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高速铁路测量技术作业手册(1.4版)
(整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学习版[1]
..................................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学习版总则1.0.1 为统一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保证其测量成果质量满足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测量的要求,适应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250~350km /h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高速铁路定义为速度值大于250km/h。
1.0.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应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在对应的线路轨面设计高程面上坐标系统的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10mm/km。
公路和一般铁路投影变形值不大于25mm/km。
1.0.4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当个别地段无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时,可引用其它高程系统或以独立高程起算。
但在全线高程测量贯通后,应消除断高,换算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
有困难时亦应换算成全线统一的高程系统。
1.0.5 在国家控制点满足平面、高程控制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国家控制点座位高速铁路的平面、高程控制点。
1.0.6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可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
各阶段平面控制测量应以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为基准,高程控制测量应以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基准。
1.0.7 为满足高速铁路平面GPS控制测量三维约束平差的要求,在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开展前,应首先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框架控制网(CP0)。
1.0.8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适用于常规工程项目平面、高程首级控制测量。
1.2精密工程测量、轨道交通、变形监测等有特定用途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相应规范先进行技术设计,后施测。
1.3委托项目有详细技术要求的,应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技术设计。
2.技术引用文件GB/T182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2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CH/T2007-2001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GB/T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CH/T1022-2010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3.1卫星定位测量利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接收多颗定位卫星信号,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方法,也被称为GPS静态定位。
3.2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测量控制网。
3.3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简称时段。
3.4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3.5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6异步观测环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3.7水准路线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
3.8区段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3.9测段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4.基本规定4.1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
4.2平面控制测量,根据测区条件与精度要求,可采取卫星定位控制测量或导线测量。
4.3测区通视条件差,卫星观测条件满足规范要求的,采用卫星定位控制测量网;测区通视条件满足要求,卫星观测条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可采用导线测量方式施测。
4.4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与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4.5精度等级划分采用《工程测量规范》(GB20026-2007)标准。
平面控制网: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与一、二级,导线;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与一、二、三级;高程控制测量依次为二、三、四、五等。
高速铁路作业指导书最终汇编版.docx
、线路部分1・班组一日作业指导书1.H的与要求冃的:规范班组作业程序,叨确岗位职责,确保安全生产。
要求:作业人员经考试合格,掌握高铁作业基本操作规程,熟练操作。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川于高铁作业各班组犬窗点内作业。
3.班前准备3.1工(班)长根据日生产作业计划,合理分工,填写《京广高铁进出网作业人员及工机具数量确认表》;结合作业项口、人员、环境等综合因素,提出作业安全预想。
3. 2作业当日20时前使用专用GSM-R手机向进出网作业门(疏散通道)所屈警务区提报进出作业门的时间、地点、作业人数等。
3.3工(班)长根据当日天窗维修作业从工区出发时间,提前60分钟列队点名,布置当日生产任务,填写《高铁作业派工单》,明确当FI 各组作业负责人,各纽的作业项目、地点、数量、标准、人员分工、防护办法、交通工具等,公布各组工(机)具、材料清单。
