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运动疗法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方法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脑血流受阻而引起的脑功能急性障碍。
它是危险的,可以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
康复训练是脑卒中患者恢复功能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法。
1.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训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
常见的运动包括伸展运动、握力训练、步态训练等。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瘫痪肢体的功能,提高走路能力和平衡能力。
2. 语言训练语言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
语言训练可以通过练习口腔肌肉的活动,提高发音和交流能力。
常见的语言训练包括发音练习、语音训练、听力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和理解的能力,提高日常交流能力。
3. 认知训练脑卒中常常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认知训练可以通过进行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认知能力。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减少认知方面的障碍。
4.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洗澡、穿衣、下床等。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可以通过练习这些日常生活技能,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训练包括自我照顾技能、家庭与社交技能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5.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常常会面临情绪波动、抑郁等问题。
心理支持是康复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生和康复专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训练。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法。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康复训练需要坚持和耐心,在恢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的康复潜力,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锻炼ppt课件

• 先练习张口、闭口、转舌等动作,然后教病人发音,从单 字到词。步骤如下: ①让患者发“啊”声,或用咳嗽、吹火柴等诱导发音训练。 ②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说出后半句。③能发音 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可对着镜子发音,由易到难, 由短到长,在视觉和触觉的帮助下观察口型,并随时矫正。 ④语言刺激疗法: 利用语言训练磁带,将日常生活常用的 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录音带,每次训练5 ~ 6min,间歇10 s。
(3)站立训练
• 为加强肌力, 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早日恢复, 防止废用性 萎缩, 患者能坐稳后即可开始站立训练。
• 站立时, 护士在患侧保护, 让患者身体靠在床边, 健手扶床 栏, 身体重心置于健侧, 站立时间可由几秒钟逐渐至几分钟。
• 在此基础上前后摆动患肢, 前摆时伸膝, 踝背屈; 后摆时屈 膝, 中跖屈。
伸肘关节, 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 • 反复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 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
等。 • 在训练翻身时嘱病人屈肘, 用健手托住病肘, 将健腿插入病腿下, 在躯
干旋转的同时, 用健腿抬动病腿转向健侧。 • 在进行患侧康复训练的同时, 也进行健侧肢体主动运动, 这不仅有助于
双手交叉上举运动 巴氏握手
握拳姿势
翻身训练
搭桥训练
巴氏握手
床上运动
翻身训练
床上运动
方法:患者平卧,双下肢屈髋 屈膝,双脚平放在床上,将臀
搭桥运动
部抬起,并控制住,下肢保持
稳定,保持5-10min,勿憋气
目的:有利于步行功能的训练
康复第二阶段
坐姿训练 站立训练 步行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 s a t Obe t e o e po et eef a yo df d c n t it n u e v me t h rp mC MT)o — Abt c r ] jci :T x lr h f c c f v i mo ie o sr n — d c dmo e n ea y( I i a i t n mo
L NG Y obn C O — h n . p rm n f R h bl a inMe iie te is A{ tit s i l f G a — O a — i , A Xi o g De a t e t e a i t t d c , h rt {l e Hop t u n z o i o n F a d ao
t r f n t n r c v r fl we x r mi f s r k a in s M e h d :Ni e y s x p te t t t b e s r k r o u c i e o e y o o re t e t o to e p t t . o y e to s n t - i a in s wih sa l to e we e
r n o y d v d d i t h n a c d g o p ( 8 c s s a d c n r l r u ( 8 c s s .Th n a c d g o p wa i e a d ml ii e n o t e e h n e r u 4 a e ) n o to o p 4 a e ) g ee h n e r u s g v n mCI T,a d t e c n r l r u e ev d r u i e r h b l a i n t e t n .Th WO g o p r r a e o v r M n h o to o p r c ie o tn e a i t t r a me t g i o e t r u swe e te t d f r4 h e e y d y i sawe k f r e s a ,5 tme e o we k .Th h r p u i efc c se a u t d wih B r a a c c l B S 8 et e a e t fia y wa v la e t e g b l n e s a e( B ),F g— e e c u lM y r s a e f r e a u tn o re te t u c i n ( c l o v l a i g l we - x r miy f n to FM A— ,f n to a mb lt n c t g r c l FAC)a d f n to a L) u c in l a u a i a e o y s a e( o n u c in l
