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臣及其著述略论
古典文献学试题汇总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典籍,二是指贤才。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诗、书、礼、义、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刘向)和(刘歆)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汲冢周书)。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金刚经》。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典通》、郑樵的《通志》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青铜器;金文则指商周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总集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1899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一一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2,辑佚一一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一一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4,线装一一线装书为纸书的一种装式,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
线装克服了以前各种装帧的缺点,因而最终成为古代图书装帧的主流。
线装书约出现于宋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5,索引一一索引,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
《文选》五臣注从单注本到合注本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坻 鳞 胸 , . 栈 蝗睑 。 按 : 德本 、 正 陈八 郎本 “ ” “ ” , 屿 作 锷 字 明州本 作 “ ” 。 字 2 大 夏耽耽 , . 九户 开辟 。 按: 正德本 “ 耽耽 ” “ 眈” 陈八 郎本 、 作 眈 , 明州本
《 选 》 臣注 自唐 开 元年 间 出现 以后 , 直 以 文 五 一 单注本的形式流传 , 至北宋元祜年问 , 出现了历史上 第一部 五 臣注与 李善 注 的合 注本 。从 单注本 到合 注 本 , 内容 体例 等方 面必然 会 出现一些 变化 , 其 这些 变 化或 优或 劣 , 过来 又 影 响 到人 们 对 五 臣 注 的认识 反 与评 价 。本 文 以正 德 本 为 单 注 本 的代 表 , 奎 章 以 阁本为合注本 的代 表② 辅 以明州本 、 , 陈八 郎本 等, 以《 西京赋》 为例 , 来分析总结《 文选》 从单注本到合 注 本 的演 变过 程 中 出现 的一 些 问题 。( 文所 举 各 本
提上 日程 。
例, 均来 自韩 国 首 尔 大 学 图 书 馆 奎 章 阁所 藏 《 家 六 注文选》 卷二《 西京赋》 一篇 中, 中皆不再单独 出 文 注 。 )
一
、
改 动正 文
现在的《 文选》 学文献研究 , 主要集 中在版本源 流等方面, 对于文本本身的研究 , 因其卷帙浩繁 , 费 时费力 , 时人 大都 望而却 步 。但是 , 文本研 究 是文献 研 究 的基础 , 要想 说清 文献 大问题 , 必先 说清 文本小
的增加与变化 、 注释 内容 的, 影响到人 们对 五臣注价
值与地位的评价 。而《 文选》 合注本 中的五 臣注 , 也已经偏 离了五臣注的原始 面貌 。 关键词 : 文选 ; 五臣注 ; 变化
《艺文志诸子略》原文和翻译译文
《艺文志诸子略》原文和翻译译文《《艺文志诸子略》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艺文志诸子略》原文和翻译译文《艺文志诸子略》原文和翻译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
”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
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渐衰,此辟儒之患。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义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
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
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此其所长也。
及讦者为之,则苟钩釽析乱而已。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其所长也。
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
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
兼儒、墨,合名、,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
《史记.孔子世家》三家注引文考校8页
《史记.孔子世家》三家注引文考校《史记》三家注采摭典籍、旁征博引,据程金造《史记管窥》所述“三家所引之书,合之可千有余种,若除其重复,尚可得五百种上下。
”引文数量如此浩繁,加之古籍流传的复杂性,其文字脱漏讹误在所难免。
再者,古代注书家或限于当时条件,很难对所有引文逐字核对,这也容易产生文字讹误。
顾颉刚先生带头整理的标点本《史记》虽堪称精善,然笔者近日考校三家注时,发现确有一些文字及标点问题值得商榷。
兹以《孔子世家》为例,择选数条,结合有关资料,加以考证,以期略有益于《史记》研究。
《史记》引文据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二版,2008年3月第22次印刷本,随文标注页码及行数,其他所引书目皆随文标注卷数、版本及页码,以便检索。
1.《索隐》:“《家语》云:‘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
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征在,从父命为婚。
’”(1906/6)按:“征在”当属下读,标点作“乃求婚于颜氏,征在从父命为婚”。
《孔子家语?本姓解》:“于是乃求婚于颜氏。
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征在。
颜父问三女曰:‘……三子熟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征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
”(《孔子家语》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0页)由上文知叔梁纥求婚于颜氏,非意指征在,“征在”当属下读。
2.《正义》:“《括地志》云:‘五父衢在兖州曲阜县西南二里,鲁城内衢道也。
’”(1907/7)按:疑“西南”当作“东南”。
《大清一统志?兖州府》“五父衢”下注引《括地志》作:“五父衢在曲阜县东南二里。
