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中的队列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中的队列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中的队列研究设计队列研究设计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科学,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疾病,研究设计起着关键作用。

其中一种重要的研究设计是队列研究,它被广泛运用于流行病学研究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队列研究的设计和应用,以及其在流行病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什么是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它追踪研究人群中的个体,并记录他们的暴露情况和可能发生的结果,以便研究人员可以辨别暴露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选择一个暴露群体和一个非暴露群体,并收集相关的暴露和结果数据。

然后,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段内,观察研究参与者的暴露历史和结果发展情况。

队列研究有两种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也称为纵向队列研究,研究开始时参与者尚未发生预定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结果的发展。

回顾性队列研究也称为历史队列研究,研究开始时参与者已经发生了指定的结果,然后研究人员回顾过去的暴露历史。

二、队列研究的优势队列研究设计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使其在流行病学中广泛应用。

首先,队列研究可以提供有关暴露和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强有力证据。

由于观察时间较长,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暴露是否先于结果发生,并排除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暴露与结果的关联性。

其次,队列研究可以测量暴露对结果的影响的相对风险。

通过计算事件风险比或相对危险度,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结果发生的概率差异。

另外,队列研究也可以同时研究多个结果,从而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通过追踪参与者的多个结果,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暴露对不同结果的影响,进而提供更准确的流行病学信息。

三、队列研究的应用队列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慢性疾病的研究。

例如,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人员可以追踪参与者的长期暴露情况,以评估吸烟与肺癌发生的关系。

此外,队列研究还可以用于研究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队列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

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旨在探究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队列研究的设计和分析原理,以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队列研究的设计队列研究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选择分为两类:前向队列研究和后向队列研究。

前向队列研究,也称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追踪研究,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时没有发生疾病,研究者根据暴露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后对其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情况。

而后向队列研究,也称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或历史队列研究,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时已经发生疾病,研究者通过回顾相关数据来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队列研究的优点在于可以确定因果关系,能够观察到疾病发生前的暴露因素情况,能够计算相对危险度,并且可以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

但是,队列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研究周期长、费用高、可能存在记忆偏倚等。

二、队列研究的分析在队列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操作。

下面将介绍队列研究中常见的一些分析方法。

1. 累积发生率(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累积发生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某种疾病在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中的发生率。

研究者可以计算出两组的累积发生率,并比较差异。

2. 风险比(relative risk)风险比是队列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相对危险度指标,用来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在患病风险上的差异。

研究者可以通过计算相对风险比来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程度。

3. 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生存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队列研究的时间性质分析方法,用于研究通过时间来评估事件的发生概率。

生存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估计一段时间内某种事件(如疾病发生)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检验。

4. 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卡方检验是队列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假设检验方法,用于比较观察频数与期望频数之间的差异。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三)——队列研究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三)——队列研究

3.非暴露人群的选择
设立非暴露是为了比较,没有比较就看不出暴露的作 用,故其重要性不亚于暴露组。 非暴露组的基本要求是有较高的可比性,即人群除未暴 露于所研究的因素外,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或人群的特征 (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等)都应尽可能地与暴露组相 同。
• ⑴外对照:
职业人群及特殊暴露人群常需在该人群之外 去寻找非暴露组,故名外对照。 如以放射科医生为研究射线致病作用的暴露 对象时,可选择不接触射线或接触射线极少的五 官科医生为外对照。
(二)设计与实施
• • • • •
1.确定队列研究工作是否开展(研究目的) 2.暴露人群的选择 3.非暴露人群的选择 4.样本含量 5.资料的收集
1.确定队列研究工作是否开展(研 究目的)
• ⑴是否有明确的假设供检验,检验的因素是否已
• • • • •
找准。 ⑵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高低,低于5% 不适宜。 ⑶是否规定了明确的暴露因素,暴露资料能否完 整获得。 ⑷是规定了明确的结局变量,有无简便可的手段 获得结局材料。 ⑸有无足够的研究人群。 ⑹随访人、财、物有无保证,随访依从性如何?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 (三)——队列研究
提纲
• (一)定义、分类与用途 • (二)设计与实施 • (三)资料分析 • (四)优点与局限性
(一)定义、特性、分类与用途
• 1.定义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又称定群研究, 是在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 成两个队列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成若干个队列, 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多组间的发病率 或死亡率,以检验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联系。队 列研究是一种以因推果的病因研究方法。设计模 式见图2。

