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导学案成品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目标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和巩固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内容
本导学案共包含七年级下册的所有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安排如下:
1. 单元名称: [单元名]
- 词汇: [重点词汇]
- 语法: [重点语法]
- 阅读: [阅读内容]
- 听力: [听力练]
2. ...
使用方法
1. 学生按照导学案的顺序逐个研究每个单元。

2. 针对每个单元,学生应当掌握重点词汇、重点语法,并进行阅读和听力练。

3.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研究,但建议每天保持一定的研究时间。

4. 完成每个单元后,学生可以进行相应的练和测试来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
1.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研究态度,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2. 学生可以在遇到困难时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但要保持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的能力。

3. 学生应合理安排研究时间,不要过度依赖导学案,应主动参与课堂和其他研究活动。

结束语
通过按照导学案进行有序的学习和复习,相信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更好地应对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任务。

希望学生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份导学案,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完整word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推荐文档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导学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3、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

1929年,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4、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5、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6、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7、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9、“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系统总结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身的变化: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五、反馈检测10、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道德与法治-七下导学案-1.1悄悄变化的我

道德与法治-七下导学案-1.1悄悄变化的我

七下1.1《悄悄变化的我》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能说出青春期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

2.能从容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变化,自觉减少心理上的混乱与恐慌,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

3.能正确认识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摆脱不必要的烦恼和忧虑,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矛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悦纳生理变化;直面矛盾心理。

难点:直面矛盾心理。

三、自主预习【知识梳理】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身体的变化;(2)内部的完善;(3)性机能的。

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1)带给我们旺盛的,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2)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

3.我们应如何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1)受、、影响,我们的身体发育各不相同。

(2)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的绽放。

(3)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

4.产生青春心理困惑和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得到发展;(2)不断增强;(3)愈加丰富。

5.如何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1)参加,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2)通过,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3)通过培养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4)学习,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拓展】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心理断乳期”。

提示:进入青春期,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成人意识、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从心理上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出现了“心理断乳”,表现出对父母的反抗,又称为“第二反抗期”。

这一年龄阶段,是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也是青少年心理转变成熟的关键时期。

【思考】1.你更希望追求内在美还是外在美?怎样才能兼顾好两种美?2.你现在遇到了哪些青春期的心理矛盾?你是如何处理的?【疑问】预习后,哪里不理解?【初步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四、学习新知(一)悦纳生理变化观看视频《青春期的变化》1.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填写并补充表格内容。

七下语文导学案 全本

七下语文导学案   全本
(3)理清文章写作线索。
4、设疑自探(自探提纲)
(1)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2)文章写了一些事情,其中哪些是眼前的事,哪些是回忆的事?
(3)回忆的事和写眼前事是各用了什么记叙手法?作用是什么?
(4)你认为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5、解疑合探
(1)组内合探
(2)全班合探
(3)师生合探
6、质疑再探
7、拓展运用
二、导引预习:
1.抄写本文出现的重点字词,同时将重点字注音
2.将书下重点实词注释摘抄下来,加强积累。
3.收集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工整的写在下边。
4.预习思考
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5.预习自探(请同学们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概括地写在下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2、检测预习,组内改练
(1)组内合探
(2)全班合探
(3)师生合探
6、质疑再探
7、拓展运用
(1)“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 )
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蛇”故事和“冬天捕鸟”在文中的作用。
4、设疑自探(自探提纲)
(1)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2)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捕鸟,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找出准确地运用的动词)?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捕鸟?
(3)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4)第8段写出的人物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5、解疑合探
(1)组内合探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二、学生读图(亚洲地理分区图)
1、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个分区?中国位于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国家?
2、亚洲有几个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北面的
是亚、西北的是亚、西面的是、、在中国南
面的是亚。
三、学生读(“亚洲地形图”)讨论回答。
(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
、、、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
(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2页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不但所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2)、读6。2(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亚洲是世界大洲。
3、亚洲众多的人口,对___ 和_____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4、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
(二)、选择题
1、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
A 北亚、西亚、南亚 B 东亚、东南亚 、南亚
C 南亚 、 中亚 、北亚 D 东南亚 、西亚 、 中亚
2、下列国家人口超过1亿的是( )
A 蒙古 B朝鲜 C 印度尼西亚 D 新加坡
C.C——热带沙漠气候
D.D——地中海气候
3.亚洲气候特点是类型、气候
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______。亚洲东部和南部常
受(冬、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洪涝灾害。
4、亚洲地跨带、带带,受和的影响,
5、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和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6.读“亚洲气候图”,回答:15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1)、找出亚洲主要有气候类型、、

