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到巴金_新文学传统在先锋与大众之间_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论述题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论述题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论述题1.为什么说中国现代文学是“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答案:中国现代文学诞生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是一种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

文学革命本身,就体现着民族觉醒、个体觉醒和文学觉醒的多重要求。

“五四”先驱者视启蒙、改变国民性为新文学的使命,表现了对国运民生的无比关切。

鲁迅直到30年代还这祥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闻一多在《静夜》诗中也说:“最好是让这万里塞满了沙泥,如其它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连高唱“艺术无目的”论的早期创造社作家,同样也十分重视文学的时代使命和社会使命。

他们都以文学来推动民族觉醒和人的觉醒,探索着“理想的人性’。

稍后的革命文学家更进而以文学推动工农和被压迫阶级的觉醒,塑造无产阶级新人。

中国现代文学,就其主体来说,正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是服务于民族民主革命的真正的人民的文学。

五四文学精神的特征之一就是对社会的勇于担当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患是那一代作家精神中的母题。

从个人的关怀走向对于普遍和社会的关注似乎成为中国作家的命运。

陆文夫说,五四时期的文学对动员一代知识分子和传播新思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时的文学不仅仅是文学,简直就是革命思想的传播者,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教育传统,五四发扬了这一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

当时知识分子中普遍的忧患意识十分突出,虽然今天时代不同了,文学的功能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肯定会有所改变,但文学发展中有可变的部分,也有永恒不变的部分。

刘白羽认为,文学不仅仅是文学自身,在国破家亡之痛和五四文学感召下走上文学道路后,就有一种精神一直贯穿到自己的创作之中,那是自五四发源的精神,是受鲁迅影响之下的精神,是与民族国家息息相关的精神。

王晓明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民国建立后,知识界对社会普遍的悲观失望和激愤之情下酝酿产生的,知识分子是在黑暗重压下还力求有所作为的悲愤之情下勉力向前,勇猛进取,向旧的传统势力发起冲击的。

_五四_文学_在先锋性与大众化之间

_五四_文学_在先锋性与大众化之间

五四 文学:在先锋性与大众化之间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关于这个题目,其实我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在北大作过一次讲座。

当时我正在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想探讨几个文学史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 五四 文学运动的先锋性问题。

上次来讲的时候,我的思考还很不成熟,是诚心向北大的老师和同学们请教的,同学们的提问对我深有启发,回去后就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了,发表在∀复旦学报#今年第六期上。

但我并不认为这个问题已经深思熟虑无懈可击了,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讨论下去。

一、常态与先锋:现代文学的两种发展模式五四 文学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绕不开的话题。

它作为新文学的起点也好像是不证自明的,但近年来大量新材料、新观点的出现,使既往的观念受到了挑战。

许多问题亟待从理论上给以解决。

比如对民国以后的旧体诗的研究。

近年来不仅出版了大量当代作家的旧体诗,从晚清到抗战,一大批文人的旧体诗(包括资料全编)面世了,比如陈寅恪先生、钱钟书先生,及他们同时期许多文人大量的旧体诗著作,成为我们研究20世纪文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国外很多汉学家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比如美国的汉学研究中,我就读到许多类似的课题。

我们过去讲现代文学只讲白话文学,那么文言文、旧体诗到底算不算现代文学?在20世纪文学史上到底占有多少地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晚清文学的研究,在 现代性 这个概念提出之后,我们的研究视野整个被 现代性 所吸引,晚清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许多晚清的作品被整合,被解释。

许多当年被认为价值不高的作品,又有了新的理解,许多新的价值被发掘出来。

这些作品被认为在文化研究上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比如苏州大学范伯群教授对∀海上花列传#的研究就是一个代表;还有美国哈佛大学的王德威教授的著作∀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论#,认为 五四 压抑了晚清的现代性传统,晚清许多含有 现代性 作品,如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在 五四 都被压抑了,保留下来的只有 五四 之后的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创作。

巴金的文学影响:后继作家与作品

巴金的文学影响:后继作家与作品

巴金的文学影响:后继作家与作品巴金,20世纪中国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深入揭示社会矛盾和人性弱点的作品而广为人知。

他的文学影响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而且延续至后继作家的创作和作品中。

本文将从巴金的文学观、描写手法、思想主题三个方面来探讨巴金的文学影响对后继作家与作品的启示。

首先,巴金的文学观对后继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金提出的“文学要有事实,有思想,有艺术性”这一观点,对于后继作家提供了创作的指导方向。

这一观点告诉作家们要坚持以真实的事实为基础,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的现实,同时要有思想深度,通过细腻的艺术再现将问题和思考呈现给读者。

因此,在巴金的文学观的引导下,一批后继作家如余华、莫言等,也将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与实践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其次,巴金的描写手法对后继作家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巴金的作品以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细腻的环境描绘为特色,后继作家从中汲取了灵感和经验。

例如,余华在他的长篇小说《活着》中,通过对主人公福贵心理发展和家庭环境的描写,使读者对社会阶层、人与自然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种描写手法的传承使得后继作家们的作品更加细腻、真实,并且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最后,巴金的思想主题对后继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巴金的作品关注社会矛盾、人的尊严和自由等问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强烈的反思意义。

这种强烈的思想主题也深深地影响了后继作家们的创作。

比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就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人性的丑恶和善良。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批判,是巴金的思想主题对后继作家的深远影响。

