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对小儿脑瘫患者步态的改善研究
国内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康复研究进展
学术研讨111国內脑崔瘫痪山童运动康复研究进展◊山东体育学院宋美萍郭方玲王疆娜孙威本文就国内对脑瘫儿童运动康复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目前我国脑瘫儿童运动康复方法主要有:针对上肢的运动康复(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其它方法);针对下肢的运动康复(减重步行训练、步态训练、全身振动训练);针对躯干的运动康复(核心稳定性训练);全身整体运动康复等。
通过对相关I文献的梳理探析各种方法的疗效并整理具体运动方案,为将来脑瘫儿童运动康复的实际开展提供建议。
脑性瘫(简称脑瘫,CP)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m,其核心特征是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
脑瘫是当前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不仅影响儿童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国际卫生组织报道小儿脑瘫的患病率为1%。
~5%。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脑瘫患者约530万,且以每年约5万的速率递增呦,脑瘫儿童是数量庞大的群体,对其治疗与康复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运动康复又称之为体疗,即通过运动方式减轻或消除患者损伤、疾病、残疾的影响,提高患者身体功能与运动能力。
我国运动康复起步较晚,起初主要用于体育健丿L®动损伤的修复,之后运用范围扩大用于脑瘫儿童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运动康复方法繁多,尚缺乏统一的归纳与分析。
本研究旨在对脑瘫儿童的运动康复研究进行综述,分别探究康复脑瘫儿童上肢、下肢、躯干的方法,为脑瘫儿童运动康复的开展提供启示。
以”脑瘫”+”运动康复”、”脑瘫”+”运动治疗”、“脑瘫+运动疗法”、”脑瘫”+“运动”、“脑瘫”+“训练”、“脑瘫”+“康复”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为防止作者探究的是国内情况却因发表在外文期刊中而被遗漏,所以在知网中对作者进行高级搜索。
经筛选后关于我国脑瘫运动康复研究的文献共239篇|(截至2019年12月12日)。
运动治疗改善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患儿平衡功能的个案研究
运动治疗改善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患儿平衡功能的个案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在对患有痉挛型脑瘫疾病的儿童平衡功能进行恢复的过程中应用运动治疗的方法所能取到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患痉挛型脑瘫儿童应用运动治疗的方法对其平衡功能进行改善。
结果:在对患儿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治疗之后,其静态平衡功能以及姿势转换能力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结论:对患有痉挛型脑瘫儿童应用运动治疗方法可以使其平衡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关键词:运动治疗;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平衡功能;个案研究一、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次个案研究的患者为2周岁,被确诊为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患儿的时候仅1周岁,进入本院治疗的目的在于寻求使其能够站立并独立行走的可能。
入院检查时发现该患儿的屈曲肌张力呈现出增高的情况,并且肢体活动受限较为明显。
上肢也有屈曲肌张力增高的表现,肩关节表现出内收的状态,肘关节与腕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形变,手指紧握拳状的时候有屈曲表现,拇指表现为内收状,并且紧握在掌心之中。
该患儿的下肢大腿呈现出内收肌张力增高情况,髋关节表现为内旋,大腿向外展比较困难,踝关节表现出一定的变形情况。
患儿的卧姿表现为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取俯卧位的时候抬头比较困难,仰卧位时头后仰。
由于患儿的平衡性相对较差,所以站立时需有人搀扶,由此便造成该患儿无法独立行走。
2.研究方法对患儿家属进行问询,对患儿的病征表现加以观察,了解患儿的疾病发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情况,在此基础之上决定应用运动治疗的方法协助其平衡功能的恢复。
二、运动治疗方法1.康复目标结合患儿家属的需求本次治疗将康复目标定为:争取在患儿接受六个月的治疗之后使其平衡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能够实现独坐,最大程度上争取其可以独自站立。
整个治疗的过程中为每天治疗一次,每次治疗时间持续四十分钟。
2.康复训练2.1跪位及单膝跪位训练该康复训练以单膝负重训练为主,本文简述患者的右膝训练内容:由于患儿出现左侧髋关节内收以及膝关节越过正中线向右侧倾斜,所以判定患儿的跪位能力不充分。
脑瘫运动功能评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李红霞
2、House上肢实用功能分级法(House Classification of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al Use),九个级别的分类方法能判 断上肢功能的水平和功能基线; 3、QUEST量表(Quality of Upper Extremity Skills Test),加拿大人制定, 适用于18月-8岁痉挛型脑瘫,被较多地使用 于评价肉毒素注射治疗的疗效; 4、Melbourne量表(Melbourne Unilateral Upper Limb Assessment),澳 大利亚人制定,适用于5-15岁脑瘫儿童,以 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脑干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是当前诊断脑瘫患儿听神经传 导通路损害的敏感而客观的检测方法,具有 无创伤、简便、可靠且不受年龄、智能及意 识状态影响等优点,对早期诊断脑瘫、估计 预后、指导治疗、疗效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脑瘫康复的综合评价的研究较多。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脑瘫儿童的评价量表方面,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PDMS)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 为广泛的儿童运动发育专项评估方法。
