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da1a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7.png)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 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 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 学会珍爱自我生命, 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3.知识目标理解对生命的敬畏, 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二、教学重难点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结合社会热点观察与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 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同时深入理解生命至上不仅指珍爱自己的生命, 还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 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 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 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这一目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最伟大的逆行”思考: 你认为在此次救援中付出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引用热点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引出主题。
【板书】生命至上、休戚与共过渡: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我们万众一心, 为挽救生命而努力, 为守护生命而拼搏, 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板书】1.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学生活动: “徐玉玉事件引发的思考”思考: 徐玉玉这么做值不值得?徐玉玉这么做带来了什么后果?如果徐玉玉可以重来, 她还可以有什么样的选择?后果又是什么?面对类似徐玉玉事件的当事人你准备说什么?【设计意图】引用“社会热点事件”, 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 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
【板书】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学生活动: 寻找身边“最美的人”过渡: “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交警”“最美妈妈”……一系列“最美”的事件或人物后面, 折射出的是人性的伟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bbd4e9869dc5022aaea006a.png)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3.知识目标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二、教学重难点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结合社会热点观察与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同时深入理解生命至上不仅指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这一目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最伟大的逆行”思考:你认为在此次救援中付出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引用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出主题。
【板书】生命至上、休戚与共过渡: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我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板书】1.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学生活动:“徐玉玉事件引发的思考”思考:徐玉玉这么做值不值得?徐玉玉这么做带来了什么后果?如果徐玉玉可以重来,她还可以有什么样的选择?后果又是什么?面对类似徐玉玉事件的当事人你准备说什么?【设计意图】引用“社会热点事件”,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板书】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学生活动:寻找身边“最美的人”过渡:“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交警”“最美妈妈”……一系列“最美”的事件或人物后面,折射出的是人性的伟大。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cfbe95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0.png)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的不可逆性,学会尊重和珍爱生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尊重他人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的不可逆性,学会尊重和珍爱生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的生命。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以供讨论和分析。
2. 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3. 提前安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了解课程的相关背景和知识点。
4. 制作PPT课件,组织教室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程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生命话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讲解1. 介绍敬畏生命的观点和重要性通过讲解敬畏生命的观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和珍爱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2. 讨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重要,以及生命的多样性和奇特性。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历和故事等方式进行。
3. 分析生命的脆弱和短暂通过分析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性,以及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和困难。
4. 探讨如何尊重生命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尊重生命,包括如何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恪守法律法规等。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
5. 总结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在讲解完敬畏生命的相关知识后,进行总结,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
三、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环保活动等,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敬畏生命》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敬畏生命》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e9e57fe03d8ce2f01662316.png)
教学策略选 择与设计
新课改模式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出示清明祭祖、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的
图片,说说图片上的人民为什么这么做?(人民通过各 种纪念活动表达了对人生命的敬畏)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 93-98 页,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怎样敬畏生命? 3、怎么理解生命的休戚与共? (3 分钟后抽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知识点掌握较 好的便直接背诵,有争议时组内合作解决,以达到互帮 互助学习的效果,在抽查了解掌握情况,直到找对了背 诵为止) 三、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基于本课知识点已明确,为了使学生们在背诵的 基础上能熟练的运用知识点和深入理解难点,采用先背 后运用的方法,接下来便给出相关案例,合作探究并展 示成果) 1、图片展示,知识运用。 在会背诵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学生运用《为 什么要敬畏生命》来进行相关分析。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 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生命是脆弱的、艰难 的;当人们万重一心,为了挽救生命而努力,为了守护
共同生活。
②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的生命。
③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就走向了
道德的生活。
(再次背诵,组长抽查 2 人背诵)
在这堂课上,学生参与了知识点的生成过程,对生
成的只是点立刻背诵记忆,不占用学生课下的时间。对
课例研究综 课堂上的重难点知识也达到堂堂清的效果,重点知识会
述
生命而拼搏,为了悼念生命而哀默,我们又会体会生命 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当我们 为了生命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的时候,是值得的,因为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总结出)为什么要敬畏生命:①生命是脆弱的、 艰难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0472097783e0912a3162a64.png)
