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新增分方案 框题过关检测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同步学习方略之演练(随堂与限时):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随堂跟踪演练夯实基础百炼成钢1.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在古代中华文化中确立了至尊地位⑤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始终辉煌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⑥解析殷周时期的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个时期中华文化尚未形成,故①错误;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但在近代出现了衰微,所以“始终辉煌”的说法是错误的,故⑥不选;②③④⑤的表述是准确的。
答案 B2.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解析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不是唯一见证,故排除A项选择B项;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排除D项;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排除C项。
答案 B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历史长河中磨砺的珍珠,历史的积淀只会使其更为耀眼;汉字几千年的绵延,大浪淘沙。
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②汉字是汉族的文字,其他民族不使用汉字③汉字的正式使用从甲骨文开始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解析汉字与文字是不同的,汉字是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①入选;汉字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字,②错误;汉字的正式使用是从甲骨文开始的,③入选;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不是唯一见证,④排除。
答案 D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相对稳定性B.推陈出新C.民族性D.源远流长解析文化源远流长主要说明中华文化的时间跨度大,具有传承性,故选D项;A项不符合题意;B、C两项与材料无关。
高中政治应用创新演练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
二政治必修3教师用书:应用创新演练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 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
”这说明(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解析:本题考查了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只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文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因此A、B错误。
C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D。
答案:D2.2011年1月,《北京日报》报道,去年年底前,已入藏清华大学一年有余的2 388枚清华简将出版首批释读成果,届时,中国上古史可能重写。
这表明(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文化的丰富多彩解析:A项观点错误,汉字和史书典籍都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C项观点错误。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项与材料无关,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3.下列说法中,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为统治者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①显然切题,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①②③当选,④不能证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故答案选A。
答案:A4.《汉语世界》是由商务印书馆主办,以外国朋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作为目标和定位的普及性阅读杂志,创刊以来,以其鲜活的内容、平面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制作方式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好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如果让你写一篇“汉语走向世界”为标题的小论文,应当运用的观点是( )①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汉语国际化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③汉语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汉语国际化是世界文化繁荣的表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③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以汉语国际化立意,考查中华文化——汉语的有关内容。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创新演练大冲关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创新演练·大冲关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①汉字②文学艺术③史书典籍④科学技术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及表现的认识。
②和④说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是很有说服力的,除此之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因此,①和③是正确的,反映了题意的要求,故选C。
答案:C2.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B.包容广纳C.异彩纷呈D.丰富多彩[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方面,据此排除B、C、D三项;材料主要阐述了中华文化古老辉煌的历程,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
关于汉字的看法正确的是( ) 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B.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故B、D两项表述错误;应选C项。
答案:C4.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
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
高中政治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新人教版必修3
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读经热”多年了,近来,这个“热”具体落实到《论语》上了。
于丹的《论语》讲座,借助电视,异常火暴。
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这主要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答案] C[解析] A项与材料无关。
B项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项符合题意。
D项说法错误。
2.秦腔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剧种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先秦时期,是我国“梆子戏的鼻祖”。
这说明( )A.中华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B.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D.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文化的丰富色彩[答案] B[解析] A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源于殷周时期;C说法具有片面性,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文化也有相同之处,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D说法正确,与材料无关。
秦腔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先秦时期,证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B符合题意。
3.据悉,截止到2012年4月底,欧洲共开设了孔子学院129所,孔子课堂104个,分布在34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外双方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欧洲各国孔子学院平稳发展,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需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这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②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③对传统文化我们应全盘吸收④中华文化既保持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答案] D[解析] 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提升和传播加快,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是根本原因,故①正确。
中华民族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和与时俱进也是被世界各国接纳的原因之一,故④正确。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判断题1.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 )提示:F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2.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隶书、楷书,汉字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 )提示:T3.纳西族的象形文字,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标志。
( )提示:T二、选择题4.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
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
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中华文化已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④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A 始于上古,至今流传,体现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所特有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①②④正确,③观点错误。
5.在央视科教频道周末黄金时间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是因为(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D ①说法错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是靠普及书法艺术。
④说法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是因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故②③入选。
6.“遗失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就会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这是因为汉字( )①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不识汉字就是文盲③是独具特色的象形文字,有数千年悠久历史④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事关中华文明的传承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C 题干强调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①④构成其原因;②中的“最好”和“不识汉字就是文盲”说法错误;③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含答案)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能力目标提高锻炼、解读信息的能力,学会整合不同的学科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和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及原因【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2.完成预习自测。
【课前预习】1.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殷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明清时期文化思想影响发源雏形划时代的意义进一步发展全盛时代延续面临冲击2.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文字,是文化的,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人文明时代。
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
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5.只有在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6.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预习自测】1.伴随秦的统一,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形成了。
2.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有()①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B.③④C.①②③ID.①②③④5.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沿用至今的春联, 这主要说明()A.中华文化一成不变B.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C.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课堂探究】探究点一汉字的内涵总是在不断的丰富。
高考政治(精讲 精练 精析)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试题(含解析)1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精讲一、考点解读1、高考考点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 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变动本部分新版教材无变动3 考生记忆手册(可单独打印)专题26我们的中华文化(记忆手册)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框题)1.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①源远流长表现:古代的辉煌到近代衰微。