3.4工(班)长结合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使用工(机)具等悄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特别要加强汽年交通安全、进出网物站遗落、路用轨道列车防护、人身触电安全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教育。
3. 5各组领取所需工(机)具、材料,按照分工检查作业工(机)具及照明设备使用性能,确认状态良好,并与材料管理员一起清点、确认、出库登记。
3. 6盂电务等其他单位配合作业时,提前做好沟通确认工作。
3. 7去往作业地点的途屮,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3.8作业人员至少在天窗点开始前30分钟到达作业门(疏散通道)。
3.9驻站联络员必须提询60分钟到达车站运转宗办理登记手续。
4.进网前准备4.1到达作业门(疏散通道)后,山安全监督员负责清点进网人员、工(机)具、材料及其他物品,填写《施工维修作业防护登记簿》和《京广高铁进出网作业人员及工机具数量确认表》,作业负责人对是否清点进行签字确认。
4.2工务天窗命令下达、车站值班员签认后,驻站联络员通知现场作业负责人,并确认作业区段本、邻线是否有路用轨道车辆。
4.3作业负责人接到工务天窗命令后,及吋与公安护路队员确认命令号、进网人数,在双方签字并取得《石武客运专线防护设施作业门进出登记表》后方可进网。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
•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测量
•2. 平面控制测量
2.6 GPS基础平面控制网测量(CPⅠ)
GPS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
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
按B级GPS网精度要求测量,全线(段)一次
布网,统一测量,整体平差。GPS基础平面
控制网(CPⅠ)沿线路每4km布设1对GPS点
,GPS点间距不小于1000m,采用大地四边形
3、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特点
3.4、确定了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必须采用绝对
定位与相对定位测量相结合的铺轨测量 定位模式 •+3mm
•-3mm
•F
•弦长C
=20m
•曲线外矢距F=C²/8R • C为弦长,R为半径
•R=3365m F’=F-3mm •R=2800m •R=2397 m F’=F+3mm
• (2)CPⅡ控制测量:一般在定测时完成,作为客运专 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
• (3)CPⅢ平面控制测量:在施工测量时施测,线下工 程施工时作为施工加密平面控制网,铺设无碴轨道时作为无 碴轨道铺设基桩控制网。
•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测量
•2. 平面控制测量
• 2.5 平面控制测量方法 • (1)GPS测量:用于建立CPⅠ、CPⅡ控制网 ; • (2)导线测量:用于建立CPⅡ、CPⅢ平面控制网; • (3)后方交会网测量:用于建立无碴轨道铺设基桩控 制网。
控制点
CPⅠ CPⅡ CPⅢ导线测量 CPⅢ后方交会测量
可重复性测量 精度
相对点位精度
10mm
8+D×10-6mm
15mm
10mm
6mm
5mm
5mm
1mm
(完整word版)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考试试题姓名职务单位得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由于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存在误差,导致相向开挖中具有相同贯通里程的中线点在空间不相重合,此两点在空间的连线误差在水平面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分量称为( B )。
A.贯通误差B.横向贯通误差C.水平贯通误差D.高程贯通误差2.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B)。
A.同级换手测量 B.彻底换手测量 C.施工复D.更换全部测量人员3.施工单位对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工作一般由(D)检查人员承担。
A.测量队 B.监理单位C.分包单位D.施工单位4.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和(B)。
A.地形测量B.横断面测量C.纵断面测量D.线路竣工测量5.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A.桥梁控制测量B.墩台定位及轴线测量C.变形观测D.地形测量6.下列水准仪使用程序正确的是( D )A.粗平;安置;照准;调焦;精平;读数B.消除视差;安置;粗平;照准;精平;调焦;读数C.安置;粗平;调焦;照准;精平;读数D.安置;粗平;照准;消除视差;调焦;精平;读数。
7. CPⅡ控制网复测时,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为:( C )A、1/55000B、1/80000C、1/100000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B. 1/500C. 1∶10000D. 1/50009 .导线测量中横向误差主要是由( C ) 引起的。
A 大气折光B 测距误差C 测角误差D 地球曲率10.水准仪i 角误差是指水平视线与水准轴之间的( A )A 在垂直面上技影的交角B 在水平面上投影的交角C 在空间的交角11.有一台标准精度为2mm+2ppm 的测距仪,测量了一条lkm 的边长,边长误差为( B )A、土2mmB、土4mmC、土6mmD、土8mm12.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的影响。
《高速铁路施工测量》
2.3变形监测网的等级划分和精度要求 高速铁路变形监测的精度应按测量的中误差小于允
许变形值的1/10~1/20的原则进行设计,变形监测等级 划分和精度要求如下表所示。
一等适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项目; 二、三等适用于中等精度变形监测项目; 四等适用于较低精度的变形监测项目。
Page: 4
DSI或DS3型仪器,宜按国家
1.4 n 2.0 n 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注:n为测站数;剖面沉降管观测精度不应低于4mm/30 m.
Page: 18
2.5变形监测基本要求 2.5.1测量设备的基本要求 水平位移监测网及观测点测量所使用的全站仪标称 精度测角不低于士2“,测距不低于土2mm+2ppm; 垂直位移监测网及观测点测量应采用精度等级不低于 DS1的水准仪进行观测 ;
(2)基准值的建立 一般分三种情况 ①以初始值为基准(即以监测对象未受荷载 前原始状 态下的观测值) ②以首次值为基准值(一般要求独立测两次,取平均 值为基准值) ; ③以某次测值作基准值(如某工况达到观测条件时)。
基准值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Page: 23
④沉降观测基准值获取原则要求 沉降观测基准值获取原则要求按第一种、第二种情
Page: 7
