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第一次考试(8月)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高三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
2018年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未能定性,我们或可从概念的变化中对其发展历史窥见一斑。
“武”的本义,泛指与武力、军事或技击有关的事物。
《礼记》上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这里的“武”就是指习练射箭、驾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到了春秋早期,“武”与“文”相对应,专指军事活动。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到了春秋末年,受到诸子百家思想及伦理观念的影响,“武”被释义为“止戈为武”。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夫武,定功戢兵。
故止戈为武。
”而实际上,“止戈为武”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要想威慑敌人或制止敌人的武力,必先建立强大的军事武备基础。
“术”有道路、方法和技艺的含义。
《说文解字》载:“术,邑中道也。
”这里“术”的意思是道路。
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这里“术”的意思是方法和技艺。
“武”与“术”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南朝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其中的“武术”与军事技击相关,与“射御”“角力”等词语意思相近。
汉代以后,与武术相关的“武艺”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民国时期,武术曾一度被称之为“国术”,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以发扬中华武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与武艺有关的“打拳”“使棒”等技艺统称为“武术”,与武术相关的称谓还有“功夫”。
由“武术”一词的发展历史可知,武术的本质涵义在于技击性。
(取材于刘巧芳、牛炎涛、姚亚行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武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指习射箭、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B.与“文”相对,专指军事活动。
C.其本质是制止暴力,追求和谐。
D.“国术”“功夫”是武术的别称。
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
2018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中国陶瓷总是以优雅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陶瓷是具有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也是全世界耳熟能详的艺术语言。
今天的中国如何用这种语言继续讲好陶瓷上的中国故事,是亟待关注的时代命题。
中国陶瓷的魅力就在于以“微言”传递着“大义”。
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在陶瓷上都得到充分彰显。
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小盾看来,上古时期的陶瓷史一直是文化史的标尺。
大约一万五千年前,陶器产生,意味着人类创造了第一种非自然的物质,也意味着人类文化实现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距今七千年前,彩陶产生,这意味着人类文明有了一种新的记录手段。
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中国先人就利用彩陶图案反复叙述着同一个故事,主题是某位神人正在抛撒种子。
“这一故事的核心意义是强调生命力。
”王小盾分析道。
从时光深处走来的中国陶瓷以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信息,成为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有效载体。
中国陶瓷图案记录着民间神话传说与日常生活片段。
“明代陶瓷的人物纹饰,都采用近似于传统绘画的构图形式,在空间与虚实关系上呈现出萧疏雅逸的风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砚祖说。
他表示,中国陶瓷在表达人物故事或戏曲故事时,工匠们惯于使用“减法”,也就是抓住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
而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
中国陶瓷就是通过“以图代文”的方式,实现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新高三摸底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
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
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
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
2018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解析(word版)
绝密★启用前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
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
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
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
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
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
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
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
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
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
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
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
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卷2018 .2考生注意:1 本卷分150 分,考150 分。
2.回答題,出每小答案后,用笔把答卡上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干后,再涂其余答案号。
回答非,将答案写在答卡上。
写在本卷上无效。
考束后,将本卷和答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范国:高考范。
一、代文(35 分)(一)述文本(本共 3 小, 9 分)下边的文字,达成1~3 。
意,是所有秀的共同特点。
凡是好的文学作品,无小、散文、等,其本都是,或许,都是充意的。
完莫美的小小集——《印象》,我的种感就更为明。
我相信,美在作每一篇小小的候,必定是作一首首在写的;否,是以这样意盎然的。
种意,最直接的感是来自他的言。
莫美小小的言,以朴、真生、自然流,不雕、不造作、不晦,娓娓道来,在舒散淡的表达中,使作品体出一种化的特点,呈出一种特的境界,展現出一种自然天成之美。
