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痛风规范诊疗

痛风规范诊疗
痛风诊疗规范2023
2. 代谢综合征:痛风患者往往伴有体内代谢异常,易并发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 代谢综合征的表现。 3. 心血管疾病:痛风患者存在高尿酸血症,其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与许多传统的心血 管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4. 神经系统疾病:血尿酸水平和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复杂,高尿酸血症促进了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并与 预后不良相关;但生理浓度的血尿酸水平对神经系统同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血尿酸水平过低则有可 能增加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临床表现
一、病程 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 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1. 急性发作期:典型痛风发作常于夜间发作, 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 h左右达 高峰。
2. 发作间歇期: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后一般 无明显后遗症状,偶有炎症区皮肤色素沉 着。
3.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 风石关节炎是长期血尿酸显著升高未受控 制的结果,两者经常同时存在。
痛风诊疗规范2023
辅助检查
一.常规化验: 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泌尿系超声检查等。
二.血尿酸测定: ➢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血尿酸>420 μmol/L(7 mg/dl)时,诊断高尿酸血 症。 ➢ 由于血尿酸受多种因素影响会有波动,应多次测定。
六.关节腔穿刺/痛风石抽吸物MSU结晶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表现为 2~20 μm 强的负性双折光的针状或杆状的MSU晶体。但即使是痛风发作期该 检查也有阴性。
痛风诊疗规范2023
痛风的分类标准
痛风诊断广泛认可的是美国风湿病学会1977年痛风分类标准及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 共同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 2018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推荐三步诊断痛风: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解读PPT课件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解读PPT课件
发病机制
痛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尿酸升高通常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现状
痛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中,痛风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治疗原则
评估病情: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尿酸水平、痛风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生活习惯等。
04
非药物治疗措施探讨
戒烟限酒
减重与控制体重
增加身体活动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增加痛风发作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痛风症状。
肥胖是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风险。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
反映肾脏排泄尿酸的情况,有助于痛风的诊断和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符合痛风诊断标准者可确诊。
诊断标准
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相鉴别,注意询问病史、查体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03
$number{01}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解读
2023-12-30
汇报人:xxx
目录
痛风概述与流行病学诊断方法与标准更新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非药物治疗措施探讨并发症防治策略患者管理与健康教育
01
痛风概述与流行病学
痛风定义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的疾病,常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以及慢性关节炎等症状。
个体化评估

痛风诊疗规范

痛风诊疗规范

玉门市中医院风湿骨病科痛风诊疗规范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疾病。

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小球和肾小管等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

本病以中年人为最多见,40~50岁是发病的高峰。

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例约为20:1。

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病是正邪相争,脾肾功能失调的结果。

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紊乱,浊毒内伏,复因劳累,暴饮暴食及外感风寒而诱发。

主要的发病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内因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脾肾失养,脾肾清浊代谢功能紊乱。

脾运失司,湿浊内生;脏失司,则影响排泄,湿浊内聚,凝滞关节,筋骨失养,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

二、外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

如居住湿地或水中作业,或冒雨涉水,或汗出当风,或环境湿,等原因,在正气不足,且卫外不固之时,风寒湿邪或湿热之邪,即可入侵人体经脉,留着肢体、筋骨、关节之间,闭阻不通,发为本病。

三、诱因正虚邪侵,受寒劳累;或饮食不节,酗酒厚味;或复感外伤,或手术,或关节损伤等,均可加重经脉痹阻,气血通行不畅诱发本病。

总之,本病的病机主要是先天不足,正气亏虚,经脉失养;或湿浊排泄缓少,留滞经脉;或脾运失司,痰浊凝滞关节;或感受外邪,邪痹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均致关节、筋骨、肌肉疼痛、肿胀、红热、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形成本病。

本病急性期多为湿热蕴结,恢复期则多为湿寒阻络。

久病不愈则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而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关节周围瘀斑、结节。

