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人心理护理
第四章住院儿童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第四章住院儿童的护理第一节住院儿童的心理反应和护理一、儿童对住院的心理反应1.分离性焦虑自婴儿中期至学龄前期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半的婴幼儿,与父母或最亲密的人分开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称为分离性焦虑。
分离性焦虑可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然或否认阶段。
(1)反抗阶段:儿童与父母分离后表现出的侵略性、攻击性反应。
较大婴儿的行为包括哭闹,连续呼喊妈妈,抓住父母不放,拒绝与陌生人接触。
幼儿的行为有用语言攻击陌生人如:“你讨厌”、“你走开”,对陌生人进行身体攻击(脚踢、口咬、手打),企图逃跑去找父母等。
这些反抗行为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哭叫直至精疲力竭。
他们拒绝任何人的关怀,悲痛难以被抚慰,若陌生人如护士接近会使反抗加剧。
(2)失望阶段:儿童感到没有找到父母的希望,停止哭泣,但明显表现出抑郁、悲伤、沮丧、无活力。
儿童的活动减少,对周围的一切如环境、食物、游戏不感兴趣,与他人不沟通,并表现出退化行为,如吸吮自己的拇指或咬指甲、尿床、拒绝用杯子或碗而用奶瓶等。
这些行为持续的时间,对不同儿童来说可有所不同。
儿童的身体状况可由于拒绝进水、进食或不活动等行为而受到伤害。
(3)超然或否认阶段:若长期与父母分离,儿童表面上会表现出最终适应了这种分离,对周围的一切开始有较大的兴趣,表现得很愉快,能够与陌生人接触,与其他人一起游戏,而且形成新的人际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只是一种无可奈何接受或忍受与父母分离的结果,而不是获得满足的表现。
儿童把对父母的感情全部压抑下来,以建立新的但很浅显的关系来应对失落和痛苦情绪。
他们变得更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将重要的情感依附于物质上,父母来探视和离开时,表现得满不在乎。
这种情况并非在情绪上不存在问题,而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抚慰。
一旦达到超然或否认阶段,将对儿童产生难以扭转的、极其不利、甚至永久性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因住院而导致的分离均是短暂的,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结果。
小儿科患儿的心理护理
小儿科患儿的心理护理首先,建立和患儿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小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人际关系可能感到害怕和不安,作为护士,我们需要通过友善的语言和温暖的微笑来建立起他们的信任感。
告诉他们,我们是来帮助他们的,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放心。
其次,我们需要理解小儿患者对疾病和疼痛的认知能力有限。
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自己身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接受治疗,以及治疗的过程会带来疼痛感。
在与他们交流时,要用简单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解释他们的疾病和治疗过程,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
另外,我们需要尊重小儿患者的意愿和感受。
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害怕或不舒服而拒绝进行治疗或检查,或者表现出情绪激动和抗拒。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尽量缓解他们的恐惧和不安。
如果孩子实在拒绝,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比如游戏或故事,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完成治疗或检查。
此外,对于住院治疗的小儿患者,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住院治疗可能导致孩子的情绪低落和焦虑,特别是由于长时间分离父母和家庭而引起的孤独感。
我们可以通过陪伴和安慰他们,提供适当的娱乐和活动,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心态。
与家长保持沟通和交流,让他们了解孩子的情况,也能提供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小儿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需要护士的关怀,也需要家长的参与。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支持和陪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积极与家长合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照顾孩子。
总结起来,小儿科患儿心理护理需要护士的关注和耐心。
建立信任关系,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家长合作,都是提供有效心理护理的关键。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帮助小儿患者度过疾病和治疗过程,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发展。
第4-5节 不同年龄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第四节不同年龄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一、对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儿童病人的突出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多随活动情境而迅速变化。
因为他们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又比直率、外露和单纯,只要依据其心理活动特点进行护理,易于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因病情需要而必须住院的患儿,最好允许母亲陪护,尤其对乳婴更应这样做。
因为他们身患疾病,蒙受着生理的痛苦与折磨,正当需要亲和、依恋和支持的时候,突然连亲人也看不到了,这对他们幼上的心灵容易留下创伤。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乳儿从6个月到1周岁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母爱。
孩子离开妈妈,大都恐惧、焦虑和不安,经常哭闹、拒食及不服药。
心理学家认为,人体间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天生的需求,有人把这种需求称为“皮肤饥饿”。
儿童的皮肤饥饿现象,在家庭中可由父母的搂抱等方式满足。
在医院里,护士对他们轻拍、抚摸及搂抱,可使其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变得自然协调,产生如在母亲怀中的安全感。
我国当前现实生活中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
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
所以儿童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属的心理支持。
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
例如,父母对护士不满意可以变成患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亲的倾向性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性,如要某阿姨喂饭;不要某阿姨打针等等往往正是这样形成的。
由于儿童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又善于表达,所以要求儿科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机智灵敏,善于从观察到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防止突然事故发生。
儿科护士对儿童要多加鼓励,不要训斥,保护儿童的自尊心,要成为儿童的贴心人。
病房应有玩具,护士要带领儿童游戏玩耍。
有的国家提倡儿科护士不穿白大衣,穿一些带小花的衣服,以消除儿童病人的恐惧感,博得他们的喜爱。
