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第15章机械波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机械波

大学物理机械波

y
A
cos t
x u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2024/10/13
机械波
y

T
y Acos[2π(t x ) ]
波函数的 其它形式
y Acos[2π( t x ) ]
T
y Acos[ 2π (ut x) ]
如果波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则P点的相位要比
Acos[4π
(t
x1 u
1)] 8
波函数为:
y(x,t) Acos[4π (t x x1 1)] u8
(3) 以 A 为原点:
y(x,t) Acos[4π (t x 1)] u8
以 B 为原点:
y(x,t) Acos[4π (t x x1 1)] u8
2024/10/13
机械波
ul
E
E— 固体棒的杨氏模量
— 固体棒的密度
2024/10/13
c. 固体媒质中传播的横波速率由下式给出:
ut
G
G — 固体的切变弹性模量
— 固体密度
机械波
d. 液体和气体只能传播纵波,其波速由下式给出:
ul
B
B — 流体的容变弹性模量
— 流体的密度
e. 稀薄大气中的纵波波速为:
RT p
机械波
6.1.3 波的几何描述 波线: 沿波的传播方向作的有方向的线. 波面: 在波传播过程中,任一时刻媒质中振动相位
相同的点构成的曲面. 波前: 波传播过程中, 某一时刻最前面的波面.
注意 在各向同性均匀媒质中,波线⊥波面.
2024/10/13
机械波
6.1.4 波速 波长 周期(频率)
波长(): 同一波线上相邻两个相位差为 2 的质点之间的

大学物理(机械波篇)ppt课件

大学物理(机械波篇)ppt课件

液晶显示
利用偏振光的特性,实现液晶 屏幕对图像的显示和控制。
科学研究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 域中,利用偏振光研究物质的 光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机械波篇重点知识点总结
机械波的基本概念
机械波是介质中质点间相互作用力引起的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机械波的产生条件、传播方 式、波动方程等基本概念是学习的重点。
驻波形成条件 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差恒定。
3
驻波特点
波形固定不动,节点和腹点位置固定;相邻节点 间距离等于半波长;能量在节点和腹点之间来回 传递。
03
非线性振动和孤立子简介
非线性振动概念及特点
非线性振动定义
指振动系统恢复力与位移之间不满足线 性关系的振动现象。
振幅依赖性
振动频率和波形随振幅变化而变化。
当障碍物尺寸远大于波长时,衍射现象不 明显。
衍射规律
衍射角与波长成正比,与障碍物尺寸成反 比。
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及结果分析
实验原理:通过双缝让 单色光发生干涉,形成 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01
干涉条纹间距与光源波 长、双缝间距及屏幕到
双缝的距离有关。
03
05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间距,
可以计算出光源的波长。
天文学领域
通过测量恒星光谱中谱线的多普勒频移,可以推断出恒星相对于观察 者的径向速度,进而研究恒星的运动和宇宙的结构。
05
光的衍射、干涉和偏振现 象
光的衍射现象及规律总结
衍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 小孔时,会偏离直线传播路径,绕到障碍 物后面继续传播的现象。
当障碍物尺寸与波长相当或更小时,衍射 现象显著。
多个孤立子相互作用后,各自保持 原有形状和速度继续传播。

大学物理第15章 机械波ppt课件

大学物理第15章 机械波ppt课件
2
• 15.1.1 • 15.1.2 • 15.1.3 • 15.1.4
15.1 机械波的产生及特征
机械波的产生 波的分类
波的特征量 波振面和波线
3
15.1.1 机械波的产生
振动的传播过程称为波动。
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过程称为机械波。
产生机械波的必要条件:
波源 媒质
作机械振动的物体; 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弹性媒质。
若给定 ,波动方程即为距原点 处的质点振动方程 距原点 处质点振动的初相
若给定 ,波动方程表示所给定的 时刻波线上各振动 质点相对各自平衡点的位置分布,即该时刻的波形图。
14
15.2.2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续1)
若 和 都是变量,即 是 和 的函数, 这正是波 动方程所表示的波线上所有的质点的振动位置分布随时间 而变化的情况。可看成是一种动态的波形图。 正向波
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 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称为周期.单位s
单位时间内振动状态 (或相位)传播的距离
标准单位m/s
波的传播速度、波长、周期或频率是波的特征量.关系为 u或 u
T
6
15.1.3 波的特征量(续1) 关于波速问题: 波速取决于媒质的弹性(弹性模量)和媒质的惯性(密度)
• 固体:固体可以产生 切变和容变,其相应 弹性模量如下计算
这就是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动方程。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周期函
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
15.2.1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续2)
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常用周期 由
波长 或频率 的形式表达 消去波速