后期可内损脏腑,可并发有关脏腑病症,尤以肾气受损多见。

肾元受损,气化失司,则水湿内停,外溢肌肤,而成水肿。

湿浊内停,郁久化热,湿热煎熬,可成石淋。

若肾气衰竭,水毒潴留,可为肾劳之证。

本病的病位初期在肢体、关节之经脉,继则侵蚀筋骨,内损脏腑。

其实本病在出现症状之前即有先天肝肾不足和脾运失司,不可忽略。

痛风诊疗规范(2020年最新权威发布)

痛风诊疗规范(2020年最新权威发布)

痛风诊疗规范(2020年最新权威发布)痛风诊疗规范专家组中华内科杂志摘要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代谢性风湿病。

我国痛风虽然并不少见,但其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对患者的短期与长期治疗予以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除关节损害,痛风患者还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痛风属于全球性疾病,不同国家、地区的患病率有所差异。

欧洲的患病率为0.9%~2.5%,美国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长,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07—2010年的3.76%。

我国尚缺乏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报告,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男性多见,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男∶女为15∶1,平均年龄48.28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1]。

50%以上的痛风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

我国痛风虽然并不少见,但其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以减少误诊和漏诊,对患者的短期与长期治疗给予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

一、临床表现(一)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在2018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中,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晶体沉积)和痛风期(即临床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2]。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建议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评估病情控制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痛风的认识和 自我管理能力。
04 规范中的关键问题及解读
如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强调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 ,有助于准确判断痛风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
强自我保健意识。
02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病情的方法,如定期测量血尿酸水平、观察关节
症状变化等,及时发现病情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03
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有助于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5 规范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02 痛风诊疗概述
痛风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痛风定义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的慢性疾病,常表现为 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和尿酸性肾病等。
流行病学特点
痛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但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发病率存在差异。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痛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痛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常见于 大脚趾、踝关节和膝关节等部位。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 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痛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其中,血尿酸水平检测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还需要结合关节液检查、X线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综合判 断。
06 总结与展望
规范实施的意义和影响
提高痛风诊疗水平
通过规范的诊疗流程,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痛风,减少误诊 和漏诊,提高治疗效果。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治疗要点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治疗要点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治疗要点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代谢性风湿病。

我国痛风虽然并不少见,但其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查阅了该领域最新进展,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2023年最新版《痛风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对患者短期与长期治疗予以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一、非药物治疗痛风非药物治疗的总体原则是管理生活方式。

首先,饮食控制、减少饮酒、运动、肥胖者减轻体重等;其次,控制痛风相关伴发病及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

饮食方面需限制高嗦呤的动物性食品,如动物内脏、贝壳和沙丁鱼等,减少中等量嗦呤食品的摄入。

除了酒类,含有高果糖浆的饮料亦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应限制饮用。

此外,无论疾病活动与否,不推荐痛风患者补充维生素C制剂。

需要强调的是,饮食控制不能代替降尿酸药物治疗。

二、降尿酸药物治疗1降尿酸治疗的指征►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或►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下述任意—项:年龄<40岁、血尿酸>480µmol/L、有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积证据、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ml/min 1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卒中、心功能不全。

2降尿酸治疗的时机►血尿酸波动可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因此既往大多数痛风指南不建议在急性发作期开始时降尿酸,须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渭使用。

►如在稳定的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痛风急性发作,则无须停用降尿酸药物,可同时进行抗炎、镇痛治疗。

3降尿酸治疗的目标和疗程►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µmol/L,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则降为血尿酸<300µ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360µmol/L并长期维持。

痛风诊疗规范

痛风诊疗规范

痛风诊疗规范【病史采集】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诱因:外伤、酗酒、过饱、进食过多嘌呤食物、过劳、受潮、精神紧张。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起病急骤/缓进,疼痛剧烈/轻度,疼痛部位、单/多关节,对称性/非对称性,病情演变、伴发症状。