如《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中的“斜阳西沉,霞天”“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牛,一个人,似乎未,其在” “ 耙泥″“抽了老黄牛一鞭”等句频频出,好像《》的“一三唱”,神韵实足。
有的自己就是一首,如《温海垂》中温海迷人风景的描绘:“湖周青山,丛林茂盛,空气清爽,一不染。
湖水自然澄澈,色多,春湛,夏碧,秋斑,冬翠⋯⋯”就是一首山川。
种意,骨子里来自于作者史、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虑。
中国作原副主席:“莫美先生不以亦步亦趋、芸芸众生眼中的‘美’ 美准,种‘莫美’的文学价追求,得称道。
”像典名篇《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就含着作者“三” 、人的自我和醒等主的追和哲学思索,不只深刻,并且示出“多多解的篇气象”。
像《温海垂》《老客》等,在看似散淡的表达中,寄寓政治、社会、人生等的深度思虑和表达。
比那种着重情起伏波折的写法更功力。
莫美善于在小小中奇妙运用象征种极易生意的手法,如《路》《子》等,完好能够当成充象征意味和真理思虑的散文来。
种意,受益于人物的生塑造。
一些小小作者,受小小文体限制,常常着重故事的出奇出新,表达的千回百,而忽视人物的塑造。
江苏苏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期初调研试卷带答案
江苏苏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期初调研试卷(带答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高三语文2017.9注意: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与▲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淡雅,才能耐看。
但写文章,却要▲,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变化莫测。
A.情投意合清澈跌宕起伏B.志趣相投清新跌宕起伏C.情投意合清新此起彼伏D.志趣相投清澈此起彼伏2.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比喻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夸张C.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赵壹《刺世疾邪赋》)—夸张D.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班婕妤《怨歌行》)——比喻3.下列各项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谷雨惊蛰白露大雪小雪B.上元清明寒食七夕重阳C.鸡鸣平旦日出日中黄昏D.志学弱冠而立花甲不惑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王羲之不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
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兰亭序》。
,,,,,。
①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放大了②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③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哪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④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⑤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A.③⑥①④②⑤B.③⑤②⑥①④C.①②⑥③⑤④D.①⑥③②④⑤5.对下面一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永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按规定贴好条形码。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
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
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
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
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
2018届高三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三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木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诸子可视为一次“人文的宗教觉醒”,这次觉醒之所以被认为更具系统性,就在于它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大觉醒。
首先,它不仅是发现、承认与确信有一个绝对者,而且自觉地以更多的环节、事件来叙述、展示绝对者,甚至以更多的概念与分析来指示绝对者。
在近代学者的研究中,通常会罗列出“天”或“道”的多种含义,比如根据儒道法墨文献中有关“天”的论述而把天分解为神圣的主宰之天、义理(伦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并以此论说人文觉醒的去神化乃至无神化。
而实际上,在先秦的这些人文论说中,天的多重含义恰恰是被用来申述天的绝对性的不同环节:不管是义理之天,还是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甚至所谓物质之天,都可被归到作为神圣绝对者的“上天”之下,绝对之天据此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因此,在这里的天并不因被分解、分层而失去了绝对性与统一性,倒是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
其次,在重新确认与确信绝对者之为万事万物与一切美善之源头,因而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的同时,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在诸如“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真人”能无待而任“自然”等这类论说里,都隐含着从人与绝对者的相互性关系角度来理解绝对者,理解人本身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人本身的绝对性存在的哲理。
在这个意义上,这次人文觉醒既是对绝对者的觉悟,也是对人自身的觉悟。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次人文觉醒之所以为人文觉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示下通过自觉到绝对者而发现、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第三,发现并申述了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因此,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只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神圣的生活。
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群体(国家),生活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各种自然欲望,更不是只按自然欲望行事而为所欲为,而是首先要遵循与担当一些来自上天启示给我们的原则,比如通过圣人作则而垂示给我们的规范,或者通过上智者之先觉而显明给我们的仁爱法则。
江苏常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江苏常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____________的土地。