审视何理解生命,践行对生命的敬畏,关爱他人的生命,
对生命的意义何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学重点是生命
至上。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
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 教学目标
会善待身边的人。
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
到提升道德修养的目的。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特色。
生命初问:坚强还是脆弱?心灵追问(叩问、再问):
让还是不让?扶还是不扶?救还是不救?(生活考场,
反思自身,情感渗透。)生命感悟:是命令还是内心的
教学过程 选择?(指点实践,道德升华。)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导入:使用你的经验,学生观看图片(清明祭祖、纪念
烈士),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敬畏生命。
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通过学习,不但了
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 课例研究综
生命是神圣崇高的。引导学生理解到,我们的生命与他 述
人的同等重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要关怀他人,坚
守善待生命的底线,逐渐走向道德生活。我们在教学中
必须运用活生生的案例,这样对学生蔡能产生共鸣,产 生震撼,蔡会敬畏生命。
障碍。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讲授
法、讨论探究法、情景体验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验情景 教学策略选
பைடு நூலகம்等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 择与设计
整个思维过程,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真正理解敬畏生命
的内涵,在愉快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提升自己的理解,达
《敬畏生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敬畏生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695b1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2.png)
《敬畏生命》教学分析在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生命的可贵性也愈发凸显。
因此,教育界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水平也逐渐提升,而《敬畏生命》这一教材便是为了宏扬生命教育理念而编写的。
本文将对《敬畏生命》这一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期为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教材特点《敬畏生命》这一教材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强调生命的尊严和可贵性。
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案例和图片,教材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奇迹和生命的伟大,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内容《敬畏生命》这一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等方面。
其中,教材通过介绍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奇奥和奇迹;通过讲述生命的本质,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通过探讨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目标和价值。
此外,教材还涉及到生命伦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进修《敬畏生命》这一教材。
起首,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入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让他们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增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最后,可以结合实地考察或亲身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奇迹和伟大,从而深化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综上所述,《敬畏生命》这一教材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思辨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迪。
初中道德与法治_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d652f1aa8956bec0975e3f0.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教学设计第2课时敬畏生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生命,主动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生命至上。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生命。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设备课型:新授课教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问题】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猜一猜: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多媒体出示图片:守交通规,创文明城。
学生讨论:我们同学们应该怎样去做?从自身做起,从交通做起,敬畏生命。
师:生命无上,我们要生命有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二、开展活动、讲授新课【活动一:情境分析】观看视频: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问题:1.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哪些?2、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3、答案提示:事故如猛虎!我认为生命不只属于自己,也属于家人。
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在提醒大家,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认真遵守法律法规。
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社会,对家属的责任。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4、请学生列举类似的情境。
【活动二:事故案例列举】1、学生自己读一读。
2、结合案例分析思考:(1)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2)你认为怎样做可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3、答案提示:(1)在旧中国,不少人迫于生计的压力,无暇顾及他人的生命。
(2)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活动三:来自交警的数据统计】1、道路交通死亡统计数字。
2、每年中小学生死于车祸的数据统计。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3、答案提示: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4a415f5e009581b6ad9eb06.png)
第2课时敬畏生命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生命至上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汶川地震救援图片2.想一想: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不惜代价抢救生命?3.观看视频《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实》,感悟生命至上。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至上1.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材料一还记得1998年洪灾中抱树获救的小江珊吗?1998年盛夏,长江发生百年一遇大洪水。
8月1日晚,咸宁市嘉鱼县簰洲湾江段发生溃堤险情,年仅7岁的小江珊被洪水冲到一棵大树上。
9小时后,一艘冲锋舟靠了过去,一名武警战士伸出大手,想要将小女孩抱上冲锋舟,但因为小女孩在树上抱了很久,身体僵硬,已经与树抱死,战士第一次抓她时,只是把小女孩的裤子抓下来,冲锋舟第二次掠过时,战士再用双手使劲才把小女孩拉下树来。
九八抗洪中的这一震撼感人镜头,早已在亿万人脑海中定格。
(1)小江珊为什么能坚持9个小时,等待救援人员?材料二汶川地震十年猪坚强依然坚强:洗香波吃细粮它姓“猪”名“坚强”,是全国最著名的明星猪。
十年前的5·12汶川地震,它被掩埋地下36天却奇迹存活,从此开启了它传奇般的“猪生”。
十年过去,很多人已经将它淡忘,甚至怀疑它已经离世,但这头相当于人类88岁的耄耋老猪依然坚强的活着。
(1)想一想“猪坚强”是猪,为什么能被掩埋地下36天却奇迹存活?教师总结: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教材P94)设计意图:引用上个世纪30年代陶行知对中国当时社会现状的困惑和由此发出振聋发聩的警言为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对生命的敬畏感,首体现在要珍视生命,深化学生对生命至上的思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8.2《 敬畏生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8.2《 敬畏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c38fa31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3.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8.2《敬畏生命》一. 教材分析《敬畏生命》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情感态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生命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爱护他人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但受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生命的认识存在误区,如对生命的轻视、自我中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和爱护他人生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情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和爱护他人生命。