和 分别具有单位时间和单位长度的含义,

大学物理第15章机械波

大学物理第15章机械波
2222???????????????????22cosyxatxuu???????222cosyxa?ttu?????????????????????222221yyxut?????这就是一维谐波满足的微分关系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15.1
波动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振动状态(相位)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y ( m)
0.01
y ( m)
0.01
u
x ( m)
0 .2
t (s)
0 .1
a
b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直接读出振动特征量:

y ( m)
0.01
t (s)
0 .1
A 0.01m T 0.1 s 20 (rad / s)


2 ya (t ) 0.01 cos( 20t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二、波动微分方程
1.一维波动方程的导出 对于一维波动方程:
可分别对自变量x、t求偏导得:
x y x, t A cos t u
2 y 2 x A 2 cos t 2 x u u 2 y x 2 A cos t 2 t u
频率 波速

u
uT
u

讨论
①波的周期、频率与介质无关,由波源确定。 ②不同频率的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
③波在不同介质中频率不变(由波源决定)。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六、弹性介质与波的传播
在一种弹性介质中能够传播的是横波还是纵波,波速能够有多大, 都与介质的弹性有关。 1.长变变形 应力 单位截面上的受力称为应力。

大学物理机械波知识点及试题带答案

大学物理机械波知识点及试题带答案

机械波一、基本要求1、掌握描述平面简谐波的各物理量及各量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掌握由已知质点的简谐振动方程得出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的方法及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理解波形图,了解波的能量、能流、能量密度。

3、理解惠更斯原理,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相位差和波程差分析、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

4、了解驻波及其形成条件,了解半波损失。

5、了解多普勒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主要内容1、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u T λ= u λν=2、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2cos[ϕλπ+-=xT t A y 或 ])(cos[ϕω+-=ux t A y 当0ϕ=时上式变为)(2cos λπx T t A y -= 或 )(cos uxt A y -=ω3、波的能量、能量密度,波的吸收(1)平均能量密度:2212A ϖρω= (2)平均能流密度:2212I A u u ρωϖ==(3)波的吸收:0x I I e α-=4、惠更斯原理介质中波动传播到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的波源,而在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就是新的波前。

5、波的叠加原理(1)几列波相遇之后,仍然保持它们各自原有的特征(频率、波长、振幅、振动方向等)不变, 并按照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 好象没有遇到过其他波一样.(独立性) (2)在相遇区域内任一点的振动,为各列波单独存在时在该点所引起的振动位移的矢量和.(叠加性)6、波的干涉121220,1,221)0,1,2k k A A A k k A A A ϕπϕπ∆=±==+⎧⎪⎨∆=±+==-⎪⎩,… (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12120,1,2(21)0,1,22k k A A A k k A A A δλλδ=±==+⎧⎪⎨=±+==-⎪⎩,… (干涉相长),… (干涉相消) 7、驻波两列频率、振动方向和振幅都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简谐波叠加形成驻波,其表达式为22coscos xY A t πωλ=8、多普勒效应(1)波源静止,观测者运动 00(1)V u υυ=+ (2)观测者静止,波源运动 0'suuu V υυλ==- (3)观测者和波源都运动 000'xu V u V u V υυλ++==- 三、习题与解答1、振动和波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平面简谐波动方程和简谐振动方程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振动曲线和波形曲线有什么不同?解: (1)振动是指一个孤立的系统(也可是介质中的一个质元)在某固定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系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时间的周期性函数,即可表示为)(t f y =;波动是振动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此时介质中所有质元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因此介质中任一质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既是坐标位置x ,又是时间t 的函数,即),(t x f y =. (2)在谐振动方程)(t f y =中只有一个独立的变量时间t,它描述的是介质中一个质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平面谐波方程),(t x f y =中有两个独立变量,即坐标位置x 和时间t ,它描述的是介质中所有质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随坐标和时间变化的规律. 当谐波方程)(cos ux t A y -=ω中的坐标位置给定后,即可得到该点的振动方程,而波源持续不断地振动又是产生波动的必要条件之一.(3)振动曲线)(t f y =描述的是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其纵轴为y ,横轴为t ;波动曲线),(t x f y =描述的是介质中所有质元的位移随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纵轴为y ,横轴为x .每一幅图只能给出某一时刻质元的位移随坐标位置x 变化的规律,即只能给出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不同时刻的波动曲线就是不同时刻的波形图.2、波动方程0cos x y A t u ωϕ⎡⎤⎛⎫=-+ ⎪⎢⎥⎝⎭⎣⎦中的xu表示什么?如果改写为0cos x y A t u ωωϕ⎛⎫=-+ ⎪⎝⎭,x u ω又是什么意思?如果t 和x 均增加,但相应的0x t u ωϕ⎡⎤⎛⎫-+ ⎪⎢⎥⎝⎭⎣⎦的值不变,由此能从波动方程说明什么?解: 波动方程中的u x /表示了介质中坐标位置为x 的质元的振动落后于原点的时间;uxω则表示x 处质元比原点落后的振动位相;设t 时刻的波动方程为)cos(0ϕωω+-=ux t A y t 则t t ∆+时刻的波动方程为])()(cos[0ϕωω+∆+-∆+=∆+ux x t t A y t t其表示在时刻t ,位置x 处的振动状态,经过t ∆后传播到t u x ∆+处.所以在)(uxt ωω-中,当t ,x 均增加时,)(uxt ωω-的值不会变化,而这正好说明了经过时间t ∆,波形即向前传播了t u x ∆=∆的距离,说明)cos(0ϕωω+-=uxt A y 描述的是一列行进中的波,故谓之行波方程.3、在驻波的两相邻波节间的同一半波长上,描述各质点振动的什么物理量不同,什么物理量相同?解: 取驻波方程为vt x A y απλπcos 2cos2=,则可知,在相邻两波节中的同一半波长上,描述各质点的振幅是不相同的,各质点的振幅是随位置按余弦规律变化的,即振幅变化规律可表示为x A λπ2cos2.而在这同一半波长上,各质点的振动位相则是相同的,即以相邻两波节的介质为一段,同一段介质内各质点都有相同的振动位相,而相邻两段介质内的质点振动位相则相反.4、已知波源在原点的一列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为y =A cos (Bt -Cx ),其中A ,B ,C 为正值恒量.求:(1)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周期与波长;(2)写出传播方向上距离波源为l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3)任一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d 的两点的位相差. 解: (1)已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cos(Cx Bt A y -= (0≥x )将上式与波动方程的标准形式)22cos(λππυxt A y -=比较,可知: 波振幅为A ,频率πυ2B =, 波长C πλ2=,波速CB u ==λυ, 波动周期BT πυ21==.(2)将l x =代入波动方程即可得到该点的振动方程)cos(Cl Bt A y -=(3)因任一时刻t 同一波线上两点之间的位相差为 )(212x x -=∆λπϕ将d x x =-12,及Cπλ2=代入上式,即得 Cd =∆ϕ.5、图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0时的波形图,求:(1)该波的波函数;(2)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大学物理课件第15章 机械波-驻波