8、国外学者在肌电图(EMG)评价运动 功能作了大量的工作。 1)检测肌电积分值已成为研究神经肌 肉功能活动的一个理想指标。 2)用动态肌电图对脑瘫患儿进行了评 估 3)通过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电位对脑 瘫患儿康复过程进行评估
结束语
目前足底四等份足印分析法以及电生理 方法对运动功能的量化评定已经逐渐得到认 可,但功能评估的量表良莠不齐,对脑瘫儿 童进行康复评定,得到的结论无法令人信服,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及规范。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第一篇:Bobath技术简介Bobath技术,又称为NDT(神经发展治疗),是一种用来治疗运动和姿态障碍的康复技术。
该技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和Karel Bobath夫妇创立,主要针对儿童麻痹、脑瘫等病症的康复治疗。
Bobath技术主要通过改善患者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该技术旨在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动作和姿势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Bobath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临床神经肌肉评估。
该步骤旨在了解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反应和运动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
2. 提高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通过练习运动、平衡和协调等活动,帮助患者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进而恢复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
3. 促进患者参与社会生活。
帮助患者掌握日常生活基本活动如洗漱、穿衣、吃饭等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总的来说,Bobath技术是一项帮助患者从神经肌肉障碍中恢复的综合性技术,对于治疗脑瘫、中风、多发性硬化症等病症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第二篇:Bobath技术的训练方法Bobath技术是一种通过康复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技术,该技术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训练。
该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通过不断反复练习,帮助患者提高肢体的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
2. 感觉训练。
针对患者神经系统中的感觉问题,在治疗中加入感觉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对身体的感觉和协调能力。
3. 动作训练。
让患者通过实际动作练习来恢复肢体的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例如坐立、站立、行走等活动。
4. 姿势控制训练。
这种训练旨在通过改变患者的姿势,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逐渐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
5. 家庭训练。
康复治疗结束后,患者也需要在家中继续认真地练习,巩固治疗效果。
Bobath培训师需要对每个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调整训练强度和效果,确保康复训练的效果。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和姿势的异常。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康复训练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运动和功能活动的练习,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肌肉拉伸、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瘫康复训练中起到辅助作用。
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痉挛和肌肉僵硬,减轻疼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脑瘫,只能缓解症状。
3. 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主要针对脑瘫患儿的言语和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发音练习、听觉训练和口腔肌肉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说话的流利度和清晰度,提高沟通能力。
4.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主要关注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手部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等,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5. 功能电刺激:功能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促进神经肌肉再生和恢复的方法。
通过电刺激,可以帮助患儿增强肌肉力量和运动控制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6. 脑瘫康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姿势控制和运动能力。
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矫形器、助行器、轮椅等。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可以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
7. 水疗:水疗是一种通过水的浮力和阻力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
水疗可以减轻患儿的身体负荷,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促进肌肉放松和运动协调。
在水中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可以帮助患儿锻炼肌肉和改善运动能力。
