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者治疗中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小儿科患儿的心理护理

小儿科患儿的心理护理

小儿科患儿的心理护理首先,建立和患儿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小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人际关系可能感到害怕和不安,作为护士,我们需要通过友善的语言和温暖的微笑来建立起他们的信任感。

告诉他们,我们是来帮助他们的,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放心。

其次,我们需要理解小儿患者对疾病和疼痛的认知能力有限。

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自己身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接受治疗,以及治疗的过程会带来疼痛感。

在与他们交流时,要用简单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解释他们的疾病和治疗过程,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

另外,我们需要尊重小儿患者的意愿和感受。

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害怕或不舒服而拒绝进行治疗或检查,或者表现出情绪激动和抗拒。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尽量缓解他们的恐惧和不安。

如果孩子实在拒绝,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比如游戏或故事,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完成治疗或检查。

此外,对于住院治疗的小儿患者,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住院治疗可能导致孩子的情绪低落和焦虑,特别是由于长时间分离父母和家庭而引起的孤独感。

我们可以通过陪伴和安慰他们,提供适当的娱乐和活动,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心态。

与家长保持沟通和交流,让他们了解孩子的情况,也能提供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小儿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需要护士的关怀,也需要家长的参与。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支持和陪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积极与家长合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照顾孩子。

总结起来,小儿科患儿心理护理需要护士的关注和耐心。

建立信任关系,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家长合作,都是提供有效心理护理的关键。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帮助小儿患者度过疾病和治疗过程,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发展。

简述患者入院后心理护理措施

简述患者入院后心理护理措施

简述患者入院后心理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心理护理是医疗团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患者入院后心理护理的标准措施。

1. 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心理支持:- 儿童患者:提供安全感和稳定情绪的环境,使用易懂的语言解释治疗过程,并充分尊重和照顾家长的情绪需求。

- 青少年患者:尊重他们的隐私和个人空间,通过谈话或咨询帮助他们表达情绪,建立信任关系。

- 成年患者:与患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尊重他们的决策权和自主性,提供信息并回答他们的问题。

2. 患者情绪评估:- 开展入院前的心理评估,包括抑郁状况、焦虑水平、自我意识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通过观察患者言行、询问他们的情绪和观察生理指标等方式进行入院后的情绪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提供信息和教育:- 向患者提供详细的治疗计划和过程,并解答他们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减轻他们的不安和焦虑感。

- 教育患者和家属有关疾病、治疗和预后的知识,促使他们更好的理解和应对现实。

4. 积极沟通:-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倾听,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

- 随时解答患者的疑问,鼓励他们表达情绪和需要,帮助他们处理负面情绪和压力。

5. 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提供安静、整洁和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刺激,为患者提供放松和休息的空间。

- 安排适当的活动和娱乐,如音乐疗法、绘画、阅读等,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和缓解压力。

6. 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关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 建立和维护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和良好沟通。

患者入院后的心理护理措施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协作。

专业的医疗团队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的各种挑战。

对于手术患儿的心理指导

对于手术患儿的心理指导

• 4.术后的护理 • 手术结束后,告知术后的护理方法,交待注意事项,稳 定病人情绪。手术后及时发放健康小处方并给予指导, 适时电话联系随访。
• 手术治疗是一个创伤过程,会带来许多特殊问题,患儿均表现不 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手术的心理应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 系统影响其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通过护理人员的全程心理护理 干预对手术患儿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降低或缓解对手术的心理、 生理应激反应,消除其恐惧心理,使患儿对手术有充分 的心理 准备,以愉悦的心情主动配合手术。 术后家长严格按照要求处 理,按时复查,医护人员适时指导,可以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 有利于小儿疾病的康复。
• 1.消除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 患儿在手术前对疾病 缺乏了解和认识,对手术产生焦虑、紧张、恐惧不安等 情绪,因此护士要注意观察,主动与患儿交流沟通,把 握其心理动态,及时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和支持。在尊重 患者的前提下,要耐心细致放慢语速.手术时使用非语 言交流形式,如表情动作等,以缓解其紧张、恐惧心情。 同时,护士应充分与患儿父母沟通与交流。观察了解其 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通过父母的帮助和说教能解除患 儿的思想负担。