总之,巴金作为中国现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影响深远而广泛。

从他对文学观的提出、描写手法的运用到思想主题的关注,都为后继作家们提供了启示和指导。

正是这种影响,使得后继作家们能够在创作中呈现出更多样化而有深度的作品,从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

巴金的作品和思想在后继作家的创作中承前启后,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国现代文学六大家

我国现代文学六大家

鲁、郭、茅、巴、老、曹共同特点:关注旧社会民生艰难.痛恨并批判旧统治旧道德的罪恶,为国民的思想的解放进行努力,作出了很大贡献.鲁迅擅长短篇,散文.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就是他的<狂人日记>,散文代表作<野草>,充满了意象,矛盾,自省,得见其思想之深邃,灵魂之痛苦,为不可超越之颠峰.郭沫若擅长诗歌.戏剧.代表作<女神>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感染力极强,是现代文学诗歌之冠.后期有一部话剧<屈原>,感情之充沛,几若当年.可惜年轻的激情消散以后,此人再也写不出好作品.后来走了政治路线.茅盾擅长篇:代表作<子夜>,从各个方面详实精细的刻画了旧社会的上海,揭示了民族资本主义必然没落,无产阶级正在兴起并是真正的希望之主题.该小说水准一般,但在现代文学范畴中也算是高水准了.此人基本上就靠这一板斧,享誉终身.巴金擅长长篇.代表作<家春秋>,作品饱含热情,人物刻画细致,可读性很强,(至少比前面几位强),主要描写面在于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的革命青年.后期有散文集.不过个人感觉没看头.老舍擅长中长篇,戏剧:代表作中篇<月牙儿>.长篇<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戏剧<茶馆>此人老北京人,作品中带有浓郁的京味,具有幽默感.主要写北京市民在旧社会的挣扎和反抗,<茶馆>尤为鲜明和深刻,是现代文学戏剧中的扛鼎之作.曹禺擅长戏剧.十多岁写<雷雨>.名动天下.主题深刻鲜明,人物栩栩如生.戏剧中善于制造矛盾,从而揭露人性,给人很强的震撼感觉。

此人作品虽少,但每一步都是经典.这是现代文学作家中独一无二的.通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尊为大师级的现代作家,通称为“鲁、郭、茅、巴、老、曹”。

1936年秋,鲁迅的突然辞世,凸显了这根擎天之柱坍塌后中国左翼文坛的悬空状态。

福建师范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课题》

福建师范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课题》

福建师范大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课题》一、共和国文学的历史源流。

二、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三、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从叙事学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新写实小说”的作家在对待生活和人物方面放弃了理性或理念的关照,他们的小说也就不再显示叙述者居高临下的姿态。

如方方的《风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在《风景》中,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个夭折的幼婴,他宁静地观察自己的父母母亲,哥哥姐姐的生活,流水般地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叙述者得智力,判断力甚至人生的经验明显不如故事中的人物,当然,《风景》叙述者的安排是“新写实小说”中一个极端,特殊的个案,但哪怕在《烦恼人生》、《一地鸡毛》这些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觉叙述观点的作品中,读者一很难感觉到叙述者或隐含作者高于印家厚,高于小林的地方。

二从故事的角度看,现实主义要求小说中的任何情节,细节,都必须发挥一定的功能,承担不同责任,而在“新写实小说”中,由于拒绝意识形态阐释,由于缺少终极的价值指向,情节的发展往往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故事一大多以平面化零碎化的状态呈现,从而构成一种似乎是未经任何选择加工的“生活流”或“叙事流”状态。

池莉的《烦恼的人生》发表时,“编者”曾介绍其叙事结构说:“这部小说的特点是:它那完全生活化德尾随人物行踪的叙事方法,它那既有故事又没有故事模式,让主人公面对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机缘,偶遇,巧合自由行动,因而就像植物的生长发育那样,不是预先定型而是逐渐定型的结构形态,它那接近于提供生活的”纯态事实“的原生美,它那希望由读者自己面对作品去思索,去做判断的意愿,这种不重情节结构的过分戏剧化,而重叙事方式的完全生活化,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而重生活细节的真实生动,就是典型“新写实小说”的“生活流”的叙事结构。

巴金 毕业论文

巴金 毕业论文

巴金毕业论文巴金毕业论文巴金,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戏剧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巴金的创作风格、思想内涵以及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巴金的创作风格独特而深入人心。

他的作品以写实主义为基础,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情节的展开,深入剖析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小说《家》以家庭为背景,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描写,展现了封建家庭的压迫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而《激流三部曲》则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揭示了社会变革对个人命运的冲击。

巴金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更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巴金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通过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剥削,呼吁人们要勇敢追求自由和平等。

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人性是复杂而矛盾的,既有善良和正义的一面,也有自私和邪恶的一面。

他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巴金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的作品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篇章,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他的写实主义创作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作品也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精神,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巴金的作品被广泛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巴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他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和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他在论文中探讨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作家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和责任。

他的论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总之,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一)

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一)

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一)现当代文学考研习题(一)(一)北京大学04年真题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1、中国诗歌会2、孤岛文学3、整理国故4、林译小说5、漳河水6、《春醪集》7、春柳社8、巴金《随想录》9、三个崛起 10、百花文学二、论述(第1题必答,2、3、4中国学生选作两道,2、3、4、5留学生选作两道。