8. 脑瘫康复游戏: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增加患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使用游戏化的训练器材、进行团队合作的康复游戏等,可以激发患儿的积极性,提高康复效果。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综合运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功能电刺激、康复辅助器具、水疗和康复游戏等方法,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儿童动作法康复训练个案分析.doc
运用动作法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个案上海市杨浦区扬帆学校冯雅丽一、前言动作法是日本九州大学成濑悟策教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为改善脑瘫儿童运动能力而开发的一种运动治疗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该方法是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康复原理为让脑瘫儿童通过正确的努力,把运动意图与身体的运动协调起来,患儿的心理活动伴随着整个运动训练过程。
动作法的训练步骤主要包括情感交流、躯干旋转、下肢和足的训练、坐位训练、跪位训练、站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
动作法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且疗效显著,容易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推广。
目前,它不仅在日本各地养护学校及相关机构被广泛应用,而且在亚洲、欧美及世界各地也被广泛应用。
二、研究对象小明,男,出生于1997年7月。
其母妊娠时患妊娠高血压,孕36周行剖腹产。
分娩时,患儿曾窒息、缺氧,后置暖箱急救,经医生诊断患有房间隔缺损。
患儿运动发育较正常儿童明显迟滞,上海市新华医院诊断其为脑瘫。
2006年9月患儿入本校就读,入校后由笔者在上海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的专业人员指导下,从ADL功能、异常运动与姿势、肌力和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肢体功能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患儿属中度痉挛型脑瘫。
具体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右侧髋关节外旋、踝关节跖屈内翻、左下肢肌张力为I+、立位平衡感较差、行走时阔步态。
三、训练步骤与方法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笔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采用以动作法为主的训练方法对其进行了为期近一年的一对一个别化康复训练,每周五节课,每节课35分钟。
此间,根据小明在每个康复训练阶段的具体情况,笔者定期修订动作法训练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使患儿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循序渐进地得到改善。
具体训练步骤和方法如下文所述。
(一)建立情感交流动作法的第一步是与患儿建立情感交流。
脑瘫儿童的患肢运动障碍主要体现在,其运动意图与身体运动不协调,使得患儿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运动身体。
用桥式运动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步态
桥式运动方法训练偏瘫患儿改善中的应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慕德英关键词:痉挛型脑性瘫痪;桥式运动;综述脑性瘫痪是指以在妊娠期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它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症,也是儿童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脑瘫患儿发病率约为1.8‰-4‰.按临床神经学表现可分为、痉挛型、强直型、手足徐动型、失调型、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
无法分类型。
根据瘫痪部位分为四肢瘫、双瘫、截瘫、偏瘫、重复偏瘫。
三肢瘫、单瘫。
偏瘫患儿在脑性瘫痪中临床约占有总病例的30%,且预后较好,但目前对其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却较少见。
本文旨在探讨各种桥式运动训练方法在偏瘫型脑瘫患儿步态改善发面的应用。
1 偏瘫患儿粗大运动特点偏瘫患儿早期多出现肌张力增高,平衡反射落后,身体常见患侧跌倒,因此患儿为保持平衡多利用健侧,健侧为了代偿患侧立直反应与平衡反应的缺失而表现过度的活动异常模式。
1.1坐位及平衡能力偏瘫患儿主要表现在身体重心向健侧偏移。
患侧肢体的负重能力稳定性不同程度减退。
躯干能进行屈曲、伸展、侧曲和旋转等运动。
坐位时体重大部分负荷与健侧臀部,不能用患侧上肢支撑身体,坐位时常易向患侧倾斜,说明躯干肌力低下,髋关节无控制能力,从而不能达到坐位平衡,大大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1.2站立与步行站立与步行时,由于一侧肢体肌张力异常、肌力不协调和肌力控制能力差常出现患侧髋关节后伸、内旋、膝关节过伸肌及踝、足趾跖屈;在步行周期摆动相时,患侧膝关节不能自主屈曲,使患侧下肢长度相对变长,以髋外展、骨盆上提代偿而出现异常步态;支撑相,足不能用力磴地,推动身体向前运动困难。
其病理性步态的外在表现,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后,出现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活动失去控制,导致肌张力增加,肌协调收缩功能障碍,可由动态肌电图证实。
2偏瘫患儿步态特点2.1不行周期:主要特点是一侧肢体支撑相缩短,双侧肢体支撑相延长,形成一种不对称步态。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
它会使儿童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导致步态和姿势异常、肢体运动能力受限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作业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将针对小儿脑瘫患者的作业疗法,进行详细介绍和。
作业疗法的定义作业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日常活动、训练和锻炼,帮助小儿脑瘫患者提高肢体运动的能力和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疗法主要应用于小儿脑瘫、脊髓损伤、神经损伤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作业疗法的优点作业疗法具有以下优点:•适用范围广:作业疗法不受年龄和疾病类型限制,对于各种患者都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简便易行:作业疗法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能,可以在家庭和医疗机构中进行。
