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 4 2 . 9 )
6 )
3( 8 6 )

3 2
( 9 1 . 4 )
3 3( 9 4 . 3 )
3讨论
坐骨神经 能够 支配人体 的下肢 ,该神经干 出现疼痛通常表 现为臀部 向着 小腿 的外侧成连续性 的疼痛 ,而 患者会有 烧灼感 和刀割感 。 疼痛通 常在夜间发作 , 且 发病 的人群多为青壮年 [ 3 3。 ] 而三叉神经痛在 中老年人群 中多见 ,患者 的一侧脸 部会出现突 然性 的 闪痛现 象,但持 续的时 间较短 ,通 常为几秒 或十几秒 , 同样会有烧灼 感和刀割感 ,而且此疼痛更加难 以忍受,部分患 者必须要靠药物才 能够 有效缓解 。三叉神经痛 的发作 时间无规 律 ,对患者 的生活 、工作的影响较大 。 在本次研 究中,对 观察组当 中的坐骨神经痛和 三叉神经痛 患者采 用 了中医针灸联合 西药 治疗 的方 式,研究 的结果证实 , 观察组患者 的治疗 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 察组患者的满意 度显 著高于对 照组 ,P均< 0 . 0 5 表示差异 具有统计 学意义。对 于神经 痛 的治 疗,西 医一般是 以镇 痛、抗病 毒、提 高免疫力 、 营养神经为主要 的手段 。而针灸是通过针刺人体穴位 的一种我 国特有 的治疗疾病 的方式,其治疗 目的主要是舒经 活络 、温通 经络并恢复机体 正常的生理机能 ,属于一种 内病 外治的治疗方 式 。中医学 中,认 为刺激穴位能够帮助患者 改善气 在经络中的 流 向, 调节肝脏功能 , 让经络通畅 的同时促进循 环的正常进行 。 而神经痛 主要 就是 由于经 络不通 、气血受 阻,所 以出现 疼痛 、 肿胀 、麻痹等现 象,经 过针灸和西医 的联合治疗 ,患者 的疼痛 得到 了有效 的缓解 , 气血 的运 行逐渐恢复正常 , 经络逐渐通畅 , 因此治疗 的效 果更好 。 综上所述 ,在神经痛 患者的治疗过程 中使用 中医针 灸结合 西药 的治疗方 式,能够有 效提高治疗 的效果 和患者 的满 意度 , 值得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现状分析.DOC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现状分析.DOC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现状分析李蕾(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231600)当前,中丙药联合用药治疗疾病H趋增多,中丙药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医药常识的普及有限,临床上在中丙医联合治疗中缺少科学的指导,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不仅在药物经济学上存在浪费,而且也给安全用药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关键词】中丙药联合应用;现状分析;优势;弊病;原因分析R95 A1007-8231 (2015) 11-0084-03近年来,随着中丙药联合应用在临床的深入开展,中丙药合用的效果正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合理的中丙药联合应用可取补短,发挥各自优势, 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然而,目前很多中药的活性成份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盲目进行中丙药联合应用,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还可能性会加重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开展中丙药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和总结,对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1.中丙药联用的模式1.1中丙药并重1.1.1病毒感染类疾病(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SARS、艾滋病)。

1.1.2某些内科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冠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

1.2丙药为主、中药参与这类模式适用于丙药疗效确切,但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袞减效应和耐药现象、停药减量后易复发等情况,而不得不限制使用者,采用中药参与,可减少西药用量,减毒增效,减缓衰减效应及耐药现象,延长西药使用时间,减少复发,缩短病程。

2.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给药途径2.1中西药物的同时服用多为中、西药物协同作用或为减少西药胃肠反应时同时服用。

人多制成成药, 感冒清片(组成为:金盏银盆、板蓝根、大青叶、山芝麻、岗梅根、穿心莲、盐酸吗啉双胍、扑热息痛、扑尔敏等)、咳特灵片(组成:榕树叶干浸膏360mg扑尔敏1.4mg)均是制成联合制剂用于临床。

