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域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地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陆相沉积盆地之一。

其构造演化历史相当复杂,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1. 古生代构造演化阶段在古生代时期,盆地经历了一系列的构造活动。

早古生代开始时,盆地处于一个被动大陆边缘的地质环境中,沉积物主要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中古生代晚期,盆地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逆冲带。

逆冲作用使盆地内的沉积物产生了抬升和折叠,形成了现代盆地的基本构造格局。

2. 侏罗纪-白垩纪构造演化阶段侏罗纪至白垩纪时期,盆地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构造事件。

侏罗纪中期,盆地内发生了一次明显的陆内浅海深化和抬升事件,使得盆地内部的新生代沉积物与前寒武纪的奥陶纪系沉积物隔离开来。

然后,到白垩纪早期,盆地再次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造成了盆地东部的地质变形和沉降。

这个过程导致了新的沉积物的堆积,包括砂岩、页岩和煤层的形成。

3. 第四纪后构造演化阶段第四纪后期是盆地构造演化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盆地出现了一系列的断裂和侵蚀事件,加速了盆地内部的沉积物的抬升和侵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侵蚀和抬升过程对盆地的形态和构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阶段还伴随着大规模的构造反转和沉降事件,使得盆地的重力场发生了改变。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是一个复杂而多阶段的地质历史过程。

通过研究盆地内的构造特征和沉积物的堆积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盆地的演化历史,并为盆地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对盆地的构造演化和资源潜力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化。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一、概况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二、区域地质构造,构造演化(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独立成盆时间应为中侏罗纪末。

太古代—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基底岩系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太古界和下元古界下部的结晶岩系,上部为下元古界上部的褶皱岩系,这使得基底具备结晶—褶皱的双重构造。

对基地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构造事件是早元古代早期的五台运动和早元古代晚期的吕梁—中条运动。

中晚元古代坳拉槽发育阶段:这个时期形成了向北收敛向南敞开的贺兰坳拉槽和向北东方向收敛,南西方向敞开的彬县临县坳拉槽,二者时间夹峙着向南倾伏的乌审旗庆阳槽间台地。

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阶段:寒武纪的构造面貌是:初始继承中、晚元古代构造格局,表现为北高南低,中隆(乌审旗一庆阳巾央古隆起带)东、西凹;晚期(晚寒武世)变为南北高、中间低,中凹(盐池、米脂凹陷)南北隆(坏县一庆阳隆起、乌兰格尔隆起)的形态。

后者是新的构造体制控制下的构造变形。

奥防纪初始,克拉通整体台升成陆,海水进一步退缩,冶里—亮甲山组仅分布在古陆四周,为厚度数十米至200m的含隧石结核或条带的深灰色白云岩夹灰岩。

早奥陶世的古构造面貌,基本继承晚寒武世的构造轮廓。

由于内蒙海槽活动性增强的影响,克拉通北部的乌兰格尔古隆起带仍保持古陆形式,而南部环县一庆阳古隆起则表现为相对校低的水下隆起。

综上所述,早古生代构造格局的发育特点是:继承和新生构造的复合,在两期隆起复合部位仍保持险起状态(乌兰格尔隆起、坏县一庆阳隆起),在隆起与凹陷的复合部位形成鞍部(抉池凹陷与米脂凹陷间的鞍部),在两期凹陷复合部位仍保持为凹陷状态(昂苏庙一接池凹陷、米脂凹陷)。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一、引言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著名的陆相沉积盆地之一,其存留着丰富的中生代沉积地层及构造变形的应力古地理记录。

本文旨在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的研究,探讨其演化历史以及古地理意义。

二、地层与岩相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地层可划分为下奥陶统、上奥陶统、早泥盆世以及晚泥盆世四个地层单元。

而各个地层单元内部则见有多套层序发育,形成地层层次丰富的地层序列。

1. 下奥陶统在下奥陶统中,主要出露了梁家河组、黄沙峪组、北山组等。

梁家河组为典型的河流沉积,表现出粗糙的岩石碎屑岩及颗粒溢流沉积的特征。

黄沙峪组则由砂岩、泥岩及碳酸盐岩组成,记录了浅水海洋的沉积环境。

北山组则主要由泥岩和弱成岩砂岩构成,显示了深水海洋试沉积环境。

2. 上奥陶统在上奥陶统中,主要有四家子组和下杆门组。

四家子组由泥岩和砂岩交替组成,反映了深水海洋环境下的细粒沉积。

下杆门组则以砂岩和泥岩为主,显示了浅水海洋的沉积特征。

3. 早泥盆世早泥盆世以南笼河组和永不显组为主。

南笼河组为泥岩和湖泊相砂岩的组合,揭示了湖盆沉积的特点。

而永不显组则由风化残积及沉积物填积形成的块状岩石组成。

4. 晚泥盆世晚泥盆世主要有须家河组、南河组以及下托机组。

须家河组主要由黄色石英砂岩和泥岩组成,记录了较浅的湖泊相沉积环境。

南河组主要由沙岩和灰岩组成,显示了较深的湖泊相沉积。

下托机组则由长石石英砂岩和泥岩交替组成。

三、演化历史与古地理意义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经历了早奥陶、中奥陶及晚奥陶三个阶段的沉降、变形和抬升过程。

其中,早奥陶阶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大量碎屑物和有机质的沉积阶段,反映了来自北部地区的碎屑沉积和陆源有机质输入的特征。

中奥陶阶段则是沉降速度缓慢的阶段,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盆地内部的构造隆起带。

晚奥陶阶段则伴随着盆地内部的断裂活动,形成了不规则的断块,加速了盆地的抬升过程。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可以了解到鄂尔多斯盆地在古生代时期以来的演化历史。

岩相古地理特征

岩相古地理特征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块西部,是广义中朝板块的一部分。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该区为滨浅海~内陆湖沼环境环境,古气候温湿,植被茂盛,有广阔且厚度较大的煤、炭质泥岩的沉积,与河道砂岩相配置,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组合,晚二叠纪,气候逐渐干旱,形成了杂色砂泥岩互层的区域性分布的盖层。