”(《大清一统志》卷一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475册564页)《左传?襄公十一年》“诅诸五父之衢”,杜预《注》:“五父衢,道名,在鲁国东南。
”(《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一,《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950页)《太平寰宇记》:“五父衢在县东南二里”。
(《太平寰宇记》卷二一,四库本469册186页)3.《索隐》:“《家语》:‘孔子之母丧,既练而见’,不非之也。
古典文献学期中作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选译 (1)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中作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选译翻译篇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永瑢等著。
卷一百一·子部十一○法家类,《韩子》·二十卷(内府藏本)任课教师:李道和断句原文:《韓子》·二十卷(內府藏本)周韓非撰。
《漢書·藝文志》載《韓子》五十五篇,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載《韓子》二十卷,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
惟王應麟《漢·藝文志考》作五十六篇,殆傳寫字誤也。
其注不知何人作。
考元至元三年何犿本,稱舊有李瓚注,鄙陋無取,盡為削去雲雲。
則注者當為李瓚。
然瓚為何代人,犿未之言。
王應麟《玉海》已稱《韓子注》不知誰作,諸書亦別無李瓚注《韓子》之文,不知犿何所據也。
犿本僅五十三篇,其序稱內佚奸劫一篇,說林下一篇,及內儲說下、六微內似煩以下數章。
明萬曆十年趙用賢購得宋槧,與犿本相校,始知舊本六微篇之末尚有二十八條,不止犿所雲數章說林下篇之首尚有伯樂教二人相踶馬等十六章,諸本佚脫其文,以說林上篇田伯鼎好士章逕接此篇。
蟲有虺章和氏篇之末自和雖獻璞而未美,未為王之害也,以下脫三百九十六字。
奸劫篇之首,自我以清廉事上,以上脫四百六十字。
其脫葉適在兩篇之間,故其次篇標題與文俱佚。
傳寫者各誤以下篇之半連於上篇,遂求其下篇而不得,其實未嘗全佚也。
今世所傳,又有明周孔教所刊大字本,極為清楷。
其序不著年月,未知在用賢本前後。
考孔教舉進士在用賢後十年,疑所見亦宋槧本。
故其文均與用賢本同,無所佚闕。
今即據以繕錄,而校以用賢之本。
考《史記》非本傳,稱非見韓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
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說林、說難十餘萬言。
又雲,人或傳其書至秦,秦王見其孤憤、五蠹之書。
則非之著書,當在未入秦前。
《史記》自敘所謂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者,乃史家駁文,不足為據。
今書冠以初見秦,次以存韓,皆入秦後事,雖似與《史記》自敘相符,然傳稱韓王遣非使秦,秦王悅之,未信用。
四部备要
FB.59:9.1(1)
尚书 十三卷
(汉)孔安国传; (唐)陆德明音义
FB.59:9.1(2)
毛诗 二十卷
(汉)毛亨传; (汉)郑玄笺
FB.59:9.2
周礼 四十二卷
(汉)郑玄注; (唐)陆德明音义
FB.59:9.3
仪礼 十七卷
(汉)郑玄注; (唐)陆德明音义
FB.59:9.4
FB.59:9.64
经义考 三百卷目录二卷
(清)朱彝尊撰
FB.59:9.65-70
经义述闻 三十二卷
(清)王引之撰
FB.59:9.71-72
史部
二十四史
史记(一百三十卷补史记一卷史记正义论例一卷附考证)
(汉)司马迁著
FB.59:9.73-77
前汉书(一百卷附考证)
(汉)班固撰; (唐)颜师古注
FB.59:9.78-84
(清)段长基编; (清)段[扌晋]书参注
FB.59:9.257
历代沿革表 三卷
(清)段长基编; (清)段[扌晋]书参注
FB.59:9.55
说文解字 十五卷六书音韵表五卷
(清)段玉裁注并撰
FB.59:9.56-58
说文通检 十四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
(清)黎永椿编
FB.59:9.59(1)
大广益会玉篇 三十卷
(梁)顾野王撰; (唐)孙强增字
FB.59:9.59(2)
广韵 五卷校札一卷
(宋)陈彭年等修; (清)黎庶昌校
FB.59:9.60
(清)廖寅撰
FB.59:9.231(2)
十六国春秋 十六卷
(北魏)崔鸿撰
FB.59:9.231(3)
传记
61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全书目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全书目第一周易集解十七卷坿略例一卷唐李鼎祚撰魏王弼撰略例唐邢璹注嘉靖三十六年聚乐堂刊本尚书考异不分卷明梅鷟撰白鹤山房明钞本尚书谱五卷明梅鷟撰清钞本三礼考注六十四卷序録一卷纲领一卷元吴澄撰成化九年长乐谢士元刊本孟子节文七卷明刘三吾等奉敕辑洪武二十七年序刊本第二诗缉三十六卷宋严粲撰味经堂刊本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嘉定四年刊本春秋公羊传解诂十二卷坿释文一卷汉何休学唐陆德明撰释文癸丑(绍熙四年)重刊本春秋正旨一卷明高拱撰明万历甲戌(二年)刊本第三礼书一百五十卷宋陈祥道撰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学刊明修本纬谶候图校辑不分卷清殷元正辑清陆明睿增订清钞本第四乐律全书明朱载堉撰万历中郑藩刊本第五尔雅三卷宋郑樵注元刊本尔雅新义二十卷坿叙録一卷宋陆佃撰清宋大樽校并辑叙録嘉庆十三年陆氏三闲草堂刊本博雅十卷魏张揖撰隋曹宪音释正德中皇甫氏刊本埤雅二十卷宋陆佃撰成化十五年刘氏刊嘉靖二年长洲王氏重修本增修复古编一卷宋张有撰元吴均增补明刊本续复古编四卷元曹本撰钞本增广钟鼎篆韵七卷元扬銁撰钞本集钟鼎古文韵选五卷明释道泰撰钞本集篆古文韵海五卷宋杜从古撰嘉庆元年钱唐项氏钞本第六华夷译语一卷续增华夷译语一卷明阙名撰明钞本增定华夷译语残二卷明阙名撰明钞本高昌馆课不分卷明阙名撰明钞本高昌馆译书一卷明阙名撰清初刊本高昌馆杂字一卷明阙名撰清初同文堂钞本回回馆杂字一卷明阙名撰清初同文堂钞本回回馆译语一卷明阙名撰清初刊本译语一卷□阙名撰袁氏贞节堂钞本百译馆译语一卷明阙名撰清初同文堂钞本西天馆译语一卷明阙名撰清初刊本西番译语一卷明阙名撰清初刊本暹罗馆译语一卷明阙名撰清钞本八馆馆考一卷明阙名撰清初同文堂钞本第七楚纪六十卷明廖道南撰嘉靖二十五年序刊本第八皇明修文备史清阙名辑清钞本第九西南纪事六卷明郭应聘撰明刊本重刻确庵曾先生西蜀平蛮全録十五卷卽平蛮録明曾省吾撰万历九年张一鲲刊本甲乙记政録一卷续丙记政録一卷续丁记政録一卷新政一卷明徐肇台撰崇祯刊本督师纪略十三卷明茅元仪撰明刊本蜀事纪略一卷明朱燮元撰天启年间刊本平闽纪十三卷清杨捷撰康熙二十二年世泽堂刊本第十皇明驭倭録九卷附略二卷寄语略一卷明王士骐辑万历中刊本虔台倭纂二卷图一卷明谢杰撰万历二十三年刊本倭情考略一卷明郭光复撰万历二十五年刊本倭患考原一卷恤援朝鲜倭患考附一卷明黄俣卿撰清钞本安南来威图册三卷辑略三卷明梁天钖辑隆庆刊本皇明臣略纂闻十二卷明瞿汝说辑崇祯八年男瞿式耜刊本宝日堂杂抄不分卷明张鼐辑张氏宝日堂明钞本第十一建文朝野彚编二十卷明屠叔方撰万历戊戌(二十六年)自序刊本建文书法儗前编一卷正编二卷附编二卷首一卷明朱鹭撰万历甲午(二十二年)刊本名臣宁攘要编残十二卷明项德桢辑明男项鼎铉补明刊本夷俗记一卷坿世系表一卷明萧大亨撰万历甲午(二十二年)刊本辽事述不分卷清阙名撰钞本第十二郑端简公吾学编六十九卷明郑晓撰隆庆元年男郑履淳等刊本明季水西记略一卷清李珍撰清钞本泰昌朝记事一卷清李逊之撰清钞本郑华亭考选处分始末一卷清阙名撰康熙五十七年钞本中州战略一卷明高谦撰顺治五年跋刊本朝野公言一卷明阙名撰崇祯七年施嘉遇等刊本第十三蓝玉党供状不分卷明阙名撰明钞本世庙识余録二十六