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自然观.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理解
齐物论理解
“齐物论”,即整齐万物之论。
庄子提倡齐一万事万物,在他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无差别的,正确与错误是无差别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
本篇表现的是庄子对世俗的否定,和对无差别的自由境界的向往。
庄子认为,要达到无差别的精神自由之境,就必须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非之辩。
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齐彼是。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2、齐是非。
“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为前提的。
3、齐物我。
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
4、齐生死。
庄子的生死观是辩证的生死观。
死与生都是以对方为依据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
《庄子.齐物论》全文、白话翻译及简介
《庄⼦.齐物论》全⽂、⽩话翻译及简介⼀、简介《齐物论》是庄⼦哲学思想的代表作,是《庄⼦·内篇》的第⼆篇。
“齐物”的意思是:⼀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庄⼦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转化,因⽽没有区别。
全篇共有七个主要寓⾔,分别是:南郭⼦綦隐机⽽坐、狙公赋芧、尧问于舜、啮缺问乎王倪、瞿鹊⼦问于长梧⼦、罔两问景及庄周梦蝶。
故事与故事之间似乎没有外在联系,但却是为着表达同⼀个观点,有着统⼀的主题思想贯穿着,⽽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呈现出⼀种似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这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和是⾮相对和不可知论,既谈到了从⽆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表现的是庄⼦对世俗的否定,和对⽆差别的⾃由境界的向往。
庄⼦认为,要达到⽆差别的精神⾃由之境,就必须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之辩。
⼆、正⽂南郭⼦綦隐机⽽坐,仰天⽽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游⽴侍乎前,⽈:“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昔之隐机者也。
”⼦綦⽈:“偃,不亦善乎,⽽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闻⼈籁⽽未闻地籁,⼥闻地籁⽽未闻天籁夫!” ⼦游⽈:“敢问其⽅。
”⼦綦⽈:“夫⼤块噫⽓,其名为风。
是唯⽆作,作则万窍怒呺,⽽独不闻之翏翏乎?⼭林之畏佳,⼤⽊百围之窍⽳,似⿐,似⼝,似⽿,似枅,似圈,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夭}者,咬者,前者唱于⽽随者唱喁,泠风则⼩和,飘风则⼤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独不见之调调、之⼑⼑乎?” ⼦游⽈:“地籁则众窍是已,⼈籁则⽐⽵是已,敢问天籁。
”⼦綦⽈:“夫吹万不同,⽽使其⾃已也,咸其⾃取,怒者其谁邪?” ⼤知闲闲,⼩知间间;⼤⾔炎炎,⼩⾔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以⼼⽃:缦者,窖者,密者。
[讲解]《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庄子》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解】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解】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是不明智的,反应了庄子弃智绝圣的思想。
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解】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四、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解】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这才是"莫逆之交"。
五、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解】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
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六、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解】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七、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齐物论译文
庄子齐物论译文
庄子齐物论的一种译文可以是:
万物彼此相容,各自存在各自的方式,而互不干涉,这就是齐物论。
仿佛天上的云彩飘逸自由,山川河流自主流淌。
它们没有争斗或者相互排斥,存在着各自的自由和独立。
世间万物,没有任何一种可以说是绝对的上位还是下位。
无论是高山还是深海,无论是苍天还是地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质和存在。
没有哪一种生命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种生命,在所有生物中没有上下之分。
所以,我们不能根据外在的表象来给予事物价值,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
我们要超越善恶的二元对立,不要被境况和形式所限制。
我们要看到万物都是无私、自由和平等的。
万物生活在这个宇宙之中,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永恒不变的。
宇宙运行着各自独特的规律,没有什么是可以改变或者抵挡的。
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和适应这种无限的变化,而不是试图去控制它们。
当我们接受事物的真实本质,我们就能够突破形而上的束缚。
我们会意识到事物的内在和外在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我们会明白自然规律是普遍的,跟我们自身的生命一样重要。