该区上古生界已探明4个气田,分别为苏里格气田、乌审旗气田、榆林气田及米脂气田(图1),天然气探明储量达8223.01×108m3以上。

1.1 区域地质概况奥陶纪末,加里东运动使全区抬升,缺失了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统,沉积中断达1.2~1.5亿年之久,形成了奥陶系风化壳储集层。

之后,鄂尔多斯地区进一步与华北地块统一发展,持续下沉,形成了海陆交互相的沉积体系。

在此阶段,北缘和南缘相对隆升,而贺兰坳陷于中石炭世再度拉开较早地接受沉积,形成上古生界区域性沉降带,出现了乌达(1700m)、韦州(1250 m)、中宁(1700 m)等三个局部坳陷;并形成中石炭世与特提斯洋连通的近南北向海湾,沉积了纳缪尔期到维斯法期的靖远组与羊虎沟组,岩性为黑色泥页岩、灰色砂岩、生物灰岩与煤层,其东部是与华北克拉通相连的潮坪区,沉积了维法斯期的本溪组,岩性为黑色页岩、灰色砂岩与灰岩,厚度小于50m。

晚石炭世,气候更加湿润,祁连海退缩,华北海进侵,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西侧的祁连海向中部古隆起东超,东侧的华北海向中部古隆起西超,最终汇合于东经107°~108°之间的地区。

下二叠统山西组为煤系地层,中部古隆起仍有残余,西部浅凹陷在银川、环县一带,沉积岩厚150 m,东部浅凹陷在绥德、宜川一带,沉积岩厚100 m,而中部古隆起西区的沉积,厚度在75 m以内。

下石盒子及上石盒子组大体沿袭山西组的沉积特征,气候逐渐干旱,从下石盒子组的浅灰、灰白、灰绿色粗碎屑岩与浅灰色泥岩互层过渡到上石盒子组的杂色砂泥岩互层,西部沉降区厚度350 m,东部沉降区为420 m,中部古隆起区厚度为250 m。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

适用标准文案鄂尔多斯盆地堆积——结构演化及油气勘探新领域2002年 9月目录序言一.地背景与结构演化(一)地背景⋯⋯⋯⋯⋯⋯⋯⋯⋯⋯⋯⋯⋯⋯⋯⋯⋯⋯⋯⋯⋯⋯⋯1(二)结构演化⋯⋯⋯⋯⋯⋯⋯⋯⋯⋯⋯⋯⋯⋯⋯⋯⋯⋯⋯⋯⋯⋯⋯2二.鄂多斯盆地古生代—中生代沉演化(一)奥陶系沉系统区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4(二)石炭—二叠沉系统区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10(三)中生界沉系统区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18三.鄂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生、、盖特色及天然气富集律(三)源岩特色⋯⋯⋯⋯⋯⋯⋯⋯⋯⋯⋯⋯⋯⋯⋯⋯⋯⋯⋯⋯⋯⋯25(四)集岩特色⋯⋯⋯⋯⋯⋯⋯⋯⋯⋯⋯⋯⋯⋯⋯⋯⋯⋯⋯⋯⋯⋯33(五)盖特色⋯⋯⋯⋯⋯⋯⋯⋯⋯⋯⋯⋯⋯⋯⋯⋯⋯⋯⋯⋯⋯⋯⋯44(六)天然气富集律⋯⋯⋯⋯⋯⋯⋯⋯⋯⋯⋯⋯⋯⋯⋯⋯⋯⋯⋯⋯四.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生、特色及天然气富集律(一)源岩特色⋯⋯⋯⋯⋯⋯⋯⋯⋯⋯⋯⋯⋯⋯⋯⋯⋯⋯⋯⋯⋯⋯55(二)集岩特色⋯⋯⋯⋯⋯⋯⋯⋯⋯⋯⋯⋯⋯⋯⋯⋯⋯⋯⋯⋯⋯⋯56(三)天然气富集律⋯⋯⋯⋯⋯⋯⋯⋯⋯⋯⋯⋯⋯⋯⋯⋯⋯⋯⋯⋯69五.鄂多斯盆地中生界生、特色及石油源价(一)源岩特色⋯⋯⋯⋯⋯⋯⋯⋯⋯⋯⋯⋯⋯⋯⋯⋯⋯⋯⋯⋯⋯⋯(二)集岩特色⋯⋯⋯⋯⋯⋯⋯⋯⋯⋯⋯⋯⋯⋯⋯⋯⋯⋯⋯⋯⋯⋯(三)石油成藏律⋯⋯⋯⋯⋯⋯⋯⋯⋯⋯⋯⋯⋯⋯⋯⋯⋯⋯⋯⋯⋯前言本课题以新理论、新思路为指导,以采集、综合剖析和总结已有成就为主,要点野外检查和岩芯察看为辅,深入、综合、总结古人研究成就,研究盆地堆积演化历史,确立生储盖组合、联合研究和总结石油地质规律和油气勘探新领域。