(三)资料分析

流行病学第四章 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第四章 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第四章队列研究在流行病学的领域中,队列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对于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影响因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队列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选定一群人,按照他们是否暴露于某种因素或者具有某种特征,分成不同的组,然后追踪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这些组中疾病的发生情况有何不同。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队列研究,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是暴露因素,这是队列研究的核心关注点。

它可以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也可以是环境因素,像是空气污染、辐射;还可以是遗传因素、职业因素等等。

确定准确且有研究价值的暴露因素是队列研究成功的第一步。

接下来是队列的确定。

这一群被选定的人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出我们想要研究的总体人群的特征。

队列可以是基于职业的,比如某个工厂的工人;可以是基于地域的,比如某个社区的居民;也可以是基于其他特定特征的,比如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

在追踪观察的过程中,要准确地记录每个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变化以及与暴露因素相关的信息。

这需要有完善的随访机制,确保不丢失任何重要的数据。

队列研究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从现在开始,对选定的队列进行追踪观察,一直到未来某个时间点,看看疾病是否发生以及和暴露因素的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到暴露因素和疾病发生的先后顺序,结果比较可靠。

但它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而且在随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研究对象的失访。

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是基于过去已经存在的资料,比如过去的病历记录、职业档案等,来分析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相对省时省力,但可能会因为资料的不完整或者不准确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队列研究有很多优点。

它可以直接观察到疾病的自然史,了解疾病从暴露到发病的整个过程。

而且,由于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确定了研究对象和暴露因素,所以能够更好地判断因果关系。

此外,队列研究还可以同时研究一种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或者多种暴露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

流行病学第四章 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第四章 队列研究
结局(疾病) 是否暴露某个危险因子
yes
暴露组
目标人群 代表 未患某研究 性样 疾病
No Yes 非暴露组 No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

固定队列
出现结局 未出现结局
研究开始
研究结束
动态队列
出现结局
失访
研究开始
研究结束
队列研究的特点
属于观察性研究
设立对照组 由因及果
能计算发病率,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质量控制
培训调查员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盲法
资料分析
计算各组的发病或死亡率
对组间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对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的进一步计算关联强

累计发病率:观察人群比较稳定
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 )人数 CI 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
发病密度:观察期间人群人数产生了较大的

直接获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直接估计危险度
符合时间顺序,验证病因的能力较强 获得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收集的资料完整可靠,不存在回忆偏倚 可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易发生失访偏倚 耗时,耗人力、物力、财力


设计要求严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难度较大
队列研究的实施—确定研究结局
结局:指研究者预期的结果事件。是队列研
究观察的自然终点。 结局不仅限于发病、死亡还可以是中间变量。
队列研究的实施—确定研究对象
暴露人群的选择: 职业人群 特殊暴露人群 一般人群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对照人群的选择 内对照 外对照 人群对照 多种对照
职业人群
暴露史比较明确,有关暴露与疾病的历史记

流行病学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分析

流行病学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分析

流行病学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队列研究是一种常用的观察性研究设计,用于探究某种特定疾病或健康结果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

一、队列研究介绍队列研究是一种长期观察个体的疾病发生情况和暴露因素的关联性研究设计,从而推测因果关系。

研究对象可分为前瞻性队列和回顾性队列。

前瞻性队列研究则先选择一群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个体,再随访观察他们的发病情况;而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是在已经发生的事件或疾病群体中追溯暴露因素,然后判断发病的原因。

二、队列研究设计1. 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研究人群:根据研究目标选择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个体。

(2)暴露测量:明确暴露因素的测量方法,并且定期收集相关数据。

(3)随访观察:对研究人群定期进行随访,记录他们的暴露情况和疾病发生情况。

(4)结果评估:分析和比较研究人群的发病率,进而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2. 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研究人群:从已知事件或疾病的个体群体中选取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个体。

(2)暴露回溯:通过回顾性的方法收集个体的暴露历史和相关数据。

(3)结果评估:分析和比较研究人群的发病率,进而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三、队列研究数据分析在队列研究中,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分析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 计算发病率:根据研究人群的发病情况和随访时间,计算出不同暴露组的发病率。