新七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77页)

新七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7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设计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时间:课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型:课时:【学习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人猿同祖——古代的森林古猿; 2.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知识链接】【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二)自学方法指导与自主学习1.现代类人猿主要包括、、和四种。

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仔细比较了与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有着共同的祖先——。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等地区,过着以为主的生活。

4.人类是如何进化的? 由于大量消失,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并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5.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从而提高了的能力;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的区域日益完善,丰富的,使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在同猛兽环伺、风雨无常的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

(三)小组合作研讨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1.完成教材第3页的观察与思考。

2.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谁?主要证据是什么?3. 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4. 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

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5、完成教材第6页的技能训练。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二五短文两篇(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2.熟读《两小儿辩日》;3.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2.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知识链接】《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

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盘盂()孰()为汝()多知()乎沧凉()决()2.解释下列加点字:孔子东游()辩斗()问其故()去人近()探汤()多知()不能决()3.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①一儿以日初出远()此独以跛之故()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孰为汝多知乎()4.翻译下列句子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孰为汝多知乎?二、合作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4.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⑴孔子不能决也。

5.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三、拓展提升。

庄子欲刺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

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

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

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③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

④须:等待。

1.解释加有下加点的词:(1)庄子欲刺虎()(2)馆竖子止之曰()(3)两虎方且食牛()(4)一举必有双虎之名()(5)两虎果斗()(6)一举果有双虎之功()2.翻译文中句子。

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1.1整式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2、会求一个整式的次数。

重点:整式的概念,整式的次数。

难点:多项式的次数。

预 习 过 程一、回顾与检测:1、215a b -的系数是 , xy 的系数是2223a b 的系数是 , a -的系数是2、代数式23x y -是 项的和,每一项的系数分别是 ;代数式2244a ab b -+是 项的和,每一项的系数分别是 ;代数式2123x y y x -+-是 项的和,每一项的系数分别是 。

二、自学课本P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装饰物所占的面积: ;2、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面积是 ;3、三角尺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4、男生人数是 ;5、体积是 。

三、自学课本P3“议一议”以上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这样的代数式是单项式。

例如 , 。

叫做多项式,例如 , 。

和统称整式。

2、一个单项式中,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一个多项式中, ,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四、 练习:1、下列整式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它们的次数分别是多少?a ,213x y -,21x -,223x xy y ++解:a 是 ,它的次数是 ;213x y -是 ,它的次数是 ;21x -是 ,它的次数是 ;22x xy y ++是 ,它的次数是 。

2、下列多项式分别有几项,每项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多少?2123x x y π--+; 322223x x y y -+ 解:2123x x y π--+有 项,每项的系数分别是 ,每项的次数分别是 ;322223x x y y -+有 项,每项的系数分别是 ,每项的次数分别是;3、填空:根据题意列出整式⑴、某地山上野生动物的饮水告急,当地居民自发上山建造蓄水池。

其中一个长方体蓄水池的深度是x米,底面的长与宽都是y米。

这个蓄水池的最大容积是米3.⑵、3月12日是植树节,七年级一班和二班的同学参加了植树活动,一班种了a棵树,二班种的比一班的2倍还多b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最全尊敬的同学:欢迎来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导学案。

本册教材旨在帮助同学们掌握并提高语文知识与技能,通过全面的学习来促进你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全册的学习导学案,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

第一单元:篇章阅读之叙事篇章(总重14学时)本单元旨在培养同学们对叙事篇章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同时提高写作叙述能力。

通过学习叙事文,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第二单元:篇章阅读之议论篇章(总重18学时)本单元旨在培养同学们对议论篇章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并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议论能力。

通过学习议论文,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观点与论证关系,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能进行准确的表达和写作。

第三单元:词语知识(总重12学时)本单元将对同学们的词汇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拓展,通过词语的学习,帮助同学们提高认读、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句子结构(总重10学时)本单元将对同学们的句子结构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分析,通过从句、状语从句等语法知识的学习,帮助同学们理解句子的结构与语法规则,提高句子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第五单元:阅读理解(总重14学时)本单元将针对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训练与提升,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与文学作品,帮助同学们培养独立阅读与理解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与准确性。