卷明徐学谟撰明徐兆稷活字印本万历三大征考四卷图一卷附一卷坿东夷考略一卷坿图一卷坿东事答问一卷明茅瑞征撰天启元年刊本楚藩交讦疏稿一卷妖书疏稿一卷续刻近疏二卷癸卯楚事志畧一卷癸卯妖书志畧一卷奏一卷卽万历三十一年癸卯楚事妖书始末明阙名撰明刊本闲思往事不分卷明曹珖撰明钞本启祯两朝剥复録十卷明吴应箕撰清吴氏楼山堂刊本玉镜新谭十卷明朱长祚撰崇祯中刊本第十四孔颜孟三氏志六卷提纲一卷明刘浚撰成化十八年张泰刊本义勇武安王集八卷明顾问辑嘉靖四十三年顾梦羽刊本重编义勇武安王集八卷清钱谦益辑手槀本忠武録五卷明沈津辑嘉靖十九年唐藩刊本孝顺事实十卷明太宗朱棣撰永乐十八年内府刊本女范编四卷明阙名辑明刊本帝鉴图说不分卷明张居正等撰万历三年郭庭梧刊本第十五国朝内阁名臣事畧十六卷履历一卷明吴伯与撰崇祯壬申(五年)宣城李尚仁刊本皇明辅世编六卷明唐鹤征撰明陈睿谟评崇祯壬十五年武进陈氏刊本第十六兰台法鉴録二十三卷明何出光等撰明喩思恂续万历二十五年刊崇祯四年续刊本南垣论世考十四卷明徐懋学撰明卢大中续万历中刊本第十七至第十八两浙名贤録五十四卷外録八卷明徐象梅撰天启三年序光碧堂刊本第十九莆阳文献十三卷列传七十五卷明郑岳辑万历四十四年黄起龙刊本今献备遗四十二卷明项笃寿撰万历十一年秀水项氏万卷堂刊本松陵文献十五卷清潘柽章撰康熙癸酉(三十二年)序刊本藩献记四卷明朱谋&撰万历中刊本西巡録一卷明陈尧撰嘉靖中刊本第二十一运使复斋郭公言行録一卷编类运使复斋郭公敏行録一卷元徐东撰元刊本春浮园别集五种明萧士玮撰清刊本果亲王西藏日记不分卷清爱新觉罗允礼撰手藁本宋历科状元録八卷元朝历科状元姓名一卷明朱希召撰明刊本元统元年进士题名録一卷□阙名撰清钞本皇明三元考十四卷科名盛事録七卷明张弘道同辑明张凝道同辑明何敬塘刊本皇明历科状元録四卷明陈鎏撰隆庆中刊本第二十二圣朝混一方舆胜览三卷元阙名撰明刊事文类聚翰墨全书本山东海疆图记九卷清阙名撰清钞本章丘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锺运泰纂修康熙辛未(三十年)刊本新修河东运司志十卷清冯达道撰清张应征续康熙十一年刊本全陕政要四卷明龚辉撰嘉靖中刊本三省备边图记不分卷明苏愚撰万历中刊本第二十三修攘通考六卷明何镗辑万历六年自序刊本皇舆考十卷明张天复撰嘉靖三十六年临海应氏刊本阙里志十五卷明陈镐撰明孔弘干续嘉靖三十一年曲阜孔氏刊本第二十四京城图志一卷卽洪武京城图志明王俊华撰清钞本南畿志六十四卷明闻人诠修明陈沂纂嘉靖中刊本江宁县志十卷图一卷明王诰修明刘雨纂正德中刊本溧水县志十卷图一卷清闵派鲁修清林古度纂顺治中刊本第二十五扬州府志二十七卷图一卷明杨洵修明徐銮等纂万历中刊本扬州足征録二十七卷清焦循辑云蓝阁清钞本盐城县志十卷图一卷明杨瑞云修明夏应星等纂万历十一年跋刊本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姑苏志六十卷明林世远修明王鏊等纂正德元年刊嘉靖中修本第二十七常熟县志十三卷图一卷明邓韨撰嘉靖中刊本第二十八宁波郡志十卷明杨寔纂修成化四年刊本敬止録四十卷明高宇泰撰清徐时栋补钞本四明文献考不分卷宋阙名辑明钞本第二十九徽州府志二十二卷图一卷明何东序修明汪尚宁同纂明洪垣同纂嘉靖中刊本休宁志三十八卷图一卷明程敏政纂修明欧阳旦增修弘治四年刊本第三十南昌郡乘五十五卷清叶舟修清陈弘绪纂康熙中刊本信丰县志十二卷图一卷清杨宗昌等修清曹宣光纂康熙中刊本第三十一袁州府志二十卷清李芳春等修清袁继梓等纂康熙庚戌(九年)刊本吉安府志残十二卷明阙名纂修嘉靖中刊本第三十二贑州府志二十卷图一卷明余文龙修明谢诏纂顺治十七年重刊本南安府志十五卷清李世昌纂修清钞本雩都县志十四卷图一卷清卢振先修清管奏韺等纂康熙四十七年刊本第三十三第三十四八闽通志八十七卷明黄仲昭等纂修弘治四年刊本第三十四至三十五福建通志六十四卷清金鋐修清郑开极等纂康熙甲子(二十三年)序刊本第三十六衡州府志二十三卷清张奇勋修清周士仪同纂清邹章周同纂清谭弘宪续修清佟国瑜修卷第二十一康熙二十一年续刻本第三十七宝庆府志三十八卷首一卷清梁碧海等修清刘应祁等纂康熙二十四年序刊本第三十八广东通志初藁四十卷首一卷明戴璟修明张岳纂嘉靖中刊本广东舆图十二卷清蒋伊等撰康熙二十四年刊本广州志三十二卷明吴中修明王文凤纂成化中刊本第三十九第四十新修广州府志五十四卷清汪永瑞纂修康熙中钞本第四十潮州府志十二卷清吴颖纂修顺治十八年刊本韶州府志十六卷清马元纂修康熙中刊本第四十一广西通志六十卷明林富修等纂明黄佐等纂嘉靖中刊本第四十二四川总志十六卷坿全蜀秇文志六十四卷明刘大谟修明王元正等纂明杨愼辑全蜀秇文志嘉靖中刊本第四十三黔记六十卷明郭子章撰万历中刊本第四十四云南通志三十卷清范承勋等修清吴自肃等纂康熙中刊本剑川州志二十卷清王世贵修清张伦纂康熙五十二年刊本第四十五大理府志清李斯佺修清黄元治纂康熙中刊本鹤庆府志二十六卷清佟鎭修清李倬云等纂康熙五十三年刊本建水州志十八卷首一卷清陈肇奎修清叶涞纂康熙中刊本永昌府志二十六卷清罗纶修清李文渊纂康熙中刊本第四十六皇明制书十四卷明阙名撰明鎭江府丹徒县刊本宪章类编四十二卷明劳堪撰万暦六年刊本第四十七经世挈要二十二卷明张燧撰明刊本工部厂库须知十二卷明何士晋撰万历中刊本缮部纪畧一卷明郭尚友撰万历四十二年江夏任氏等刊本新镌京板工师雕斵正式鲁班经匠家镜三卷鲁班仙师源流一卷明午荣同撰明章严同撰清刊本两浙南关榷事书不分卷明杨时乔撰明刊本榷政纪畧四卷奏疏一卷莅政八箴一卷明堵胤锡撰崇祯中刊本第四十八实政録九卷明吕坤撰万历二十六年赵氏刊本宝坻政书十二卷明刘邦谟同辑明王好善同辑万历中刊本按吴檄稿不分卷牌示稿不分卷明祁彪佳撰明钞本军政事宜一卷明庞尚鹏撰万历五年南海庞氏刊本扬州营志十六卷清赵孔传撰清李北山增道光十一年刊本第四十九第五十皇明泳化类编一百三十六卷明邓球撰隆庆中刊本第五十一嘉靖事例不分卷明阙名辑明钞本圣驾重幸太学録不分卷明夏言等辑嘉靖中刊本常熟县儒学志八卷明缪肇祖等撰万历三十八年蒋氏刊本军政条例类考六卷明霍□辑嘉靖三十一年刊本岭西水陆兵纪二卷拙政编一卷明盛万年撰雍正中宝纶堂刊本四川各地勘案及其它事宜档册不分卷明阙名辑嘉靖中钞本第五十二第五十三万历会计録四十三卷明袁昌祚等奉敕辑万历十年刊本第五十四万历大政类编不分卷明阙名辑明山阴祁氏澹生堂远山堂钞本第五十五漕运全书三十九卷清阙名辑清钞本第五十六海运纪事不分卷明阙名辑明刊本漕运通志十卷明谢纯撰嘉靖七年刊本条议船政拨差事宜书册不分卷明阙名辑万历中刊本救荒活民类要不分卷元张光大撰明刊本菑祲窽议一卷明毕自严撰万历中清福堂刊本太仓考十卷明刘斯洁撰万历八年大城王氏等刊本宝泉新牍二卷明陈于廷辑天启四年刊本第五十七夏镇漕渠志畧二卷前集一卷清狄敬撰顺治中刊康熙中增修本河漕备考四卷历代黄河指掌图说一卷清朱鋐撰清钞本长芦盐法志二十卷援证十卷清黄掌纶等撰嘉庆中钞本淮鹾分类新编六卷清陆费垓撰手藁本第五十八古今鹾畧九卷补九卷明汪砢玉撰清钞本盐政志十卷明朱廷立等撰嘉靖中刊本两浙订正鹾规四卷明杨鹤撰明胡继升同补明傅宗龙同补天启三年重刊本两淮盐法志十二卷明史起蛰同撰明张榘同撰嘉靖三十年刊本鹾政全书二卷明周昌晋撰天启七年活字印本第五十九王国典礼八卷明朱勤〓撰万暦四十三年周府刊本天启中増刊宗藩条例二卷明官撰嘉靖中刊本谥法纂十卷明孙能传撰万历四十五年孙能正刊本宗祀议不分卷清翁同龢撰手藁本四译馆考十卷清江蘩撰康熙中刊本满洲四礼集清索宁安撰阿哥婚娶定例二卷清官撰清内府钞本第六十考成録畧五卷明朱国寿撰崇祯中刊本河南赋役总会文册残一卷明嘉靖中官撰嘉靖中刊本重刊赋役书册二卷明万暦中官撰万暦中刊本丝绢全书八卷明程任卿撰万暦中刊本江南简明赋役全书三十四卷清顺治中官撰顺治中钞本苏松歴代财赋考一卷坿请减苏松浮粮疏稿一卷坿居官备览一卷康熙中刊本第六十一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甲集一卷乙集一卷丙集一卷丁集一卷戊集一卷己集一卷庚集一卷辛集一卷壬集一卷癸集一卷元阙名撰明刊本宋氏家要部三卷家仪部四卷家规部四卷燕闲部二卷明宋诩撰明刊本雅尚斋遵生八笺十九卷明高濂撰万历十九年刊本景印第六十二类说六十卷宋曾慥辑天启丙寅(六年)序刊本第六十三林子全集一百三十四卷明林兆恩撰崇祯中刊本第六十四静虚斋惜阴録十二卷附録一卷明顾应祥撰明刊本山林经济籍二十四卷明屠本畯辑万历中惇德堂刊本道听録五卷明李春熙撰清钞本郁冈斋笔尘四卷明王肯堂撰万历中刊本谈冶録十二卷明徐广辑万历四十一年古虞陈氏刊本第六十五谚语七卷谣语七卷讔语二卷讥语二卷谶语六卷谐语七卷卽六语明郭子章撰万历中刊本樗斋漫録十二卷明许自昌撰万历中刊本文海披沙八卷明谢肇淛撰万历中刊本南园漫録十卷明张志淳撰嘉靖中刊本游翰稗编五卷明