给患儿打针治疗时要利用儿童注意力易被转移及喜欢表扬鼓励等特点,尽量减轻他们的疼痛感。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对于儿童病人,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与成人相比还不成熟,因此,在
进行心理护理时,需要注意一些特别的措施。
首先,要建立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在向孩子解释病情时,语言应该简
单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同时还要耐心细致地回答孩子提
出的问题。
不妨让孩子通过绘画、玩具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可以
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其次,要创造愉快的环境。
孩子们在医院中的生活不仅是治疗和休息,还应该注重娱乐和乐趣。
比如可以为孩子准备喜欢的玩具、书籍、电视节
目等,让他们能够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境。
另外,家庭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安全、亲
密的存在,能够减轻他们的恐惧和不安。
因此,家长们应该积极参与治疗
过程,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他们更有勇气面
对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也需要加强。
比如要注
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关注他们的变化、情绪波动等;充分肯定孩子的
努力和成绩,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增加自信心;还要鼓励孩子积极
参与社交活动,促进他们的交流和成长。
总之,在对儿童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时,要尽可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
创造一个愉快、放松、温馨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关心、爱护和支持,从
而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挑战。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预防工作,
提高孩子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
住院儿童恐惧反应的心理护理
外阴清洁,减少皮肤刺激。
(5)保持置管处纱布干燥,根据渗液情况按时换药,换药时要认真、细心、动作轻柔,仔细观察,防止缝合固定线脱落、断裂,必要时重新固定。
(6)要有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和置管处的变化,特别是病人翻身、大小便或睡眠时,应加强对置管局部的观察和对血压的监测,以防留置导管脱落和局部出血。
根据病情,必要时应有专人陪护,对药物中毒和服毒自杀、意识障碍的病人,要有适当的约束和安全保护措施,以防发生意外。
[关键词] 股静脉;导管,留置;血液透析;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820341(2004)0620546202(本文编辑 黄建乡)住院儿童恐惧反应的心理护理吴爱靖,孙国燕(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青岛 266034) 在责任制护理逐步被整体护理所取代的今天,心理护理已经逐渐引起了护理界的重视。
恐惧反应是住院儿童突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反应与愤怒是同一心理状态,都有一种威胁性的情境产生,因此恐惧反应是病儿接受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心理障碍。
这种障碍不排除,则不利于病儿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治疗效果。
因此护士应弄清恐惧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
1 恐惧产生的原因1.1 环境改变病儿入院后,主观感受与体验同以往正常感受有了很大差别,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的一切都是生疏的,特别是看见陌生的医护人员身穿白色的隔离衣,使病儿产生恐惧和疑虑,加上与其父母的分离,更使病儿产生恐惧,因此形成一种见到医护人员就害怕的条件反射。
1.2 感受反应各种检查治疗技术(如注射、灌肠、换药、导尿等)引起的疼痛刺激,给病儿带来畏惧心理,这种痕迹反应的联想常使一些病儿见针就哭,谈针色变,也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增加了其恐惧的程度。
1.3 耐受力敏感病儿因年龄的缘故,具有耐受力低,反应性强的心理特点,对各种不良的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极为敏感,特别是疾病带来的伤害性疼痛,折磨着病儿,使他们内心十分恐惧,易导致严重的心理失衡。
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在医院住院的患儿往往会面临许多心理困扰,包括分离焦虑、孤独感、畏惧情绪等。
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探讨如何
对住院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度过住院期间的心理困境。
首先,建立安全感。
患儿在陌生的环境中可能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因
此护士需要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安全。
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亲切温暖的语言,如称呼他们的小名,询问他们的感受等,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关心,从而降低他们的焦虑水平。
其次,帮助患儿释放情绪。
患儿可能会因为疼痛、害怕、孤独等原因
而情绪波动较大,护士需要及时发现和倾听患儿的情绪,引导他们表达内
心的情感,如可以让他们画画、玩游戏、听音乐等方式来释放情绪。
同时,护士也要细心倾听患儿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感受,给予理解和支持,让他
们感受到情感上的慰藉。
最后,建议家长积极参与。
家长是患儿最亲近的人,他们关心和陪伴
的作用不可替代。
因此,护士需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患儿的心理护理中,让他们与患儿建立亲密的关系,提供温暖和安全感。
同时,也要帮助家长
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的处理患儿的情绪,为患儿提供良好
的家庭环境和情感支持。
综上所述,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需要医护人员、家长以及
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关心和照顾患儿的心理健康。
通过建立安全感、
释放情绪、提供心理支持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帮助患儿度过住
院期间的心理困境,让他们重新焕发生机,恢复健康。
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
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手段,可以帮助各类临床病人应对疾病的压力和困扰,改善病人的情绪状态,提高疾病康复的效果。
以下是对不同类型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的探讨。
首先,对于长期患病的患者,如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他们需要面对疾病带来的长期不适和康复的漫长过程。
在与这些患者接触时,护士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理解。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教育和信息传递,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疾病,培养积极的思维和态度。
对于急性疾病的病人,如突发心脏病的病人,他们常常面临心理危机,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护士可以借助各种方式,如充分解释疾病的情况和治疗的过程,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支持,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提供恰当的康复指导。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常常有着复杂而多样的心理问题。
