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与评价等

合集下载

全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要目检索(总第124期)

全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要目检索(总第124期)
《 育 研 究》 2 0 教 0 8年 第 6期
王传明 钱敏
《 育科 学研 究》 2 0 教 0 8年第 l 6期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 0 0 8年第 l 7期 王 明伦
60 3 o字
50 2 0字 米红 陈 60 2 0字 《 职业技 术教
1 89 3 中等职业 教育与经济 发展 实证 研 究 9 15 8 40 5 0字 卢金 50 8 0字 1 8 9 3 高职 院校 办学特色分析 9 15 9
教论坛》 20 0 8年 第 6期
孙琳
《 职 王
189 l 对教育均衡问题的思考 苏启敏 9 15 l 究》 2 0 第 l 期 0 8年 l
究》 2o 0 8年 第 6期
60 2 o字 张健
40 5 0字 90 2 0字 50 6 0字 《 教 通 职
1 89 3 职业教 育人才培养模 式的 内涵及构成 要素 9 15 l
40 6 0字
1 89 3 对改进离职院校教学质量 监控与评价工作 的思考 9 15 6 颜莉 芝 侯建 军 《 当代 教育论坛 》 2 0 年 第 1 08 6期 5 0 40字
18 9 3 关 于 我 国 贫 困 生 教 育 救 助 问 题 的 思 考 9 15 7 纪 国和
1 89 1 多维视域 中的 区域高等教 育基本特征 9 15 8
肖 晋
80 40字
189 2 北川羌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问 9 15 2 题研究 杨一 《 职业技术教育》 2 0 年第 l 期 8 0 08 6 10字
18 9 2 灾 后 重 建 : 业 教 育 三 大 任 务 9 15 3 职 技 术教 育》 2 0 0 8年 第 l 8期 80 2 0字 张祺午 《 业 职

职业教育石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

职业教育石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

职业教育石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摘要】工学交替、“2+1”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石化类职业教育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但是,各模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

为有效拟补各模式的不足,提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构建方式、特点,同时对模式的实施要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石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化职业教育是为该行业提供岗位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各开办石化专业的职业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指导下采用订单式、“2+1”式、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积极效果。

但是由于石化行业生产过程涉及因素多,目标多元化,技术复杂度和知识密集度高[1],生产高危性等生产特点决定了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缺陷和不足。

为此,提出工学交替、“2+1”、订单式三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思想下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在石化专业教育应用中的利弊1.工学交替工学交替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根据终身教育理念实施的一种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的类型主要包括学校主导型工学交替、学生主导型工学交替两类。

1.1学校主导型工学交替学校主导型工学交替是学生在就业前由学校组织,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学习和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的方式完成学业。

1.2学生主导型工学交替学生主导型工学交替是学生在学校完成一定的学业后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个人联系企业,学校批准进行企业实践。

实践期间以企业考核为主,完成实践后,继续进行下阶段学习的工学交替形式。

这种模式与学校主导型工学交替相比操作更具有灵活性,对学生、家庭的负担较轻。

2.订单式培养“订单”培养,是职业院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与方案,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供需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实现人才定向、定点培养的教育模式[2]。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

最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1、如何理解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2、高职教育的属性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3、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方针就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5、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6、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7、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8、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

9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10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11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

12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

13、国家对高职教育构建专业认证体系的要求就是:教育部2006年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一五”期间,国家将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14、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有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及必要的说明15、高职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有: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这就是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16、高职教育的课程特点有定向性、应用性、整体性等特点。

17、为什么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所以它就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18、胡锦涛同志2007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提出哪四点希望?一就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就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就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就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咼远。

19、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政策与为高职教育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答:(1)《中华人民共与国职业教育法》;(2)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3)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4)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咼咼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蔡元培主持制定的新学制影响了整个国民时期的高等教育,此学制是()。

A.《大学规程》B.《壬子癸丑学制》C.《大学组织法》D.《修正大学令》【答案】 B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B.1995年C.1997年D.1998年【答案】 D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答案】 B4、根据学术门类划分或职业门类划分,将课程组合成不同的专门化领域,这些组合被称为()。

A.课程B.专业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答案】 B5、()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容易管理,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A.学年制B.学分制C.传统教学媒体D.计算机教学【答案】 A6、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能对学生的需要做出敏感反应()。