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颈椎病25例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颈椎病25例疗效观察
【 关键 词】 针灸 ;西 药 ;颈椎 病 ;疗效
近 年来 ,随着 电脑 的普及 和人 们伏 案工 作 时间 的延 长 ,颈椎 病 的发病 率 越来 越高 ,且 有 日益 年轻 化 的趋 势 ,严重 影 响患 者 的 正常 工作 和 生活 ,已经 引起 社会 上 的广 泛关 注 。临 床上 治疗 颈椎 病 的方法 较 多 ,但疗 效 不一 。针 灸治 疗 颈椎 病历 史悠 久 ,具 有疗
组2 5 例 ,对 照组仅 采 用西 药治 疗 ,治疗 组在 对 照组 的基础 上采 用 针灸 治疗 ,比较两 组 患者 的治疗 效果 。结 果 :治疗 组 的总有 效率 9 2 . O % 显著 高 于对 照组 的 8 O . O %( P<O . 0 5 ),治 疗组 治疗 后 的疼 痛评 分显 著低 于 对照 组 ( P<0 . 0 5 )。结论 :针 灸联 合西 药 治疗 颈椎 病疗 效确 切 ,值得 临床 推广 。
现 为头 痛 、眩晕 、恶 心 、呕 吐 、颈肩痛 、手臂 麻木 等 ,在4 O 岁 以
表 现为 眩晕 、头痛 、颈项疼 痛 等 ,曾有 猝倒 发 作 。将该 组患 者 按 照 治疗 方法 的 不 同方式 分 为治疗 组 与对 照组 ,每组2 5 例 ,两 组一 般资 料 比较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5 ),具有 可 比性 。
标 准 ;经 X 线 摄 片及 C T、MR I 检查 均示 有 节段 不稳 或 钩椎 关节 骨 质 增 生 ;T C D 检查 均 显示 椎基 底动 脉 血流 速度 异 常 ;所 有 患者 均 签 署知 情 同意 书 。排 除严 重 的心 、肺 、脑 及血 液 系统疾 病 者 ;排 除 美 尼 尔 氏病 、脑 动脉 硬化 症 等 引起 的 眩 晕 ;排 除 治 疗 部 位 有 严 重皮 肤 损伤 或皮 肤病 者 脊椎 炎性 病 变 、急性 颈椎 间 盘脱 出 、结 核 、肿 瘤 、脊椎 骨 折 等。男 2 2 例 ,女2 8 例 ;年 龄2 O 6 5 岁 ,平 均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 摘要】 目的 : 对 原 发 性 三 叉 神 经 痛 采 取 针 灸 治 疗 的效 果 进 行 研 究 分析 。方 法 2 0 1 0年 至 2 0 1 2年 我 院 共 有 1 1 2例 原 发 性 三 叉神 经 痛 患者 将 接 受 治 疗 , 将 这 些 患 者 进 行分组研 究, 对照组 3 6例 患 者 采 取 的 是 西 药 治 疗 , 治 疗 组 采 取 的是 针 灸 治疗 , 对 比分 析 两组 患者 的 临床 治疗 效 果 。结 果 治 疗 组 患 者 共 有 7 0例 有 效 , 6例 无效 患者 , 其 中出 现 2例 不 良反 应 ; 对照组共有 3 0例 有 效 , 6例 不 小 , 8例 出 现 不 良反 应 。结论 原 发 性 三 叉 神 经 痛 临 床 中采 取 针 灸治 疗 , 其效果比较好, 患者 得 到 了安 全 有 效 的 治 疗 。 【 关 键 词】 中医针灸; 卡 马 西 平 原 发 性 三 叉 神 经 痛 i 临床 疗 效 【中 圈分 类  ̄ - ] R7 4 5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1 2 0 9 5 ~6 8 5 1 I 2 0 1 4 】 0 4 ~0 0 8 7 —0 1
和 治 疗 前 比较 , 发作 时 间 降 低 了 5 0 ; 无 效 的标 准 为 : 没 三 叉 神 经 痛 在 临 床 中是 一 种 比较 常见 的疾 病 , 患 者 表 现 为 抽 搐 。该 疾 病 的 疼 痛 随访 时没 有 发生 复 发症 状 , 集 中 于 三 叉 神 经 的 多 支 线 路 上 疼 痛 感 觉 剧 烈 , 快速, 痛感较强 , 与电击和刀 割类似 , 有缓解疼 痛感, 发作时间减少 , 低于 2 5 以下 。 目前 医 疗 领 域 对 于 三叉 神 经 的治 疗 比 较 棘 手 , 而 目前 发 现 的 患 者 , 其 发 病 的 部 位 在 2 结 果 治疗组患者共有 7 0例 有 效 , 6例 无 效 患 者 , 其 中 出 现 2例 不 良反 应 f 对 照 组 共 二、 三 支路 中 比 较 多 L 】 J 。 患 者 最 明 显 的部 位 是在 面 部 , 各类情况 下均有几 率发病 , 因 此 患 者 的 正 常 生 活 有 3 O例 有 效 , 6例 不 小 , 8例 出 现 不 良反 应 。 和 工 作 受 到 了严 重 的影 响 。 2 O 1 0年 至 2 0 1 2年 我 院共 对 1 l 2例 原 发 性 三 叉 神 经 患 3 讨 论 3 . 1 原 发 性 三叉 神 经 痛 在 临床 中病 例 比较 多 , 患 者 的 疼 痛 是 最 主要 的 表 现 , 中 者 进 行 了研 究 分 析 , 根 据 采 取 的针 灸 治 疗 方 法 来 进 行 探 讨 , 现有如下报道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医理论对于该类症状的分析 , 认 为是 三 阳 经 络 因 为 病 邪 的 侵 袭 导 致 的 , 患 者 的 发 病 一 般 都 是 共 同 作 用 引 起 的[ 。人 体 的 1 . 1 基本资料 2 0 1 0年 至 2 O 1 2年 我 院 接 收 了 1 1 2例 原 发 性 三 叉 神 经 痛 患 者 , 可以根据其发病类型分为外感 和内伤两 类 , 全 部 患 者 在 临床 中 均 表 现 为 三 叉 神 经 痛 , 共有 5 8例 男 性 和 5 4例 女 性 患 者 , 最 小 患 头 部 是 阳 气 汇 聚 的 地 方 , 当外 界 的病 邪 对 其 进 行 侵 袭 , 会导致人体感染风热或风寒 , 阻 滞 了其 静 脉 , 引 起 者 3 o岁 , 最大患 者 7 9岁 , 患 者 的 病 程 从 2天 到 1 3年 不 等 , 根 据 对 患 者 进 行 的 检 查 特 别 是 患 者 自身 的 卫 气 不 足 。手 足 三 阳 经 络 因 为 病 邪 的 影 响 , 病 痛 。 内在 因 素 多 是 因 为 患 者 的 情 志 失 调 引 起 的 , 阳明经脉受 到风火影 响, 出现 了 来看 , 并没有发现存在器质性病变 的患者。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进行诊治的1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6例患者运用西药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治疗组的76例患者运用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治疗组的患者经过治疗后,34例为显效,36例为有效,6例为无效,有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对照组的患者经过治疗后,12例为显效,18例为有效,6例为无效,有8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西药治疗,临床不良反应小,有极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卡马西平;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72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54-01在临床上,三叉神经痛非常普遍,痛性抽搐是临床典型症状表现。