护士在与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需要细心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并及时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
护士可以通过耐心倾听和尊重患者的意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困扰,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心态,缓解心理症状。
对于儿童病人,心理护理更需要关注其特殊性。
儿童往往无法充分理解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过程,容易感到孤独、害怕和焦虑。
护士可以借助适当的儿童病友和家属参与,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增加儿童的安全感。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方式,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除了以上几个病人类型,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群体,如老年病人、残疾病人等,也需要特殊的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常常面临孤独、失去自理能力等问题,护士可以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提供陪伴和安慰。
残疾病人常常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失望和自卑,护士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儿童病人由于年龄和心理发展的原因,对于疾病和治疗可能会感到困惑、害怕甚至恐慌。
因此,在对待儿童病人时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理护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护理措施。
1.提供信息和解释:与儿童的沟通必须直接、简单和非常清晰。
医生和护士应使用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解释疾病和治疗的过程。
告诉他们医生和护士将会怎样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尽量减少病人的不确定感,帮助他们建立对治疗的信心。
2.协助家长的参与:家长在儿童病人的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被鼓励参与到治疗和护理中,以便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家庭成员的支持可以缓解儿童的焦虑和恐惧感。
3.创造适应的环境: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提供适合儿童的环境来减轻他们的压力。
儿童病房应该是明亮、色彩鲜艳、富有儿童氛围的地方,例如挂满卡通人物和贴画的墙壁。
同时提供适合年龄的玩具、游戏和故事书,可以分散儿童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的情绪。
4.提供情感支持:医护人员应该关注儿童病人的情绪,并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
他们应该倾听儿童的问题和担忧,并鼓励他们表达情感。
通过给予赞美和鼓励,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5.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护理技术,可以帮助儿童病人减轻疾病和治疗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游戏来教育儿童病人关于疾病和治疗的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治疗过程。
6.撤离焦虑:在一些情况下,儿童需要被分开或离开家人进行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尽可能给予儿童安全感,例如提供陪伴和有亲和力的工作人员。
儿童也可以带上他们喜欢的玩具、布偶或者毛绒动物,以便给予他们额外的安慰和支持。
7.给予儿童自主权:尽管儿童病人需要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援助,但也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感到掌控力。
例如,给予他们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或者让他们参与医疗决策。
这种做法可以增加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
总之,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旨在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增强他们对治疗过程的信心。
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Nursing Psych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57适用专业:护理学总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基础心理学后续课程:行为科学、神经心理、异常心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教学,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如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讲解,理解哪些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或异常的发生、如何诊断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心理问题后怎样干预、学习了不同病人年龄、性别、病种的不同具有的心理特点也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最后还分析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怎么维护护士本人健康。
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解决临床护理的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杨艳杰主编《护理心理学》(第三版)、新华书店、1999年。
必读书目:《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蒋继国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8月出版沈郁秋主编选读书目:《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6版姚树桥孙学礼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12年6月第3版杨艳杰主编二、课程总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的地位日渐明显,学习护理心理学的目的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于临床护理,指导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解决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实现对病人的最佳护理。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向。
2、熟悉各类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
3、掌握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疾病的病因分析、心理诊断、心理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小儿分离性焦虑症病人的护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分离性焦虑症?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帮助?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何以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小儿分离性焦虑症?