•经济实惠:作业疗法费用较低,负担小,可以通过锻炼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康复治疗费用。
作业疗法的原则作业疗法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原则:作业疗法要考虑治疗的安全性,确保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带来任何伤害和危险。
•个体化原则:作业疗法的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制定。
•地址性原则:作业疗法的实施应该与实际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治疗目标。
•积极性原则:作业疗法需要激发患者的兴趣,建立积极的情绪状态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作业疗法的实施方式作业疗法的实施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一种有趣的作业疗法,它通过游戏来激发患者的兴趣,建立起与治疗相结合的积极快乐的情绪状态。
游戏疗法主要分为物理游戏和认知游戏两种类型。
物理游戏主要通过肢体动作的训练和锻炼来强化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认知游戏主要通过智力游戏、益智游戏等来锻炼患者的认知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疗法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是最常见的作业疗法之一,包括如洗脸、洗手、穿衣、拆卸、组装等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的各种动作。
通过训练这些日常活动的技巧和动作,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灵敏度和协调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脑瘫康复论文-国内脑瘫儿童康复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小儿脑瘫康复论文-国内脑瘫儿童康复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国内脑瘫儿童康复研究的现状及趋势王辉X(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36)摘要近年,国内脑瘫儿童的康复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研究机构相对增多,但又显单一;研究队伍相对壮大,但教育者没有加入;研究对象年龄偏低,主要集中于学前脑瘫患儿;重医疗康复,轻教育康复,医教脱节;康复疗效评估方法众多,但没有统一模式等。
这些特点集中反映出脑瘫儿童康复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急待解决,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脑瘫儿童的潜能,使其能独立地参与、融入社会。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研究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功能评估分类号G760ResearchonPresentSituationandFutureoftheCerebralpalsyChildWangHui(Nanjingtechnicalcollegeofspecialeducation,Nanjing210036)AbstractRehabilitationresearchesoncerebralpalsyhaveshowe dnewtraitatpresent:Institutionsofre2searchhavebeenmanifoldandsingleness;Processionofresearc hhavebeengrandnesscomparatively,butedu2catorshavenotentered;Objects,ageofresearcharesmallcompa ratively,theyarepre-schoolchildrenofcerebralpalsy;Medicaltreatmentshavebeenregarded,educati onalrehabilitationhavebeentakenthingslight2ly,medicalhasnotjoinedwitheducation;Measuresofevaluating curativeeffectofrehabilitationhavebeenle2gion,buttherehasnotunificationpattern。
脑瘫儿童训练内容记录
脑瘫儿童训练内容记录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对患者的身体活动和姿势控制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帮助脑瘫儿童提高其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脑瘫儿童训练内容。
1. 基础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性训练。
通过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患儿的肌肉力量,改善活动能力。
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协调性训练可以帮助患儿提高各个肢体的协调性,提高日常生活技能。
2. 步态训练:针对脑瘫儿童的步态障碍,需要进行步态训练。
步态训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如借助辅助器具进行步行训练、进行平衡训练和踏步训练等。
通过步态训练,可以帮助患儿提高步行姿势和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手部功能训练:脑瘫儿童常常存在手部功能障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手部功能训练可以通过进行手指灵活性训练、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和手部力量训练等方式进行。
通过手部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儿的手部功能,提高握笔、书写、抓取等日常生活技能。
4. 语言训练:脑瘫儿童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障碍。
语言训练可以通过进行各种语言游戏、语音训练和交流训练等方式进行。
通过语言训练,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他人的交流能力。
5. 感觉训练:脑瘫儿童的感觉系统常常存在异常,影响他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反应。
感觉训练可以通过进行触觉刺激、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等方式进行。
通过感觉训练,可以帮助患儿提高感觉系统的功能,增强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
