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新课标导学案-表格教案
春_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春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第一课时一、导入明标1、导入新课:应用春天的诗句导入新课2、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感受春天景色的标致。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查询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作品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2.积累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宛转()黄晕()应和()()蓑衣()抖擞()()笼罩()朗润()(2)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来源:学_科_网]花枝招展:朗润:酝酿:宛转:欣欣然: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二)、合作探究1.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
并理清写作的思路。
(即划分段落层次)2. 学生互读,边读边纠错并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哪几幅图画?3. 你觉得春天还像甚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三、展示点拨四、小结延伸1.把你以为好的的词语推荐出来并说明理由:2.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读给同窗听听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五、变式检测1.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 请说出理由来。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段。
第二课时一、导入明标1、导入新课上节课,咱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节课咱们将深刻分析景物描写,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2、明确目标1.学习通过充沛调动感觉器官细致察看景物,捉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法子。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1.第一部份的作用?用了哪些修辞法子?修辞的作用是甚么?2.上节课,咱们了解了五幅图画,能不能再拟一个题目,只换一个字但却能概括出几幅图画的特色。
三、合作探究1.细读五幅图画,说说每幅图画里应用了哪些修辞法子,找出例句并赏析。
《春》表格式教案(第2课时)
《春》表格式教案(第2课时)
(深化主题)
四、文章主旨
本文抓住春天的特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把握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五、写作特点
1.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
作者对春天深沉的赞美之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
2.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
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画面。
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
在揭题后,最后奇峰突起。
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3.语言朴实清新,准确生动。
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
比如写蜜蜂嗡嗡地“闹”,写花香在湿润的空气中“酝酿”,写鸟儿“卖弄”喉咙,写细雨在微风中“斜织”等等,含义丰富,形象生动。
文章的句式也富于变化,在散语中大量使用对称或排比的短语或短句,既流畅又整齐。
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
教后反思:。
《春》表格式教案
《春》表格式教案春季是大自然蓬勃发展的季节,也是学生们充满活力的时刻。
为了更好地教授春天的知识,我设计了一份表格式的教案,以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春天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案一:春天的四季变化目标:通过观察和学习,学生们能够理解春季的特点,并能描述春天的四季变化。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春天相关文本材料。
教学步骤:1. 观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感受春季的景象,引发关于春天的思考和讨论。
2.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描述春天的气候、植物和动物等特点,记录在活动表格中。
3. 激发学生们使用形容词来描绘春天的美丽,引导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描写。
4. 分享学生们的观察结果和描述,鼓励他们主动表达并互相欣赏。
教案二:春天的节日与习俗目标:通过学习春节、清明节等春季节日和习俗,让学生们了解中国文化,并培养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教学资源:图片、文本材料、音频。
教学步骤:1. 展示春节、清明节等春季节日的图片和文本,让学生们了解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2. 分组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春节习俗或清明节习俗进行研究。
并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3. 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们倾听传统节日的音乐和歌曲,了解中国春节和清明节的庆祝方式。
4. 鼓励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如舞龙、放鞭炮等。
教案三:春天的动植物目标:通过观察春季的动植物,学生们能够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能够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观察和研究。
教学资源:昆虫标本、植物标本、春季动植物图鉴。
教学步骤:1. 展示春季常见的昆虫、鸟类和植物标本,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分组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昆虫、鸟类或植物进行研究,并以报告的形式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3. 利用昆虫标本和植物标本进行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们通过科学的方式了解春季动植物的特点。
4. 以春季动植物图鉴为参考,学生们可以绘制春季动植物的简图,并标注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以上是我设计的关于《春》主题的表格式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春季的特点和春天的四季变化、春季节日与习俗以及春季动植物。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春》导学案
教师寄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扫清文字障碍;能欢快而有节奏的朗读全文,学习作者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讨论、赏析语言等手段,培养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
通过朗读指导,训练朗读能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赏析本文语言的步骤。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春天无限热爱的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1、整体感知语言美,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2、学会赏析本文语言的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产生联想,学会赏析本文语言。
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①《春》的作者是________,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造句。
①酝酿——造句:②花枝招展——造句:3.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
③山________(湿润朗润)起来了。
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寂静)而和平的夜。
5.按要求默写课文。
①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主探究1.考考你的修辞知识:请指出下面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
2、理清课文写景的组织与安排,欣赏优美精彩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各角度切入的写作方法。
(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基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酝酿()宛转()黄晕()应和()蓑笠()抖擞()笼罩()朗润()落地()烘托()嘹亮()涨起来()鸟巢()抚摸()发酵()喉咙()2、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4)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要点部分】(相信自己,我能行!)1、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特征角度(顺序)写法修辞春草图嫩、绿、多、软春花图由高到低春风图多感官描写春雨图排比、比喻2、赏析优美语句。