这样,我们将能够体验到真正的和谐和平衡。
总而言之,庄子的齐物论是一种超越对立和划分的哲学观点,
它教导我们要超越表面的形式和境况,去发现万物中的真实本质。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万物都是平等的、相互关联的,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和内在的自由。
(注:以上译文个别句子或词语的表达可能有所调整,以保证整体的表达清晰和流畅。
)。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译文庄子齐物论原文:夫言非吹也。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恶乎然?然于然。
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
恶乎可?可于可。
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
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文言文解析庄子中的自然观
文言文解析庄子中的自然观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代表作《庄子》中,提出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观念。
本文将从文言文角度解析庄子中的自然观。
庄子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主张人应该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他以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为例,揭示了自然的自发性与无为而治的本质。
他以“齐物论”为基础,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但并不相互排斥、争夺。
庄子通过借助自然界的现象,来阐述自然的无为而治原则。
庄子关心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他认为人类应该学习自然界的无为而治,并将之应用于人的行为和生活中。
在《养生主》一篇中,庄子主张人应该放松身心,不要刻意追求外物的养生之道,而是要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内在的和谐关系。
他认为人类应该像鱼和鸟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束缚。
庄子的自然观也表现在他对人与自然的一体化的思考上。
他认为人不应该将自己与自然界分割开来,而是应该认识到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德充符》一篇中,庄子通过“背负而行”来形容人与自然的一体化。
他认为人应该依附于自然,与自然均衡地发展和生活。
庄子的自然观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今社会,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过度掠夺和破坏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加剧。
而庄子的自然观提醒人们,人类与自然界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自然的无为而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时,庄子的自然观也提供了一种应对策略。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势而为,遵循自然的规律。
在《胠篇》一篇中,庄子通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示意人们与自然的互动。
他认为人类应该积极适应自然,主动调整自己,而不是逆向而行,违背自然的规律。
总结起来,庄子中的自然观强调了自然的无为而治、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并提供了对于现代社会问题的借鉴和应对策略。
通过对庄子自然观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庄子齐物论译文
庄子齐物论译文庄子《齐物论》是庄子的一篇哲学经典,强调道教的思想,探讨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齐物论》的一个简要译文:庄子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横天、势不可挡,鹏之势也。
欲与天地为容,不可得而泰山可卧也。
欲与天地为功,不可得而襄陵可埋也。
欲与天地为始,不可得而九州可一邑也。
势者,天地之道也。
不可得而为者,鬼神之道也。
庄周之道也。
故夫魏之所以众人而独立者,其形也;众人之所以异于魏而同于禽兽者,其实也。
形同则物蔽,实同则神昏。
蔽其形,蔽而后能见。
乍视之,不见其形。
稍申之,似鸟之形。
以其实,亦无鸟焉。
是故时物穷而后能工,事物熏而后能见。
非物穷而不工也,非物熏而不见也。
物穷则工,物熏则见,屈者之所以穷也,亡者之所以熏也。
是故众人皆以骍识骍者,耕者之所以耕也。
有饮者之所以饮也。
有肆翳者之所以肆翳也。
有象者之所以象也。
有方壶者之所以方壶也。
夫一方而蔽四极,一圆而蔽九州。
方圆之理,乃类万物之宗。
夫类万物者,莫得而专者也。
非专无所可乘。
是故众人皆以蔽一取一,耕者之所以耕也。
有饮者之所以饮也。
有肆翳者之所以肆翳也。
有象者之所以象也。
有方壶者之所以方壶也。
亦一归而可乘也。
是故君子不可以苟专,耕者之专也,有饮者之专也,有肆翳者之专也,有象者之专也,有方壶者之专也。
是故众人皆以骍识骍者。
不见君子之专也。
彼众人之所以逆致而不同于骍者也,方生乎八窍之间,通乎各经之宜也。
邪直穷奇,八窍之利也。
协同并赡,各经之理也。
故众人皆以骍识骍者。
不见君子之通也。
夫人之所以贵其目而贱其耳者,以目射之而能不失视,致之而能不失聚,以其目听也。
夫耳者,血气之所通也。
万物皆得而来,百川皆归而归焉。
血气之行不流于外,不会于物,不亲于事,是以凶。
夫目者,气之辅也;耳者,神之使也。
凡凶神之所为也,必有凶声之发焉。
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
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重要著作,主要讨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庄子齐物论的主要观点。
一、“物我两忘”观点“物我两忘”是庄子齐物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指的是在人和自然界之间消除了对立和分别,达到了完全的融合。
庄子认为,万物皆有其性,而这种性是不可改变的。
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来生活,并且将自己看作是大自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
二、“大同世界”观点在庄子看来,“大同世界”指的是一个没有矛盾和分别的世界。