为了达成相关研究内容,课题构成员自合同判定以后进行了大批的资料收集,露头剖面观察,钻井岩芯察看等工作,达成了大批工作量,详细见表1。

表 1达成工作量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数目序号项目单位数目1古人研究报告资料采集本207蒲片判定片5002古人学术论文篇308粒度剖析片2003露头剖面采集条509物性剖析件1004钻井岩心剖面采集条20010报告插图幅5野外观察剖面条3011岩相古地理图幅6钻井岩芯观察井20012研究报告份1经过一年的工作获得了以下认识1.确立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叠—侏罗系堆积系统种类,此中奥陶系主要为碳酸岩堆积,包含4大堆积系统,石炭—二叠系主要为陆源碎屑岩堆积,包含 6 大堆积系统,中生界侏罗系包含三大堆积系统。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号 : 1 6 7 3 — 8 9 2 6 ( 2 0 1 5 ) 0 6 — 0 0 8 7 — 1 0
Li t h o f a c i e s p a l e 0 g e 0 g r a p h y o f Or d o v i c i a n i n we s t e r n Or d o s Ba s i n
出 6种沉 积相 类型及 3类 1 0种 微相 序 。受贺 兰坳拉 槽持 续性 扩张 的影响 , 鄂 尔多斯 盆地 西部 奥 陶纪不
同 时期 的岩 相 古地 理展 布具 有 明显 的差异 性 , 早奥 陶世 发 育缓坡 型 台地 沉积 , 至 中奥 陶世 演化 为 台地一 斜 坡一 盆地 沉积模 式 。桌子 山组 内缓 坡和 克里摩 里 组 台地 边缘相 沉积 岩性 以泥 亮晶粉砂 屑灰 岩 、 生屑灰
岩、 鲕 粒灰 岩 为主 , 为优质 储层 的发 育提 供 了重要 的物质 基础 。乌拉 力克 组一 拉 什仲 组发 育 深水 盆地 相
泥岩 、 含 灰泥 岩 , 是 烃 源岩发 育的有 利相 带 。
关键 词 : 沉积相 ; 岩 相 古地理 ; 奥陶纪; 鄂 尔多斯盆 地
中图分类 号 : P 5 8 6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P e t r o C h i n a C h a n g q i n g O i l f i e l d C o m p a n y , X i ’ a n 7 1 0 0 1 8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o u t c r o p , d il r l c o r e s , t h i n s e c t i o n a n d l o g g i n g d a t a , s i x t y p e s o f s e d i me n t a r y f a c i e s a n d t e n k i n d s o f mi c r o f a c i e s o f O r d o v i c i a n we r e i d e n t i i f e d i n we s t e r n O r d o s B a s i n . A f e c t e d b y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e x p a n s i o n o f He l a n nl a a c o g e n ,t h e s e d i me n t a y r mo d e l s o f Or d o v i c i a n i n n o r t h e r n Or d o s B a s i n a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e r i o d s . F r o m t h e E a r l y Or d o v i c i a n t o t h e Mi d d l e Or d o v i c i a n , t h e s e d i me n t a y r mo d e l t r a n s f o r me d f r o m g e n t l e s l o p e p l a t f o r m g r a d u a l l y t o p l a t f o m - r s l o p e — b a s i n . T h e r a mp f a c i e s o f Z h u o z i s h a n F o m a r t i o n a n d p l a t f o m r e d g e f a c i e s o f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环境与岩相发育特征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西部,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含硬石膏的白云岩是盆地中主要的储层与产层之一。

奥陶纪由于西侧贺兰裂谷再次开启,裂谷肩部发生抬升,以及南侧逆冲断层的左行走滑作用,在盆地西部和南部形成一“L”形隆起,又称中央隆起。

在隆起东侧由均衡补偿作用伴生一西缓东陡的边侧坳陷(盆地),称(内)陆棚盆地亚环境。

通过沉积相研究,建立了两个马家沟组的沉积模式。

其一为东西向穿越(内)陆棚盆地中心的陆棚沉积模式,该模式中的(内)陆棚盆地与中央隆起之间为水下凸起—洼地亚环境,其东为开阔内陆棚亚环境。

马一时、马三时、马五时(内)陆棚盆地发育为含白云岩的硬石膏岩石盐岩盆地,盆缘主要发育白云岩—硬石膏岩坪,马五时西缘硬石膏岩—白云岩坪发育,是天然气藏主要分布区。

以上表明沉积时气候干热,海平面下降,具深坳陷海水浓缩成盐特征。

马二时、马四时气候湿热,海平面上升,(内)陆棚盆地发育成石灰岩白云岩盆地,周围盆缘发育为(含)白云岩—石灰岩坪。

水下凸起—洼地亚环境于马三时和马五时发育白云岩;马四时发育石灰岩,南延则过度为白云岩石灰岩的浅滩。

东侧的开阔内陆棚亚环境,主要发育微晶—亮晶颗粒石灰岩夹硬石膏岩、风暴岩。

马六时,中央白云岩隆起以东根据残留地层推测应属于石灰岩陆棚环境。

中央古隆起以西地区,除较早期在西北角因有陆源碎屑注入发育成混积陆棚和斜坡环境外,其余时期主要发育为石灰岩、白云岩陆棚,各类重力流碳酸盐岩斜坡及碳酸盐碎屑和陆源硅质碎屑混积的浊积岩和深水泥岩海槽环境。

其二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在马家沟期一直处于继承行缓坡环境,为此建立了末端变陡的缓坡模式。

早期为含硬石膏岩的白云岩缓坡,中、后期演化为交替发育的石灰岩—白云岩缓坡,或白云岩—石灰岩缓坡与白云岩缓坡环境。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沉积模式内陆棚盆地海水浓缩陆棚缓坡1 概述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西部,为一矩形构造盆地,面积约25万km2(参见附录一)。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成钾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成钾意义
晕 月1 第 9 2 1 ¨  ̄ 1 5 地质学报 A C T A G E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V N o 。 1 . 8 . 。 1 N 9 2 o 1 . ~ 8 1 2 0 9 1 3
鄂 尔 多斯 盆 地 奥 陶 纪 马 家 沟期 岩 相 古 地 理 演 化 与 成 钾 意 义
张 永 生 , 邢 恩 袁, 王 卓 卓 , 郑 绵 平 , 施 立 志 , 苏 奎 , 桂 宝 玲 , 吴 素 娟 , 蒋 苏 扬 , 朱 常 伟
中国地质 科学 院矿 产资 源研 究所 , 国土资 源部 盐湖 资 源与环 境重 点实 验 室 , 北京 , 1 0 0 0 3 7
内容 提 要 : 本 次 研 究 主 要 依 据 龙 探 1井 、 镇 钾 1井 等 8口基 干 井 , 通 过 岩 心 观察 、 测井解释 、 镜 下薄片鉴定 、 沉 积
阔 台地 及 浅 滩 6个 古 地 理 单 元 , 每个 古 地 理单 元 在 各 段 的 分 布 情 况 有 所 不 同 。 在 半 封 闭 的构 造 格 局 、 华 北 古 陆 表
海 为 主 的 预 备 卤 水 补 给 方 式 和 奥 陶纪 极 端 干 旱 的古 气 候 条件 共 同 作 用 下 , 使 有 利成 钾 区最 终 定 位 在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东部盐坳绥德地 区。
关 键 词 :奥 陶纪 ; 马家沟组 ; 岩相古地理 ; 成钾盐 凹; 马 五 段 6亚 段
鄂 尔 多斯盆 地 是 我 国重要 的含 油 气 盆 地 , 特 别
行 了综合 研究 , 并分 析 了岩相 古地 理与 成钾 的关 系 , 以期对 鄂 尔多斯 盆地 马家 沟组 钾盐 勘查 有所 帮助 。
含 钾盆 地 , 自然 有 其 独 特 的成 盐 成 钾 控 制 因 素 。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之间,是中国最大的陆上盆地之一。