脑卒中康复常用治疗方法之运动疗法

脑卒中康复常用治疗方法之运动疗法脑卒中康复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运动疗法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运动疗法可以通过改善患者身体的功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来帮助患者康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脑卒中康复运动疗法。
1.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康复期间,从使用助行器到逐渐增加步行距离,患者可以逐步重建步行能力。
步行训练可以通过增加步行时间和步行速度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并改善平衡感。
2.动作训练动作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指和手臂的功能。
常见的动作训练包括弯曲和伸展手指,抓握和放松物体,以及手臂屈伸。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患者增加手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3.肌肉训练肌肉训练是通过增加肌肉力量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使用各种器械和重量,患者可以进行肌肉训练,如卧推、深蹲和举重等。
肌肉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并增加骨密度。
4.平衡训练脑卒中过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平衡问题,这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安全性。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患者提高平衡能力。
例如,站立时闭上眼睛,通过锻炼神经系统来提高平衡感。
此外,使用平衡板和其他辅助设备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
5.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这种训练方法包括上下楼梯、穿衣、洗澡等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活动。
患者可以通过这些训练来提高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从而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除了以上几种运动疗法,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性的康复方法,如助步器和矫形器等。
这些辅助设备可以帮助患者在康复期间保持平衡、减轻负担,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通常,康复专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其康复需求。
总结起来,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步行训练、动作训练、肌肉训练、平衡训练和功能性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身体的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汇报人:XX
时间:X年X月
-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2 运动疗法的实施方式 3 疗效评估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的脑血管事件,
01
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患者
的运动能力,表现为偏瘫等症状
下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中常见
02
➢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 对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进行了为期12周的对比试 验,其中60例接受了运动 疗法。结果显示,接受运 动疗法的患者在平衡能力 、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能 力方面有显著改善。这表 明运动疗法不仅可以改善 患者的肢体功能,还能提 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疗效评估
➢ 在一项对70例脑卒中偏瘫 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 研究者发现接受为期8周 的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的 患者在平衡能力、肌肉力 量和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 改善。这表明针对下肢功 能的特定训练可以有效地 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和生 活质量
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研究者将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 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为期8周的个体化运动疗 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Fugl-Meyer运动评估得分在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步行速度和步幅也有显著改善。这表明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下肢运 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防止肌肉挛缩
主动运动:患者通过自主 收缩肌肉来完成的动作, 有助于恢复肌肉力量和协
调性
抗阻训练:使用外部阻力 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平衡训练:通过调整身体 姿势和重心来提高平衡感
步行训练:针对步态的纠 正和改善,提高行走能力
3
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
对于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多项研究已经进行了评估。以下是 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
脑卒中运动训练指南