疼痛主要位置是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局部疼痛常常表现为闪电式的、急剧的痛感。

这种剧痛呈现烧灼样、刀割样、触电样和闪电样,在现代医学上,在现代医学上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科的一种疑难病症,在三叉神经的第二、三支中常见[1]。

其中最明显的为面部、上下颌、舌部,在日常饮食、洗脸、说话都可能会导致此病的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院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进行诊治的1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对其中部分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进行诊治的1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58例为男性,54例为女性;年龄在30-79岁之间,平均为446±64岁;病程在2天-13年之间,平均为64年;54例为左侧疼痛,58例为右侧疼痛;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神经检查,无感觉运动障碍,进行mri或者ct扫描,未见有器质性病变。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因素分析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因素分析
北方药学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3期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联合应用 的临床疗效 因素分析
萸 又土 ( 广西南宁市 邕宁区中医院 南宁 5 3 0 2 0 0 )
摘要 : 中西药联合 应用是 中西医相 互结合 的必然趋 势和 临床应 用途径 , 在许 多基层 医院已成 常规 , 但是合 用时产 生的相互作 用 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 通过探讨临床上影响 中西药联合应用疗效的因素 , 为 中西药的合 理联合应 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 中西 药联 合 临床 疗 效 因素 分析
中图分类号 : R 2 — 0 3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 0 3 — 0 0 2 6 — 0 2
随着 西方 医学及药 品 的引入 以及 我 国现代 中医 药 的发 酶是肝 脏中发挥主要代谢 作用的混合功能氧化酶体系 ,其活 展, 在 中西 医结合 的思想影 响之下 ,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也逐步 性 易受影 响。一些增强肝药酶活性 的药物如中药生甘草 , 含有 广泛 。西药一般是 以化学单体为有效成分 , 其组分 明确 , 作用 乙醇 的酊 剂 、 醑 剂等 , 西药 中苯 妥英钠 、 苯 巴比妥 、 保泰 松 、 二 的靶点专一 , 疗效评价体 系也较 清晰 , 而 中药在于多种活性成 甲双胍 、 利福平 等 , 均会造成合用 的药物在体 内代 谢加快 , 药 分发挥作用 , 注重多效性和整体 性 , 疗效评价往往更为复 杂_ l l 。 效减弱。相反对于能降低肝药酶活性的补 肾复方( 含生熟地 、 将 中西药联合应用是基于两者可 以优势互补 , 相得 益彰 , 但是 补骨脂 、 淫羊藿 、 山药等 ) 汤剂 、 氯霉素 、 异 烟肼 、 华法林等则会 绝不是单纯将单一理论作为依据 , “ 中药西药化 ” 或“ 西药 中药 减慢合用的其他药物代谢 , 使药效增强。 化” 的思想 ,即仅仅应用西药药理学理论或 中医方剂组 方原 1 . 4中西药联合对 排泄 的影 响 :肾脏是药 物排泄 的最重要器 则, 均为不妥 。根据疾 病的不同病理过程 , 发挥 中医的辨证施 官 , 其次是消化道 。脂溶性较高的非解离药物易被 肾小管重吸 治和西 医的辨病施治 的长处 , 整体和局部治疗 相配合 , 以期达 收而排泄速度较慢 ,水溶性 的解离性药物则不易被 肾小 管重 到最好疗效 。但 是现在由于中药活性成 分 、 作用机制并 未明 吸收而直接排 出体外 。肾小管 内尿液酸碱度对于药物解 离具 确, 中西药联合应用 的问题众多 , 使得 临床疗效达不 到预期效 有显著影 响, 中药山楂 、 五 味子 、 山茱萸含有大量有机酸 , 能酸 果, 笔者通过探讨临床上影响 中西药联合应用疗效 的因素 , 为 化尿液 , 在与同样 为酸性的药物( 大环 内酯类 、 磺胺类 、 阿司匹 中西药 的合理联合应用提供参考 。 林等 ) 合用时 , 使其溶解性降低 , 增加肾脏毒性 。若 碱性 中药 1中西药配伍 问题 如乌贝散 、 煅牡蛎 、 女金丹等联用 能酸化尿液 的西药 ( 头孢类 、 中西药 的应用 由于存在理论 的差异 ,在配伍 时会 发生药 吲哚美辛 、 诺 氟沙星等 ) 时则会互相作用 , 加快排泄 , 药物疗效 物作用及效应 的改变 , 造成疗效 的增强或减弱 、 不 良反应 的增 减弱 。 多或减少 , 随着针对 中西药联合应用 的研究深入 , 从 配伍所造 2中西药理论缺失 问题 成 的药物 吸收 、 分布、 代谢、 排泄等影 响中西药疗效 的因素不 现在不少 临床 医生对于西药化学合成 药物药理作用及应 断被 阐述 。 用事 项 了解清楚 , 但 对于传统 中药 的有效成分 、 理化性 质 、 药 1 . 