(小组分派任务逐段分析)。
例子:(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拓展部分】(挑战自己,我最棒!)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写了什么内容?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2、“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课堂小结】第一课《春》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人生我努力学习目标(一步一步,乘着叶片往前飞!)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3、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基础部分】听写课文词语。
【要点部分】(相信自己,我能行!)1、作者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中哪一个内容写得最详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分别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3、最后一句“领着我们上前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文章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拓展部分】(挑战自己,我最棒!)春纪伯伦来呀,亲爱的!让我们到荒野去!冰雪已经消融,生命从梦乡苏醒,春在河谷、山坡蹒跚,搖曳。
《春》表格式教案
春风酿春 春雨润春 《春》,仅仅是
万家迎春(春草图、春 为写景而写景
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吗?不是,本文
迎春图。)
饱含着作者对
春天的喜爱之
情。试从作者的
明确B:盼春(因 情感角度来概 爱而盼)绘春(因爱而 括文章的内容。 绘)颂春(因爱而颂) C、分小组
朗读看哪组读 的最好。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晓》、可记得杜甫的《春 要成员,一生勤
过 夜喜雨》《咏柳》:碧 奋,共有诗歌、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 散文、评论、学
程 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 术研究著作26
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种,约200多万
设 刀。《江畔独步寻花》、 字。散文代表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 有《背影》、
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绿》、《荷塘月
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
组长查
学
阅
感
悟
授 课 2015. 设计
学 科
文
语
时间 授
课班 级
10.26
250.2 51
者
教授 者
李洁 李洁
课 题
《春》(第二时) 课时安排
二课 课 时型
新 授 课
三 维 目
知 识 目 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 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 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 景物的写法。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 的语言。
广陵》(背诗文)。在 色》等。
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
2、字词师
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 生交流、
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
水涨(zhǎ
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 ng) 捉迷藏(c
文《春》(投影出示课 áng) 酝酿(yù
《春》教学设计(表格)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5)小结:本段述说。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第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教
学
目
标
1、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重点
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难点
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2、问题探究。
(1)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2)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3)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4)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出师表
介绍“表”
简介背景
文章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构及主题
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
部编七上《春》教学设计(表格式))
⑶哪一句可以看出小草的生长的状态?——第二句——长势喜人,面积大。
⑷除了写这些,还写了在草地上玩耍的人们,为什么要写呢?
参考:
写人是为了衬托草,因为春天的草太可爱了,软绵绵的,所以有许多人想亲近它。
(间接描写)
▼⑸小结:
(展示课件,全班齐读后提醒停顿,再读)
教学课时计划(教案)总第课时
课题《春》
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点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
用
分
析
综
合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思想教育内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五、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思想教育内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型
教读
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达标措施、反馈矫正)
《春》导学案(表格式)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1、课外作业:
2、书面作业:
教
(学)
后
记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4.通过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春天的几幅图画?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二、课文研讨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哪几幅图画?
学习重点
理清作者思路。
学习难点
通过朗读,赏析五幅图画。
学习方法
诵读法
资源利用
网络资源
导学设计
课堂笔记
第一课时
一、课前热身
1、积累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宛转()黄晕()应和()()
蓑衣()抖擞()()笼罩()朗润()烘托()
(2)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酝酿:
宛转:
欣欣然:
2、将你所知道的作者情况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编者:审核:评阅等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
2012-10-15
学习内容
《春》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
2、了解作者。
3、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在作者笔下江南春的美景。
2、美读课文,品味探究:
要求:(1)把你以为好的的词语推荐出来
(2)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读给同学听听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春》表格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分析:
这个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
这里描写了美的景物(《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美的情感……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语段和词语。
而且要学习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1 春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探讨作者是怎样全面、精细地观察、表现江南春景,突出事物的总体特征的;本文的评议特色分析。
教学内容: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画面上的比
较和配乐朗读。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教学平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朱自清《春》表格式导学案
《春》表格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词和相关常识。
2、体会有关语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
好处。
3、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
重难点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过程
说明
预习板块
1、给黑体字注音:酝酿()宛转()应和()烘托()薄( )烟酝酿()抖
擞()清脆()黄晕()斗笠()薄酒()胳膊()
探究板块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赏析画线句的特点和妙处。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列顺序能
否颠倒?为什么?
3.“闹”字写出了怎样的情景?你能写出有同样情味的一句古诗来吗?
