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存在观
通过《老子》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老子》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引言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这部经典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而广为人知。
本文将通过对《老子》的解读,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和意义。
1. 天人合一的观念
在《老子》中,有一种重要观念叫做天人合一。
它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互动。
宇宙万物都是由太极(阴阳)相生相克而成,而人也是宇宙大道中的一部分。
2. 尊重自然、追求与谐
根据《老子》,人应该尊重自然,并且努力和谐地融入其中。
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我们能够达到心灵平静和身体健康。
这种追求与谐也意味着我们应当适应变化、避免贪婪和过度消费。
3. 自我放下、无为而治
《老子》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提倡自我放下并顺应大道。
通过不过分干预事物的发展,我们可以实现自然而然地达到最好的结果。
这种观念也为我们提供了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找到平衡和和谐的方向。
4. 敬畏自然、保护生态
《老子》还传递出一种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价值观。
人应该意识到自己只是宇宙大道中微小的一部分,并且应当尽力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在有限中追求无限
根据《老子》,人应该在有限的存在里追求无限的意义。
通过与自然相融合,我们能够超越具体个体的局限,接近更高深层次的智慧和境界。
结论
通过对《老子》的理解,我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紧密且重要的联系。
尊重、谦逊并与谐地融入自然成为我们实现心灵平静、身心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同时,这也引领着我们探索更高深层次的智慧和意义。
内容提要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
内容提要: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
..2007-09-06的日记2007-09-0619:00内容提要: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
他写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经验的哲学概括。
老子以历史的眼光总结了贵族政治兴衰的规律,用哲学的诗的方式概括了保持政治权力,维护自身安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
他那闪烁着辩证法光辉的智慧,知道今天依然令人惊愕和叹服。
关键词:老子,哲学,思想自然――客观存在老子认识到,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先于天地而产生。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可见老子的道是从“自然”派生出来的。
“自然”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就是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的灵长,成为地球上的主人,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类能够认识宇宙或者自然的规律,从而适应她,利用她,以便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在人类诞生以前,宇宙已经存在了数百亿甚至或更长的岁月,道一直起着作用。
也就是说,这道本身不是依赖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独立自在的,至高无上的,无往无来的。
她可以生出天地万物,动植人类,所以也是万物人类的主宰。
天道,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法则。
能不能认识它,认识的程度又怎样,如何才能正确地认识它,就牵连到了人类的自然观或者宇宙观。
这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法则,顺其自然,也就合乎了自然的规律;不顺其自然,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在原始社会,人类崇拜上天,认为上天是主宰天地万物的神,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类试图征服大自然,为获得最大的利益,不惜以牺牲大自然为代价,掠夺式地开采自然资源。
结果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造成温室效应,接而是南北两极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着沿海人们的生命安全;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增多,导致了酸雨;过度伐木,造成森林退化;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一切的恶果,都是人类不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而造成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 道德经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道德经
道法自然、见微知著、无为而治、致虚守静等都是老子的重要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客观规律,法就是效法,自然就是事物固有本性,是客观存在,“道法自然”是说道就是效法它本来的样子,引申为一种管理思想,可以理解为以下含义:顺应趋势规律。
理管理必须遵循组织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组织发展规律,就会使组织处于不利状态,甚至消亡。
强调和谐共生。
人是地的产物,人在地上生长,所以人做事要注视、倾听地的声音,要看地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地要跟天走,天要跟道走,人、地、天,是一种和谐,组织的发展要和谐,员工、股东、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和谐相生才能共谋发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说明了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内部阴阳力量转化推动的。
管理要坚持组织奉行的原则,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管理制度都要紧紧围绕使命和愿景生发开来,抓住了这一核心,组织自然会裂变增殖、不变壮大。
编辑于2019-03-25。
老子哲学的核心和思想精髓
二、道的特征:神秘性、根本性、永恒 性、无目的性、超验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 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25章)
三、道的本质:无。道是本体之根,无 是本体之深。 即空无所有,混沌不清,天下万物
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老子哲学的精髓——朴素的辩证法
•
认为一切事物都在人的意识之外不断地发展变化:物 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hui)。 (29章) • 揭示出相对事物或概念都是相互依存,而且可以向相 反的方向转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 复为奇,善复习为妖(58章) ; • 存在的缺陷,只看到事物的相互转换,看不到转换的 条件,因而提出了“贵柔”、“守雌”的人生态度, 反对刚强与进取。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 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
“道”的涵义:“一达谓之道。”《说文解字》
涵义:人行于途中,以首导行。 用法:⒈ 作动词,“道,言说也。”《荀子·劝学》; ⒉ 作名词,分 ① 形而下,表示道路、坦途;“履道坦坦。” ② 形而上,表示人给自己行动的一种规定、规 范; 表示规律,如养生之道; 表示思想、学派、组织,如道家、道学、道 教、一贯道教; 表示本原,如“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表示高的境界,如“得道”!
