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心理学 - 第八讲 - 鲁学明

合集下载

甘肃省新版教育心理学各章节重点概括

甘肃省新版教育心理学各章节重点概括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第一节初识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与学情景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而不仅仅是对学与教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从20世纪初(1903年)诞生。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又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个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中要素.(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中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应用客观的研究方法来检验有关学习及影响因素的各种观点,探讨众所周知的或鲜为人知的某些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描述性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行动研究(二)实验性研究方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三)相关研究教育心理学第二章教学的依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基本性质(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狭义: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对儿童(0~18岁)心理的研究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核心(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其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其二,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其三,发展的不平衡性其四,发展的差异性(三)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我国心理学家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阶段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7~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一)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少年期是指11、12岁至14、15岁的阶段,相当于初中时期。

学校心理咨询(四)

学校心理咨询(四)

放任自流型的儿童教养方式 (permissive style)
• 将儿童视为花朵的教养方式,溺爱型。 • 不对儿童提出要求和管教。允许儿童在没有能力决策时就做出 许多自己的决定。这些孩子不需要学习良好的习惯,也不需要 做琐碎的家务;可以随便打断他人的谈话,激怒他人。 • 个别父母认为这一方式是最好的,但大多数父母对他们管教孩 子的能力缺乏信心,处理家庭事务也毫无组织和效率可言。 • 这类儿童非常不成熟。当要求他们处理与他们当前的期望相冲 突的事件时,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冲动,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表现出反叛行为。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过分地依赖成人, 缺乏耐心。 • 对男孩子来说,这种方式与依赖性、不健全的行为之间的 联系特别密切。 • 青春期,父母的溺爱与儿童低下的自制力有紧密相关。这 样的孩子更少时间花在学习上。
专制型儿童教养方式 (authoritarian style)
• 也对孩子提出要求,非常看重孩子对他们的遵从,孩子不愿服 从时就不对他们的行为承担责任,甚至无条件地拒绝对他们的 责任。 • 很少和孩子相互谦让,而希望这些孩子毫无保留地接受大人的 所谓正确的管教。不愿意就强迫去做,甚至惩罚。这种教养方 式偏向于父母的要求,压抑儿童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意识。 • 这些儿童存在焦虑、退缩和抑郁的特征。同伴交往中遇到挫折 时容易出现敌对行为。当男孩遇到挑战时会变得极其愤怒,而 女孩依赖性强、缺乏探索精神,面对挑战采取回避的态度。 • 青少年心理调适能力一直低于权威型的孩子。 • 学习成绩要比父母不管不问的青少年好,并且表现出更少的反 社会行为。
教养风格
• 决定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
– 对儿童的要求(控制) – 对儿童的责任(温暖与回应)
权威型儿童教养方式 (Authoritative style)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篇:《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B)。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B)。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B)。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各章参考答案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各章参考答案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各章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填空1.《学记》2.明了,联想3.注意,期待4.欧洲,实验5.美,桑代克6.19037.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8.学习者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9.学习,教学10.教师的教,教师教11.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12.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3.《灵魂论》14.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人类的灵魂15.德育,智育,体育16.统合,应用17.比奈,西蒙18.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三、选择1.⑴2.⑵3.⑶4.⑷5.⑵6.⑴7.⑷8.⑵9.⑶四、研究与设计(答案略)五、判断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六、问答1.略2.为顺应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

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及理论、人物、著作汇总

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及理论、人物、著作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的科学。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的教学情境)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和_等五种要素;由_、_和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和_。

(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9、教学环境包括_和_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学习过程指___。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学习过程)12、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_、在教学过程中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

(评价和反思过程,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检验、反思)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_、_、_和_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__;__;__;__。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学习理论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三章:学生心理与教育3.1 学生的认知发展3.2 学生的情绪与管理3.3 学生的个性与教育第四章:教师心理与教育4.1 教师的认知与教学能力4.2 教师的情绪与管理4.3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第五章:课堂管理5.1 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5.2 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方法5.3 课堂管理的实践与应用第六章:学习动机6.1 学习动机的概念与分类6.2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6.3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七章:教学设计7.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7.2 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7.3 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应用第八章:教学评价8.1 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方法8.2 教学评价的实施与改进8.3 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保障第九章:特殊教育心理9.1 特殊教育心理的概念与特点9.2 特殊教育心理的诊断与干预9.3 特殊教育心理的支持与促进第十章: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0.1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0.2 教育心理学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10.3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补充和说明: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领域,研究对象包括学习过程、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和课堂管理等方面。