3.与之鉴别的常见症状:关节肿痛、血尿酸增高。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生命体征,各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1)关节炎体征:关节红、肿、热、压痛、功能障碍;(2)痛风结节。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应做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补体、类风湿因子、血尿酸、血糖、血脂、24小时尿酸排出量;(2)必要时做关节腔穿剌取滑囊液旋光显微镜检查,痛风石活检或穿剌内容物检查。

2.器械检查:应做X光胸片,受累关节片、肾脏B超。

3.特殊检查:必要时做关节穿剌、微生物培养。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标准(1977)(1)关节液中有特征性尿酸盐结晶;(2)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3)具备以下12项中6项:①急性关节炎发作大于1次;②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③单关节炎发作;④可见关节发红;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炎发作;⑦单侧跗骨关节炎发作;⑧可疑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不对称关节内肿胀(影像检查证实);⑪不伴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影像检查证实);⑫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2.痛风(Gout)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化脓性关节炎,丹毒、蜂窝织炎;(2)风湿性关节炎;(3)类风湿性关节炎;(4)假性痛风;(5)牛皮癣关节炎;(6)骨肿瘤;(7)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肾病及肾结石。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调节饮食(低嘌呤)、防止过胖、戒酒、多饮水、碱化尿液。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秋水仙碱;(2)非甾体类抗炎药;(3)ACTH 或强的松:适用于个别十分严重反复发作,上述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3.间歇期及慢性期:(1)酌情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急性发作;(2)降低尿酸药物:在肾功能正常或有轻度损害及24小时尿酸排出量在35.7mmol/L (600mg)以下时,用排尿酸药(苯溴马隆);在中重度以上肾功能障碍,24小时尿尿酸明显升高时应用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呤醇);在血尿酸明显升高及痛风石大量沉积的患者,可合用以上二药。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风。
尿酸排泄障碍
肾功能不全、药物等因素可影 响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
升高,引发痛风。
其他因素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 性疾病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
痛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发热 ,多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常在
夜间发作,疼痛剧烈。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可导致 关节破坏、畸形,形成痛风石 。
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
通过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痛风患者的代谢异常,以寻找 新的治疗靶点。
先进的影像学技术
如高分辨率超声、MRI等,可提高痛风病灶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 诊断和治疗。
痛风诊疗的临床研究和进展
新型降尿酸药物的研究
01
研发更安全、有效的新型降尿酸药物,以减少痛风患者的药物
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随访管理:定期随访,与医生沟 通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
通过病情监测和随访管理,可以 及时发现并控制痛风的发展,减 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05
痛风诊疗的未来展望
痛风诊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基因测序技术
未来可以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痛风患者的基因变异,为个性 化治疗提供依据。
感染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起病急 ,全身症状明显,关节腔穿刺可抽出 脓液,血液检查白细胞增高,中性粒 细胞比例增加。痛风性关节炎则起病 较缓,全身症状不明显,关节腔穿刺 可抽出滑液,血液检查尿酸增高。通 过关节腔穿刺和血液检查可鉴别两者 。
在痛风诊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需 要对病情有充分的认识,遵循诊疗指 南,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和评价指标, 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同时,痛 风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 建议,控制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以 减少痛风的发作和并发症的发生。

【VIP专享】痛风中医诊疗规范

【VIP专享】痛风中医诊疗规范

四川省第二中医院风湿科痛风中医诊疗规范痛风诊疗规范一、病名中医:痛风西医:痛风二、定义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疾病。

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小球和肾小管等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

本病以中年人为最多见,40~50岁是发病的高峰。

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例约为20:1。

三、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2、中医诊断要点:(1)多以多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

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多见于中年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

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品,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

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

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四周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3、中医鉴别诊断:痿症:痛风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经脉关节而致,而痿症是肺胃肝肾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所致;痛风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症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痿症是无力运动,痛风是因痛而影响活动;部分痿症病初有肌肉萎缩,而痹症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故以上可资鉴别。