它的地质演化历史悠久,自古生物的演变与盆地的构造进化密切相关。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盆地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和岩相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地质特征。

本文就将简要介绍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

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可以追溯到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当时是地中海型地槽。

通过大自然的雕琢和改造,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古、中、新三个地质时期,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地质资源。

盆地的形成是地壳构造运动的结果。

在第三纪地质时期,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多期的地壳构造运动,包括隆起、沉陷、断裂和褶皱。

这些地质构造运动对盆地的地貌和地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盆地内部的高地和低地,以及丰富多样的地质构造。

这些地质构造的形成既决定了盆地的地貌特征,也为盆地的沉积和岩相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盆地的演化也与沉积作用和岩相变化密切相关。

在盆地演化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天然力和人为力的双重作用,如大气、水、地震、火山、坡度、植被、人为活动等综合作用,形成了惠斜盆地、海水盆地和水下盆地,盆地的演化趋势呈现出多样性。

盆地的构造演化也与地热演化和古气候演化有密切联系。

古地温分布特点表现出陆水型分布,海水型分布特点表现出山地型分布。

盆地演化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区域气候变化、气候特征、洪水和风化侵蚀等气候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了盆地的沉积作用和岩相变化。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受到了地壳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和岩相变化、地热演化和古气候演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对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盆地的地质特征,为盆地的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探讨盆地的构造演化机理,为盆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撑。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境内最大的陆相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接黄土高原,西邻阿尔泰山脉,南邻大漠戈壁,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次地质变迁和构造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本文将对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进行浅述,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地质历史。

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构造演化可以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阶段。

古生代是盆地形成的时期,中生代是盆地的扩张和演化时期,而新生代是盆地的最终定型和稳定时期。

以下将对这三个阶段进行简要介绍。

古生代阶段: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始于古生代,大约在6亿年前的太古宙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地壳增生和改造时期。

地壳增生和改造时期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时期,地壳增生是指陆壳的形成和演变,改造是指陆壳的变形和变质过程。

在这一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大陆东缘的古老太古宙陆架上,沉积了大量的古生代地层,形成了盆地的初步地质架构。

中生代阶段:中生代是盆地扩张和演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盆地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和地质事件。

在侏罗纪时期,盆地发生了剧烈的构造活动,包括地壳的隆起和断裂,盆地地表出现了大量的岩浆岩和变形构造。

随后,在白垩纪时期,盆地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的碰撞构造运动,形成了花岗岩和变质岩,同时盆地的北部和南部发生了深层构造活动,促使盆地逐渐扩张和演化。

新生代阶段:新生代是盆地最终定型和稳定的时期,盆地的地质构造逐渐趋于平稳,地层沉积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

在新生代时期,盆地地表经历了强烈的风蚀和水蚀作用,形成了广泛的黄土和河流沉积。

盆地地下深层地层经历了大规模的褶皱和断裂,形成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到了晚新生代时期,盆地的地质构造逐渐趋于稳定,形成了当今的地质格局和地质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阶段,形成了独特的地质特征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北方的一块大型沉积盆地,位于华北地区陕西、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和天然气区域之一。

盆地的构造演化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密切相关,也成为油气勘探、煤炭勘探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主要有古生代变质造山阶段、古生代中—晚期构造沉积盆地形成阶段、中—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以及晚第四纪冰期构造隆升阶段等。

首先,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变质造山阶段,主要发生在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间,区域经历了中华大陆和扬子地块碰撞形成的华夏-古夏造山带和华南造山带的覆盖和侵蚀作用,形成了阳泉、老厂、苏莫等变质岩带。

这一阶段盆地沉积物多为石英岩屑岩、石英砂岩和岩屑岩,具有深水沉积特征。

其次,古生代中—晚期构造沉积盆地形成阶段,时代为泥盆纪到三叠纪,盆地内出现了早期裂陷和早期构造抬升。

这一阶段盆地面积逐渐扩大,沉积物属陆相沉积,主要发育了风成沉积、河流沉积、湖沼沉积三类,其中下三叠统(P3)的陆相沉积岩相最为发育,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但该阶段构造运动水平有限。

第三,中—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时代为侏罗纪到晚新生代。

该阶段盆地在前陆裂陷作用控制下演变为至今的形态:盆地南部受碳酸盐岩沉积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华北板块向内倾斜的地貌特征;北部受炭矿、烟煤、煤层气生成作用影响,形成了一系列煤田和油气区;东北部受花岗岩侵入和构造活动影响,形成了陡峭的山地。

此外,该阶段还有明显的构造活动,以及陆源碎屑物和来源不确定的风蚀物等新生代地层和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最后,晚第四纪冰期构造隆升阶段。

在全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晚期-现代,地面上的大气、水文等因素不断作用,整个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地质现象得到了有效地改造,形成了眼前的沙丘、草原、区域隆升地形、小峡谷和坡面、深刻的剥蚀垂直锯齿状沉积地形,etc.。

盆地内构造活动开始重新恢复,也为煤炭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沉积岩性、沉积构造特征和地表形态特征呈现多样性,其中第三阶段的构造演化在盆地发育和矿产资源形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

它的构造演化经历了几个
重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生代晚泥盆世至二叠纪早期,盆地处于印度板块东北缘,地壳活动比
较强烈,形成了一系列的隆起和裂陷。

在这个阶段,盆地中心出现了一段断续的隆升活动,形成了鄂尔多斯地区的基底块体,也就是盆地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盆地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构造切换。

由于地壳活动
的变化,原来的隆起活动逐渐减弱,而盆地边缘地区开始出现了裂陷活动。

这个阶段的最
重要特征是形成了大规模的三叠系沉积,填充了鄂尔多斯盆地。

第三个阶段是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盆地经历了一次全面的盆地性裂陷。

盆地中部逐
渐沉陷,形成了深厚的侏罗系沉积。

盆地边缘地区也发生了隆起活动,形成了太行山和黄
土高原等地貌。

第四个阶段是早侏罗世至新生代,盆地经历了一系列的构造调整和沉积调整,同时也
受到了印度板块北进的影响。

在早期,盆地继续发生裂陷活动,形成了大规模的侏罗系和
白垩系沉积。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板块的北进作用逐渐增强,导致了盆地边缘地区的压
力变化,形成了今天的构造格局。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隆升、裂陷和后期调整等多个阶段,形成了丰富的沉
积岩层和多样的地貌景观。