)1、结合具体作品实际分析鲁迅《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40分)2、以梁启超和胡适的主张为例,比较晚清文学改良和五四文学革命的观念的差异(30分)3、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新进作家路翎、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中任选两位,说说他们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

(30分)4、结合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王度庐、程小青等)的实际,说说通俗小说与新文学的相互作用。

(30分)5、从曹禺的《雷雨》和《日出》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加以分析。

30分)(二)清华大学2000年试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1、试述鲁迅杂文的文体渊源与艺术特征。

(20分)2、试分析郭沫若诗集《女神》里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

(20分)3、试比较巴金的《家》与钱钟书《围城》里对于封建大家庭的描写。

(20分)4、试述四十年代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20分)5、试分析张贤亮中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20分(三)复旦大学04年中国现当代文学(407)一、名词解释(30分)1、“人的文学”2、《激流三部曲》3、“归来者”的诗4、“寻根文学”5、学者散文二、简答(80分)1、《狂人日记》如何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方式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2、简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主要三大文学派别的文学特征。

3、新中国建立后的50年代,中国作家队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简述王安忆小说创作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创作特征。

三、论述题(50分)学界普遍认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五四新文学具有强烈的启蒙思想,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5年前)的新时期文学是对五四新文学的回归,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围绕“启蒙”的主题,谈谈五四文学与80年代初期文学创作的联系。

巴金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巴金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巴金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巴金,原名李尧棠,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如《家》、《春》、《秋》等,深受读者喜爱,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巴金的语言风格是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巴金的语言风格独特,富有表现力。

他的作品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他的文字简练明快,不事雕琢,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种语言风格使巴金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让读者深入地理解人物和情节。

其次,巴金的语言风格也具有时代意义。

巴金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的现代转型期,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社会矛盾。

他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直抒胸臆,符合那个时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巴金的文学作品为后来的现代文学树立了典范,其语言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巴金的语言风格还具有人文精神。

巴金的文学作品关注人性的复杂性,他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同时,他也通过作品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究,这种人文精神是巴金作品的重要特色。

总的来说,巴金的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的语言风格独特、富有表现力,具有时代意义和人文精神,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在当今文学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巴金的文学作品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其语言风格仍然值得我们
深入研究和欣赏。

忏悔意识下的鲁迅和巴金的开题报告

忏悔意识下的鲁迅和巴金的开题报告

忏悔意识下的鲁迅和巴金的开题报告题目:忏悔意识下的鲁迅和巴金研究背景和意义:忏悔,是指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过失感到懊悔和悔恨,并且有强烈的自我谴责和自责意识。

在20世纪初的中国,忏悔意识在文学领域尤为突出。

鲁迅和巴金这两位文学巨匠,都是忏悔意识的代表人物。

他们不断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此来反思社会的种种弊端,引导人们进步。

因此,探讨鲁迅和巴金在忏悔意识下的文学创作,对于深入理解他们的文学思想和对于当代文学创作者的启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鲁迅和巴金在忏悔意识下的文学创作。

一、鲁迅的忏悔意识与其文学创作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和思想家。

他的文学作品以描写社会现实和揭示社会弊端为主题,并通过自己深刻反思的忏悔意识来提醒人们警惕社会的黑暗面。

本文将从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药》等作品中,分析他的忏悔意识是如何影响和贯穿着他的文学创作的,以及其忏悔思想对于当代文学创作者的启示。

二、巴金的忏悔意识与其文学创作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以具有现代性思想和对人性问题的关注为特点,在这些作品中,巴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此来打破旧有思想的束缚。

本文将从巴金的《家》、《春蚕》和《寒夜》等作品入手,探讨他的忏悔意识与其文学创作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忏悔思想对于当代文学创作者的现实启示。

预计成果:本文的主要成果有:一、对鲁迅和巴金在忏悔意识下的文学创作进行深度剖析,掌握他们的忏悔思想和文学风格的内在逻辑和发展动态。

二、总结鲁迅和巴金的忏悔意识对于现代文学创作者的启示和参考,为后人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通过研究和探讨忏悔意识的文学创作,挖掘和发掘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层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参考文献:1.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

2. 巴金:《家》、《春蚕》、《寒夜》等。

3. 梁实秋:《鲁迅与巴金》。

4. 林语堂:《鲁迅的散文和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新感觉派2.乔寓文学3.语丝文体4.觉新5.“人的文学”6.新月派诗歌特点7.街头诗歌运动8.三个崛起的代表人物二、简答题:1.应该如何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待汪曾祺小说的意义?2.中国当代文学三个阶段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三里湾》虽然也是歌颂合作化运动的,但却因没有表现出“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路的斗争而受到严厉批评。

请问,所谓“两条道路”指哪两条道路?这部小说对两条道路斗争的“消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采取这种表现方式的主要原因什么?4.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5.简述杨朔、秦牧和刘白羽散文的主要特点和不足。