2. 构建生存曲线:使用卡普兰-迈尔曲线或其他相关方法构建生存曲线,比较不同暴露组的生存曲线是否有差异。

3. 风险评估:根据发病率和生存曲线,计算不同暴露组的风险比、风险差异等风险评估指标。

4. 考虑混杂因素:队列研究中可能存在多种混杂因素,需要进行控制或分层分析来减少混杂效应的影响。

5. 统计学检验: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如卡方检验、t检验或logistic回归等,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的来源
描述研究对象的来源,如 医院、社区、企业等。
样本量的确定
依据统计学原则计算所需样本量,以获得足够的统计效能。
考虑潜在的混杂因素和交互作用,确保样本量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研究期限的设定
队列研究的期限应足够长,以观察足够数量的结局事件发生。
考虑研究对象的失访率,适当延长研究期限以减少偏倚。
05
队列研究的案例分析
研究背景介绍
要点一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逐渐上升。CVD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 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开展队列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 CVD至关重要。
要点二
研究目的
本案例分析旨在通过队列研究探讨CVD的危险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CVD提供科学依据。
01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究周期长
患者失访率高
成本较高
队列研究需要长时间的跟踪和观 察,因此研究周期相对较长,可 能影响研究的效率和结果。
由于患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离开 队列,导致失访率较高,可能对 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队列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支持,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
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数据可靠性问题
队列研究中的数据主要依赖于患者的回忆 和医生的记录,因此可能存在可靠性问题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选取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方案,选取适合的研究对 象,确定研究样本量和样本代表性

制定研究方案
根据研究问题,制定详细的研究方 案,包括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 究方法等。
收集数据
采取适当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 、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收集 研究所需的数据。

流行病研究方法—队列研究(流行病学课件)

流行病研究方法—队列研究(流行病学课件)

三、混杂偏倚及其控制
混杂是指所研究因素与结果的联系被其它外部因素所混淆,这 个外部因素就叫混杂变量.它是疾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又与所研究的 因素有联系,它在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混杂偏倚
产生原因
暴露组和对照组在一些影响研究结果的主要特征(混 杂因素)分布不一致
控制方法
设计阶段:限制研究对象,匹配; 分析阶段:标准化率分析、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
五、资料收集与随访
基线资料的收集
基线资料一般包括:人口学资料及可能的混杂因素信息、暴露因素 信息、结局指标信息等。
五、资料收集与随访
资料的收集方法
随访
五、资料收集与随访
质量控制
六、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1. 调查员的选择 2. 制定调查手册 3. 调查员培训 4. 监督与检查
第四章 队列研究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研究人群
1. 从目标人群中抽出具有代表性的人 2. 未患所研究疾病 3. 分为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
暴露人群选择
1. 职业人群 2. 特殊暴露人群 3. 一般人群 4.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非暴露人群选择
1. 内对照:一群研究对象内部既包含了暴露组,又包含对照组 2. 外对照:一群研究对象外部寻找对照组 3. 总人口对照:整个地区现成的发病或死亡资料 4. 多重对照:两种或以上的对照形式
信息偏倚
产生原因
1. 疾病、暴露标准不明确 2. 检验仪器不精确、检验技术不熟练、询问技巧不佳等 3. 对暴露组和对照组成员随访方法不一致
控制方法
1. 提高临床诊断技术、明确各项标准并严格执行 2. 选择精确稳定的测量方法、调准仪器、严格实验操作规程 3. 培训调查员,提高调查技巧并统一标准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领域,队列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研究设计,用于探索人群中的疾病发病机制、风险因素和预后情况。

本文将介绍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队列研究。

一、队列研究概述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通过跟踪一群参与者的暴露情况和疾病发展,以评估暴露与发病之间的关联性。

这种研究设计可以分为前向队列研究和后向队列研究。

前向队列研究从未患病的人群开始观察,记录其各类暴露因素,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其发病情况。

而后向队列研究则是从已患病的人群开始观察,回溯其暴露历史,再通过跟踪观察其进一步的发病情况。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观察起点的不同。

二、队列研究设计1. 前向队列研究设计前向队列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研究人群: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一个特定的人群,确保其代表性和可行性。