大学物理课件第15章 机械波-驻波

x
三 波 疏 介 质
相位跃变(半波损失)
波 密 介 质 较 大
u
较 小
u
当波从波疏介质垂直入射到波密介质, 被反射 到波疏介质时形成波节. 入射波与反射波在此处的相 位时时相反, 即反射波在分界处产生 的相位跃变, 相当于出现了半个波长的波程差,称半波损失.
π
u
较 大 当波从波密介质垂直入射到波疏介质, 被反射 到波密介质时形成波腹. 入射波与反射波在此处的相 位时时相同,即反射波在分界处不产生相位跃变.
15.5 波的衍射
15.5.2 波的衍射
当波长与障碍物 可比拟的时候,波就 可以绕过障碍物而传 播,并且子波的包迹 组成新的波振面
15.5 波的衍射
15.5.3 波的反射和折射
A2 A2 A1 E1 A1 E1 E2
E2
反射:因为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 所以有
折射:在两种介质中 相等时间内有
t
15.5.1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惠更斯原理:介质中波动传播到的
各点,都可以看成是发射子波的波源, 其后的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 是新的波阵面。
水面波的衍射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介质中波 动传播到的各点,都可以看成是发 射子波的波源,其后的任一时刻, 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阵面, 波阵面上的每一点不仅可以看成是 发射子波的波源,而且这些子波波 源是相干波源,它们发出的子波是 相干波,相干波的干涉决定波的强 度。
BC u1
ADC ABC BAC DCA
BAC i
BC t u1
AD u1t BC
AD u2 t
BAC i, ACD
BC u1 t AC sin i AD u 2 t AC sin sin i u1 n2 n21 sin u 2 n1

大学物理机械波

大学物理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 声波、水波 波动是一切微观粒子的属性, 与微观粒子对应的波称为物质波。
各种类型的波有其特殊性,但也有普遍的共性, 有类似的波动方程。
5-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一、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1、有作机械振动的物体,即波源 2、有连续的介质
如果波动中使介质各部分振动的回复力是弹性 力,则称为弹性波。
三、波的干涉 两列波若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在相遇点的位
相相同或位相差恒定,则合成波场中会出现某些点的 振动始终加强,另一点的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抵消 ),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
相干条件
两波源具有相同的频率 具有恒定的相位差 振动方向相同
S2
r2
p
S1
r1
满足相干条件的波源称为相干波源。
设有两个相干波源S1和S2
由于波的强度正比于振幅,所以合振动的强度为:
II1I22I1I2co s
其中:(20 10 )2 (r2r1)
对空间不同的位置,都有恒定的,因而合强度
在空间形成稳定的分布,即有干涉现象。
A 2A 1 2A 2 2 2 A 1A 2c os II1I22I1I2cos
相长干涉的条件:
( 2 01 ) 02r 2 r 1 2 k k 0 ,1 ,2 ,3 ,..
弹性力: 有正弹性力(压、张弹性力)和切弹性 力;液体和气体弹性介质中只有正弹性力而没有切弹 性力。
二、纵波和横波 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如电磁波 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如声波。 t 0
tT/4
tT/2
t3T/4
t T
t5T/4
横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产生切变,只能在固体 中传播。
Mmol