5.这段文字写春花,写景的顺序是:。
第1课《春》教学设计 (表格式)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理解何为重音和停连。
(点拨:让学生齐读课本注释。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停连: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无论停还是连,都要与为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任意的。)
教学反思
活动二:品味语言,运用比喻绘美景
1.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
2.小组合作,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注意朗读时的重音和停连),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推荐一名汇报员。
3.老师随机抽两名汇报员,展示汇报。
4.借助课后附录,学习比喻中的明喻、暗喻、借喻。
5.从文中寻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比喻句,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
参考格式:运用比喻中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之情。
6.学以致用,运用比喻写一句描写夏天、秋天或冬天的句子并展示。
借助“希沃白板”中手机投屏功能,随机抽取学生书写的语句投到大屏幕上,全班交流探讨学习。
四、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歌颂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努力,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春天。本文文质兼美,非常适合大家声情并茂朗读。
3.作者朱自清先生对春天的感受是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1.播放“数字教材”有关朱自清视频简介,让学生走近作者。
2.学生默读单元导读第二自然段,圈出关键信息,明确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
春新课标导学案-表格教案
课题:春课时: 2一、教学内容分析《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看,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的审美板块。
从单元前言来看,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领略课文的诗化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陶冶读者心灵,二是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优美语句。
比如《春》这一课就是要求背诵的。
《春》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字里行间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
文章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生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目标1.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语言特点。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生存空间、保护环境的习惯。
2.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情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且通俗易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初一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写景和写作景物的方法技巧,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情景导入法。
利用多媒体(背景音乐,课文的朗读视频,春图片等)展示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温馨。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激情和兴趣。
2、朗读教学法。
本篇课文语言简洁明快、质朴优美,在句式上长短整散搭配协调,字字句句都饱含作者的情感,基调欢快,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因此在本文的教学中,采用(研读、精读、品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独特的意境。
指导学生通顺、流畅、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深入体会。
并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册11.春(朱自清)表格式导学案设计
请同学们写3个以上有关春天的诗句
六、学后反思
3、作者在描绘春花图时都调动了哪方面的感觉?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5、“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
春风图
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特征。
1、“春风图”从哪些感觉方面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征?
2、“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如、(1)排比。“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抓住春雨细密的特征)
4、合作探究
盼春
1、第一段写盼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绘春之春草图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2、春草图中作者怎样描绘小草的?
3、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指导:从描写角度来说,这是什么描写?写出了什么?)
8.烘托:
9.呼朋引伴:
10.花枝招展:
11.宛转:
3、运用读一读,写一写中3个以上词语写一段话
(二)1.了解作者。
2、整体感知
1).聪明的你想想朱自清描写了春天的哪几种代表性的事物呢?展现了几幅图画?
2).讨论下看看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是哪种方式的结构?并完成下面的提纲
盼春:()
总
春草图
分()
()
特点:形散神不散
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
散文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
意境:雄浑或质朴典雅
语言:华丽优美或朴素自然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并且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1课《春》精品表格教案
第1课
春
总课时 2
时
课题
周次 1
课型 讲读、讲授、指导 设计人
授课人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2.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结构思路。
3.初步感受本文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掌握比喻、 (知识与技
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描写景物特点上的表达效果,初步感知寓情于景的写 能过程与
读课文。 2.简介作者及作品;
(1)释题;
3.指明学生简介作者作 品及写作背景;
朗读;
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主动
3.自觉举手简介作者作品 学习兴趣。
及写作背景;
(2)简介朱自清; 4.设置“春景”情景导入 4.主动参与情景设置活
(3)简介作品;
(指明学生朗读背诵描 动。
(4)写作背景。 写春天的古诗句等导入)
教务处
5/5
4.整体感知课文思 想内容; 5.教师设置问题; 6.师生共同合作探 究问题;
感,并说说本文主要用了 法;
4.培养学生学 哪种写作方法,并初步说
说理由;
会品味、赏析文
章的习惯;
5.记录主要问题参考答
案,思考别人的回答方法;
7.明确问题答案;
6.记录课文结构段意。
8.启发学生质疑,开 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续二、讲授新课 3.指导学生反复默读课 2.学生勾画出重点词句; 2.培 养 学 生 反
2.培养学生正确、流文,勾画出重点词句; 利、富有感情、讲究 节奏、讲究轻重、把
3.学生回答自己勾画出的 复朗读课文,学 重点词句,并说出理由; 会 抓 住 重 点 词
《春》表格式教案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春》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领会本文全面而精细地观察事物,抓住特征,有条理地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表现景物特点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多媒体展示:
一、导入新课:
(一)歌曲《春天在哪里》
1、由《春天在哪里》一歌导入学习课文《春》。
2、简介朱自清。
(二)朱自清像
二、初赏春景:
1、提出听读要求;
2、欣赏《春》(三)《春》的朗读欣赏带
三、寻找春景:
1、初读课文,然后寻找春天的景物;(四)春天景物简括
2、学生发言。
四、略析全文:
1、分析课文的层次;(盼春--绘春--赞春)(五)《春》的结构层次:
2、说出绘春的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春雨图--迎春图)
五、细赏春景:
1、再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画面;
(六)分析五幅画面时位置图。
2、自由分组,讨论每幅画面的内容;
3、寻找、品味用得好的字词,分析每幅画面。
六、创设秋景:
1、以“秋天来了,……”构思一段话;(七)创设秋景:句式“秋天来
2、学生口头表达;
了,……”
七、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作评价,结束本课教学。
(八)。
《春》表格式教案第二课时(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1、第3段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2、“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
3、作者用了哪些动词写孩子们在草地上的游戏?这和写春草有什么关系?