2.难点: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情感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和脆弱,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享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和神奇。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是什么?生命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如关爱弱势群体、志愿者服务、助人为乐等。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案例中的人物为什么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敬仰?他们是如何敬畏生命的?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道德与法治_【课堂实录】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课堂实录】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2c3e81cb8f67c1cfbd6b818.png)
8.2 敬畏生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敬畏生命的原因,知道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敬畏生命也要关怀他人的生命。
知道如何敬畏生命。
过程与方法: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情怀。
【教学重点】:敬畏生命的原因、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点】: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教学策略】:展示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的行为,导入课题,加深对生命的理解。
通过播放汶川地震的相关图片与视频,以及“全力营救泰国12名失联少年”的新闻图片,逐步将生命这一抽象化的名词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敬畏生命的原因。
学生通过对“川航20分钟紧急备降”的视频学习,体会到珍爱他人生命的原因及重要性。
通过对社会热点话题“路遇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课堂讨论,联系实际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敬畏生命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增强了敬畏生命的实践性与真实性,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数据加工的学习任务。
【教学环境】:录播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阅读。
问题:每年四月初有一个传统节日,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对,清明节。
清明节我们都要做什么呢?祭祀祖先。
出示清明节相关图片,学生观看。
(设计意图:结合身边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敬畏生命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就在我们的周围。
)请大家说一说,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要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我们应该敬畏生命。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课第二节《敬畏生命》。
二、新授课环节一:敬畏生命的原因展示汶川地震图片,学生观看。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与文字,让学生直观了解生命的脆弱。
)问题:看了这些图片,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感悟?总结: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那生命仅仅如此吗?观看救援视频,学生说对生命的感悟。
问题:看完之后,现在你对生命的感悟又是什么呢?总结: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9639806af45b307e8719736.png)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由于初中生心理发展还处在一个半幼稚和半成熟的时期,受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
本框内容分为两目——生命至上,休戚与共。
通过《生命至上》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敬畏生命的情怀,懂得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通过《休戚与共》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生命的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由于敬畏这一词的抽象化,很多学生体会不到或者不理解敬畏生命的含义。
因此,在导入过程中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
在素材的选择上,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汶川大地震,九寨沟地震,马航失联事件等等,许多素材应接不暇,但由于时间发生比较久,在时效性上没有优势。
最后选择了《12.13国家公祭日》作为导入,一是因为时间离得比较近,一是因为在2017.12.13这一天,我们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分钟的默哀活动,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让学生可以切身的体会——默哀是为了悼念逝去的生命,而悼念也是一种敬畏生命的表现。
这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本课亮点之二体现在《跨越时空的对话》,运用在国家公祭日中出现的一幅漫画: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相遇,我一定会告诉你,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在其中穿插马航失联事件,中国近些年的大灾难,战狼2和中国撤侨史,让学生体会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通过时空对话,凸显1937与2017中国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我们国家遵循生命至上的原则,尽全力去拯救每一个生命。
天津爆炸事件中最帅的逆行者——消防员,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初中语文_《敬畏生命》 王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敬畏生命》 王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2f7832126fff705cd170ac0.png)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①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②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①准备与自然、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②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激情导入多媒体展示三组图片:1、认识自然课件展示:自然风光旖旎的图画,如:青草如茵,树木成林,海滩似玉,白沙如带,绿洲如茵,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2、认识人类课件展示:人类史上取得的骄傲成绩,如:四大发明,人类登月,神州六号发射场景……3、认识人类与自然课件展示: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动物暴减,非典,禽流感……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人类一直享受着她的恩惠,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
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无一不是它对人类的馈赠。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
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大自然也以她自己的方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沙尘暴、泥石流、海啸、飓风……让人类面时时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春友老师的文章《敬畏自然》,一同去寻找答案。
(板书:敬畏自然)二、整体感知,探究课文(一)、解题,展示作家作品。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二)、预习检测(多媒体分步展示生字、词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_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eb68b3151e79b896902266d.png)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命至上,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情怀,自觉珍爱他人生命;2、能力:学会处理生命问题,在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生命的美好。
3、知识:懂得为什么要敬畏生命,知道怎样敬畏生命,自觉珍爱他人生命。
【重点难点】重点:生命至上难点:休戚与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校园新闻播报--校园消防演练学生思考:是否有必要。
二、教授新课(一)合作探究:生命至上活动1:讨论多媒体展示学生上学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图片学生思考:这些行为有哪些危害。