大学物理教案机械波

大学物理教案机械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机械波的定义、形成条件、传播特点。

- 掌握机械波的分类、波速、波长、频率等基本概念。

- 理解机械波的干涉、衍射现象,并能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1. 机械波的定义、形成条件、传播特点。

2. 机械波的分类、波速、波长、频率等基本概念。

3. 机械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教学难点: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

2. 干涉和衍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机械波演示器、波源、示波器、光栅、单缝、双缝等。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波现象,如水波、声波等,引导学生思考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2. 提问: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机械波的定义、形成条件、传播特点:- 机械波是指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

- 形成条件:机械振动和介质。

- 传播特点:沿介质传播,具有波动性、传播性、反射性、折射性等。

2. 机械波的分类、波速、波长、频率等基本概念:- 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 波速: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 波长: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 频率:单位时间内波通过某一点的次数。

3. 机械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干涉:两列或多列相干波相遇时,产生的加强或减弱现象。

- 衍射: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孔径时,发生偏离直线路径传播的现象。

三、实验演示1. 机械波演示器演示机械波的传播过程。

2. 通过示波器观察波源产生的机械波。

3. 光栅、单缝、双缝等实验演示干涉和衍射现象。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问:如何应用机械波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大学物理下册课件 第15章 机械波

大学物理下册课件 第15章 机械波

已知振动状态以速度 沿 轴正向传播 。对应同一时刻 ,
振动状态与原点在
时刻的振动状态相同。
点的
因此,在设定坐标系中,波线上任一点、任意时刻的振动规律为
这就是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动方程。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周期函数。
15.2.1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动方程
t = 7T / 8
t = T
在同一坐标系
XOY 中
正向波
反向波
驻波
点击鼠标,观察在一个周期T 中不同时刻各波的波形图。
每点击一次,
时间步进
合成驻波
15.4.3 驻 波
为简明起见,

改写原式得
并用

正向波
反向波
驻 波 方 程
注意到三角函数关系

驻 波 方 程
驻 波 方 程
波节
波腹
波腹处振幅最大
固体的容变弹性模量
液体和气体:液体可以产生容变,其容变弹性模量如固体一致
对于密度为 的固体,在其中传播横波和纵波的速度为
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纵波的波速为
15.1.3 波的特征量
关于波速问题: 波速取决于媒质的弹性(弹性模量)和媒质的惯性(密度)
细长棒:沿着棒的长度方向传播纵波的波速取决于杨氏弹性模量及其惯性
上下
抖动
振速 最小
振速 最大
形变最小
形变最大
时刻波形
在波动中,各体积元产生不同程度的 弹性形变,
具有 弹性势能
各体积元以变化的振动速率 上下振动,
具有振动动能
总能量
15.3 波的能量
动能
动能计算
势能计算

《大学物理》机械波

《大学物理》机械波
解: 1) 按所给条件, 取波函数为
t x y A cos[ 2 ( ) ] T
式中为坐标原点振动的初相


2
15
代入所给数据, 得波动方程
t x y 1.0 cos2 m 2.0 2.0 2
2) 将t=1.0s代入式(1), 得此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分别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 ut yt t A cos t t 0 u x A cos t 0 yt u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描述了波形的传播。
12
三、波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B-容变模量, -流体密度 理想气体:
RT u
p 容变
8
= Cp/Cv , -摩尔质量
§2.平面简谐波
?简谐波:若波源作简谐振动,介质中各质点也将相继作 同频率的简谐振动, 这种波称之为简谐波。 ?平面简谐波:若波面为平面,则该波称为平面简谐波。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设有一平面简谐波, 在无吸收、均匀、无限大的介质中传播。
1. 沿x轴正方向传播(右行波)
设原点O处振动位移的表达式为:
y

O
u
y0 A cos (t 0)
P
x
设波的位相速度,即波速为u,则对P点:
x
9
x y A cos 〔 (t ) 0〕 u
2 f , u f
x y A cos 2 ft 0
y x v A sin [ (t ) 0] t u
2 y x 2 a 2 A cos [ (t ) 0] t u