1中西药联用对 吸收 的影 响: 中西药联合使用 时 , 胃肠 道 P H 理作用 知之甚 少 , 加上 中药 的疗效评价体系复杂 , 成分分析 困 值 的变化引起 中西药物溶解 速度 改变 , 影 响药物 的跨膜转 运 , 难, 给临床中西药合用理论的掌握增加难度 。一些不合理 的联 从而影响 中西药联用吸收速度 ;还可影响 胃肠蠕动 的频率及 用方法往往会造成药物浪费 、 疗效降低 、 患者负担加重 。 胃排空的时间 , 从 而影 响药物进入小肠 吸收; 还有酸碱 中和反 2 . 1中西 药重叠使用 : 有 些医务人员有 时为 了追求疗 效 , 通常 应 是药物间最为常见的相互作用 ,可改变药物性能而影 响疗 在没有确切 的临床指征 时重 复应 用中西药 ,比如在最常见 的 效; 药物相互作用产生 络合 物 , 妨碍吸收 , 降低疗效 , 或增加毒 感 冒发烧 的治疗上 , 在运用 中药进行清凉解表 时 , 很多 医生会 副反应。如含有生物碱的 中药( 如麻黄 中含有 的麻 黄碱 、 黄连 联用解热镇痛类西药 , 以求能达到最好效果 。因为很多中西药 中的小檗 碱 、 延胡 中延胡 索 甲素和 乙素等 ) 在遇到碘化 物 、 金 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未明确 , 从安全用药 角度来看 , 为尽 可能 属类 、 酶类西药时 , 均会发生沉淀反应 , 影响药物 的吸收 。牛黄 降低毒 副作用 , 针对同一病症的 中西药应避免联用 。在以西药 解毒丸 中石膏成分能与 四环素类药物结构 中酰胺基 、羟 基结 治疗为主时 , 就不能孤 立考 虑中医的辨证 实施 , 应充分理清 中 合形成螯合物降低溶解度 。含有鞣质 的中药如地榆 、 五倍子 、 医在整个治疗 中应 当发挥的作用 ,而 以中药治疗为 主西药 为 石榴皮等能与维生素 B 发生持久结合而 直接 排出体外 , 使得 辅时 , 也应做到有机配合。 维生素 B 的作用失去i 3 ] 。中成药 胃痛散 、 元 胡止痛片等含有颠 2 . 2中西 药交 替使用 : 一些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 , 如哮喘 、 茄类 生物碱 的药 物 , 可使 胃肠蠕动 减慢 , 胃排空延迟 , 若 同时 高血压 、 肝炎 等 , 临床医生 常对 患者进行试探 性的用药 , 在 西 应用洋地黄毒苷类强心药 ,则使该类药物 因在 胃肠 内停 留时 药运用一段时 间无 明显效果后改用 中药 ,如此反 复不仅会增 间过长 , 吸收量增加而导致中毒 。 加患者负担 , 也易使患者产 生药源性疾病 , 病情加重 。合理的 1 . 2中西药联 用对分布 的影响 : 中西药联 合应用时 , 可影 响相 中西药配合使用往往会增加治疗效果 ,如 患者 胃肠 道反应严 互在体 内的分 布 , 引起血药浓度发生变化 , 影 响其与血浆蛋 白 重不能耐受西药 时 , 可先选用 中药对其全身状况进行改善 , 调 的结合 , 使疗效增强或减弱 , 甚 至产生毒副作用。如硼砂 、 痧气 理 胃肠道功能 , 创造有利条件后使用西药 。 散、 红 灵散等碱性 药物在 与氨基苷类抗生 素药物 ( 链霉素 、 庆 3结 语 大霉 素 、 卡那霉素等 ) 合用时 , 使得抗生素 的排泄减少 , 抗菌作 中西药各有所长 ,联合应用是 中西医结合的趋势 。一方 用增强 , 但血药浓度上升后会 同时增加脑组织 内药物 浓度 , 不 面 , 中西药联用 增加 了疗效 , 缩短 了病程 , 其应用几 率越来越 良反应耳毒性加重 。在用庆大霉素治疗胆道感染 时 , 合用理 高 , 逐渐为患者接受 , 对其运 用的规律 、 禁忌报道越来越多。另 气药枳实 , 可提高其抗菌作用 , 因为枳实能松弛胆道 总管 括约 一方面 , 盲 目运用 , 双管齐下 , 不讲禁忌 , 造成浪费甚 至是药 源 肌, 使胆道 内压力下 降 , 可增加 胆道 中庆 大霉素 的药 物浓 度 。 性疾病的现象也 日益增多。这是 由于 目前其理论基础仍 然薄 这些都说 明药物 间的相互作用 对相互 的分布有很大影 响 , 从 弱 ,研究 中西药配伍及其相互问的作用有着深远 的学术 意义 而产生对药效 的影 响。 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所 以, 在联合使用 中西 药时应慎重 , 除了 1 . 3中西药联 用对代谢 的影 响 :多数 中西 药的代谢 经肝脏 完 注重药物 的适应症外 , 还 应注意药物 的药理作用 、 作用机 理 、 成, 通 过降解为水溶性的代谢产 物从 肾脏排 出体外。肝微粒体 毒副作用及患者 的个体差异 ,对于影 响疗效 的不合 理配伍 以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5.170中医针灸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刘现锋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中风康复科,山东淄博255035[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的治疗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收治的100例DPN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行西药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西药甲钴胺片+针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神经电生理指标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

