉醇等的耐药性,50umol/L逆转倍数为42.4、55.2、30.8、4.0倍;此外,五味子甲素可以将HL60/ADR逆转,有的学者还提出五味子甲素与P-gp、MRP1蛋白结构和功能或许有联系。

伐地那非逆转MCF-7ADR细胞阿霉素耐药的作用研究

伐地那非逆转MCF-7ADR细胞阿霉素耐药的作用研究

伐地那非逆转MCF-7/ADR细胞阿霉素耐药的作用研究目的:肿瘤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癌症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出现MDR的一类主要机制在于磷酸腺苷ATP的结合盒—ABC转运蛋白的过度表达,ABC转运蛋白可以增加癌细胞中药物的流出,从而减少细胞内药物浓度,产生MDR。

研究肿瘤MDR逆转剂有望找到克服耐药的方法,减少癌症复发,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近些年开发的MDR逆转剂的化学药物大部分是P-gp 抑制剂,通过抑制P-gp的转运活性或者与化疗药物竞争结合P-gp的底物结合位点来抑制其功能,从而增加化疗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积蓄,逆转肿瘤MDR。

但是耐药逆转的研究多数停留在体外研究阶段,目前的耐药逆转剂常因其特异性低以及副作用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明显限制,因此寻找低毒有效的MDR逆转剂是治疗肿瘤的有效而长期的探索过程。

伐地那非作为新一代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口服吸收好,安全性高,在转染MRP7的HEK293细胞上,这类药物可以增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但其其逆转耐药的作用及机制尚有许多未解之处。

乳腺癌是妇女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本研究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上探讨PDE5抑制剂伐地那非的逆转耐药作用,并进一步在整体荷瘤动物模型上研究其耐药作用。

方法:1采用MTT法检测伐地那非、西地那非、他达拉非联合阿霉素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增殖的影响。

2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伐地那非联合阿霉素对人乳腺癌MFC-7/ADR 细胞凋亡的影响。

3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伐地那非对阿霉素在MFC-7/ADR细胞中积累和分布的影响。

4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检测伐地那非对阿霉素在MCF-7/ADR细胞不同部位含量的影响。

5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伐地那非对MCF-7/ADR细胞p-gp、Bax、Bcl-2、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

ADM诱导MCF-7耐药后细胞免疫表型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ADM诱导MCF-7耐药后细胞免疫表型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内容摘要:【摘要】目的探讨adm诱导mcf-7耐药后细胞免疫表型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方法将人乳腺癌细胞株分为三组:mcf-7(野生组)、mcf-7/adm(阿霉素诱导的耐药组)、mcf-7/撤药60天(撤药60天组),s-p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表型变化。

结果 mcf-7/adm的耐药相关标志蛋白p-gp、lrp、gst-π及her-2表达较mcf-7明显增加,而雌激素受体(er)、topo-ⅱ转为阴性表达,孕激素受体(pr)随撤药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步减低。

结论耐药细胞的遗传和免疫表型发生了变化,药物作用的靶酶表达或靶功能发生了改变,部分撤药后不能逆转。

【关键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染色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高,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病,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化学药物疗法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肿瘤细胞产生的多药耐药常使化疗难以奏效并最终导致化疗失败。

肿瘤耐药异常复杂,是多基因、多步骤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从多药耐药后乳腺癌细胞免疫表型的改变,对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细胞株:mcf-7培养于含10%热灭活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细胞传代时用含0.25%胰蛋白酶进行消化,采用低浓度加量诱导法[1-2]诱导亲本mcf-7细胞,阿霉素(adm)对亲本mcf-7 ic50的1/10为起始浓度,逐步提高细胞培养液中的adm浓度,待每个adm浓度细胞稳定生长后再逐步提高药物浓度,同时监测adm对细胞的ic50。

mcf-7人乳腺癌细胞购于atcc公司,rpmi1640为gibco公司产品,胰蛋白酶、小牛血清为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产品,胰岛素注射液为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人p-gp、lrp、gst-π、topo-ⅱ、er、pr免疫组化试剂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产品。