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____________,随时随地地想到它。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________地惦念它。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A.朝思暮想触景生情身不由己B.魂牵梦萦触景生情情不自禁C.朝思暮想感同身受情不自禁D.魂牵梦萦感同身受身不由己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百年校庆活动中各届校友的捐赠近800万元,募得的款项将全部用于家庭贫困学生的助学基金和奖励学业成绩优秀学生的费用。
B.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节日休闲需求,给越来越忙碌的生活增加公共的间歇符号,让人在集体氛围的熏陶中实现个体的放松。
C.中国文化史上,正襟危坐的书多,像《世说新语》这样好玩的书屈指可数,刘义庆寥寥数语,就把魏晋文人的形态活脱脱展现了出来。
D.赛前,几乎没有人怀疑浙港联队不会丢掉这块金牌,就像记者所说,孙杨、徐嘉余、李朱濠,把队员的名单一列,就能把对手吓一跳。
3.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
B.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C.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肤浅和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才能逐步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D.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________因为,即便有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精品)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平罗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三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
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
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
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
)更没有独立的地位。
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
《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的政治学,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开始意识到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广东省深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2018.3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
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
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
2018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学科测试2018.3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8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概念自19世纪末提出之后,就成为东西方交通的代名词。
许多研究者认为,陆上中西交通可能很早就存在,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欧亚大陆东西方之间在农作物和家畜方面就已经有了交流。
东方的粟通过今天的新疆等地传入西方,而驯马、小麦等从西方传入中国,重要的传播路线就是后来所称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出于消弭..匈奴军事威胁、谋求和平发展的目的,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是沟通长安和罗马,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
自开通西域后,汉朝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等行政管理机构,护卫中华帝国与域外的交往。
唐代有以安西大都护为核心的“安西四镇”等军政建置,还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
这些措施对于保护中西陆路交通、保障经济利益、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上长期的商贸往来、频繁的出使求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们接触到异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服饰、艺术等,“胡帽”“胡乐”“胡旋舞”等曾在长安盛极一时。
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沿途各国的人口增长,以及商业、医药、手工业及畜牧业的繁荣发展。
中华古老的文明、繁盛的都市、广阔的疆域,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前来朝觐、学习。
当时的长安已成为照亮西方的国际性大都市。
中华文明得到广远的传播,故而有学者称这条丝绸之路为文化“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在此之后,西北陆路长期受阻。
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退入嘉峪关自保,丝绸之路至此彻底衰落。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江淮十校”2018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2017.8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而的文宁,完成1~3题。
不可无“我” 钱各融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
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套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
“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
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
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
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人物来,要反映客观现实,又不是无所为的,不是为写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它是有目的的,它是为感染人、打动人而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
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
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
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
所以,在创作活动巾,决不可无“我”。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种创作的辩证法。
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
演员演岳飞就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