第六单元:写作训练(总重12学时)本单元将重点培养同学们的写作能力,通过对各类写作题目的训练,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的思路和逻辑,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第七单元:修辞格与修辞方法(总重10学时)本单元将对同学们的修辞格与修辞方法进行学习和理解,通过修辞的分析和运用,帮助同学们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语言的生动性。

第八单元:阅读诗歌(总重6学时)本单元将针对同学们的诗歌阅读能力进行培养,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帮助同学们领悟诗歌的美感和韵律,提高对诗歌形式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重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古代,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以西的地方称为“”,后来,亚细亚成为的名字,欧罗巴成为的名字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这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陆二、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它同时跨四个半球3、读图1-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相邻,东隔海峡与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4、根据亚洲位置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的位置①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是②欧洲全部在,主要在③欧洲北临,西临,南临,东临,西南隔海峡与相望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1、读图1-1,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①结合图1-5 图1-6,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②结合图1-5,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由北向南依次是、、、,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山地震带上2、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①地形以为主,平局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伏③地势高,低④以地貌为特色【巩固练习】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2、下列属于欧洲的平原中,位于最东的是A 西欧平原B 波德平原C 东欧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3、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东非大裂谷C 安第斯山脉D 落基山脉4、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最高的山峰海拔为米,陆地最低处的海拔为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说明了亚洲的地面起伏,高低②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中,、的面积广大,地势高,低③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洲的分界线,连接了海与海【课堂小结】1、读图1-1,找到下列地形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2、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最高的高原:陆地最低点: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气候、河流)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分析亚洲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提示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气候类型的分布②影响气候的因素③气候的主要特征,分析气候要通过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分析气温,根据所在的维度位置说明所处的温度带,分析降水,根据纬度、海陆位置1、亚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之间,跨三带,亚洲有、、气候②海陆位置:靠近海洋,距海近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距海远的地方形成气候,具有典型的③地形因素:地形复杂,起伏大,同一纬度不同海拔地带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综上,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在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2、季风①含义:随季节不同而风向的风,是由差异造成的②简述亚洲季风的成因③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较读图1-8 1-9,思考季风风向的成因风总是从温度处吹向温度处,从气压处吹向气压处3、欧洲的气候①纬度位置:位于,以气候类型为主②海陆位置:距海,受海洋影响,特性显著③和典型,这两种气候均在欧洲分部最广二、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1、亚洲的河流①读图1-1,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记住它们的名称、位置注入太平洋的:、、、、注入印度洋的:、、注入北冰洋的:、、②根据亚洲地形特点,分析亚洲河流的特点第一,大和多发源于中部的,顺地势呈向四周奔流入海成因:亚洲的地势第二,内流区面积广大成因:亚洲低于辽阔,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喝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形成内流河③长江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世界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的河流,发源于,在我国称为2、亚洲的湖泊读图1-1,找出亚洲具有特色的湖泊的位置,记住它的独特之处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3、欧洲的河流①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②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③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度),绝大部分是(内、外流河)④读图1-13,分析多瑙河流经、、、、、、、、⑤多瑙河—莱茵河运河在内河航运中的价值:将南北向的莱茵河与东西向的多瑙河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航运大动脉【巩固练习】1、亚洲与欧洲相比,气候最显著的差异是A 年降水量大B 年平均气温高C 大陆性显著D 年温差较小2、欧洲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A 多瑙河B 莱茵河C 第聂伯河D 伏尔加河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同为亚欧大陆,在西岸主要分布着气候和气候两种,而东岸则相对复杂,自北向南依次为A B C D 而广大的内陆则为气候②说说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特点4、对比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气温气温年较差降水成因冬季夏季大陆性海洋性5、简述欧洲的河流特征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人口、国家、民族)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民族、语言、政区等人文地理知识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亚洲的人口1、现状①亚洲是世界上人口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亚洲有个,分别是、、、、、②亚洲的人口稠密区是,这里自然条件,人口稀疏区是,这里自然条件2、问题亚洲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会带来等一系列的问题二、欧洲的人口1、现状欧洲人口居世界第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的一个大洲,城市人口比重,近年来,欧洲出现现象2、问题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洲,面临等问题三、亚洲和欧洲的民族1、亚洲是一个多民族的大洲,现有民族,亚洲多民族国家有、,单一民族国家有、2、欧洲多民族国家有、,单一民族国家有、四、亚欧的地理分区人们习惯上把亚洲分为、、、、、欧洲分为、、、、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课题: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学习目标:1、结合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全册)