A.讲授法B.讨论法C.多媒体教学法D.案例教学法【答案】 B7、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经济C.文化D.法律【答案】 B8、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A.中央集权制B.权力分散型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D.高校独立发展型【答案】 B9、关于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差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学年制重过程管理,学分制重目标管理B.学年制的教学计划较为固定,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C.学年制强调共同性,学分制强调个体性D.学年制采用导师制,学分制则采用班主任的管理方法【答案】 D10、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

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中世纪的西欧【答案】 C11、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活动职能之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的大学是()。

A.柏林大学B.约翰普金斯大学C.威斯康星大学D.弗吉尼亚大学【答案】 A12、根据学术门类划分或职业门类划分,将课程组合成不同的专门化领域,这些组合被称为()。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10.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1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什么?答:办学宗旨主要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

12.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答:以教育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13.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院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14.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答: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的意义。

15.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6.教高[2006]16号中要求高职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最低比例是多少?答:80%。

17."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建设多少门精品课程?多少种规划教材?多少所示范性院校?答: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3000种规划教材,100所示范性院校18.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答:是课程建设与改革。

(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19.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答: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浙江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之《教育学》常见错题集锦

浙江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之《教育学》常见错题集锦

试题一1“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方针)。

2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

“结巴”3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是(改造主义课程观)。

45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蔡元培)。

“雪菜”6789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费希特)。

特早10在高校战略评估中,主要采用(自我评估)。

1112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处于(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13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主要取决于(政治因素)。

14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学者创办的各类学术机构被认为是大学(university)。

错15我国国家教委启动的“211工程”意指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建设100所大学。

对16德国和法国属于集中型高等教育体制。

错17多科性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划分依据的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错18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19世纪以来美国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它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普遍遵循的原则。

错(欧洲)19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学校定位的核心,也是制定战略规划的关键。

错20教育行动研究是立足本校收集、分析和报告事实性数据及信息的自我反思型研究。

错21科学研究成为高等学校职能之一始于12世纪。

错试题二1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终身学习)。

2 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3 高校课程改革中,牛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

4 主张教育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教育质量观是(个适质量)。

5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

6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肇始于(美国)。

7 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费希特)。

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1、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

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应用性或职业性)人才。

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什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4、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

(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4)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

培养学生获得“多证书”。

(5)产学研结合,院企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

(6)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的办学方向。

5、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

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6、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通常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企业实习和实训等。

这些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岗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课程设置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

课程设置应结合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线。

同时,课程设置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人文素质等。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应注重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实践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实验、实训、企业实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包括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学教师。

教师队伍的建设应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1、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计划,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信息化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信息化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在线课程、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基本知识二十问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基本知识二十问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基本知识二十问一、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答: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主要有四个特征,即:1、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3、以“应用”为主旨的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4、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5、“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6、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三、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答: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四、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有多少种答:根据2004年11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方案,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共有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531种专业。

五、目前我院的高职高专教育有哪些专业答:目前我院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共24个,分属7个大类,即:文化教育大类、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旅游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土建大类和法律大类。

1. 文化教育大类:英语教育(660203)、应用日语(660102)、应用德语(660105)、商务英语(660108)、旅游英语(660108)文秘(660112)。

2. 财经大类:国际经济与贸易(620303)、国际金融(620104)、市场营销(620401)、工商企业管理(620501)、物流管理(620505)、电子商务(620405)。

三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与评价

三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与评价
些行业中仍然存在。 ( ) 本特征 一 基 作。学徒从识别材料 、 打磨修理工具这些基本工作 做起 ,到能够完全独立地完成一件产 品是一个不
1学 习内容上突 出技能传 授和 职业道 德 养 断 实 践 、 讨 、 索 的过 程 , 是 一 个 用 心 掌 握 技 . 探 摸 也
收稿 日期 : 0 8 0 — 9 2 0 — 4 2 基金项 目: 育部职业教育专项 课题 “ 教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的创新 ”项 目编号 :J 0 0 0 1 ( ZA 70 1 ) 作者简介 : 徐涵( 94 )女 , 16 一 , 吉林 朝阳人 ,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 学学院教授 、 职业教 育研 究所所长 , 博士 , 主要研究 方向 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和 比较职业技术教 育。
由于 行会 的衰 退 而走 向衰 落 。但 作 为 培养 熟 练 工 干、 边学。通常情况下 , 徒弟先在旁边看师傅干 , 了 人 的 人才 培养 模 式 ,蕴 含 其 中 的一些 教 育思 想 对 解 了生产 的基本 情 况 以后 ,徒 弟 便 可 帮师 傅 做一
于 现代职业教 育的发展 仍有许 多指导 和借鉴 意 些简单辅助工作 , 当达到胜任基本操作 以后 , 便可 义 ,也正因为如此传统的学徒制在现代社会的某 在师傅指 导下开始系统工作并逐步过渡到独立工
( ) 限性 二 局
3 在 教学 内容 上理 论课 以系统 的学科 知 识为 . 主体 , 以概 念原 理性 知 识 为核 心 , 目的是掌 握 系 其
的特征 ,这 种 教育 形式 培养 出 的人 不仅 对 自己的 统 的学 科 理论 知识 。尽 管在 教学 过 程 中教 师试 图
寻找学科知识与职业世界的联系 ,但由于这种努 力是在学科体系的框架下去寻找 ,这种联系只能