1.2 方法把细胞株分成三组:mcf-7、mcf-7/adm、mcf-7/撤药60天,涂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白头翁皂苷B4、粉防己碱对奥沙利铂耐药的结肠癌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白头翁皂苷B4、粉防己碱对奥沙利铂耐药的结肠癌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白头翁皂苷B4、粉防己碱对奥沙利铂耐药的结肠癌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李敏;方明治【摘要】Background and purpose:Oxaliplatin (L-OHP)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hemotherapy drugs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L-OHP-resistance is very common in colorectal cancer therapy. This research was to discuss the reversal effect in L-OHP-resistant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 LoVo/L-OHP by anemoside B4 (AB4) and tetrandrine (Tet) and to clarify their molecular mechanism. Methods:LoVo/L-OHP cells were treated for 48 h by AB4 and Tet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o get non-toxic dose. Drug sensitivity was measured by MTT.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of the cells were detected. Expression of P-gp mRNA, zDHHC9 mRNA and SMAD4 mRNA were detected by RT-PCR. Expression of P-gp, zDHHC9 and SMAD4 protein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The IC50 of LoVo/L-OHP for L-OHP was (112.5±23.6) µg/mL, and the IC50 decreased to (62.8±21.4) µg/mL (P<0.05) and (58.9±26.3) µg/mL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0.71 µg/mL AB4 and 0.45 µg/mL Tet (non-toxic dose) separately. The cell cycl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cells in G1 stage decreased and in S stage increased but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ifcance (P>0.05). The cell apoptosis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apoptotic rate in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AB4 and Tet with non-toxic dose but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ifcance (P>0.05). The RT-PCR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P-gp mRNA and zDHHC9mRNA were increased and SMAD4 mRNA was decreased in LoVo/L-OHP cells compared with in LoVo cells (P<0.05), while it was found that P-gp mRNA in LoVo/L-OHP cells was de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AB4 at non-toxic dose (P<0.05). Western blot experiment showed the protein ofP-gp in LoVo/L-OHP cells was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ith AB4 (P<0.05), which was accordant to the PCR result. The expression of zDHHC9 proteinin LoVo/L-OHP cells was decreased in LoVo/L-OHP cells after treatment with Tet (P<0.05). Conclusion:AB4 and Tet have some reversal effect on resistant to L-OHP in LoVo/L-OHP cell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resistance reverse effect was related to down-regulation of P-gp for AB4 and down-regulation of zDHHC9 for Tet.%背景与目的:奥沙利铂(oraliplatin,L-OHP)是结直肠癌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但临床上常见结直肠癌L-OHP化疗耐药。

植物多酚类化合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筛选

植物多酚类化合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筛选

植物多酚类化合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筛选靳英;周庚寅;张廷国;娄红祥;李丽;张翠娟【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2(40)6【摘要】目的:研究槲皮素、小檗碱、黄芩甙、芦丁、牛蒡子甙逆转肿瘤多药耐药(MDR)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MTT法检测槲皮素、小檗碱、黄芩甙、芦丁、牛蒡子甙的细胞毒性作用及耐药逆转效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素作用前后MCF-7/ADR 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变化。

结果:小檗碱能显著抑制MCF-7/ADR及MCF-7细胞的增殖,槲皮素、黄岑甙、芦丁能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

槲皮素能提高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逆转倍数为3.19,并能降低MCF-7/ADR细胞Pgp的表达。

结论:槲皮素能够部分逆转多药耐药,其逆转机制与下调Pgp表达有关。

【总页数】3页(P497-499)【关键词】植物;多酚类化合物;肿瘤;多药耐药;治疗;P-糖蛋白【作者】靳英;周庚寅;张廷国;娄红祥;李丽;张翠娟【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山东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相关文献】1.用99Tcm-MIBI在体外评价肿瘤细胞多药耐药逆转剂逆转细胞多药耐药的效果[J], 李娜;李亚明;刘云鹏;刘静2.黄酮类化合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金焕;谭爱萍;刘克辛3.绿茶多酚类化合物对肿瘤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英]/Mei Y Y…∥J Pharm Pharmacol. [J], 何咏;何亚美;秦勇4.大戟属植物中重排假白榄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对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英]/Madureira A M…//Planta Med [J], 周道年;阮金兰5.丹酚酸A抗肿瘤作用及对逆转A549/MTX肿瘤多药耐药的影响 [J], 李晖;陈俊;徐彩虹;庞林荣;程晓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中药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中药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目前肿瘤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药具有低毒高效和多阶段性作用的特点,其优势已在逆转肿瘤MDR的研究中逐步受到重视。