6.王朔和老舍的小说都以北京的市民生活为题材,也都具有很浓重的幽默色彩,但又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7.试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8.从生活、思想、文学三个方面说明“山药蛋派”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阅读理解题:分析给出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惫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惫,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问题:1.作者是怎样讲稻束荷母亲联系在一起的?2.“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句诗有什么含义?《手推车》(1938年)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寂静从这一山脚到那一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色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选自艾青诗集《北方》,文化生活出版社问题:1.艾青主张诗歌的“散文美”,你认为这首诗是怎么体现其主张的?2.艾青诗歌的特点是什么?《自然底梦》(1942年11月)我曾经迷误在自然底梦中我底身体由白云和花草做成我是吹过林木的叹息,早晨底颜色当太阳染给我刹那的年轻那不常在的是我们拥抱的情怀它让我甜甜的睡,一个少女底热情使我这样骄傲又这样的柔顺我们谈话,自然底朦胧的呓语美丽的呓语把它自己说醒而将我暴露在密密的人群中我知道它醒了正无端地哭泣鸟底歌,水底歌,正绵绵地回忆因为我曾经年轻的一无所有施与者领向人世的智慧皈依而过多的忧思现在才刻露了我是有过蓝色的血,星球底世系。

浅析巴金《随想录》的文学意义

浅析巴金《随想录》的文学意义

浅析巴金《随想录》的文学意义1000字巴金《随想录》是一部以散文形式写成的文学作品,是巴金五四运动后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从语言艺术、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文学意义。

其一,语言艺术。

在语言艺术上,《随想录》以简洁明快、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语言具有特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引起读者深刻的思考。

在另一方面,他采用朴素自然的语言,通过从容的叙述技巧和情感的转化来推动文章的情节,表达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思索。

因此,语言是这部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成为了巴金文学传承的重要标志。

其二,思想内涵。

巴金《随想录》是巴金体现哲学思辨的重要作品之一,其中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哲学,他以非常平淡的语言反映出一个理性派作家对人生的思考。

他不断地探索人性、道德和社会的问题,受到了思想家、文学家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他讲述的这些随想,将读者引入了新的思维空间,对人生和社会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角度,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启示。

其三,社会意义。

《随想录》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一代人的文化与生命状态,并为后来的文学题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蓝本。

他以反映社会现实为宗旨,同时也传达了他个人的思想和人生哲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呼吸的形象。

在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之后,巴金探索了人生的价值与经验,反映着他对中国新的社会状况的思考和对人生与历史的回顾。

综上所述,巴金《随想录》是一部具有深刻的文学内涵和鲜明的文化特色的作品,通过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探究,传递出一种人生哲学。

因此,它在文学创作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料。

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精神的接力与传承——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主要 的职业 。他 自称是个“ 业余 ” 作家 , 希
望 自己能在文学以外对社会多作贡献 。那 么, 巴金在文学史上究竟有没有意义 呢? 我 们应 该从哪些方 面来认识 巴金在 2 世纪 0
中国文学史上 的地位与贡献?关于这个 问 题学术界是有所争论 的。我注意到 , 随着 巴金先生 以百岁高龄辞世 , 很多媒体对此
问题 的进 一步 探讨 。
篇《 巴金 的意义》试 图从中国知识分 子的 ,
角度来探讨 巴金先生 留给我们 的精神遗
产; 本文将换 一个角度 , 从文学史 的范 围
来继续探讨这一问题 。但这是一个 比较难 以把握 的问题 , 因为巴金先生从未 以一个
我曾经在《 人格 的发展—— 巴金传》 里 说过 , 巴金先生从 12年发表《 99 灭亡》 起走
上文坛 , 很快就成为一个深 受读者喜爱 的
作家 的标准来要求 自己 , 相反 , 他从青 年 时代 开始就 以社会 革命家 的事迹作 为 自
己努力 的目标 , 直到耄耋之年 , 依然认为 自 己的所有文学创作 只是一种与读者 、 与世 界进行交流的特殊方法 , 文学并不是他的
畅销作家, 但是他并没有以此为幸 , 反而深
左联关 门主义的错误路线排挤在外 , 更有 像萧红那样没有参加左联 , 自觉追随鲁 但 迅 的青年 , 他们几乎都是从各地流浪到上 海, 聚集在一起 , 从事喜欢的文学事业 。他
的一生是寻找结盟 的一生 : 早年投身于辛 亥革命 , 中年加盟于《 新青年》后来又南下 ,
们身上并没有一般流浪知识分子常见 的毛
以为痛苦,时时有生命浪费之感 。从 12 99
年起 的五六 年时间 ,既是 他 的创 作高潮 期, 同时又是他 的精神危机期。这期 间他

读书心得——论巴金的《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读书心得——论巴金的《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读书心得——论巴金的《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巴金小说《家》的素材来源巴金(1904-2005)于2005年10月逝世于上海,享年101岁,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热情、有进步思想、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之一。

激流三部曲《家》(1935)、《春》(1938)、《秋》(1940)是巴金的代表作,这三部作品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1904年11月25日,巴金出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的李公馆,名为李尧棠,字芾甘。

李家是当地的殷富,数代都是书香人家。

巴金的远祖李介庵原籍浙江嘉兴,以儒生的身份入川在官府充当幕僚。

巴金的曾祖父当过县官,添置了一些家产。

祖父李镛做过多年县官,他精明强干,官囊颇丰。

卸任之后广置田产,并修建了五进三重的李公馆,还收藏了许多古玩字画。

1909年,父亲李道河去川北广元县就任知县,5岁多的巴金与母亲陈淑芬一起前往。

辛亥革命开始后,李道河辞官回家,1914年,陈淑芬因病去世,四个多月后,巴金的二姐也死了,过了两年,巴金的两个堂兄弟患白喉症死了。

随后,巴金和三哥也患了白喉症,他们的病尚未痊愈,巴金的父亲李道河病亡了。

在其后的分家过程中,家族内部的倾轧丑态毕露,巴金看到了人情世态和诗礼传家背后的龌龊。

1920年,巴金的祖父也因病死去,遗产的争夺由此引发,巴金在这些事情上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他深刻地认识到大家族必将崩溃的结局。