大道恒常,难以言说; 大道无名,难以名表。 无是其本质,有是其外表; 万物由它生,天地没它老。 无欲才能观其妙,有欲只能观其徼。 无有虽然不同名,但是却同出于道。 尽管它(道)有点莫名其妙, 但却是认识一切奥妙的门道。
本章主旨:阐述“道”的一系列特性:
至高无上性:高于天,是最高哲学范畴; 恒常性:常(恒)道,常(恒)名(道可变否?); 难以言说性:可道非常道(言不尽意); 难以命名性:可名非常名(书不尽言); 辩证性:“无”和“有” (阴和阳;超本体和本体)的统 一(超超本体:一阴一阳之谓道); 本原性: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把握的高要求性(含自然性):无欲才能观其妙; 玄妙性:玄之又玄; 重要性:众妙之门。 目的是要揭示“玄之又玄的奥秘”,以了解“真之又真的 真实” 。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
一、老子及其思想的时代背景
老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据史书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曾在周朝做过“守藏史”的官。从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作的一个简单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2)、“知雄守雌",以雄强刚毅应对社会的非常态现象,而以雌柔宽容治理正常的社会。“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老子主张君王无为而治,就是让百姓和万物自为,不以自己的志向去强行改造他人,有“虚心弱智",才有无为而治。有无为而治,百姓才能自立,国家才能富强,君王朝廷的无为而治,从百姓完全可以自主自为的领域退出,就是顺从大道的法则,回归自然的位置.“治人事天,莫若蔷”,指君王朝廷节俭吝啬,君王少私寡欲,不兴事忧民,朝廷轻徭薄赋,不于民争利,藏富于百姓之中。再如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为无为,事无事”等思想中体现出了老子很重视民意,以老百姓之心为心,很注意治国安民之道。
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认识
(一)、“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主张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宗,道先于天地万物,高高在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认为万物由“道"而生,得道则存,失道则亡,上至侯王君主下至普通民众无一人可离于“道”万物因“道”而和谐。老子以“自然"生命存在的最高范畴,视自然为在“道"之本质特征,用自然的“道”取代以前的“神",使人从神的宗教压迫中解放出来,且“道“作为对自然规律的提升和概括,作为对人们具体生活、行为活动的抽象化反映和呈现。“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了老子心中的“道”,指的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物,具有规律、法则意义,也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无始无终,无边无涯故又被称为“大”,从万物回归到一,从演化的逆过程来认识全局和认识事物。老子的思想的论证方式都是将“道"与人的生命存在统一起来意味着生命的自由自在、本性纯真的理想的实现。“天之道,利而不害”将道视为一种知识化、思辨性的客观存在,并且努力将这种客观化的原则推向人生,使其成为人生的法则宇宙的秩序环境,使生命得以生成和繁殖,所以老子说天道“利而不害”。老子在解说这种抽象的“道"时,以随处可见的水之柔弱、以赤子的纯真自然、以母亲的宽广胸怀来比拟“道”,这些体现了人类高雅纯真的一面,也是人类所追求的关键。
评析老子中的道家思想
评析老子中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而老子则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在《道德经》中,老子阐述了他对道、德、无为等概念的独特看法,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评析老子中的道家思想,以期深入理解其核心观点和价值观。
一、道的本质及其作用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中最根本、最深奥的存在。
他认为道是无形无体、无处不在的,包容万物,是宇宙、自然万物的原始本源。
道具有无穷无尽的表现形式,既是万物的来源,也是万物的归宿,以其无限包容性和无条件给予的特性而深受道家弟子推崇。
在老子眼中,道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无法被凡人理解或言喻。
在人们追求享乐、物质财富的同时,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著名观点,即宇宙起源于道,万物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
他强调人应当追求与道相合、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摒弃功利心,追求心灵上的平静与满足。
二、道德与无为老子对道德的理解与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伦理观念有所不同。
他认为道德并非一套具体的规范或道义准则,而是一种对自然的顺应和无私的行为方式。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这一道家重要思想,即通过无为而实现事物的最佳状态。
老子认为,人们常常因为私欲和个人意志而破坏了自然和谐的状态,而无为则是一个人以道的意愿为主导,不推动、不干涉或执着于某种目标,反而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在无为的境界中,人能够顺应自然的变化,主动放下欲望,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和谐。
三、反思尊卑、合理减少欲望老子对尊卑观念和欲望的反思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人们常常通过对比来决定尊卑的次序,喜好贵族气质和地位,这导致了社会阶级之间的不和谐。
与此同时,老子强调欲望的压制与减少。
他认为欲望是苦难和不平静的根源,追求无止境的欲望只会导致痛苦,而减少欲望则能够使人更加满足和平静。
在老子的思想中,物质上的贫穷并非不幸,更多地依赖于内在的修养和自律。
他主张减少物质欲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老子的核心思想
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提出的一种思想体系,通过道家的理论观念表达出来。
老子的思想广泛涵盖了道家思想的核心要素,包括道、德、无为、自然等概念。
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自我修养和虚无的境界。
下面将详细解析老子的核心思想。
首先,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原,是无形无物却又包容万物的存在。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正常运行规律,是人类应该追随和遵循的。
他认为道是无以名状的,超越物质的存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力量。
人们应该通过修炼自身,与道相合,达到内外圆融、万物和谐共生的状态。
其次,老子的核心思想是德。
德是道的体现,是具备道德品质和美德的人们追求的目标。
老子主张人们追求德性的修养,通过谦让、宽容、真诚和无私等美德去与人相处。
他认为德性是人们真正的财富,是内心的力量和智慧。
只有修炼德性,才能使人们达到心灵的升华,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第三,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无为。
无为即无意为,是指在行为上不做无益或有害的事情。
老子认为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顺其自然而不要逆天而行。