研究方法多样,如实验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等。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人们对教育过程中心理因素的认识逐渐深化。

2. 第二章:学习理论补充和说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内部认知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这三个理论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各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3. 第三章:学生心理与教育补充和说明:学生认知发展涉及思维、记忆、解决问题等方面,情绪与管理关注如何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以促进学习,个性与教育探讨如何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有效教学。

(完整word版)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学习与教学指南

(完整word版)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学习与教学指南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版)》学习与教学指南光盘制作:王小明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目录学习与教学指南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分章设置,每章由三部分组成:本章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建议,参考资料。

目录如下: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第二章学习的性质与分类第三章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第四章知识的性质、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五章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学习第六章解决问题:三类知识的综合运用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第八章态度与品德学习第九章原有知识的性质与学习的迁移第十章认知发展与个别差异第十一章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第十二章影响学习的环境因素第十三章基于学习分类理论的教学论第十四章现代教学设计附:本书提及的主要教育心理学家照片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本章目标1。

能陈述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心理学与教育结合的不同特点,包括列举代表性人物、著作及其对心理学与教育结合所作的贡献;2。

能对流行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体系、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做出适当评价;3.能列出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主要邻近学科并能陈述本学科与它们的关系.学习与教学建议1。

本章重点要把握心理学(包括哲学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结合的发展历程,并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有大概认识。

2。

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的体系与内容,因使用对象不同,教科书编者的观点不同,所涉及的内容差异很大.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同教材有不同解释。

本书的安排有本书的特点。

建议先收集国内外不同时期教育心理学的教材目录,通过不同时期目录的比较,研究教育心理学内容的发展;通过同一时期教材的比较,理解本书的特色: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规律来组织教材,更贴近教学实际.参考资料中收录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教材目录,供学习与教学时参考。

4。

本章目标主要是陈述性知识。

学生一般学过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

故本章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让学生看教材并完成教材上的作业,教师适当指导。

学校教育心理学 - 第一讲 - 鲁学明-2014

学校教育心理学 - 第一讲 - 鲁学明-2014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共同课
下午6时27分
个人联系信息
鲁学明 Email:
luxm674@
本课公共邮箱
Edupsych_in_nenu@
Psw:nenu2013
本课程的要求
出勤(按需要点名)
无故缺席三次,不得参加考试 参加实习的同学请出示加盖院系公章的

成功开展教育需要更多的知识铺垫
下午6时27分
关于教材

学校教育心理学 路海东 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教材
教育心理学(第七版) 罗伯特-斯莱文 人民邮电出版社

斯滕伯格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罗伯特-斯滕伯格 温迪-威廉姆斯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关于学习本课

作为学生的你们

感谢您的关注!

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


要了解学生(心理学知识) 要了解教育目的(教育学) 精通学科课程知识 掌握教学技能 作一个有心人(有意识的教师) (intentionality)
有意识的教师


有意识的教师(The Intentional Teacher) 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固定的,你所追求的应该是教学的 有效性
下午6时27分
教育目的

199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关于深 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针对我国教育实际问题明确提出了素质教 育的实施,将素质教育目的定位为“以提 高国民素质为根本,总之,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证明
书面作业(至少一次) 平时成绩=出勤+书面作业及课堂参与,

学校教育心理学 - 第二讲 - 鲁学明-2014

学校教育心理学 - 第二讲 - 鲁学明-2014

下午6时26分

“学校是启发学生智慧的场所,而不只是 教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
下午6时26分
感谢您的关注!