他认为,在这个世界里,万物都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
因此,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事情是优秀或者劣质的,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和价值。
三、“无为而治”观点“无为而治”是庄子齐物论中的另一个重要观点。
庄子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放弃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过度干预,顺应自然规律,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因此,他主张“无为而治”,即让事情自然地发展,不要过度干预。
四、“鱼游于大水之中”观点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鱼游于大水之中”。
他认为,人应该像鱼一样游动在大自然之中,不断地适应和改变。
这种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适应了自然界的规律,才能生存下去。
五、“道”的观念庄子在齐物论中强调了“道”的概念。
他认为,“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量,它支配着整个宇宙。
人们只有通过修炼和领悟“道”,才能达到与自然界完美融合的境界。
六、“形而上”的思想在庄子看来,“形而上”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形”是有限、局限、具体的东西;而“上”则是无限、超越、抽象的东西。
因此,只有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
七、“自由自在”的境界庄子齐物论中还提到了“自由自在”的境界。
他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们才能真正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种境界需要通过修炼和领悟“道”来达到。
总结:庄子齐物论主要讨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庄子·齐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齐物论所谓齐物论,就是要消除物、我的区别,消除万物之间的区别。
庄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齐一的。
人类社会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是无差别的一回事,所以应停止有关是非的争论,做到忘我,做到无是非,用明澈之心去体认万物,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庄子否定诸子百家的论争,也否定一切是非、对错、好坏的客观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论者。
一南郭子綦(qí)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tà)焉似丧其耦。
①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②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③问之也!今者吾丧我④,汝知之乎?女闻人籁⑤(lài)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⑥。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⑦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háo)⑧。
而独不闻之翏翏⑨乎?山林之畏隹⑩,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xiào)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yǎo)者、咬者。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注释】①南郭子綦:虚构人物。
隐:凭倚。
机:亦作“几”,案几。
嘘:缓缓地吐气。
荅焉:形体不存在的样子。
耦:匹对。
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②何居:何故。
③而:汝,你。
④吾丧我:真我忘掉了俗世中的我。
⑤籁:箫,此指空虚之地发出的响声。
⑥方:道术。
⑦大块:大地。
噫气:吐气。
⑧呺:同“号”,风声。
⑨翏翏:大风的声响。
⑩畏隹:形容山势险峻。
激者:如水激的声音。
:形容箭头的声响。
者:如号哭的声音。
宎者:犹如风吹入空谷的声音。
喁:应和之声。
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庄子齐物论]《庄子》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解】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解】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是不明智的,反应了庄子弃智绝圣的思想。
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解】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四、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解】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这才是开彼。
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解】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
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
九、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人间世》【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
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解】成语羽毛却是乌黑的。
【解】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十七、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译解】: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解】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十八、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庄子·齐物论》及注释