他主张人们以无为而治,即以无私、无欲、不争的心态去对待一切事物。
通过无为的境界,人们可以消除欲望、减少争斗、陶冶心性,使自己更加接近道。
最后,老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
老子认为自然是最高的存在,它包含了所有的事物和规律。
他主张人们要像自然一样无私无欲,顺其自然地去生活和行动。
他认为人们应该学会观察、倾听自然,从中寻找智慧和启示。
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总结起来,老子的核心思想包括道、德、无为和自然。
他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事物,追求道和德的修炼。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众多哲学家和学者,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人们仍然可以从老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幸福。
总结道家老子庄子思想
总结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学派之一,老子和庄子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中。
老子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个无极的至道,即“道”。
道是宇宙的根源,也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道具有无形可识的特性,超越了人们的理解力,只有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去领悟,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的观念,即通过不干预,不强求的方式去处理事务,让自然的力量自主运行。
他认为,人们违背道的本性,追求欲望和功利之心,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人类的苦难。
只有回归到道的本质,追求自然、简朴和无为的生活方式,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庄子是老子的思想传承人,他的思想体系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注重生命和自然的哲学思考,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没有固定的本质和存在形式。
他提出了“无为而治”和“自由自在”的理念,主张人们应该抛弃功利心和欲望,无为而不为,顺应自然的规律。
庄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张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灵状态,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放松和修身养性。
他还讲究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和自我解放的思想,主张从心灵上实现和谐和自由。
在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中,重要的观念是“道”、“无为”、“自然”和“心性”。
他们认为人们应该以自然的态度对待事物,不强求、不追逐功利,而是要顺从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他们强调放下欲望和私欲,追求无为而治的状态,通过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来达到心灵的安宁和真实的幸福。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观念成为了人们追求宁静、淡泊和自由的重要价值观。
这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社会和审美观念。
道家的思想观念也对世界哲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道家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强调内心的自由和放松。
老子赏析
• 第四章 • 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②。渊③兮似万物之宗④; 挫其锐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⑨ 兮似或存⑩。吾不知谁之子,象⑾帝之先。 • [注释]①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④宗:祖宗, 祖先。 ⑤挫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⑥解其纷:消 解掉它的纠纷。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⑧ 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 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⑨湛(zhan):沉没,引 申为隐约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 之中,不见形迹。⑩似或存:似乎存在。⑾象:似。
老 子 赏 析
姓李,名耳,字聃(dan ),号伯阳,春秋 后期 楚国 人, 曾任“周守藏之史”,与 孔子 同时而年长 于孔子, 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又称《道 德经》5000言 )。
《老子》的哲学思想
一、以“道”为核心。 “道 ”在 《老子》 中出现了70多次。老子认 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 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
老子的处世哲学
• • 二)清心寡欲是修身养性之要 ( • 老子说:“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罪莫大于贪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不必成 毁系于心,荣辱劳其神 •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 《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 内守,病安从来。"
• 第三章 •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 盗③;不见④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常使民无 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⑦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⑧。 • [注释]①尚贤: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 有才能的人。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 窃取财物。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 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⑤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 虚,无思无欲。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 他们竞争的意图。⑦敢:进取。 ⑧治:治理,此意 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
《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引言《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老子所著。