梁溪无名生辑万历中刊本天都载六卷明马大壮撰万历中刊本情种八卷明宋存标撰天启中翁少麓刊本第六十六禅寄笔谈十卷明陈师撰万历癸巳(二十一年)自序刊本西台漫纪六卷明蒋以化撰万历中刊本文园漫语一卷明程希尧撰明钞本见闻杂纪九卷续二卷明李乐撰万历中刊本客座赘语十卷明顾起元撰万历中刊本鹿苑闲谈一卷明钱五卿撰清钞本掌记六卷明茅元仪撰崇祯戊辰(元年)刊本第六十七经史避名汇考四十六卷清周广业撰清钞本弹园杂志残一卷明伍袁萃撰明刊本双槐岁抄十卷明黄瑜撰嘉靖三十八年陆氏重刊本邸中杂记一卷明刘永澄撰曾孙刘中从刊本东坡先生物类相感志十八卷宋释赞宁撰明钞本闻雁斋笔谈六卷明张大复撰万历三十三年顾氏刊本闲书六卷清程作舟撰康熙中旉园刊本第六十八问辨牍四卷续四卷明管志道撰万历中刊本雪庵清史五卷明乐纯撰明刊本皇朝仕学规范四十卷宋张镃辑宋刊本续家训残三卷宋董正功撰宋刊本第六十九里堂道听録四十卷又一卷清焦循撰手藁本愈愚録六卷又一卷清刘宝楠撰手藁本愈愚续録不分卷清刘宝楠撰手藁本第七十新刊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宋孙奕撰元刘氏学礼堂刊本养生杂类二十二卷宋周守忠撰明刊本虑得集四卷附録二卷明华悰韡撰万历四十二年华氏刊本长生诠六卷明洪应明撰万历中刊本闲中偶録二卷明石&居士撰明刊本万历欣赏编残七卷明沈德符撰清钞本漫録评正前集六卷别集九卷多集六卷畸集五卷驳驳漫録评正不分卷坿驳漫録评正不分卷明贺灿然撰明伍袁萃撰驳漫録评正万历中刊本妆史二卷清田霡撰手藁本第七十一记纂渊海一百九十五卷宋潘自牧撰宋刊本第七十二婚礼新编二十卷宋丁升之辑宋刊本奁史一百卷拾遗一卷清王初桐辑嘉庆二年古香堂刊本第七十三锦绣万花谷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宋阙名撰一九九□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用宋刊本景印第七十四新编翰苑新书前集七十卷后集三十二卷续集四十二卷别集十二卷□阙名辑明钞本第七十五新编类意集解诸子琼林前集二十四卷后集十六卷元苏应龙辑元刊本事类赋三十卷宋吴淑撰并奉勅注绍兴十六年刊本第七十六帝王经世图谱十卷宋唐仲友撰宋刊本新锲燕台校正天下通行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三十九卷明徐会瀛撰万暦中余献可刊本明本大字应用碎金二卷明阙名撰明刊本新增直音说文韵府羣玉二十卷宋阴时夫同撰宋阴中夫同撰明刊本第七十七佛祖历代通载二十二卷元释念常辑至正七年释常念慕财刊本大元至元辨伪箓五卷元释祥迈奉敕撰元刊本天目中峯和尚广録三十卷元释慈寂撰元统三年释明瑞慕财刊本第七十八欣赏编明沈津辑明刊本欣赏续编明茅一相辑明刊本天文汇抄明钞本山居小玩明毛晋辑明刊本水边林下□湖南漫士辑清刊本第七十九朱秉器文集四卷诗集四卷河上楮谈三卷汾上续谈一卷浣水读谈一卷游宦余谈一卷卽朱秉器全集明朱孟震撰彭氏遗着清彭鹏撰康熙中刊本松筠杂着嘉庆道光闲刊本童氏杂着清童华撰第八十胡氏粹编明胡文焕辑万暦中刊本了凡杂着十七卷明袁黄撰黔牍偶存明刘锡玄撰明刊本第八十一欧虞部集坿李英诗一卷坿餐霞集一卷坿历游集二卷坿当垆集一卷坿都下赠言録一卷明欧大任撰明李英撰明孔达成辑都下赠言録刊本第八十二寿养丛书明胡文焕辑明刊本奚囊广要明阙名辑明童氏乐志堂刋本艳雪斋丛书明高奭辑稿本士商必要明江湖散人辑明刊本第八十三藏说小萃明李鹗翀辑万暦三十四年李铨前书楼刊本程氏丛刻七种明程百二辑万暦四十三年程百二胡之衍同刊本刻金粟头陀青莲露六笺明郑氏丽正堂刊本第八十四隐山鄙事三种康熙中刊本阳山顾氏文房小说四十种明顾元庆辑正德嘉靖闲顾元庆刊本郭子式先生校刻书三种明郭钰辑明刊本许氏巾箱集三种嘉庆二十二年许氏石契斋刊本第八十五巨鹿东观集十卷宋魏野撰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刊本武溪集二十一卷宋余靖撰成化九年苏韡等刊本安阳集五十卷坿忠献韩魏王家传十卷坿别録三卷坿遗事一卷宋韩琦撰宋韩□撰家传宋王岩叟撰别録宋强至撰遗事正德九年安阳张氏刊本徂徕石先生集二十卷宋石介撰康熙五十六年石氏刊本赵清献公文集十六卷宋赵抃撰宋刊元明间修本第八十六莆阳居士蔡公文集三十六卷宋蔡襄撰宋刊本山谷老人刀笔二十卷宋黄庭坚撰元刻本梁溪遗稾诗钞一卷文钞一卷宋尤袤撰康熙三十九年尤侗刊本碧岩诗集二卷宋金朋说撰清钞本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宋释绍嵩撰清毛氏汲古阁用宋钞本景刊石堂先生遗藁二十二卷宋陈普撰万暦三年薛孔洵刊本第八十七古灵先生文集二十五卷末一卷坿年谱一卷宋陈襄撰宋陈晔撰年谱宋刊本王荆文公诗五十卷坿年谱一卷宋王安石撰宋李壁笺注宋刘辰翁批点宋詹大和撰年谱大德五年王氏刊本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宋曾巩撰宋刊本欧阳先生文粹五卷拾遗一卷宋欧阳修撰宋刊本刘须溪先生记钞八卷宋刘辰翁撰嘉靖五年南充王氏刊本第八十八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十二卷坿濂溪先生周公年表一卷宋周敦颐撰宋刊本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宋陈师道撰宋刊本罗鄂州小集五卷坿附録一卷坿罗郢州遗文一卷宋罗愿撰宋兄罗颂撰坿録洪武二年罗宣明刊本撙斋先生缘督集十二卷宋曾丰撰明曾自明辑万历十一年詹事讲刊本方壶存藁九卷宋汪莘撰明汪璨等刊本蛟峰先生文集十卷遗文一卷外集三卷宋方逢辰撰明活字印本第八十九乐全先生文集残十八卷宋张方平撰宋刊本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坿故南宫舎人米公墓志一卷宋米芾撰宋蔡肇撰故南宫舎人米公墓志嘉泰元年筠阳郡斋刊本竹坡类藁五卷坿附録一卷宋吕午撰□阙名辑附録清钞本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四十五卷宋方大琮撰正德八年族孙方良节刊本第九十靑山集三十卷宋郭祥正撰宋刊本唐先生文集二十卷宋唐庚撰宣和四年序刊本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四十卷语録一卷坿年谱一卷坿附集一卷宋黄干撰宋林圆録语録宋梁祖康校宋郑元肃録年谱宋陈义和辑延佑二年重修本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二卷久久书一卷杂文一卷大义略叙一卷末一卷卽心史宋郑思肖撰崇祯庚辰(十三年)汪骏声林古度重刊本第九十一栖霞长春子丘神仙磻溪集三卷金丘处机撰金刊本水云集三卷金谭处端撰明刊本知常先生云山集五卷元姬志眞撰延佑六年李怀素刊本藏春诗集六卷元刘秉忠撰明刊本筠溪牧潜集七卷元释圆至撰大德中刊本鲁斋遗书十四卷元许衡撰明怡愉辑万历二十四年江学诗等刊本郝文忠公陵川文集三十九卷首一卷元郝经撰正德二年泌水李瀚刊本第九十二姚文公牧庵集不分卷元姚燧撰清钞本燕石集十五卷坿附録一卷元宋褧撰清钞本中庵先生刘文简公文集二十五卷坿附録一卷元刘敏中撰清钞本番易仲公李先生文集三十一卷元李存撰永乐三年李光刊本傅与砺文集十一卷坿附録一卷元傅若金撰元傅若川辑洪武十七年序刊本巴西邓先生文集一卷元邓文原撰清钞本第九十三刘文靖公文集二十八卷元刘因撰成化十五年蜀藩刊本吴礼部文集二十卷附録一卷元吴师道撰清钞本云峰胡先生文集十四卷附録一卷元胡炳文撰弘治二年墨水蓝氏刊本贡文靖云林集十卷附録一卷元贡奎撰明八世孙贡靖国刊本邓伯言玉笥集九卷元邓雅撰清钞本还山遗稿二卷附録一卷坿杨文宪公考岁畧一卷元杨奂撰明宋廷佐撰杨文宪公考岁畧嘉靖元年干州宋氏刊本第九十四道园遗藁六卷元虞集撰至正十四年金氏刊本伯生诗后三卷附録一卷元虞集撰至元六年刘氏日新堂刊本石田先生文集十五卷坿附録一卷坿正误表元马祖常撰徐宗浩撰正误表至元五年扬州路儒学刊本汉泉曹文贞公诗集十卷后録一卷元曹伯启撰至元四年男曹复享刊本知非堂集十一卷元何中撰清钞本范德机诗十卷元范梈撰康熙三十年吴县金氏钞本栖碧先生黄杨集三卷补遗一卷附録一卷元华幼武撰万历四十六年刊本一山文集九卷元李继本撰康熙二十八年吴县金氏钞本第九十五至正集八十一卷元许有壬撰清钞本。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九)丛书和类书(74-81讲)