• 平衡功能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有着中等程度关联,因此建议脑 卒中急性后期和恢复期患者进行平衡训练。 • 而脑卒中患者在恢复期及其以后阶段进行有氧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以增加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性、增加步行的速度、改善长时间体能 活动的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任务导向性训练有着较高的推荐强度,其对上下肢功能、 肌力及步 行能力的改善都有着重要意义。 • 强制性运动疗法作为一种较新的训练方法,其疗效有较高等级证据 支持,但要求患者患肢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20°腕背伸和 10° 的伸指), 对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患者效果较好。 • 机器人及计算机辅助的运动功能训练, 作为一种新治疗方法,有多 个指南均推荐脑卒中后进行该方面的训练且有较高证据水平支持。
• Polloke 等总结近二十多年关于物理治疗对脑卒中后下肢功 能恢复的研究中发现,进行物理治疗尤其是多种物理治疗 相结合的方法,如神经发育疗法、运动再学习等相结合, 比没有进行治疗的患者有更明显的恢复作用,但目前还没 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哪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更有效。 有关下肢 训练时间的随机对照研究,每日增加 30min 的下肢训练可 以改善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关于平衡训练方法的研究中,Aruin 等认为听觉反馈平衡 训练可以有效增加脑卒中患者的步宽。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可改善患者的站立平衡、整体运动功能的研究中表明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 平衡。
• 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任务导向性的功能性平衡训练,发现 患者睁眼比闭眼更能提高站立时双足重心的转移能力,从 而肯定了感觉输入的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站立平衡的作用。
• 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明显改善上肢功能,在进行任务导向性 训练时增加躯干的限制以防躯干代偿。 • 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明显改善下肢功能,对于中等严重程度 的脑卒中患者在行走距离方面的改善更佳.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亚急性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估

使 用运 动 疗 法 对 脑 卒 中 后 亚 急性 期 患 者 上 肢功 能康 复有 效 。 主题 词 : 卒 中 ; 得 性 废 用 ;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 复 脑 习 强 康
O 引 言
些 简 单 的动 作 不 需 要 刻 意 去 想 ; 近疗 程结 束 时 , 部 分 的 活 接 大
及 负 担 。 脑 卒 中 后 上 肢 功 能 的恢 复 一 般 较 下 肢 差 , 统 观 点 认 传 为 上 肢 功 能 恢 复 的最 佳 时 间 应 该 是 发 病 l 周 内 , 过 l 周 上 l 超 l 肢功能几乎不能再恢复_ I I 。本 文 观 察 强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在 脑 f Wof 动 功 能 检 测 共 有 l 注] l 运 7项 , 中有 2项 是 对 上 肢 肌 其 力 的测 试 , 列 入 上 表 。 未 患 者 基 线 、治 疗 前 、治 疗 后 手 负 重 到 盒 子 上 数 据 分 别 为
维普资讯
16 8
中国临床康复 第 7 D卷 秀 4 4朋 20 一 】2 0 6 l一 5出版 C i s Junlo l i lR hbl t n N v m e 5 2 0 o 0 N . 4 hn e o r C i c e a i ai , oe b r2 0 6 V L 1 o 4 e a f na i o t
阶 段 感 觉 疲 劳 , 要 医 师 和 治疗 师 不 断对 患 者进 行 鼓 励 和示 范 ; 需 告 之 患 手 做 任 何 动 作 需 要 有 意 识 去 想 。康 复 治 疗 l 后 患 者 自 周 觉功能及速度 有较快进步 , 劳感 有所减轻 , 康 复建立信心 , 疲 对
一
卒 中后 3 9个 月 的 治 疗 , 明 在 入 选 标 准 内 ,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 表 强 疗 法 对 患 者 上 肢 的康 复 具 有 很 好 的 效 果 。
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作业疗法与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

81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4月上第21卷第10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作者简介:赵艳,康复治疗科,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作业疗法与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赵艳(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康复治疗科,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作业疗法以及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研究时间段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例数均是30例。
对照组施予常规康复疗法和运动疗法,以此作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加以施予作业疗法以及运动疗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情况(即SIAS)、运动功能情况(Fugl-Meyer 运动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即ADL)。
结果:观察组患者SIAS 各功能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肌张力、躯体控制、语言功能),Fugl-Meyer 运动评分和ADL 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联合实施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可获得显著效果,可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应用价值高,建议推荐使用。
【关键词】运动疗法;脑卒中;康复治疗;作业疗法;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图分类号】R743.3……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0-0081-03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中,脑卒中作为常见疾病类型,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多方面因素造成机体脑部出现急性循环障碍,导致脑细胞以及脑组织坏死的一种脑血管急性病变[1]。