其中的四章,揭示了对真理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老子》中涉及的四章,并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一章: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的开篇之作,以“道”为核心概念,强调人们应当合乎道的原则去行事。
在这一章中,老子认为真理存在于宇宙的大道之中,它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存在。
只有通过与自然合一,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才能窥见真理的奥秘。
第二章:知彼知己在《知彼知己》一章中,老子提出了相对性的观点。
他认为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必须通过了解自身和了解他人来实现。
只有在相对性的对比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通过“知彼知己”的方式,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和把握真理。
第三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一章探讨了真理的治理方法。
老子认为,真理不是通过权力和控制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
他强调,天地万物皆自然运行,我们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和操控。
只有放下私欲,顺时应势,才能达到真理的境地。
第四章: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一章中,老子讲述了道和法的关系。
他认为,道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是万物的根本。
而法则是基于道而产生的,是实现道的方式和方法。
真理的探索需要从道出发,遵循法则,才能得到真正的解答。
总结通过对《老子》四章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对真理的探索和思考。
他认为真理无法被准确地言说,只能通过相对性的认识和顺应自然的方式来把握。
这种对真理的探索方式,提供了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处世之道。
我们应当借鉴老子的思想,追求与自然共存、顺势而为的境界,以期在真理的探索中取得更深入的认识。
《老子》与《庄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老子与庄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介绍《老子》和《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主要代表了道家思想。
本文将对这两部重要著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在道家思想中的不同观点和相似之处。
老子《老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作者为老子。
该书主要围绕“道”展开论述,认为无为而治、追随自然是达到真正境界的关键。
1.道的概念:老子赞美道,将其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原则。
他认为道是一种无形、无名、无爱好的存在,是超越世俗规范和价值判断的统一力量。
2.无为而治:老子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追随内心,并避免过于干涉事物发展的行为。
通过“不争”、“无欲”、“柔弱胜刚强”的态度来实现社会秩序和个人成长。
3.反传统:老子批评功利主义、权力欲望和社会规范的价值,主张达到无知之境,超越对世界的认知。
庄子《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作者为庄子。
该书展示了庄子对于乐观豁达心态和思考人生与宇宙关系的独特见解。
1.自由平等:庄子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他反对社会规范和束缚。
他认为万物平等,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别。
2.混元一气:庄子使用许多寓言形式来阐述他的思想。
他通过描述混沌、蝴蝶梦或者大鹏展翅等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相辅相成、一体共存的观点。
3.空灵诗意:庄子的写作风格以诗意而闻名,他通过富有哲理和幽默感的语言来表达道家思想。
其中包括修身养性、超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与坦然等内容。
比较虽然《老子》和《庄子》都代表了道家思想,但两者在某些观点上存在明显差异:1.对待社会:《老子》强调无为而治,追求个体的内心宁静。
而《庄子》则更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社会不公平的关注。
2.写作风格:《老子》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突出了道家清淡无为的特点;而《庄子》使用寓言形式,诗意盎然,表达一种旷达世界观。
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老子》和《庄子》在许多方面也有相似之处:1.都强调顺应自然的原则: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都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遵循道的指引。
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引言老子(Lao Zi)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的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和影响非常深远。
在老子的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文将围绕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开探讨,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
2. 老子的世界观老子的世界观是以道为中心的。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根本,是所有事物存在的基础和本源。
同时,老子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永恒的,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起始和终结。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这一观点被称为“合一说”。
3. 善恶观老子对于善恶的看法与传统的中国思想不同。
他认为善时必然会产生恶,恶时必然会产生善,善恶二者之间是相互转化的。
他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刻意胡乱地干涉事物的发展,而是要顺应自然之道,顺势而为。
4. 方法论老子的方法论包括“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观点。
他认为,只有顺应道的方向,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他反对过度操纵,主张尊重事物的本来面貌,按照自然的原则去处理问题。
他鼓吹柔弱胜过刚强,认为过于强硬的方法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因此,他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当用和平、宽容和互相谅解的方式,而不是过度强调权力和利益的分配。