【杜泽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笔记(九)丛书和类书(74-81讲)丛:聚类书:几乎不存在完整的书。
都是一小段,一小节。
丛书:书的完整性不受破坏。
《清史稿》是清朝遗老修的,所以说孙中山是乱党,因此民国政府不承认他。
开明书店《二十五史》加上柯劭忞《新元史》类书抄集群书词、句、段、篇,分类编排而成的工具书。
属于编纂类著作方式。
类书和百科全书的区别:百科全书是著作,类书是编纂。
字典:《康熙字典》《玉篇》《广韵》《集韵》字典和类书都会引书,但类书不需要归纳义项。
《辞源》沿用了类书的体例。
类书起源魏曹丕《皇览》《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
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余篇。
”《三国志·魏书·杨俊传》裴注引《魏略》:“王象为常侍,受诏撰《皇览》,使象领祕书监。
象从延康元年始撰,集数岁成,藏于祕府。
合四十余部,部有数十篇,适合八百余万字。
”《南史·刘怀珍传》附《刘孝标传》:“初梁武帝招文学之士,有高才者多被引进,擢以不次。
峻率性而动,不能随衆沈浮。
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用事和辞藻),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赉。
会策锦被事,咸言已罄,帝试呼问峻,峻时贫悴冗散,忽请纸笔,疏十余事,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
及峻《类苑》成,凡一百二十卷,帝即命诸学士撰《华林遍略》以高之,竟不见用。
乃著《辩命论》以寄其怀。
”史事(用事和辞藻):古人写诗喜欢用典,杜甫写诗,写过的典故都要记下来,下次写诗不能再用,所以杜甫诗中的典故数量非常多,而且都不重复。
唐杜宝《大业杂记》:“秘书监柳顾言曰:梁主以隐士(不主动做官,主动做官的就是高士了。
)刘孝标撰《类苑》一百二十卷,自言天下之事毕尽此书,无一物遗漏。
梁武心不伏,即敕华林园学士七百余人,人撰一卷,其事类数倍多于《类苑》。
”六朝时文学风气好用事和辞藻,而人的记忆是有限的,读书也是有边的,所以就编书,类书因此而成。
魏晋“郑王之争”及其学术史意义
① 参见 龚杰 《 简论汉魏的郑学与王学》 一文 , 《 人文杂 志》 1 9 8 9年第 1 期。
关键词 : 郑 王之争 ; 毛诗学 ; 今 文学 ; 古文学 ; 谶纬 ; 理 性
中图 分 类 号 : I 2 0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6 7 2 2 ( 2 0 1 5 ) 0 1 — 0 0 3 8—0 6
D O I :1 0 . 1 3 3 0 7 / j . i s s n . 1 0 0 8—6 7 2 2 . 2 【 】 l 5 0 1 . 0 4
《 礼》 , 其间郑学大成 ; 灵帝中平元年 , 党禁事解 , 郑玄又注《 论语》 《 尚书》 《 毛诗》 等经籍。此时郑玄声名鹊 起, 他却 “ 屡 征不 就” 。据史 载 , 郑 玄党 徒遍 天下 , 郑 学行世 而诸 家经 说 并废 , 堪 称 是郑 学 的 “ 小统 一 时代 ” 。
不 过这 个 时代并 不长 远 , 及 至魏 晋 已出现 王肃 经 学 与郑 学 分庭 抗 礼 的 局面 , 两 派 党 徒互 相 辩 难 , 王学 因与 司马 氏政 权 的姻 亲关 系而 稍 占上 风 。皮锡 瑞又 指 出 : “ 其 时孔 晁 、 孙 毓 等 申王 驳郑 , 孙炎 、 马昭 等 又 主郑 攻
郑 伟, 侯 蓝 烟
( 山西 大 学 文 学 院 , 太原 0 3 0 0 0 6 )
摘要 : “ 郑王之争” 是魏晋学术史 的一桩公案 , 有其深刻的政治 、 学统 与经解观点等方面的原 凶。王肃 申毛驳 郑 , 继 承了 《 毛传》 的历 史理性 与简易的学 风 , 十分清晰地反 映出魏晋 学术新变 与经学 返古之 问的 内在 关联 。汉末 以来 的诗经学史 经 过郑王之争的转换 , 由两汉 的今古 文家 法之 争逐 渐过渡到南北 朝古文学 内部争毛 、 郑之 得失 的主题 上来 。
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的翻译
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卿又表奏赵典专心治学广识博闻,宜备位国师原文:宣秉张湛王丹王良杜林郭丹吴良承宫郑均赵典宣秉字巨公,冯翊云阳人也。
少修高节,显名三辅。
哀、平际,见王氏据权专政,侵削宗室,有逆乱萌,遂隐遁深山,州郡连召,常称疾不仕。
王莽为宰衡,辟命不应。
及莽篡位,又遣使者征之,秉固称疾病。
更始即位,征为侍中。
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
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
明年,迁司隶校尉。
务举大纲,简略苛细,百僚敬之。
秉性节约,常服布被,蔬食瓦器。
帝尝其府舍,见而叹曰:“楚国二龚,不如云阳宣巨公。
”即赐布帛帐帷什物。
四年,拜大司徒司直。
所得禄奉,辄以收养亲族。
其孤弱者,分与田地,自无担石之储。
六年,卒于官,帝敏惜之,除子彪为郎。
张湛字子孝,扶风平陵人也。
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自修整,虽遇妻子,若严君焉。
及在乡党,详言正色,三辅以为仪表。
人或谓湛伪诈,湛闻而笑曰:“我诚诈也。
人皆诈恶,我独诈善,不亦可乎?”成、哀间,为二千石。
王莽时,历太守、都尉。
建武初,为左冯翊,在郡修典礼,设条教,政化大行。
后告归平陵,望寺门而步。
主簿进曰:“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
”湛曰:“《礼》,下公门,轼辂马。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
父母之国,所宜尽礼,何谓轻哉?”五年,拜光禄勋。
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
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
七年,以病乞身,拜光禄大夫,代王丹为太子太傅。
及郭后废,因称疾不朝,拜太中大夫,居中东门候舍,故时人号曰中东门君。
帝数存问赏赐。
后大徒戴涉被诛,帝强起湛以代之。
湛至朝堂,遗失溲便,因自陈疾笃,不能复任朝事,遂罢之。
后数年,卒于家。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
哀、平时,仕州郡。
王莽时,连征不至。
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
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
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
邑聚相率,以致殷富。
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
《左传》习题答案
一、简要说明《春秋》和《左传》的关系。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西汉时代初无此名。
司马迁作《史记》说鲁君子左邱明“成《左氏春秋》”,河间献王立左氏春秋博士,他们都称此书为《左氏春秋》。
两汉之际左氏一再立于学官,班固作《汉书》乃有“《春秋左氏传》”之称,意即《春秋》为经,《左传》为接《春秋》经而作。
《左传》有无经之传及经传相异的记载,所以自古有《左氏》“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左氏》不传《春秋》”的说法,其实正如桓谭《新论》说:“《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目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后人好言《春秋》书法,若无左氏详载其事,桓谭以为圣人闭目深思十年不能知的道理,后人也无法读知其微言大义之所在。