什么是小儿分离性焦虑症?
定义
小儿分离性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 表现为儿童在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分离时感到极 度不安和恐惧。
这可能与社会文化对性别的期待有关。
谁会受到影响?
家庭背景
来自高压、过度保护或家庭不和的儿童更容 易发展出分离性焦虑症。
因此,了解家庭环境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何时寻求帮助?
何时寻求帮助?
症状持续时间
如果儿童的焦虑症状持续超过六个月,建议及时 寻求专业帮助。
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儿童的生活 质量。
何时寻求帮助?
影响生活
当焦虑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如上学、 社交等,家长应考虑寻求专业支持。
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应对 焦虑。
何时寻求帮助?
自我评估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变化,自我评估焦 虑程度,如睡眠质量、食欲变化等。
记录这些变化能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儿童的 状态。
如何进行护理?
情感支持
与儿童多沟通,倾听他们的感受,给予理解 和支持。
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理解和 管理焦虑。
何以评估护理效果?
何以评估护理效果?
定期回访
定期与专业人士沟通,评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童的焦虑水平和情 绪变化。
观察儿童在社交、学习等方面的表现也是评估的 重要依据。
何以评估护理效果? 家庭反馈
这种症状通常在家长离开时变得更为明显,可能 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1.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医疗环境,构建一个有益于他们心理健康的空间。
这可能包括丰富多彩的墙壁、艺术品、玩具和游戏,以及舒适的床铺和家具等。
2.建立信任关系:与儿童建立稳定的关系,通过亲切友好的沟通和倾听,使他们感到被理解、被关心和被尊重。
这有助于建立儿童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3.促进信息共享:适当的信息共享是降低儿童焦虑的关键。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他们的疾病和治疗过程,告诉他们将会经历的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不适感和疼痛。
同时,及时回答儿童和家长的疑问,让他们参与决策,充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治疗进程。
4.分散儿童注意力:提供各种游戏、玩具和娱乐活动,以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和缓解他们的疼痛和不适感。
这不仅能帮助儿童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5.适当的鼓励和奖励:给予儿童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愿。
6.尊重儿童的隐私权: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尽量保护儿童的隐私权,不让其他人随意进入病房,并提供适当的隐私保护措施。
这有助于维护儿童的尊严和隐私,减轻他们的羞耻感和困惑。
7.与家庭合作:与儿童的家庭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希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这包括提供合适的家庭教育,引导家庭积极参与儿童的康复过程,共同应对疾病的挑战。
总之,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应当综合考虑他们的个体需求和发展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供情感支持、信息共享、分散注意力、积极鼓励和家庭合作等,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并顺利康复。
这些措施需要与医护人员、家庭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和配合,为儿童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支持体系。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童病人是具有特殊心理状态和脆弱心理容易失去理智的患者,因此他们需要特别的心理护理。
以下是儿童病人的常见心理护理方法:(1)积极的互动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总的原则就是要增加他们的积极互动,建立相互的信任。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应以孩子的年龄和兴趣为基础,而不是简单的把他们当成成人来护理。
尽量多给孩子安排有关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比如,绘画,玩具,手工制作等等,让他们尽情投入,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2)提高儿童自尊心
儿童病人的自尊心容易受到影响,要及时鼓励他们,积极评价,增加他们的信心,提高自尊心。
(3)让孩子喘口气
儿童病人常常会在心理上产生一些焦虑,要让他们安心,多和他们谈话,给他们倾诉的机会,让他们吐露心声。
(4)社会护理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不仅要做到“以孩子的名义”,还要做到“以家庭的名义”,要加强和家庭成员的交流,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在
病人出院后,要给家庭成员提供心理护理活动,让他们放心。
(5)其他护理措施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还要采取其他护理措施,比如适当的营养支持,正确的解说,及时的疼痛控制,以及合理的锻炼等等。
总的来说,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要以积极的交流,温馨的环境,愉快的活动,良好的家庭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密切配合有效地进行,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确保他们的康复走上正轨。
护士的儿童心理疾病护理与支持
护士的儿童心理疾病护理与支持心理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重大的困扰。
作为医疗团队的关键成员之一,护士在儿童心理疾病的护理与支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护士在儿童心理疾病患者的护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家属等方面。