5. 总结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哲学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宽容与和平,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老子强调只有懂得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实现事物的发展。
这无疑也是一个贯穿现代哲学的普遍观点。
在当今社会,人们应当吸取老子的思想精华,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切实实现社会和谐与发展。
老子美学观点
老子美学观点老子的道理不是关于美学的,但它的基本思想,尤其是一些重要命题,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源。
关于理解美的性质的命题如下:1、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指自然,而是指事物真正存在的方式,意思是任其自然。
根据老子的观点,事物有自己的本性,有自己的存在方式。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存在方式就是美。
事实上,老子是在谈论真正的美。
“道法自然”意味着生态,强调“道法自然”,这意味着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在此基础上,他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2、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高的美应该是感官无法把握的。
这是一个与“道”相连的领域。
它有无限的光,但看不到它的光,无限的伟大,但看不到它的形象,无限的美,但闻不到它的声音。
这种美需要用心直接理解。
“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所描绘的“恍惚”氛围也与艺术形象相连。
艺术形象应该是虚拟的,应该是模糊的。
这不仅是因为它只是生命的反映,而不是生命的实体,也是因为它需要给接受者一个重新创造的空间。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主张美是真的。
他说“信言不美”,这是指人为多余的装饰。
老子认为,真相和真理可以在没有装饰的情况下被他人信任。
4、无为无不为老子把这种东西按照自己的本性存在,运动的状态叫做“无为”。
只有当人们的主观意图符合“真理”,即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时,主观的“善”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善”。
这样,“善”的实现就是“真理”实现的产物。
实现的“善”在日常生活中被称为“好”,这就是美。
美是客观真理与主观善相统一的产物。
老子通过他的哲学表现出来的审美理想包括崇尚空灵、宁静、软弱、朴素等。
“空灵”主要体现在老子以“虚无”为主的宇宙观中。
虚与实存在,虚与光,虚与现。
这是中国意境理论的精髓;“宁静”是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简单性(相对于强烈的色彩)、自然(与雕刻相左)、温柔(违背雄强)、微妙(不同于浅薄)等特征;老子“柔”哲学的核心是对生命的关注。
老子看到新事物(最重要的是新生命)在其初始阶段具有弱点,认为只有弱点才有希望和发展的可能性。
老子的学说思想是什么
老子的学说思想是什么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者,他认为宇宙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所产生,道是世间万物的起源。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老子的学说思想是什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子的学说思想介绍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者,他认为宇宙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所产生,道是世间万物的起源。
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它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得最高自然规律。
它无形,却又孕育了众生万物。
老子学说用天道自然的观点代替了我国自古以来有神论的观点。
老子学说以“无为”为核心。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遵循着的规律是:事物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复杂的变化的。
所有事物都有阴阳两级,是阴阳的同一体。
因此老子思想中的“无为”不是以“无为”为目的,其目的是“有为”,因为先前的“道”所说“无为”和“有为”是阴阳两级,会相互转换。
老子提倡无谓寡欲,要减少自己的私欲,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老子学说在后朝的更替中不断的发展。
汉朝时有学者根据老子的思想提出安定人民生活,让人民得到充分休息的政策。
不仅如此老子的学说在后世的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的壮大发展,成为中国本土的一大宗教信仰——道教。
老子学说是受当时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影响。
老子时期各国征地不断,硝烟弥漫在华夏大地之上,统治阶级迫切的想要稳定社会秩序,保护自己的封地和子民不受硝烟的迫害。
所以老子主张小国寡民的治国理念。
让人们可以远离战争的的摧残,顺应规律调养身心。
老子的道具体指什么《道德经》中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是,能够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真正恒久存在的东西是不可能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第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主要意思是万物是从“道”中衍生,道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两级,阴阳两级生三才,三才生万事万物。
关于道家思想的作文1000字
关于道家思想的作文1000字在《老子》一书中,万事万物相对存在的观念随处可见。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由此可见,相对性,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然而,在讨论“美与丑,善与恶”这几个概念时,老子亦是借以辩证相对来评判它们,这叫我不敢苟同。
诸如美,丑,善,恶这样的观念,并不是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的。
就拿美丑来说,我们评判一样事物是美的,并不需要有一个丑的事物来与其对比,因为美这种观念的产生,源自于我们内心的喜悦之情,这可以是我们看到壮美的大好河山之后产生的感动与敬畏,可以是我们看到春雨过后百花齐放的欣喜,也可以是我们看到一个如花般少女后的那种兴奋与激动。
总之,如果我们产生了以上的种种情感,我们就会评判,这个使我们产生这些情感的事物是美的。
相对的,如果我们所闻所见的事物,使我们感到恶心与难过,那么我们就会评判这个事物是丑的。
在我们评判美的时候,我们决然不会想到丑的东西,并拿它与其对比,同样的,当我们评判丑的时候,我们亦不会拿心中的美与它相比,因为美丑的观念早已在我们的观念里既定成型,不需要相对,不需要辩证,而是独立地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之中。
善与恶的观念亦然。
这两种观念的存在也并非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在普遍的道德观中,我们可以分辨善与恶,我们赞赏善的而批判恶的,我们并不是以恶的观念来衬出善,也不会以善的观念来反映恶,善就是善,恶就是恶,虽然每个人具体评判善恶的标准可能会有差异,但大的方向不会有区别,否则社会就没有什么主流的道德观念可言了,还能谈什么和谐发展呢?老子在讨论善恶美丑之时之所以要相对地看待它们,我想这是因为老子觉得,一旦倡导或者说规定了某事某物,也就意味着否定了某事某物,因为倡导了善的观念,所以就势必有相对的恶,因为倡导了美的观念,所以相对的丑的观念就自然而生了,这在老子看来是不符合自然状态的。