课题:5.1相交线【学习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重点难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学法指导】一、【自主学习】:(一)【预习自我检测】(阅读课本2-3的内容,完成以下1-4题)1.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2.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3 邻补角、对顶角概念.有一条(),而且另一边()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 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4 下列说法,你同意吗?如果错误,如何订正.①邻补角的“邻”就是“相邻”,就是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补”就是“互补”,就是这两(1)ODCB A②邻补角可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 ③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也是邻补角?( )④.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而且这两角互为补角, 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 ). ⑤.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 (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5页,把不懂的地方请记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我的疑难问题:二、 【合作探究】: 对顶角性质.(1)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概念后,结果实际操作获得直观体验发现了什么?并说明理由. (2) 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是( )和( )所以∠AOC 与( )互补,∠AOC 与( )互补, 根据( ),可以得出∠AOD=∠BOC, 同理有( )=( ) 对顶角性质:三、【达标测试】1、如图,直线a ,b 相交,∠1=40°,则∠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____,若∠AOE=30°,那么∠BOE=_______,∠BOF=_______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COE=90°,∠AOC=30°,∠FOB=90°, 则∠EOF=________. ba4321第1题FE OD CB A第2题FEOD C B A第3题4、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5、如图,直线a ,b 相交,(1)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2)若∠2比∠1大40°, 求∠4的度数6、如图所示,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点,∠1=40°, ∠2=75°,则∠3等于多少度?7、如图,已知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AOE=90°,∠DOE=40°,求∠AOC 和∠BOC 的度数 21212121ba 4321第5题 AO EDBC8、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1)若∠AOC+∠BOD=100°,求各角的度数.(2)若∠BOC 比∠AOC 的2倍多33°,求各角的度数.四、【我的感悟】:1、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2、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五、【课后反思】:课题:5.1.2垂线(1)【学习目标】: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学习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学法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一、【自主学习】:O D CBAbba(二)、预习疑难(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记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我的疑难问题:二.【合作探究】: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 当b 的位置变化时,a 、b 所成的角α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 、b 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垂直定义:结合课本图5.1-5学习垂直的表示方法 二、 探究研学1 已知直线a,画出直线a 的垂线.能画几条? a 直线a 的垂线有( )条,2在直线a 上取一点A,过点A 画a 的垂线 a A 经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直线a 外取一点B, 过点B 画a 的垂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 .a垂线性质1:三、【达标检测】:1、垂直是相交的一种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完整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文档

完整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文档

2021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目录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课题:5.1.1 相交线 1课题:5.1.2 垂线3课题: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6课题:5.2.1 平行线8课题:5.2.2 平行线的判定10课题:5.3.1 平行线的性质13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15课题:5.3.2 命题、定理17课题:5.4平移20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22第六章实数24课题:6.1平方根〔第1课时〕24课题:6.1平方根〔第2课时〕27课题:6.1平方根〔第3课时〕29课题:6.2立方根〔第1课时〕31课题:6.2立方根〔第2课时〕34课题:6.3 实数〔第1课时〕37课题:6.3 实数〔第2课时〕39课题:实数复习〔一〕41课题:实数复习〔二〕44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46课题:7.1.1 有序数对 46课题: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48课题:7.1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课51课题: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53)课题: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55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复习57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60课题:8.1 二元一次方程组60课题:8.2.1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63课题:8.2.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2〕65课题:8.2.3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1〕67课题:8.2.4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2〕70课题:8.3.1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72课题:8.3.2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2〕74课题:8.3.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3〕76课题:8.4.1 三元一次方程组78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81课题: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81课题:9.1.2 不等式的性质83课题: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86课题: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88课题: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91章末复习 93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99课题:10.1 统计调查〔第1课时〕99课题: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100课题:10.2 ........................................................ 直方图〔第1课时〕102课题:10.2 直方图〔第2课时〕 (104)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课题:5.1.1 相交线【学习目标】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各小组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每人写一个总结小报告,并编写两道与它们相关的题目,在小组交流,并推出小组最好的两道题在班级汇报.二、探索思考探索一:完成课本P2页的探究,填在课本上.你能归纳出“邻补角〞的定义吗?.“对顶角〞的定义呢?.练习一:1.如图1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是一条射线.〔1〕写出∠AOC的邻补角:_____ _____ ;〔2〕写出∠COE的邻补角:__ ;图1〔3〕写出∠BOC的邻补角:_____ _____ ;〔4〕写出∠BOD的对顶角:____ _ .2.如下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1班级:姓名:探索二:任意画一对对顶角,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相等吗?如果相等,请说明理由.请归纳“对顶角的性质〞: .练习二: 1.如图,直线 a ,b 相交,∠1=40°,那么∠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如图直线 AB 、CD 、EF 相交于点O ,∠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假设∠AOE=30°,那么∠BOE= ,∠BOF=_______3.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COE=90°,∠AOC=30°,∠FOB=90°,那么∠EOF=_____.aEDEB23AB1C4 bOO D第 1题CFF第2题A三、当堂反应第3题如下图,∠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1211222 1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1),三条直线 AB,CD,EF 相交于一点 O,∠AOD 的对顶角是_____,∠AOC的邻补角是_______,假设∠AOC=50°,那么∠BOD=______∠,COB=,∠AOE+∠DOB+∠COF=。