谢谢!
2017
对于手术患儿的心理指导
22组 吴秋芬
一年一度的暑假来临,医院里迎来小儿包 皮包茎手术高峰。由于手术对象是小儿或青春 期儿童,往往对手术治疗产生恐惧或焦虑,通 过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 灵活 的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护理学知识,针对患儿出 现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患 儿的愉悦心情 ,让患儿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 2.鼓励患儿对手术产生信心 护士向患儿介绍手术方 案.使患儿了解手术方式及其疗效。适时地组织同类手 术患儿病例进行交流,以增强患儿的信心,积极配合医 生治疗。组织同一学校的小儿集中进行术前心理教 育.使他们相互鼓励.增强手术信心积极配合手术。

儿科心理护理

儿科心理护理

整理课件
9
儿科心理护理——减轻家长的焦虑
• 家长心理:否认—内疚—恐惧、焦虑 • 父母焦虑 患儿情绪不良 • 了解父母焦虑原因:经济、自责、缺乏经验、担
心预后 • 处理:病情告知、解释,通过健康教育,早期建
立父母参与照顾患儿的能力和意愿。
整理课件
10
提升自我,为儿科保驾护航
娴熟的护理技术:可以减轻患儿的生理痛苦,使患儿逐渐从 恐惧治疗到愿意治疗再到主动配合治疗,并对护士产生信赖 感。
焦虑、恐惧
偏执、敌对
孤独、抑郁
10岁以上,住院几天后多见。患儿住院 后置身于医院特殊的环境(单一的白色 色调,特殊的气味、光线,局限的活动 空间),会感到乏味枯燥、产生压抑感, 沉闷而思念朋友,从而产生孤独、抑郁 的心理。
10-15岁的男性儿童多见,患儿多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甚至逐渐恶化,
是所有心理问题中最危险的一种。患儿长期住院,肉体、精神上的痛苦使
其产生强烈的反抗行为,对治疗失去信心,对医护人员不信任、仇视,患
儿易激动、固执、任性,不整予理合课件作甚至拒绝治疗。
4
患儿心理护理原则
建立信任 满足情绪要求 减轻疼痛 尊重患儿 允许表达 减轻焦虑
整理课件
5
患儿心理护理
焦虑、恐惧
主动接近、哄抱,适当 游戏、玩耍,以增进医 患感情和心理沟通。
孤独、抑郁
主动沟通、取得 患儿好感;培养 兴趣爱好。
因人而异
偏执、敌对
耐心、母爱般包容、 以诚相待、争取得 到患儿的信赖。
任性、固执
视情况而给予 顺从或纠正
整理课件
6
儿科心理护理——言语沟通
护士语言表达与疾病好转息息相关
避免指责、怒斥患儿,以免伤患儿幼小心灵

第十三章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十三章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六白血病患儿的心理问题
1 心境恶劣:离开家庭环境和亲人; 较长时间住院; 疾病 的不良刺激; 痛苦的治疗如骨髓穿刺; 静脉穿刺; 导致儿 童产生悲伤; 好哭; 易怒; 易烦恼等
2 产生不良行为: 1娇气和任性: 对疼痛过于敏感; 任意支配他人; 如 父母不迁就则哭闹不休 2情绪不稳定: 易发脾气 挑食 挑玩具 摔东西 3攻击性行为: 好斗 好争吵 难与他人相处
七哮喘儿童的心理问题
哮喘患儿的性格特点: * 过分依赖 幼稚 敏感 希望受到他人照顾; * 长期反复发作的哮喘可引起患者焦虑 抑郁 沮丧
加之过分关注自己疾病的行为模式; 与家长过分 关心 烦恼和焦虑的心情互为因果; 互相影响;形 成恶性循环; 促使哮喘发作更频繁
四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
一儿童焦虑症 二儿童恐怖症 三儿童抑郁症 四儿童孤独症 五儿童多动症
* 神经生化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下降; 伴有下丘脑功能障碍则可产生孤独症
四儿童孤独症边III
* 认知缺陷因素: 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关; 心理认 知缺陷损害了孤独症患儿对他人精神状态的理 解能力; 导致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甚至对待人 就像对待无生命的物体;常错误理解别人有意识 的行为
五发脾气
病儿在入院初期; 因离开父母; 或要求得不到 满足;活动受到限制时就会发脾气 表现为: 大 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 冲撞 打人 咬人
六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 夜惊 梦魇 睡行症 1 入睡困难:大多因为父母抱着睡形成不
良习惯或因医院陌生的环境所致
2 夜惊:
* 病儿在入睡一段时间后突然惊醒; 瞪目起坐; 大叫 哭喊; 躁动不安; 气促出汗; 表情恐怖; 意识朦胧
* 婴儿对爱有强烈的需要;爱的需要满足与否; 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着信任与不信任的态度的建立