一、评估患者状况护士是儿童心理疾病评估的关键人员,他们通过采集和整理患者的病史、行为观察、沟通和配合诊断测试等方式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在评估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尊重他们的感受,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帮助他们表达内心世界。
护士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支持。
二、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护士与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合作制定儿童心理疾病的护理计划。
该计划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和需求,明确护理目标和措施,同时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发展。
护士需要与家属沟通,让他们了解治疗进程和预期效果,并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
三、提供情绪支持心理疾病对儿童的心理和情绪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
护士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情绪支持的重要作用。
护士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孩子的问题和烦恼,尽量减少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
护士还可以教导患者一些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育家属儿童心理疾病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困扰,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诸多挑战。
护士需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相关的心理教育和支持。
护士可以向家属介绍一些理解和应对孩子心理问题的方法,如正面引导、积极强化等。
同时,护士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家庭营造稳定、支持性的环境,促进孩子的康复和发展。
综上所述,护士在儿童心理疾病的护理与支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评估患者状况、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家属等措施,护士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心理疾病患者克服困扰,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发展。
患儿焦虑护理措施
患儿焦虑护理措施引言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分离、陌生环境、疼痛和医疗过程等因素而感到焦虑。
焦虑不仅会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其康复和治疗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焦虑护理措施来帮助患儿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焦虑的表现患儿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可能包括以下方面:1.情绪波动,如焦躁不安、害怕、易激动等;2.行为改变,如呼吸急促、手脚颤抖、捂住耳朵等;3.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食欲减退等;4.睡眠问题,如夜间多梦、入睡困难等。
焦虑护理措施为了帮助患儿减轻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患儿通常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和焦虑,因此提供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对于缓解他们的焦虑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营造这样的环境:•给予患儿充分的隐私空间,提供单独的病房或病床;•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噪音和刺激;•温柔友善地与患儿交流,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2. 分离焦虑的管理分离焦虑是儿童常见的焦虑情绪之一,主要是由于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分离造成的。
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帮助患儿应对分离焦虑:•允许父母或主要照顾者陪同患儿,提供安全感;•在分离之前,解释分离的原因和时间,以减少患儿的不安和恐惧感;•提供适当的分离训练,例如让患儿从短时间到逐渐延长的时间离开父母。
3. 疼痛管理疼痛是儿童住院期间常常面临的问题,它可能会增加患儿的焦虑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积极进行疼痛管理,包括以下方面:•定期观察和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使用有效的疼痛缓解方法,例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儿放松和减轻焦虑。
4. 分散注意力和娱乐活动分散注意力和进行娱乐活动对于减轻患儿的焦虑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提供适当的儿童玩具和游戏,激发患儿的兴趣和参与;•定期组织娱乐活动,如音乐疗法、手工制作等,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和缓解焦虑。
儿童病人的护理措施
儿童病人的护理措施儿童病人的护理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儿童疾病依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儿童由于年龄小、身体柔弱、抵抗力较弱等原因,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对于儿童病人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儿童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保证儿童健康的基础条件之一。
在医院里,不仅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卫生,还要做好消毒工作。
对于婴幼儿来说,更要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在家中,也应该保持房间通风、清洁,并定期消毒。
二、营养饮食营养饮食是孩子身体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对于患有某些特殊疾病的孩子来说,更需要注意饮食的调节。
在医院里,护士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为孩子制定营养饮食方案,并且及时观察孩子的饮食情况和体重变化。
在家中,父母也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给予合理的膳食搭配。