而老子眼中的自然又是什么呢?是玄之又玄的虚空吗?我想老子自己也说不清楚。
老子所说的道是指什么
有些人认为,道是一种精神性的本体,它脱离真实的物质而存在,属于一种最高原理,它的地位无法撼动。
这样的认为,被我们称为客观唯心主义。
另一些人认为,道无法脱离现实世界而独立存在,它是一种附着于实体的东西,这样的认为被我们称为客观唯物主义。
老子本人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
世界万物被道生成后,就成为了他们自己存在的依据,然后这个道又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
这也就说明:道可以存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空间里。
它是一种独立的存在。
所以才可以解释出“道可道,非常道”的真髓。
道看不见,摸不着,不能靠感觉器官去认知,它是物质的,具体存在的,但也难以用普通字词来表达。
道既是一种精神,又客观存在。
它远远超过我们所想的空间,也不是一个宇宙能概括的了的。
道是一切事物的本源,道德经所讲的道只是片面的道,并不是老子本意的道。
老子认为世间万物皆可入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的道理,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是一种崇高的追
所以,总的来说,老子的道是存在于世界万物之内,又高于世间万物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存在于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之中,却又不是简简单单的物质形态可以阐述清楚的。
老子的正反概念是什么
老子的正反概念是什么老子的正反概念是他关于道的思想中的重要观念之一。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集中在《道德经》中。
在《道德经》中,老子讨论了许多关于道的概念和哲学问题,其中正反概念被认为是他独特的贡献之一。
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正反概念可以用来描述万物存在的两个方面。
正是事物本质的正面,反则是事物本质的反面。
这两个概念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正面和反面相互产生、相互转化。
根据老子的观点,正面和反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动力源泉,也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源。
首先,我们来探讨正的概念。
在老子的哲学中,正被视为事物本质的正常、稳定、积极的一面。
正体现了事物的真实和客观性。
正是事物的自然状态,是它的本质和本体。
正如同日光,明亮温暖,是生命之源。
正在老子的思想中也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代表着道的境界和理想。
追求正面,与道合一,即追求和谐、无为而治,取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然而,事物的正面总是伴随着反面的存在。
反是指事物的负面、不正常、消极的一面。
反体现了事物的相对性和变化性。
正反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它们相互关联、互为条件。
在老子的哲学中,反并非一种否定的概念,而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正和反之间通过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形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在老子的哲学中,正反的相互关系也反映了宇宙间无处不在的阴阳观念。
阴阳是老子思想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维系宇宙万物的运行。
阴阳的存在使得宇宙保持了动态平衡,它们在不断转化、相互交替中维持了宇宙间的和谐。
正反概念在老子的思想中还体现了一种相对论的观点。
在老子看来,一种事物的正面在另一种事物的反面成立。
正的存在离不开反的存在,因为正本身就是相对于反而言的。
正反的相互关系被认为是宇宙间存在的根本规律,万物都是通过这种相对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正反概念来理解世界。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正反两个方面。
正反之间的转化和平衡是我们生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老子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老子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老子既有唯物主义又有唯心主义,总的来说,在对自然的认识上以唯物主义为主,在对社会的认识上以唯心主义为主。
1,老子的“道”是自然规律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自然规律的“道”是可以说明的,但不是通常的主观理解。
自然规律的“道”也是可以给出定义名称的,但不是通常随意的命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研究这个自然规律给出的第一个概念是“无”,是天地运行的起点,第二个概念是“有”,万物从“有”而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此,从始于“无”归于“无”的研析,是为了了解运动变化的奥妙,从对各种存在的研析,是为了了解运动变化的归宿。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存在)”与“无(运动)”名称不同,但是同一个“自然规律”的两面,而共性的“规律”正是个性偶然的抽象,通过抽象的逻辑推理,就可以打开“众妙之门”了。
)“道”首先是客观存在,然后才是可以认识,可以“悟道”的,这显然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2,物质的运动的宇宙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不就象一个音囊吗?充满空气而不塌缩,万物不断地运动而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首先在于有个宇宙“乐器”的存在,有两个特点,一它是物质的,形态各异的;二它是运动的,变换不已的。
3,规律是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是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为了分析研究的方便,也可以分别从视听感觉方面给起个名字,比如,看不见的是“夷道”,听不见的是“希道”,摸不着的是“微道”,依稀微都是“道”的别名。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但是,三方面不能割裂开过于分析追究,它们是浑然一体的。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道”是开放系统,其上没有分明的界线,其下也没有遮掩起来。
不能准确地给出标准的定义,但最后都能落实到具体的事物上,适用于具体的事物。
老子有与无的观点申论
老子有与无的观点申论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思想家和学者。
他的观点中,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有”与“无”。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由“有”和“无”这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那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老子对“有”与“无”的观点。
我们可以从宇宙的角度来理解老子的观点。
老子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是由“有”和“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他认为,宇宙最初是一片混沌的状态,没有形态,也没有任何事物的存在。