(2)确定暴露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生物标本采集等方式,搜集参与者的暴露信息,如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3)询问频率:根据研究目的和预期的发病率,确定跟踪观察的时间周期和频率。

(4)记录发病情况:通过定期随访和疾病登记系统等手段,记录参与者的发病情况。

(5)数据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评估暴露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关联性。

2. 后向队列研究设计后向队列研究的设计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研究人群: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一个已经患病的人群,确保其代表性和可行性。

(2)回溯暴露历史: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医疗记录等手段,获取参与者的暴露历史信息。

(3)询问疾病发病前的暴露: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采访等方式,获取参与者在疾病发病前的暴露情况。

(4)记录疾病发病情况:通过定期随访和疾病登记系统等手段,记录参与者进一步的发病情况。

(5)数据分析:利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评估暴露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关联性。

三、队列研究数据分析队列研究的数据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描述性分析:描述参与者的人口学特征、暴露情况和发病情况等基本信息。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追踪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追踪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队列研究设计与追踪队列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设计,通过追踪观察研究对象的暴露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出与特定疾病或现象相关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队列研究的设计和追踪,以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队列研究设计1.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又称为长期追踪研究或横断面研究,其特点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进行分组,然后对分组进行追踪观察,收集暴露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联信息。

这种研究设计通常用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研究。

2.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又称为历史队列研究,是在已经发生的事件(如某种疾病的发病例)上进行观察和调查,收集相关的暴露因素和结果信息。

这种研究设计通常用于分析某种特定健康事件的暴露因素。

3.纵向队列研究纵向队列研究是指对同一群体进行长期追踪观察,收集暴露因素和结果的相关信息,以研究暴露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这种研究设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的暴露因素与结果的动态变化。

二、队列研究的追踪1.追踪方法队列研究的追踪主要通过定期随访或者利用现有的健康档案进行实施。

定期随访可以采用电话、面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以获得研究对象的暴露和结果信息。

2.追踪率追踪率是衡量队列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追踪率越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

因此,提高追踪率是队列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为了提高追踪率,研究者可以加强与研究对象的沟通,提高研究对象的参与度,以及及时更新研究对象的联系方式等。

三、队列研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1.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队列研究可以追踪观察研究对象的暴露与特定疾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干预措施的评估队列研究还可以用来评估特定干预措施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接受干预措施组和未接受干预措施组的暴露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3.医疗质量的评估队列研究可以用来评估医疗质量和疗效,通过追踪观察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暴露和结果,可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

流行病学——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队列研究

可能影响结局暴露因素
混杂因素 人口学特征等
暴露测量
性质 定性(quality) 定量(quantity)
方法 访谈
实验室检查
查阅记录
一般应对暴露因素进行定量,除了暴露水平 以外,还应考虑暴露的时间,以估计累积暴露 剂量。同时还要考虑暴露方式。(连续性,间歇性
暴露,直接或间接暴露,一次或长期暴露等)。
监督
一 资料整理表 二 率的计算
三 率的显著性检验
四 效应估计
一 资料整理表
病例 暴露组 非暴露组 a 非病例 b d b+d 合计 a+b c+d a+b+c+d
c a+c
暴露组发病率=a/(a+b) 对照组发病率=c/(c+d) 如果二者差异显著,并且无明显偏倚,则暴露因 素与疾病之间有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随访期
确定随访期应了解疾病的诱导期和潜伏期,并 据之做出假设。诱导期指病因开始作用至疾病发 生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充分病因逐步完成。潜 伏期指从疾病发生到临床上被发现的时间间隔。
观察终点
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观察终止时间
整个研究工作截止的时间
(三)质量控制
调查员选择 调查员培训 制定调查员手册
卵巢进行治疗的人都算做暴露组。⑤胆囊切除的
做对照组。
研究对象中除外:①曾患过盆腔和乳腺癌
的,②乳腺切除的,③40岁前已经绝经的,
④指示病例入院时已不存活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等等。
研究的对照组是选用了医院人群,并指出
没发现进入医院有什么特殊现象足以引起混杂
的作用。研究中共取得了3821例病人作研究对 象,它们被分成四组,其研究的结果见表:

流行病学第四章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第四章队列研究
每天吸烟量(支)的 构成比(%)
0 1~ 10~ 20~ 30~ 40~ 不明 合计
暴露组(343人)
45.4 9.0
45.4 9.9 24.2 17.2 1.5 0.3 1.5 100.0
非暴露组(343人)
45.4 9.1
51.3 9.0 24.2 12.8 1.2 0 1.5 100.0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某些特征的均衡性比较(2)
收集到多种结局资料
流行病学第四章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一)研究现场:可靠性+可行性+代表性 (二)选择研究人群的基本要求
1、人口相对稳定,便于随访; 2、医疗卫生等记录较完整,容易查询; 3、无明显的环境污染; 4、被研究的疾病发病率高。
流行病学第四章队列研究
Examples
Cohort does not take on new members after it is assembled
Examples
Survivors of Hiroshima bombings Children born to HIV-infected mothers
流行病学第四章队列研究
两种类型的队列
所 有 死 亡 数 的 百 分 比
芬兰 Hernberg
1967年进行了历史性队列研究 1942年建立的一个粘纤厂的25~64岁,在1942年~
1967年间至少有5年CS2暴露史的所有工人为暴露组, 普通男性为对照组
暴露组410人,其中50人死亡,取得死亡证明的有 48名,死于冠心病的25名
吸烟和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1951年) 长期低剂量的CS2职业暴露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流行病学第四章队列研究

医学流行病学-6-队列研究

医学流行病学-6-队列研究

n=
( Za 2 pq + Zb
p0 q0 + p1q1 )2
( P - P0 )2 1
式中P1 暴露组发病率、P0 为非暴露组发病率,q1=1- p1, q0=1- p0, p =( p0+ p1)/2, q=1-p,Zα和Zβ分别为与α、β 值相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参见表)。
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表
一、暴露因素的确定:
(一)通常是在病例对照研究或现况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的暴露因素,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验证暴露因
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联系。 (二)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或定量的规定。 (三)暴露水平可分级别。 (四)有收集方法:如,通过问卷方法、医学检查、 有关记录、环境检测等。
二 、研究现场的确定
1. 2. 3. 4. 5. 6.
员没有因为结局事件以外的其它原因退出,也不再加入 新成员,即在观察期内保持队列的相对固定。 2)动态队列:即根据某时期确定队列后,可以随时增加新 的观察对象。
固定队列
Fixed Cohort
出现结局 未出现结局
研究开始
研究结束
动态队列 Dynamic Cohort
出现结局 失访
研究开始
研究结束
二、 其他有关概念
瞻性观察,仍是从因到果的。
(二)历史性队列研究
2、优点: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出结果快。因而适
宜长诱导期和长潜伏期的疾病,也经常用于具有特殊 暴露的职业人群的研究。 3、缺点:①常常缺乏影响暴露与疾病关系的混杂因素 的资料,以至影响暴露组与未暴露组的可比性。②因 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所以内容上未必符 合要求。
我国,可利用人事档案、肿瘤报告、传染病报告、死亡证明等

实习六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流行病学教材

实习六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流行病学教材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合作, 相互学习,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职业素养提升
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学会了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作效 率。
实习期间,我更加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 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深化专业知识
建议进一步深入学习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相关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未来展望
未来队列研究将更加注重研究的长期性和深入性,拓展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为人类健康 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02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研究对象的选取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是队列研究的关键步骤,需要考虑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资源和可行性等因 素。
详细描述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需要考虑其代表性、可及性和可行性。代表性是指研究对象能够代表目标人群的 特征和状况,可及性是指研究对象的获取是否方便和可行,可行性则是指研究对象的数量、质量和 究条件的满足程度。
特点
队列研究能够提供病因和疾病联系的 直接证据,并可估计暴露因素的相对 危险度,适用于长期观察和大规模人 群研究。
队列研究的重要性
病因研究
01
队列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的病因,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
依据。
疾病监测
02
通过队列研究,可以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变化,为制定公共
卫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药物研发
数据采集方法
采用科学、可靠的方法采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质量控制
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对数据进行核查、 校对和清洗,避免误差和偏倚。
数据存储与备份
妥善存储数据,并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 坏。