儿童重症监护室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的价值胡文娟

儿童重症监护室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的价值胡文娟

儿童重症监护室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的价值胡文娟发布时间:2023-05-18T12:54:38.038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8期作者:胡文娟[导读] 目的:为有效改善儿童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状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 430030摘要:目的:为有效改善儿童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儿依从性,对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比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护理前后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后,通过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分析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缓解作用,有效提升患儿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更高,明显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护理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室;心理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重症监护室是收治危重症患者的场所,儿童重症监护室是儿科急救链的核心部分,儿童重症疾病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往往比较严重、复杂,且病情进展也较为迅速,稍不注意,便会出现不良事件,病死率高,尤其各种急症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受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影响,人们对医疗行业的护理服务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目前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的特殊护理需求,常规护理干预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恐惧情绪中,大脑皮层兴奋或抑制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导致肌萎缩,保持乐观心态,愉快心情对疾病治疗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1-2]。

特殊患者的护理工作要点

特殊患者的护理工作要点

特殊患者的护理工作要点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特殊患者的护理需要更加细致和专业。

特殊患者包括儿童、孕妇、老年人、残疾人等等,他们由于身体或心理的特殊情况,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怀。

本文将介绍特殊患者护理工作的要点,旨在提高护士对他们的关注和护理水平。

一、儿童患者的护理工作要点1. 心理护理: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如使用游戏、玩具等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2. 安全护理:保证儿童患者的安全,设置护栏、床栏等防止意外发生;定期检查儿童的环境,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3. 饮食护理: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需要,提供适合的饮食,保证他们的营养需求。

4. 温暖护理:给予儿童患者关怀和温暖,如合理的拥抱、适时的夸奖等。

二、孕妇的护理工作要点1. 体位护理:帮助孕妇调整合适的体位,缓解孕期不适和疼痛。

2. 饮食护理:提供孕妇需要的营养,关注她们的饮食均衡和健康。

3. 宣教护理:为孕妇提供相关孕期知识,教授合理的保健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心理护理:给予孕妇积极的心理支持,减轻她们的焦虑和压力。

三、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要点1. 安全护理: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防止老年患者的意外伤害。

2. 生活护理:协助老年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饮食、卫生、穿衣等。

3. 长期护理:关注老年患者长期病情的管理和护理,提供适当的药物和治疗。

4. 健康宣教:普及老年健康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预防常见疾病。

四、残疾人的护理工作要点1. 康复护理:针对残疾人的具体残疾类型,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2. 心理护理:关注残疾人的心理需求,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3. 社会融入:促进残疾人与社会的融合,提供社会支持和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特殊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患者护理工作要点的了解,护士们能够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关注和护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水平。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1.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医疗环境,构建一个有益于他们心理健康的空间。

这可能包括丰富多彩的墙壁、艺术品、玩具和游戏,以及舒适的床铺和家具等。

2.建立信任关系:与儿童建立稳定的关系,通过亲切友好的沟通和倾听,使他们感到被理解、被关心和被尊重。

这有助于建立儿童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3.促进信息共享:适当的信息共享是降低儿童焦虑的关键。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他们的疾病和治疗过程,告诉他们将会经历的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不适感和疼痛。

同时,及时回答儿童和家长的疑问,让他们参与决策,充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治疗进程。

4.分散儿童注意力:提供各种游戏、玩具和娱乐活动,以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和缓解他们的疼痛和不适感。

这不仅能帮助儿童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5.适当的鼓励和奖励:给予儿童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愿。

6.尊重儿童的隐私权: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尽量保护儿童的隐私权,不让其他人随意进入病房,并提供适当的隐私保护措施。

这有助于维护儿童的尊严和隐私,减轻他们的羞耻感和困惑。

7.与家庭合作:与儿童的家庭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希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这包括提供合适的家庭教育,引导家庭积极参与儿童的康复过程,共同应对疾病的挑战。