《左传》应是以《春秋》为纲领,按年编写春秋时期的历史。
此外,《左传》也保存了春秋以前相传的古史旧说。
除了《春秋》经之外,《左传》作者可能参用当时存在的《周志》、《周制》、《周秩官》、《周书》、《郑书》、《商书》、《夏书》、《夏训》、楚史倚相所能读的三坟五典八索九邱之书、各国史书、《国语》、《穆天子传》等等,比《春秋》本身丰富的多。
二、简要说一说《春秋》三传的不同。
《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氏传》传说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公羊传》成书稍晚,据说是“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
至汉景帝时,寿乃与齐人胡毋子都著于竹帛”。
《穀梁传》的作者据说是鲁人穀梁喜。
1、从体例、内容而言,三传是有区别的,分为两类:《左氏传》详于记事,少有议论,称为“记载之传”、“史传”,主要是记叙说明《春秋》中人物事件的史实或未曾提及的有关内容。
其引用经文比《春秋》多出两年,到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为止;记事则到鲁哀公二十七年,超出《春秋》十三年。
《左氏传》用古文写成,因此属于古文经学。
《公羊传》和《穀梁传》则长于解义,少有记叙,称为“训诂之传”、“经传”,主要是用问答的方式,层层解释,阐发经义,其涉及年份与《春秋》完全一致。
元史艺文志书目研读札记
元史艺文志书目研读札记10涉外2 黄琴 4号序跋自刘子骏校理秘文分类书为六略,曰六艺者经部也,诗赋者集部也,诸子兵书术数方技皆子部也。
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汉著记则久之,春秋类古封禅祭祀封禅议对汉封禅祭祀久之,礼类高祖传孝文传久之,儒家类是时固无四部之名,而史家亦为别为一类也。
晋荀勖撰中经簿始分甲乙丙丁四部而子部先于史,至李充为著作郎重分四部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而经史子集之次始定缺,后王亮谢胐任昉殷钧撰书目皆循四部之名,虽王俭阮校孝绪析而为七祖别而为五然,隋唐以来,志经籍艺文者大都用李充部叙而已宋时三馆图志号称大齐,汴京既破辇归金源氏南渡后建秘书省搜坊遗缺,优献书之赏馆阁储藏,不减东都盛时。
元起朔漠未遑文事,太宗八年始用。
耶律楚才言立经籍所于平阳编集经史,世祖至元四年从臵京师改名宏文院,九年臵秘书省监掌历代图籍并阴阳禁书及大兵南伐命焦友臵括宋秘书省禁书图籍,伯颜入临安遣郎中孟祺籍宋秘书省国子监国史院学士院图书由海道舟运至大都,秘书所藏彬彬可观矣。
唐以前藏书皆出抄写。
五代始有印版。
至宋而公私版本流布海内,自国子监秘阁刊校,外则有浙本蜀本闽本江西本,或学官佯校,或书坊私刊。
士大夫往往以插架相夸用世祖用许衡言遣使取杭州在官书籍版及江西诸郡立具交署以掌之,诸路儒生著述辄由本路官呈进下,翰林看详可传者,命各行省檄所在儒学及书院以系官钱刊行。
鄱阳马氏文献通考,且出于羽流之呈进亦一时佳话也。
至正儒臣撰秘书监志仅纪先后送库若干部若干册,而不列书名。
明初修史又不列艺文之科,遂使石渠东观所储漫无稽考兹,但取当时文士选述录其都目以补前史之缺,而辽金作者亦附见焉。
趣味题闻谅多漏落部分,离厕亦恐不免拾遗纠谬以俟君子。
元史艺文志是一部序言体,既有总序,又有类序。
同时也包括了书的作者,但大多以作者的字记录,更标明了作者是哪里人,并标明了书的卷数,让读者一清二楚。
这部书是以四分法来分类的,书中明确地表示出来,同时又有不同的类将书进行分类,清楚而明确。
《周礼》复音词郑注研究共3篇
《周礼》复音词郑注研究共3篇《周礼》复音词郑注研究1《周礼》复音词郑注研究《周礼》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礼制经典,它反映了周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
郑注是《周礼》的一种注释方式,由郑玄创立,经过汉代、魏晋南北朝、唐宋等时期的修订与发展,已成为《周礼》的正注本。
在郑注中,复音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研究《周礼》的意义及其历史背景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音词是指由两个或以上音节组成,每个音节都具有独立含义的词语。
在《周礼》中,复音词是广泛存在的。
例如,“升堂礼”的“升”和“堂”都具有独立的含义,“升堂”又有特殊的意义,表示权力的交代,而“礼”则是共同的意义,表示儒家所推崇的礼仪。
复音词在《周礼》中不仅仅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具有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复音词”一词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古代汉语中,“复音”一般指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节组成的词语,如“妈妈”、“爸爸”、“诗词”等。
《周礼》中复音词的存在与这一语言现象有密切关系。
复音词在表达时,通常具有双倍强调、鲜明反差和彰显文化儒家价值观的功能。
对于《周礼》的研究者来说,复音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方向。
首先,复音词折射了周代的人们对于文化与礼仪重视的态度。
在周代,礼仪的地位非常重要,而复音词的存在表达了周代社会对于礼仪的重视程度。
其次,《周礼》中的复音词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中了解到汉代、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的文化风貌。
此外,邮政信誉网还可以推断周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等重要信息。
正因为如此,对于复音词的研究需要一个深入、全面的过程。
首先,对于复音词的基本概念,需要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梳理,包括复音词的组成方式、语法规则、语义派生等方面。
其次,在对于复音词进行解读时需要注意其社会文化内涵,了解周代社会,特别是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才能更好地通过复音词了解周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同时,对于郑注中复音词的使用,也需要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郑注本整体的意义和特点。
史通·内篇·二体
史通·内篇·二体三、五之代,书有典、坟,悠哉邈矣,不可得而详。
自唐、虞以下迄于周,是为《古文尚书》。
然世犹淳质,文从简略,求诸备体,固已阙如。
既而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
后来继作,相与因循,假有改张,变其名目,区域有限,孰能逾此!盖荀悦、张璠,丘明之党也;班固、华峤,子长之流也。
惟此二家,各相矜尚,必辨其利害,可得而言之。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
理尽一言,语无重出。
此其所以为长也。
至于贤士贞女,高才俊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
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