6. 认知训练:脑瘫儿童在认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障碍。
认知训练可以通过进行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思维训练等方式进行。
通过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
7. 瑜伽训练:瑜伽是一种综合性的运动方式,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瑜伽训练可以通过进行各种体位法、呼吸法和冥想等方式进行。
通过瑜伽训练,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身体姿势和平衡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的效果分析
1 3 评 定 标 准 : 用 B u n to 及 B r e 指 数 对 . 采 rn srm at l h
患 者 进 行 AD L评 分 。 优 , r n srm 分 级 增 加 2—3 B u nt o
级 或 出现 完 全 分 离 运 动 , DL评 分 由 4 A 0分 以 下增 至
7 5分 以 上 ; B u n to 分 级 增 加 1—2级 或 出 现 良, rn srm 部分分 离运 动 , ADL评 分 较 原 来 提 高 , 于 4 介 0—7 5 分 之 间 ; , 疗 前 后 B u n t n分 级 及 A 差 治 r n sr o DL评 分
1 2 方 法
均 无明显改变 。 2 结 果 2 1 两 组 患者 治 疗 结 果 的 对 比 ( 附 表 ) . 见
附表 两 组 患者 治 疗效 果 的比较
12 1 治疗组 : 人收 治后 , 病 人进 行功能 评定 , . . 病 给 制 定训 练 内 容 及 方 法 主 要 有 : Ro d技 术 中 易 化 肌 ① o 肉反 应 的 方 法 , 擦 刷 , 轻 叩 肌 肉 及 利 用 Rami t 如 即 i s t
功 能 训 练 ( 疗 组 ) 常 规 疗 法 ( 照 组 ) 进 行 结 果 对 比分 析 。 结 果 治 与 对 ,
的 结 果 明 显 优 于 常 规 疗 法 步 行 能 力 训 练 的 结 果 (P < 0 0 ) 结 论 偏 瘫 患 者 经 运 动 疗 法 进 行 步 行 功 能 训 练 后 , .5 。 运 动能 力 明显 提 高 , 动疗 法 是降 低致 残率 、 高运 动功 能较 好 的辅 助方 法 。 运 提
小儿脑瘫常见异常步态综合康复
小儿脑瘫常见异常步态的综合康复【关键词】小儿脑瘫;异常步态;穴位位点注射;综合康复【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18-02脑性瘫痪指的是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其他如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症[1]。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和行走,而下肢异常步态是造成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
现介绍临床上常见的几种下肢异常步态的综合康复方法。
1.剪刀步状剪刀步态即两腿交叉,双足尖着地,形似剪刀样。
是小儿脑瘫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锥体束损伤,导致大腿内收肌肌群(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股薄肌)肌肉痉挛而引起。
治疗方法:1.穴位位点注射:a药物:生理盐水100ml+维生素b1400mg、维生素b121mg,用5ml注射器,4号小针头,皮肤消毒后,将针剌入皮肤肌肉组织,回抽无血后,将药物推入,每位点注2~2.5ml。
b穴位位点:头部运动区上1 /5,下肢取血海、箕门、箕门与冲门连线上中点处。
c疗程:3次/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7天。
2.分髋法:患儿取仰卧位,使髋膝关节呈屈曲状,术者以双手扶患儿双膝内侧,双大拇指揉压双解剪穴,并推拿痉挛的股内收肌群.以缓解痉挛,然后双手扶按患儿双侧大腿内侧,将双膝分开,使髋关节分开到较大程度,如此反复做数10次。
3.弹拔法: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单手或双手拇指指端用与股内收肌群的筋腱肌肉等软组织走方向垂直的拔动。
4.穿戴髋关节矫形器(ho),限制髋关节内收,改善异常剪刀步态。
4.肉毒素a注射。
2.膝反张膝反张又称膝过伸或膝反屈畸形是在静止直立或行走时呈膝过伸现象。
正常时膝关节最大伸直度接近零度,超过5°即为膝反张。
膝反张是脑瘫的典型步态之一,严重影响患儿步行能力。
临床上膝反张肢体功能评测方法:根据李树春主编小儿脑性瘫痪膝反张功能障碍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轻度10°以下,中度10°~30°,重度30°以上[2]。
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研究
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研究儿童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运动和姿势障碍,常伴有智力障碍、言语障碍和感知障碍。
康复治疗是儿童脑瘫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康复医学的角度探讨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功能训练、语言治疗和辅助技术等方面。
物理治疗是儿童脑瘫康复中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一种方法。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改善患儿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
例如,在物理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按摩、牵引、拉伸等手段来改善患儿肌肉僵硬和关节畸形等问题。
此外,物理治疗还可以通过使用辅助器具来帮助患儿行走和保持平衡,如矫形器、步行器等。
功能训练是儿童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功能训练旨在通过重复和持续的训练,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在功能训练中,常常通过模仿、模拟和反复运动来培养患儿的运动技能。
例如,在康复治疗中,常用的功能训练方法包括平衡训练、步态训练、手眼协调训练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儿改善姿势控制、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
语言治疗是针对儿童脑瘫智力障碍和言语障碍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语言治疗旨在帮助患儿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并促进其社交交流能力的发展。
在语言治疗中,通常采用各种交流辅助工具和技术来辅助患儿进行交流,如手势、图像符号等。
此外,在康复治疗中,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和艺术疗法等方法来促进患儿的言语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