大学物理机械波课件

大学物理机械波课件
机械波的能量与功率
机械波的能量
01
02
03
机械波的能量定义
机械波的能量是指在一定 时间和空间内,波所携带 的能量。
机械波能量的单位
机械波能量的单位是焦耳 (J),国际单位制中的基 本单位。
机械波能量的计算
机械波的能量可以通过波 的振幅、频率和波速等参 数进行计算。
机械波的功率
机械波的功率定义
机械波的功率是指单位时 间内,波所传递的能量。
机械波的吸收与散射
机械波的吸收
吸收的定义
当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时,部分或全部能量被介 质吸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化学能等。
吸收的机制
机械波的吸收主要与介质的内阻有关,内阻越大,吸收越 强。此外,介质的密度、温度、粘性等也会影响吸收。
吸收与能量的关系
吸收的能量与传播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远,吸收越明显 。
水波的应用
波浪发电
利用海浪的起伏运动转化为电能,为沿海地区的 供电提供补充。
波浪测量
通过测量海浪的高度、周期和方向等参数,进行 海洋环境监测、气象预报、航海保障等。
波浪模型试验
在实验室内模拟海浪的运动,用于研究波浪对海 岸工程、港口码头、海上平台等结构物的作用。
其他机械波的应用
电磁波通信
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实现无线通信和有线通 信,如手机、电视、互 联网等。
公式计算
根据已知的介质物理性质、波长 和频率,使用波动方程中的公式 进行计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测量
通过实验测量波的传播时间和距 离,计算波动速度。常用的实验 方法有干涉法和多普勒效应法。
数值模拟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波的传播 过程,通过模拟结果计算波动速 度。这种方法在复杂介质和边界 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大学物理振动和波

大学物理振动和波

MM
M M
M
M
M
M M
PP
PP
M
M
PPAAAPPAAAAAPAPAAAPAAAAPPAAAAAPPAAPP
M
PP
M M
PPPM
M
x
M M M MM MM
.
19
2、用旋转矢量分析位相与振动的关系
A2
x1AC (to s 1)
x2AC (to s2) 0
φ
A1
2 φ1
x
若周相差ΔΦ= φ2-φ1>0
则称振动 2 超前振动 1,振动 1 滞后振动 2
三、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的两个谐振动的合成
利用旋转矢量分析,作出李萨如图形(观察演示)
[例5]已知
xx2 1 6 8cco o1 1ss00((tt00 3 44 )m )m,m ,m
求:合振动的振幅及初相位,并写出合振动的表达式。
解:
2
1
,
2
cos( ) 0
2
A
A A 1 2A 2 26 2 8 2 1m 0m A1 3
第 十五章 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 物体在一定位置附近来回往复的运动。 其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平面曲线或空间曲线。
机械振动可分为周期性振动和非周期性振动,最简单 的机械振动是周期性的直线振动——简谐振动。任何复杂 的振动都可认为是由若干个简谐振动合成的。
基本内容:
谐振动的特征 谐振动的描述 谐振动的合成
若周相差ΔΦ= 0,则称两振动同步
若周相差ΔΦ=π,则称两振动反相
0
A1 A2
A2
.
0
A1
20
[例4] 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求ω、φ以及振动

大学物理机械波的总结

大学物理机械波的总结

大学物理机械波的总结引言机械波是通过介质的振动传递的一种能量,它在物质中传播并传递能量和动量。

大学物理中,我们学习了机械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传播规律。

本文将对大学物理机械波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机械波的分类机械波根据传播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类。

1.横波:介质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

例如光波、水波等都属于横波。

横波的特点是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2.纵波:介质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称为纵波。

例如声波就是一种纵波。

纵波的特点是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二、机械波的传播特性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性:1.波长:波长表示一个波的一个完整周期所需要的距离。

用符号λ表示,单位为米(m)。

2.频率: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波的周期个数。

用符号f表示,单位为赫兹(Hz)。

3.波速:波速表示波的传播速度。

用符号v表示,单位为米每秒(m/s)。

4.振幅:振幅表示波的最大偏离程度。

振幅越大,波的能量越大。

5.周期:周期表示一个完整波形所需要的时间。

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秒(s)。

这些传播特性之间满足以下关系:v = λ * f即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

三、机械波的传播方式根据介质的不同,机械波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弹性波和表面波两种。

1.弹性波:弹性波是在固体或者类似固体的介质中传播的波动。

弹性波可以进一步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纵波是弹性波的一种,它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横波:横波是弹性波的一种,它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表面波:表面波是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波动。

表面波可以进一步分为Rayleigh波和Love波。

–Rayleigh波:Rayleigh波是地震波中的一种,其振动既包含横向也包含纵向成分。

–Love波:Love波是纵波无法在液体介质中传播而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的一种波动。

四、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1.干涉:当两个或多个波同时作用于同一位置时,它们会相互叠加,形成新的波形。

大学物理机械波课件

大学物理机械波课件

大学物理机械波课件大学物理机械波课件一、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振动或振动的传播。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就会产生振动,并且这种振动会通过介质传递给其他物体。

这种传递过程就是机械波的传播。

二、机械波的要素机械波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介质:机械波传播的物质载体,例如空气、水、金属等。

2、振动:波源产生的振动,包括振幅、频率、相位等。

3、波长:相邻两个振动相位相同的点之间的距离,是描述机械波的重要物理量。

三、机械波的分类根据振动方式和传播性质的不同,机械波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最常见的横波是地震波。

2、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波,最常见的纵波是声波。

四、机械波的性质1、传递性:机械波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因为波的能量是沿着介质传递的。