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异同

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异同

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异同一、定义和目的:1.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设计,主要通过干预控制组与干预组的比较,来评估一些特定因素对疾病发展的影响。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因果关系。

在实验流行病学中,研究者可以主动干预暴露因素以监测其对疾病结果的影响。

2.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长期追踪研究的设计,通过在人群中选择暴露或未暴露于特定因素的个体,然后跟踪他们的疾病发展,以估计该因素对后续疾病风险的影响。

其主要目的是描述发病率和计算风险比。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1.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中,研究者可以控制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的区别,并可以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确定个体的暴露程度。

此外,研究者可以采用隐性观察或双盲设计,以减少主观性偏差的影响。

这种研究方法比较符合临床试验的标准,可以生成较高的证据质量,但在伦理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限制。

2.队列研究:队列研究一般分为前向队列研究和后向队列研究。

前向队列研究在开始时选择暴露与非暴露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跟踪统计各组的发病情况。

后向队列研究则是在发病前开始选择暴露与非暴露组,之后观察发病的情况。

这种研究方法更加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受到回忆偏差和选择偏差的影响。

三、数据收集和分析:1.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通常需要研究人员主动操作,控制暴露,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数据收集通常是系统的,可以通过质性和量化的方法进行测量。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例如卡方检验和t检验,以评估干预的效果。

2.队列研究:队列研究通常需要长期的追踪和收集数据。

数据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医疗记录等方式进行收集。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如计算发病率和计算风险比,或使用生存分析方法,如卡普兰-迈尔生存曲线,评估暴露因素对疾病风险的影响。

四、优缺点:1.实验流行病学:优点: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证据,确立因果关系;研究是否受偶然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可以对潜在干预控制因素进行精确检测。

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异同

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异同

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异同
不同点
(1)队列研究属于分析性流行病学,是观察性研究。

(2)实验流行病学有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组以某种干预因素,而不给对照组以干预因素或安慰剂,观察并评价干预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而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两组的疾病发生情况。

(3)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采用随机方法把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而队列研究则是按照研究对象过去或现在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暴露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组;
(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对象均来自同一总体的样本人群,其基本特征,自然暴露因素及预后因素应类似。

而队列研究对照组可与暴露组来自同一人群,也可以来自不同;
(5)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比队列研究效力更强。

相同点
(1)都是前瞻性研究,实验流行病学是干预在前,效应在后;
队列研究是在疾病发生之前确定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而后探求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即先确定其因,再纵向前瞻观察其果;
(2)两项研究实施难度较大,研究人群数量大,随访时间长,对象依从性不易做好,影响效应的评价;
(3)不适用于发病率低的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称前瞻性研究、发病率研究、纵向研究、
随访研究、定群研究。
图示
特定人群 范围内的 研究对象
暴露组 暴露状况
非暴露组
出现某种结局 不出现某种结局
出现某种结局 不出现某种结局
队列研究的特点: ⒈属于观察法 ⒉设立对照组 ⒊由“因”及“果”,时序合理 ⒋检验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科学性强
队列研究的应用范围: 1.验证病因假设 2.考核疾病的防治效果 3.观察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相关结局的关系 4.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及其长期变动
• 标准化死亡比是指观察人群实际死亡(发病)人 数和期望死亡(发病)人数的比值;说明观察人 群死亡或发病是对照人群的多少倍,实际上是率 的替代指标。适用于观察对象少,研究结局的发 生率低的情况。
• 复习: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
队列研究资料的整理表:
病例 非病例 合计ຫໍສະໝຸດ 发病率暴露组 ab
a+b=n1
a/n1
暴露组
发 暴露组