这就是“无”的状态。
但是,随着“有”和“无”的相互作用,宇宙中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事物,万物开始有了形态和存在。
所以,可以说,“有”和“无”是宇宙生成和变化的根本原因。
我们可以从人的心理状态来理解老子的观点。
老子认为,人的内心有一个本性,这个本性是没有形态和存在的,就像宇宙最初的状态一样。
这个本性就是“无”。
但是,人的内心又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欲望和情感等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事物就是“有”。
所以,人的内心既有“有”,又有“无”。
老子认为,如果能够保持内心的“无”,就能够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返璞归真,达到真正的自由。
我们可以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老子的观点。
老子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行为和思想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在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这些事物和现象就是“有”。
但是,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就是“无”。
老子认为,如果能够通过“无”来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就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我们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来理解老子的观点。
老子认为,个人的生活和行为也可以用“有”和“无”来描述。
个人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经历,这些事物和经历就是“有”。
但是,个人的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扰,这些问题和困扰就是“无”。
老子认为,如果能够通过“无”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扰,就能够达到个人的内心平静与满足。
老子的观点中,“有”与“无”是宇宙生成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人的内心和社会的发展的基础。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例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例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例子的相关概念唯物主义的中,唯物主义是一种历史唯物论,它强调物质世界本身的存在,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实际存在的,人们对其进行认识只不过是将外部客观事物的内容映射到人的脑海中而已。
因此,唯物主义者认为意识只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是物质世界活动的表现形式,而非独立于物质世界的东西,并且以物质世界为准绳,认为物质性的客观实在性才是最终的真理。
唯物主义朴素的中,唯物主义朴素(Materialistic Simplicity)是一种哲学思想,主张“物质就是真实的,物质的变化就是历史的发展”,认为自然界、社会界和意识界都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客观存在。
因此,它强调事物本身的存在、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物质的积累。
唯物主义朴素例子的中,唯物主义朴素(Materialistic Simplicity)是指以实用、实际、实实在在的方式来生活,不去追求虚幻的繁华世界,而是简洁的生活,渴望实现自然的生活。
它强调的是少而精,有效的利用资源,保持环境的平衡,使得生活得以流畅,节约时间和精力,从而达到复合性的幸福。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例子,1. 孔子:孔子尊重自然,认为物质运动是客观存在的,并积极发展实证主义思想,强调“仁义礼智”,反对理想主义思想。
2. 老子:老子认为自然客观存在,本源存在于无穷无尽的道,认为“天下万物之本”,反对任何偏激的社会和政治理论。
3. 孟子:孟子认为物质的“本原”是“仁”,认为人的根本价值是“仁”,追求朴素的直觉、公正与友爱,反对精神和物质的奢侈和浪费。
为什么需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例子。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意义在于,它把物质世界当成是一切可见的客观存在,而非一切可推想的虚无空洞;2.它强调世界的客观共性,即客观规律的普遍性;3.它提出以实践为根基的认识论,认为人们只能通过实践来认识本质,而不是通过理论认识客观世界。
怎么进一步推进完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例子:1、增强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解,加深对它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的存在观鲁沟学校鲁新枝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只有伦理学、政治学及社会哲学,而缺乏本体论及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他们认为,对宇宙之思,对“存在”之思,是西方哲学的问题,而与中国传统哲学无涉。
在研读老子及西方哲人柏拉图、海德格尔等人的作品中,我认为老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形而上学观点的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对于“存在”是极其关注并有极为深刻的理解的,且呈现了与西方某些哲学家相近的思维取向。
老子一书面对“道”的思考与西方哲学的“存在”是息息相关的。
在什么意义上谈论“存在”,是一个既与哲学相关又与现代科学相关的问题。
任何一门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人类学等都在各自确定的领域中对存在进行着处理研究。
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关心不同的问题,所有对方法的思考都隐含着一种区域本体论。
对于哲学工作者,更多的对“存在”的概念进行争论。
作为一个非哲人的思考者,我更愿意脱离它是否是“谓词”之类的讨论。
从这个角度上看,“存在”也就不能作为理论分析的对象了。
就如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核心概念“此在”,原则上只是一种生存体验。
而这种“存在”的重要性和深刻性是不容置疑的,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切实地体验到这种“存在”。
正因为它是极其深刻的,因此它就只可以体验而不可言。
就如老子的“道”,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它是神秘的,但又是存在的。
道,是生活,是一种直接体验。
春天的郊外,我看到了鲜花,野草,蓝天白云,也看到了风,看到了春天之所以成为春天,看到了“道”。
当我们观察由很多事实组成的集合体时,如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你就会体验到“道”,也就体验到了“存在”。
形而上思维总是倾向于区分现象和现象之后的“存在”的,老子也同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质真若渝”。
也就是说,完美的实在在呈现于外物之时,往往是有缺陷的,完美的对象在外观上常显得虚空。