(二)、西医诊断标准:1、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或1985年Holmes标准: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四川省第二中医院风湿科痛风中医诊疗规范1、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或2、用化学方法(murexide试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痛风石中含有尿酸盐结晶,或3、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和X线表现)中6项(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2)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到高峰(3)单关节炎发作(4)可见关节发红(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6)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7)单侧跗骨关节受累(8)可疑痛风石(9)高尿酸血症(10)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11)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1985年Holmes标准具备下列1条者1、滑液中的白细胞有吞噬尿酸盐结晶的现象2、关节腔积液穿刺或结节活检有大量尿酸盐结晶3、有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淡和无症状间歇期、高尿酸血症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者2、西医鉴别诊断(1)急性关节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蜂窝织炎及丹毒:二者血尿酸不高,发热畏寒、局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等感染症状较突出,局部皮下组织明显肿胀或沿毛细淋巴管分布,而疼痛不明显。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解读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解读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解读背景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为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可能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软组织和肾脏中,进而引起关节炎、痛风结节和肾脏疾病等多种临床表现。

在我国,痛风患者数量逐年递增。

据一项研究显示,到2025年,我国痛风患者人数将占全球总数的33%,因此,制定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南非常必要。

为了规范痛风的诊疗,中国内分泌学会痛风与尿酸代谢专业委员会(下称“专委会”)于2020年发布了《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20年版)》。

诊断标准根据指南,痛风的诊断应当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指标:1.体征和临床表现:包括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史和持续时间、疼痛区域、体征等。

2.化验检查:血尿酸的水平、急性关节炎发作期间的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等。

3.影像学检查:关节X线检查、超声检查和MRI检查等。

指南明确了痛风诊断的具体标准,并提出了不同人群的诊断要求,强调了其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诊疗原则治疗痛风的原则是降低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与痛风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

1.非药物治疗:包括限制饮食、进行适当运动、戒酒等。

2.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

口服药物包括利尿剂、非甾体消炎药、抑制尿酸生物合成药物等。

注射药物包括西洛他唑、瑞格列奈等。

指南还对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病变等病情给出了不同的诊疗方案。

饮食注意事项痛风患者的饮食十分重要,指南对痛风患者的饮食提出了以下建议:1.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不超过1g/kg,主要以质量好的植物蛋白为主。

2.限制高含嘌呤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肉、贝壳类食品等。

3.过度减肥应该避免: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但是过度减肥可能会导致体内产生更多的尿酸,加重病情。

4.注意饮水量:保证每天充足的饮水量,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指南的制定标志着我国痛风治疗的规范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痛风的规范化诊疗

痛风的规范化诊疗

《2016年中国痛风诊治指南》关于痛风诊断的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一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 定的痛风分类标准较1977年AC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在敏感度 和特异度方面更高,建议使用2015年的痛风分类标准(2B).
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痛风疑似患者,可考虑使用超声检
尿酸盐 沉积于关节
尿酸盐 沉积于肾脏
血尿酸 刺激 血管壁
尿酸盐 沉积于胰岛β细胞 外周及肌肉组织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石
痛风性肾病 尿酸性肾结石
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岛素抵抗
关节畸形
尿毒症
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
糖尿病
母义明、李长贵等,实用痛风病学.
高尿酸血症增加终末期肾病发生风险
男性增加4倍
女性增加10倍
[8].Abbott, R.D., et al. J Clin Epidemiol. 1988; 41: 237-42.
痛风增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
1999-2011年全英国立数据库(England)。1963-1998年牛津大学研究数据(ORLS): 202,033例痛风患者,研究痛风发生后所发生的心梗(MI)和卒中(stroke)风险。 结果表明:痛风是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强大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予以足够重视,做好 痛风的管理
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 min以上,肥胖者应减 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
.
28
痛风的治疗原则
➢迅速有效地控制痛风急性发作 ➢ 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预防痛风石的沉积,保护肾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血 管疾病的发病。
➢ 纠正高尿酸血症,阻止新的尿酸晶体沉积,促使已沉积的晶体溶解,逆转和治愈 痛风 ➢ 治疗其他伴发的相关疾病。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PPT课件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PPT课件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明显症状 ,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 为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肾病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与病史采集
关节症状
痛风主要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发作 ,常见于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红 肿热痛明显。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发作诱因、发作频 率、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
实验室检查指标
发病机制
痛风的发生与尿酸代谢异常、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 因素有关。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尿酸盐结晶在关 节滑膜、滑囊、软骨等组织中沉积,引发关节炎症反应。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痛风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 上升趋势,与生活水平提 高、饮食结构改变、肥胖 等因素有关。
发病年龄
痛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 段,但以中老年男性为主 ,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病。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
汇报人:xxx 2023-2-02
contents
目录
• 痛风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药物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随访管理与效果评价
01 痛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合 成增多,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和软组织中沉积,引发急性 或慢性炎症反应。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急性发作期治疗
快速缓解疼痛
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 药物,迅速缓解疼痛症状。
降低尿酸水平
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 司他等,降低血尿酸水平,减轻炎 症反应。
局部关节处理
对受累关节进行冷敷、制动等处理 ,以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本文旨在为医务工作者和痛风患者提供全面的痛风诊疗指南。