3、工作基点选设 (1)工作基点选在比较稳固并且便于观测变形观测 点的位置; (2)由于铁路线路施工区域是一个狭长的带状地形, 基准点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较短,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 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 变形观测点;
Page: 8
4、变形观测点选设 变形观测点设在变 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并 与结构物稳固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定期进行复核、校正。
高速铁路维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维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 录第一节 线路检查作业 (1)(一)安博格小车测量 (1)第二节 零配件修理作业 (6)(二)螺栓涂油作业 (6)(三)预埋套管改锚作业 (10)第三节 钢轨修理作业 (14)(四)钢轨、焊缝小型机械精磨作业 (14)(五)铝热焊焊接作业 (18)(六)无缝线路换轨作业 (25)(七)更换道岔尖轨作业 (30)(八)更换道岔辙叉作业 (35)(九)更换道岔基本轨作业 (40)(十)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 (45)第四节 有砟线路作业 (50)(十一)有砟线路起道作业 (50)(十二)有砟线路改拨道作业 (55)(十三)有砟道岔起道作业 (59)(十四)有砟道岔拨道作业 (67)(十五)道床整理作业 (72)(十六)宽轨枕垫砟作业 (76)第五节 其他作业 (81)(十七)标记作业 (81)第一节 线路检查作业(一)安博格小车测量1.适用范围1.1适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点对式CPⅢ精测网测量作业。
2.作业条件2.1天窗点内作业,设计线形线位准确录入,有正式施工作业计划,CPⅢ复测评估数据精度达标,无不适合测量的恶劣天气,小车校核准确、仪器状态良好,作业负责人为工长或班长。
3.作业机(料)具3.1防护备品1套、精确测量小车、全站仪、棱镜、专用电脑、轨温表、照明灯具、油漆、排笔等。
4.配合单位4.1车务段5.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作业后作业机具材料清点,造成机具材料遗留在作业地段,且未撤出限界意外,造成冲撞机具行车事故。
5.1.2检查小车绝缘性能失效,造成红光带,导致行车事故。
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人工搬运工机具磕碰,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5.2.2防护设置不到位,造成人身伤害或行车事故。
5.2.3照明不到位,导致作业人员磕绊,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6.防护要求6.1按《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要求设置驻调度所(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
7.作业组织7.1基本配置6人:施工负责兼小车测量1人,棱镜安设1人,架设全站仪1人,轨枕编号1人,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
高铁轨道测量仪检查作业指导书
轨道测量仪检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充分发挥轨道测量仪的作用,确保检测数据完整有效,运用测量数据制定线路精调最优方案,提高线路平顺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一)《高速铁路测量规范》(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修理规则(试行)》(TG/GW115-2012)(三)《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修理规则(试行)》(TG/GW116-2013)三、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布设CPⅢ限制网的高速铁路有砟、无砟线路,运用轨道测量仪对高速铁路途路几何尺寸肯定位置测量作业。
四、人员组织、主要工具设备主要人员配置表主要工具设备配置表序名称数量备注号1 轨道测量仪 12 全站仪 13 棱镜104 数据接收器 25 三角架 16 数据连接线 27 笔记本电报 18 螺丝刀 19 记录用品 1五、作业流程1.内业设置(1)小车软件设置打开GRPwin软件,进入如下界面,如下图:①设置点击软件设置中的选项对话框,进行如下各项设置。
Ⅰ.常规选项设置:Ⅱ.通讯选项设置:Ⅲ.限差选项设置:Ⅳ.测量数据选项设置:Ⅴ.全站仪选项设置:Ⅵ.其他当遇见角度单位或者长度单位等等显示的和须要的不同时,可以在本地化选项中进行更改。
设置如下图:②设计文件设置Ⅰ.CPⅢ限制点文件导入当导入CPⅢ限制点文件时,点击数据导入选项,进入如下界面:留意:数据文件类型选择:限制点(ASCII-GSI),然后导入后缀为.TXT或者GSI的限制点数据,点击文件图标选择要导入的文件,若后缀为.TXT的文件,要选择ALL FILES才能望见你的TXT文件。
加载完文件后点击导入,是否胜利会有显示,若未胜利请检查你的限制点文件坐标格式是否正确,格式:点号、东坐标、北坐标、高程;分隔符是否正确。
Ⅱ.线形文件的输入每个工程项目都有设计的线形数据,精调机须要的数据有平曲线,竖曲线和设计超高信息。
平曲线须要5大桩坐标;竖曲线须要曲线的半径,变坡点以及相应的里程和轨面高程信息,曲线是凸的半径值为正,为凹的半径值是负的。
CPⅢ网测量作业指导书[发布版本][1]
京沪高速铁路CPⅢ网测量作业指导书(试行)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目录1概述 (1)1.1工程概述 (1)1.2线路基本情况 (1)2技术依据 (1)3测量范围及内容 (2)3.1测量范围 (2)3.2测量内容 (2)4坐标和高程系统 (2)4.1平面坐标系 (2)4.2高程基准 (3)5精测网加密 (3)5.1一般规定 (3)5.2GPS加密CPⅡ网 (5)5.3导线加密CPⅡ网 (7)5.4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 (8)5.5线下工程沉降评估 (10)6CPⅢ点的埋标与布设 (10)6.1CPⅢ标志 (10)6.2CPⅢ点和自由设站编号 (16)6.3CPⅢ点的布设 (17)7CPⅢ网测量与数据处理 (19)7.1CPⅢ网网形 (20)7.2CPⅢ网平面测量 (23)7.3CPⅢ网高程测量 (30)8数据整理归档 (36)9CPⅢ网的复测与维护 (37)9.1CPⅢ网的复测 (37)9.2CPⅢ网的维护 (37)10成果资料 (38)11附件 (40)11.1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段CPⅢ控制点布设方案 (40)11.2京沪高速铁路加密CPⅡⅡ控制点建议方案 (42)11.3CPⅢ点号铭牌 (45)11.4大跨连续梁CPⅢ测设方案 (45)11.5京沪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测量成果及技术方案报审表 (47)1概述1.1工程概述京沪高速铁路线路自北京南站西端南侧引出,经过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苏州、终到上海虹桥高速站。