结论针灸结合西药甲钴胺治疗DPN 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灸;应激反应;神经传导速度[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8(a)-0170-04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Mecobalami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LIU XianfengDepartment of Stroke Rehabilitation, Zhangdia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ibo, Shandong Province, 25503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DPN admitted to Zhangdian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Zibo City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them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mecobalamin tablets,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mecobalamin tablet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stress response indicators, dis⁃ease severity scores,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and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OD and MDA in both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s of SOD and MD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CM syndrome score and TCSS score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 compared to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TCM syndrome score and TCSS scor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as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作者简介]刘现锋(1980-),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神经康复。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优势及风险分析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优势及风险分析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优势及风险分析摘要:随着医学不断发展,疾病临床治疗方案也得到合理优化改进,中西医联合用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疾病治疗当中,并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中西药联用虽说可以实现中西药效互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然而若是中西药配伍出现问题,不仅无法发挥疾病治疗作用,甚至会产生一定毒副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下文针对中西药联用优势、联用风险及风险控制策略三个重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希望与同业相互交流、共同探讨。

关键词:中西药联合用药;优势;风险分析引言疾病是人类的最大敌人,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困扰,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对疾病治疗效果给予了充分关注,随着随着中西医交流日益深入,中西药联用也得到快速推广应用,俗语说是药三分毒,中西药合理配伍,可以体现出药效互补、疗效提升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中西药物在药理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中西药联用也存在一定风险,要想确保中西药联用的安全有效性,最重要的是深入了解中西药配伍禁忌,以便保障中西药联用合理性。

1.中西药联合用药的优点1.1药物的互补性与协同效应中西医结合可增强疗效,显示出明显的协同治疗效应。

例如,青蒿素和磷酸伯喹联合使用,能降低疟疾的短期复发率,显示出较好的抗疟作用。

有关研究表明,“天智颗粒”和“多奈哌齐”联合使用,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化学药物,二者联合使用,既能抑制AChE,又能改善脑内代谢;中医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或替代疗法。

通过对抑郁治疗的临床跟踪发现,柴胡舒肝散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若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其疗效较单一化疗药物更佳。

除此之外,益气健脾方药在肿瘤化疗中的运用,能够显著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但也不是所有的联合用药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是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地组合,才能发挥出联合用药的最大作用。

1.2减少副作用,拓宽应用领域只要配伍合理,中西医结合,就能使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对比中醫针灸结合西药治疗与单用西药治疗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3年1~6月接诊的165例神经痛患者,依据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予以分组,其中采用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的85例设为观察组,其余单用西药治疗的8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

结果:两组治疗前SAS 评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SAS评分组间差异、各组治疗前后SAS 评分差异均较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现1例副反应症状。

结论:给予神经痛患者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程度,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适用、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等优点,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中医针灸;西药治疗;神经痛神经痛又叫自发痛,是神经科常见病症之一。

该病是由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1]。

中西医对该病都有着各自的治疗理论和方案,并各具特点。

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进步与临床经验的积累与交流,对神经痛的治疗,临床更多地将中医针灸与西药治疗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

我院本次对收治的165例神经痛患者,分别给予了西药治疗与将其和中医针灸结合治疗的两种方案,旨在观测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优势,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1~6月接诊的165例痛神经痛患者,依据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予以分组,其中采用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的85例设为观察组,其余单用西药治疗的80例设为对照组。

两组男、女性例数分别为79、86例,年龄范围在29~72岁,(43.8±3.6)岁为年龄平均数。

患者病程范围在(0.2±1.6)年,平均病程为0.4年。

其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患者分别为91、74例。

所有患者均参照1989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诊疗常规》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

两组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观察组均给予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方案。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例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

对照组仅接受西药治疗,实验组接受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能有效缓解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感,其疗效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西药;神经痛;临床疗效神经痛作为神经科一种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水平。

神经痛由神经病变而引发,患者在无外界任何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疼痛[1]。

目前,临床上倾向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期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

本院采用中医针灸结合西药的方法治疗100例神经痛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神经痛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医诊疗常规》中神经痛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42.87±10.04)岁;病程3~19个月,平均病程0.43年。

病症类型:坐骨神经痛8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16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仅接受西药治疗,用药方法和实验组相同。

实验组接受中医针灸结合西药的治疗方法。

具体如下。

1. 2. 1 坐骨神经痛1. 2. 1. 1 西药口服环跳穴和委中穴输注0.25%普鲁卡因碱注射液1.5 ml联合2.5%醋酸强的松龙注射液1 ml,加注射用重蒸馏水1 ml;每隔4个穴位于同部位注射丹参液4 ml联合维生素B1 20 mg,加维生素B12 500 μg。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 中 图分 类 号 】R 7 4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O 9( c ) 一 0 1 7 9 — 0 2
在 神 经 科 所 有 的疾 病 当 中, 神 经 痛 是 最 为 常 见 的 疾 病 类 型 之 参 液 4 mL , 维 生 素Bl 针2 0 mg 、 维 生 素B 1 2 针5 0 0 g 。 针 灸 取 主 穴
治愈的1 4 例, 显效 1 O 例, 有 效7 例, 无效 1 例, 治 愈 率 为 象, 对 患 者 的睡 眠 以及 其 它 的 日常 活 动产 生 严 重 的不 利 影 响 , 采 用 经 痛 组 当中, 3 . 8 %, 总有 效率 是 9 6 . 9 %; 在 坐 骨 神 经 痛 组 当中, 治 愈2 6 例, 显 效 般 的止痛方 式 , 其 效 果 不 太 明显 , 患 者 的 症 状 没 有 得 到 明显 的 4
2 结果
选取 2 0 1 0 年6 月一 2 O l 1 年6 月就 诊 于该 院的 神 经 痛 患 者7 2 例,
在这7 2 例患者当中, 有3 2 例带状 疱疹后遗神经 痛患者, 4 0 例坐骨神 好 转 现象 , 没有 收 到 任 何 治 疗 效 果 , 甚 至 出现 加重 的情 况 。
经痛患者。 在3 2 例带 状 疱 疹 后 遗神 经 痛 患者 当中, 其 中男性 1 5 例, 女性l 7 例, 年龄在3 6 ~ 8 1 岁之间, 其 中平均 年 龄 5 2 . 3 岁, 这 些 患者 带 状疱 疹皮 疹消退 1 个 月之 后 , 神 经 分 区仍 然 存 在 着 明 显 的疼 痛 现 在 这7 2 例 患 者 当 中, 采 用 中医 针 灸 结 合 西 药 的 方 式 , 经 过 一 至王 个疗 程治疗之后 , 具 体的治疗 结果如下: 在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发生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突然发生的阵发性、严重性、短暂的疼痛,并可由无害的轻刺激诱发。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疼痛可能十分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1]。