目前已发现多种中药中具有逆转肿瘤MDR的作用,该文对近年来中药在逆转肿瘤MDR领域的现状进行分析及并对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标签:多药耐药;中药;肿瘤;研究我国中草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且资源丰富,具有多组/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等综合作用的优势,许多研究者把MDR逆转剂的研究转向中药,本文就该领域近年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目前,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已成为肿瘤治疗中面临的重大难题,MDR的客观存在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低毒高效的肿瘤耐药逆转剂已是肿瘤化疗药物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进入临床应用研究的逆转剂因作用机制单一、选择性差、中毒剂量与有效剂量接近等原因,其广泛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我国中草药具有悠久的历史且资源丰富,具有多组/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等综合作用的优势,许多研究者把MDR逆转剂的研究转向中药,本文就该领域近年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1 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所谓肿瘤MDR是指肿瘤接触了某些抗癌药物后产生对其他多种未接触过的、结构无关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抗癌药物也具有交叉耐药性。

MDR有2种表型:一种是首次使用化疗药物就产生耐药,称为原发性耐药(primary resistance)或天然性耐药(initial resistance);另一种则是在化疗过程中产生耐药,称为继发性耐药(secondary resistance)或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1]。

肿瘤的MDR现象产生的机制多样,主要包括:细胞凋亡敏感性降低、细胞存活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药物外排泵ABC转运蛋白如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RP)和肺癌耐药蛋白(L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等介导的药物外排机制、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DNA损伤修复活性增强、药物解毒与消除酶(GSTs-π,等)活性增强或过表达等[2-3]。

肿瘤的多药耐药及其逆转剂研究进展

肿瘤的多药耐药及其逆转剂研究进展

肿瘤的多药耐药及其逆转剂研究进展综述安徽省肿瘤医院桂留中化疗仍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肿瘤细胞的耐药常使化疗最终失败。

根据肿瘤细胞的耐药特点,耐药可分为原药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PDR)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PDR只对诱导药物产生耐药而对其他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性,如抗代谢药类;MDR则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产生抗药性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产生交叉耐药性。

MDR的表现十分复杂,既可有原发性(天然性)耐药,也可有诱导性(获得性)耐药;还有典型性和非典型性耐药之分。

由于MDR给化疗带来了困难,近年人们对其产生的机制以及试图寻找逆转剂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文简介MDR产生的机制并着重介绍近年逆转剂的研究进展。

1.MDR产生的机制1.1膜糖蛋白介导的机制1.1.1 P-gp与MDR 1976年Ling等首先在抗秋水仙碱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株上发现了一种能调节细胞膜通透性的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因其相对分子量为170kd,又称P-170。

P-gp主要分布在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中,在人类正常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肾上腺、肺脏、胃肠、胰腺等组织中表达较高,而在骨髓中表达较低。