北京南站站中心至虹桥站站中心正线运营长度1308.598km。
京沪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将建成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
1.2线路基本情况全线路基段长235.5Km,占正线长度的17.9%;桥梁共268座(不含公路及框构桥),长1117.5折合双延米,占正线长度的80.9%;隧道20座,长度15.7km,占正线长度的1.2%。
2技术依据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 158号);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5、《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6、《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7、《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8、《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246号)9、铁道部其他相关规定3测量范围及内容3.1测量范围起讫里程DK5+0~DK1305+700, 京沪高速正线全长1308.598km。
(整理)铁路工程专业书目
铁路工程施工装备选型配套手册(1)
1-1
130.00
杜永昌
2010.2
151133181
铁路建设项目物资招标资格预审文件示范文本(试行)(铁建设〔2009〕225号)
1-1
11.00
铁道部建设管理司
2010.2
151133124
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300-350km/h部分)
1-2
13.00
铁道部
2009.9
151132775
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凸台树脂用灌注袋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
1-2
13.00
铁道部
2009.9
151132774
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
客运专线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83号)
1-1
15.00
中铁电气化局
2009.11
151133062
TB10086-2009铁路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及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规范
1-1
9.00
铁道部
2009.11
151133070
TB10085-2009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
1-1
10.00
客运专线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251号)
1-2
24.00
铁道部
2009.3
151132231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1-4
10.00
铁科研
2009.3
151132960
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和CIR设备应急操作办法
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总结
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总结龚喜雄,联系方式:1、传统铁路测量方式其测量作业模式和流程如下:1)初测:平面操纵测量---初测导线:坐标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测角中误差″(25″),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光电测距1/6000,钢尺丈量1/2000。
高程操纵测量---初测水准: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量精度:五等水准(30)。
2)定测:以初测导线和初测水准点为基准,按初测导线的精度要求放出交点、直线操纵桩、曲线操纵桩(五大桩)。
3)线下工程施工测量以定测放出交点、直线操纵桩、曲线操纵桩(五大桩)。
作为线下工程施工测量的基准。
4)铺轨测量直线用经纬仪穿线法测量;曲线用弦线矢距法或偏角法进行铺轨操纵。
平面坐标系投影差大,采纳1954年北京坐标系3°带投影,投影带边缘边长投影变形值最大可达340㎜/km,无益于采纳采纳GPS 、全站仪等新技术采纳坐标法定位发法进行勘测和施工放线。
没有采纳逐级操纵的方式成立完整的平面高程操纵网,线路施工操纵仅靠定测放出交点、直线操纵桩、曲线操纵桩(五大桩)进行操纵,线路测量可重复性较差,当显现中线操纵桩持续丢失后,就很难进行恢复。
客运专线铁路周密工程测量一、高铁工程测量知足要求为了保证客运专线铁路速度高(200km/h~350km/h)的平顺性,旅客列车的平安性和舒适性,具有超级高的平顺性和精准的几何线性参数,轨道测量精度要达到毫米级。
二、客运专线周密工程测量的内容:一、精测网:CPI 、CPII、CPIII,二等水准,周密水准一、1平面操纵网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操纵网(CPⅠ)CPⅠ要紧为勘测、施工、运营保护提供坐标基准,采纳GPS B级(无碴)/ GPS C级(有碴)网精度要求施测一、2第二级为线路操纵网(CPⅡ)CPⅡ要紧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操纵基准,采纳GPS C级(无碴)/ GPS D(3)一、3第三级为基桩操纵网(CPⅢ)CPⅢ要紧为铺设无碴轨道和运营保护提供操纵基准,采纳五等导线精度要求施测或后方交会网的方式施测,最后就讲CPIII测量进程。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第一篇: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摘要高速铁路的建设是现阶段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对传统测量方法进行了简单描述,总结了传统测量方式的缺点。
同时,通过对《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技术要点的总结,从“三网合一”、分级布网、轨道控制网等方面分析了现代铁路工程测量技术,阐述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体系较传统测量方法的进步,是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基础和有力支撑。