辅助技术是儿童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一种新兴方法。
辅助技术通过使用各种辅助器具和技术,帮助患儿改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例如,通过使用电动轮椅、语音识别设备等辅助器具,可以帮助患儿行走、交流和参与社交活动。
此外,在康复治疗中还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辅助训练等方法来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物理治疗、功能训练、语言治疗和辅助技术是儿童脑瘫康复治疗中常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交流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脑性瘫痪儿童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脑性瘫痪儿童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摘要对1例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小孩-小乐进行康复训练。
在对该患儿的运动功能、ADL、沟通交流能力、智力等各方面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进行了运动能力、ADL方面的训练。
经过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后,小乐在各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0 引言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称脑瘫,是指小儿从出生前到出生后的1个月内,因为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言语、摄食等障碍[1,2]。
脑性瘫痪的发病时出生前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其中新生儿窒息、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脑发育畸形、核黄疸、产伤、低体重等是其主要病因[3]。
其中运动障碍对脑瘫儿童生活自理所带来的困难最为突出。
1 研究对象小乐现在的年龄是2岁7个月,竖头稳,能完成翻身,但动作较笨拙,能撑手坐,未能独坐,能腹爬,能扶物站立,未能扶行;双手偶有握拳,拇指内收,有居中玩手,双手主动取物及被动握物但动作笨拙。
双眼追物灵活,对声音刺激反应灵敏,能认识常见物品,能指认五官,能发“爸爸、妈妈”等数个音节。
存在双下肢硬直模式、尖足。
坐位立直建立,坐位平衡欠佳。
站位平衡欠佳。
四肢肌张力高,为1+级(WAS)、肌力3级;双上肢关节活动度欠佳。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着重与运动疗法和小儿推拿对脑瘫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将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家庭康复相结合,增强患儿的康复效果,力争使脑瘫患儿达到较大程度的康复。
3研究过程3.1评估诊断该患儿的诊断及临床分型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CP座谈会所定的标准[4],为痉挛性小儿脑瘫。
行为及运动系统功能检查:姿势控制障碍,主要表现为立、走等基本动作难以支撑、到位;有多种邻域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立位勉强,双下肢硬直模式、尖足,平衡及协调能力差。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运动疗法PT严国斌
肌肉牵伸作用
1.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3.调节肌张力 4.阻断恶性循环、缓解疼痛 5.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平衡训练
• 按训练时的体位分类: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 和站立位训练
• 控制关键点 • 1)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身体关键部位(中心控制点: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控制点:
肩峰、髂前上棘;远端控制点:拇指、拇趾)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降低肌 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 2)手法操作从躯干和近端开始,向远端移行,并随之减少操作点和控制的量以逐渐诱导出 随意运动,常与反射性抑制联合应用
• 肩部和上肢的关键 点调节
BOBATH疗法
• 头部关键点控制
BOBATH疗法
BOBATH疗法
•
立位姿势
•
关键点控制
BOBATH疗法
• 反射性抑制模式(RIP): • 躯干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过伸位,可以降低屈肌张力,增加伸肌张力;
伸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屈曲位,可以降低伸肌张力,增加屈肌张力;屈肌与伸肌张力 均增高时,通过旋转躯干(保持骨盆不动)来抑制。
脑瘫康复治疗原则
•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通过利用被动活动、负重等手法,以降低肌肉张力, 提高拮抗肌的收缩能力;通过利用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牵拉等手法以维持、扩大关节的活 动度;利用反射性抑制姿势的手法来抑制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向心性屈曲或伸展的异常姿 势;通过利用手掌和足底的负重、头部的主动运动和重心的转移练习以及平衡反应的诱发和 强化以促进正常的运动功能。
脑性瘫痪患儿运动障碍的系统康复管理(二)
Chi i Ba d Pe a r Juy 2 7, n J Evd se dit I oo voI No4 2,
ll _ l
・
综 述 ・
文 章 编 号 :6 35 0 ( 0 7)4 9 —1 1 7 -5 1 2 0 0  ̄2 21
硬 度 , 及 增 加 关 节 的 活 动 度 , 用 的方 法 有 通 过 手 法 或 石 以 常
性石膏 固定等 。提 高感觉 和认 知能力的各种疗法被 广泛 使 用, 如精细运动训练 、 感觉 统合训 练 、 知运 动疗 法和 引导 认 式 教育等。对包 括肉毒毒素注射在 内的药物治疗 的研究 更
以 B bt oah为代 表的 神经 发育 疗法 依然 是 常用 的脑 瘫 运动 障碍治疗手段 , 随着肌力训练疗效 被认 可 , 年来 生物 近
力 学 疗 法 又逐 渐 被 重 视 , 括 各 类 矫 形 器 和 辅 助 工 具 , 段 包 阶
肉的长度 和力量来改 变肌肉的性质 , 包括肌张力 、 肌力和肌
加 深 入 。通 过 神 经 、 肉 和 骨 骼 手 术 可 以有 效 地 降 低 肌 痉 肌
膏牵拉 , 配置各种矫形器 以及肌 力训练。 3 2 1 阶段性石 膏固定 法 阶段性 石膏 固定是 用石 膏把 ..