人教新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1 5.1.1 相交线一、 学习目标:1认识相交线所成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二、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P2和P3并做下列练习1、已知: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共有( )A 0个B 1个C 2个 D3个2、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若∠1=040,则∠2等于 ( ) A 050 B 060 C 0140 D 01603、平面上三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的对数是( ) A 4对 B5对 C 6对 D7对4、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若∠AOD+∠BOC=2600,则∠BOD 的度数是( )A 700 B600 C500 D1300CD三、 合作学习 1、有两个角,若第一个角割去它的31后与第二个角互余,若第一个角补上它的32后与第二个角互补,求这两个角的度数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1—∠2=500,求出∠AOC 和∠BOC的度数。

C四、 拓展提高如图,∠AOB 和∠BOD 为对顶角,OE 平分∠AOD ,OF 平分∠BOC ,试问:OE 、OF 在一条直线吗?说说你的理由。

E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2 5.1.2 垂线(1)一、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的概念。

2、掌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3页完成下列问题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时,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两条直线的交点叫____,垂直用符号____ 来表示,读作____,如直线AB 垂直CD ,就记作____。

2、举出日常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三、合作学习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出已知直线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 上一点A 画出l 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 外一点B 画出l 的垂线,能画出几条?由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一条直线的垂线有____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导学‎案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课题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学习目标】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的概念‎,会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学习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学习难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什么叫等式‎?2、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3.问题1: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时距离‎A地50千‎米。

(1)要在12:00时刚好‎驶过A地,车速应为多‎少?(2)要在12:00以前驶‎过A地,车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若设车速为‎每小时x千‎米,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二、自主探究阅读课本1‎14-115页,回答下面的‎问题1.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等式的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考: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是不‎等式5032x的解:76,73,79,80,74.9,75.1,90,60你能找出这‎个不等式其‎他的解吗?它到底有多‎少个解?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4.不等式的解‎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解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1)x>1 (2) x<3;【课堂练习】:1.课本115‎页练习1、2、32.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1)a +b=b +a (2)-3>-5 (3)x ≠1 (4)x+3>6 (5)2m <n (6)2x -33.下列式子中‎:①-5<0 ②2x=3 ③3x-1>2 ④ 4x-2y ≤0 ⑤ x 2-3x+2>0 ⑥x-2y 其中属于不‎等式的是_‎_____‎_____‎_,属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要点归纳】:【拓展训练】:1、绝对值小于‎3的非负整‎数有( )A .1、2B .0、1C .0、1、2D .0、1、3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不是负数,则 B . 是大于0的‎数,则C .不小于-1,则D .是负数,则3、用数轴表示‎不等式x<34的解集正确‎的是( )ABCD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2; (2) x<4; (3)-2<x<3【课堂小结】:课题 9.1.2 不等式的性‎质 (1)【学习目标】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根据“不等式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并运用它‎正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最新人教部编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部编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新教材)学校:____ _______教师:_________2020年1月集体备课导学案集体备课导学案单元第5单元课题 5.1.2 垂线(1)课型新授主备学校初审人终审人主备人合作团队课标依据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呈现目标用小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诵读自主学习温故知新4 1.如图,若∠1=60°,那么∠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改变上图中∠1的大小,若∠1=90°,请画出这种图形,并求出此时∠2、∠3、∠4的大小。