教师点拨
1、明确:第1句是从“点”上描绘,第2句是从“面”上描绘,第3句写孩子们的游戏,侧面写春草带给人的欢乐,第4句以风衬草,从感受的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正面到侧面。)
2、“钻”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儿,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这里的“偷偷地”是悄悄地、不知不觉的意思。(可启发学生联系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去体会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3、用了“坐”“躺”“打滚”“踢”“赛跑”“捉迷藏”等动词。侧面表现春草带给人的欢乐。
(二)品味“春花图”
1、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2.搜集各种关于描写春天的美词佳句。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任务一:复习检测,夯实基础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相信同学们都做好了预习,检测预习情况。
1.(屏显)重点词语的字音、词义
朗润()钻出()
嫩绿()眨眼()
酝酿()鸟巢()
宛转()蓑衣()
稀疏()抖擞()
《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
学情
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大为提高,对自我和社会的思考能力提高了,对文学作品中关注社会人生的主题感悟更深刻了。因此这样的文章对他们来说,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的障碍并不多。像这么优美的篇章学生接触少,教师可酌情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一些言简义丰的片段,以丰富他们的语言仓库,多积累好词佳句,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学习本课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美词佳句的积累运用。因此课堂教学要导向正确的方向并要求深刻一些,从而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和感知美的能力。
《春》表格式第一课时教案
(1):
(2):(3):(4):4.春风的特点是什么?
5.本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
6.下面对加点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情色彩看,“卖弄”是褒义词。
B.“宛转”的意思是温和而曲折。
C.“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
D.“嘹亮”的反义词是“低沉”。
第二部分(2~7),具体描绘春天到来时自然的不同景物。(绘春)
第三部分(8~10),写的是作者赞美春天。(颂春)
2.文章的重点是第二部分“绘春”。作者以充满诗意的语言,精心选择了最具春天特征的几个具体画面,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谁来说说共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你能分别为它们取个名字吗?
学生朗读课文,总结思考本课怎样描写春天的景物。小组讨论,小组展示。
明确要点: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条理清晰地去描写景物。
主备人:审核人:日期:2024年9月2日使用人:.
【交流点拨】六幅图画:
第2自然段是春归图。
第3自然段是春草图。
第4自然段是春花图。
第5自然段是春风图。
第6自然段是春雨图。
第7自然段是迎春图。
(二)深层探究
在“盼春”中,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积累字词
注音
朗润(rùn) 酝酿(niàng) 黄晕(yùn)宛转(zhuǎn)嘹亮(liáo)水涨(zhǎng)抖擞(dǒu sǒu)应和(hè)薄烟(bó)捉迷藏(cáng)散在草丛里(sǎn)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课文分为哪三个部分?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盼望春的到来。(盼春)
【交流点拨】(1)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盼望着,盼望着”——体现急切渴望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春课时: 2一、教学内容分析《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看,它属于人与自然主题的审美板块。
从单元前言来看,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领略课文的诗化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陶冶读者心灵,二是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优美语句。
比如《春》这一课就是要求背诵的。
《春》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字里行间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
文章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生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目标1.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语言特点。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生存空间、保护环境的习惯。
2.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积极进取的情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且通俗易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初一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写景和写作景物的方法技巧,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情景导入法。
利用多媒体(背景音乐,课文的朗读视频,春图片等)展示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温馨。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激情和兴趣。
2、朗读教学法。
本篇课文语言简洁明快、质朴优美,在句式上长短整散搭配协调,字字句句都饱含作者的情感,基调欢快,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因此在本文的教学中,采用(研读、精读、品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独特的意境。
指导学生通顺、流畅、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深入体会。
并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
3、教师引导、师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写作成功之法。
4、设疑导学,步步深入。
(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学到什么?几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流程,让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地学习把握课文。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的修辞写景的方法。
难点: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传达内心感受。
(在这一环节我将采取播放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接力赛朗读等多种形式的。
)六、板书设计第一课时春盼春(1)总领全篇,开启下文绘春(2----7)赞春(8---9)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点明文章主旨第二课时名称特征角度写法修辞春草图(草报春)嫩、绿、多、软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拟人春花图 (花争春)繁茂(多)、艳丽、香甜由高到低(树上—花下—遍地)虚实结合排比、比喻、拟人春风图(风唱春)温暖、和悦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多感官描写拟人、比喻春雨图(雨润春)多、细密、轻盈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动静结合排比、比喻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文,开启下文)二、描春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坐、躺、打、踢、赛、捉——人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味——甜味(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灯、人、房屋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七、教学反思八作业布置1、写作练习: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秋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字词、课后习题九、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由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畔独步寻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背诗文)。