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该完全丢掉自己。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 语文试题
怀仁一中高三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连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文本一: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一种容易变异的甲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梅雨季节最活跃。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个亚型。
在四个亚型中甲型流感最为复杂,传播性强、传播速度快、播散面积大。
几乎每次流感爆发都是因为甲流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其次是隐性感柒者。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很容易随着空气的流通散播开来。
甲流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传播速度极快,几乎每年都会爆发流行。
在人体中,流感病毒直接侵袭的是呼吸系统,当它逐渐渗透进肺的深部时,便越来越危险。
它会间接影响身体的许多部位,甚至连轻度感染都能引起肌肉和关节疼痛、剧烈头痛,甚至会引起更多严重的并发症。
流感致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重度肺炎导致的缺氧,二是流感病毒直接侵犯呼吸道,引起全身多脏器衰竭。
流感并不是感冒,它们是由完全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疾病。
简单来说,相比感冒,流感有很明显的季节性,症状更重一些,重症患者更多。
从全球范围来看,季节性流感大多轻症,重症比例不到10%;而重症流感中,平均病死率不超过20%。
据最新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版)》,对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当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
方案明确了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流感并发症等,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悲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高考模拟】四川省自贡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自贡市普高2018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关于文化多样性,中国古代先贤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据史料记载,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西周末期的史伯,他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今天,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选择。
早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上古时期,如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就不是一个模式,而是形成多个文化体系。
此后,不同文化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前行,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英国学者罗素认为,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学习东罗马帝国。
欧洲文化是这样,东亚也是如此: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学习借鉴中国;明治维新之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世界。
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国佛教影响东亚、东南亚一大片区域。
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一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互鉴时,只要坚持科学方法,保持自己文化的特性,就能不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鲁迅认为,中国文化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总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总是“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
这种变化发展的文化,其民族性更鲜明突出,更符合民族发展的需要。
这种文化民族性变化发展的状况体现在文化的各种形态上。
以中国绘画为例,“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
中国国画在印度绘画的影响下,内容与形式发生较大变化。
在长期发展进程中,中国国画还受到其他民族和国家绘画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受西方油画的影响要比受印度绘画的影响更大。
但是,中国国画的民族特色并未因此荡然无存,而是在交流互鉴中更好保持了自身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再看文学,鲁迅的《狂人日记》,名字来自俄罗斯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但内容是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
2018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积累运用1. 按要求填空(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2)夕阳下,__________________,两三行未曾着岸。
((_______)《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所有的苦,以后都会笑着说出来”这句“心灵鸡汤”作了生动的诠释。
【答案】(1).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2). 酒旆闲(3). 马致远(4). 何当共剪西窗烛(5). 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两者都有。
对于语境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鳝”“旆”“致”“剪”。
2. 下列文句所描写的景色,依一年时序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甲.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丙.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丁.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A. 甲乙两丁B. 甲丙乙丁C. 丙甲乙丁D. 丙丁乙甲【答案】B3. 习总书记《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文引用“大鹏之动,非—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下列文句与其意不符的一项是A.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B.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C.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D.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文句与其意不符的一项”,“其”指的是习总书记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文引用的“大鹏之动,非—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首先要理解习总书记的引文,“大鹏之动,非—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可见这句话强调的是团结的力量、众人的力量、群众的力量。