在临床中,根据疾病类型,可将其划分为两种,即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大部分患者可出现颅内压上升、肢体不遂、压疮、语言功能障碍、癫痫、肺水肿或者肺炎等相关并发症,由于该病发生急骤,且大部分患者病情危急,可在疾病发生后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发展至高峰,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2]。
脑卒中患者的运动疗法康复治疗PPT课件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等
标准
级
0
肌张力不增高,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1
肌张力轻微增高,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阻力。
1+
肌 张 力 轻 度 增 高 , 被 动 活 动 患 侧 肢 体 时 在 前 1/2ROM 中 有 轻 微 的 “ 卡 住 ” 感 , 后
1/2ROM中有轻微阻力。
本身血压过高,而运动后可能会发生体位 性低血压。
视网膜病变者,运动后视网膜出血的可能性 增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运动会减少肾血流 量,使尿蛋白排出增加,加重肾脏病变。
部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i型糖尿病患者, 在未很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运动会使血 糖上升,出现尿酮体,甚至酮症酸中毒。
可有勾状抓握,但 在坐和站立位上,有
不能伸指
髋、膝、踝协同性屈曲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 在坐位上,可屈膝900
手指有半随意的小 以上,足可向后滑
范围伸展
动。在足根不离地
的情况下踝能背屈
Ⅴ 肌张力逐渐恢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
有分离精
运动的活动:肘伸直
细运动
时肩可外展900;
肘伸直,肩前屈30~
900时,前臂可旋前旋后;
临床上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患者有可能停 留在上述的某一阶段上不再进展。
Fugl-Meyer评定法
•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各项最高分2分,上肢33项,共66分;下肢17项,共34分,总分1 00分。
• 评出分值后,再根据FMA运动积分评定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
FMA运动积分的临床意义
(二)慢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
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效果

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效果发布时间:2021-02-03T11:08:30.9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期作者:唐勇[导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因其高致残率、唐勇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1100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因其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成为人类美好生活的极大威胁。
本文阐述了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运动疗法介入的作用机理、介入时间、分类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早期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各种功能障碍,早期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后具有明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运动疗法;体位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试验对象选择为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接收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有36例。
试验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22例、14例;年龄介于49岁至82岁之间,平均为(69.5±4.3)岁;偏瘫部位:左侧19例,右侧17例。
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各有19例、17例;年龄介于51岁至81岁之间,平均为(69.9±4.5)岁;偏瘫部位:左侧21例,右侧15例。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可行。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神经生理疗法,对患侧进行 PT训练,逐步进行躯干训练,平衡能力训练,联合训练,每天2次,每次训练2个小时内,每周5次。
试验组患者采取强制性运动疗法,措施如下:(1)上肢训练。
在限制健肢的前提下对患肢进行拿物训练,物品重量宜轻,在训练时需对患者仅需鼓励,以提升其训练依从性和康复信心,在拿物训练后还可进行放松、牵拉训练,上述训练每天2至3次,每次5分钟左右。
(2)下肢训练。
需要指导病人每天进行150次左右的起坐训练,座椅高度在20~50公分,并可进行上下楼梯及平衡训练,每天步行1000米左右,如身体条件允许,也可进行单腿负重训练,以上训练每天2次,每周5天。
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强制性运动疗法

馈研究得出的。但按照这个标 准 , 估计只有 2 % ~ 5 0 2 %的脑 卒中患者其上肢 功能 符合介 入要 求 。有 文献报 道 , 上肢 功能重度 障碍的患者也 可以实施 , 入选 CMT最低标准 是腕 I 背伸 1 0度 , 指外 展 1 拇 0度 , 而且 至 少 有其 他 两指 背 伸 l 0 度 。这样大约 7 %的慢 性脑卒 中伴有单 侧运动缺 损的患 者 5 符合此标 准。当然 , 实施强 制性 治疗 , 除患 者本 人要 具备 一 定的理 解力 、 平衡能 力和 良好 的认知能 力外 , 还必 须具有 较 高的康 复欲望 、 上肢各关节能产生运动 和可靠 的家庭支 持等
V0. 0 F I2 HM No 9 .
【 综
述】
脑 卒 中上 肢 运 动 功 能 障 碍 强 制 性 运 动 疗 法
陆
【 中图分类 号] R 4 . 733 【 文献标识码 ] A
亮, 黄黎 明
20 4 ) 0 9 0
( 海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宝 山分 院 , 海 上 上
维普资讯
20 0 8年 5月 第2 0卷 上半月 第 9期
中 国民康医学
Me i IJ u n l fC i e e P o l ̄ He l d , l o r a h n s e p e . o at h
M a 20 8 y, 0
2 实 际应 用
脑卒中患者的上肢 运动 功能 障碍 』 目前 又用于 脑卒 中患 。 者( 发病 6个 月 一1 年后 ) 的上肢康 复 』 。
1 理 论 基 础
2 1 入选标准 .