《庄子·齐物论》[题解]《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也有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在认识论问题上,主要表现是万物齐一和否定是非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也有较丰富的辩证法内容。
本篇分三个层次:从“南郭子綦”到“怒者其谁邪?”论述了“吾丧我”的精神境界,指出诸家争鸣都是各持己见的结果,要想停止纷争,就得做到“忘我”。
第二部分,从“大知闲闲”到“故寓之无竟”,由十个自然段组成,是作者在本文中论述的中心内容。
这一部分中,主要论述了各种主观世界的争论纠结,是迷失自我的表现,是主观成见所致使,要想停止争论,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排除成见,开放心灵,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
第三部分,用“罔两问景”和“庄周梦胡蝶”两个故事来说明万物融化为一的“物化”过程,得出“物化”的万物齐一的结论。
[正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1),仰天而嘘(2),答焉似丧其耦(3)。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4),曰:“何居乎(5)?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6)?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7)。
”子秦曰:“偃,不亦善乎(8),而问之也(9) !今者吾丧我(10),汝知之乎(11)?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12),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3) 。
”子秦曰:“夫大块噫气(14),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15),作者万窍怒呺(16)。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7)?山林之畏佳(18),大木百围之窍穴(19),似鼻,似口,似耳,似杆(20),似圈(21),似臼,似洼者(22),似污者(23);激者(24),謞者(25),叱者(26),吸者(27),叫者,譹者(28),宎者(29),咬者(30),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31)。
冷风则小和(32),飘风则大和(33),厉风济则众窍为虚(34),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35)?”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36)。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齐物论原文及翻译《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
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齐物论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题解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
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
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
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
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
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
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
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
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论简介
齐物论简介
齐物论是道家文化中的经典之一,由庄子所著,被誉为“道家圣典”。
齐物论的主旨在于阐述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以及如何求
道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首先,齐物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庄子认为,自然界的万
物皆有其定数,而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法则,并与自然和睦相处。
只有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其次,齐物论提出了“爱物不及己”的观念。
庄子认为,人应该
爱护自身的生命,但是不能把自己看做是宇宙的中心,应该与万物平
等相待。
只有抛弃自我,才能真正理解和融入自然。
第三,齐物论强调了宁静无为的精神。
庄子认为,当一个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爱物不及己之后,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不需要追求功名利禄,安心守己,享受自由自在的人生。
最后,齐物论提出了“道”的概念。
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
根本,它超越了人的智慧和认知,是一种无形的存在。
只有通过虚心
修炼,才能逐渐领悟和接近“道”。
齐物论简洁明快、理论深刻,对于人们寻求自由自在的人生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平等相待,守住宁静无为
的心态,不断探求和领悟道,不断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
庄子齐物重要论述
庄子齐物重要论述
庄子的齐物论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论述之一,要点如下:
1.齐物:一切物事皆平等。
庄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优劣之分,它们只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呈现出来的。
庄子主张人
们应当放弃对事物的评判和观念上的偏见,相信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
2.道:一切事物的本源。
庄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即没有形象的
本体,无限而又完整的存在。
道是无为而有为的,万物是从道生出来的,
包括人类也是道生的,人生的目的就是回归到道。