巴金的大哥李尧枚因投机生意失败而自杀了。

在巴金的记忆中,大哥是旧制度下的牺牲者。

在听到噩耗的那天晚上,他辗转难眠,决定调整《家》的结构,把大哥作为主要人物原形来写,他要把一个垂死制度牺牲者放到人们面前。

由于写的都是熟悉的人物、事件和生活,《家》的创作十分顺利,许多部分和情节一气呵成。

后来,这些都成为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家》的丰富素材。

《家》的思想内容有三个方面:(1)通过梅、鸣凤、瑞珏三个女子的悲剧,控诉封建制度、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揭露、控诉封建大家庭、封建制度的罪恶;(2)歌颂封建大家庭中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3)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没落、崩溃。

巴金小说风格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巴金小说风格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巴金小说风格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巴金小说风格的影响深远,不仅在当代文学中仍然存在,而且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巴金小说风格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巴金小说风格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体现在其对现实主义的坚持。

巴金的作品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为基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展现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关注人民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

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许多作家关注社会问题,用文学的方式呈现现实。

其次,巴金小说风格对当代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上。

巴金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

这些人物形象既是社会的缩影,又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巴金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人类的存在和命运。

这种对人物的刻画方式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受到巴金的启发,致力于创作丰满的人物形象,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此外,巴金小说风格对当代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语言的运用上。

巴金的作品语言简练明了,富有感染力。

他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节奏感的叙述,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

巴金的语言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作家受到他的启发,致力于创作富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语言,使作品更具有魅力和独特性。

最后,巴金小说风格对当代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文学价值的追求上。

巴金的作品追求真实、正义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他通过文学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扭曲的批判,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追求公正和人道。

这种对文学价值的追求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受到巴金的影响,致力于创作具有深度和思想性的作品,使文学更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和文学史意义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和文学史意义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和文学史意义【引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编纂一套全面、系统的新文学大系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整理和研究我国新文学的成果,还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从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背景、过程、文学史意义以及当代创作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过程与成果】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始于20世纪初,历经几代学人的努力,至今已出版了多个版本。

这套大系涵盖了从鲁迅、郭沫若到巴金、茅盾等众多新文学作家的作品,系统地展示了新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成就。

编纂过程中,编者们坚持文学价值导向,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力求呈现新文学的真实面貌。

因此,中国新文学大系成为了一部具有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重要文献。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文学史意义】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对于文学史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它为文学史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有助于文学史的书写与完善。

其次,通过对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阅读和研究,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新文学的发展脉络,总结新文学的创作规律。

此外,中国新文学大系还对文学批评、文学教育以及文学创作具有指导作用。

它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新方向,激发了作家们的创作激情,推动了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新文学大系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它启示当代作家要关注社会现实,勇于创新,秉持文学道义,弘扬民族精神。

同时,当代文学创作也应继承和发扬新文学的优秀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推动我国文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见证了我国新文学的辉煌成就,还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介绍著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介绍著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介绍著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摘要:一、概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发展二、分析著名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特点1.鲁迅的《呐喊》《彷徨》2.茅盾的《子夜》3.巴金的《家》《春》4.老舍的《茶馆》《四世同堂》5.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6.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7.贾平凹的《废都》《秦腔》三、探讨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四、展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正文: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中,文学始终是其中最为灿烂的一颗明珠。

从古至今,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涌现出来,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本文将聚焦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探讨其背景、特点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概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是指自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西方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推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主题。

从鲁迅、茅盾、巴金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作家,到余华、莫言、贾平凹等新一代作家,他们在不同时期关注社会现象、反映人民生活,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二、分析著名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特点1.鲁迅的《呐喊》《彷徨》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呐喊》《彷徨》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面,批判了封建礼教、传统伦理对人民的压迫。

鲁迅以其独特的文笔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社会的病态与人性的扭曲,激发了对旧社会的反抗与对新文化的追求。

2.茅盾的《子夜》茅盾的《子夜》以1920年代的中国为背景,描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作品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生活命运,反映了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展现了革命浪潮中的悲欢离合。

3.巴金的《家》《春》巴金的《家》《春》以四川成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

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们的爱情、亲情、友情,展现了封建家庭中的伦理道德与封建制度的腐朽。

同时,作品也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家庭的冲击,以及年轻一代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

巴金的文学贡献有哪些

巴金的文学贡献有哪些

巴金的文学贡献有哪些巴金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巴金的文学贡献,希望能帮到你。

巴金的文学贡献历代以来,无数的人做了无数的贡献,有的放上了自己生命,有的放上了自己物质,还有一种人奉献了自己的精神,巴金的贡献就是自己的一生。

不管是精神上面还是其他的方面,巴金一生创作无数,他以他的文学创作来教育着人们,将爱国精神写进了他的小说之中,他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巴金批评了封建社会思想,主张新文化,并且发扬爱国精神,他的情感他的爱全部流露在他的作品之中,不仅如此,巴金通过自己的作品发扬了一种正义精神,他的文学对人民群众以及中国的未来有了巨大的印象,而且,这也是在文学坛之中一个重大的提升,这是对国家,对后代,对我国的文学的一种贡献,伟大的精神贡献。