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二、资料交流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
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2、字词师生交流、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â) 薄(bó)烟黄晕(yùn) 蓑(suō)衣巢(cháo)三、诵读欣赏。
1、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细心体会,理解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基础;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学生欣赏一组关于春天的图片学生自主展示预习学生听读课文思考:通过图片使学生感受春的气息,通过诗句,新旧知识结合,更好导入学习内容通过检查预习,巩固新的字词分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应是充满喜悦和希望。
(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
语音自然、质朴。
)2、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交流初步感知。
思考:1、你能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吗?2、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作者又是怎样绘春的呢?第2自然段用了“一切”表明是什么写?3、3、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根据本文画出几幅图画,并且给每一幅加上小标题。
如:____图。
4、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赞春的呢?(比喻),作者又把春天比喻成了什么呢?(娃娃、姑娘、青年)本文通过描绘什么?赞美了什么?激励人们什么?明确1、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总领全文)写了“东风”和想象中的春天的“脚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新、美、力)明确2、总写),总写了些(山、水、太阳);从第3自然段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小草…”“桃树…开满了花”“吹面…杨柳风”“雨是…”等等,便知是什么写?(分写)明确3、万物复苏春草报春春草图春花闹春、春花图、春风酿春春风图春雨润春、春雨图、万家迎春迎春图。
(引导,学生回答完成)(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花草繁盛等等),(春的创造力,春带给人们的希望等等),(珍惜大好春光,奋发向上等等)。
明确5、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让学生读后明确行文线索引导学生感知作者思想感情5、这是一篇描写春天的精品,几次朗读之后,你感受到了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认准了字音,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
下面咱们抽查几个字词。
然后开展竞背,看谁背得好。
二、研读与赏析:(一)研读与赏析第1段盼春1.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A、指导研读第1自然段(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完成)“盼望着,盼望着”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强烈感情。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宣告春天到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第二部分:绘春A、指导研读第2自然段“朗润”写出了春山什么?“涨”写出了春水什么?“红”写出了春日什么?三个“起来了”照应了什么?这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B、第2自然段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这里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来描绘春天。
文中写了“山、水、太阳”,总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整体轮廓。
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检查学生背诵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回答明确:反复、盼春心切、拟人、喜春)(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完成)(光泽),(涣涣),(暖人),(刚睡醒、张开了眼),(拟人,勾勒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绘春讨论明确:“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C、研读与赏析第3-7段1、学习第三段: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草?用了哪些形象生动的词语进行描写的?有什么好处?2、研读第四段学生思考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春花图的?这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讨论:“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明确:长态、质地、色泽、长势属于正面描写明确:“偷偷地”写春草生长是不知不觉,而“钻”又写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子的后面,强调了小草的质地和颜色特征。
“坐着……捉几回迷藏”则通过小孩的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写人在草上的感受,表达喜爱春草的感情。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树上繁花树中昆虫树下野花自上而下眼前花儿争春想象结果实由实到虚花的色彩(“红”、“粉”“白”)花的味道色味结合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2014/9/27“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竟相开放的情景。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虚实结合,更突出了花味之甜。
侧面衬托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比喻、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品味语言明确:不好。
把握一从物(生)理角度分析,二从感情色彩和场面角度分析。
指导学生巧用一个字来体现融情入景)(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
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3、默读第5自然段边默读边勾划出作者用不同的感官描绘春风的句子。
思考:春风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通过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受)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春雨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写?5、自读第7自然段前几幅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精神状态?本段写出怎样场面?本段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三)研读第三部分1、齐读第8—10自然段(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体会作品的意境和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