Wof 8 l 在 0年代初进 行灵长类 动物去神 经
பைடு நூலகம்
浅谈运动疗法和针灸在脑卒中的应用

脑卒 中是内科急症之一 ,也是老年人三大致死原因之一 , 继心血管 ,癌症之后 。随着诊疗技术 的不断提 高,急性脑卒 中 的抢救成功率 显著提 高了 ,但在存活者 中 7 % 5 致残 ,5年 内复
() 1 抑制上肢痉挛模式 : 患者坐位偏瘫手臂伸直 掌面放在 体侧稍后床 面上 , 手指 向外朝后方展开, 健手握 患侧肢关节上
常生活的 自理能力 。下面就三期 的康 复治疗作简要 的阐述。
1 早 期 运 动 疗 法 训 练
① 良姿势态 摆放:仰卧位、健侧 卧位 、患侧卧位 的正确姿 势摆放 。 期常给 患侧卧位摆放 , 此 可通过健侧挤压增加感觉输 入:②翻 身练 习、床边被动运动~躯干挤压、桥 氏运动,有助 于缓解躯干及上下肢 肌张力过高 : ③床上 自我辅助练 习、 床边 被动运动 ,上肢采用 B b t o a h练习双手平举过头,指 鼻、向躯 干两侧摆动 ,即活 动上肢屈伸 、内收、外展等运动,用关节活
针刺取穴…上肢阳经腧 穴下肢 阴经腧穴 内主。还“ 可根据 肌 肉解 剖位置取拮抗肌上腧 穴用芒针透刺。 因在 中期 上肢屈肌 亢进 ,而伸肌 弱。下肢伸肌亢进 而屈肌弱 ,针灸通过抑强扶弱 的方法使患肢伸 屈肌达到动态平衡 。 从改善患肢 的运动模式使
随意 独 立 的 运动 形 成 。 3 后 期运 动 疗法 训练
胀和关节挛缩 :④床头抬 高、坐位练习、倾 斜床站立训练 ,逐
渐抬高床头,倾斜站立 ,坐起 等训练。可让患者重新获得垂直
感 , 压 的 自我 调 节 , 服 直 立 性低 血 压 , 可 改 善立 位 平 衡 : 血 克 还
针灸在 中医理论指导下 , 根据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取穴应 以使伸屈肌平衡为主 , 仍用抑强扶弱手法进行针刺,以使肢体
脑卒中患者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的fMRI研究

M A n,wENG a g s u ,e 1 T eDe a t n f Ra oo y,t eGe ea opi lo A ,Bejn 0 8 3,Chn Li Ch n —h i t . h p rme t dilg a o h n r lH s t f PL a ii g 1 0 5 ia
( ARAT) .Th u cin I RI(M RI efn to a M f )wa ef r do . 一 R1wihe h — ln ri gn .Th u jcsweerq ie of — sp ro me na3 0 T M t c o pa a ma ig es be t r e urdt i n
Abtat src :0betv n e t ae te e ie c fc ria ro g nz t n i to e h milga r ae t o sritid c d jcie To iv si t h vd n eo o t l e r a iaj n sr k e pe i e td wi c n tan —n u e g c o t h
维普资讯
・
3 6 6 ・
国康复堡 皇实践 2 0 年 4 08 月第 1 卷第 4 C i JR h b h oy rc, p 4 期 h e a iT e r P at A r n l
.
2 8 Vo . 1 00 , 1 4,N o 4 .
ih t e fnge —a i g t s nd u e g M RIbeor nd a t rCI T. A l k d sgn w a e ort ns e ton s h i rt pp n a k a nd r o f f e a f e M boc e i sus d f he i p c i .Re uls s t A fe — t rCI M T , t unc in o ppe i b ( ik sde hef to fu rl m sc i )ofp te si pr ve iniia l s s e y A RA T (P < O. 01 a int m o d sg fc ntyas e s d b 0 ),a or ia e g n— nd c tc lr or a iato z in wasf nd on f RI Co c u i CI T a m p ov ou M . n l son M c n i r e mot u to pp r lm b ofc o c t o te s w ih he i e i orf nc in of u e i hr ni s r ke pa int t m plga a n nd iduc oria e r a z ton a e s r d by f R I e c tc lr o g nia i s m a u e M . K e r s:s r e; ons r i —nd e o m e tt e a y;unci na e r niato y wo d tok c t anti uc d m ve n h r p f to lr o ga z in
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法

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法引言脑卒中,即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造成脑组织损伤,导致瘫痪、言语障碍和认知功能受损等问题。
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1.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脑卒中康复训练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运动训练,患者可以恢复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运动疗法:•步态训练:脑卒中患者常遭受腿部瘫痪的影响,步态训练可帮助其恢复行走能力。
通过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时间,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步态的正常性。
•功能性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性训练,如上肢训练、下肢训练和平衡训练等,患者可以恢复受损的肌肉功能。
这些训练通常由康复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旨在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器械训练:运用一些康复器械,如徒手康复器械和康复辅助器械等,可以帮助患者进行特定的肌肉训练。
这些器械能够提供稳定支持,降低患者的受伤风险,并帮助患者集中精力进行肌肉力量的恢复训练。
2. 语言和认知训练脑卒中常常会导致患者的言语能力和认知功能受损。
因此,语言和认知训练是康复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语言和认知训练方法:•语言训练:包括语音训练和语言理解训练等。
通过练习发音、语调和语速,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言语能力。
此外,通过阅读和听力训练,患者可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并恢复沟通能力。
•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记忆训练和问题解决训练等。
通过各种认知任务和练习,患者可以提高注意力集中、记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训练通常需要耐心和坚持,但对患者的认知恢复非常重要。
3. 日常生活训练日常生活训练是脑卒中康复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日常生活训练方法:•自理训练:患者可能会受到肢体瘫痪或半身不遂等影响,导致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下降。