P-gp属于ATP结合盒家族的转运因子,其生理功能为在ATP供能下将细胞内的毒性产物泵出细胞,对组织细胞起保护作用。

P-gp由mdr1基因编码产生。

人类mdr1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2区一带一亚带(7q21.1)。

1986年,Gros将编码P-gp的mdr1cDNA直接转染敏感细胞后,转染细胞表现出完全的MDR表型,从而提供了P-gp能够导致多药耐药的有力证据。

现已证明,许多肿瘤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均与P-gp过量表达有关。

P-gp随mdr1基因扩增而增加。

P-gp有多个药物结合位点,因而具有多种药物泵出功能,不过其底物多为天然性抗癌药如长春碱类、蒽环类、紫杉醇类和鬼臼毒素类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的实验研究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的实验研究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的实验研究武建毅;刘东;唐亮;谈立松【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6(027)006【摘要】目的探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300 曲拉通X100 对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顺铂)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进行体外耐药逆转实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ADM药物浓度.结果合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前后,A549/DDP对化疗药物阿霉素、顺铂、丝裂霉素、5-FU、依托泊甙和长春新碱的敏感性均有显著性差异(各组都为P<0.01);三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都能显著增加耐药细胞内ADM浓度,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逆转A549/DDP耐药性的作用,逆转机制可能是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抑制多药耐药相关膜蛋白的功能.【总页数】3页(P16-18)【作者】武建毅;刘东;唐亮;谈立松【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肺癌免疫研究室,上海,200433;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肺癌免疫研究室,上海,200433;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肺癌免疫研究室,上海,200433;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肺癌免疫研究室,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中药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玄基泽;关宏伟2.汉防已甲素、罗通定及川芎嗪对肿瘤细胞株KBV200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研究 [J], 徐建业;周琦;汤伟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机制 [J], 武建毅;刘岽;唐亮;谈立松4.中药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玄基泽5.茶多酚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作用的研究 [J], 朱爱芝;王祥云;金山;郭振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多药耐药逆转活性及机理研究 共3篇

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多药耐药逆转活性及机理研究 共3篇

一、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多药耐药逆转活性及机理研究二、缺血脑组织诱导骨髓基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及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及对缺氧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共3篇一、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多药耐药逆转活性及机理研究二、缺血脑组织诱导骨髓基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及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及对缺氧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1一、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多药耐药逆转活性及机理研究近年来,临床上发现许多肿瘤病人出现了多药耐药问题,大大限制了治疗效果,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逆转剂成为了当今临床研究的热点。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一种新型的紫杉烷类化合物,旨在探讨其在多药耐药逆转方面的活性及机理。

首先,我们筛选了一批已知的多药耐药细胞系,并进行了相应的化合物处理。

结果发现该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可以有效地降低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使其敏感于化疗药物。

其次,我们对化合物的逆转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结果表明,该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内的P-gp蛋白表达,减弱其对化疗药物的排泄作用,从而达到逆转多药耐药的目的。

此外,我们还从分子水平上探究了该化合物与P-gp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经过实验,发现该化合物可以与P-gp蛋白发生结合,并阻止其向外排泄化疗药物,最终导致耐药性的下降。

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紫杉烷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多药耐药逆转活性,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P-gp的表达达到的。

这项研究为进一步改善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

二、缺血脑组织诱导骨髓基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及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及对缺氧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由于脑部缺氧引起神经元死亡。