盐城市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盐城市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付梓.(zǐ)悫.直(qiào)巷.道(hàng)纨绔.(kù)B.守拙.(zhuó)忖.度(cǔn )龟.裂(jūn )恫.吓(dòng)C.龃.龉(jǔ)神祇.(qí)对峙.(zhì)攻讦.( jié)D.攥.握(zhuàn)炽.热(chì)嫉.恨(jí)蕴藉.(jiè)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按步就班不可思议姹紫嫣红黯然失色B. 雷霆万钧出类拔萃融汇贯通相形见绌C. 四季常青心无旁鹜理屈辞穷鬼鬼祟祟D.病入膏肓察言观色迷离惝恍疾言厉色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A. 礼尚.往来(崇尚)沸反盈.天(充满)功败垂.成(已经)B. 明日黄花..(菊花)不欺.暗室(昧心)天真无邪.(不正当)C. 长治.久安(太平)沉沦之渐.(沾染)厥.功甚伟(其、他的)D. 举一反.三(类推)不即.不离(接近)尤不可觏.(遇见)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是诗人,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外国的诗人,何尝不然A. 特别而那么而也B. 尤其就那么但也C. 特别而所以而又D. 尤其都所以但又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B.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高度的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
C.作为名人,频繁亮相在聚光灯下的生活让素来沉浸在自己文字中的莫言颇为痛苦,不堪其忧,想重回到书桌写好作品。
黑龙江省五常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语文试卷(附答案)
黑龙江省五常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强化训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觉得,中国文化似乎有一个特征,是主体和客体往往会合而为一,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很像“行为艺术”。
它体现在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上,当我们看见天坛、地坛,还有那些巨大的青铜器时,也许我们就不难想象,古代那些祭祀的仪式该是多么的宏伟壮观。
孔子周游列国,在一个交通特别不发达、人对于距离相当敬畏的年代,一个人坐着马车上路,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地宣传他的理论,这不也正像行为艺术吗?《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豫让曾臣事智伯,智伯死后他决意为其报仇,第一次刺杀赵襄子未果,被赵放了,豫让将自己毁容弄哑,企图再次刺杀。
朋友问:你要报仇,何苦用这种方法,尽可以假装臣服于赵乘机行刺。
豫让答:我不能为人臣怀二心。
第二次要刺杀赵时被抓住,赵问:你曾是范氏、中行氏的人,他们都被智伯杀死,你为什么只是忠于智伯?豫让答:他们是以奴仆待我,而智伯却是以国士待我,是有知遇之恩,我亦要以国士的品级回报。
豫让“请赵之衣而击之”后伏剑自杀。
豫让的忠诚有着人性、尊严、情感的美学内容,他的复仇也像是一个艺术仪式,只是这种艺术行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不可能客观地保存下来。
许多民间的习俗也是艺术化的。
我曾目睹过一场葬礼。
村子中最壮的十六个男子,先是喝酒,然后大喝一声“起杠”,拾起厚重无比的棺材出发了。
在后面跟随的,第一批是家中的男眷,他们用三寸的棍子拄地,弓着腰,发出低沉的呜咽的声音;接下来一批是家中的女眷,她们身披重孝以高音的啼泣诉说着。
艺术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
多年以来,这个场景在我的记忆中不断地翻新,让我联想起礼乐中的“乐”。
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也见到了相似的葬礼。
这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同样依附于时间之上,随波逐流。
中国的诗词仿佛对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也许人们用“水”这个字眼的时候,正是在想象那些附在“水”上一去不返的东西,中国人似乎从来不在乎把一一些东西留下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载在时间上,总在流逝,一旦欣赏之后享受之后,就只能撒手放开,随它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一中2018级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
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
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
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
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谢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
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
张九龄的《感遇》可以说全诗都是用象征性语言暗示更深远的意境或情意。
又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全诗写的是实情实景,然而这些富有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语言却指向个没有说出的物我两忘的境界,让读者能心领神会,恍若身历其境。
中国古典诗中有不少描写景物注重形似的好诗,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却更加崇尚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的诗,崇尚有神韵的诗,而不是崇尚单纯形似的诗。
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中有画,而又在画的背后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
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但仅仅这样来看待这首诗,则显然未能真正领略其诗意。
这几句诗在描写“人境”的现实田园景物时,却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摘编自张世英《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勰所说的“情在词外曰‘隐’”其实是指诗的语言具有暗示性,字里行间隐含着言外之意,需要读者在阅读时思考、感悟。
B.评判一首古典诗歌艺术水平的高下,不仅要看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看已经说出的言辞对其隐含着的意思是否有所启发。
C.在日常口语表达和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时可以长篇大论,反复铺陈,而诗的语言则讲究“言约旨远”,用词越少,其隐含的意旨就越深远。