三叉神经痛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但易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随着三叉神经痛中药治疗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将中药与西药联合运用,以期提升临床疗效[2]。

本研究将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组,观察并记录分析奥卡西平联合天麻醒脑胶囊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旨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方法与对象1.1 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2016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徐 欢,赵大敏,崔二辉,赵素倩,贾 情,马树泽(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 目的:观察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2016年7月– 2019年2月我院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奥卡西平,研究组患者在奥卡西平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天麻醒脑胶囊辅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 AS,PSQL以及中医证侯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QOL评分相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 < 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PSQL以及中医证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临床研究52神经痛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由神经病变引发,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极不便利的影响[1]。

随着临床经验的愈来愈丰富,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针对神经痛患者的治疗中愈来愈偏向于采用中医针灸结合西药的方式,能够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对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114例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医诊疗常规》诊断标准[2],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27~61岁,平均45.2±1.8岁,患者病程4个月~3年,平均17.9±1.6个月;观察组患者57例,其中男42例,女15例,年龄32~78岁,平均54.2±2.7岁,患者病程8个月~5年,平均3.1±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服用维生素B1片20mg,维生素B12片500ug,维生素E胶丸(上海东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东海制药厂,国药准字H31022921)0.1g,消炎痛片30mg;口服,每天三次,持续3个疗程,每个疗程10天。

观察组:予以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根据神经解剖定位,对致以疼痛的神经节段加以掌握,予以患者侧卧位,使用围刺法;取夹脊穴;对于有显著痛点的患者,依据其疼痛范围做判断,配以阿是穴,取阿是穴4-7个,由中心痛点依次向外拓展取穴;采用毫针针刺,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疗效研究陈 瑛杭州瓶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1115【摘 要】目的:对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抽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114例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西药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神经痛行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神经痛行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神经痛行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析神经痛行中医针灸结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行中医针灸结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痛行中医针灸结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痛;中医针灸;西医;临床效果神经痛为临床神经科常见病症,又称为自发痛,即患者在无外界环境刺激下仍感受到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

临床即可行中医治疗,也可行西医治疗,两种治疗各有特点,目前临床更倾向于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期发挥中西医各自优点。

针对此,本文对神经痛行中医针灸结合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具体探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0:15,年龄28-72岁,平均(42.86±10.01)岁,病程3-18月,平均(5.19±3.48)月;研究组男女比例26:19,年龄29-72岁,平均(42.93±9.84)岁,病程4-17月,平均(5.24±3.34)月;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即对带状疹疱后遗神经痛患者行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E及消炎痛片治疗,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环跳穴及委中穴行普鲁卡因碱与醋酸强的松龙注射,并每隔4穴位注射丹参液联合维生素B1、维生素B12。

研究组行中医针灸结合西医治疗,即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针灸,于带状疹疱后遗神经痛患者痛区支配神经节段选取痛处夹脊穴,若痛点明显,则施围刺法向患者痛区外围选取穴位,采用捻转泻法行毫针针刺,每天2次;取坐骨神经痛患者主穴位,行委中穴放血,于患者腰骶处行捻转补泻法梅花针叩刺。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神经痛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7例,坐骨神经痛患者2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23例,肋间神经痛患者12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针灸联合西药神经痛治疗,并及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疗效。

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治愈人数为39人,占总数的52.7%;有效人数为29人,占总数的39.18%;无效人数为6人,占总数的8.1%。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中医;针灸;西医;神经痛;治疗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而引起的该神经支配范围内的疼痛和病变,病变的部位主要发生在神经根、神经干以及神经丛等部位[1]。

神经痛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并非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对于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

对我院2011—2012年期间收治的74例神经痛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治疗,旨在探讨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神经痛病患者74例进行分析,其中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7例,坐骨神经痛患者2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23例,肋间神经痛患者12例。

74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36例。

患者的年龄为32~79岁,平均年龄为(45.7±10.6)岁。

1.2 治疗方法我院对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中药针灸结合西药治疗。

1.2.1 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方法对患者应用维生素B1片约20mg,维生素E 胶丸0.1g左右,服用量约为3次/d。

在进行西药治疗的同时,要进行中医治疗,治疗的方法如下:①根据患者神经痛定位,掌握产生疼痛的神经节段,并配合阿是穴,采用围刺法,根据患者疼痛范围的大小,选取痛区内阿是穴4~8个左右。

②在神经痛区中依次向外围取穴,并使用毫针进行针刺,针刺2次/d左右。

牵正补阳还五贴剂与针灸配合西药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牵正补阳还五贴剂与针灸配合西药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牵正补阳还五贴剂与针灸配合西药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观察任继欣;李雪梅;王旭东【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的疗效。