下午6时26分
基本概念

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 当个体既有图式能够轻易同化环境中的新 知识或事物时,其在心理上的感觉是平衡 (equilibration)的。反之,当其现有的 图式不能同化环境中的新知识经验时,在 心理上就会感到失衡(disequilibrium)。 失衡即图式无效。
下午6时26分
关于发展的各种争论
先天和后天之争 先天:遗传和生物因素 (基因、本能) 后天:经验及环境因素 (环境的作用有时不只是存在于头脑中, 但是主要是头脑的作用)。 连续和不连续之争

下午6时26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下午6时26分
基本概念

图式(schemes或schema):皮亚杰把 组织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式(模式,怎样 解释以及采取什么行为与之交互)称作认 知结约资源,使人类不 至于像胆小的动物那样警觉过度、草木皆 兵)。

下午6时26分

关于学习能否加速儿童认知发展的问题, 其关键在于学习活动所指者是成人教导下 儿童被动地学习知识,还是儿童在其生活 情境中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我认为,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 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 探索,主动学习到知识。如果在发展尚未 达到适当水平之前提早教他知识,将会对 儿童自行探索主动求知的行为反倒产生不 利影响。(Duckworth, 1964)
基本概念

适应(adaptation)一词,在皮亚杰的理论 体系中,与一般意义上的适应不同,主要 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因环境的限制 而主动改变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修订版)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修订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选择填空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初)。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桑代克)。

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教育性)研究原则。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7.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3种活动过程。

8.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

简答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与教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二)学与教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2请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选择填空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3.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他认为(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前运算)阶段。

5.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青年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

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学校心理咨询(五)

学校心理咨询(五)

• 尚无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所 有关于爱情的谜团!
爱情的类型
• Robert Sternberg的爱的三元理论
– 亲密(Intimacy):包括热情、理解、交 流支持及分享 – 激情(Passion):以身体的欲望激起为 特征。 – 承诺(commitment):包括将自己投身 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
– 被不情愿的目标强烈吸引 – 高估自己会被对方喜欢的程度 – 单恋有时是有回报性的(激情成分)
单恋
• 被单恋会更糟
– 追求者的坚持不懈、冒犯性、令人烦恼 – 拒绝的负疚感 – 单恋的公开化会让对方感觉更糟
• 在进入迷恋之前利用人际吸引策略验证可 行性
爱情的个体差异
• 依恋类型
– 安全型:对人更信任、投入、对浪漫关系更为 满意。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容易成功。
– 外表的吸引力对男性社交的影响高于女性 – 有吸引力的人往往更快乐、自信,有更强的社 交能力,更少体验到孤独 – 但相貌出众的人更不容易相信别人
良好的开始:人际吸引
• 相貌具有对比效应
– 大众媒体对审美的影响
• 般配:人们倾向于与外表般配的人结成一 对,现实生活中夫妻的外表吸引力程度是 显著相似的。
爱能持久吗?
• 向友伴之爱过渡
• 比浪漫之爱更稳定的状态,是亲密和承诺 的结合。
• 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但并不意味着激情 的完全消失。
哪些因素能让关系持久
• 1. 对于个体而言,每一种需要的重要程度。 亲密、性、情绪投入、同伴关系以及智力 投入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 • 2. 这些需要在关系中获得满足的程度 • 3. 就各种需要而言,一个人除了目前伴侣 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与之有重要关系的人 • 4. 各种需要通过其他关系获得满足的程度 • (Drigotas & Rusbult, 1992)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教案(教育专业、心理专业本科教学用)华中师大心理学院2007.2修订: (2)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导论 (2)第二章学习的概述 (4)第三章学习理论 (6)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20)第六章知识的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23)第七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28)第八章问题解决及其教学 (34)第九章动作技能及其形成 (37)第十章品德的形成 (40)第十一章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47)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课程代码:81410009任课教师:刘华山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使用教材: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3版教学参考资料:1.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中译版。

4.【美】R.J.斯腾伯格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中译版。

5.吴庆麟等编著:《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8月版。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的迁移理论等),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中现实问题,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

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导论(2课时讲授,教材第1章练习)【知识点提示】: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关于教育心理学性质与对象的多种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教材体系;教育心理学诞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教育心理学取向的回顾与展望。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为教育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的独立性。

难点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取向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教育心理学[可修改版ppt]