三、心理护理儿童病人由于年龄较小,常常会感到害怕、焦虑、孤独等情绪。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关怀,尽可能地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在医院里,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来调节孩子的情绪;在家中,父母也应该多陪伴孩子,并且尽量让他们参与到正常生活中。
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儿童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使用药物时,必须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用药,并且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同时,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还要注意防止二次感染和耐药性的产生。
五、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是儿童病人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医院里,护士要帮助孩子进行个人卫生和康复训练等工作;在家中,父母也应该关注孩子的个人卫生和睡眠习惯等问题。
六、预防措施预防是儿童疾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等易发季节,更需要注意保暖和饮食调节等问题。
七、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并且及时发现和处理孩子存在的问题。
住院患儿心理护理的原则
住院患儿心理护理的原则住院对于患儿来说是一种陌生而不适应的环境,他们常常面临着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
因此,对住院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住院患儿心理护理的原则。
一、建立安全的环境住院患儿通常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因此,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和噪音,并确保患儿的隐私得到尊重。
此外,护士还应该与患儿建立起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到放心和安全。
二、提供有效的沟通住院患儿常常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因此,护士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他们进行交流。
护士应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儿交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绘本、玩具等儿童喜欢的方式与患儿进行沟通。
三、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住院过程中,患儿的情绪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包括焦虑、孤独、愤怒等。
护士应该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
护士可以通过陪伴、聊天等方式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重视。
四、提供适当的娱乐活动住院期间,患儿常常无法参与到正常的游戏和活动中,容易感到无聊和孤独。
护士可以组织一些适合患儿参与的娱乐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患儿能够在医院里找到乐趣和快乐。
五、鼓励家长的参与住院患儿的家长是他们最亲近和信任的人,他们的陪伴和支持对患儿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到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
家长的陪伴可以减轻患儿的焦虑和孤独感,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和信心。
六、培养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住院期间,护士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培养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教授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自我安慰技巧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的自理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七、注重教育和信息的传递住院患儿对于疾病和治疗常常缺乏足够的了解,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
护士应该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患儿和家长解释疾病的原因、治疗的过程和可能的副作用等信息,让他们对治疗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和孤独感
学龄期的肾病综合症患儿,正处在活泼好 动的年龄,初次住院使他们来到特殊环境 的医院,尤其是看到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 病室的陈列和陌生的病友,很容易让他们 产生惧怕心理,其表现为急躁胆怯和悲伤。 患儿这种不良情绪往往影响着疾病的治疗 和预后。2、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三、儿童病人心理护理的原则
(一)家长对患儿进行的心理准备 (二)心理护理
(一)家长对患儿进行的心理准备
1 告诉孩子看病或住院的原因 2 让家长给讲解“儿科病人就诊指南” 3 给孩子介绍医院的条件和医疗技术 。 4 让孩子知道有关在病房就餐、大小便
等日常生活事项的程序,如时间、地点、 注意事项等。 5 肯定地告诉孩子家长一定会来探视及 探视的时间和次数。
年幼患儿病情变化快,护士眼光敏锐,留意 其非言语行为如患儿表情、目光、体态等, 随时观察其病情变化和对患儿心理需求做出 估计,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年龄大的患儿,尽可能地与患儿沟通,使患 儿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致残患儿往往具有严重抑郁、自卑心理,更 要加倍爱护,给予积极的支持。
四、案例分析
小儿肾病综合征应该注意他们的心理,可 是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心理如何护理呢?孩子是 家长的心头肉,患有了疾病就不知道如何是 好,更不知道如何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当 患了肾病综合症,不仅仅损害了患者的健康, 而且还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尤其 是对于幼小的患儿。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 疗时,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指导。那 么,肾病综合症患儿怎么心理护理呢?