然而,骨髓基质细胞(BMSCs)能够产生许多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缺氧性神经元的再生。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缺血脑组织对BMSCs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对缺氧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首先,我们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将BMSCs与缺血脑组织细胞共同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研究 C p G O D N1 0 7 在体内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方法 :采用 U 8 7 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评价 C p G O D N 1 0 7 的放射增敏作用 ;采用 E L I S A法
分别 检测 细胞 上清液 和组 织 中 VE GF的表达 ;采用 We s t e r n B l o t 检 测 用免疫 组化 法检 测 组 织 中 HI F 一 1 a的表 达 和微 血 管 密 度 ( MVD,采 用 毛 细血 管 表 面 抗 体C D3 4 作 为一抗 ) 。
放射增敏剂 C p C O D N1 0 7通过 HI F - 1 a / w c v 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李 小丽 周红
第 三军 医大学 药学 院
重庆
4 0 0 0 3 8
脑胶 质瘤 ( g l i o ma s ) 是颅 内最 常见 的原 发 性 恶性 肿 瘤 ,手 术 切除 加放 射 治 疗 是其 首 选治 疗 方案 。但 是 , 由于 大多数 脑胶 质瘤 对射线 不敏 感 ,或者 放 射治 疗一 段 时 间后 对 射线 敏 感 性 降低 ,
其 逆转 作 用 。
硼替佐米通 过过度激活 E R S t r e s s P a t h w a y治疗高恶性脂肪 肉瘤 的研 究
沈燕 胡娅 梅 王玲娴 王璐 徐 强
南 京大 学生 命科 学 院 医药 生物 技术 国家 重点 实验 室
结果 :0 . 0 8 3 m g / k g的 C p G O D N1 0 7 联合 1 0 G y 射线局部照射能够显著延长原位移植瘤裸 鼠的生存期 ;C p G O D N1 0 7 联合射线能够显著降低脑胶质瘤中 MV D的表达 ,能够显著减少体
内外 实验 中 VE G F和 HI F ' l a 蛋 白的表达 。
因此研制高效的放射增敏剂并 阐明其作用机制、靶点 ,对提高脑胶质瘤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前 期 体外 研究 表 明 ,含有 未 甲基化 C p G 基 序 的寡 核 苷 酸 片段 C p G O DN1 0 7 对 脑 胶 质 瘤 U8 7细 胞具 有放 射增 敏作用 ,但 具体 的机 制不 清 。
等运载体介导的药物外排增加、细胞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 的表达异常等。本文对一种新型紫
杉 烷类 化合 物 NP B 3 0 4的体 外逆 转耐 药活 性及其 逆转 机 制进 行 了探 讨 。本 文采 用 MTT、克 隆形
3 2
中国药理通讯 2 0 1 3年第三十卷第三期
成 、双染 凋 亡 、免疫 荧光 等 方 法 检 测 NP B 3 0 4对 多 药 耐 药 肿 瘤 细 胞 MC F 一 7 / Ta x o l 的逆 转 活 性 ;
梅梅 金晶 陈 晓光
北京 1 0 0 0 5 0
中国 医学 科学 院药 物研究 所
肿 瘤细胞 多 药耐 药 ( MD R)的产 生是 导 致 临床 化疗 失 败 的 主要 原 因之一 , 因此 寻找 高 效低 毒 的 MD R逆转 剂现 已成 为抗肿 瘤药 物开 发 的关键 。MDR的作 用 机制 很 多 ,主要 包 括 P 一 糖蛋 白
结论 :体 内外 实验 证实 C p G O DN1 0 7对脑 胶质 瘤 U8 7 具 有放射 增 敏作用 ;其作 用 机 制 与通 过 HI F _ 1 a — VE G F信 号通 路抑 制肿 瘤血管 生成 密切 相关 。
N P B 3 0 4 逆转 MC F - 7 / T a x o l 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机制探讨
胞 对紫 杉 醇 的敏感 性 。综 上所 述 ,NP B 3 0 4具 有较 强 的体 外 逆转 MDR的 活性 ,它 主要 通 过 抑 制 P - g p的功 能 而非 表达 ,增 加 MC F - 7 / Ta x o l 细胞 内紫杉 醇 的蓄积及 减 少 E RK1 / 2 磷 酸化 水平 发挥
N P B 3 0 4 在体外具有较强 的逆转活性 ,在 7 . 5 M 浓度下使 MC F - 7 / T a x o l 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增加
6 7 . 7 倍 ,略强 于 1 O M 维拉 帕 米 ( 5 9 . 6倍 ) ;明显 抑 制 耐 药 细胞 的克 隆 形 成 能 力 ;C o n f o c a l 结 果 显示 NP B 3 0 4剂 量依 赖性 的增 加 紫杉 醇抑 制微 管 解 聚 、促进 凋 亡 的作 用 。R h o 1 2 3蓄积 试 验 表 明7 . 5 M 的 NP B 3 0 4使 其在 MC F - 7 / Ta x o l 细胞 中的累 积量显 著增 加 ;C a c o - 2实验显 示 NP B 3 0 4 可 以减 少 紫杉醇 的外 排 比例 。此 外 ,NP B 3 0 4 还 可通 过减 少 E R K1 / 2的磷 酸化 水平来 增 加耐 药 细
用 We s t e r n B l o t 、罗丹 明 ( R h o 1 2 3 ) 蓄积 、C a c o - 2单层 细胞模 型测 定 该化合 物 对 P — g P表 达及 功 能 的影 响 ;此 外 ,还 采 用 相 关 实 验 研 究 了 NP B 3 0 4对 E RK 信 号 通 路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
生国垫堡通迅
生筮三±鲞复三塑
和前列腺素 E 2( P G E 2 )含量比值。整体实验表 明,小檗碱 明显降低 了 H 2 2 移植瘤生长容积和
瘤重 。综上所述 ,黄连素具有体 内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 ,而抑制花生 四烯酸代谢通路关键
酶 c P L A2和 C OX - 2表达 ,进 而抬 高 AA 和 P GE 2含量 比值 ,激活 AI F介导 的凋亡 途径 可能 是小 檗 碱 治疗肝 癌 的机制 之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