盆地的构造演化也与印度板块的北进活动密切相关,是中国地
壳演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沉积演化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沉积演化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沉积演化特征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勘探程度也相应不断提高,近年来,在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很多藏有大型天然气的地段,这对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来说意义重大。

所以,鄂尔多斯盆地也慢慢成为我们科学研究重点地区,对于构造活动比较微弱的鄂尔多斯盆地来说,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沉积演化特征的研究,有利于搞清储存空间的展布规律和寻找油气丰富的地段。

一、鄂尔多斯盆地区域构造特征及古生界地质构造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的西部,横跨陕西、甘肃、宁夏、蒙古、山西五个省区,属于一个矩形构造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周围均以构造断裂和周围的构造单元相邻,东面以离石断裂带和吕凉山隆起带连接,西面主要以贺兰断褶带、六盘山弧形逆冲构造带为界限和阿拉善地块相连,南部和渭河地堑的北界断裂带相连接,北部主要以伊盟隆起和古阴山褶皱造山带相连接。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叠合盆地,现在的盆地构造面貌表明,其已经历过多期次构造运动作用。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的地质构造单元研究,主要分为鄂尔多斯克拉通和贺兰山坳拉槽。

鄂尔多斯克拉通作为华北地台的次级构造单元,与兴蒙海槽及秦祁海槽的构造活动有一定关系,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和华北地台相同,早古生代的鄂尔多斯克拉通是陆表海,周围都是古代大陆或者由岛屿环绕,经过长期的风力侵蚀,形成了具有油气勘探意义的下奥陶统顶部古风化面。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有明显的整体沉降的克拉通内凹陷性质,沉积岩延伸广阔,地层的厚度也比较稳定,沉积类型主要具有广覆型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是有长期继承性特征的古隆起区,大多数没有接受本溪组至石盒子组沉积,以冲积扇沉积为主要特征。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贺兰坳拉槽,呈南北向展布,属于长期继承性的三叉裂谷,在华北地台和阿拉善地块的中间,形成尖端向北的三角形,整体形态呈向南开口。

二、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沉积演化主要特征鄂尔多斯盆地的整个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分为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变化。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沉积构造演化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沉积构造演化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沉积构造演化特征鄂尔多斯南缘地区构造位置特殊,西接六盘山构造带,南邻北祁连一北秦岭构造带,北依鄂尔多斯盆地,东接汾河断陷系。

研究区奥陶系地层系统极为复杂,沉积相变明显。

通过研究鄂尔多斯南缘奥陶系构造沉积演化,可以为鄂尔多斯南缘奥陶系天然气藏分布及聚集规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资料,并解决鄂尔多斯南缘地区长期存在争议的部分地层年代问题。

标签:鄂尔多斯南缘奥陶系构造沉积演化前言鄂尔多斯盆地南缘西接六盘山构造带,南邻北祁连一北秦岭构造带,北依鄂尔多斯盆地,东侧为华北古板块内的吕梁山构造带、汾河断陷系和太行山构造带,跨越了渭北隆起、渭河地堑、华北板块南缘构造带等多个构造单元,广泛分布着沉积厚度大、沉积类型多样的下古生界。

鄂尔多斯南缘地区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多期构造体系的叠加联合使得研究区现今地质构造极为复杂。

特殊的构造位置、特殊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及其叠加复合,导致研究区内奥陶纪构造演化过程明显不同于鄂尔多斯本部及西缘地区。

1.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南邻秦岭造山带,西南侧则与六盘山构造带相邻,东侧为华北古板块内的吕梁山构造带、汾河断陷系和太行山构造带。

主要表现为块断构造交织的格局中发育多期次的逆冲推覆构造和较独特的沉积构造演化。

本区南部普遍发育青白口系和震旦系并出露部分寒武系地层,为研究鄂尔多斯南缘与秦岭造山带构造特征提供条件。

显生宙以来发育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环境的沉积建造,并经历了加里东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具有显著变形的不同方式不同构造特征的构造发展过程,形成现今综合的地质构造面貌。

2.鄂尔多斯南缘奥陶系地层系统研究区奥陶纪沉积期构造环境复杂,沉积类型多样。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鄂尔多斯南缘研究的各种文献资料中仍然使用的奥陶系岩石地层单位名称多达余个,足以说明研究区奥陶系的复杂性。

2.1南缘地区奥陶系地层划分研究区奥陶系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并以不同层位与上覆上古生界地层不整合接触。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陆相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华北克拉通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含煤盆地之一。

鄂尔多斯盆地形成于华北地台(华北克拉通)的北部裂谷陆缘盆地断陷过程中,是典型的陆相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主要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裂谷盆地的形成、断块构造活动的影响以及新生代岩浆活动对盆地地质构造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盆地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古生代是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受华北地台北缘裂谷盆地形成的影响。

在下古生代(奥陶纪-志留纪)时期,华北地台北缘发生了裂谷分离,形成了鄂尔多斯裂谷盆地。

当时的地质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古老的基底地层和裂谷相沉积的特点,裂谷盆地内部处于断陷状态,沉积环境主要是碎屑沉积和海相沉积。

在这一阶段内,鄂尔多斯盆地的基本构造为裂谷断裂盆地。

中生代是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受到了侏罗纪-第四纪的构造活动的影响。

在侏罗纪时期,盆地出现了多期次的碎屑岩和维兰纪系列沉积,表明盆地处于持续的沉陷阶段。

这一时期的地质构造特征表现为北部盆地的断块活动、南缘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山-坳盆布局格局,盆地内部有不同程度的隆起和断裂活动。

在这一阶段内,盆地地壳运动的影响加强,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的山-坳盆布局格局。

综合以上所述,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裂谷盆地形成、断块构造活动以及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盆地的地质构造格局。