“三教改革”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路径

“三教改革”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路径

“三教改革”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路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直接关涉到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的核心内容,实施“三教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谁来教”的问题;教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基本载体,是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教什么”的问题;而“教法”改革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与手段,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怎么教”的问题。

一、以“三教改革”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问题症结“职教20条”开篇就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办学规律与使命,不能够照搬移植普通教育的办学经验与模式。

以“三教改革”为基本视角来审视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现状,存在着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来源固化、结构惰化、单兵作战、成长缓慢其一,总体数量不足,来源较为单一。

随着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展和快速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随着2019年“扩招100万”政策的贯彻实施,必然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规模与质量提出新的要求。

如果客观审慎地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仅从数量规模而言就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需要。

从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规模来看,“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83.35万人,比上年减少5 677人,下降1.24%,生师比19.10∶1”。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规模正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生师比刚刚达到国家规定的20∶1的基本办学标准。

从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规模来看,《2016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指出,“部分院校办学条件不达标,生师比超过18∶1的院校近800所。

部分专业点的专任教师数不到2人,还有一部分专业点无专任教师。

”基于客观数据的呈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在规模上尚未能够支撑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最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1、如何理解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2、高职教育的属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3、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方针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5、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6、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7、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8、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

9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10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11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

12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

13、国家对高职教育构建专业认证体系的要求是:教育部2006年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14、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根本内容有专业培养方针、根本要求与专业方向、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放置及必要的说明15、高职教育教学大纲的根本内容有:课程的培养方针、教学内容和根本要---------------------------------------------------------------------------------------------------------------------------------求、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学生研究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这是教学大纲的根本内容。

16、高职教育的课程特点有定向性、应用性、整体性等特点。

17、为什么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材,所以它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评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各种各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涌现并受到广泛关注。

那么,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究竟有何区别和特点?如何进行评价和比较?本文将从不同层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一、培养模式的分类首先,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

根据培养目标和手段的不同,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传统模式、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模式和职业发展模式等。

1.传统模式传统模式是以学科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在传统模式下,教育的重点是学科知识和理论,培养的目标是学生掌握某个专业的技能和知识。

传统模式下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学科的掌握程度,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是主要的评价指标。

2.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模式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在职业教育模式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具体技能和知识,包括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面对职业所需的任务和实际工作能力。

3.创新创业模式创新创业模式是以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在创新创业模式下,教育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了解创业过程和创业环境,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实操经验。

4.职业发展模式职业发展模式是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在职业发展模式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面对职业发展的各种挑战和变化时,具备预测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能力,拥有灵活性强的职业方向选择能力,学生可以在职业发展领域更加自由地发展。

二、模式的比较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1.教育模式传统模式和职业教育模式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知识和技能为核心,注重传统的学习体验和学术成就。

而创新创业模式和职业发展模式则注重跟踪职业发展趋势和新兴的领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实践。

其中创新创业模式注重的是实践创新和团队协作,职业发展模式着重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

高职社招序变情境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策略研究

高职社招序变情境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策略研究

[收稿日期]2020-04-07[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高职社招序变情景下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机制研究”(2019JSJG123)。

[作者简介]程建伟(1972-),男,吉林四平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教学科研、职业教育研究;龚娟(1961-),女,吉林四平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DOI:10.19846/xb.2020.05.007高职社招序变情境下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策略研究程建伟,龚娟(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40)[摘要]生源序变结构情景下的社会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热点,全国高职院校都在研究社会招生专业人才培养的难题。

文章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为例,提炼了社会招生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日制人才培养、立地式协同育人工场人才培养三种模式,并给出了三种模式的特征及实施路径。