②源远流长的见证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框题)(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学成果,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独特性是从不同的文化形式上来看的,主要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表现出来;区域性是从不同地区上来看的;民族性是从不同民族的角度来看的。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 文化的包容性意义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2)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高考政治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必背知识点高考政治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必背知识点高考政治复习是一门学问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根据高考考纲进行复习,重视基础的知识的巩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政治一些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必背知识点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2)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还得益于汉字传载和史书典籍存传。
4、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5、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1、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高中政治 专题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知识精测】(总分60分,测试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统一中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隋唐时期,儒学便确立了其至尊地位C.宋元明延续了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D.明清时期,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国【答案】D2.“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要求参赛者以三十个包含“心”字偏旁部首的汉字字库中任意一字为创意起点,在理解其意义内涵并进行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立意“心灵生活”,完成一件设计作品。
大赛吸引了来自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广泛参与。
这项活动的举办( )①表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②展现了汉字作为交际工具之外的美学价值③有利于激发全球青年对中华文化普遍认同④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而是汉字的知识。
“在理解其意义内涵并进行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立意‘心灵生活’,完成一件设计作品”,有利于展现汉字作为交际工具之外的美学价值,激发全球青年对中华文化的关注,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传播,②④正确。
①材料没有体现。
③中“普遍认同”表述不科学。
故本题答案选D。
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光明网开展的一项关于汉字书写现状的网友调查显示,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
如果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 A. 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 书写汉字,批判继承C. 立足实践,创新汉字D. 普及书法,古为今用【答案】A4.2016年12月6日,在北京举办的“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尝试,也让更多的人从文字之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之美。
_高中政治课时练习1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仍被传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下列对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的使用②史书典籍的传承③社会制度的更替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汉字的使用和史书典籍的传承是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①②符合题意;社会制度的更替不是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高低优劣之分,④错误。
2.(2020·郑州高二检测)海峡两岸汉字节、巴黎汉字节、中国文字学高端论坛暨中国文字学会召开……近年来,这些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逐渐红火起来。
人们之所以重视学习和研究汉字,是因为汉字( )①具有集形、音、义三者为一体的特点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③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工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我们重视汉字是因为它是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
形、音、义三者是汉字的特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①。
汉字不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工具,④错误。
【补偿训练】1.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全盘继承,保持本色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解析】选A。
修史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A符合题意;B、D涉及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与题意不符;对待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C错误。
2.(2020·景德镇高二检测)下列史实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A.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实现了中国化B.中国科技在15世纪之前一直处于世界前列C.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都有本民族的英雄史诗D.孔子的“大同”“小康”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解析】选D。
高中政治必修三练习:第课 第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后 含答案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1框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A)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C.文化具有继承性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特点。
A项符合题意;B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项体现了传统文化;D项强调了外来文化。
故选A。
2.《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并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
此事一报道,随即引发教育界的激烈争论。
下列对“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看法正确的有(A)①在数字时代,强迫儿童用他们以后几乎用不到的字体写字是浪费时间②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真正重要的是键盘,而不是书法③文字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该做法有利于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④书法是文化、艺术的典型形式,该做法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解析]③④是对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的正确看法;①本身明显认识错误;②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3.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大量关于农作物的字,如禾、黍、粟、米等,其中的“禾”字,像一株有根有叶、谷穗下垂的植物。
“禾”是谷类植物的总称,但在秦汉以前,“禾”多指粟,即今天的小米;后世则多称稻为“禾”。
在汉字中,凡以“禾”为义符的字,大都与农作物或农业活动有关,如秉、秋、秀、种、租等。
这说明(C)①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②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③汉字作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由材料可知,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故①④入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错误。
③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排除。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6课第1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名师精讲(含答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6课第1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名师精讲(含答案)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识记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中华文化的特征及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3.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及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并自觉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读教材·填要点]知识点一古代辉煌的历程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具体内容如下表:1.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知识点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弘扬中华文化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议话题·强认知]自古及今,我国汉字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如何认识汉字的地位及作用?提示:(1)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是很有说服力的。
(2)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民族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析重点·解难点]一、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1)源远流长是从纵向角度说的,是指历史悠久,没有中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022高中政治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程。
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期,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2.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小李同学的手机彩铃唱到:“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下列关于“方块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B.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C.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D.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4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
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C.民族性D.世界性8、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全盘吸收外来文化A.③④ B.①②③C.②③ D.②③④9、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中国文明的世界价值作出了深刻阐述:“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
”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汇通 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10、“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检测必修3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图中汉字的演变告诉我们( )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④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兼收并蓄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②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通过汉字的演变可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①正确;通过甲骨文等象形文字,可见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③符合题意;材料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A2.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程。
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期,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解析: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的萌动时期,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不是形成时期,故①错误。
②③④⑤都是正确的。