通过练习自己穿衣、洗漱和进食等日常活动,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中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中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一、本文概述《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中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是一篇旨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水中运动治疗指导的文章。
脑卒中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常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受损。
水中运动治疗作为一种康复手段,因其独特的优势在脑卒中康复领域逐渐受到关注。
本指南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结合中国患者的特点,旨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水中运动治疗方案。
本指南首先介绍了水中运动治疗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包括水的浮力作用、阻力作用以及水温对身体的影响等。
随后,详细阐述了水中运动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范围、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治疗前的评估方法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指南还提供了水中运动治疗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包括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
本指南强调了水中运动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重要性,并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属关注并积极参与水中运动治疗,共同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
通过本指南的推广和应用,期望能够为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二、脑卒中及水中运动治疗概述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
这种病症会导致大脑损伤,影响患者的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其治疗和康复手段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中运动治疗,又称为水中康复治疗,是一种结合水环境特性和运动疗法的新兴治疗方式。
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患者身体所受的重力会大大减少,这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运动时的负担,还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同时,水的阻力、温度和压力等特性也可以为康复治疗提供独特的环境刺激,有助于促进患者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恢复。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和体育疗法的不断发展,水中运动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水中运动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疗 室 学 到 的运 动 功 能 转 移 到 日常 生 活 环 境 中的 一 种 有 效 的治 疗 方 法 。笔 者结 合 在 美 国 伯 明 翰 阿 拉 巴马 大 学 C MT 实 验 室 学 习 c— I I
MT 的 体 会 , 详细 阐述 C MT 的基 本 要 素 和 独 到 之 处 。 I [ 键 词 ] 强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 卒 中 ; 述 关 脑 综
维普资讯
中国康复理论 与实践 2 0 0 7年 6月第 1 3卷第 6 L nJKe 期 1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 !
! :
・
533 ・
・
综述 ・
强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在 脑 卒 中 患 者 中 的 应 用
Ab ta t C n tan -n u e v me tt e a y( M T)i a n w p r a h t e a i t t n o v me t n p t n sa trn u s r c : o s r i ti d c d mo e n h r p CI s e a p o c orh bl ai f i o mo e n a i t fe e — i e
李 贞 兰 , vd M o r Ed r u 。 Da i r i , wa dTa b s
[ 要]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 法( I 摘 c MT) 通 过 限 制 偏 瘫 患 者 的健 肢 活 动 的 同 时 对 患 侧 进 行 集 中反 复 作 业 训 练 , 使 患 肢 的使 是 诱 用 能 力 提 高 , 而 提 高 患 肢 的 运 动 功 能 和 日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的 一 种 新 的康 复 治 疗 技 术 , 认 为 是 能 够 成 功 地 将 偏 瘫 患 者 从 康 复 治 从 被
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训练(1)

软组织牵伸种类
短暂牵伸:在训练之前进行短暂的被动牵伸 可以降低肌肉张力,每次保持20秒,然后放 松,重复4-5次
持续牵伸:持续维持至少20—30分钟
肱骨内旋、内收肌、屈肘肌牵伸
上肢任务导向训练
任务导向训练:练习特异运动任务,并接受 某种形式的反馈
侧重于功能,而非损伤 任务导向训练可以促进神经可塑性变化,这
联合反应发生在不同肢体,而共同运动发生 在一侧肢体
联合反应是不随意的,而共同运动是半随意 的
目前沿用的神经发育技术有
Bobath疗法 Brunnstrom疗法
PNF疗法 Rood疗法 以前三种应用较多
神经发育技术(NDT)
一级A类证据表明神经发育技术并不优于其 它治疗技术
一级B类证据表明运动再学习技术在短期内 运动功能恢复较Bobath治疗疗效好,但长期 疗效无差异
上肢功能恢复机制
脑卒中后前几周的恢复主要是自然恢复,而 不是康复训练的效果
发病3个月之内的康复疗效与自然恢复相混 杂
上肢功能恢复机制
在发病数小时至数天,大脑阻止可逆性半暗 带脑组织损伤,通过上调一些蛋白质来促进 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带的神经可塑性
远隔机能障碍恢复也是皮层功能重组的机制 之一
运动障碍原因:肌肉无力
上肢任务导向训练
Reinforce:强化 任务导向训练需要定时进行正向强化 但是反馈应该逐渐减少
上肢任务导向训练
Repetitive:重复性
上肢任务导向训练
用于轻度上肢瘫痪的患者 以任务或作业为导向:如够物和抓握(不同
方向、不同大小物体) 重复训练 任务要有一定难度 要有操作的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目标
低功能患者的入选标准
能满足上述标准的患者只占慢性CVA患者的 20-25%.