关键字: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测量标准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present state.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measuring method has carried on the brief description, summarizes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of fault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of the high speed railway engineering, the end of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from the "three nets", classification and net, orbit control network and other aspects analyzes the modern measuring technology of railway engineer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gh-speed railway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system is the progress of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 is China's high 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and strong support. Key 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engineering surveying, measuring standard1目录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我国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体系.............................................................. 2 第三章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 3 3.1 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法................................................................................. 3 3.2 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方法的缺陷..................................................................... 3 第四章高速铁路精密测量体系.................................................................................. 5 4.1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5 4.2 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目的............................................................................. 5 4.3 速铁路轨道铺设的精度要求............................................................................. 5 4.3.1 轨道的内部几何尺寸................................................................................... 5 4.3.2 轨道的外部几何尺寸................................................................................... 6 4.4 高速铁路精密测量体系的特点. (6)4.4.1 “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 6 4.4.2 建立框架控制网CP0 ................................................................................... 6 4.4.3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的分级布网............................................................... 7 4.4.4 CPⅢ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测量 ................................................................... 7 4.5 筑物变形监测.....................................................................................................8 第五章结束语.............................................................................................................. 9 参考文献......................................................................................................................102第一章引言交通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要部分,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大,城市交通压力也开始增大。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III)测量方案
XX高速铁路XXXX-X标段X工区CPⅢ控制网测量方案审批:校核:编制:XXXXXXXX高速铁路土建工程X标段项目经理部X工区X零XX年X月目录1编制依据 (3)2 工程概况 (3)2.1工程概况 (3)2.2地理环境 (4)2.3坐标高程系统 (4)2.4既有精测网情况 (4)2.5 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主要内容 (5)3 CPⅢ网测量前准备工作 (6)3.1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 (6)3.2 CPⅢ网测量工装准备 (6)3.3人员培训 (8)4 CPⅢ网测量标志选用和埋设 (8)4.1 CPⅢ网点测量标志选择 (8)5. CPⅢ点号编制原则 (10)6 CPⅡ控制网加密测量 (10)6.1.桥梁CPⅡ控制网加密测量 (10)6.2高程测量 (14)7 CPⅢ点的埋标与布设 (16)7.1CPⅢ标志 (16)7.2CPⅢ点和自由设站编号 (20)7.3CPⅢ点的布设 (22)8 CPⅢ网测量与数据处理 (23)8.1CPⅢ网网形 (24)8.2 CPⅢ网平面测量 (27)8.3CPⅢ网高程测量 (33)9数据整理归档 (38)10 CPⅢ网的复测与维护 (39)10.1CPⅢ网的复测 (39)10.2CPⅢ网的维护 (39)七工区CPⅢ控制网测量方案1编制依据《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199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铁道部2008[42]、2008 [80]、2008 [246]、2009[20]号文。