教育心理学[可修改版ppt]
教育心理学
05年
1
1
2
16
3
9
4
24
5
3
6
13
7
1
8
9
9
8
10
14
11
1
12
1
13
14
15
06年 3 37 6 7 8 16
4 6 10
3
07年 2 10 17 10 10 7 7 3 12 5 1 6 7 1 2
08年
9 9 10 3 10 6
3 10
6 3
6
09年 4 8 4 11 7 12 2 11 7 12 2 15 3 1 1
▪ 正数与负数? ▪ 学生上课交头接耳?
– 批判性反思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 参与阅读:轮流还是随机? – 课堂管理:提醒还是忽视? – 跳级:是否应当鼓励?
▪ 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二、研究内容
▪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
– 不同系统 – 不同时期
▪ 差异性 3.心理发展8个阶段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少年期 ▪ 特点:半成熟、半幼稚 ▪ 思维 ▪ 情感 ▪ 道德 (二)青年初期 ▪ 特点 ▪ 思维:经验型-理论型 ▪ 情感:人生观 ▪ 自我
▪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版,它的作者 是( )。
– A.陶行知 B.蔡元培 – C.潘寂 D.廖世承
三、名词 ▪ 教育心理学
四、简答 ▪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不同气质类型的教师教学风格
▪ 多血质类型的教师反应快而灵活,情感 发生迅速而敏锐,因此上课时如同演讲, 常常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抑扬顿挫, 富于感染;集爱和恨与一身,熔语言、 表情为一炉。

教育心理学人物和理论对应大全(精品)

教育心理学人物和理论对应大全(精品)

教育心理学人物和理论对应大全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试误学习论——饿猫的实验2、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3、劳伦兹——印刻现象——关键期的发现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8个阶段7、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8、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9、推孟——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10、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11、布卢姆——掌握学习。

布鲁纳为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人物之一,历年考题中都会涉及到。

12、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实验13、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白鼠按压杠杆实验——程序性教学14、加涅——信息加工学习论15、苛勒——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吃香蕉的实验16、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17、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18、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9、行为主义学习论――强化20、马斯洛――需要层次论21、维纳――动机的归因理论22、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23、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24、桑代克、伍德沃斯――共同要素说25、贾德――经验类化说—-水下击靶实验26、格式塔心理学家――关系转化说—-小鸡吃米实验27、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论2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29、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这是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的系统研究。

30、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三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31、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0岁以前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是自律道德。

32、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法--三水平六阶段。

33、班杜拉――榜样示范34、雅各布松――全身松弛训练35、沃尔朴――系统脱敏法36、布卢姆――掌握学习——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华东版)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华东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教一学过程的五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三种过程是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是主体因素,有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教师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等基本心理特性;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发展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成熟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完善时期。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1903年。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廖世承在1924年编写的。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6.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199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①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出控制;②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③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④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以及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鲁忠义版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鲁忠义版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2、解释3、预测4、控制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理论心理学类1.1普通心理学1.2实验心理学1.3生理心理学1.4发展心理学1.5社会心理学2、应用心理学类2.1教育心理学2.2咨询心理学2.3管理心理学2.4消费心理学2.5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二节心理学与合格中小学教师一、合格教师的心理素质1、教师的智力素质1.1敏锐的观察力1.2丰富的想像力1.3创造性的思维能力1.4注意分配的能力2、教师的情感素质2.1成熟而稳定的情感2.2爱的情感2.2.1对教育事业的热爱2.2.2对学生的热爱2.2.3对所教学科的热爱3、教师的意志素质4、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4.1教师的知识结构4.1.1本体性知识4.1.2实践性知识4.1.3条件性知识4.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4.2.1教学认知能力4.2.2教学设计能力4.2.3教学操作能力4.2.3.1表达能力4.2.3.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4.2.3.3运用现在教育技术的能力4.2.4教学监控能力4.2.5教学反思能力4.2.6因材施教的教育能力4.2.7获取信息的能力4.2.8教育科研能力4.2.9心理教育能力5、教师的人格素质5.1浓厚的职业兴趣5.2正确的动机5.3健全的自我意识5.3.1正确的自我认知5.3.2积极的自我体验5.3.3良好的自我调控5.4良好的性格5.4.1公正无私5.4.2谦虚诚实5.4.3活泼开朗5.4.4独立善断二、心理学有助于培养合格教师1、有助于教师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3、有助于教师运动心理学原理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4、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维护学生心理健康5、有助于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科学研究第二章中小学生行为的调节与控制第一节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一、动机概述1、动机概念2、动机功能2.1激活功能2.2指向功能2.3维持和调节功能3、动机分类3.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3.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二、动机的理论1、动机的本能理论2、动机的驱力理论3、动机的强化理论4、成就动机理论5、奥苏泊尔成就动机理论6、动机的归因理论7、马斯洛的动机理论8、班杜拉的动机理论三、学习动机的培养1、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2、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4、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与成绩
焦虑:紧张、闹心、心慌 学校中一个主要的焦虑源就是对失败的恐 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自尊的丧失。 焦虑对学习或知识的掌握会形成很强的干 扰 焦虑也会影响知识的提取