在演化过程中,裂谷盆地形成的古老地壳稳定基底地层和裂谷相沉积,断块构造活动造成了盆地内部各地块的隆升和断裂活动,新生代岩浆活动对盆地地质构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广泛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分布以及新的断裂构造的形成。

这些地质构造特征共同构成了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构造格局。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赵振宇;郭彦如;王艳;林冬娟【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2(019)005【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华北板块西部典型的克拉通边缘叠合盆地,其发展演化除与华北板块一脉相承外,还受盆地周缘古海槽多期开、合演化的控制与影响,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复杂性.近期研究表明,盆地发展演化至今,主要经历8个阶段:①太古代—早元古代盆地结晶基底形成阶段;②中元古代早期—中期大陆裂解阶段,主要发育陆缘裂谷和陆内拗拉槽;③中元古代晚期—晚元古代早期大陆汇聚阶段,盆地抬升缺失沉积;④晚元古代中期—早古生代中奥陶世盆地边缘裂陷与陆内坳陷阶段,主要发育海相碳酸盐岩台地沉积;⑤早古生代晚奥陶世—晚古生代早石炭世盆地周缘碰撞造山阶段,盆地抬升剥蚀;⑥晚古生代晚石炭世—二叠纪末盆地周缘裂解阶段,主要发育海陆交互相沉积;⑦中生代陆内坳陷阶段,盆地边缘隆起并整体掀斜,主要发育河流相、三角洲相及湖泊相沉积;⑧新生代盆地周缘断陷阶段.其中中元古代古构造格局对盆地后期构造断裂展布、沉积演化、地质流体运移及聚集产生了重要影响.【总页数】6页(P15-20)【作者】赵振宇;郭彦如;王艳;林冬娟【作者单位】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8;中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松原13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相关文献】1.济南千佛山地区沉积地层特征地质构造演化及古地理 [J], 张增奇;陈军;付英;杨波;刘书才;杜圣贤;侯建华;刘凤臣2.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五1-2亚段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李百强;王起琮;张小莉;吴珍珍;巨银娟;纪炜;李军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岐山地区上奥陶统平凉组深水沉积特征及古地理分析 [J], 梁积伟;马晓军;刘亚兰;陶文星;赵亚;姜柳青;宇振昆4.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特征及古地理演化 [J], 郭艳琴; 王美霞; 郭彬程; 蔡志成; 惠磊; 何子琼; 马瑶; 李文厚; 李百强5.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构造—岩目古地理特征 [J], 周进高; 席胜利; 邓红婴; 于洲; 刘新社; 丁振纯; 李维岭; 唐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域地质概况(鄂尔多斯西北部奥陶系)

区域地质概况(鄂尔多斯西北部奥陶系)

图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构造区划简图1 区域地质概况1.1 研究区位置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研究区范围大致为:北至伊盟隆起、南抵吴旗、东到城川—额尔和图一线、西达盆地西界,面积约9万km 2(图1-1)。

鄂尔多斯盆地跨越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秦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该盆地属华北克拉通的西缘部分,也是其中最稳定的一个地块,四周以构造断裂与周边构造单元相接连,盆地东部以离石断裂带与吕梁山隆起带相接,南面与渭河地堑以其北界断裂相连,西缘则以桌子山、惠安堡—沙井子断裂带分别与河套弧形构造带西南翼和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东翼相接,北边与河套地堑为界,是一个矩形构造盆地,也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包括:西缘逆冲带、天环凹陷、伊陕斜坡和伊盟隆起四大构造单元。

鄂尔多斯盆地是从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中期以后,由大华北盆地逐渐收缩而成的内克拉通盆地,其形成经历了多次演化。

盆地基底先后受迁西、阜平、五台及吕梁—中条四次主要构造运动影响发生了强烈的变质作用,形成麻粒岩相、角闪岩相及绿片岩相为主的复杂变质岩系。

盆地演化过程依先后次序历经中、新元古代的大陆裂谷及坳拉槽发育阶段,早古生代的陆表海盆地、晚石炭世-中三叠世时期的克拉通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类前陆盆地以及新生代的周缘断陷盆地等形成阶段。

早奥陶世末的加里东运动,华北地块整体抬升,经历了1.4亿年的沉积间断,大部分地区缺失中奥陶世至早石炭世的沉积,但在盆地西北部地区不同程度发育中晚奥陶世的碳酸盐岩沉积,局部有碎屑岩和蒸发岩的沉积。

下奥陶统顶部马家沟组地层由于经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淋滤作用,风化壳及溶蚀孔缝发育,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的重要储层,也是目前主要的产气层。

1.2 盆地古构造特征及演化概况鄂尔多斯盆地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等五大构造旋回和多阶段的拉张—扭动及其反转作用,总体上表现为:中新元古代断裂、早古生代海相台地升降、晚古生代海陆过渡、中生代内陆平原、新生代盆地周边断陷等五个阶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储层演化与油气运聚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储层演化与油气运聚
表 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地层划分
马家沟期是奥陶纪的又一次海侵, 此时的海侵 特征是 3 个海域同时入侵, 只是由于中央古隆起和 韩城古隆起的存在, 在不同时期分别起着沟通或分 隔的作用。海侵初期马 1 期, 在晋西一带的华北海底 部有碎屑岩的沉积, 尽管很薄, 但代表了海侵初期的 沉积特征。 祁连海海域在盆地西北部的桌子山一带 有数十米的碎屑岩沉积, 南段仅是白云岩当中含有 陆屑的石英。 秦岭海域在盆地的南缘是由亮家山组 的燧石条带白云岩经风化残积的燧石角砾组成的泥 砾岩。 至奥陶纪马 2 期、马 3 期 (马 2 期是奥陶纪海 侵的第一次高潮期) , 华北海海域的沉积是以潮坪白 云岩及潮下坪灰岩为主, 而祁连海和秦岭海始终是 正常海的灰岩沉积。 中央古隆起至韩城古隆起之间 缺失马 1、马 2 和马 3 段沉积, 说明在这一时期 2 个 隆起的存在阻隔了华北海与祁连海、秦岭海的沟通, 从而形成了 2 个不同的沉积岩性区。 马 4 期是奥陶 纪海侵的第二次高潮, 3 个海域连成一片。虽然中央 古隆起至韩城隆起之间沉积较薄, 但已代表了 3 个 海域连通后的产物。马四段以上的沉积, 在华北海表 现出海退的沉积序列, 恢复了潮坪相的沉积, 一直到 早奥陶世末海水全部退出华北地区。 祁连海域和秦 岭海域仍为正常海灰岩相的沉积, 而且继续接受中 奥陶世和晚奥陶世的沉积, 只是在沉积序列上表现 为退覆式而已。 由于古隆起的存在及其不同时期海 侵、海退的作用, 使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的沉积具有
图 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厚度
1. 1 古隆起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奥陶纪初次海侵的冶里期和亮家山期, 海侵方
向由东南向西北, 沉积范围仅限于鄂尔多斯地区的 东、南缘[5~ 15 ]。 张文堂 (1962) 在盆地东部的偏关冶 里组的剖面中发现了树笔石, 孙肇才 (1974) 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概况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于鄂尔多斯地台之上,属于地台型沉积构造盆地。