《京沪高速铁路CPIII网测量作业指导书》(试行版)2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XX高速铁路土建工程XXXX-X标段X工区施工作业段起点为XXX桥,正线起点里程DKXXX+112.1,终点XX特大桥里程为DKXXX+229.73,全长10117.62 m,路基全长4407.14米;桥梁5座,总长5320.49米;隧道1座390米。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编组列车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第十一章编组列车列车编组第236条列车应按本规程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重量或长度编组。
动车组为固定编组。
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按列车编组表编组,行李车、邮政车、发电车等非乘坐旅客的车辆应分别挂于机车后第一位和列车尾部。
第237条单组动车组运用状态下不得解编,两组短编组同型动车组可重联运行。
救援等特殊情况下,两组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可重联运行。
动车组禁止加挂各型机车车辆(无动力调车时的调车机车、救援机车、无动力回送时的本务机车及回送过渡车除外),禁止编入其他列车。
超过检修期限的动车组禁止上线运行(经车辆部门鉴定的回送动车组除外)。
第238条下列机车车辆禁止编入列车: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及车体倾斜超过规定限度的;2.曾经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或曾编入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事故列车内以及在自然灾害中损坏,未经检查确认可以运行的;3.装载货物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无挂运命令的;4.装载跨装货物(跨及两平车的汽车除外)的平车,无跨装特殊装置的;5.平车及敞车装载货物违反装载和加固技术条件的;6.未关闭侧开门、底开门以及平车未关闭端、侧板的(有特殊规定者除外);7.由于装载的货物需停止自动制动机的作用,而未停止的;8.企业自备机车、车辆、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和城市轨道车辆、进出口机车车辆过轨时,未经铁路机车车辆人员检查确认的;9.缺少车门的(检修回送车除外);10.超过定期检修期限的客车车辆(经车辆部门鉴定的回送客车除外)禁止编入旅客列车。
列车中机车车辆的编挂和连挂第239条工作机车应挂于列车头部,正向运行(牵引路用、救援列车的机车除外)。
双机或多机牵引时,本务机车的职务由第一位机车担当。
第240条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遇特殊情况须附挂跨铁路局的回送机车时,按铁路总公司调度命令办理。
回送机车,应挂于本务机车次位,挂有重联机车时为重联机车次位。
禁止办理机车专列回送。
不得办理铁路救援起重机回送作业(在高速铁路救援时除外)。
高速铁路技术课程标准
高速铁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次:高速铁路技术适用专业:铁道工程技术开设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学时:32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高速铁路技术》课程是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桥涵工程常用养护维修大修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桥涵工程能力。
在铁路、桥涵、隧道等工程建设领域中,工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都是本课程涉及的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应用高等数学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铁路施工安全、隧道工程等课程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毕业综合实践二、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根据交通土建行业的发展和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区情况,由学校专业教师、铁路工务段桥梁专家共同研究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大修维修建设岗位能力要求与素质、知识结构关系,重新构建了《高速铁路技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原有分散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情境化,实现了所学知识与技能与职业岗位技能相对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
因此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按“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桥梁维修大修加固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成为以桥梁维修大修加固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铁道部桥梁工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桥涵大修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铁路工程测量培训教材
3.3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 26 3.3.1 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 ........................-. 26 3.3.2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 26 -
3.4 电子水准仪 .............................................-. 30 3.5 水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 32 -