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
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
此其所以为短也。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
此其所以为长也。
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
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
此其所以为短也。
考兹胜负,互有得失。
而晋世干宝著书,乃盛誉丘明而深抑子长,其义云: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遗也。
寻其此说,可谓劲挺之词乎?案:春秋时事,入于左氏所书者,盖三分得其一耳。
丘明自知其略也,故为《国语》以广之。
然《国语》之外,尚多亡逸,安得言其括囊靡遗者哉?向使丘明世为史官,皆仿《左传》也,至于前汉之严君平、郑子真,后汉之郭林宗、黄叔度,晁错、董生之对策,刘向、谷永之上书,斯并德冠人伦,名驰海内,识洞幽显,言穷军国。
或以身隐位卑,不预朝政;或以文烦事博,难为次序。
皆略而不书,斯则可也。
必情有所吝,不加刊削,则汉氏之志传百卷,并列于十二纪中,将恐碎琐多芜,阑单失力者矣。
论王肃申毛驳郑的《诗》学观
论王肃申毛驳郑的《诗》学观王肃(195-256),字子雍,东海郯(故城在今山东郯城西南)人,三国魏司徒兰陵侯王朗之长子,著名经学家,一生著述颇丰。
《三国志?魏志》本传说他“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
其所论驳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余篇”(《三国志?魏志?钟繇华歆王朗传》)。
其中研究《诗经》学的专著有《毛诗注》二十卷、《毛诗义驳》八卷、《毛诗奏事》一卷、《毛诗问难》二卷,内容多以申毛驳郑为主旨。
一、混合家法,兼通今古汉儒治经,首重师法,所以崇师道而尚颛门。
郑玄为汉末大儒,一生学贯今古,遍注群经。
他打破了今古文经学的分界及各种家法师法,融通众家以为一,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王肃亦为曹魏大儒,成就多方,他承蹈郑玄之术,亦废颛门之训。
汪之昌文集曰:“王肃以后,汉儒专门之学一变殆尽。
” (《清儒学案》卷184 引)廖平《今古学考》云:“今古之混乱,始于郑君,而成于王子雍。
大约汉人分别古今甚严,魏晋间厌其纷争,同思画一。
郑君既主今古混合,王子雍苟欲争胜,力返古法,足以摧击郑君经籍。
殊乃尤而效之,更且加厉。
”(卷下)皮锡瑞承廖平之说,亦云:“王肃之学,亦兼通今古文。
肃父朗师杨赐,杨氏世传欧阳《尚书》;洪亮吉《传经表》以王肃为伏生十七传弟子,是肃尝习今文;而又治贾、马古文学。
故其驳郑,或以今文说驳郑之古文,或以古文说驳郑之今文。
不知汉学重在颛门;郑君杂糅今古,近人议其败坏家法;肃欲攻郑,正宜分别家法,各还其旧,而辨郑之非;则汉学复明,郑学自废矣。
乃肃不惟不知分别,反效郑君而尤甚焉。
”(《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据此可知,王肃治《诗》,亦兼通今古,并不限于古文《诗》学。
王肃从今文说者,如《小雅?雨无正》篇中“沦胥以铺”之“铺”字,《毛传》无传,《郑笺》云:“铺,?桃病!蓖跛嘣唬骸捌蹋?病也。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伊尹说》等七种依托考论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伊尹说》等七种依托考论一、引言《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小说家《伊尹说》二十七篇,班注云:“其语浅薄,似依托也。
”《师旷》六篇,班注云:“见《春秋》,其言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
”《天乙》三篇,班注云:“天乙谓汤,其言非殷时,皆依托也。
”《黄帝说》四十篇,班注云:“迂诞依托。
”对以上四种小说家班固均明确指出为依托之作。
《鬻子说》十九篇,班注云:“后世所加。
”“后世所加”是指把非鬻子或不类之“说”归为了鬻子之“说”,亦即在班固认为,《鬻子说》十九篇事实上也是依托之作。
《务成子》十一篇,班注云:“称尧问,非古语。
”既言“称尧问”,又言“非古语”,衡之于“其言非殷时,皆依托也”,等于是在说《务成子》十一篇也是依托之作。
《宋子》十八篇,班注云:“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
”所谓“孙卿道宋子”,是说《宋子》十八篇是以“孙卿道宋子”的形式而成书,且此“孙卿”又并非孙卿本人,故其也是依托之作(2)。
针对这些依托,论者多理解为后世辨伪学概念的伪造,也就是主观故意的造假。
至于依托之目的,则归结为借古人以重己说或市名。
就前者言,如胡应麟云:“考班志《鬻子》注,道家下以为鬻熊,小说下以为‘后人所加’,则孟坚固以小说之《鬻子》为伪。
”正是基于辨伪的视角对依托进行解读,将《鬻子》十九篇视为伪造之书。
又如梁启超先生云:“班固的《汉书》,不惟《儒林传》已把造伪辨伪的事情告诉我们,《艺文志》说得更明白……《伊尹说》二十七篇,注云:‘其语浅薄,似依托也。
’《黄帝说》四十篇,注云:‘迂诞依托。
’这类托古的伪书,经班固辨别的,有四五十种。
”所谓“这类托古的伪书”云云,也就是将相关书籍如《伊尹说》二十七篇等视为伪造之作。
鲁迅先生亦云:“今审其书名,依人则伊尹、鬻熊、师旷、黄帝,说事则封禅养生,盖多属方士假托。
”所谓“假托”,与伪造并无不同。
张舜徽先生“审定伪书论三篇·论汉人辨伪之法”亦举《伊尹说》二十七篇、《师旷》六篇、《天乙》三篇、《务成子》十一篇、《黄帝说》四十篇为例,释《伊尹说》二十七篇云:“所记皆割烹要汤一类故事,及其他杂说异闻,书乃伪托。
郑庄公戒饬守臣- 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批评:金圣叹)
郑庄公戒饬守臣《左传·隐公十一年》——————————细细读,其计又远,心又孤,极欲瞒人,更瞒不得。
于是乎遂成曲曲折折、袅袅婷婷之笔。
(金圣叹)——————————郑伯入许[1],许庄公奔卫[2]。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3],己弟叔段何在?而爱许庄公之弟耶?一片纯是奸猾,毋为其妙文所欺也。
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4],而假手于我寡人[5],自瞒云,非己欲伐许也。
一片纯是奸猾,文却妙绝!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6],其敢以许自为功乎[7]?军兴必有供亿,甚言伐许以供亿,烦父兄,极不得已也。
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8],看他怕人说,便自开口先说,奸极!然的是妙文。
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9],吾将使获也佐吾子[10]。
笔笔老奸,心事吞吐,然的是妙文。
若寡人得没于地[11],天其以礼悔祸于许[12],天或佑许也,看他说在自己身后者,明明自己在时,必不使许得悔祸也。
笔笔老奸,心事吞吐。
无宁无宁,宁也。
三十字为句,与下“无滋他族”三十三字为句,心口相商也。
兹许公复奉其社稷[13],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14],如旧昏媾[15],其能降以相从也[16]。
兹,此也。
言若他族来逼,则不如此许公复国。
奸口奸心,不露自露也。
无滋他族实逼处此[17],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18],而况能禋祀许乎[19]?犹俗言连根俱丧,岂但丧许也。