方法:将102例面神经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贴剂、辅以针灸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2页(P1006-1007)【关键词】面神经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小儿;中药贴剂/治疗应用;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针灸外治法【作者】任继欣;李雪梅;王旭东【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唐山06400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唐山064000;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唐山0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5.4小儿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或贝尔麻痹,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发病与季节无关。

大多数面瘫患儿发病前曾有感冒、咽炎等病毒感染史,通常起病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可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检查可见同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增大,做闭眼动作时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做噘嘴和吹口哨动作,鼓腮进病侧口角漏气。

笔者对小儿面神经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贴剂、针灸,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病例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2例,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2岁,平均年龄5.6岁;对照组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5岁,平均年龄6.3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神经病学》[1]第五版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并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脑肿瘤以及颅脑损伤、颅内感染等并发的面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超过3个月。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及VAS评分影响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及VAS评分影响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及 VAS评分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及VAS评分影响。

方法:从我院众多治疗患者中,选取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样本对象,时间段为2020年06月-2020年12月,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

给予常规组西药治疗,给予研究组中医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有所下降,但研究组的评分更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0.00%,二者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保证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针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VAS评分临床上,带状疱疹比较常见,属于皮肤科。

主要表现为在患者的身体一侧,沿着患者的神经长出大量的水疱或某一部位的淋巴结变得肿大,患者疼痛感强烈,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治疗[1]。

这种病复发率极低。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发病时,疼痛感是存在差异的[2]。

年龄越大,疼痛感是越强的,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疱疹愈合之后也会有疼痛感出现,这也是造成其引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关键原因。

目前还未找到一种疗效俱佳的方式治疗该病。

为此,选取我院2020年06月-2020年12月的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样本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我院众多治疗患者中,选取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06月-2020年12月,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

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3,年龄段为40岁至75岁,中间值为(47.16±2.67)岁,最短病程0.3个月至13个月,中间值为(7.45±1.78)个月;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2,年龄段为41岁至77岁,中间值为(48.98±2.91)岁,最短病程0.2个月至12个月,中间值为(6.78±1.56)个月;上述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2-10-28T09:09:58.06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8期作者:吕超代坤[导读] 目的:神经疼痛患者采取西药加中医针灸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1.吕超2.代坤通讯作者1.西安630医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892.西安市阎良铁路医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89 摘要:目的:神经疼痛患者采取西药加中医针灸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方法:观察患者为我院治疗的神经疼痛60例,观察开始于2018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0年1月,并且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采取西药加中医针灸治疗,二组采取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一组和二组治疗效果情况,一组满意为93.33%,二组满意为70.00%;一组有效为96.66%,二组有效为73.33%。

(x2=13.766,p=0.014),结果有差异。

结论:神经疼痛患者采取西药加中医针灸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关键词:西药;神经疼痛;针灸神经内科开展治疗工作时常见神经疼痛患者,这类疾病引起原因主要是神经病变导致患者疼痛,并且患者因为疼痛影响其心理和生活,因此,在临床上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神经疼痛患者解决问题。

目前,对神经疼痛类患者临床治疗时,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西药在缓解疼痛上有起效快速优点,但是神经疼痛发病机理复杂,根治性难;并且西药治标效果优良,治本效果差。

神经疼痛患者单一使用西药后,其效果一般,还需研究其他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中,除了对神经疼痛患者使用西药治疗以外,还结合中医的针灸治疗,中医针灸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还可以从根源治疗疾病,减少患者疼痛复发率,使其治疗效果提高。

但是临床上对西药加中医针灸治疗神经疼痛研究少,影响临床推广。

为了帮助临床更好的应用该方案,需要临床医生研究该方案治疗效果,以便根据研究结果帮助临床推广,使更多患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案[1]。