总之,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应当综合考虑他们的个体需求和发展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供情感支持、信息共享、分散注意力、积极鼓励和家庭合作等,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并顺利康复。

这些措施需要与医护人员、家庭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和配合,为儿童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支持体系。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童病人是具有特殊心理状态和脆弱心理容易失去理智的患者,因此他们需要特别的心理护理。

以下是儿童病人的常见心理护理方法:(1)积极的互动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总的原则就是要增加他们的积极互动,建立相互的信任。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应以孩子的年龄和兴趣为基础,而不是简单的把他们当成成人来护理。

尽量多给孩子安排有关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比如,绘画,玩具,手工制作等等,让他们尽情投入,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2)提高儿童自尊心
儿童病人的自尊心容易受到影响,要及时鼓励他们,积极评价,增加他们的信心,提高自尊心。

(3)让孩子喘口气
儿童病人常常会在心理上产生一些焦虑,要让他们安心,多和他们谈话,给他们倾诉的机会,让他们吐露心声。

(4)社会护理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不仅要做到“以孩子的名义”,还要做到“以家庭的名义”,要加强和家庭成员的交流,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在
病人出院后,要给家庭成员提供心理护理活动,让他们放心。

(5)其他护理措施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还要采取其他护理措施,比如适当的营养支持,正确的解说,及时的疼痛控制,以及合理的锻炼等等。

总的来说,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要以积极的交流,温馨的环境,愉快的活动,良好的家庭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密切配合有效地进行,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确保他们的康复走上正轨。

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研究儿科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如何有效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是我们儿科护士的首要任务。

本人近年来通过对病儿的观察,将其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作了如下分析。

其中以5—15岁的患儿为主要探讨对象。

1 心理分析1.1焦虑、恐惧此类以5—10岁的患儿多见,且以初次入院的患儿最为普遍。

由于病儿离开了温暖、舒适的家庭,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医院的特殊环境、特殊检查及紧张的气氛,都可使病儿尤其是初次入院的患儿产生不可言状的恐惧感。

当他们看到医生护士穿着洁白的衣服,严肃陌生的面孔,加之周围患儿的哭声与自己身体上的不适,自然产生一种焦虑、恐怖的感觉。

使他们恐慌不安,担心、害怕甚至哭闹不止。

另外,此类心理问题也可由患儿父母的紧张、焦虑情绪直接影响而来。

1.2孤独、抑郁此类患儿以10岁以上的儿童多见且以住院几天之后的患儿较多。

由于患儿住院后,整天置身于单一的白色色调及特殊的气味之中,医务人员固定的操作如按时查房、定时打针等又极少与患儿交流,使患儿逐渐产生压抑感。

医院内的空气、光线、活动空间与外界差异较大,也可使患儿感到乏味、枯燥、沉闷继而思念小朋友。

由于他们得不到心理上的慰藉,便倍感孤独而不愿活动,不思饮食,沉默寡言,易哭甚至睡眠障碍。

患儿本身的家庭内部关系紧张,也是造成患儿上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1.3偏执、敌对此类心理问题常发生于10—15岁的男性儿童,以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甚至逐渐恶化的患儿多见。

这也是所有问题中最危险的一种。

由于患儿住院时间长,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或没得到较好的治疗,某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等,都可产生强烈的反抗行为。