奸口奸心如此。
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20],亦聊以固吾圉也[21]。
”说至此,老奸不免尽露。
然计远者心孤,亦自不得不露矣。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22],无置于许。
而,汝也。
计远者心孤如此。
我死,乃亟去之[23]!只是极忧死后,可见生前更不容许吐气。
吾先君新邑于此[24],王室而既卑矣[25],周之子孙日失其序[26]。
旧郑在京兆,新郑在此河南。
看他心孤语。
夫许,大岳之胤也[27]。
先秦历史研究必读书目
必讀數目(很重要)说明一、本表假定为历史研究所第一组培养研究生及研究实习员之用,以先秦史为中心,希望循序渐进,在这个基础上达到独立研究的期待。
二、先秦史的资料十分零碎,问题又十分复杂,每研究一个问题时必须掌握这问题的全部资料,加以贯穿,再作真伪和是非的考辨,分别其时代性和地方性,然后可以确定某些事实,故必须继承宋、清两代的考据学而再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加以发展。
三、先秦史料距今已二三千年,语言和文字都有重大的变化,如不掌握变化的规律,既易作出望文生义的误解,又加上二三千年来的传写,或同音假借,或字形讹变,或脱简脱字,或错简增字,成为许多不易解释的纠结。
清代学者从音韵、文字、训诂、文法、校勘诸方面打好研究古籍的基础,这个方法是正确的,我们应当接受他们的成果,所以本表就照着这个次序而排列,希望后学们逐步取得这些必要的工具,益加精进,恢复古史和古书的真面目。
四、研究先秦史固应取材于先秦时代传下来的资料,但先秦史事缺佚过多,且今存先秦书籍没有不经过汉代人的编订,其中杂有大量的汉人笔墨和思想,故必应与秦、汉史作并合的研究,然后可以作出适当的分析,以秦、汉的还之秦、汉,先秦的还之先秦。
五、本表分诵读书和翻览书两大类,诵读书务求其要,翻览书务求其博;得其要则可执简御繁,得其博则易全面解决问题。
诵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钻读,不可有取舍;又必须自首迄尾,不可用删节本,这就是研究所的训练和大学训练的不同地方。
翻览书可以自由浏览,不加限制,但总须全部翻阅一遍,认识全书内容,方易在研究时选取所需要的资料。
六、上两类书中又各分古典及工具两小类。
古典大致为汉以前传下来的资料,工具大致为研究先秦史所需的技术;但有的也只是时代先后和阅读缓缓之分,并无严格的界限。
七、古今书籍繁多,所应参考的何可胜道,本表所列当然必有挂漏。
学者应随时注意周围可以接独(触?)到的书籍和图片,勿为此表所局限。
各大图书馆中所藏的善本和孤本书,并当随时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提 到王 臣是 宋 代学 者郑 樵 之后 ,人 称 “ 中名 莆 宿” 《 。( 兰陔诗集 ・ 》【 册 臣 资质过 人 , 序 )】 王 l 下 少时一 目十行 , 敏而 好学 , 神 童 ” 有“ 之称 : 年后 则 有“ 成 博 雅 鸿通 ” 誉 。乾隆 六 年 (7 1拔贡 生 , 武英殿 之 14 ) 充 校 录 ,一时 蜚声 艺苑 。而 后 ,文章 憎命 达 ”杜甫 “ (
Ga ’ i Po ty s e r Ant o g .La i r l lPr s dA a g h r t e r h ly o n Ga ' Pa a l o e a s e n Hu n s iHe mi ' P t y Ant o g ; d f r i so h l y a o s o n h c mp l t n Pu i n t i e ’ er o i i ta Na v s P t y Ant o g t n Go ’ P e r a k at c e . T e lt r t o k ao o h l y wi La d s o ty T ls t h d o h a h a t wo b o s e
Po t y T / s er ak
Ab ta t Z eg Wa ghn ui r ri teQi o gDyat,us n sfrhsw rssc sL n sr c : h n n c e,aP t n w i n h a L n ns o tad o i ok uh a a a e t n y t
ueu i p it o irtr, w c s o ra rf ec a e t ors d fFj oa i rt e ad sflv w ons fl aue h h i fget ee ne v l o u t y o ui lcll a r e e t i r u u n a e t u n
Ke r s o t i teQ.gD ns ;Z egWag hn P t nNaie ’ o t too y a  ̄i y wo d :p e n h m y at h n n ce ; ui t s P er Anh lg ;L n C ' s y a v y as
代 , 如 对 蔡 襄 、 樵 、 克庄 等重 要 的 文 学 家 和 例 郑 刘 史 学家 有相 当的关 注 ,研 究成 果 也 比较 丰富 。但
是 ,对 明清 两代 诗 人和 文学家 的研 究就 显得 薄 弱 了 , 代文学 家郑 王 臣则几 乎无 人加 以关 注 。 王 清 郑
王臣 , 字慎 人 , 兰陔 , 号黄 石 山人 , 号 又 福建 莆
d c me t o a . o u ns td y
莆 田一地 的文学 , 发轫 于唐 , 宋代以降 , 文风
大炽 , 单被 收 入 《 库 全 书 》 其 存 目的就 有 10 四 及 0
一
、
郑 王 臣及 其 著 述 考
1 郑王 臣生 平 .
多入的 10多部作 品 , 3 故莆 田 自古有“ 文献名邦” 之誉。 今人对莆田先贤的研究 , 比较多地集中在宋
n to l sm p a h omso ui r r bfr e Qa og D n t, b ta u fr ad may o n u u l te pe fP t w i s eoe t i L n y a y u l o p ow r n y l n a e t h n s t
摘 要 : 郑王臣是清乾隆朝福建莆田文学家, 著有《 兰陔诗集》 《 、 兰陔四六》 《 、 黄石山 人集》 并编有莆田 等.
一
地的诗歌 总集《 莆风清籁集 》 附《 ( 兰陔诗话 》) 。郑王 臣 《 的 莆风清籁集 》 《 及 兰陔诗话 》 不仅 对莆 田清乾 .
隆之前的诗歌 作 了总结, 而且提 出了不少有益的文学主张, 对我们今天研究福建地方文学和文献具有重要的参
维普资讯
第 1 3卷 第 4期
莆 田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o P t a Unv ri o r a f u n i iest y
中 图分 类 号 : 0 . ; 8 56 1 72 K 2 . 2 2
V0 _3 I1 No4 . Au . 2 0 g 06
臣在 世时享 有 “ 中独 秀 ” 誉 ,】册 其人 其作 已 闽 之 【 但 - 下
经 沉寂 了数 百年 。
收 稻 日期 : 0 6 0 .9 2 0 .6 0
考价值。
A v e o e g W a g h n a d Hi o t u o sW o k Re iw fZh n n c e n sP sh m u rs
CAI Xi o y n a -a
( hn s a g a ea dLtr ueDeat n,P t iesy P t 5 10 C ia C iee L n ug n i a r pr et me t ui Unvri , ui 3 10 , hn ) n a t n a
2o O 6年 8月
文章 编 号 :6 2 4 (0 6 0 .0 00 17 - 3 2 0 )40 9 .5 41
文献标识码 : A
郑王臣及其著述略论
蔡 小燕
(莆 田学院 汉语 言文学系. 福建 莆 田 3 10 ) 5 10
关键词 : 清代诗人 ; 郑王臣; 莆风清籁集; 兰陔 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