按有无危险因素分组

按危险因素分组



非暴露组
况 非暴露组

前瞻性队列研究
• 研究开始时, 暴露因素已存在, 但疾病尚未 发生
• 在随访过程中,可获取暴露因素变动情况 • 属于规模巨大的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 研究开始时, 暴露与疾病均已发生 • 先追溯历史资料,研究暴露和非暴露组,
• 区别:研究的起点不同,前瞻性是按现在的暴露情况分组, 对研究对象从现在追踪到将来,回顾性队列研究是按过去 的暴露情况进行分组,从过去追踪到现在。
• 另外一个区别,课题二追踪了多个结局。
• 思考题1、历史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 的联系和区别?
• 联系:研究开始时,结果也发生;资料为历史性。
• 区别:研究起点是过去,由因到果,前瞻性;研 究对象在过去进入队列;暴露非暴露分组;发病 率或死亡率的比较。
• 由果到因,回顾性;病与非病分组;暴露比 例的比较
• 主要区别是对暴露与其引起的后发病的观察时间 顺序不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 果,而病例对照的研究的观察方向是由果到因。
• 思考题2、队列研究和出生队列分析的区别
• 二者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出生队列研究只 是利用特定时期内不同年龄人群的疾病资 料,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出生者的疾病发生 或死亡情况,并非本章意义上的队列研究。
HBsAg阴性组累积发病率 =95/1900000=5/10万
⒉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 • 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
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因此每个观 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 是不合理的。此时可以用人时(person-time)为 单位计算率, 由此得到的发病率称为发病密度。 发病密度是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发病率。其分子仍 是一个人群在期内新发生的例数(D),分母则 是该人群的每一成员所提供的人时的总和。
观察期间发病人数 • 累积发病率= 观察队列人数
如:某北方城市有人口200万,其中HBsAg携带 者10万,经两年的观察,HBsAg携带者中 发 生 原 发 性 肝 癌 250 例 , 非 HBsAg 携 带 者 中发生95例,求累积发病率。
HBsAg阳性组累积发病率 =250/100000=250/10万
⒊标化比
• 当研究对象数目比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低 时,适用标化比。
• 常用:标化死亡比(SMR)
SMR

研究人群中的观察死亡数(O) 以标准人口死亡率计算出的预期死亡数(E)
4.率的显著性检验
• 1)U检验
u
p1 p0
pc (1 pc )(1/ n1 1/ n0 )
• p1=暴露组的率,p0=非暴露组的率,n1=暴露组的观 察人数,n0=非暴露组观察人数,pC=合并样本率, x1和x0分别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结局事件的发生数。
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查出研究对象的发病和 死亡情况 • 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将影响到研究 的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 • 缺乏混杂因素的资料,可能歪曲研究结果
答案
• 历史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课题一中是前瞻性 队列研究。
• 联系:都是从靶人群中抽取一个样本,按目前或过去某个 时期内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疑似病因(暴露)或其不同的 水平而将研究对象范围不同的组,观察比较各组某并的发 病率或死亡率。所以研究暴露和与之相连的后发病或死亡 危险的关联。两者都是随访从因到果的,在时间顺序上是 一致的。
非暴露组 c
d
c+d=n0
c/n0
合计
a+c=m1 b+d=m0 a+b+c+d= t
(一) 率的计算 ⒈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CI) • 当观察人口比较稳定时,不论观察时间长短,以
开始观察时的人口数为分母,整个观察期内发病 人数为分子,得到该观察期的累积发病率。随访 期越长,则病例发生越多,所以CI表示发病率的 累积影响 。
课题一
• 问题1;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 研究?
• 问题2:用什么指标描述各组人群的发病危 险?
• 队列研究 • 发病密度
答案
课题二
• 问题1;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 研究?和课题一比较,有何区别和联系。
三、队列研究的种类
过去
现在
将来
双向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二、队列研究资料的分析
• 问题1、队列研究中常用的率的指标有哪些? 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 答案:队列研究常用的率的指标有累积发病率, 发病密度和标准化死亡(发病)比。
• 累积发病率是一定观察时期内新发病例和观察期 间观察人数的比值,适用于观察期内人口稳定, 无人员进出的大样本的固定队列;
• 发病密度:是指观察期内任一时刻发生新病例概 率的大小,具有瞬时频率的性质,是观察期内新 发病例和观察人时的比值,适用于观察时间长、 观察人群不稳定的动态队列;
实习目的
• 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熟悉队列研究的处理方法 • 人时的计算 • CI、ID 、SMR的计算及其意义。 • RR、AR、AR%、PAR、PAR%等指标的
计算及其意义。
复习
• 队列研究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目的,关联 强度指标是什么?
复习理论 课内容
概念
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它将特定人群分 为暴露于某因素与非暴露于某因素或不同暴 露水平的亚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 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检验该因素 能影响发病的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