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不予合作甚至拒绝治疗。

对医护人员失去信任,仇视、敌视医生护士。

常拿医务人员出气,损坏物品来发泄自己对疾病的反抗情绪。

患儿易激惹,固执任性。

如不要某医生查房,拒绝某护士打针等。

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门诊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门诊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行会对患儿产生直接的影 响 ,故此应消除家长 的顾虑 ,增强信
心, 这是 给患儿的心理支持 , 作为护 士无论 在任何情况下 , 更应 镇定 , 免给患儿造成不 良的心理状态 , 避 而影响护理措施。 在临床工作 中, 还需要 医护人员进一步地总结经验 , 并对儿 童在 门诊治疗 中的心理护理从 心理上 给予 高度 的重视 ,才能在 良好 的医患关 系及充满爱心与和谐 的氛 围中,使患儿得 到及时
有效 的治疗 , 确保他们 的身体康复 , 心灵阳光开朗 !
在治疗 中做 到态度和蔼 , 动作轻柔 , 力争手法稳 , , 准 一次成功 ,
使他们消除各种注射疼痛 的惧怕心理 。
33 学 龄 期 (— 2岁 ) . 61
员 的职责责任 , 相反 的 , 医护人 员应该 一切从患儿 的健康 出发 , 自觉调控不 良情绪 。
此期 儿 童 心理 过 程 的发 育 已 趋 完 整 。 由于 如 今 独 生 子 女较
对不 同年龄 阶段儿童在 门诊治疗 中的心理护理
杨 化君 ’ 程
(. 州 市 中医 院 , 1 郑 河南
杨z
郑 州 ,50 7 400 ;
2郑州大学外语学 院 0 级在读 , . 7 河南 心理护理不仅是一 门科学 ,也是 门艺术。作为一名 儿科 护 士 , 了要有娴熟精湛 的专业技术素养来完成护理任务外 , 除 还要 具备必须的心理学知识 。在护理实践 中, 我们认 为儿科护士应具 有以下心理素质, 才能更好 的进行心理护理 。
免在治疗 中所 产生的恐惧心理 , 陌生感 , 增加 对护士的信任感 ,
从而取得 良好 的治疗效果 , 现具体归纳如下 :
31 婴 幼儿 期 ( . 出生 ~ 3岁 )

护士的儿童心理疾病护理与支持

护士的儿童心理疾病护理与支持

护士的儿童心理疾病护理与支持心理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重大的困扰。

作为医疗团队的关键成员之一,护士在儿童心理疾病的护理与支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护士在儿童心理疾病患者的护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家属等方面。

一、评估患者状况护士是儿童心理疾病评估的关键人员,他们通过采集和整理患者的病史、行为观察、沟通和配合诊断测试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在评估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尊重他们的感受,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帮助他们表达内心世界。

护士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支持。

二、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护士与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合作制定儿童心理疾病的护理计划。

该计划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和需求,明确护理目标和措施,同时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发展。

护士需要与家属沟通,让他们了解治疗进程和预期效果,并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

三、提供情绪支持心理疾病对儿童的心理和情绪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

护士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情绪支持的重要作用。

护士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孩子的问题和烦恼,尽量减少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

护士还可以教导患者一些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育家属儿童心理疾病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困扰,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诸多挑战。

护士需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相关的心理教育和支持。

护士可以向家属介绍一些理解和应对孩子心理问题的方法,如正面引导、积极强化等。

同时,护士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家庭营造稳定、支持性的环境,促进孩子的康复和发展。

综上所述,护士在儿童心理疾病的护理与支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评估患者状况、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家属等措施,护士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心理疾病患者克服困扰,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发展。

心理护理是确保儿科患者有效治疗的良好措施

心理护理是确保儿科患者有效治疗的良好措施
病 的 良药 , 甚至能起 到药物所无 法起 到的作用 。可 以使患儿从 心底 里产生莫大 的心理安慰 , 感受 到母爱一样 的关怀 , 由此产 生一种安全感 , 主动与护士亲近 , 并积极配合 治疗 。
3 宽 容 能 增 进 患 儿与 护 理 人 员 的 相 互关 系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病情。实际上 , 护理人员沉稳地应对患儿的
进入 了一 个新 的陌生 的环境 , 生活 习惯 、 其 活动受 到一定 的限
表现有依赖性 强、 忍耐性 差 、 害怕吃苦( 如怕吃药 、 打针 ) , 等 给
治疗和护理工作增加 了难度 。 患儿在患病后受病情和诊治要求 限制 了他们 的活动 自由, 而影响其情 绪 , 他们哭 闹、 从 使 烦恼 、
情的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 的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 , 可
使患者养成有益 的健康行为 , 促进身心康 复。 现将我们对 7 8例
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的体会总结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心理 因素对 多数 疾病 , 尤其 是各种心 身疾 病 的发生 、 发展
与转归都起 着重要作用 , 对糖尿病的影 响就更大 、 更典型 。 糖尿 病患者 的心理状 态直接影 响着病情发展 , 尿病 不及 时控制血 糖 糖, 发生并发症 , 会使病情 变得不易控制 。针对不 同个体 、 不同
病情变化 , 有效 采取措施 的本身就能帮助家属稳定情绪。在治 疗 护理 中要抓住患儿 的心理特点 , 在治疗前尽量使用巧妙 的语 言排除他们 的恐惧心理 , 消除见 医生 就哭 、 针色变 的恶性 刺 谈
激, 主动诱导和鼓励 , 争取患儿的合作 , 千万不能 因他们年龄小
而忽视他们 的感情 , 用吓唬或强迫 的行为来完成治疗任务 。在