3.自由:自由是牢笼之外的境地。
庄子认为,自由是一种心境和状态,不是说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是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没有外
在的规定和束缚。
自由是达到一种清静的境界,让人自由自在地栖息于周
围的世界中。
4.谦虚:不要自以为是。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保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因为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永远无法全部掌握和完全理解所有的
事物。
这种谦虚的态度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偏见和狭隘的观念,开阔视野,
自然而然地达到与世界的和谐。
庄子齐物论四原文与解析
庄子齐物论四原文与解析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重要篇章。
本文将对庄子齐物论的四个原文进行深入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
一、齐物原文与解析原文:庖丁解牛之牵一发而动全身。
斗拱之技,不输闲庄稼之间谷者,甚众;而彼不知其所以然然者,其为百里之才与?解析:庖丁解牛是一个出自古代的典故,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一件事情时,能够从整体出发,把握事物的本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段原文通过庖丁解牛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够在处理问题时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乘物原文与解析原文:其心不亦狂乎!其举不亦偏乎!如此者,虽我亦有所亡,奚以不丧其亲?解析:这段原文通过描述乘物的情境,让人们思考人与物的关系。
庄子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乘物,取得一定的成就,是因为人对物的认知和运用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这种主观的认知和运用,虽然有时会有一定的损失,但并不会对个人的亲密关系造成伤害。
三、物与我原文与解析原文:嗟乎!其有物也,其名为损,其有疾也,其名为匮,其有得也,其名为盈。
解析:这段原文表达了庄子对物与我之间关系的思考。
庄子认为,物和我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当我主动追求物质的时候,我就是在损耗我自己;而当我冷静对待物质的时候,我就能够感到自己更加充实和满足。
四、得失原文与解析原文: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犹为芒也,草木之生也,岂独夫!一失贼兮!解析:这段原文通过对人生得失的思考,表达了庄子关于人生的洞察。
庄子认为,人之生命就像一颗芒草,当一个人过于追求得失的时候,就会迷失自己,失去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他以芒草的生命为例,警示人们要远离得失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综上所述,庄子齐物论的四个原文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意,深入阐述了人与物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以及得失的思考。
这些原文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也给人们提供了对待世界、对待自我的思考和启示。
庄子与齐物论讲述庄子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寓言故事
庄子与齐物论讲述庄子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寓言故事庄子与齐物论:庄子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及寓言故事庄子,又称庄周,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被尊为道家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智慧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和文化。
其中,他的代表性著作《庄子》中的一篇名为《齐物论》的章节,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讲述了寓言故事,使人们对自然与人生有了全新的理解。
《齐物论》一文开篇即引人深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以此探讨自然与人的关系。
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与万物相融合,共同存在。
在他看来,万物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和权威,一切都是相对的。
庄子的这种观点对于人们认识自然和个人的处世态度产生了深刻影响。
庄子进一步通过一系列精彩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其中,著名的“庄周梦蝴蝶”的故事充满了哲理。
庄周梦见自己化为一只蝴蝶,在梦中他体验到了蝴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美好生活。
然而当他醒来后,他感到困惑,不知道他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他开始思考现实与梦境的边界,以及人与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通过这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现实与虚幻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的感知和认识方式是相对的,不能固守一种立场。
另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庄子的无名之精”。
庄子曾经被齐国的国王封为无名之贤,国王希望他能为国家服务。
然而,庄子却选择隐居在乡间,他认为无名无所求才是真正的贤者。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反思了人们对名利的追逐,他认为名与利只是虚无的权力游戏,而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他提倡追求内在的平衡和自我宽容,而不是随波逐流和被外界所驱使。
庄子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表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生的思考。