2、周期性:机械波是周期性振动的传播,具有固定的频率和周期。

3、干涉性:当两个或多个机械波相遇时,它们会产生干涉现象,形成新的波峰和波谷。

4、衍射性:机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传播,产生衍射现象。

五、机械波的应用机械波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声波用于通信、地震波用于地质勘探、电磁波用于无线通信等。

六、如何学好机械波要学好机械波,需要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概念:理解机械波的基本概念,包括波长、频率、振幅、相位等。

2、数学方法:掌握波动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分离变量法、傅里叶变换等。

3、应用实践:了解机械波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例如声波、地震波、电磁波等。

总之,机械波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传递性、周期性、干涉性和衍射性。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要学好机械波,需要掌握基本概念、数学方法和应用实践三个方面。

大学物理课件:机械波大学物理课件:机械波一、引言机械波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声波、水波、地震波等。

机械波的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现象以及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ppt课件

振动系统能量转换关系
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换
在振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不断 转换。
能量守恒
在理想情况下,振动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
能量耗散
在实际情况下,由于阻力的存在,振动系统 的能量会逐渐耗散。
02
机械波传播特性与波动方程
Chapter
机械波产生条件及分类
产生条件
01
振源、介质、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关系
天文学
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恒星光谱的多普勒效应来判断恒星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进而研究 恒星的运动规律和宇宙结构。
音乐合成
在音乐制作中,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来模拟乐器声音的空间感和运动感,使音乐更 加生动和立体。
05
干涉和衍射现象在机械波中表 现
Chapter
干涉现象产生条件及类型划分
产生条件
两列波频率相同,会出现稳定的干涉现 象。
驻波能量分布规律探讨
能量分布
驻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腹处,波节处能量为零。
分布规律
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能量在波腹与波节之间周 期性传递。
弦线上驻波实验演示
实验装置
弦线、振源、测量仪器等。
实验步骤
激发弦线振动,调整振源频率使弦线上形成驻波,观察并测量驻波 的波形、波腹波节位置等。
实验结果
通过测量得到驻波的波长、频率等参数,验证驻波的产生条件和能量 分布规律。
04
多普勒效应原理及应用举例
Chapter
多普勒效应定义及公式推导
定义
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 称为多普勒效应。
公式推导
设波源发射频率为f0,波速为v,观察者与波源相对运动速度为vr,则观察者接收到的 频率为f=(v±vr)/v×f0,其中“+”号表示观察者向波源靠近,“-”号表示观察者远离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介机械波是指通过介质中的粒子传递的能量、动量和质量的一种波动。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对于理解许多物理现象以及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机械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

机械波的产生源于物体的振动或波动。

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振动或波动时,它们会通过分子或粒子的相互作用传递能量,并在介质中引起机械波的产生。

机械波的产生可以有两种方式:横波和纵波。

横波指的是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动,例如水波和地震波;纵波则是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动,例如声波和弹性波。

机械波的传播是指波动行为沿着介质中传递能量和信息的过程。

机械波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类:表面波和体波。

表面波表面波是指波动沿着介质表面传播的波动。

在液体和固体中,表面波通常由两种类型组成:横向表面波和纵向表面波。

横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波动的方向,而纵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动的方向平行。

体波是指波动沿着介质内部传播的波动,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传输。

在地震学中,体波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纵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粒子会以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的压缩和稀疏的方式振动;而横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粒子会以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方式振动。

机械波的特性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具有一系列特性,包括速度、频率、振幅和波长等。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波速一般是恒定的;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速则会随着介质密度和弹性系数的改变而变化。

频率机械波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动的周期次数。

频率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频率越高,波动周期越短;频率越低,波动周期越长。

机械波的振幅是指波动过程中粒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振幅越大,对应的能量传递也越强。

波长机械波的波长是指相邻两个震动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距离。

波长通常用米(m)来表示。

波长和波速的乘积等于频率,即波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大学物理机械波课件

大学物理机械波课件
能流密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的能量,反映机械波传播过程中能量的 流动情况。
衰减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衰减原因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阻尼、 内摩擦等因素导致能量逐渐转化为热 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耗散。
影响因素
介质性质(如密度、弹性模量等)、 波的传播速度、波长以及环境温度等 都会对机械波的衰减产生影响。
表面波和体波区别
1 2
传播范围 表面波沿物体表面传播,能量集中在物体表面附 近;体波在物体内部传播,能量分布在物体内部。
传播速度 表面波的传播速度通常小于体波的传播速度。
3
影响因素
表面波的传播特性受物体表面形状、粗糙度等因 素的影响较大;体波的传播特性受物体内部结构 和成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色散现象和群速度概念
声子与格波关系
声子是格波的量子化形式,描述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集体振动行为。 声子与格波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声子概念及其在固体物理中应用
声子概念
声子是描述晶体中原子或分子集体振动行为的量子化粒子,类似 于光子在电磁场中的角色。
声子与热传导
在固体物理中,声子对热传导起到重要作用。晶体的热传导性能与 声子的传播和散射行为密切相关。
机械波分类
根据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 关系,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波动现象与振动关系
波动现象
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表 现为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
振动与波动关系
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动是振动的传播。 无振动则无波动,有波动则必有振动。
传播介质与波速关系
传播介质
机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干涉、衍射和叠加原理