住院患儿心理护理的原则

住院患儿心理护理的原则

住院患儿心理护理的原则住院对于患儿来说是一种陌生而不适应的环境,他们常常面临着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

因此,对住院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住院患儿心理护理的原则。

一、建立安全的环境住院患儿通常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因此,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和噪音,并确保患儿的隐私得到尊重。

此外,护士还应该与患儿建立起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到放心和安全。

二、提供有效的沟通住院患儿常常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因此,护士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他们进行交流。

护士应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儿交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绘本、玩具等儿童喜欢的方式与患儿进行沟通。

三、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住院过程中,患儿的情绪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包括焦虑、孤独、愤怒等。

护士应该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

护士可以通过陪伴、聊天等方式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重视。

四、提供适当的娱乐活动住院期间,患儿常常无法参与到正常的游戏和活动中,容易感到无聊和孤独。

护士可以组织一些适合患儿参与的娱乐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患儿能够在医院里找到乐趣和快乐。

五、鼓励家长的参与住院患儿的家长是他们最亲近和信任的人,他们的陪伴和支持对患儿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到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

家长的陪伴可以减轻患儿的焦虑和孤独感,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和信心。

六、培养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住院期间,护士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培养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教授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自我安慰技巧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的自理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七、注重教育和信息的传递住院患儿对于疾病和治疗常常缺乏足够的了解,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

护士应该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患儿和家长解释疾病的原因、治疗的过程和可能的副作用等信息,让他们对治疗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佚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患病及住院可造成身心创伤,从而影响日后的人格发展。

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儿童对疾病的认识,主要的压力来源及各年龄阶段儿童对住院的反应,这样才能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促使患儿身心早日康复。

一、儿童对疾病的认识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将生病住院与惩罚、罪恶、自责联想在一起。

根据皮亚杰(Jean Piager)的发展理论,儿童到了7岁左右,对抽象事物才能慢慢地了解。

因此患儿很难理解为什么来医院接受如此痛苦的治疗及限制。

下面介绍皮亚杰发展理论中各期儿童对疾病的概念。

1.运筹前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此期儿童认为生病是外来的、与自己无关的具体现象。

他们无法从现象中找出原因,只能看到目前的情况,而不能说出过去及未来如何。

他们认为生病是从别人那里来的,但如果问他“疾病如何从别处得来?”他会回答“我不知道,我想可能是变魔术变来的。

”2.具体应筹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7~11岁)此期儿童认为生病是外来的,可区分病因及致病原,认为道德行为与病因有关,并能注意疾病的程度。

他们认为疾病是存在于体内,但无法用特别术语描述。

3·形式运筹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1岁~成人)此期)L童认为疾病与器官功能不良有关,并且每个人的疾病不同。

他们认识到心理及态度可影响健康或疾病的发生,对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有一定的见解及自我控制能力。

二、住院儿童主要的压力来源1.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2、治疗限制了日常活动及对各种治疗的恐惧住院给患儿增加了许多以往没有过的限制,例如:抽血前不能进食。

因输液而不能下地自由活动等,这些问题使患儿丧失了住院前的自由。

各种治疗(如抽血、打针、吸痰等)对患儿的威胁,使患儿产生恐惧。

3.对疾病的认识有限而产生情绪反应儿童因本身认识能力不足,或因身体不适而产生情绪反应,有可能将疾病与惩罚联想在一起而导致焦虑、恐惧。

护理中的儿童患者特殊需求与护理技巧

护理中的儿童患者特殊需求与护理技巧

护理中的儿童患者特殊需求与护理技巧护理儿童患者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工作,因为儿童与成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着明显区别。

了解儿童患者的特殊需求,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技巧,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儿童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患者的特殊需求,并提供一些护理技巧,以帮助护士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儿童患者的特殊需求1. 生理需求:儿童患者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他们的骨骼和肌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呼吸道较窄,肝脏和肾脏功能不完善。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儿童患者的身体构造,合理安排饮食、药物给予等,以保证其身体发育和功能的良好发展。