6 测量误差理论基本知识 ...................................- 73 6.1 观测及其分类 ..........................................- 73 6.1.1 按观测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分 .....- 73 6.1.2 按观测量之间的关系分 .....................- 74 6.1.3 按观测时所处的条件分 .....................- 75 6.1.4 按观测量在观测过程中的状态分 .....- 75 6.2 观测误差的分类 ......................................- 76 6.2.1 按照误差产生的来源分类 .................- 76 6.2.2 按照观测误差的性质分类 .................- 77 6.3 衡量精度的标准 ......................................- 80 6.3.1 平均误差 .............................................- 80 6.3.2 中误差 ................................................-. 81 6.3.3 或然误差 .............................................- 81 6.3.4 极限误差 .............................................- 82 6.3.5 相对误差 .............................................- 83 6.4 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 84 6.4.1 误差传播定律 .....................................- 84 6.4.2 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 85 6.5 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 ..............................- 91 6.5.1 多余观测 .............................................- 91 -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Appendix E Specification 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Pillar
附录E变形测量控制点规格
Appendix F Configuration of CPIII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rack Control Network
9. 3 Densificati基标测量
9. 4 Track Laying Survey
9.4轨道安装测量
9. 5 Turnout Installation Survey
9.5道岔安装测量
9. 6 Measurements for Fine Adjustment of the Track
3.4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测量
3. 5 Survey of Track Horizontal Control (CP III)
3.5轨道控制网(CP III)平面测量
3. 6 Compilation of Results
3.6成果资料整理
4 Vertical Control Survey
4高程控制测量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总则
1. 0. 1 The purpose of this Code is to provide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engineering surveys for high 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With this Code, it can be ensured that the quality of surveying results will satisfy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various stages of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intenan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本号:1.4)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手册技术标准、作业细则、注意事项中铁五院王晓凯2016年9月北京目录序言 (10)第一部分主要技术控制指标 (11)1、加密CPⅡ点及水准基点测量主要技术控制指标 (11)2、CPⅢ网测量主要控制指标 (11)3、支承层及底座板放样及验收测量相关控制指标 (12)4、轨道基准网测量相关控制指标 (13)5、轨道板及道岔板精调及精调后检测相关控制指标 (14)6、轨道精调测量及道岔精调测量 (16)第二部分作业细则 (12)1、加密测量作业细则 (12)1.1 准备工作 (12)1.2 选点及埋标 (12)1.3 CPⅡ点加密测量 (12)1.4 二等水准加密测量 (13)2、CPⅢ测量作业细则 (14)2.1准备工作 (14)2.2选点及埋标 (15)2.3 CPⅢ平面网观测 (16)2.4 CPⅢ高程网观测 (19)2.5三角高程测量(二等水准上桥) (21)3、支承层/底座板测量作业细则 (22)4、轨道基准网测量作业细则 (24)4.1准备工作内容 (24)4.2轨道基准点及定位锥点的放样埋设 (24)5、轨道板精调作业细则 (26)5.1 准备工作 (26)5.2 精调作业 (27)6、轨道板灌注后检测作业细则 (28)6.1 准备工作内容 (28)6.2 轨道板灌注后检测 (28)7、轨道精调作业细则 (29)7.1 准备工作内容 (29)7.2 轨道精调 (30)8、道岔精调作业细则 (33)8.1 准备工作内容 (33)8.2 道岔精调 (33)第三部分作业注意事项 (36)1、CPⅡ及二等水准加密测量 (36)2、CPⅢ测量 (36)3、底座板/支承层放样及验收测量 (37)4、轨道基准网测量 (37)5、轨道板精调及灌注后检测 (38)6、轨道精调及道岔精调 (39)第四部分其它 (40)1、运营期间上道程序 (40)2、铁路营运线管理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道岔与正线过渡区轨道平顺性处理 (40)4、桥梁梁体变形测量与布板软件数据对接 (44)5、道岔板精调及灌注后验收测量 (46)序言1、行文中《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简称为《高铁测规》。
行文中《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10〕240号)简称为《验收标准》。
行文中《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简称为《精调作业指南》。
行文中《关于印发<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首件工程评估实施细则>的通知》(工管技〔2010〕35号)简称为《首件工程评估实施细则》。
针对本项目专门做出从严的或特殊的精度要求称之为“专项要求”。
第一部分主要技术控制指标1、加密CPⅡ点及水准基点测量主要技术控制指标1.1 点位位置控制指标1)加密CPⅡ点位位置满足:间距400~800m,距中线50~200m,满足CPⅢ网联测的要求。
《高铁测规》2)加密水准基点点位位置满足:点间距应 2km和CPⅢ水准路线附合路线长度不得大于3km。
《高铁测规》1.2 测量及成果精度主要控制指标1)加密CPⅡ点测量统一采用三等GPS测量。
《高铁测规》加密CPⅡ点GPS测量的精度指标2水准测量限差要求(单位:mm)3提高长桥上下二等水准高程传递精度,将两组观测高差较差从《高铁测规》中的2mm提高到1mm,从严要求。
“专项要求”2、CPⅢ网测量主要控制指标2.1 CPⅢ点布设、编号和标识控制指标1)CPⅢ点布设及编号按《高铁测规》执行。