他以平和、嬉笑怒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运用丰富多样的寓言故事,既引人入胜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齐物论》以庄子独特的视角和智慧,呼唤人们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要超越名利的追求,追求内在的真实和自由。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原文: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太息者也?”子綦曰:“偃,你心偏狭,怎么明白大道呢?你试体察事物的真谛。
天下方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若能通达此理,就能洞察一切,就不会被外界所困扰了。
”子游曰:“请问具体如何体察?”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是万物存在的形态;无,是万物的根源。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子游曰:“请问如何做到心如止水?”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译文: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太息者也?”子綦曰:“偃,你心偏狭,怎么明白大道呢?你试体察事物的真谛。
天下方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若能通达此理,就能洞察一切,就不会被外界所困扰了。
”子游曰:“请问具体如何体察?”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是万物存在的形态;无,是万物的根源。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子游曰:“请问如何做到心如止水?”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庄子就是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她继承了老子的思想。
就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文学家。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她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就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她认为“道”就是“先天生地”的,就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就是相对的,因此她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与宿命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显然,这些消极避世,过分脱离现实的唯心主义观点就是不足取的。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道”为其哲学的基础与最高范畴,其外涉及政治、处世、养生、世界起源论与本质论、唯物辩证法等各个方面。
它既就是道家用以认识世界的工具,更就是其劝人律己的道德手段。
《齐物论》就是《庄子》的代表篇目,“齐物”与“齐论”就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起构成了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题。
所谓的“齐物”,就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与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就是齐一的。
“齐物论”即“齐同物论”,阐述万物平等观。
庄子认为,万物在作为个体的存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差异性,也就就是对立性;而在“道”面前则就是统一的,均齐的,“道通为一”。
庄子瞧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瞧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她又认为这一切又都就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就是没有区别的。
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与论争都就是没有价值的。
就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瞧也就是不存在的。
她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性、绝对性的统一。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解析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解析庄子的《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对《庄子齐物论》的原文内容进行解析,探讨其中的思想观点和哲学理念。
《庄子齐物论》的原文如下: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观于牆内之鹿。
肥而不祥,出而不犯。
邻人之有馀资,亦足以趋。
舍而不与,近之事也。
南郭子綦曰:“善哉善哉!赤子之手,持赤子之耳,百无禁乎!而况于鹿乎?今我且过于此室,彼且过于尧舜。
虽然,奚众所同而我独异也?不但人将困于求其所不能,而且有亡其所能。
使天下之人莫不乐夫自为,而莫夫乐人之为也,其孰能久矣!乐夫天命者,不以呼而应之。
行天之道,忽略而不见;行人之道,忽略而不见。
芒然失者,忽在其中矣!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非长生之谓惟无疆也。
虽然,窃据物象而窥於天宇,有见吾德之所在矣!”南郭子綦发表了他对齐物的观点,并以境外的鹿为例来表明。
他认为鹿的肥美代表着和谐与无为,它自然而然地过度生长而没有损害他人。
他称赞了鹿的自然本性,并将之与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
南郭子綦强调,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应当注重与他人的和谐相处,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的得失。
南郭子綦接着提出了他的独特观点,他认为人们往往陷入追求欲望和追求他们无法实现的东西的困境中。
他认为这种追求是没有尽头的,而且会带来无尽的不满。
相反,南郭子綦主张人们应该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不仅仅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