老子认为对象的真实存在与外在表现之间是有区别的,有某种本体论上的距离,因此,“大象无形”。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道”不存在于任何实体之中,是无方无体的,具有“全息性”,它体现在任何层次及至微之中,它才是现象之后的存在。
从生物学角度上讲,生物表现了具有各自缺陷的多样性,但同起源于生机勃勃的尘埃,而尘埃则源于无可名状之物,即终极之存在,可名之曰道。
因此,考虑问题时,就需要想到“高不可及,深不可测”的“道”。
设想,我们置身于社会中,可以从任何地方发现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全部条件都可以成为问题。
如果“本质”不存在,难道你还存在吗?如果“本质”不存在,难道你还能思考吗?因此当我们试图提出问题时,我们就应该觉得自己抓住了一些什么本质性的东西。
这种本质性的东西就是“道”,它是不必讨论和思考的终极依据,是不言自明的“存在”。
正因为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因此老子认为我们应该抛弃现象的羁绊,去寻找现象后的真实的存在,“本己本真的世界”。
“道”是“天地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包裹天地,秉受无形”,“约而能张,幽而能明”。
它是这个世界的终极存在,是万物的最终源起。
但作为终极存在的道,是要有分化的,因此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终极存在而出发,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特征性的存在。
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讨论存在特征:分子的存在特征就在于组成它的元素,它的化学反应形式及组织上的功能;动物的存在特征就在于它的解剖学中,在它们的行为中,在它们的进化地位中……即“长之育之”,“以知其子”。
老子又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德可以引申为由“道”而产生的具体规定。
道作为未分化的超验存在,是“无象无形”,“恍兮惚兮”的,可以视为“无”,而“德”相对于“道”而有所得,取得了“有”的形态。
但这种具体的存在特征,即“有”,仍需向超感性的“无”中回归,复为根本,即“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论多么繁茂昌盛,最后都归于静,体现了老子追求统一的思想。
老子的这种对“道”的看法,与西方哲学家有共通之处。
柏拉图对真实的存在与虚假的存在作了区分,认为唯有一般性的理念才有真实性,而理念本身又表现为一个层层上升的序列,其最高形式为至善,可以相对于老子的“道”。
与现实相对的作为感性对象的个体,只是理念的影子,并不具有真实性。
这样就形成了“现象世界”背后的绝对的“存在”,相类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就是使显出来的东西显现成为可能的最本质的发生和体验。
因而,存在自身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外在的,不是任何其它东西的结果,而是“存在”本身的显示之道。
另一方面,存在与看相关,因为看呼唤着存在。
存在不是任何东西,它只是引发人去体验去回味的那个自然而然的,本来的事,等同于“大象无形”。
海德格尔强调那种前科学的先于任何概念就已经存在于世界中的“存在”,认为本己本真即“无”。
在本己本真的存在显示的瞬间,世界失去了它的意指性,显示为虚无背影上的内容,人生“此在”则体验到自己无象无止,不受任何客观意义的触动和诱导,向本己本真的存在的转变。
相对于老子由“德”返归于“道”,海德格尔说,人不要老沉溺于“有”,要从“有”中,从整个现实存在物中超脱出来。
人生此在是散落在它的世界中的,但在人生此在之中有一种原初的强力存在,仍可以收拢回来。
而且,没有原初的强力,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供飘零。
如果真的能从整体上把握人生此在,可以看到,它是在伟大的瞬间和散落飘零之间的摇摆的。
这与老子的“尊道贵德”也有一定的相通性。
亚历山大.考页维说过,“假如离开了人,存在必喑哑,它仍在那,却难以成真”,海德格尔则将存在转换为“人生此在”表明人是讨论存在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老子提出了“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为四大之一,体现了老子对人存在的价值的留意。
既为四大之一,则人在没有认识世界,没有了解“道”的时候,已经与世界相溶相混。
“道”的呈现,首先依赖于人,没有人,“存在”不能显现自己,因而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老子的哲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人在各种情势下的对策,是在不同地位及阶段对“道”的识别。
老子的思维是从不同方面考虑过人的在世过程,将注重点指向人生各种境遇,突出存在的现实性及与日常环境的联系,体现了“日用即道”的走向。
海德格尔也认为,天、地、人、神四位一体,“由于一种原始的同一性,大地和天空,诸神和凡人这四者是一体的”,首先体现了对人的存在的关切。
海德格尔对人的存在,以四位一体突出存在的共居性及相互映射性,即“人诗意的居住在大地上”。
将存在者的存在称为“此在”,并以时间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形成海德格尔独特的基础存在论。
要谈论存在,谈论“此在”,必须加以时间,当我们像深入了解开放的地平线一样洞视时间时,我们就能注意到,我们面对的是某些不确定的没把握的东西,无论向前还是向后。
从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看,时间可以延伸到将来,也可以追溯到过去,直到起源。
老子说,“大象无形”。
象不能与时间无关,但象又不是落入时空中的形象,而只能在时空本身的关联中存在。
由“道”而“德”的过程,是由原初随着时间演变的过程。
老子又说“归根于静”,便要求我们不能把对象固定于现实中,而是向其本身的出发点回归。
试想一下生命的历程,由原始的“存在”产生了孕育万物的尘埃,进而产生不同的生命,随着时间的延伸可能性在延展。
而万物又随时间而复归于寂寂。
这一切,都体现了时间在“道”,“存在”中的作用。
时间的一个方向是朝向将来。
老子论死,说“朝死而生”。
既然常有司杀者,可知生命是有时间性的。
生命本身涵盖有死,所以生之责任便是向死而生。
所谓“死而不亡者寿”,所谓“以其无死地非以贵生”。
正因为无可以易生,所以贤于生而且向死而生;怀有同于“道”的希望,所以可能成就为新的生命。
若将时间向过去推展,老子提倡向“道”回归,“复归于无物”,即将现实存在回溯到“道”。
正因为“道”可以生万物,因此包含了无限的发展的可能性。
对老子而言,“道”包含了无穷无尽的发展,而从“无”到“有”是可能性的展开之过程,所谓“朴散则为器”。
“朴”为本然之道,包含了各种可能性,而“器”是具体形态。
根据老子的观点,这种发展的过程是消极的,是终极存在的全息性的丧失,正如人体内的全能的干细胞,分化以后面临的即是死亡,而不能再回到原始状态,失去其全息性,即所谓“失道而后德”,“大道废,有仁义”。
道一旦分化,即体现为对道的否定,也就是说,“此在”的规定性掩盖了“本己本真”性。
因此,可能性是不应该展开的,而应该处于“婴孩”状态。
若不能守住道,则可能导致衰败,丧失发展可能性,即所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意义在于时间,这意味着,存在根本不是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它是不断逝去的东西。
要是勇于思考自己本真的死的话,就会发现,自己是无终了的存在事件。
就时间和存在的关系而言,将来往往与存在的可能性相联系。
死并不是生命的完结,我们是“存在到完结的那里去”。
死亡并不只是在我们前头站着的最后时刻,它处在我们的生活中。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死,死就是我们持续而生的可能性,因而是我们真正的生存之不可能的可能性。
尽管每个人都与死相关,但每个人都必须死他自己的死,这也就意味着,将来,也就是“死”,是可能性的展开,从而在存在中具有优先地位。
在时间概念的理解上,老子与海德格尔都认为是存在的必然条件,但也有不同。
老子认为时间是二维发展的,向将来之死有生的希望,但发展的过程是道的丧失,而回归于“道”的回溯是最完美的。
可能性是存在的终极形式,是“本己本真”的。
而海德格尔则认为,发展是壮美的,是可能性的展开过程,将来是可能性的归宿。
但不论如何,面对时间的存在之思是两者共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