还有就是巴金一生担任了无数的文学上的主席,他孜孜不倦的为着中国的文学而操劳,他是一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出版家,巴金为此在年老的时候已经身患疾病,曾经的操劳将他的身体一步一步往死亡的方向拉着,但是巴金一直都很坚强,即使生病,即使双手都不能动了也要创作,这就是巴金。

巴金的贡献有大有小,他是一个无私的人,什么都为别人想就没有哪刻是在为自己想,他想着国家,想着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切,生命以及灵魂,当真无愧的`人民作家。

巴金的故事简介巴金是我国近代十分著名的文学家,巴金的人物事迹历来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学习和效仿,关于巴金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有:巴金与藏书的故事、巴金买书的故事、巴金出书的故事以及巴金厚道人的故事。

巴金一直都有一个习惯便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身上还有钱,只要看到书都会买书,曾经巴金的家中一度因为缺钱,每天基本上都没有菜了,而巴金只要是看到书依然还会去买书,甚至鼓励自己的儿子买书,通常儿子的书包中都是鼓鼓囊囊的,里面装的多半都是书籍。

巴金的家中基本上是一个小型的藏书馆,里面有很多书,各种各样的书籍都有,也有一些比较罕见的书卷,巴金基本上也到了一种爱书如命的地步了。

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巴金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不仅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学史,而且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文体上来看,巴金引领了近代文学创作的新潮流。

他在文学形式上创新,他的小说和散文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其次,从主题上来看,巴金的作品探索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鲜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此外,他还追求着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尝试把真实的人物生活放入其作品之中,以此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

此外,巴金的作品不仅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也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他的故事融合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总之,巴金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不仅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学史,而且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也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他的故事融合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极具价值的文学精品,而且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代文学试题五 巴金专题

现代文学试题五   巴金专题

现代文学试题五巴金一、填空1、巴金于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于年逝世,被称为。

他奉行“人类至上”的思想,但早期曾受思想影响。

2、巴金是他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时开始使用的笔名,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形象。

3、《激流三部曲》包括《》《》《》,《》被称为它的续曲和尾声。

4、长篇小说《》标志着巴金小说艺术走向成熟。

5、《》被巴金认为是一部革命者的“生活教科书”。

6、《》代表巴金前期创作风格,《》则代表他后期创作风格。

7、汪文宣出自《》,他的妻子是。

二、选择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A.《新生》、《萌芽》、《灭亡》B.《雾》、《雷》、《电》C.《雾》、《雨》、《电》D.《雨》、《电》、《雷》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A.《灭亡》、《新生》B.《激流三部曲》C.《火》三部曲D.《爱情三部曲》3、巴金小说《灭亡》中的主人公杜大心是()A. 革命需要时能勇于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者B. 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C. 懦弱寡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D. 热情多思的热血青年4、在《家》的高家三代人中,第二代克字辈属于()A.第三代觉字辈反抗、斗争的主要对象B.迂腐的卫道士、荒淫的纨绔子弟C.封建家庭的家长D.封建大家庭的孝子贤孙5、《激流三部曲》中“一方面信服着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的人物是A、觉民B、觉慧C、觉新 D 、瑞珏6、巴金系列中篇《火》三部曲又被称为()A.《爱情三部曲》B.《激流三部曲》C.《人间三部曲》D.《抗战三部曲》7、.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

A.《还魂草》B.《火》第三部C.《第四病室》D.《寒夜》8、被巴金认为是高家“冬”的一部小说是A、《第四病室》B、《憩园》C、《灭亡》D、《秋》9、《憩园》中生活在憩园这一狭小的空间内,成为憩园内雅致摆设的人物是A、姚国栋B、姚太太(万昭华)C、小虎 D 、杨老三10、《寒夜》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故事发生的城市是A、三十年代初的上海B、物价飞涨、艰难困苦的沦陷区C、抗战胜利前后的国民党“陪都”重庆 D 、四十年代初的北京11、《寒夜》中表面上安于命运摆布,内心却无数次地发出强烈抗议的人物是A、曾树生B、汪母C、汪文宣 D 、小宣12、《寒夜》中汪文宣一家破裂的悲剧主要根源在于:A、曾树生为个人利益抛弃家庭;B、汪文宣患上肺病无法治愈,性格变态;C、黑暗的社会摧残破坏D、汪母和曾树生的不和三、分析题(一)、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家》的思想成就有三方面:1、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巴金特辑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传统在先锋与大众之间试论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陈思和巴金与他前辈之间的精神继承关系,最重要的标记还是体现在他的创作活动之上!。

我们要问的是:巴金的创作活动,在哪些层面上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并且在新文学的发展中构成什么样的意义?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在理论上先确认两个前提:其一,我把现代文学的发展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常态的主流文学演变过程,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变动中造就的相应的文化演变,文学的变化也在其中之列,而市场与读者,往往是社会与文学两者之间互动的纽带;第二个层面是指某些特殊时期出现的文学和文化的震荡,这些震荡与世界性潮流联成一片,以先锋的姿态出现,刺激、促进、推动了文学或文化的激变,它破除对传统文化的迷信,鼓吹新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观念,以彻底的批判精神宣告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诞生,启蒙是他们早期的旗帜,作为读者群的主体市民阶层和大众市场,往往也成了他们所批判和剖析的对象。