答案: D3.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答案: D4.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 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B.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答案: A5.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 )A.发源地不同B.传承的民族不同C.传承的范围、地区不同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解析:注意题干的限制性,是从发展结果看,其他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被融合,只有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传承至今,故选D项。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温习政治新课改省份专用框题过关检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框题过关检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某学校在学习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时,很多同窗对教材涉及的知识脉络感觉混乱,专门是对各类文化之间的关系更是感觉无的放矢。
学生小明以为文化、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够用以以下图形表示。
其中合理的是( )解析:选D 文化是相关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数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中华文化指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进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进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固性的文化。
故能够看出,文化的内涵是最大的,它包括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而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那么有一起的部份。
故D项正确反映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A项错误,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不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
B 项错误,这三者之间不是交叉的关系。
C项错误,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有一起的部份。
2.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尽了难舍难分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同时,还有各类藏头诗、回文诗、顶针诗、嵌字诗等。
这说明()①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②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汉字文化内涵丰硕,风格独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材料说明汉字文化内涵丰硕,风格独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③④符合题意;“难以逾越”说法错误,排除①;此题考查的是汉字文化,不是文学典籍,排除②。
3.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洗澡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剂身心平稳,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
2018年11月,“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印证了()①藏医药科学技术具有综合性和有效性,领先世界②藏医药文化内涵丰硕,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③藏族人民的伟大制造丰硕了世界文化多样性④藏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B藏医药浴法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和积存的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温习政治通用版框题过关检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框题过关检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进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进展至今没有中断。
这说明( )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现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甲骨文表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选C A项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项错误,庆贺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现;D项与题意无关;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2.中国古代书法不断给予各类字体独特的审好心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潇洒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尽管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咱们刻画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一样表现出它的专门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一辈子的写照。
这说明()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④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制造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材料说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①应选;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排除;③不符合现今世界的客观事实,排除;我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制造力,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才造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④正确。
3.2018年8月11日至17日是拉萨“雪顿节”。
“雪顿”在藏语中意为“酸奶宴”,“雪顿节”又称“酸奶节”。
因首日哲蚌寺会展晒巨幅唐卡,也称“晒佛节”。
现在,那个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节日延续了部份传统风俗,慢慢演变成以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
这包括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阻碍深远②文化在继承中进展,在进展中继承③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传统风俗阻碍今世中国人的价值观念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A材料没有表现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也没有表现传统风俗对今世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阻碍,③④不选;“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表现了①;“雪顿节”的继承与进展表现了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题过关检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
这说明()
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
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解析:选C A项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项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D项与题意无关;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2.简牍,指古代汉族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这表明()
①文化传播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②新的传媒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③简牍是古代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简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C古代汉族以竹简和木片书写文字,表明文化传播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①正确,③错误。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而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故简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正确。
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②错误。
3.2018年8月11日至17日是拉萨“雪顿节”。
“雪顿”在藏语中意为“酸奶宴”,“雪顿节”又称“酸奶节”。
因首日哲蚌寺会展晒巨幅唐卡,也称“晒佛节”。
如今,这个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节日延续了部分传统习俗,逐步演变为以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
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③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传统习俗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选A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也没有体现传统习俗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③④不选;“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体现了①;“雪顿节”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②。
4.地方志记述了某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传承中华文明、发
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近年来,我国各地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
这是因为地方志()
①具有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成果丰富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D①不选,因为文学艺术具有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②错误,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各地重视地方志的编修是因为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地方志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③④正确。
5.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连绵不断。
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
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②因为基因单一,所以长存③一直都是强大的,引领世界文化④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错误;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③错误;
①④正确,入选。
6.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
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
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
由此可见()
①箸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③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①错误;材料中并不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有很多,箸文物也是一个重要见证,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箸承载“道义责任”,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可以看出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7.(2019·芜湖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会徽是雄心与梦想的象征。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左图)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如图)于2017年12月15日正式亮相。
“冬梦”的设计中,节日飘舞的丝带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色彩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飞跃”的设计中,把汉字“飞”,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形象,象征并激发运动员以坚强的意志作为精神的翅膀,在冬残奥赛场上放飞青春梦想。
两个会徽图形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
(1)请概括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会徽设计理念中融入中国元素的文化寓意。
(2)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请你向外国友人推介一项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阐明推荐理由。
解析:回答本题第(1)问,根据材料“冬梦”的设计中,节日飘舞的丝带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这寓意春节是中国人民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两个会徽图形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这寓意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也寓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回答第(2)问,考生可向外国友人推介京剧,并从京剧是我国传统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等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1)①春节是中国人民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②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陶冶情趣,修心养性,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2)示例:京剧,我国传统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