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影响生命安全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生命脆弱(板书)活动2: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医护人员、武警军官等救死扶伤的图片学生自主思考:结合图片以及背景音乐得到的信息。
教师总结:生命可贵(板书)活动3:情景讨论多媒体展示尼克·胡哲的视频(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学生感悟,自主回答教师总结:珍惜生命(板书)教师展示《表妹的家书》,教师声情并茂朗读,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珍惜。
学生小组讨论,从中得到对生命新的启迪。
教师总结:珍惜自己生命(二)合作学习:休戚与共活动4:情景辩论正方观点:看见老人摔倒了,必须扶起来反方观点:不是我碰倒的,凭什么我扶教师小结:作为青少年,要在道德、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见义智为,不忘善待他人生命。
活动5:我要践行在下列具体情景中,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并说明理由(1)公交车上,看见老人上车,我会......(2)放学路上,看见公交车里冒出浓烟,大声惨叫,我会.....(3)体育课上,看见同学摔断了腿,不能站起来,我会......(4)外出游玩,发现他人落水,我会......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珍爱他人生命(板书)三、知行合一为生命画一片绿叶,共筑生命之树。
1.写下敬畏生命的誓言2.写下敬畏生命的具体做法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生命至上,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懂得了敬畏生命,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健康。
8.2 敬畏生命 教案及反思
![8.2 敬畏生命 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8abb569d1f34693dbef3e0d.png)
第2课时敬畏生命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使命感。
二、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三、知识目标1.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
2.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的休戚与共;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重点:体会生命的休戚与共,探讨在休戚与共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难点:体会生命的休戚与共,探讨在休戚与共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理解敬畏生命的道德伦理观。
【导入新课】材料导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英雄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思考:为什么要深切缅怀、祭奠抗击新冠肺炎牺牲的英雄和逝世同胞?教师:生命至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一、生命至上1.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活动一:阅读教材P94上面“探究与分享”。
老师:这场地震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
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提示: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带来巨大伤害。
归纳: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艰难。
但是当我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时,我们又能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的。
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活动二:阅读教材P94下面“探究与分享”。
思考:(1)国家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医师节”?(2)这个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意义?提示:(1)有利于全社会进一步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推动各级相关部门改善和解决医生的执业环境、生活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形成尊重医生、关爱医生的社会风尚。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75a50e2f18583d048645965.png)
生敬畏生命的情怀和关怀、善待他人的生命的情感。
2.在情景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 教学目标
表现与意义。
3.学生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
惜,还有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有思
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需求,但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限 学生学习能
制,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但通过班级上 力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敬畏生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敬畏生命》
称
通过《敬畏生命》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命
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践行对生命的敬畏,真 教材分析
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
值做出正确的判断。
1.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
课例研究综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述
2、提问活动要符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学习,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关注个体差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同龄同学的相互学习讨论,他们能够树立乐观自信,关
注社会生活,思考社会现象的意识。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教学策略选
通过一些事故现场图片和新闻图片,让学生认识生 择与设计
命至上,懂得珍爱生命,利己利人,树立关注善待每一
个人的意识。最终内化为道德,珍惜所拥有的。
公交车突然失火,满车的乘客被困车内,许多人不
顾危险上前救人,有的人站在远处边看边指指点点,不
顾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教学过程
学生的精彩回答:1.如果要救人,一定要确认着火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8bbf8b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b.png)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敬畏生命教育,是现代社会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
好的敬畏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更好地认识到个体的存在和价值,从而更好地维护生命尊严和权利,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育者在推行敬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活动进行认真的反思,以便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教育者需要为受教育者提供生命的真实知识。
生命是一件神秘而又复杂的东西,学生很容易对生命存在产生误解。
教育者应该通过科学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的知识和常识。
让学生对自然的生命形式有更深的了解,对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生命本质的认知。
生命本身并不是简单的机械运作,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地知识也应该趋向于客观、科学而不偏颇。
在科学的前提下,教育者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生命的真实和合理的知识。
教育者需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了解生命的存在和价值。
在生命教育中,学生应该被赋予一些任务和工作。
例如:寻找植物、动物或人类的生命第一手资料,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实验动物的可持续性等实践活动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存在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并珍惜每一条生命,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对生命的尊敬。
教育者还应该对生命历程中的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指导。
在生命教育中,学生应该被指导如何处理进行生命伦理、道德等决策。
例如:该不该食用动物?该不该借鉴他人DNA?该不该进行试管受孕或者同性恋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教育者和学生一起思考并进行判断,在过程中促进学生成长,学生能够更加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现实和复杂性,同时也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教育者需要为生命教育提供具体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评估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开展生命的探索活动,提供学习保护器,监控这样全面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