2. 心理需求:儿童患者在医院环境中常常感到恐惧、焦虑和孤单。

与成人不同,他们对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的沟通方式,适时给予安慰和支持,缓解儿童患者的不适情绪,增强他们的信任感。

3. 发展需求:儿童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认知、情绪和社交能力还在不断发展。

护理人员应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特点,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儿童患者护理技巧1. 创造温暖的环境:在儿科病房或护理单元,为儿童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明亮而柔和的灯光,配备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图书和游戏,以充实他们的休闲时间。

另外,可以考虑增加家长的陪伴,让儿童感到更加安心和放松。

2. 积极沟通:与儿童患者的有效沟通是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士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儿童解释治疗过程和护理措施,借助图画、故事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配合。

此外,不少儿童对玩具、儿童动画角色有特殊喜好,护士可以借助这些喜好建立起更好的合作关系。

3. 痛苦管理: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疼痛和不适。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定期评估儿童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给予适当的药物、应用冷敷或温热敷等,以减轻病痛对儿童的困扰。

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思考: 1.小晓的情绪反应正常吗? 2.试分析小晓为何有此心理反应? 3.作为护士如何帮助小晓?
思考: 1.小晓的情绪反应正常吗? 2.试分析小晓为何有此心理反应? 3.作为护士如何帮助小晓?
[参考答案] 1.小晓的情绪反应正常。
2.有此心理反应的原因:小晓这时正3岁,处于婴幼儿期,案例所表现的 心理反应是她这个年龄所表现出来的正常的分离性焦虑反应。
望期,否认期
➢ 求知欲、想象力、 破坏力、创造力都
很强。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影响因素
年龄阶段 应激反应
人格特征 亲子行为
儿童 病人 的心 理护 理 儿童病人的心理评估
儿童病人的心理健康
教育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措施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评估
1.儿童病人气质的评估
通过心理评估手段了解儿童病人的气质类型,有 助于发现需重点关注的士积极运用容易理解的语言,用比喻的方 式,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对较 小的患儿可采取抚摸、搂抱等非语言沟通。
(三)普通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 施
03
3.帮助儿童宣泄不良情绪
在患儿出现发怒、吵闹、哭泣、拒绝家长离开或拒绝执行医护人员的要 求等行为时,护士要尽量安慰、鼓励患儿,允许患儿在某些情况下哭泣,尽 量体贴、爱护患儿
➢ 易激动,哭闹, ➢ 具体形象模仿能力强, ➢ 交谈技能明显提高
情绪不稳定 ➢ 语言发展的关
第一反抗期,恐惧,退
,注意转移灵活

➢ 勤奋感,自卑感,
键时期
➢ 主动性强,自行其事
心理障碍。
➢ 心理断乳期 ➢ 心理活动表现
:抗议期,失
➢ 社会性语言有很大发展 ,以自我为中心
➢ 掌握书面语言并向 抽象思维过度,有 意识参加集体活动

患儿焦虑护理措施

患儿焦虑护理措施

患儿焦虑护理措施引言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分离、陌生环境、疼痛和医疗过程等因素而感到焦虑。

焦虑不仅会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其康复和治疗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焦虑护理措施来帮助患儿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焦虑的表现患儿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可能包括以下方面:1.情绪波动,如焦躁不安、害怕、易激动等;2.行为改变,如呼吸急促、手脚颤抖、捂住耳朵等;3.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食欲减退等;4.睡眠问题,如夜间多梦、入睡困难等。

焦虑护理措施为了帮助患儿减轻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患儿通常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和焦虑,因此提供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对于缓解他们的焦虑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营造这样的环境:•给予患儿充分的隐私空间,提供单独的病房或病床;•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噪音和刺激;•温柔友善地与患儿交流,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2. 分离焦虑的管理分离焦虑是儿童常见的焦虑情绪之一,主要是由于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分离造成的。

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帮助患儿应对分离焦虑:•允许父母或主要照顾者陪同患儿,提供安全感;•在分离之前,解释分离的原因和时间,以减少患儿的不安和恐惧感;•提供适当的分离训练,例如让患儿从短时间到逐渐延长的时间离开父母。