小组内完成角的表示方法角的计算互助释疑1 通过两个例题进一步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探究出招15 1.阅读课本P3的内容,回答上面所画图形中两条直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知道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2.用语言概括垂直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自学探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集体备课导学案集体备课导学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三线八角中没有公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知道什么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 通过比较、观察、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教学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教学难点较复杂图形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呈现目标用小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一起诵读,教师并要求自主学习温故知新31.指出右图中所有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 图中的∠1与∠5,∠3与∠5,∠3与∠6 是邻补角或对顶角吗?邻补角和对顶角互助释疑31、若都不是,请自学课本P6内容后回答它们各是什么关系的角?2、自学的过程请带着这个问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邻补角、对顶角”在识别方法上有什么区别?细心观察1.如图(1),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若把它们看成三条直线则该图可说成“直线和直线与直线相交”也可以说成“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了小于平角的角共有个,通常将这种图形称作为“三线八角”。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7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7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设计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时间:课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型:课时:【学习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人猿同祖——古代的森林古猿; 2.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知识链接】【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二)自学方法指导与自主学习1.现代类人猿主要包括、、和四种。

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仔细比较了与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有着共同的祖先——。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等地区,过着以为主的生活。

4.人类是如何进化的? 由于大量消失,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并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5.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从而提高了的能力;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的区域日益完善,丰富的,使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在同猛兽环伺、风雨无常的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

(三)小组合作研讨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1.完成教材第3页的观察与思考。

2.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谁?主要证据是什么?3. 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4. 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

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5、完成教材第6页的技能训练。

七年级下数学全册导学案(曹天宝)

七年级下数学全册导学案(曹天宝)

七年级下数学全册导学案(曹天宝)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1对顶角与邻补角教学时间:1教学日期:2022年3月2日主干和待命者:曹添堡1。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相邻互补角和反足角,了解反足角是相等的,并能用它解决一些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观察、操作、推断、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逐步发展空间概念,培养地图阅读、推理和组织表达能力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邻补角和反足角的概念及等反足角的性质。

2.难度:在复杂图形中准确识别顶点角和相邻互补角。

3、知识梳理相交线→角的位z关系→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四、学法指导场景创作,激发兴趣,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应用。

5、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阅读教科书,观察并思考:用剪刀剪纸的过程,以及两个把手之间的角度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度也相应。

我们把剪刀的构成抽象为两条直线,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2)探索活动:① 任意画两条相交的直线。

在四个角落(∠ 1.∠ 2.∠ 3.∠ 4),两者可以通过匹配形成对角线。

部分是。

② 分别测量每个角度的度数。

你找到法律了吗?你能把它们分类吗?完成教科书中两页的表格。

③再画两条相交直线比较。

2.师生总结:(1)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共同的边,另一侧是彼此的相对延伸,则这两个角称为相邻互补角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2)老师让学生们说,在学习了顶角的概念后,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了直观的体验。

他们发现了什么?并解释原因(3)强调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二角的位z关系,对顶角性质是确定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a23。