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响

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心理的影
响
音乐运动疗法是一种结合音乐和运动的治疗方式,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康复技术。
它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步行能力和心理状态,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音乐运动疗法可以通过节奏感和音乐语言的情感表达,刺激人体运动神经,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
在进行音乐运动疗法时,我们可以配合不同的曲速、节奏和音乐元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
疗法的方式不仅是简单的音乐播放,更多的是通过音乐激励患者进行运动训练。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音乐运动疗法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使他们更加稳定和协调。
由于脑卒中患者往往面临着运动障碍和平衡问题,因此音乐运动疗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步行速度和准确性,减少摔倒的风险。
此外,音乐运动疗法还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
脑卒中患者往往会面临情绪波动和抑郁等问题,而通过听音乐、跟着音乐运动等运动和娱乐方式,能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情绪状态。
总之,音乐运动疗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脑卒中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造成的脑部损伤,导致肢体运动功能受损。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康复措施。
下面将介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一、个体化定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情各异,因此肢体运动功能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
根据患者的瘫痪程度、受损部位和功能恢复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目标。
二、循序渐进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
初期可以从简单的肢体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性。
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在训练中过于困难和挫败,提高训练效果。
三、功能导向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功能,因此训练内容应该与功能需求紧密相关。
例如,训练患者握笔写字的能力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患者练习书写常用词语。
四、重复性训练肢体运动功能训练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
通过反复练习同一动作,可以加强患侧肌肉的控制和协调能力,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和重建。
因此,训练应该坚持长期进行,每天进行多次的训练。
五、功能整合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应该注重整体功能的恢复和整合。
不仅要训练患侧肌肉的力量和协调能力,还要注重肢体运动的整体协调与平衡。
同时,还需要结合认知和感觉的训练,促进大脑功能的全面恢复。
六、积极性和主动性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应该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
患者要有良好的训练态度和积极性,主动配合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和训练要求。
只有患者主动参与并坚持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七、综合性康复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应该与其他康复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康复。
例如,可以结合物理疗法、理疗、语言训练等,全方位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合性康复可以提高康复效果,加速患者的功能恢复。
八、定期评估和调整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应该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和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目标。
评估可以帮助康复治疗师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内容,提高康复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的运动疗法
常见康复问题
运动 障碍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体系
一级 脑血管病病房 7天
二级 康复科 20天
三级 80%
2个月 社区康复
20%
脑血管病专科康复中心
返回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体系
康复任务
一级
协助临床治疗,防止继发合并症的发生
二级
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三级
80% 进行社区康复,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效果,进一步提高运动 功能|交流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20%经专科康复中心治疗患者能达到大部分日常生活能力自理
关节松动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 水中运动 医疗体操 引导式教育 麦肯基疗法 ……
其他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
作业治疗 OT 言语与吞咽治疗ST 康复心理治疗 矫形、辅助器具治疗
确定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