仅凭思想上的了解,无法真正的体验到生命的存在,很多学生可能根本无法真正的领悟到敬畏生命的意义。
教育者应当了解到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育内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c7506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7.png)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的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使他们能够珍惜和尊重生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学习了解和认识生命的本质、价值和意义;2.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理解并尊重不同形式的生命;3.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4.提高学生对他人需求和帮助的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能力;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勇于担当责任的品质。
2.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2.1 启发式讨论通过启发式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与生命相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可以选择以下一些话题:•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不同形式生命(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的特点和价值;•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生命的延续与繁衍。
2.2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奇迹和宝贵。
可以选择以下一些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参观动物园或野外,观察不同动物的行为和习性;•进行小型实验,观察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3 阅读与写作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故事或文章,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并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可以选择以下一些材料:•生命起源与进化的科普读物;•描述动植物行为和习性的科普文章;•关于爱心、奉献精神等主题的故事。
2.4 社会参与通过社会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选择以下一些活动:•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帮助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参与环境保护组织,参加清洁活动或植树造林等;•通过募捐等方式,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
3. 评价方式为了评价学生对敬畏生命教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价方式:3.1 口头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或个人演讲等形式,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3.2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关爱他人的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
![敬畏生命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a5523af28ea81c759f57849.png)
<敬畏生命》的教学反思张华忠1、对主题教育的认识不足。
上课的形式还是比较单调,不够丰富。
其实,这节课的教学在选材和形式上我应该动一些脑筋,顺应新课改的形势,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深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本人课堂驾驭能力有限,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点培养。
2、虽然本节课知识点较少,但由于我对学生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不够高。
如:在交流讲故事以后,我叫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在追星方面的利与弊,并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结果能讲的学生不多, 讲得也不够透彻,只是泛泛而谈,我在备课时忽略了这一点。
其实我在上课时,应该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思考,通过实际案例来谈,应该更加有内容,更加有深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该注意的问题。
3、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思想通了,其它问题就好办了。
这样就更能做到我们现在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7/11/28《感受生命的意义》的教学反思张华忠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宽了课堂广度,加大了课容量。
采用活动教学形式,利用教材的活动,开发课程资源,善于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对教学富有热情;整体教学设计和活动设计较好,对引导学生应珍惜青春、珍惜现在的生活、关爱他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青春之旅”的教学设计也很有创意。
通过教学信息反馈,要实现教学目标,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如: (1)、上课节奏较慢,师生情感交流不够,课堂调控能力应进一步提高。
(2)、教学语言不够严密、精炼。
(3)、活动设计局限于教材,较为平淡,“欢乐”的主题不够突出,对“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挖掘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带着微笑走进每一个班级,面对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及时鼓励学生的闪光点,与学生平等对话,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积极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加强学习,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应变能力;认真备课,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积极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将教材上活,使学生乐学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畏生命》的教学反思
张华忠
1、对主题教育的认识不足。
上课的形式还是比较单调,不够丰富。
其实,这节课的教学在选材和形式上我应该动一些脑筋,顺应新课改的形势,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深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本人课堂驾驭能力有限,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点培养。
2、虽然本节课知识点较少,但由于我对学生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不够高。
如:在交流讲故事以后,我叫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在追星方面的利与弊,并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结果能讲的学生不多, 讲得也不够透彻,只是泛泛而谈,我在备课时忽略了这一点。
其实我在上课时,应该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思考,通过实际案例来谈,应该更加有内容,更加有深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该注意的问题。
3、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思想通了,其它问题就好办了。
这样就更能做到我们现在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7/11/28
《感受生命的意义》的教学反思
张华忠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宽了课堂广度,加大了课容量。
采用活动教学形式,利用教材的活动,开发课程资源,善于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对教学富有热情;整体教学设计和活动设计较好,对引导学生应珍惜青春、珍惜现在的生活、关爱他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青春之旅”的教学设计也很有创意。
通过教学信息反馈,要实现教学目标,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如: (1)、上课节奏较慢,师生情感交流不够,课堂调控能力应进一步提高。
(2)、教学语言不够严密、精炼。
(3)、活动设计局限于教材,较为平淡,“欢乐”的主题不够突出,对“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挖掘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带着微笑走进每一个班级,面对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及时鼓励学生的闪光点,与学生平等对话,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积极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加强学习,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应变能力;认真备课,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积极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将教材上活,使学生乐学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