这两种文学发展形态既对立又有联系,甚至在一定环节下发生互相的转化。

其二,∀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包孕着两者互反的意向,当胡适提倡文学改良的∀八不#、陈独秀高标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的时候,他们确实是希望新的文学能延续传统的文学主流自然变革而来,使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成为现时代的文学主潮。

这是前一种常态发展的文学形态。

但是以鲁迅为开端的、后有创造社、部分文学研究会等作家的创作实绩和理论实践,却是以更为激进的姿态和更为含混的形象∀异军突起#于文坛,他们以强烈的反传统姿态和欧化的形象、语言、理论冲击了人们的传统审美观念。

形象与审美所表达的内涵永远丰富于常态与常规所需求的理性,它们在实际上构成了∀五四#新文学的先锋意向,改变了前者的正常轨迹和性质,促进了新文学的倡导者向先锋性转换(典型如陈独秀、钱玄同等),使新文学一度发生分化,先锋文学与常态的大众文学市场之间失去彼此的照应和联系。

先锋文学的真正意向在于社会的挑战与更新,但是,当脱离了大众市场和读者群体的先锋文学以桀骜不驯的战斗姿态卷入政治冲突后,必然地陷入政治与美学的困境。

我所分析的鲁迅 巴金建立起来的新文学传统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正是在6这一理论前提下进行探讨的。

巴金曾经自称是五四运动的产儿∃,当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杂志的时候,鲁迅已经完成了%狂人日记&,以其特有的前卫、先锋精神揭开了新文学运动的序幕:1925年巴金北上考大学,在北京滞留期间,陪伴他打发寂寞生活的就是一本%呐喊&,而鲁迅当时正处于人生道路的彷徨痛苦阶段,从而进入了创作的高产期;1929年,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问世,顺利走上写作道路,而其时鲁迅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虚构作品,开始人生道路的又一次转折。

所以巴金与鲁迅基本上属于两代人,鲁迅对新文学的贡献整个都是原创的,他的创作活动构成了新文学发展的先锋精神和原动力;而巴金则是鲁迅为代表的∀五四#先锋精神的继承者和完成者,在以鲁迅为核心的∀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推进中,他发挥了别的作家不能取代的独特的作用。

如果说,我们把∀五四#新文学运动理解为一场带有先锋意识的文学运动∋,而鲁迅的创作实践则代表了这场先锋文学运动最核心的传统。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在中国被纳入世界格局的时候发生的,它所包含的现代性的世界性因素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成分。

正在盛行的西方现代思潮和先锋思潮作为同步的世界性思潮,对新文学运动发起人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五四#新文学初期混杂着多种来源于西方现代文化思潮,如李大钊的含有无政府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主义学说,陈独秀的来自法国大革命的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胡适的来自美国的实用主义现代哲学和个人主义学说,周作人以∀人的文学#为核心的人道主义和∀人生派#文学主张,田汉及创造社诸君子提倡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艺术主张,等等,而来自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创作和沈雁冰等人的文学理论,则是具有激进反叛姿态的先锋文学思潮,他们与几乎同时期发生的西方先锋思潮未必有具体的联系(虽不能排除两者之间的启发),但是这种世界性因素反映了当时中国与欧洲各国在战争与革命、传统危机、文化变革等大趋势方面是一致的。

其特点为:彻底的反对传统意识形态、批判社会混乱现状的战斗态度,坚决认为文学运动与知识分子要求改变社会现状的目标是不可分开的,反对艺术脱离社会的自律行为,语言与形式尽其可能标新立异,力求打破传统习惯,追求陌生化的效果,既反对文化上的保守势力也反对同一阵营里的权威意识,等等,中国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与俄、意的未来主义运动、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思潮等激进思潮具有相同的先锋性质。

有了这种先锋精神所起的核心作用,新文学运动与旧传统的断裂和新质的产生才能成为可能。

也是在这种先锋精神的带动下,中国文学才有可能比较彻底地完成了自我更新的蜕变过程,开始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独特的审美轨迹。

作为一种以彻底反传统反现状的姿态而存在的先锋运动,其积极意义上的过程必然是短暂的,闪电式的。

德国学者彼得 比格尔为∀先锋文学#的这一特点作出如下的分析:先锋文学所具有的两方面的特征是联系在一起的,一是攻击现有的资本主义的艺术体制,二是企图重新恢复艺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促使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但这些运动在试图实现其意向的过程中必然要陷入两难困境:其政治的困境是:∀一旦(它所呼唤的)革命变得严肃而必然导向与左的或右的政党或集团合作的时候,政治困境就出现了。