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社会招生专业建设的新样板,对全国高职院校社会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社会招生;序变;模式;重构[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621(2020)05-0032-05“2019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将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根据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结合社会人员实际,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行走读制、弹性学制和弹性学期制进行人才培养。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社会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仍处于边探索边实践阶段,出现的问题有的还没有得到解决,成熟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基本特征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基本特征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基本特征1. 引言1.1 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专门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教育类型。

它旨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顺利就业并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通过职业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掌握特定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与传统学术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追求与实际工作场景的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职业挑战和机遇。

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需要,培养具备就业能力的专业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1. 就业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职业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使他们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并顺利融入社会。

2. 经济增长: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为不同行业的发展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提高了国家的竞争力。

3. 社会稳定: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稳定。

4. 促进个人成长:职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水平。

5. 培养创新人才: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职业教育的定义与特点职业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而进行的教育。

其主要特点包括职业性强、实用性强、灵活性强和就业导向性强。

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职业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特定领域内胜任工作。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教学计划管理包括()。

A.教学计划的制订、执行、监督、评估等环节B.教学计划的监督C.教学计划的监督与评估D.教学计划的执行、监督与评估【答案】 A2、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倡导阅读经典著作,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弥补受教育者的精神空虚和人格缺陷,这种思潮反映了高校课改的()。

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答案】 C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发现法【答案】 C4、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根本在于()。

A.培养学生B.获得经验C.了解社会D.增长知识【答案】 A5、大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首要特征是()。

A.专业性B.学术性C.多学科性D.严密性【答案】 B6、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公立教育B.私立教育C.英才教育D.大众教育【答案】 D7、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筑波模式,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以及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牛津模式,三种模式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答案】 A8、最能体现学生学习个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是()。

A.学年制B.学分制C.学年学分制D.计划学分制【答案】 B9、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是()。

A.美国模式B.欧洲大陆模式C.英国模式D.日本模式【答案】 B10、从进人大学四年级开始到大学毕业,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

A.心理适应期B.学业准备期C.心理准备期D.心理摇摆期【答案】 C1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A.专业性B.基础性C.中学后D.通才教育【答案】 A12、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阶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终身的B.有阶段的C.创新的D.以上全是【答案】 D13、下列决策模式中,()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与评价等作者:来源:《职教论坛》2009年第10期徐涵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撰文论述了“传统学徒制、学校形态与合作式”三种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及前两者的局限和合作式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对于传统学徒制,徐教授认为其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学习内容突出技能传授和职业道德养成;二是教学方式以“言传身教”为主;三是教学组织形式以现场学习为主,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之中。

但是在传统的学徒制中,师傅是徒弟的衣食父母,尊师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绳,而且其教育效率较低。

学校形态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和方案上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教学场所上强调课堂是传授知识、技能的主要场所和中心:教学内容上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理论课的主体,以概念原理性知识为核心,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

由此。

造成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松散,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很难满足社会经济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很难摆脱普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合作式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传统学校教育与社会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具有: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关注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学校的理论学习和职场工作学习交替进行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做中学等特点。

所以,它有前两种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一,通过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修正自我定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以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第二,有利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第三,有利于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建立特色人才队伍,以依托学校专业人才集聚的智力和人才优势,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社会转型期的就业危机与职业教育钟艳华在2009年1月的《教育发展研究》中撰文指出,社会转型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大学扩招等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社会就业问题。

从总体的就业形势看,我国目前正处在转岗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青年就业三大洪峰同时到来的阶段,从就业形势的特征看,我国的就业形势存在以下问题:劳动力供应总量过大、供过于求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结构性失业矛盾较明显,各类层次的劳动力分布极不平衡:高学历失业问题已逐渐显现。

职业教育对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安排存在诸多缺失,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我国现行职业教育制度提出了挑战:大量的劳动者培训需求对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挑战:大规模提升劳动者技能对职业教育培养质量低效的挑战:各类不同培训需求对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准备不充分的挑战: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有机衔接对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挑战:培养劳动者的创业能力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单一的挑战。

对此应该从观念到制度、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开发、行业企业等其他各种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职业教育功能的拓展、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以及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整合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总量和来源;制订、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类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灵活办学的机制,赋予职业教育机构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框架,推动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加大劳动执法的力度,切实贯彻就业准入制度:根据劳动力市场需要灵活确定培养目标,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出台与创业教育相配套的扶持政策。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校企联合支持模式初探唐智彬、石伟平在《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对教师素质的重视已成为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根本要求,而教师专业发展则是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整体提高和教育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作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在内涵上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基础理论知识的累积,教师专业技术性知识的发展,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教师专业情感的提升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增强等。