刚入院时有高度浮肿,医生嘱咐其必须吃无盐 高蛋白饮食。表面上患儿很听话,可是治疗一 段时间后浮肿却无明显消退,后得知患儿经常 偷吃榨菜。当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向患儿及 家长耐心地解释说明此期有盐饮食的危害。如 果继续吃有盐饮食,病情就难以好转,应等浮 肿消退以后,再逐渐进食有盐的食物。同时配 合家长想尽一切办法来增进患儿的饮食,如多 吃水果,在菜内加糖、食醋、香油等调味品。
因此,护士必须像母亲一样去关心和安 慰他们,向他们说明自己的病并不可怕, 只要配合治疗是能够治愈的,使他们逐 渐熟悉和习惯这一新的环境,并向他们 介绍新的病友。还可以让病愈的患儿介 绍他们的治疗好转经过,以消除新入院 患儿的恐惧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 心。
3、消除患儿的戒备心理,并给予 精神安慰和寄托
6、对恢复期患儿的护理
此期患儿的症状已基本消失,有些患儿以为病 彻底治好了,可以尽情地玩,饮食不受约束了, 甚至把维持量的激素也停服,然而恢复期患儿 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是由于此期服用激素药 物,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冒,而感冒和 停用激素可使病情加重和复发。因此必须做好 出院指导,交待清楚有关的注意事项。包括饮 食、激素的减量原则、注意休息、预防感冒、 定期复查小便等。
儿童病人的心理 特征与心理护理
一、儿童的心理特征
2岁以前,通过以母爱为中心的育儿方式,儿童获得 了舒适和安全感,进而对周围环境有了基本信任感; 儿童在4岁前十分恋父母,易产生母子分离性焦虑; 从4岁起,儿童的行为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 开始独立地进行一些有目的活动和学习判断家庭成 员之间的关系,游戏是此阶段儿童的主要活动,从 而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充分的发展。进入学龄期,儿 童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并克服自卑感,体验 着能力的实现,这一阶段是儿童自我成长的决定性 时期。
(二)心理护理
对6个月左右的婴儿,虽然住院心理反应 小,但非常需要母亲的爱抚,护士经常 对他们轻拍、抚摸、搂抱及逗笑 。
6个月至4岁患儿,护士更应对患儿关心 体贴,避免呵斥、责备患儿,通过与患 儿共同参与一些游戏如讲故事、玩玩具、 看图画等建立起良好相互信任的护患关 系,从而帮助患儿克服对医院的恐惧感。
4、解除学龄期儿童住院期间的后 顾之忧
由于患儿多为学龄期儿童,住院时间也较长, 对教师及同学的牵挂,及功课考试及升学的担 忧会与日俱增,加上疾病使身体变弱从而使得 生活不能自理,表现为抑郁、沉默、焦虑和痛 苦,甚至睡不好觉,而产生急于出院的想法。 为了避免和减轻患儿的忧虑,必须善于观察分 析,掌握患儿的思想和要求,有的放矢地和他 们交谈,用耐心地护理去影响他们的情绪,同 时配合家长组织他们学习,补习功课,辅导作 业,讲故事,做游戏等。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 忧。
二、儿童病人的心理反应
分离性焦虑:孩子离开妈妈,大都恐惧不安 。 恐惧不安:入院或进行某项诊疗措施前,或
孩子曾经有过一些痛苦性诊疗经历,都会使 孩子入院后误认为被父母抛弃或惩罚,患儿 也会对医护人员的白色工作服及各种医疗措 施有一种生疏感,从而产生惶惑不安、恐惧。 反抗:抗拒住院治疗,乘人不务逃跑 抑郁自卑:久治不愈 、意识到严重疾病的后 果等。
5、处理好医护与家属的关系
肾病综合症尤其是肾炎性肾病,病程较 长,所以当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不见明 显好转时,患儿父母可能报怨医生没有 尽最大努力,嫌护士动作太慢或操作不 熟练,甚至幻想觉得会有一种灵丹妙药 能药到病除,故擅自使用土方、验方、 偏方;而终止正规治疗。
对这种情况,一是要讲清肾病综合症的 病程转归特点,使患儿家长对病情有一 个正确的认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二是 要特别强调应用激素必须按疗程用药, 切忌任意停用。并向其介绍因中途停药 而致病情反复病例的教训;三是苦练操作 技术,做到静脉输液一针见血,尽量减 少患儿的身心痛苦.
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症的常用药物,但长期服用 会产生一些较明显的副作用,如向心性肥胖,由 于体型的变化,加之其他患儿的嘲讽会使他们产 生自卑感,当他们得知这些变化是由于激素所引 起的,就会拒绝继续服药治疗,这时期对患儿的 态度要更加热情,用最恰当的语言来安慰他们, 向患儿及家长讲明停药后的危害,如果突然停用 激素治疗,则会前功尽弃,使病情反复。并做到 送药到口,避免患儿将药扔下不吃,同时可向患 儿说明等病愈停药后,所引起的上述表现会逐渐 消失,使患儿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寄托,从而完 成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