鄂尔多斯地台原是华北隆台的一部分,早古生代由于地幔上拱,拉开了秦岭祁连海槽,使中国古陆解体,分裂成塔里木隆台及扬子地台。

华北隆台在中生界侏罗纪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至白垩纪山西地区隆起,随使华北地台与鄂尔多斯地台分离,形成独立的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具有太古界和早元古界变质结晶基底、其上覆以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沉积盖层。

下图为盆地基岩顶面起伏图鄂尔多斯盆地在多旋回地质历史发展中,在古老的太古宙—古元古代基底岩系之上,自中、新元古代以来在 5 个不同的地质历史阶段 ,相继发育和形成了 5 种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 ,即中、新元古代张裂型裂陷槽盆地 ,早古生代复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联合型克拉通坳陷盆地 ,晚三叠世—白垩纪扭动型大型内陆坳陷盆地及新生代扭张型周缘断陷盆地。

其中,中、新元古代的原型盆地 ,控制其生成发展的构造体制应是固结稳定古陆块及边缘受上地幔浅层热对流系控制的大规模张裂体系。

早古生代 ,原型盆地形成南北两隆(庆阳古隆起、乌兰格尔古隆起) ,东西两凹 ( 米脂凹陷、盐池凹陷) 和中部一鞍 (靖边鞍部隆起) 的古构造格局 ,这是在中、新元古代近南北向的中央构造平台及东西两侧裂陷槽的古构造基础上 ,早古生代克拉通北缘内蒙洋壳、南缘秦岭洋壳扩张-俯冲联合作用形成的东西向构造与之横跨形成的典型复合构造形式。

对于这种横跨的复合现象 ,李四光教授曾明确指出 : 只有当横跨褶皱的强度达到势均力敌的时候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显示两组褶皱相交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浅述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也是最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

其构造演化历史复杂,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构造、地貌、矿产资源和油气储量。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先寒武纪至中古生代,其间经历了地槽演化、古生代海洋盆地形成发展和中生代碰撞造山期。

第二阶段为晚古生代至新生代,其间经历了侵蚀、沉积、逆断层和聚散带的形成,以及第三系沉积和湖盆形成。

第三阶段为新生代晚期至今,其间经历了构造运动和沉降演化,盐岩、煤系、页岩气等资源的富集。

在第一阶段,鄂尔多斯盆地发生了一系列地槽演化,包括川西地塌、宋嘉断陷、江汉断裂和黄土坡隆起等。

中生代,随着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了强烈的造山作用,形成了黄土坡、太行山、华北山和松辽盆地的地壳压缩和变形。

此时,鄂尔多斯盆地处于碰撞带和逆冲带,既受到北方古老兵山地区的挤压和拗拉,同时又受到南方三江构造带的水平挤压和侧向剪切。

在第二阶段,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华北地区典型的恢复性复合逆断层,岩石圈下地层发生弯背,切割成一个个突出的山脊和坝地,形成了盆山结合的地貌。

此时,盆地处于中-侧向变形和断-山复合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了聚散带和盆山结构。

在新生代,鄂尔多斯盆地进入了盐岩时代,形成了广袤的盐湖、盐渍草滩、喀斯特地形和富含侏罗系盐岩的地层。

在第三阶段,随着构造作用的消退和风化、侵蚀、沉积作用的深入,盐岩、煤系、页岩气等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富集。

其中,盐岩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的特色油气藏层系,盐岩主要分为前寒武系沉积盐岩、下奥陶系储层岩盐和上二叠统缝合盐岩三个储层,总储量达数万亿立方米。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历经了地槽演化、海洋盆地、碰撞造山、侵蚀、逆断层、聚散带形成、盐岩和煤系富集等过程。

这一演化历史使得鄂尔多斯盆地形成了丰富的地质资源,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工业基地,也为地质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5期2009年10月现 代 地 质GE OS C I E NCEVol 123 No 15Oct 12009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域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韩品龙1,2,张月巧2,冯 乔3,高建荣2,张曼莎2,王红艳2(1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710029;2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31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10) 收稿日期:2009203212;改回日期:2009206220;责任编辑:戚开静。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209502);中国石油与天然气总公司重大专项“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2008E -07)。

作者简介:韩品龙,男,高级工程师,1966年出生,石油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研究工作。

Email:hp l8707@1631com 。

摘要:根据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及南部奥陶纪露头勘察结果,尤其是中奥陶统平凉组页岩在盆地的西部及南部普遍存在,结合地表露头及盆内钻孔资料,系统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域早古生代奥陶纪不同时期沉积环境特点,分析了各沉积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

受中央古隆起形成和祁连海向东逐渐海侵影响,马家沟组一期到五期,地形坡度较缓,鄂尔多斯盆地古地理格局由祁连海向盆地内部分别发育开阔海台地、局限海台地到蒸发台地相沉积。

马家沟组六期和平凉期以及其上的上奥陶统沉积时期,主要为开阔海台地、斜坡相和深水盆地相沉积,在台地向斜坡的转换部位发育一些生物碎屑灰岩及由珊瑚组成的生物礁滩相沉积,斜坡部位发育平凉组笔石页岩斜坡相沉积,构成了华北盆地边缘中—上奥陶统一套特殊的局部天然气勘探组合。