其次,作者分析了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校企联合支持模式的基本框架。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校企联合支持模式主要是指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一定的合作机制。

接受教师不同阶段的培训与进修活动。

校、企两类机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校企联合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模式具备几个鲜明的特征:第一,学校、企业共同开发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与培训的相关专业课程,制订培养计划。

第二,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应该参照一定标准遴选部分人员作为教师教育的指导教师。

第三,校企联合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模式在最初可能由于观念、利益以及管理上的差异而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再次,作者分析了推进校企联合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模式的策略:一方面从制度层面对校企联合支持模式予以确认,强调制度建设和明确各方责任。

不仅要努力挖掘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力,强化学校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而且还要强调参与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是企业在新形势下新的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充分参与到专业发展计划中来,并积极引导教师之间的合作。

应该考虑让教师在专业发展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有充分的自主权力。

促进职业教育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周稽裘在《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33期撰文指出,目前职业教育已从高速发展阶段开始回落到平稳增长,并转入到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面对职业教育这一趋势,应对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改革推动一系列重大的调整:二是以创新促进一些重要的转变。

在改革推动调整方面,主要从四方面进行:一是职业教育内部布局结构的调整,建设城乡统筹、多层次进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网络体系,以及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制度的平台;二是市场结构的调整,着眼于全国、全局,实现跨地区、跨城乡的就业市场和招生市场的互动,实现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互利双赢的一种联盟:三是职业教育自身功能结构的调整,形成同时并举、交叉融通、开放选择、整体发展的新格局:四是职业教育内部结构调整,构建以就业为价值导向的新质量观和教育教学新体系。

以创新促进转变包括:资源配置方式向集约化、高效能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探索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努力消除不平衡、不全面的现象:通过创新促进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

为实现上述策略,从操作层面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建设能够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约化的发展平台,探索跨学校资源统筹的创新问题;二是适应新型城市化模式的流动性发展平台,探索跨地区、跨城乡的市场和资源双重统筹制度创新;三是适应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平台,探索功能拓展过程中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新闻题;四是构建一个适应人力资源强国需要的高质量的创新型教育平台,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国际比较研究邢云在《成人教育》2009年第1期撰文,对发达国家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律法规、任职资格、社会地位与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先进做法与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国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这些启示主要有:一、健全与完善职教师资队伍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师资方面的许多具体环节和内容缺少必要的规定。

配套政策建设不足。

可借鉴德国做法,出台有关职教师资建设的专门法律法规,或像美国那样,在相关法律法规中详尽明确地规定师资队伍建设。

二、建立健全职教师资资格认定制度。

我国职校教师资格认证等工作与普通教育采用同一标准,不适合职教师资的岗位要求。

要进一步加强对职教师资任职资格和培养标准的研究开发,制定政策,确立一套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职教师资资格和质量保障体系。

借鉴法、日等国的做法与实践。

既重视学历达标,也重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和教育教学方法养成。

三、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

美国通过立法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日本职校教师工资水平均高于一般公务员。

各级政府部门应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的人才从事职业教育。

四、加强职教师资的双向国际交流与合作。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必导致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因此,要加强职教领域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出国学习、进修、考察、访问以及开展项目合作等途径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教师,或请国外职教界人士来讲学。

同时,发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有关社会团体的作用,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及有关职教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论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应对策略邵庆祥在《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高职教育是一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与劳动力就业市场有着更为紧密的相关性。

因此。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停产、减员,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等现象,高职院校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一、强化产业发展周期和人才需求规律的研究。

首先,要加强对产业周期发展的研究,以把握人才供求状态。

其次。

还需要加强产业人才需求规律的研究和产业发展与专业设置相关性的研究。

二、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优化专业布局。

金融危机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形成对现有人才需求市场的影响,也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参考系。

依据这一原则,可以将高职院校的专业分为三类进行调整和优化:1、需要大力支持和扶持发展的朝阳产业。

2、需要保持稳定发展的专业。

3、需要逐步淘汰的专业。

三、适应国际职教发展趋势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作者根据吴雪萍的研究,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整体策略,即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改革,在课程中增加培养关键能力的内容,并作为教学重点;基础策略。

是指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性;渗透策略,是指在职业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关注关键能力的培养。

四、遵循高职办学规律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作者认为可从两方面人手提高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1、加强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差异化中寻求机遇。

2、通过培育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设高职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和开展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历程与动因刘松林、马庆发在《江苏高教》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表述到内容都经历了逐渐规范、不断完整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