大学物理机械波课件-PPT

大学物理机械波课件-PPT

2、t=t0为定值,y=y(x)
• 表示t0时刻波线上各质点离开各自平衡位置 得位移分布情况,称为该时刻得波形方程
• 对于横波,波形图就就是该时刻各质点在空 间得真实分布
• 对于纵波,波形图仅表示质点得位移分布
3、t与x都在变化
• 波动方程给出了各个质点在不同时刻得位
y 移,或者说包含了不同时刻得波形
结论:机械波传播得就是波 源得振动状态与能量
三、波线与波面
• 波传播到得空间——波场 • 波场中代表波传播方向得射线——波线 • 某时刻振动位相相同得点得轨迹——波面 • 最前方得波面——波前或波阵面 • 横波中,质元振动得轨迹与波线垂直,二者构
成得面——振动面或偏振面
波线
波线
平面波 球面波
波面
• P点t时刻得振动位移与原点 动位移相同
• P点振动方程为
时刻得振
沿x轴正向传播得平面简谐波得波函数
• 也就是x处质点得振ຫໍສະໝຸດ 方程沿x轴负向传播得平面简谐波得波函数
• 常用得波动表达式
(1)如图,已知 P 点得振动方程:
yP
A
y
cos( u
t
0
)
px Q x
O
x
求波动方程即波函数。
(2)如图,已知 P 点得振动方程:
平面简谐波——波面为平面得简谐波
?问题
• 如何用数学表达式描述一个前进中得波动?
• 如何描述各质点得振动位移y随平衡位置x与
t得变换规律
波函数
一、波函数得推导
• 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 设原点得振动方程为
• 设平衡位置为x得P点在t时刻得振动位移为y • P点得振动落后于原点,晚了 • 也就就是原点得振动状态传到P点所需得时间 • P点在t时刻将重复原点在 时刻得振动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2 ya ( x, t ) 0.01 cos( 20t x) 0.01 cos( 20t 10x) 2 0.2 2 yb ( x, t ) 0.01 cos( 20t


2
10x)
再次提醒大家小心,根据波形曲线判断某点的振动相位,必须考 虑波动传播方向。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15.2
行波
平面简谐波 波动方程
相位在质点与质点之间相互传播的波动称为行波。
波动方程 描述一列波中任意质点任一时刻的振动过程的方程称为波 动方程。 平面简谐波的传播特点决定了介质中各点的振动频率相同,对于无 吸收的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平面波,各质点的振幅也相同。不同的只是振 动的相位:沿着传播方向相位依次落后;同一波面上的质点具有相同的 相位,因此只要知道了一条波线上波的传播规律,就可以知道整个平面 波的传播规律。下图表示了一条波线的两振动质点。 从时间上B点的振动要落后A点(振动的时间差):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四、波阵面和波射线
波面 波动过程中,振动相位相同的点组成 的曲面称为波面,也称为同相面。
波阵面 走在最前面的波面,即振动区域的外边 界称为波阵面,也称做波前。 平面波 球面波 波射线 波面是平面的波称为平面波。 波面是球面的波称为球面波。 描述波的传播方向的有向曲线称为波射线,简称波线。 发散波 球面波 汇聚波 波射线沿波源为中心半径向内的球面波称为汇聚波。 波射线沿波源为中心半径向外的球面波称为发散波。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周期
T
一个完整波通过波线上一点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波的周期。 一个完整波通过这一点,该处的质点将进行一次全振动, 所以波的周期就是该质点的振动周期,也即是所有振动质 点的振动周期。 周期的倒数称为频率,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波线上一点的完整波 数目,也等于振动质点的振动频率。 单位时间内振动的相位在波线上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速。 波速的实质是相位的传播速度,称为相速度。波速由介 质的弹性和惯性确定,与波源无关。
同时传播到B点的距离为0.07m
x
O
x u 0.06 m / s t
(2) 确定振动特征量
B
y / cm
10
B
uT 0.12 m
u 7
x / cm
A 0.1m
2
3 2
5 A
别忘记t=0.5s
6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A振动状态方程为
y A (t ) 0.1 cos( t
F
F G ( N / m2 ) S
切变变形能产生横波,吉它弦就属于此类变形。