提高动机的策略
学习没有坦途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认知好奇心、兴趣
奖励是否会削弱内部动机? 常见策略


(Slavin, 2004)
动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过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有受到强化的行 为更易于重复出现。 人类的动机是复杂的,受情境制约的,用 个体过去所受的强化来解释动机是不充分 的。 诱因的动机价值不是唯一的确定的 学生对奖励的期待决定了奖励的动机价值

动机与人类需要
自我实现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共同课
学习动机

《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愁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更勤向窗前读。
动机:激发、引导和维持行为的内部过程。(Baron, 1998; Murphy & Alexander, 2000; Pintrich, 2000; Schunk, 2000) 动机是学习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所有的学生都是有动机的,但问题在于究竟有什么 样的动机。 教育者的任务并不是增强动机本身,而是发现、激 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会运用更高级的认知活动,进而 学习和记忆更多的内容。(Harp & Mayer, 1997; Jetton & Alexander, 2001)
归因 内部
成功 失败
稳定 能力
我很聪明 我很笨
不稳定 努力
我很努力 我没有努力
可控还是不可控
外部
成功
失败
任务难度 运气
问题很简单
问题太难了

核心假设:人 们试图维护积 极的个人形象
我很走运
我运气不佳
内部控制点即自我效能感:即认为自己的 行为起决定作用。 成绩对控制点有很大影响。 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各种反馈信息汇集在一 起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概念。
遇到困难时,表现目标的学生容易丧失信 心。 追求表现的学生更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第三种定向--社会目标 任务类型对学生的目标定向有很大的作用。

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 教师要理解失败避免者选择任务的特点

用归因训练克服习得性无助
特点: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注定要失 败或毫无意义。 不断经历失败的学生可能会形成一种“防 御性悲观主义” 成因: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社会因素 避免:小步子、及时反馈、期待 归因训练:将失败的归因从能力转移到努 力程度上来,一点突破 再次强调期望的作用,包括自我期望
激发兴趣 保持好奇心 使用大量有趣的呈现方式 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
提供外部诱因的原则
表达明确的期望 提供明确的反馈 提供及时的反馈 经常提供反馈 提高外部动机源的价值和有效性

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别对待 单一标准的一刀切方式的评价是不合适的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于成功 (或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般倾向。 成就动机取向 vs. 归属动机取向 成就动机取向的学生追求并期待成功,失 败时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 成就动机随着学生学校生涯的延伸而逐渐 减弱。

动机与目标定向

成就动机的指向:
学习目标或掌握目标 表现目标

动机和期待理论


个体力求成功的努力程度取决于他们对奖 励的期望。
动机=成功的主观可能(Ps)x成功的价值诱因(Is)
在某些情况下,成功的可能性过高反而会 损害动机 当成功的可能性是中等时,动机最强 中等偏难的任务比简单的任务对动机有更 大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学习 成功是可望而可及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 的。
自我实现:成为某个人能够成为的人的一 种需要。 自我实现者:接受自己和他,自然,开放, 与他人建立深厚而民主 的关系,具有创 造性,幽默,独立--从本质上讲,就是 心理健康。(Slavin, 2004)

动机与归因理论

人体对成功和 失败的大多数 解释都有三个 特征:
内部还是外部 稳定还是不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