本指南将介绍痛风的基本概念、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康复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一、痛风的基本概念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合成增多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

痛风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二、痛风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痛风患者通常会在午夜或清晨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处。

2、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尿酸水平,可以帮助诊断痛风。

正常男性血清尿酸浓度为摩尔/升,女性为摩尔/升。

3、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帮助观察关节病变情况,出现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等现象时,有助于痛风的诊断。

三、痛风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可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缓解痛风症状。

2、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等低嘌呤食物摄入。

3、生活方式改变:适当锻炼、减轻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避免使用诱发痛风的药物等。

4、局部冷敷:急性发作期可以用冷毛巾冷敷患处,减轻疼痛和肿胀。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痛风患者,如出现关节破坏、畸形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康复建议1、定期复查:痛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尿酸水平、肝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保持良好心态:痛风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积极配合治疗。

3、坚持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尿酸,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痛风发作。

4、合理饮食:饮食控制是痛风患者不可忽视的一环,应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低嘌呤食物。

同时,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排泄。

5、避免诱发因素:痛风患者应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感染、手术等,以免引起痛风发作。

中医内科痛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痛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痛风痛风是由于长期嚓吟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为特点。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痹证”等病的范畴。

多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而成。

病久可致痰凝血瘀,后期还可出现脾肾阳虚之证。

【诊断】1本病初期可仅有血尿酸增高而无临床症状。

急性关节炎期典型的表现是关节突发疼痛,多数患者在半夜因突感关节剧痛而惊醒,以第一跖趾关节及跖趾关节为多见,局部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

可伴有发热,有时出现寒战,倦怠,厌食,头痛等症状。

一般历时1~2周症状缓解。

2 .慢性关节炎期主要可见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僵硬和肾脏病变。

3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尿酸增高,超过420UmO1/1。

X线摄片检查在受累关节可发现骨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区,为痛风的X线特征。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的病理因素以湿、痰、瘀为主,故祛湿、化痰、消瘀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大法。

但湿有寒、热之分,因此应根据辨证选择不同的治法。

本病后期多伤及脾肾阳气,治疗当以扶正祛邪兼施为要。

1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热痛,得冷则舒,痛不可触,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宣痹通络。

方药举例:四妙丸加减。

苍术IOg,黄柏IOg,意瑟仁15g,川牛膝10g,忍冬藤15g,嫩桑枝20g,晚蚕砂(包煎)10g,宣木瓜10g。

加减:发热口渴者,加知母10g,生石膏(先煎)30g,桅子10g。

关节肿大者,加姜黄10g,威灵仙10g。

关节周围出现红斑者,加丹皮10g,生地12g,赤芍IOgo邪热伤阴出现低热,口干,五心烦热者,酌加青蒿12g,秦芜10g,功劳叶15g。

湿重者,加车前草15g,防己10g。

关节痛甚者,加延胡索IOg,地龙IOgo2 .寒湿入络关节僵硬畸形,屈伸不利,皮色暗红,畏寒肢凉,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胁沉细。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