鄂尔多斯祁连海域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实际生产意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岩相古地理;祁连海;奥陶纪;斜坡相中图分类号:P586;P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27(2009)05-0822-06Petrofac i es Pa l aeogeography and Evoluti on of O rdov i c i a n of Q ili a n Sea Areai n O rdos Ba si nHAN Pin 2l ong 1,2,Z HANG Yue 2qiao 2,FENG Q iao 3,G AO J ian 2r ong 2,ZHANG Man 2sha 2,WANG Hong 2yan2(11D epart m ent of Geology,N orthw est U niversity,X i πan,Shaanxi 710029,China;21O rdos B ranch,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 evelop m ent,B eijing 100083,China;31College of Geosciences and Technology,Shando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 ingdao,Shandong 26651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 on results of outcr op,es pecially considering the universal existence of Pingli 2ang For mati on shale in western and s outhern O rdos Basin,combined with the outcr op and well inf or mati on,this paper syste m ically studies the sedi m entary envir on ment of Q ilian Sea of O rdos Basin in Early Paleoz oic O rdovi 2cian,and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of every sedi m entary peri od is reconstructed .Affected by the for mati on of the central paleo up 2lift and Q ilian Sea πs invading gradually t oward east,the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ic fra me 2work of O rdos Basin t otally showed that open 2sea p latfor m ,li m ited sea p latf or m and evaporating p latf or m s were successively distributed duringMajiagou age 1,Majiagou age 2and Majiagou age 3.DuringMajiagou age 4and Majiagou age 5,shall ow 2water carbonate facies,es pecially edge sl ope facies and shoal reef facies,were devel 2oped and they will be the potential reservoirs .During Majiagou age 6and Pingliang age,the maxi m um regres 2si on occurred,and open 2sea facies and deep 2sea basin facies were devel oped .The grap t olite shale of Pingliang For mati on is good s ource r ock .The study of the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of O rdovician in O rdos Basin has i m 2portant significances in both geol ogical theory and p r oducti on .Key words:O rdos Basin;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Q ilian Sea;O rdovician peri od;sl ope facies0 引 言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极为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盆地西缘和南缘奥陶系地层层序齐全,沉积巨厚,分布广泛,保存较为完整,石油地质专家普遍认为是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接替领域[1-2]。

该区奥陶系勘探目的层的天然气探井除天1井在奥陶系获得工业气流外,其他井均未获得突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区内奥陶纪岩相古地理面貌不清。

本研究从古构造背景对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出发,通过野外代表剖面及钻孔岩心的岩石、岩相组合及古生物分析,结合测井曲线等特征,阐述古构造格局和沉积相带发育特征,试图较为客观地恢复奥陶纪时期主要岩相古地理面貌,以推动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域奥陶系天然气勘探进程。

1 区域地质概况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域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加里东期中央古隆起以西和以南的地区,今构造位置包括伊陕斜坡西部、西缘逆冲带、天环坳陷和渭北隆起部分地区(图1)。

从大地构造位置上看,鄂尔多斯西缘和南缘处于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台与活动的秦岭—祁连造山带之间交接地带,其形成、演化必然与秦祁海槽的形成与演化紧密相关[3]。

在早古生代,中国古陆解体,沿祁连、秦岭、贺兰裂开形成秦、祁、贺三叉裂谷系[4]。

祁连和秦岭两支裂谷进一步发育成大洋裂谷,称之为秦祁洋槽,鄂尔多斯西缘发展成为被动大陆边缘,贺兰裂谷支夭折形成裂堑[5]。

到早古生代末期,加里东运动使得秦祁洋关闭,该带从稳定陆缘沉积转化为活动陆缘沉积。

裂谷扩张引起的均衡作用导致裂谷肩处发生翘升,在中部形成了一醒目的正向构造单元,即中央古隆起[5-7];相应在其东侧因均衡调节而伴生一边侧坳陷,即陕北坳陷。

两者相互协调,长期共存,不仅控制了华北海和祁连海在本区的海域范围和演变关系[3],而且也决定了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格局。

受中央古隆起和秦祁洋槽海域的演化影响,寒武纪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南缘主要发育平坦、稳定的碳酸盐岩陆表海沉积,断裂活动微弱,沉积厚度变化不大,晚期海退。

奥陶纪由于受到秦祁裂谷系的影响,发生快速沉降,平凉期表现为图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西缘和南缘构造位置图(据郑聪斌等[8])Fig11 The structural l ocati on of western and s outhern O rdo2 vician in O rdos Basin坳陷沉降最盛时期;早期形成的裂谷系逐渐消失,快速隆升为陆,总体上具有边缘盆地沉降的特点[9-13]。

由于盆地西缘和南缘分属不同的地层分区,为避免将不同时代的地质事件混淆,有必要对盆地奥陶系地层进行对比。

本文根据新获得的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将研究程度较低、划分对比存在较大分歧的盆地西缘奥陶系地层单元与研究程度较高、认识基本一致、划分对比较为精确的盆地东部地层单元进行了大体对比(表1),力求建立等时地层格架,以较确切地反映该地层单元某一时期的古地理配置,重塑古地理景观。

2 沉积微相特征根据岩石构造特征、岩相及测井资料分析,确定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区下古生界存在5种沉积相类型:潮坪-局限海台地、开阔海台地、浅滩、斜坡和盆地相。

211 潮坪-局限海台地潮坪沉积以盆地南缘和中央古隆起两侧较为328 第5期韩品龙等: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域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发育,一般包括潮下、潮间和潮上带3个亚相。

潮下沉积一般为厚层泥晶灰岩、砾屑灰岩或礁灰岩,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或碎片,生物扰动构造发育;潮间带沉积以间歇暴露标志为特征,如干裂、窗孔、鸟眼及纹层状构造等;潮上带主要为长期暴露地表产生的各种沉积,以纹层状粉晶白云岩、云化灰岩为主,在干燥炎热的潮上蒸发带常见膏岩、盐岩沉积(图2),干裂、扁平砾及窗孔构造等发育。

图2 Y9井马五段2869196m 处的褐色盐岩Fig 12 B r o wn salt r ock in the dep th of 2,869196m inMajiag ou age 5,well Y9局限海台地环境中,海水循环受到很大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