他认为顺应天命的人不需要刻意追求,而是顺其自然地行事。
他还指出,人们常常失去了与天地自然和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忽略了内心的宝藏。
庄子齐物论原文表达了庄子深邃的思想,包括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等。
他主张与自然界、社会和谐共生,认为追求欲望和个人的得失只会让人陷入困境。
他强调了顺其自然、顺应天道的重要性,以及发现并珍视自己内心的美好。
通过对庄子齐物论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
他以鹿为例,表达了他对无为而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看法。
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
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春秋时期陈国。
1、道和人的关系
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道相比,却有别于万物,具有万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庄子的思想却彰显人与万物的一致性,将人等同于物。
人没有任何特殊性,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
2、处世哲学方面
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推崇道,在自然观、天道观方面有其共同点。
然而两人对道延伸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却相去甚远。
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
同时老子强调要循着道法自然,推崇不争、谦和。
而庄子提倡齐物论,在庄子的视界中,世间的一切差异都是相对的。
3、老子与庄子不同的`精神渴望
道家的“道境”就是自由之境,老子庄子的道之于无的意识是最高的自由意识,将无视为道的根本特征正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
从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思想出发,可知道倒可以自由地化生万物。
因此生命与道合一,这就是老子庄子所认为的生命最高境界--自由之境。
但老子与庄子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有些差异。
老子的道是指纯真质朴本性的实现;而庄子的所认为的则是高度的、绝对的自由。
因此老子的生命哲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而庄子更高地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
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太极阴阳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
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
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
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
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
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
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会相互转化。
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
比如:人的生与死。
辩证法属于方法论,方法论包含道论,老子道论中那些与辩证法非常相似的内容,素为人们所称道。
“方法”也就是“人们所循沿的道路”。
方法论或道论,就是关于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般论述,是关于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为达目的该如何选择道路的探究。
“道”的本义是指人们循着它行走以便到达某一目的地的“道路”,是“运行之所遵循”,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
谈道就是谈论在走向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怎么走”。
“德”的本义即“心、行之所陟”,是关于行动者的心境、行为在某一评价空间中到达哪里或站在哪里的判断。
论德是评价、对比人们“走路的水平”怎么样。
道论就是关于道与德的论述,是围绕着理想范式而进行的对行为的评说。
在其中,对道的选择指的是行动者对自身的行为方式的选择,而不是对身外的线路的划定;是对“走路方式”或“在途规范”的取舍,而不是对环境路况或身外之世界规律的把握。
它的着眼点在于考察行为方式—行为情态—行为结果之间的关联,继而确立一个理想范式以便一般行动体仿效、遵循,并不是讨论世界或客观存在以何方式运行的实证问题。
一个人可以从幼稚“走”向成熟,一个国家可以从专制“走”向共和。
“行走”有非常抽象而广泛的比喻意义。
老子道论的本质是:把平常的三维空间中的行走类推为“描述空间”或广义的“价值空间”中的“行走”。
在平常三维空间中的到某地,在“描述空间”中就表现为成某名,在“价值空间”中则表现为达某德。
所以,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走路”的问题;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存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是老子道论的基本问题。
的训练。
含义:齐物之谓,含义就是到了来到了一个非人的境地,这个境地的生命践踏了神圣道德的含义,几乎不配为人,因此言“物”。
神话小说西游记有齐天之说,就是这个含义。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作者选择《齐物论》这一经典文本,借助于对它的研究,探讨若干中国哲学范畴形成的内在逻辑,包括文本的思想结构以及这种思想结构在其后被解释的过程中所展示的线索。
中国哲学史的内容虽然一般被认为很古老,但"中国哲学史"这个学科则非常年轻,它是本世纪才建立、发展起来的。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这个学科的开拓者,如胡适、冯友兰等学者,参照西方哲学的某些概念、范畴,对中国传统中相类似的思想资料进行选择、整理,从而决定了它后来发展的基本格局。
它的意义在于,在比较形而上的层次上,建立了比较、会通中西文化的专门学科。
这是一种不叫比较的比较研究。
1)但是,它与佛学传入中国初期那种比较不同。
那时的中国学者是用老庄或玄学的观点理解佛学,佛学是被解释的对象;当代学者是用西学解释中学。