痛风诊疗规范(2020完整版)痛风是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由单钠尿酸盐(MSU)在关节沉积所致。

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除了关节损害外,痛风患者还可能出现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例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痛风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有所不同。

在欧洲,患病率为0.9%~2.5%。

在美国,患病率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07-2010年的3.76%。

目前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报告,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

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5倍,平均年龄为48.28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

超过50%的痛风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

尽管痛风在我国并不罕见,但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

XXX痛风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本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减少误诊和漏诊,为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治疗提供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

一、临床表现一)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在2018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中,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晶体沉积)和痛风期(即临床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症状表现为夜间发作、急骤起病和疼痛加剧,通常在12小时内达到高峰。

疼痛呈现撕裂、刀割或咬噬样,非常难以忍受。

受影响的关节和周围软组织会出现红肿、皮温升高和明显的触痛。

症状通常会在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没有先驱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疲乏、周身不适和关节局部刺痛等先兆。

首次发作通常会单个关节受累,50%以上的情况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痛风)
本病痛风属中医的“痹证”、“历节”范畴。

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饮食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临床表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前没有任何先兆。

轻度外伤,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情绪紧张,内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常在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通常是首发症状。

疼痛进行性加重,呈剧痛。

体征类似于急性感染,有肿胀,局部发热,红及明显触痛等。

局部皮肤紧张,发热,有光泽,外观呈暗红色或紫红色。

大趾的跖趾关节累及最常见(足痛风),足弓,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

全身表现包括发热,心悸,寒战,不适及白细胞增多。

开始几次发作通常只累及一个关节,一般只持续数日,但后来则可同时或相继侵犯多个关节。

若未经治疗可持续数周。

最后局部症状和体征消退,关节功能恢复。

无症状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随着病情的进展愈来愈短。

如果不进行预防,每年会发作数次,出现慢性关节症状,并发生永久性破坏性关节畸形,手足关节经常活动受限。

在少数病例,骶髂,胸锁或颈椎等部位关节亦可受累。

黏液囊壁与腱鞘内常见尿酸盐沉积。

手,足可出现增大的痛风石并排出白垩样尿酸盐结晶碎块。

环孢菌素引起的痛风多起病于中央大关节,如髋,骶髂关节,同样也可见于手,甚至破坏肾小管。

【诊断要点】
1、中医诊断:(1)多以多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

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多见于中年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

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品,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

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

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四周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
2、西医诊断
(1)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
(2)用化学方法(murexide试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痛风石中含有尿酸盐结晶,
(3)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和X线表现)中6项:
(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 (2)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到高峰 (3)单关节炎发作 (4)可见关节发红 (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6)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 (7)单侧跗骨关节受累 (8)可疑痛风石 (9)高尿酸血症 (10)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 (11)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 (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基础治疗 1、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留意保护受累关节。

2、低嘌呤饮食,禁酒限烟。

3、饮足够的水,每日2000ml以上。

(二)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以中医辨证辨病施治为原则,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治法相结合的综
合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以“治痹当从脾、肾、血论治”的学术理论为指导,以“健脾补肾通络活血法”为基本大法。

痛风急性期,多属风湿热痹和湿热痹范畴。

应从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着眼,以阻止病情发展。

若发展到慢性期阶段,又需针对兼夹痰浊、血瘀者,随证参用化痰泄浊,祛瘀通络之法。

同时根据阴阳气血的虚衰,注意培本,补养气血,调补脾肾。

外治法以“以疏治痛,祛痛致疏”为理论指导,以电针、艾灸、中药塌渍、中药封包、中药熏洗等为基本外治法。

【辩证论治】
1、湿热蕴结证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三妙散合当归拈痛汤加减。

2、脾虚湿阻证治法:健脾利湿,益气通络
方药:黄芪防已汤加减
3、寒湿痹阻证治法:温经散冷,除湿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
4、痰瘀痹阻证治法: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当归拈痛汤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