《高铁测规》2)CPⅢ点标识考虑到按《高铁测规》执行,现场操作存在困难,统一放大到50cm×20cm。
“专项要求”2.2 CPⅢ网观测和数据处理主要控制指标1)CPⅢ平面网数据处理主要控制指标《高铁测规》CPⅢ平面自由网平差后方向和距离改正数限差2)CP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单位:mm)相邻CPⅢ点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
《高铁测规》2.3 有关CPⅢ控制网复测的说明1)CPⅢ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X、Y坐标较差应≤±3mm,且相邻点的复测与原测坐标增量△X 、△Y较差应≤±2mm。
《高铁测规》2)CPⅢ点高程复测与原测成果的高程较差≤±3mm,且相邻点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较差≤±2mm时,采用原测成果。
《高铁测规》3、支承层及底座板放样及验收测量相关控制指标3.1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验收标准》支承层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3.2支承层及底座板验收测量内容及允许偏差,由《验收标准》中的每20米验收一处从严要求为每6.5m验收一处。
“专项要求”顶面高程验收测量断面宽度统一定为2.45,外业观测底座板中心左右两侧各1.225m处(沿断面方向定义,轨道板粗铺后,验收点距板外侧边缘为5cm);断面里程间距6.5米,统一采用板号通过布板软件计算,尤其注意右线采用板号计算,不允许采用左线里程间隔6.5米推算。
“专项要求”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4、轨道基准网测量相关控制指标4.1 轨道基准点和定位锥点现场放样控制指标1)轨道基准点及轨道板铺设锥点的放样距离不应大于80m ;2)平面放样允许偏差:轨道基准点为±5mm,铺设锥点为±5mm 。
《精调作业指南》4.2 轨道基准点平面测量及数据处理控制指标1)每站观测的CP Ⅲ控制点不应少于4对,观测的轨道基准点为11~16个。
2)CP Ⅲ点以及轨道基准点各半测回测量的坐标值与其平均值间的较差≤0.4mm 。
3)CP Ⅲ控制点坐标不符值限差要求CP Ⅲ控制点残差4)相邻测站重叠CP “专项要求” 5)重叠区内轨道基准点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横向≤0.3mm ,纵向≤0.4mm 。
《高铁测规》4.3 轨道基准点高程测量及数据处理控制指标1)单程水准路线应为大约300m ,附合路线闭合差限差按S 20.5 计算。
“专项要求” 2)轨道基准点往返测高程值与平均值间的较差≤0.3mm 。
《高铁测规》 3)相邻测段间重叠观测5个轨道基准点。
“专项要求” 4)重叠区内轨道基准点高程较差≤0.3mm 。
《高铁测规》5、轨道板及道岔板精调及精调后检测相关控制指标5.1 轨道板粗铺控制指标:轨道板粗铺时位置偏差纵向不大于10mm ,横向不大于10mm 。
《验收标准》5.2 轨道板精调控制指标轨道板精调后的允许偏差 《验收标准》的要求。
5.3 轨道板精调后检测控制指标灌注后验收采用CPⅢ进行测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验收标准》轨道板灌注后位置允许偏差注:依据差值不宜超过允许偏差值的1.5倍,其中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平面位置两项指标不允许出现连续3块板以上同向搭接偏差。
5.4 道岔板粗铺控制指标:道岔板粗铺时偏差纵向、高程不大于5mm,横向不大于5mm。
《验收标准》5.5 道岔板精调控制指标道岔板精调后的允许偏差《验收标准》灌注后验收采用CPⅢ进行测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验收标准》轨道板灌注后位置允许偏差6、轨道精调测量及道岔精调测量6.1轨道静态平顺度检测允许偏差:轨道精调测量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完成,精调作业的规向基本轨,曲线地段以外轨为准,直线地段与大里程方向下一个曲线相同,相对于规向基本轨的另一轨为高低基本轨。
轨道静态平顺度允许偏差“专项要求”注: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计值。
6.2道岔几何状态检测允许偏差:道岔定位中线允许偏差为±2mm,轨面高程允许偏差为-5~0mm。
《验收标准》共含A类项点9项;B类项点1040项;C类项点90项。
直向通过速度250km/h及以上正线有砟道岔安装实体质量检测允许偏差《首件工程评估实施细则》直向通过速度250km/h及以上正线无砟道岔安装实体质量检测允许偏差《首件工程评估实施细则》第二部分作业细则1、加密测量作业细则1.1 准备工作1)确定CPⅡ及二等水准加密测量技术方案。
2)确定CPⅡ及二等水准加密测量工作组织方案。
3)仪器设备、数据解算软件准备。
施工单位配备满足加密测量要求的双频GPS接收机,加密CPⅡ外业测量开始前,需对待测量点位区域的卫星进行星历预报,以避开星况差的时间段,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
投入使用的水准仪最低型号为DS1,二等水准测量前,需对仪器的i角进行检校。
使用测量仪器必须经过专业部门的检定且在有效检定期间内作业。
4)仪器设备、预埋标件检测。
1.2 选点及埋标1)路基段:在基础稳定、不易破坏、具备GPS观测条件且满足CPⅢ平面网测量要求的地方选择加密CPⅡ点位;二等水准加密点位可与CPⅡ加密点共点,也可选择在路基段接触网扩大基础顶面;然后组织人员进行桩位埋设,监理单位旁站检查。
2)桥梁段:CPⅡ加密点布设在桥梁固定支座端的防撞墙顶部,埋设强制对中标志;二等水准加密点布设在沉降稳定的桥墩上。
3)隧道内加密测量由设计单位完成。
埋设点位基座架设天线架设棱镜架设1.3 CPⅡ点加密测量1)统一采用GPS测量方法,要求同一时段观测,采用同一个厂家、同一型号的大地测量型双频GPS仪器设备,GPS标称精度不低于5mm±1ppm×D(D为基线边长),且架设仪器时必须采用经过检校的带管水准气泡的精密支架。
2)加密CPⅡ点按三等GPS网的观测要求进行施测,必须以边连或网连方式构网,并附合到两边相邻的CPⅠ上。
另外,如果相邻段落已经进行了加密CPⅡ测量工作,则本次测量必须联测与本段落相邻的加密CPⅡ点。
3)制定星历预报与第二天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段、测量人员以及迁站安排等)。
4)测量人员就位后拧下CPⅡ预埋件上的保护盖,将连接盘安装在CPⅡ预埋件上(注意安装的连接盘要处于水平面上,避免调高螺钉处于极限的状态),连接好仪器设备后,通电检测仪器接收及锁星状态后关机等待。
5)在观测计划规定的时间点前5分钟开机观测,测量人员应该随时监控仪器观测状态及卫星失锁情况,做好记录,特殊情况下(如卫星连续观测中断,连续失锁严重,GDOP值超限,设备断电等)观测员应及时通知调度改变计划观测。
6)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在CPⅡ点上完成两个时段的观测,过程中测量人员遵守观测纪律(如:不得离开正在工作的仪器、不得在仪器附近使用无线电子设备等)。
7)观测完成,测量人员收好设备、拧好预埋件保护盖后迁站,进行下一时段的卫星观测。
1.4 二等水准加密测量1)观测前30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
2)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