开始的时候,由于那些留洋的学者原本有较好的古典文化修养,在诠释传统时仍注意对象的完整性。
后来则是两种训练均不足的一代,用自以为了解的西学去解释变得陌生了的古典。
当两种思路不吻合时,被肢解的必然是古典。
结果就是我们的当代哲学无法从传统吸取有益的资源。
也许这是古典传统为取得其现代形态所付出的代价。
在这个世纪之交,试图摆脱这种状况的倾向开始出现。
它有两种不同的进路:一种是回到文献研究上来,包括训读与考据工作,避免那种抽象而又不切当的现代概念的滥用;一种是以文本为中心,重新回味经典的内在含义。
两者都是重塑中国哲学史面貌的基本工作。
本文的选题无疑是基于汇入新的研究趋势的愿望,但工作的重心放在后者。
以庄子《齐物论》为研究对象,基于下面的理由:第一,它具有丰富而纯粹的哲学内涵。
全文几千字,洋洋洒洒,除"有儒墨之是非"一句外,均不指涉具体的历史内容,这意味着它试图讨论最普遍意义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在是非、有无及物我(或心物)等结对的范畴上。
这不但与儒家经典如《孟子》,在表达其不乏哲学意涵的理想时,与时势问题纠缠不清不同,也与《庄子》外杂篇许多激烈的政治批判不一样。
第二,其思考及表达有极高的抽象分析能力。
虽然《老子》五千言也没有具体的历史情节,但它用诗体语言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简约而易生歧义。
故憨山说"老言古简,深隐难明。
"《易传》的表达也是多论断而少分析。
《齐物论》虽也有丰富的意象,但与之相伴的,是直观的生活体验的描述,以及通过推论程序而进行的思想证明。
其中最睿智的当是在齐是非中对"知"的性质的讨论。
从形式上讲,它更"哲学"些。
第三,它在哲学史上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中,比《齐物论》更有影响的作品自然不少,例如儒家经典。
但它们的意义主要不在哲学上。
另一方面,虽然有些作品,如《公孙龙子》中的《白马论》或《指物论》,也是纯粹而有较高论辩水平的哲学篇章,但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却不能与《齐物论》相比。
第四,《齐物论》是同《庄子》一书一起产生影响的,历史上特别重视其价值的学者不少,而把它作为独立的篇章作研究的人则不多。
近人章太炎的《齐物论释》是难得的范例。
牟宗三先生也对它表现了特别的兴趣,可惜其讲辞未能全按原本问世。
2)这种"不少"、"不多"恰好都是构成这一选题的有利条件。
"不少"表明把它作为独立的篇章来讨论既有意义且有凭藉,"不多"则意味着这一题材大有开掘的余地。
即使功夫笨拙一些,也不至于完全空手而归。
《〈齐物论〉及其影响》这一标题,显示这项工作由研究文本与其历史效果两部分组成。
文本研究除必要的文献问题澄清外,重点在对其思想内涵的解释上。
有两种现成的方法可循。
一种是沿用固定的或选择某些流行的哲学观念,然后从原文中挑出某些相似的概念或段落,然后指出它属于什么主义,例如说相对主义或者怀疑主义。
这种手法,容易歧解原典。
它充其量是表达了解释者的哲学立场而已,对吸取古典智慧没有多大价值。
另一种是仿古代注家做法,围绕着原文,按行文的次序逐句逐段进行解读、点评。
其特点是照顾原作的思路,同时让读者有通过直接对照原文,判断解释的可接受性的机会。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解释最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因为解释者采取的解释语言,也有各自的学术或价值背景,如郭象、王夫之或章太炎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就大相径庭。
同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齐物论》虽有论辩意识,但它并非现代意义的论说文体,按行文字面含义逐步解释,未必能够最有效的呈现其思想内涵的逻辑结构。
事实上,古人也碰到这一问题,因此在释文时也常有跳离原文发表议论的现象。
结果往往是由于解释者的思路表达不完整,而妨碍读者通过它去理解原作。
本文更重视古代注家那种追求维护原作思路的意识,但不拘泥于原文的顺序,而是致力于揭示可能的逻辑结构。
即尝试在保持其基本观点的原则下,把不同方面的论点,在作者未阐明其关系的地方,按逻辑上最合理的程序将其联接起来,同时将其逻辑上蕴涵但未明示的意义也演绎出来。
从而使其具有更高的可理解性,并获得同现代相关的哲学论题联系的机会。
这不能阻止解释者的哲学背景在解释中起作用。
但如果完全无关的话,解释就没有意义。
然而,它可以防止解释者滥用解释的权利。
这种解释或许可称对文本"逻辑的重建",其关键在于要合逻辑。
至于文本影响的历史,则是它的思想被直接、间接引伸或发挥的历史。
而最直接的引伸莫过于通过注释来进行。
指出那些著作标榜了庄子或那些学者注释过《庄子》并不重要。
真正有意思的工作应该是在被刻意隐瞒同经典有关系的地方,把它揭发出来。
而对那些阐释或发挥经典的思想或著述,则应着重考察它们的不一致之处,包括创造、误读甚至是有意的曲解。
此外,不仅辩护是扩大经典影响的途径,对经典的批判也是建立在一定的解释的前提上,它客观上也起传播其思想的作用。
注意这种影响的多样性,才能更有效的掌握历史上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发挥作用的各种思想机制。
这样,解释史(或影响史)才是思想史(包括哲学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关于方法论的这些表述不一定十分新鲜,但它是这篇论文力图贯彻的原则。
为了阅读方便,这里先叙述本书的基本线索3):1,首章是一篇导论式的文字,它从重新检讨《庄子》的文献公案入手,接受了从王夫之到张恒寿、刘笑敢等人对内篇主要为庄子所作的论证;同时,又为前人关于《齐物论》代表庄子思想的观点,提供进一步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齐物论》的哲学价值作初步阐明,从而落实了作为一篇中国哲学经典的基本估价。
2,在前人对《齐物论》主题作齐"物论"与"齐物"论两种解读的基础上,作者提出齐物我的另一重含义。
合起来构成齐"物论"、齐万物与齐物我三义:齐物论是对各种思想学说,进行一种哲学批判,其重点不在是非的标准,而是对争是非本身的正当性的质疑。
齐万物则要求人的世界观的转变,放弃任何自我中心的态度,看待万有的自然性与自足性,把是非转化成有无问题,具有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过度的意味。
齐物我是前二者的深入,它所涉及的心物关系不是认识论而是生存论问题,本体论上化有为无,就是表现在生存论上的丧我与无为,它是导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信念基础。
齐物三义是庄子哲学的基本纲领。
3,以《齐物论》为中心,借庄子同老子,公孙龙及孟子的分别比较,不但可以了解《齐物论》思想的"思想"背景,同时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观察"百家争鸣"时代的某种斗争态势。
它的疑知的倾向承接《道德经》的论点,但突出了主体如何沟通这一更深刻的难题,并以"齐物我"把外部价值冲突消解在内在心理平衡之中;针对公孙龙的善辩,其巧妙在于利用对方的言路,而把名与实的分析导向对主观心灵的强调,从而导向泯是非立场;同孟子的对立,通过共乐与独乐、共善与独善的对照,揭示双方在人性上是着眼于共性还是个性的区别,同时也呈现庄、孟两家对人、物关系在分合问题上所指向的两种天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