D.“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两句可以理解为“李白的诗像庾信的诗一样清新,像庚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正好体现了诗的语言“言约”的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诗的语言具有象征性和暗喻性,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作品常常袋里描写具体场面或景物的语言进行象征和暗喻,从而营造深远的意境。
B.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借暮云春树表达对好友的思念,张九龄的《感遇》以丹橘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它们都是用全诗进行整体象征。
C.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那些画意与深远的境界相结合、富有神韵的作品应该受到推崇,而一些描写景物时单纯注意形似的作品则相对逊色。
D.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里的“画”不仅指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更重要的是“画”的背后还隐蔽着一种悠然、空寂的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语言的诗性有多种表现,即使有些日常普通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读者和听众也能从中感情到未直接表达出的潜在内容。
B.诗的语言往往在已经直接表达出的内容中,还隐含着很多未说出的内容,这一点是诗的语言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重要区别。
C.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都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但象征性和隐喻性语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却很常见,成为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
D.陶渊明的《饮酒》通过组合意象来表达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因此,“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眼前的景象进行反复铺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救命恩人江岸正是下班高峰。
侯一凡挺起胸膛,绷紧双腿,笔直地站在工厂门口。
他目送着下班的人群潮水一般陆续涌出工厂大门,后来,只有零星的工人一个个往外走的时候,他才稍微放松下来。
虽说只是一名工厂的保安,但是,侯一凡毕竟刚从武警部队退役半年,他站岗的姿势还是完全保留了真正的军人风范。
他晃晃微微发酸的脖子,扭动了一下腰肢,准备回值班室的时候,突然想起,怎么没看见吕晓红大姐走出来呢?侯一凡楞了一下,勾头往厂区方向看去。
他拥有一双视力在2.0以上的眼睛,一眼看去,能看得很远。
他发现,正在往外走的工人,包括厂区纵深处三三两两的人影,都不是吕晓红。
吕晓红平时上下班都很准时,今天怎么了?侯一凡决定在门口再站一会儿,等等吕晓红。
侯一凡在这个肉联厂虽然已经工作了半年时间,但是,认识的工人并不多,多数人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进出工厂,在他值班的时候,才在他面前晃一下。
他一个从山区农村黄泥湾出来到城市打工的小保安,没有几个工人主动跟他搭讪,并告知他自己的名字。
吕晓红这个名字也是他听别人喊的,可能听的次数稍微多了一些,他便牢牢记住了。
大概等了十多分钟,厂里没有一个人往厂门口走了,当然,吕晓红依然没有出来。
侯一凡感觉有些不对劲,到底哪里不对劲,他一下子也想不起来。
他只好给保卫科长打电话。
科长,你认识吕晓红吗?她是哪个车间的?我不太清楚,怎么啦?我没看见她下班出来,有些不放心。
下班的时候,工人一窝蜂地出来,你一个个都看清楚了?你点名了?你怎么知道她没有出来?吕晓红和别人不一样,我知道的。
你别管闲事了,你又不是人事部的,考勤不归你管。
看好你的门吧。
科长没好气地挂了电话。
科长说到人事部,提醒了侯一凡。
他查了一下人事部的电话,把电话打了过去。
请帮忙查一下,吕晓红是哪个车间的?冷冻车间。
还没有等侯一凡再说点什么,人事部那个人已经火急火燎地挂了电话。
他把电话打到冷冻车间,可是,没有人接电话。
他只好硬着头皮把电话打到厂办公室。
冷冻车间的吕晓红,到现在没有出来。
怎么了?我怀疑她会不会被关在冷库里了。
不会吧?厂办公室的那个人漫不经心地挂了电话。
该打的电话都打了,侯一凡没辙了。
他在值班室坐了两分钟,椅子上好象放着一盆火,烧得他坐不住。
终于,他站了起来,咬咬牙,拨通了厂长的电话。
厂长您好。
我是保卫科小侯,向您报告一件事。
哦?说吧。
冷冻车间的吕晓红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我怀疑她被关进了冷库里。
请您赶紧派人到冷库去看看吧。
有这样的事?我马上让冷冻车间主任去看看。
放下了电话,侯一凡惴惴不安地站在值班室门口,眼睛盯着大街。
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冷冻车间赵主任骑着摩托车,箭一般射过来。
到了厂门口,他猛地刹车,停了下来。
赵主任指着侯一凡的鼻子,喝道,就是你打电话给厂长,说冷库里面有人?是我。
侯一凡挺了挺身子。
老子喝个酒都喝不安生。
如果我去看了,冷库里没有人,出来我揭了你的皮……说着,赵主任一加油门,摩托车嘶吼着冲进了大门。
后面的事情就不必细说了。
医院救护车开进厂区的时候,几滴泪水猛地涌出了侯一凡的眼眶,挂在了他的睫毛上。
吕晓红出院以后,买了一大兜水果,到厂门卫值班室感谢侯一凡。
她紧紧握住侯一凡的手,说,大兄弟,如果不是你救了我,大姐就冻成死猪了。
大姐,其实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
为什么这样说?侯一凡说,每天你上班,总是问候一声:你好;每天你下班,总是说一声:再见。
我那天没有听到你说再见,所以知道你没有出来。
否则,全厂五六百个工人,我怎么可能单单记得你呢?(选自《洛神》2018年第6期)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写侯一凡值班站岗的情景,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严肃认真,而又拘谨刻板的工厂保安形象,这种形象与下文他救人的执着是一脉相承的。
B.侯一凡在目送下班的人群陆续涌出工厂大门,准备回值班室的时候,想起没看见吕晓红走出来,然后觉得不大对劲,这说明他是一个细心留意的人。
C.多数职工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进出工厂,门卫侯一凡值班的时候只见他们一晃而过,这导致他不认识大多数中,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单薄。
D.小说明写侯一凡疑心吕晓红留在冷库里,求人救出她,暗写吕晓红被关在冷库里,被救出,两条线索在救护车进厂时交会,这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
5. 小说详细地叙述侯一凡打电话救人的过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6. “其实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这句话,对理解小说情节、主人公和主旨都很重要,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12分)材料一2018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内进行了为期30天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13时1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开启了重返地面的“回家”之旅。
材料二随着神舟十一号在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LM-313雷达(代号“回收一号”)的回收跟踪测量任务也宣告结束。
“回收一号”雷达用于飞船返回段测量,从载人飞船突破大气层奔向地面的那刻起,“回收一号”就密切“注视”着它,搜索返回路径,捕捉目标,告诉地面等待的人们,神舟十一号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