3. 疼痛管理疼痛是儿童住院期间常常面临的问题,它可能会增加患儿的焦虑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积极进行疼痛管理,包括以下方面:•定期观察和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使用有效的疼痛缓解方法,例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儿放松和减轻焦虑。

4. 分散注意力和娱乐活动分散注意力和进行娱乐活动对于减轻患儿的焦虑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提供适当的儿童玩具和游戏,激发患儿的兴趣和参与;•定期组织娱乐活动,如音乐疗法、手工制作等,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和缓解焦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患者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04-02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发生着变化。

而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多年的儿科护理工作中发现,儿童的心理护理也不容忽视。

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的变化很容易被忽视。

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当身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根据小儿的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1 心理特点
1.1 惶恐不安心理,婴幼儿反应不大,四岁左右的儿童对离开母亲会感到十分不安,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一入院往往会以为被父母抛弃,再加上医院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白色的隔离衣帽,往往会出现对检查治疗等不合作现象。

而当今社会,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容易着急,也加重了儿童的心理负担。

1.2 逆反心理,有的儿童拒绝住院,对父母让其住院十分不满,对父母不理不睬,不表示亲近,用不愉快的表情表示抗议。

但是他们同时也具有儿童的乐观天性,好玩好新奇,对新事物易于接受和模仿能力强等特点
2 护理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针对家属态度对儿童的影响,我们給予以下护理:
2.1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护理婴幼儿情绪反应小,也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心理护理,6-8个月的婴儿能够识别人们不同的表情,凡是发怒的样子,他都知道生气,会表现害怕,,他们需要母亲的爱护拥抱,对于小儿患者人们不能吝啬关爱,且要热情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关爱。

除了语言上表达关心外,还应给予肢体的爱抚,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乳儿从6个月到1周岁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母爱。

孩子离开妈妈,大都恐惧、焦虑和不安,经常哭闹、拒食及不服药。

心理学家认为,人体间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天生的需求,有人把这种需求称为“皮肤饥饿”。

儿童的皮肤饥饿现象,在家庭中可由父母的搂抱等方式满足。

在医院里,护士对他们轻拍、抚摸及搂抱,可使其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变得自然协调,产生如在母亲怀中的安全感。

,护士要经常抱抱他,与他逗逗笑,说说话,调节婴幼儿的心理活力,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

四岁左右的儿童情绪反应比较大,但注意力较容易引开,护士应经常以讲故事、做游戏来分散其注意力,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以取得信任与配合。

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因为他们对事物的反应能力较强,并有竞争性,力争让患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拾玩具等,开展一些竞争性活动,如讲卫生、打针不哭奖励小贴画等,和他们交朋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利用语言技巧和精湛的技术获得配合
我国当前现实生活中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

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

所以对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属的心理支持。

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

孩子生病后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容易忽视,加之来到医院陌生的环境不习惯,无形中造就了孩子们的任性,拒绝配合治疗,这时我们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世界,了解其不配合的原因,与患儿进行联合的沟通,要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去说服家属,让其进行合作,消除顾虑让他们给患儿积极良好的支持,而且我们在治疗中要以稳、准、轻、快的技术完成操作,从而使患儿更加合作,渐渐地患儿就信任我们,从被动治疗走向主动治疗。

2.3 病房的布置、工作人员的着装力求符合患儿的心理特点
病室的设计应儿童化,门窗的样式应多样化,色彩鲜明,墙面可设计彩色图案,可准备多种玩具,工作人员工作服也选择淡彩色或淡蓝色,使患儿消除戒备心理,取得合作。

2.4 给患儿家属一定的卫生宣教和指导
患儿家属多半缺少医学专科知识,他们在治疗过程中迫切地想知道有关患儿疾病的知识,预防儿童成长过程的健康咨询,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应以丰富的知识对家属进行指导,也是巩固治疗的必要方法,从这种护与患的交流中,让患儿家属也参与到治疗与护理中,从而建立起适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护患关系。

3 体会
总之,在医院环境中,不同年龄的儿童个性差异极大,其心理特点也很不相同。

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只能从其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情、目光、体态等)中仔细体会理解。

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事物和每一项护理操作,都含着心理护理的内容,它随时随地都会对患儿心理上产生影响,我们要与患儿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它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消除由疾病造成的心理应激,减轻痛苦,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以高度认真的态度护理患者,让他们保持最佳心理状态,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