如独立生活、部分 康复目标必须根据病人情况作修正,对 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每个病人每月举行一次评定会议,评定 独立部分介助、回 一个月要 三个月后 是否达到目标,如果达到则制定新的目 归社会、回归家庭 求达到的 应达到的 标及计划,如果没有达到,要分析其原 等等。 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 因,变更目标,修正训练内容。
康复治疗方案
②训练程序: a、床上训练。 b、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c、从坐到站起训练。 d、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e、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式平等 水内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上下后 训练、复杂 步行练习) 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 节活动,腕关节屈伸及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 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掌,释掌等, 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
返回
痉挛治疗
运动疗法
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支具治疗
生物反馈
治疗方法
注射肉毒素 神经阻滞
外科治疗
脑卒中后痉挛
返回
恢复期的全面康复
脑卒中康复的宗旨 使脑卒中所造成的生理上、精神上、社会功能上的残疾 尽可能恢复和重建到较好的水平。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目的
改善运动、言语、认知和其他受损的功能,促进患者 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的再适应,恢复自主活动、社 会活动和人际间的交往,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6、治疗动脉病变 7、防治抑郁症 8、合理地饮食 9、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10、其他:如控制体重等
二、三级预防教育
二级预防教育是指对已有TIA、LI、RIND等脑血 管事件的个体发生脑卒中的预防。 三级预防教育是指对已发生脑卒中的个体发生残疾 残障的预防。
下一张
良肢位摆放
良肢位摆放
返回
坐位训练
正确坐姿
不良坐姿
调整椅子
轮椅板的使用
在轮椅板上前臂保持中立位
返回
转移训练
床上侧方转移
转移训练
向患侧翻身
转移训练
治疗师协助向患侧翻身
转移训练
从床上坐起
转移训练
从椅子移到床铺
转移训练
转移训练
转移训练
返回
步行的训练
步行的训练
返回
上、下台阶训练
常规运动疗法技术
关节运动 肌力、肌耐力运动 肌肉协调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 步行训练 心肺功能训练 Bobath 疗法 Rood 疗法 Brunnstrom 疗法 PNF vojta 疗法 CIMT
神经生理学疗法 (NPT) 运动疗法
器械治疗(理疗) 物理治疗PT 传统推拿(按摩)治 疗
运动在学习疗法(MRP)
脑卒中的 运动疗法
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
柯海寅
脑卒中的运动疗法
脑卒中(stroke) 又称脑血管意外(cerebro vascular accident),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 环障碍疾病,以起病急骤,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 失为特征。
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康复治疗方案
2、康复治疗 (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①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感染、 泌尿系感染及深部静脉炎等)。 ②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a、按摩 b、被动运动 c、体位治疗
康复治疗方案
(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①分期目标: a、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 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b、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 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c、改善期: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 更好地恢复,继续控制肌痉挛。
早期康复
急性期康复的基本要求是每日1次。按流程进行:
定时翻身 站立训练 良肢位摆放 言语认知训练 行走训练 关节被动活动 坐位训练 ADL训练
转移训练
下一张
康复治疗方案
1、目标: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 的综合措施,达到防治并发症, 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 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 的争取,达到生理自理,回归社 会。
返回
恢复期全面康复
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 心理治疗
康复护理 社区康复
康复宣教
义肢矫形 传统康复
康复宣教
一级 预防二级 预防三级预防体系 三级 预防
下一张
一级预防教育
一级预防教育是指对有脑卒中倾向但无脑卒中 病史的个体发生脑卒中的预防。对危险因素的许多 可控因素应积极防治。
1、年龄、性别 2、防治高血压 3、心脏病治疗 4、防治高血糖 5、防治高脂血症
康复治疗原则
康复实质是“学 习、锻炼、再锻 康复与治疗并进, 炼、再学习” 。 神智清楚,生命体 综合应用各种治疗 康复是一个持 调动剩余脑组织 征平稳,病情不再 方法,注重运动、 发展, 48小时后即 续的过程,需 的重组和再建功 感觉、言语、认知、 可进行康复治疗。 要长期坚持不 能。要求病人理 心理、职业与社会 懈的训练康复 解并积极投入, 康复等的全面康复。 才能取得康复成 效。 D
尽早进行早期康复
A
主动参与积极训练
B
C
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即病人自发病后生命体征已稳定,神志清 楚,疾病不再发展48h就开始的综合性康复医疗方案。 早期康复的选择标准:急性期脑卒中第一次发病的病 人,除TIA外。
康复开始标准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无进展 48h后,意识在GCS>8分。对多次发病、或病情严 重的病人应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个体化的康复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