患 儿 的关 节 位 置 固 定 在 其 能 接 受 的 最 大 活 动 范 围 , 2周 l~
世纪 4 0年代创 立 和发展 , 随着科 学 研究 和 I 实践 的进 临床 步, 神经发育学疗法也得到 了进一 步的发展 , 目前脑瘫运动
治 疗 中必 然 融 人 了神 经 发 育 学 疗 法 , 神 经 发 育 学 疗 法 治 而
动关节活动 度 , 对上肢 的疗效 尚不能 肯定 , 还需 更多 良好 的 研究 和证 据。Wete y等 对 4 s r br 6例能 行走 的 、 平均 年龄 为 1. 2 7岁 的痉 挛型脑瘫 患儿的 7 5个屈 曲挛缩 的膝关 节进
脑瘫的病例及治疗方案
脑瘫的病例及治疗方案引言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肢体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甚至还可能导致智力障碍。
脑瘫的治疗方案通常需要综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
本文将介绍几个脑瘫患者的病例,并分享一些常用的脑瘫治疗方案。
病例一:小明(8岁)小明是一名8岁的男孩,从出生时就被诊断为脑瘫。
他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
在进行综合评估后,医生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和物理疗法来改善小明的肢体运动能力。
这包括进行各种肌肉强化和伸展运动,如平衡练习、步态训练等。
2.言语治疗:由专业的言语治疗师进行训练,通过语音训练和语言刺激来促进小明的语言发育。
3.药物治疗:医生根据小明的症状和需要,开了一些药物来减轻他的肢体运动障碍和改善他的生活质量。
经过3个月的治疗,小明的肢体运动有了明显改善,能够自己站立和行走,并且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提高。
病例二:小红(5岁)小红是一名5岁的女孩,她患有脑瘫,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和视觉障碍。
治疗方案如下:1.物理治疗:针对小红的肢体运动障碍,物理治疗师制定了一系列运动训练计划,包括平衡练习、肌肉强化和康复训练等。
2.视觉治疗:小红还存在视觉障碍,包括眼球运动不协调和对远近物体的视力问题。
所以,视觉治疗师为她设计了一些眼球运动训练和视觉刺激练习。
3.辅助器具使用:为了帮助小红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医生推荐了一些适合她的辅助器具,如支架、助行器等。
经过半年的治疗,小红的肌肉协调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她的肢体运动更加灵活,眼球运动变得更加协调,并且她的视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病例三:小华(10岁)小华是一名10岁的男孩,他患有脑瘫,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和智力障碍。
治疗方案如下:1.物理治疗:针对小华的肢体运动障碍,物理治疗师制定了一系列的肢体运动训练计划,以提高他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针灸、按摩、运动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
在我 院儿科康 复中心 治疗 的小儿脑瘫患儿 18例 ,随机 7
分 为两 组 ,治 疗 时 间 不 少 于 2疗 程 。治 疗 组 1 0 ,其 0例
中; 不跨 步 ,无跳 跃 动 作 ,取 迈 步 、跳 跃 ,角 弓反 张打挺 取筋 缩 ,神道 ;流涎 加承 浆 、地仓透颊 车 ,趾 屈 曲取 八风 、足拇 趾 背 屈 取 大都 。手拇 指 内收 取鱼
复 溜 ; 阴虚 风 动型 取 肾俞 、 肝俞 、 风 府 、风 池 。②
对 症选 穴 :根据 临床 症 状运 动 、智 能 、听觉 、神觉 、 语 言、肌力 、肌 张力 ,异 常姿势 原始 反射等 障碍 ,选 择 相应 的头部 、四肢 、背部 、腰 部穴 位及 全息胚相 应
点进 行 选 穴 取 穴 。智 能 低 下 取 智 三 针 、 四 神 针 、 百会 神 、人 中 、印 堂 ,语 言 障 碍 取 通 里 、廉 泉 、哑 门;
泉 , 肌 力 低 下 取 足 三 里 、 脾 俞 ; 膝 反 张 取 直 立 、 委
11一般 资料 .