小组讨论:314练习: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2、 教师通过学生讨论情况, 确定展示的题目, 并分配到各小组展示。 3、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讲解,做适当的补充。 4、提问: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时应选择怎样的方程进行代换。
当堂检测: 导学案课后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
2
课题 合备人 学习目标
加减消元法
钟猛 周谧洋
课型 授课时间
新授
主备人 组长签字
重点 难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如何找等量关系,并把它们转化成方程 学习过程 备注
自学质疑:1、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本章主要知识点,并自行完成导学案 23 页
课后巩固提升部分的练习。 2、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合作交流:1、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
2、小组讨论解决导学案23页课后巩固提升,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3、归纳整理
讨论。) 2、 教师通过学生讨论情况, 确定展示的题目, 并分配到各小组展示。 3、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讲解,做适当的补充。 4、归纳:若两个方程中有一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相等可直接相加 或相减消元,若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都不相 等,应选出一组系数(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 ,求出它们 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 绝对值相等。
2
课后反思:
1
课题 合备人 学习目标
代入消元法
钟猛 周谧洋
课型 授课时间
新授
主备人 组长签字
王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代入消元法” ,并能用“代入消元法”解一个未知数,系数为 1 或-1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组。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过程,发现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 化二元一次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初步体会化“未知”为“已知” 的数学思想。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灵活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过程 备注
讨论展示:1、小组讨论导学案第 19 页课堂目标达成部分的练习 。(教师参与
个别组的讨论。) 2、 教师通过学生讨论情况, 确定展示的题目, 并分配到各小组展示。 3、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讲解,做适当的补充。 4、 归纳: (1)要灵活审题并分析题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录找等量 关系。 (2)灵活设未知数. (3)注意检验并作答
讨论。) 2、 教师通过学生讨论情况, 确定展示的题目, 并分配到各小组展示。 3、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讲解,做适当的补充。 4、提问: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有多少个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多 少个解?
当堂检测: 1.课本 P18 练习
2.下列方程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y 7 1 C. 4 x 5 y 3x 5 y B. 5( x y) 2(2 x 3 y) 4 D. 2 x 3x 4 y 6
讨论展示:1、小组讨论导学案第 17 页课堂目标达成部分的练习 。(教师参与
个别组的讨论。) 2、 教师通过学生讨论情况, 确定展示的题目, 并分配到各小组展示。 3、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讲解,做适当的补充。 4、归纳:两种方法选取的技巧。
当堂检测: 导学案 17 页课后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
4
课题 合备人 学习目标
王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了解 加减法是消元法的又一种基本方法。 (2)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 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 组的本质是“消元” ,即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初步感 知化归思想。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过程 备注
重点 难点
自学质疑:1、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本章主要知识点,并自行完成导学案 16 页
自主学习部分。 2、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合作交流:1、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
2、小组讨论解决导学案17页合作探究 3、 归纳整理:(1)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步骤。 (2) 两种方法选取的技巧。.
重点 难点
自学质疑:1、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本章主要知识点,并自行完成课后练习和
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合作交流:1、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
2、小组讨论解决导学案合作探究 3、归纳整理:(1)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2) 加减消元法的使用条件。
讨论展示:1、小组讨论导学案课堂目标达成部分的练习 。(教师参与个别组的
3
5
课题 合备人 学习目标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钟猛 周谧洋
课型 授课时间
新授
主备人 组长签字
王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2)掌握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 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过程 备注
课题 合备人 学习目标
二元一次方程组
钟猛 周谧洋
课型 授课时间
新授
主备人 组长签字
王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解的有关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是否是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通过类 比用列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体会它们之间区别 与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追求新知的学习热情, 初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含义,会检验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含义 学习过程 备注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
钟猛 周谧洋
课型 授课时间
练习
主备人 组长签字
王勇
知识与技能熟练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 题; 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思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于实际的过程(由实际问题中的数 量关系,经“逐步抽象”到建立方程组(实现数学化) ,由方程组的解再到实 际问题的答案) ,体会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反思消元法,进一步强化数学中的化归思想;学会如何 归纳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重点 难点
自学质疑:1、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本章主要知识点,并自行完成课后练习和导
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合作交流:1、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
2、小组讨论解决导学案合作探究。 3、归纳整理:(1)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2)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
讨论展示:1、小组讨论导学案课堂目标达成部分的练习 。(教师参与个别组的
重点 难点
自学质疑:1、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检测训练部分.
2、 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合作交流:1、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
2、小组讨论解决导学案合作探究 3、 归纳整理: (1) 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定义。 (2)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定义。
讨论展示:1、小组讨论导学案课堂目标达成部分的练习 。(教师参与个别组的
当堂检测: 导学案课后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
3
课题 合备人 学习目标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 钟猛 周谧洋Biblioteka 课型 授课时间练习
主备人 组长签字
王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 (2)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本质是“消 元” ,即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初步 感知化归思想。 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过程 备注
重点 难点
自学质疑:1、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本章主要知识点,并自行完成导学案 18 页
自主学习部分。 2、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合作交流:1、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
2、小组讨论解决导学案18页合作探究 3、归纳整理: 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的一般步骤.
讨论展示:1、小组讨论导学案第 19 页课堂目标达成部分的练习 。(教师参与
当堂检测:
导学案 15 页课后巩固提升 1,2 题。
课后反思:
6
课题 合备人 学习目标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 钟猛 周谧洋
课型 授课时间
练习
主备人 组长签字
王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能选用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 次方程组,用"建模"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本章内容的复习,提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以及数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反思、交流、归纳等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灵活运用适当的简便的方程变形 ,进行消元能及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求 解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备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钟猛 周谧洋
课型 授课时间
新授
主备人 组长签字
王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以及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 刻苦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自信心。 根据题意列方程组 将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关系表示成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 学习过程 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