对先锋来说,他们的两难困境是,要么参与他们支持的政治运动,要么坚持他们的独立而陷入与政治运动的不可解决的冲突中。

#其美学的困境是:∀(资本主义的)艺术7从鲁迅到巴金:新文学传统在先锋与大众之间体制能够承受先锋对它的攻击。

在一篇名为%来自一份巴黎日记&的文章(1962年)中,彼得 魏斯这样分析一个先锋艺术展: ())在三个同时进行的展览中,他们的成果被展示了出来。

仅仅是它们在这儿被悬挂着、镶在画框中,或站在支座上或躺在盒子中的这一事实就与他们的初衷相反。

这些希望粉碎常态,让大众的眼睛朝向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希望表现可疑的、谵妄的外部准则的作品,却被展示在这秩序井然的地方,而且人们还能坐在舒适的扶手椅里去对它们凝神默想。

被他们攻击的、被他们嘲笑的、被他们暴露出其虚伪的秩序却善意地把他们纳入其中。

∗就这点而言,人们会说先锋失败了。

但是,在这里谈论失败却会引起误解,其原因不是因为先锋无疑会重新出现,而是因为这种说法掩盖了一个事实,即:失败了的东西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恰好就在这种失败中继续产生着影响。

#+对于理解和解释∀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先锋现象,参考这段关于欧洲先锋运动的论述非常有启发。

根据比格尔对于∀双重的困境#的分析,我们首先就能够理解新文学运动所遭遇的政治困境:为什么∀五四#新文学运动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艺运动,它包含了太多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造的理想和期望,急功近利的启蒙运动迫使知识分子迅速走向实际的政治斗争,甚至是直接的政党活动,。

20年代中期,新文学阵营分化,还坚守在文艺岗位上的鲁迅发出过∀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悲愤呼喊−,但他终于还是选择了南下广州,试图去参加实际的革命工作。

当一场大革命以战争的形态爆发时,新文学运动自身的先锋使命差不多已经完成,从鲁迅的%伤逝&到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似乎已经在为∀五四#先锋文学作悼词,反思它为什么会失败,以及失败以后为什么会无路可走。

再从美学的困境上来看,∀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某些意向,表面上已经得到了满足和胜利,如白话文的推广和普及,新文艺形式的确认和流行,一部分新文学的倡导者功成名就,或成为著名教授学者(如刘半农、钱玄同等),或成了明星似的作家诗人(郁达夫徐志摩等),这就是说,∀五四#先锋文学的成果已经被摆进了堂堂皇皇的∀展览厅#,被他们先前所反对的社会体制所接受了,但是,作为先锋文学所期待的文学艺术推动社会发生变革的一面来说,依然没有丝毫影响。

鲁迅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后终于意识到,先前鼓励他发出振聋发聩的战斗呼喊的结果,是徒然增加吃人筵宴上被吃者的敏感和痛苦,这时候再让他像%狂人日记&里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连他自己都感到空空洞洞的了.。

这些敏感而悲愤的受挫感和绝望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鲁迅个人的经验使然,而是概括了当时大部分具有先锋意识的新文学参加者和后来者的感受,只是借助鲁迅的笔吞吞吐吐地表述了出来。

从现代文学史发展的状况来看,新文学创作确实是在正常地继续着,从来也没有中断;但从∀五四#新文学运动最核心的先锋精神来看,这一活跃的战斗传统似乎在前所未有的压力下中断了/。

虽然有如比格尔所说的,失败了的东西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恰好在这种失败中继续产生着影响。

但失去了先锋精神的新文学只是以常态的形式存在着、发展着(同时也是被展览着),渐渐被接受为主流的文学,但是它在一个急剧变动着的社会中所发生的影响就渐渐变小了,不再可能产生出激动人心的力量。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在20年代末中国新文学发展曾经历过一个低潮:曾经是新文学运动发源地的北京,当%语丝&最终南迁上海以后,其文学几乎是陷入了死寂一般沉默了;而在当时传媒出版8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力量云集的上海,传统的文学势力迅速占领了这个城市的各种最新媒体 小报连载、文艺副刊、休闲杂志、连环画,甚至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曲艺、连台本戏等等,基本上是由一批新文学所攻击的敌人所垄断。

垄断了媒体和市场也就意味着垄断了市民阶层为主体的读者,新文学的大部分作品只能发表于自娱性质的同仁刊物上,很难想像这些作品会在现实社会中产生多少影响。

这就是先锋运动失败以后的一个文化背景,是1928年茅盾和∀革命文学#倡导者发生关于读者对象的争论的现实背景,也是30年代前期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屡屡发起大众化讨论的现实背景。

在这种背景下,鲁迅的可贵就表现在虽然他一再遭受来自激进组织的无理纠缠和狂妄攻击,但他依然忍辱负重地同意与这些论争对手联合起来(先是与创造社,后又与∀革命文学#的论争者),布成统一阵线,显示了一个真正文艺先锋不断进击的实质性的努力。

20年代的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最为活跃的力量,是由一连串规模不大的具有先锋意味的文艺团体组成的,如创造社、语丝社、狂飙社、未名社、沉钟社、太阳社))直至左翼文艺运动的崛起。

由于这些组织成员自身具有的流浪型知识分子的弱点、他们的反叛宗旨与权力压迫以及非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其先锋性的闪现往往像昙花一现,耀眼而短命,与城市里的读者群体并没有发生亲密的联系和接触。

大约是一直到30年代%申报 自由谈&主编易人、左翼电影以及电影歌曲的兴起、良友图书公司的转向、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成立、%论语&杂志的风行、鲁迅去世后的悼念活动等一系列事件以后,才渐渐地在中国普通读者中间发生真正的影响,才为后阶段的全民抗战的文艺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