全部病例均按 18 年 全国第一 届 98
小儿 脑瘫所 定 的诊 断及分 型标准 结合 脑性 瘫痪超 早
期 、早 期 诊 断 的 原 则 … 。将 2 0 年 1月~ 2 0 年 2月 04 06
摘
要 目的 探讨针 灸、按摩 、运 动综合康 复治疗小儿脑瘫 的方法 与疗 效。方法 将 18例 0 岁脑瘫 患儿 随机 7 —7
分 为治疗组 和对 照组 ,两组 均接 受常规 药物治疗和功 能训练;治疗组 在功能训练 同时 实施针灸 、 按摩 疗法,并在治
疗前后 进行综合评价 ,观察 整体 疗效 ,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治疗组整体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 ( 0 0 ) . 5 。结论
Kinect体感技术结合全身振动疗法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研究
Kinect 体感技术结合全身振动疗法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Kinect体感技术结合全身振动疗法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进行Kinect体感技术结合全身垂直律动机治疗。
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全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Kinect体感技术结合全身振动疗法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
关键词 K inect体感技术全身振动疗法偏瘫步行能力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身体一侧的上下肢活动不便,出现运动障碍〔1〕。
轻度偏瘫患者日常虽然能够活动,但是走路时常常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而且每走一步瘫痪的下肢都要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常被称为偏瘫步态。
由于偏瘫大多为脑卒中后遗症,随着脑卒中的发病率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所以如何使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得到康复,早已成为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研究将Kinect体感技术结合全身震动疗法应用于改善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的康复治疗中。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0~78岁,平均(59.6±5.6)岁,病程1—7个月,平均(2.6±0.4)个月;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1~80岁平均(58.9±6.9)岁,病程1~6个月,平均(2.7±0.4)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全部经CT和MRI影像学诊断为脑卒中偏瘫;(2)偏瘫时间小于12个月;(3)下肢Brunstromm分级三级以上,站位平衡为二级;(4)病情平稳,生命体征正常;(5)意识清楚,能够配合医护人员指令;(6)签署知情同意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 宁 体 育 科 技
U AO NI NG S P 0RT S C I EN CE AND T EC HNOL O GY
Vo 1 . 3 7 No . 4 A u g .2 01 5
运 动疗 法对 小 儿脑 瘫患 者 步态 的改 善 研究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 Me t h o d s : A t o t a l 5 0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s p a s t i c c e r e b r a l p a l s y( a g e f r o m 3 - 5)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2
( 1 . T i a n j i n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0 7 0 , C h i n a ;
2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X i l i n g o l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 X i l i n g o l 0 2 6 0 0 0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 C h i n a )
陈 霓 ,诺 敏
( 1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 3 0 0 0 7 0 ; 2 内 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 院, 内蒙 古 锡林 郭勒 0 2 6 0 0 0 )
摘 要: 目的 : 探讨在佩戴矫形鞋的基础上对痉挛型脑瘫 患儿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和综合性康复治 疗 的 疗 效 。方 法 : 将5 0 名年 龄 在 3 5 岁的 大龄 痉 挛型 脑 瘫 患儿 分 为 治疗 组 和对 照 组 , 治 疗组 在佩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s : t o p r o b e i n t o t h e r e c o v e r y t r e a t me n t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w e i g h t — - 1 0 s s w a l k i n g t r a i n i n g a n d s y n t h e t i c
单 纯综合 性康 复 治疗 的疗 效 。
关键 词 : 痉 挛型 脑瘫 ; 下肢 运动 功 能 ; 步态; 肌 力训 练 ; 踝足矫 形 器 中图分 类号 : G 8 0 4 . 5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7 - 6 2 0 4 ( 2 0 1 5 ) 4— 0 0 0 5 5 — 0 3
A r e s e a r c h o n t he g a i t s de v e l o p me nt o f i nf a nt s ’br a i n par a l y s i s f r o m s po r s t t he r a p y
C HEN N i ,NUO Mi n
t r e a t i n g t o t h e s p a s t i c b r a i n p a r a l y s i s i n f a n t s wi t h o r t ho p e di c s h o e s,t h i s p a pe r c o mpa ra t i v e l y e x p e r i me n t s t he
戴矫 形鞋 的情 况 下进 行减 重 步行 训 练和 综合 性康 复 治疗 , 对 照组 进行 综合 性 康 复 治疗 。治 疗 时间
3 个月, 在 治疗前后 分别对 两组进行 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评估 , 评估使 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分 ( G MF M) 、 B e r g 平衡 评 分和 粗 大运 动功 能 分 ̄ ( G MF C S ) 。结 果 : 治 疗组 步 态 改善 明显 于 对照 组 , 下 肢 运 动 功 能 明显提 高 ; G MF M评 分 、 B e r g 平 衡 评 分 以及 GMF C S 显 著增 加 , 与 治 疗前 相 比 , 有显 著 差 异( P < 0 . 0 5 ) ; 对照组虽也有改善 , 但不如治疗组明显。结论 : 痉挛型脑瘫患儿在佩戴矫形鞋的基础 上进行减重步行训练 , 并结合综合性康复治疗 , 对 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及 步态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
t h e r a p y a n d p o s t -t h e r a p y ,l o we r l i mb mo t o r f u n c t i o n a n d wa l k i n g a b i l i t y a s s e s s me n t we r e v lu a a t e d o n a l l
g r o u p s r a n d o ml y :r a n d o ml y: t h e r a p y ro g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g o t we i g h t r e l i e f t r a i n i n g wi t h o t r h o p e d i c f o o t we a r a n d g e n e r a l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wh i l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o n l y g o t g e n e r l a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P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