基于此,本组研究神经疼痛患者采取西药加中医针灸治疗并观察其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院收治 的神经痛病 患者 7 4 例进行分析 ,其 中带状疱疹神经 行记 录分 析 ,并将治 疗 结果分 成治 愈、有 效 、无效 3种情 况 。其 痛患者 1 7 例 ,坐骨 神经痛患者 2 2 例 ,三叉神 经痛患者 2 3 例 ,肋 间 中治 愈指 的是 患者 的疼痛 完全 消失 、身体 的各 项检测 均为 正常 , 神经痛 患者 1 2 例 。7 4 例患者 当中 ,男性 患者有 3 8 例 ,女 性患者有 无复 发现 象 。有 效 :患者 的疼痛 有很 大程度 上 的减轻 ,各 项检 测
3 6例 。患者的年龄为 3 2~ 7 9岁 ,平均年龄为 ( 4 5 . 7 ±1 O . 6 )岁 。 1 . 2 治疗 方法
基本 正常 ,无复 发现 象 。无 效 :经 过 治疗之 后 ,患者 的病情 没有
减轻 ,甚至 出现 加重现 象。 2 结果 经过治 疗之 后,治 愈人数 为 3 9人 , 占总数 的 5 2 . 7 % ;有效人 3讨论
治疗 , 旨在 探讨针 灸联 合西 药治疗 神经痛 的疗 效 ,现 报道如 下 。 留针 1 5~ 3 0 m i n 。隔 日 1次 ,l O次为 1个疗程 。
1 资料与 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1 . 3评 定标准 在经 过 1~ 5 个疗 程 的治疗 之后 ,医护 人 员对患 者 的情况进
我 院对 神经 痛 患 者 的 治 疗 方法 主要 为 中药 针 灸 结合 谣药 治
疗。
1 . 2 . 1 带状 疱疹 神 经痛 治疗 方法 对 患者 应用 维 生素 B 1 片 数为 2 9人 ,占总数 的 3 9 . 1 8 % ;无效人数 为 6 人 , 占总数 的 8 . 1 % 。
神经 痛 是神经 科 常见 的疾 病之 一 ,它是 由于周 围神经 病变 而 止痛 剂或 镇静 药对 患者 进行 治疗 ,除 此 以外还 可 以使用 维生 素 B
引起 的该 神经 支配 范 围 内的疼 痛和 病变 ,病 变 的部位 主 要发 生在 以及 血管扩 张药 物进 行治 疗 ,如 地 巴唑 、烟 酸 等。 除此 以外,还
神 经 根 、神 经 干 以及神 经丛 等 部位 …。神 经痛 的主 要特 点在 于 , 对 患 者进行 针灸 治疗 。其方 法包 括 :① 选穴 :进 行针灸 的穴位主 它并 非受到 外界刺 激而 产生 ,对于 患者 日常生活 和工作 影响 较大 。 要包 括支 沟 、干 俞 、期 门、行 间、膈 俞 、大 包 、京 门、三 阴交 、 对我院 2 0 1 1 —2 O 1 2年期 间 收治 的 7 4例神 经痛 患 者进 行 临床 分析 蠡沟等 。 ②操 作: 在对 患者进 行针剌 之后 , 医生使 用提插捻 转泻法 ,
约2 0 m g ,维 生素 E胶 丸 0 . 1 g左 右 ,服用 量 约 为 3次 / d 。在进 行
西药 治疗 的 同时 ,要 进行 中 医治疗 ,治疗 的方 法如 下 :① 根据 患
带状疱 疹主 要是 由水 痘 一 带 状病 毒 引起 的,该病 毒一般 存在
者神 经痛 定 位 ,掌握 产生 疼痛 的神 经节 段 ,并 配合 阿是 穴 ,采用 于脊椎 神经元 当中 ,并 可 以进行 生长繁殖 ,并逐渐 迁移 到皮肤 中, 围刺 法 ,根据 患 者疼 痛 范 围的大 小 ,选取 痛 区 内阿是穴 4 ~ 8 个 导致 患者 的神经 以及 皮肤 都产生 炎症 ,从而 造 成神经 痛 ,该神经
左右 。② 在神 经痛 区中依 次 向外 围取 穴 ,并使 用毫 针进 行针 刺 , 患者 的年龄不 断增 长而加 重 。坐骨 神经 是指支 配人体
下肢 的神 经干 。坐骨 神经 疼痛 的主要 患发 人群 为成年 青壮 年 。三
1 . 2 . 2 坐骨神 经痛 治疗方 法 对于 坐骨神 经痛 患者 ,医护人 叉神 经痛 是 中老年人 常 见的神 经痛 疾病 之一 ,常发 于 4 O~ 5 5岁 员 采用 含 有 2 . 4 % 左 右 的 醋酸 氢 化 泼尼 注 射液 ( 1 m L )以及 0 . 2 5 % 的人 群 。肋 间神 经痛 的发病 原 因有很 多 ,其 中主 要 由胸 椎 转移 性
左 右 的普 鲁 卡 因 注射 液 ( 1 . 5 m L )进 行 治疗 。 治疗 时 间 为每 1次 癌 、带状疱 疹感 染性 和 中毒性神 经 根炎 、胸椎 结核 、胸膜 炎 、二
/ 2 d ,5 次为 1 个疗程 。此 外 ,还要 对患 者进 行针 灸治疗 ,治 疗 的 尖瓣 狭窄 、胸腔 器 官病变 、主动 脉 瘤、肿 瘤 、强直性 脊柱 炎 、脊 方 式为 :① 在患 者 的 肾俞穴 、大 肠俞 、阿 是穴 、环 跳穴 、 阳陵泉 髓瘤 、慢 性肺 炎、脊 髓炎症 等疾 病 引发 。在 进 行治疗 时 ,应该 针 穴 、委 中穴 、乘 扶穴 、承 山穴 、悬 钟穴 行上 下 提插 法 ,达到 要求 对患 者 的原发病 灶进 行治 疗 ,同时 也要对 患者 疼痛 的地方 进行 局 针感 时 ,即可 出针 。② 腰骶 部痛 点进行 叩刺 ,并使用 捻转补 泻法 , 部性 治疗 。 治疗 1 次 / d ,每 1 0 d进行 1 个疗 程 。 经过 临床 的研 究发现 ,对神 经痛 进行 中医 针灸联 合西 药治疗
I 每 床研究
中医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刘 国 明
黑龙 江 省 牡 丹 江 市 中医 医 院 1 5 7 0 0 0
【 摘 要 】 目的:研 究分析 中医针 灸联合西 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 疗效。方法 :选择在 2 0 1 1 年 1月至 2 0 1 2 年 1 2年入住我院接 受治疗的 7 4 例神经痛病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其 中带状疱疹神 经痛 患者 1 7 例 ,坐骨神 经痛患者 2 2 例 ,三叉神经痛患者 2 3 例, 肋 间神经痛 患者 1 2 例 。所有患者均接 受 中医针灸联合 西药神 经痛治疗 ,并及 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分析疗效。结果 :经 过 治疗之后 ,治愈人数 为 3 9 人 ,占总数的 5 2 . 7 %;有效人 数为 2 9人 ,占总数的 3 9 . 1 8 %;无效人数 为 6人 ,占总数 的 8 . 1 ‰ 结论 :中 医针 灸联合 西药治疗神经痛的效果显著 ,值得在 临床上推广。 【 关键词 】中医;针 灸 ;西 医;神经痛 ;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