F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F
3.体变变形 体变模量
B
体变应力与体应变的比 值称为体变模量。
FV B ( N / m2 ) S V
体变变形能产生纵波,部分产生地震 的岩层就属于此类变形。 4.弹性变形与波速 ①固体中的横波波速:
总体上,波动方程可写为(正负号分别是反行波和正行波):
x y x, t A cos t u
y ( x, t ) A cos( t 2

x)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2.波形曲线 在波动方程中含有两个自变量,当时刻一定时,方程给出此时刻整个 波线上所有质点位置的一幅快照;而当坐标一定时,方程就给出了给定位 置质点的谐振过程。
ES F l k l l
ES k l
2
弹性势能密度 单位体积柱体在长变时的弹性势能为:
1 1 ES 1 2 1 2 1 l wp k l l E 2 V 2 l V 2 l
2.切变变形 切变模量
G
切变应力与切应变的比值称为切变模量。
a
y ( m)
0.01
振动方程为

2
)
u
x ( m)
0 .2
b平面波的振动周期,振幅与a平面波 相同,只需确定初相:


2 yb (t ) 0.01 cos( 20t
振动方程为
b

2
)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y ( m)
0.01
波动方程还需确定波长,从b图中可知
0.2m
u
x ( m)
0 .2
l l t T u
A点和B点的相位差:
u
l
A
B
2 l 2 t T l T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1.波动方程的导出 对于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正行波, 假设坐标原点o处的谐振方程为:
y
u
O
P
yo t A cos t
y ( m)
0.01
y ( m)
0.01
u
x ( m)
0 .2
t (s)
0 .1
a
b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直接读出振动特征量:

y ( m)
0.01
t (s)
0 .1
A 0.01m T 0.1 s 20 (rad / s)


2 ya (t ) 0.01 cos( 20t
一、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要产生机械波,以下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波源 弹性介质
即首先振动的物体,是波的激发源。 即传播波动的媒介。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二、机械波的传播
1.传播过程
t0
t T 4
T 2 3T 4
t t
t T
①波源首先发生振动,具有振动的初始能量。 ②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振动向周围质点扩散,类似于强迫振动。 ③波动最后在所有介质区域内产生,能量在质点之间不断流动。

6
)
10
y / cm
u
B
(3) 确定波动方程
5 A
7
x / cm
2 y ( x, t ) 0.1 cos( t x) 6 0.12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例3、有a, b两列平面波,a波沿着x正向传播,b波沿着x轴负向传播。两 列波的振幅,周期和波长都相等。a波在x=0处质点的振动曲线为左边图 形,b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右边图所示, (1)求平面波a, b在x=0处的振动方程; (2)写出平面波a, b的波动方程。
2 y 1 2 y 2 2 2 x u t
这就是一维谐波满足的微分关系。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2.三维波动方程
2 y 1 2 y 2 2 2 x u t
其实,由于任意波动过程都可以分解为不同频率的谐波的迭加,每个 谐波都具有此种形式的微分关系,因而上式可称为一维波动微分方程。
第四篇 2.传播特征
波动与光学
1) 各点振动的周期与波源相同,是同频振动。 2) 质点并未“随波逐流”,波的传播不是质点的传播,而是振动状态 的传播。
3) “上游”的质点依次带动“下游”的质点振动,沿波的传播方向振 动相位依此落后。
4) 同相点所对应的质点的振动状态完全相同。 5) 振动速度与传播速度不同。 波动只是振动状态(相位)的传播,介质本身并不随波迁移。波动 是能量传播的过程,而非介质传播的过程。
例2、已知一沿x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0.5s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周期T=2s,
(1)求简谐波的波长;
(2)写出A点振动方程; (3)写出该波的波动方程。
y / cm
10
B
u 7
x / cm
5 A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A
解 (1) 画出振动矢量图 A振动状态传播到B点花费时间
T 2 7 t 6
u
m V
V x
x y ( x , t ) A cos[ ( t )] 质元波动方程: u x v ( x , t ) A sin[ ( t )] 质元速度为: u
S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1 1 x 2 2 2 2 质点动能为: Ek (m)v V A sin [ (t )] 2 2 u
则相距O为x的P点的振动:
x
x 在时间上落后:t u
x y ( x, t ) A cos[ (t ) ] u
在相位上落后:

2

x
y ( x, t ) A cos( t
2

x)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对于沿着x轴负方向传播的逆行波,结果应为:
x y x, t A cos t u 2 y ( x, t ) A cos( t x) 2 x x 在时间上超前: t 在相位上超前: u
F
F
F
u u
G

E
③弦线中的横波波速:
u
F

B
②固体中的纵波波速:

④流体中的纵波波速:
u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⑤声速: 声音是典型的纵波。
根据气动理论及热力学,声速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p u


叫做气体的比热容比
RT
M mol
1.4 1.013 105 m s 1 1.293 331m s 1
第四篇
波动与光学
§15.1
波动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振动状态(相位)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机械波 在介质中传播的若是机械振动,就称为机械波。 电磁波 在空间中传播的若是电磁振动,就称为电磁波。 机械波与电磁波虽然本质不同,但都具有波动的共同特征,如:有 波动传播的速度,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简谐波是波 动理论的基础,一切复杂波动过程都可以看做是多个简谐波的迭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